压铸工艺参数与铸件质量的关系.doc

合集下载

压铸工艺实验报告(3篇)

压铸工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铸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压铸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3. 提高对压铸工艺缺陷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压铸机、压铸模具、加热炉、冷却水系统、实验台等。

2. 实验材料:铝合金、锌合金等。

三、实验原理压铸工艺是一种将熔融金属在高压下快速充填型腔,并在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的加工方法。

实验主要研究压铸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包括压力、速度、温度、时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压铸模具和材料,并对模具进行清洗和预热。

2. 加热:将熔融金属加热至适宜的温度,确保金属流动性好,便于充填型腔。

3. 充填:启动压铸机,将熔融金属在高压下快速充填型腔。

4. 冷却:在金属凝固过程中,通过冷却水系统对模具进行冷却,保证铸件尺寸精度。

5. 开模取件:待金属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

6. 检查与分析:对铸件进行外观检查,分析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铸件外观质量:实验过程中,铸件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的缩孔、气孔、裂纹等缺陷。

2. 铸件尺寸精度:实验中,铸件尺寸精度较高,与模具设计尺寸基本一致。

3. 铸件内部质量:实验中,铸件内部质量良好,无明显的缩松、夹渣等缺陷。

六、实验结论1. 压铸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有显著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优化压力、速度、温度、时间等参数,可提高铸件质量。

2. 压铸模具的设计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

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有利于提高铸件尺寸精度和内部质量。

3. 在压铸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和流动性,以保证铸件质量。

七、实验改进措施1. 优化压铸工艺参数: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压力、速度、温度、时间等参数,以提高铸件质量。

2. 优化模具设计:针对铸件缺陷,对模具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铸件尺寸精度和内部质量。

3.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压铸工艺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压铸工艺参数分析

压铸工艺参数分析

压铸工艺参数分析1.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是指在铸造过程中,金属熔液被压入型腔的压力大小。

注射压力的大小对于铸件的排气、充盈、凝固过程以及零部件的尺寸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的注射压力会导致铸件内部气泡的形成、表面粗糙度增大等问题,而过低的注射压力则会导致型腔内充盈不充分。

2.注射速度:注射速度是指熔融金属进入模具腔体的速度。

适当的注射速度可以使熔融金属在型腔内充盈均匀,防止铸件出现疏松、夹杂等缺陷。

过高的注射速度会导致金属熔液的剪切力增加,容易产生气泡和金属破碎现象,而过低的注射速度则会导致金属熔液在充盈过程中受到阻力,形成冷障。

3.注射温度:注射温度是指金属熔液注入型腔时的温度。

注射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凝固形态和组织结构。

过高的注射温度会导致铸件的表面质量较差,因为金属熔液的冷却速度过快,易产生冷障和贝氏体组织。

而过低的注射温度则会导致金属熔液黏度增大,充盈性变差。

4.金属液温度:金属液温度是指金属熔体在注射之前的温度。

金属液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凝固过程和性能。

过高的金属液温度会导致铸件的组织粗大,出现热裂纹等问题。

而过低的金属液温度则会导致铸件的毛细孔增多,降低铸件的密实性。

5.压射机的闭模力:压射机的闭模力是指用于关闭型腔的力大小。

闭模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过高的闭模力会导致铸件的尺寸过大,形成表面凸起和冷障等问题。

而过低的闭模力则会导致铸件尺寸的不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下降。

6.模具温度:模具温度是指模具在铸造过程中的温度。

模具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铸件的组织结构和表面质量。

适当的模具温度可以提高铸件的表面光洁度,减少气孔和缩松等问题。

过高的模具温度会导致铸件的热组织粗大,而过低的模具温度则会导致铸件充盈性差。

总结起来,压铸工艺参数对于铸件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的控制和选择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善铸件的表面质量、减少缺陷率,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压铸生产中机器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一个参数可能造成产品的多个缺陷,而同一产品的同一缺陷有可能与多个参数有关,要求在试压铸生产中要仔细分析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铸件成形的影响。

压铸生产厂家通常由专人设定和调节机器参数。

一、卧式冷室压铸机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下面以力劲机械厂有限公司生产的DCC280 卧式冷室压铸机为例,说明压铸生产中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

1. 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1)射料时间:射料时间大小与铸件壁厚成正比,对于铸件质量较大、压射一速速度较慢且所需时间较长时,射料时间可适当加大,一般在2s 以上。

射料二速冲头运动的时间等于填充时间。

(2)开型(模)时间:开型(模)时间一般在2s 以上。

压铸件较厚比较薄的开型(模)时间较之要长,结构复杂的型(模)具比结构简单的型(模)具开型(模)时间较之要长。

调节开始时可以略为长一点时间,然后再缩短,注意机器工作程序为先开型(模)后再开安全门,以防止未完全冷却的铸件喷溅伤人。

(3)顶出延时时间:在保证产品充分凝固成型且不粘模的前提下,尽量减短顶出延时时间,一般在0.5s以上。

(4)顶回延时时间:在保证能顺利地取出铸件的前提下尽量减短顶回延时时间,一般在0.5s 以上。

(5)储能时间:一般在2s 左右,在设定时操作机器作自动循环运动,观察储能时间结束时,压力是否能达到设定值,在能达到设定压力值的前提下尽量减短储能时间。

(6)顶针次数:根据型(模)具要求来设定顶针次数。

(7)压力参数设定在保证机器能正常工作,铸件产品质量能合乎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工作压力。

选择、设定压射比压时应考虑如下因素:1)压铸件结构特性决定压力参数的设定。

①壁厚:薄壁件,压射比压可选高些;厚壁件,增压比压可选高些。

②铸件几何形状复杂程度:形状复杂件,选择高的比压;形状简单件,比压低些。

③工艺合理性:工艺合理性好,比压低些。

2)压铸合金的特性决定压力参数的设定①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温度范围大,选择高比压;结晶温度范围小,比压低些。

铝合金铸造工艺与铸件质量的关系

铝合金铸造工艺与铸件质量的关系

铝合金铸造工艺与铸件质量的关系摘要:目前,铝合金的浇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满足不同行业对零件加工的需求,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铝合金是现阶段工业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特点,因此在我国的化学工业、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和航空领域都被大量使用。

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可以将其加工形成各种型材,铝合金铸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抗腐蚀性。

在铝合金的铸造过程中,其铸造质量主要受到铸造速度、铸造温度和冷却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铝合金;铸造工艺;质量铸造铝合金由于其良好的铸造性能,已经成为重要铸造材料,同时在铸造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好的铸造综合性能,也需要选择合理的铸造工艺。

铝合金具有外观好、质量轻、加工性能优越、物理化学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在很多行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铝合金凝固温度区间广的特性使得其在铸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缩孔缩松等方面的缺陷或是发生氧化现象,这就需要人们对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及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优化,保障铝合金铸件的质量。

一、铝合金铸造研究的现状铝合金铸造的零件由于其外观优良,质量轻,加工性能优越,物理化学性能优良,已被广泛地用于许多工业部门。

但是,由于铝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大,所以在浇注时,很可能会产生缩孔缩松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

本研究采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经过多次实验,找准了最优的浇注工艺,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改善产品的质量和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

铸造工艺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得到机械部件的外形,还可以改善其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机械性能。

通常,对受力大、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机械部件,大多采用铸造工艺。

近年来,铝及铝合金铸件取代了原有的钢结构件,例如航空结构件,基本都是铝合金模铸造,又如汽车轮毂、保险杠、基座梁、坦克的承重轮、列车的汽缸和活塞裙、木工机体、炮台机座、动环、不动环、纺织机座、轨道、绞盘等。

压铸过程的参数选定(精)

压铸过程的参数选定(精)

压铸过程的参数选定一概述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针对压铸件的成形和表面质量要求来选定工艺参数。

已往的验收标准就是表面质量标准但随着压铸技术在复杂受力件、耐压件、和耐冲击件上的采用。

对压铸件的内在质量要求日益严格而且量化了。

所以如何科学地选定各项工艺参数,确保压铸件的内外质量都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已成为压铸生产不可回避的问题。

实践证明,为了科学地选定各项工艺参数,不仅要搞清楚各项参数的作用、还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而实际上这些参数在压铸过程中又都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在生产中必须及时地监测、调整、控制每项参数。

才能满足压铸件的质量要求。

才能保证压铸件质量的一致性、可靠性。

(一)理想的压力速度图谱:图一V——速度曲线。

P——压力曲线L慢——冲头以很慢的速度通过熔杯(压室)的口部、防止合金液从熔杯口溅出。

L1——冲头以临界速度或抛物线型的加速度将合金液填充熔杯达浇口处、并将熔杯中的气体通过浇口、型腔和排气槽排出。

P1L2——冲头以快压射速度(1~12 m/s)将合金液通过浇口填充型腔。

使合金液具有足够的动能填充到型腔各处,以求铸件成形。

所以L2是保证铸件成形的。

L3——冲头经过L2将合金液填充型腔后,冲头的运动受到阻碍,以快速降速同时压射压力急剧上升。

将合金液以低速高压的方式挤入型腔各细微处和内部疏松处。

将气泡压缩、冷隔焊合、合金的结晶细化等。

所以L3是保证铸件质量的阶段。

故称之为二次充型。

ΔP——压力冲击波的波峰值,ΔP<增压后压力的3~5%。

ΔV___冲击波在波谷时铸件内气孔膨胀,造成冲头返回。

发生在二次充型的最后一瞬间.此时合金正在冷凝,气孔壁上产生发裂(疲劳源)。

所以冲击波要小。

(二)实际图(合金到浇口处,受阻降速)图二(三)压铸过程中的压力降。

在流体力学里能量损失以压力降来表示,(图三)P2图三h ×Γ=P h —为液体的水位高度。

Γ——液体的比重。

P —压力。

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1、冷却速度对铸锭质量的影响冷却速度指铸锭的降温速度,又称冷却强度,用单位时间内下降的温度来表示,常用单位是℃/s。

但在实际生产中,这个单位不便于控制,由于在既定条件下,各种工具和工艺条件都是预先确定的,因此生产现场多采用冷却水压或冷却水流量作为冷却速度的度量。

在连续铸造过程中,铸锭内各点在同一时刻的冷却速度以及同一点在不同时刻的冷却速度都是变化的。

(1)冷却速度对铸锭组织的影响在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时,随着冷却强度的增加,铸锭结晶速度提高,熔体中溶质元素来不及扩散,过冷度增加,晶核增多,因而所得晶粒细小;同时,过渡带尺寸缩小,铸锭致密度提高,减小了疏松倾向。

此外提高冷却速度,还可细化一次晶化合物尺寸,减小区域偏析的程度。

铸模的导热条件是显著影响铸锭组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边缘部位的组织。

图1示出了扁铸锭中枝晶网尺寸分布情况:A是铸模中金属水平高的情况;B是铸模中金属水平低的情况;C是电磁铸造的,金属不和铸模接触,完全依靠喷射到铸锭上的水流把热量带走。

图1在不同水平铸造或电磁铸造的扁锭中的IPP分布情况(2)冷却速度对铸锭力学性能的影响。

冷却速度是决定铸锭力学性能的基本因素。

通常,随冷却速度增大,铸锭的平均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冷却速度的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下面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随冷却速度增大,铸锭结晶速度提高,晶内结构细化;二是随冷却速度增大,铸锭过渡带尺寸缩小,铸锭致密度提高。

此外,提高冷却速度,还可细化一次晶化合物的尺寸,减小区域偏析的程度。

但是,合金成分不同,冷却速度对铸锭力学性能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变形铝合金而言,大致可分为四个基本的类型:第一类是在所有温度下(从室温到熔点)均呈单相的合金,如各种牌号的高纯铝、工业纯铝、5A66、7A01等。

这些合金的铸态力学性能同冷却速度的关系不太强烈,冷却速度仅在能消除破坏金属连续性的缺陷(疏松、气孔)的极限速度之前有影响(见图2a)。

高压铸造工艺参数对铝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

高压铸造工艺参数对铝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

高压铸造工艺参数对铝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高压铸造工艺参数对铝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高压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铝合金铸造工艺,它可以通过施加高压来提高铸件的密实度和性能。

以下是高压铸造工艺参数对铝合金铸件质量的影响的步骤思考。

第一步:注射温度注射温度是指铝合金在注射过程中的温度。

注射温度的选择会影响到铸件的凝固过程和热处理的效果。

一般来说,较高的注射温度可以提高铝合金的流动性,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铸件出现热裂纹等缺陷。

因此,选择适当的注射温度对于获得高质量的铝合金铸件至关重要。

第二步:模具温度模具温度是指铸造模具的温度。

模具温度的选择会影响到铸件的凝固速度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梯度。

较高的模具温度可以加快铸件的凝固过程,减少凝固缩孔等缺陷的产生。

然而,过高的模具温度可能会导致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增加。

因此,需要在保证铸件表面质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模具温度。

第三步:注射速度注射速度是指铝合金在注射过程中的流动速度。

注射速度的选择会影响到铸件的充型性能和缩孔的形成。

较高的注射速度可以提高铸件的充型性能,减少气体吸收和减少缩孔的产生。

然而,过高的注射速度可能会导致铸件表面出现气孔等缺陷。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注射速度。

第四步:压力持续时间压力持续时间是指在铸造过程中施加高压的时间。

压力持续时间的选择会影响到铸件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

较长的压力持续时间可以提高铸件的密实度,但过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铸件出现过度压实等缺陷。

因此,需要平衡铸件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选择适当的压力持续时间。

第五步:冷却时间冷却时间是指铸件冷却至室温所需的时间。

冷却时间的选择会影响到铸件的凝固过程和组织形成。

较长的冷却时间可以提高铸件的凝固性能和力学性能,减少组织缺陷的产生。

然而,过长的冷却时间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冷却时间。

总结:高压铸造工艺参数对铝合金铸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注射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度、压力持续时间和冷却时间,可以提高铸件的密实度、凝固性能和力学性能,减少铸件缺陷的产生。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摘要: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压铸制品,需要从宏观上全面控制压铸制品的品质,并将质量保障制度贯彻到压铸件的全过程。

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各种因素。

首先对压铸充型工艺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然后对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

最后对压铸质量仿真控制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从根本上保证压铸产品的优良品质,从而推动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希望本论文能给有关行业人员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压铸制品;质量保障;仿真控制;参考1.压铸充型过程概述从总体上看,压铸模的动力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总体上是难以控制的,压铸充型工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模具内部的金属液体在压力加压下快速压缩和冷却,这是最有可能暴露铸件缺陷的,接着是不断填充模腔,然后是金属液体快速涌入模腔,撞击内浇口的另一端,从而膨胀形成外壳。

在铸件充型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可变因素,这些变量包括:负压曲线、模具温度、压室中的金属量,而压力容器压力、模具材料和结构、铸件结构、脱模剂和压铸机的特性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冲压压力和压力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2.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压力铸件从压力、压射速度到温度的各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不但给压力铸件的工艺过程带来了繁琐而又复杂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请有关专家予以广泛的关注和重视:2.1压铸工艺参数的选用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在压铸过程中,将金属液体注满模具,是将压力、冲头速度、温度和时间等工艺要素进行综合的过程。

同时,各工艺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必须对各因素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调节,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压铸件的质量得到改善。

本文着重论述了压力和模具温度对铸造工艺的影响。

在铸造过程中,压力是保证铸件组织致密、外形清楚的关键。

在压铸工艺中,压射压力可分为两类:压射力和压射比压。

在压铸机的压射机构中,压射力是一种压力作用于压射活塞的力量。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压铸生产中机器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一个参数可能造成产品的多个缺陷,而同一产品的同一缺陷有可能与多个参数有关,要求在试压铸生产中要仔细分析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铸件成形的影响。

压铸生产厂家通常由专人设定和调节机器参数。

一、卧式冷室压铸机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下面以力劲机械厂有限公司生产的DCC280 卧式冷室压铸机为例,说明压铸生产中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

1. 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1)射料时间:射料时间大小与铸件壁厚成正比,对于铸件质量较大、压射一速速度较慢且所需时间较长时,射料时间可适当加大,一般在2s 以上。

射料二速冲头运动的时间等于填充时间。

(2)开型(模)时间:开型(模)时间一般在2s 以上。

压铸件较厚比较薄的开型(模)时间较之要长,结构复杂的型(模)具比结构简单的型(模)具开型(模)时间较之要长。

调节开始时可以略为长一点时间,然后再缩短,注意机器工作程序为先开型(模)后再开安全门,以防止未完全冷却的铸件喷溅伤人。

(3)顶出延时时间:在保证产品充分凝固成型且不粘模的前提下,尽量减短顶出延时时间,一般在0.5s以上。

(4)顶回延时时间:在保证能顺利地取出铸件的前提下尽量减短顶回延时时间,一般在0.5s以上。

(5)储能时间:一般在2s 左右,在设定时操作机器作自动循环运动,观察储能时间结束时,压力是否能达到设定值,在能达到设定压力值的前提下尽量减短储能时间。

(6)顶针次数:根据型(模)具要求来设定顶针次数。

(7)压力参数设定在保证机器能正常工作,铸件产品质量能合乎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工作压力。

选择、设定压射比压时应考虑如下因素:1)压铸件结构特性决定压力参数的设定。

①壁厚:薄壁件,压射比压可选高些;厚壁件,增压比压可选高些。

②铸件几何形状复杂程度:形状复杂件,选择高的比压;形状简单件,比压低些。

③工艺合理性:工艺合理性好,比压低些。

2)压铸合金的特性决定压力参数的设定①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温度范围大,选择高比压;结晶温度范围小,比压低些。

压铸工艺-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压铸工艺-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②冲头按调定的最大速度移动,金属液突破 内浇口阻力,在较短时间内填满型腔。
③冲头继续移动,压实金属,使金属组织致 密。
Ⅱ 影响冲头速度的因素 ①压力变化 ②冲头与鹅颈的配合状态 ③活塞与压射缸的配合状态 ④蓄能器内气体与液体体积比的变化
(2)内浇口速度
金属液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时的线速度称 为金属液的内浇口速度,也称填充速度。
调整导柱和导套的配合使动定模完全贴合,如果配合不好, 则修理相抵的部分

压铸机合型力不够,造成铸件飞边过大,则要调节合型力

模具锁紧不完
清理分型面,去掉飞边毛刺 检查并修整型芯和型腔分型面的表面,使平面度、表面粗糙
跑全

度、凹凸部分的嵌合呈良好状态,以不产生飞边为准 调整滑块和导轨的间隙 检查滑块和缩紧块的磨损情况,并进行修理
力等)
调整铸造条件:提高模具温度和浇注温度,减少脱模剂喷涂量

●铸件形状不合适 (壁厚、形状等)
研讨模具设计,提供足够的排气道和溢渣包,改进模具表面附近的金属液 流向

●模具设计不合理 (分形线、内浇口、
通过喷丸等方法改善便面粗糙,改变模具表面附近的金属液流向 调整压铸机的工艺参数:提高压射速度和压铸压力
多 2)型芯断裂
2)更换型芯
3)型腔冲蚀
肉 4)型腔腐蚀
3)修模 4)修模
5)顶针过短
5)更换并调整顶针的长度

在浇口、渣包和型腔连接处倒角

1)浇口、渣包和铸 件结合部位设计不合
改变浇口的位置和设计
部理
改变去掉浇口的方向
2)去浇口方向不当 分析并改进去浇口的方法
破 3)去浇口方法不当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1. 压铸工艺温度:压铸件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加热熔化金属材料,温度是影响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熔融金属过热,容易产生气孔、缩松等缺陷;如果温度过低,会使铸件成型不完全,表面质量差,容易出现可见缺陷。

2. 压铸压力:压铸压力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密度和凝固过程。

过高的压力会使得铸件的细小部分压缩不够,导致铸件中出现气孔、缩松等缺陷;过低的压力则会造成铸件形状不完美,容易产生气孔、翘曲等问题。

3.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是指金属材料进入模具中的速度。

过快的注射速度会导致金属材料冲击力大,易引起气门过冲、表面润色不均等问题;过慢的注射速度则会导致凝固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热裂、夹杂等缺陷。

4. 冷却时间:冷却时间是指铸件在模具中冷却至一定温度的时间。

冷却时间过短会导致铸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容易产生热裂、夹杂等缺陷;冷却时间过长则会使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

5. 模具温度: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凝固速度和整体质量。

模具温度过高会导致金属熔化过快,铸件表面质量较差;模具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凝固时间延长,生产效率低下。

6.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包括喷嘴、导槽、浇注口等部分,直接影响到金属材料进入模具的流动性和冷却性能。

如果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易产生气孔、错流、夹杂等缺陷。

总之,以上主要工艺参数都会对压铸件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压铸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并确保每个参数都处于最佳范围内。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压铸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压铸件的质量,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首先,压铸工艺温度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合适的温度可以保证金属材料完全熔化,使金属液体顺利流入模具中,并在合适的速度冷却凝固,从而获得高密度、无缺陷的铸件。

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金属液体过热,容易产生气孔、缩松等缺陷;相反,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铸件成型不完全,表面质量差,容易出现可见缺陷。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是在铸造过程中对机器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铸件质量要求的过程。

这些参数包括压力、速度、温度、冷却时间等,正确的设定和调节能够改善铸件的成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首先,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应考虑到铸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

根据铸件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力和速度来满足铸件的成型需求。

一般情况下,增加压力可以提高铸件的致密度、强度和表面质量,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铸件断裂或变形;增加速度可以减少热损失,提高铸件的凝固速度和成型质量,但过高的速度可能导致冷隔离缺陷等问题。

其次,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还需要考虑到机器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例如,如果机器设备的液压系统压力低于要求,就需要调整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保证其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工作;如果机器设备的液压缸行程不足,就需要增加液压泵的行程或调整行程限位开关。

第三,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还需要根据铸件的材料和成型温度来决定。

铸件的成型温度对铸件的凝固速度、收缩率、热裂纹倾向等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增加成型温度可以加快铸件的凝固速度,提高铸件的致密度和强度,但过高的成型温度可能导致材料的氧化或烧损、铸件变形等问题。

此外,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还需要考虑到铸件的冷却时间。

冷却时间是指在铸件成型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才能取出铸件。

合理的冷却时间可以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和尺寸稳定性,但过长的冷却时间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在设定和调节压铸工艺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工艺经验和试制铸件的质量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如果发现铸件存在不良缺陷,例如气孔、疏松、缩孔、冷隔离等,就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工艺参数,以减少或消除这些缺陷。

总之,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

合理设定和调节这些参数,可以提高铸件的成型质量、降低缺陷率,并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压铸工艺对压铸件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压铸工艺对压铸件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压铸工艺对压铸件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工业工程中,压铸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压铸技术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铸造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

虽然压铸有着生产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但压铸件的气孔、缩孔和裂纹等缺陷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压铸工艺是将压铸机、压铸合金和压铸模具等三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对压铸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以文献调研为主,探讨了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压铸工艺参数和压铸生产效率、压铸件质量以及模具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压铸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压铸工艺;铸件质量;发展趋势引言压铸是金属加工中一项常见的切削工艺技术,使用装好的模具,增大压铸机的压力,把液态的铜、铝等金属浇入压铸机的入料口,铸出一定规则形状的零件,这些压铸件的应用范围较广,如压铸汽车配件、压汽车发动机管件或压铸壳体等。

但是它的过程相对复杂,非常容易出现不良品,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随着压铸机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压铸制造的零件种类不断广泛,零件精度更高。

本文通过压铸机、压铸工艺参数、压铸模具结构等对压铸件的影响进行分析。

1压铸设备压铸机是压铸生产的专用设备,是压铸生产前期准备的重要阶段之一。

压铸机作为最基本的技术装备,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此,合理地选择适用的压铸机,是一项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工作。

压铸机的选型工作中,应根据压铸件的各种要素、使用条件、技术要求和生产量,初步考虑可能采用的压铸工艺规范。

然后,按需要的压铸工艺规范,查对压铸机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预选压铸机的型号与规格。

通常选型工作包括技术测算和生产能力测算2个方面。

在压铸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中,首要应注意的是压射性能,在同样规格或相近规格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压射性能的参数范围较宽的机型。

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需要,才能做好压铸机的选型工作。

浅谈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浅谈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侧面成形都在滑块上的模具强度就差得多,因此必 须进行改进 。例如 ,一汽夏利的5 T 1 3 6 变速 器壳体 压铸 模 , 旧模具模 框的结 构是分 体式的 ,而且滑
块 楔 紧斜 面 ,高 度 仅 为 滑块 高 度 的 1 / 4 ,定 模 模 框
能单一的阀体 ,压铸机性 能有 了显著提 高。为 了提 高铸件质量的稳定性 ,减少人工调节参数的误差 ,
我 厂 对 压 铸 设 备加 大 投 入 ,购进 香 港 力 劲压 铸 机 多
台,以提高压铸机性能的稳定性 。机修人员经常对
楔 紧块 固定部分的深度仅5 0 mm,锁 紧斜面后端悬
参 曷 … 势
茹 1 0 3
u a l i t y . 。 .
I 质 量 控 制
空 ,受力点都 在5 0 mm厚的定模框上 ,强度低 ,受 力不平衡 ,滑块 易拉毛、卡死 。另外,滑块座未全 部镶在模框内 ,在长期高压作用下 ,定模框楔紧块
铸件质量的各种因素全 方位考虑 ,要以质量保证体 系 ( I s 0l 6 9 4 9 )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 中 ,而
压铸 设 备 、压 铸 模具 及压 铸 工 艺参 数 是 质 量保 证 体 系 中的 几个 重 要 环节 ,需 引起 高 度 重视 。
MW ( 2 0 l 3 1 0 2 6 )
也就是低速排 出压射室中的气体 、高速填充型腔和
不 间 断 地 给 液 态 合 金 施 以 稳 定 的 高 压 ,即 二 级 速
度 、一级增压 。国产压铸 机结构设计基本上是2 0 世 纪8 0 年代的定型产品 ,近三十年来除 了数控用P L C
模 板 取 代 继 电 器 系统 外 ,还 用 比例 阀取 代 了各 种 功

压铸工艺对压铸件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压铸工艺对压铸件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压铸工艺对压铸件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摘要: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压铸工艺已成为铸造工业的一个主要分支。

尽管压铸工艺具有较高的生产质量和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其气孔、缩孔、开裂等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压铸技术是把压铸机、压铸合金、压铸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压铸技术的作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调查,论述了压铸生产中压铸工艺参数与压铸效率、压铸件、铸件质量与压铸模质量的关系,并对今后压铸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压铸工艺;铸造工业;生产效率;铸模质量引言:压铸是一种在高压力下,将熔化的合金快速填充到模腔中,然后在加压下进行固化。

与其它成形工艺相比,由于压铸工艺具有高的尺寸精度、高生产率、少或无切削、能形成复杂的形状结构,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压铸件不仅应用于汽车、摩托车、仪表、工业电器等领域,也可应用于家用电器、农机、纺织、通讯、计算机等领域。

压铸技术包括压铸机、压铸合金和压铸模三大要素,压铸技术是三个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

铝合金是压铸合金中的主要成分,占了70%。

1.压铸工艺参数压铸技术是压铸工艺中各种因素的综合运用,它直接关系到压铸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从压力、速度、时间、温度四方面分析了压铸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压铸设备的造价高、操作复杂、风险大、实际压铸试验数据难以获得,因此采用了采用铸件仿真软件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既缩短了试制周期,降低了铸件的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利于了解铸件的缺陷成因,研究压铸工艺参数与铸件显微结构的关系,提高铸件的质量。

1.1压力、速度、时间在铸造过程中,压力、速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压力来自于压铸机的高压泵,通过压力将金属液体注入模腔。

较大的压力比能提高铸件的致密度,减少气孔,但较大的比压必然会导致较大的压射速率,从而对模具产生较强的冲击,从而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HodaDini等对压铸AZ91D铸造过程中的变形及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压铸过程中,压铸压力对铸件的变形及残余应力有很大的影响。

金属压铸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几大因素

金属压铸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几大因素

压力铸造区别于其他铸造工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高速高压的方法,在充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力学、热学和流体力学原理,从压力、压射速度到金属温度的变化,都非常讲究。

这使得压力铸造这一过程变得相当复杂,影响压力铸造质量的因素也很多。

模具的影响:压铸模具对压力铸造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模具由进料、型腔、出气、排渣多个要素组成,要求使合金液以最适宜的流态进入型腔,并最大限度地排出腔内气体。

浇口的入口方向和分布方式对排气有着重大影响,必须要使金属液流沿型壁有序充型,不憋气。

在合适的部位开排气槽和溢流槽,更有利于将型腔中的气体排出,并防止涡流的形成。

压铸工艺参数的影响:在压铸过程中,压铸工艺参数的设定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对气孔出现概率影响较大的是排气行程的早晚和速度这两方面,它们对于金属液流能否有序充型和有效排气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排气过早可能会造成排气不充分,产生卷气;排气过晚则会产生冷隔、欠铸。

排气速度一般选择较慢的速度,这样不容易产生卷气,而且还可以减少冲击、飞溅和涡流的形成。

冲击波的影响:在金属液流完成充型,压射头停止运动的瞬间会在型腔内产生压力冲击波,这对于压铸件质量以及模具寿命、生产效率、生产管理、操作安全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应尽量消除。

可以采取延长增压时间的方法,使增压压力逐渐升高到设定的值,从而达到让金属缓慢冷凝的目的,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冲击波的产生。

另外,随着近年来模具材料化学稳定性能的提高,压铸模冷却技术的开发,使高能充型得以用于,可以通过提高压射速度来减小冲击波。

模具温度的影响:在充型过程中,模具温度对于金属液流的温度、粘度、流动性、充型时间和充型状态都有较大影响,因此也会左右压铸件的质量。

如果模具温度发生波动,会导致模具出现早期龟裂而影响压铸件的表面质量;如果模具温度不均匀或不稳定,则会导致压铸件尺寸变化不一致,尺寸精度降低。

压铸机的影响:压铸机压射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铸件的质量,并且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确保生产安全都极为重要。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零件制造工艺,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液态状态,然后注入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

在压铸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压铸机的压力、温度、注射速度、模具设计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1. 压铸机的压力压铸机的压力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在压铸过程中,适当的压力可以确保金属材料充分填充模具腔体,避免产生气孔和缩松等缺陷。

同时,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模具变形或损坏,从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因此,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设计和材料特性来合理设置压铸机的压力。

2. 压铸机的温度压铸机的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

金属材料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其流动性和凝固过程,从而影响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

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金属材料来控制压铸机的加热温度和保持温度,以确保金属材料能够充分流动并获得良好的凝固组织。

3.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适当的注射速度可以确保金属材料在注射过程中充分填充模具腔体,并避免产生气孔和冷隔等缺陷。

同时,过快的注射速度可能导致金属材料在注射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流动阻力,从而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因此,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设计和模具结构来合理设置注射速度。

4.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并避免产生气孔、冷隔和浇口等缺陷。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材料流动路径、浇口和冷却系统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获得良好的凝固组织和表面质量。

5.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凝固特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设计和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同时,需要注意金属材料的熔点、流动性和气体溶解度等特性,以确保产品能够获得良好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

压铸工艺参数分析

压铸工艺参数分析

压铸工艺参数分析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填充到金属模具中,然后施加高压使其凝固成型。

在压铸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成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压铸工艺参数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压铸的工艺参数包括模具温度、熔融温度、注射速度和压力等。

模具温度是指模具的加热温度,通常使用电加热或液体循环来加热模具。

模具温度的选择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熔点和凝固温度,以及成品的要求。

较高的模具温度可以提高熔融金属的流动性,有利于填充模具腔体,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熔融金属的挥发和氧化,影响成品的质量。

因此,选择适当的模具温度非常重要。

熔融温度是指金属材料的熔化点,选择适当的熔融温度可以确保金属完全熔化,保证充分填充模具腔体。

熔融温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金属的熔点、凝固温度和成品要求等因素。

较高的熔融温度可以提高金属的流动性,但可能导致金属的挥发和氧化,对模具寿命和成品质量有不利影响。

因此,熔融温度的选择应当在保证金属材料完全熔化的基础上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

注射速度是指金属材料由喷嘴注入模具腔体的速度,是影响成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较高的注射速度可以提高金属的流动性,有利于填充模具腔体,减少缺陷的产生。

然而,过高的注射速度可能导致金属的喷溅和气泡的产生,影响成品的质量。

因此,注射速度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以获得最佳的成品质量。

压力是指施加在金属材料上的压力大小,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的密度和减少气孔的产生。

较高的压力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填充性和成品的致密性,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模具磨损和应力集中,降低模具的寿命。

因此,选择适当的压力非常重要,需要结合金属材料的性质和成品的要求来确定。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工艺参数需要考虑,如金属的成分和含气量等。

金属的成分可以影响其熔点、流动性和机械性能等,需要根据成品的要求来确定。

含气量是指金属中气体的含量,过高的含气量可能导致成品中气孔的产生,影响成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气体处理措施来减少含气量。

铝合金超低速压铸工艺参数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铝合金超低速压铸工艺参数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on P rope rtie s of ADC12 Aluminum Alloy
J I Lia n-Qing1, 2, XIONG S hou-Me i1, Ma s a yuki Mura ka mi3, Yos hihide Ma ts umoto3, S hingo Ike da 3 ( 1. De pa rtme nt of me cha nica l Engine e ring, Ts inghua Unive rs ity, Be ijing 100084, China ; 2. Colle ge
·1058·
FOUNDRY
Oct. 2007 Vol.56 No.10
试棒金属模具并进行超低速压铸试验, 从铸件密度、 力学性能、组织等方面, 考察不同超低速压铸工艺参 数对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1 试验过程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选材料为商业用压铸铝合金JIS ( 日本工业标
准) ADC12, 用ICP (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Vista-MPX) 测 得 其 化 学 成 分 ( 质 量 分 数 , %, 下 同) 为11.25 Si、 3.09 Fe、2.51 Cu、0.21 Mn、0.096 Mg、1.74 Zn, 其 余 为Al。 1.2 超低速压铸工艺参数
图1 超低速压铸件试样及尺寸 Fig. 1 SSS die cast test specimen and dimension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模具预热温度对超低速压铸件的性能影响 模具预热温度分别采用100 ℃、150 ℃及200 ℃三
种, 其它压铸成形参数固定, 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模具预热温度为150 ℃时, 超
关键词: 铝合金; 超低速; 压铸;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T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4977 ( 2007) 10- 1057- 05

【专业文档】压铸工艺参数与铸件质量的关系.doc

【专业文档】压铸工艺参数与铸件质量的关系.doc

压铸工艺参数与铸件质量的关系一、压铸工艺参数压铸工艺参数主要有压力,速度、温度和时间。

这些参数是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的。

1.压力——在压铸中,压力可用压射力和压射比压来表达 (1)压射力——是压铸机压射油缸推动压射活塞运动的力P 压=024P D πP 压——压射力(N)P 0——压射油缸内工作液的压力(MPa) D ——压射油缸内径(mm)(2)压射比压——压射时压室内金属液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24dP P π压= P ——压射比压(MPa)d ——压室(冲头)直径(mm) 压射比压的调整(内浇口面积不变时)主要是调整压铸机的压射力或改变压室的直径。

(3)选择压射比压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见下表压射比压过小,会使充填时间增长,降低压射速度,使压铸件出现流痕、花纹,轮廓不清,甚至出现冷隔、缩松、缩孔;压射比压过大,铸件产生飞边和气孔。

2.速度速度分为压射速度和充填速度(1)压射速度是压射冲头推动金属液时的移动速度(也称冲头速度)。

在压射运动中压射速度分为慢(低)压射速度和快压射速度。

压铸开始时采用慢压射速度以利于排除压室内的气体和减少压力损失。

快压射速度大小直接影响金属的充填速度。

(2)充填速度充填速度是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浇口进入型腔的线速度,又称内浇口充填速度。

充填速度的调节一般用调整压射冲头速度,更换压室直径和改变内浇口面积来实现,即:冲头面积×冲头速度=内浇口截面积×充填速度。

通常选用内浇口充填速度范围:锌合金为25~50m/s,铝合金30-60m/s,镁合金为40-100 m/s。

一般要求不高的压铸件、厚壁、简单件取小值,要求质量高与受力件和壁薄、复杂件取大值。

充填速度过大,产生喷射,易堵塞排气道,出现气孔。

充填速度不够则会容易产生铸件轮廓不清、流痕和花纹,甚至会出现冷隔和缺肉等缺陷。

3.温度温度有浇注温度与模具温度。

(1)浇注温度一般指金属液浇入压射室至填充型腔时间段内的平均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铸工艺参数与铸件质量的关系
一、压铸工艺参数
压铸工艺参数主要有压力,速度、温度和时间。

这些参数是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的。

1.压力——在压铸中,压力可用压射力和压射比压来表达 (1)压射力——是压铸机压射油缸推动压射活塞运动的力
P 压=
024
P D π
P 压——压射力(N)
P 0——压射油缸内工作液的压力(MPa) D ——压射油缸内径(mm)
(2)压射比压——压射时压室内金属液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
2
4d
P P π压= P ——压射比压(MPa)
d ——压室(冲头)直径(mm) 压射比压的调整(内浇口面积不变时)主要是调整压铸机的压射力或改变压室的直径。

(3)选择压射比压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见下表
压射比压过小,会使充填时间增长,降低压射速度,使压铸件出现流痕、花纹,轮廓不清,甚至出现冷隔、缩松、缩孔;压射比压过大,铸件产生飞边和气孔。

2.速度
速度分为压射速度和充填速度
(1)压射速度是压射冲头推动金属液时的移动速度(也称冲头速度)。

在压射运动中压射速度分为慢(低)压射速度和快压射速度。

压铸开始时采用慢压射速度以利于排除压室内的气体和减少压力损失。

快压射速度大小直接影响金属的充填速度。

(2)充填速度
充填速度是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浇口进入型腔的线速度,又称内浇口充填速度。

充填速度的调节一般用调整压射冲头速度,更换压室直径和改变内浇口面积来实现,即:冲头面积×冲头速度=内浇口截面积×充填速度。

通常选用内浇口充填速度范围:锌合金为25~50m/s,铝合金30-60m/s,镁合金为40-100 m/s。

一般要求不高的压铸件、厚壁、简单件取小值,要求质量高与受力件和壁薄、复杂件取大值。

充填速度过大,产生喷射,易堵塞排气道,出现气孔。

充填速度不够则会容易产生铸件轮廓不清、流痕和花纹,甚至会出现冷隔和缺肉等缺陷。

3.温度
温度有浇注温度与模具温度。

(1)浇注温度
一般指金属液浇入压射室至填充型腔时间段内的平均温度。

通常在保证填充成型和达到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低的温度;一般以高于压铸合金液相温度10-20℃为宜,各种合金温度选择范围如下:
锌合金为410℃-450℃;
铝合金为620℃-720℃;
镁合金为610℃-680℃;
选择时应考虑如下因素:合金流动性,铸件复杂程度、壁厚,模具热容量大小与散热的快慢。

浇注温度高低直接关系到裂纹、冷隔、缩孔、缩松和粘模等缺陷的产生。

(2)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到铸件质量和压铸模的寿命,在生产前要进行预热,在压铸过程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压铸型的预热温度和工作温度选择参考下表。

铸型预热及工作温度不够,容易产生铸件欠铸、冷隔、流痕;温度过高则易产生粘模,铸件表面出现气泡等缺陷。

4.时间
(1)充填时间
金属液从内浇口开始进入型腔到充满型腔所需时间称为充填时间。

充填时间与比压、内浇口速度、内浇口截面面积有关:
T⋅
=/
F
Q
V
T——充填时间(S);
Q——进入铸型金属液体积(M3);
F——为内浇口截面积(M2);
V——内浇口速度(m/s)。

影响充填时间的因素有:浇注温度与模具温度、铸型型腔结构、铸件壁厚、排气效果、金属液过热度和涂料有关。

充填时间过长,铸件易出现流痕、冷隔、缺肉等缺陷。

选用参考值见《压铸实用技术》表16-3。

(2)持压时间
金属液充满型腔之后,在压力作用下使铸件完全凝固,这段时间称为持压时间,持压时间长短与铸件壁厚和金属结晶温度范围有关。

持压时间不够,不利于压力传递和金属液补缩,使铸件组织不致密。

持压时间的选择可参考《压铸实用技术》表16-4。

(3)留模时间
从持压终了至开模顶出铸件为止的时间称为留模时间,留模时间根据合金性质、铸件结构和壁厚确定。

合金收缩率大、热强度高留模时间可短些,壁薄、结构较复杂的铸件留模时间可短些;常以铸件顶出不变形、不开裂的最短时间为宜。

留模时间不够,铸件内气体膨胀形成气泡;同时,铸件得不到充分冷却,被顶出铸型时会发生变形、甚至出现裂纹等缺陷。

留模时间的选用见《压铸实用技术》表16-5。

二、工艺参数与压铸件质量
综上所述,工艺参数与压铸件质量(部分缺陷)的关系可汇总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