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

合集下载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一、矿井透水征兆有关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六条: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九条: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

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二、矿井透水征兆分析:(一)、矿井透水征兆的分析:1、煤壁“挂红”:这是因为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呈暗红色水锈。

2、煤壁“挂汗”: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水由于压力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形成水珠,特别是新鲜切面潮湿明显。

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凉感觉,时间越长越明显。

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较高,积水渗透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

5、“嘶嘶”水叫:井下高压水向煤(岩)裂隙强烈挤压,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水叫声,这种现象说明即将突水。

6、底板鼓起:这是底板受承压水(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7、水色发浑:断层水和冲击层水常出现淤泥,砂、水浑浊,多为黄色。

8、出现臭味:老窑水一般可闻到臭鸡蛋味,这是因为老窑中有害气体增加所致。

9、顶板淋水加大:这是因为顶板裂隙加大,积水渗透到顶板上。

10、片帮冒顶:这是由于顶板受承压含水层(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二)、矿井水的类型不同,出现的征兆也不相同:1、老空水:老空水年代久,水量补给较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安全撤离:透水事件发生后,首要任务是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

撤退时应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进行,避免慌乱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遵守现场的防护措施,佩戴好相应的安全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2. 组织撤离顺序:撤退时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撤离顺序,以避免拥堵和混乱。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老人、儿童、伤残人士等脆弱群体的撤离。

此外,按照现场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所处位置,合理组织撤离顺序。

3. 按照指定的撤离路线行动:在透水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提前熟悉相应的撤离路线和安全出口。

撤离时要沿着指定的撤离路线行动,不要私自改变。

这样可以确保行动有序,减少因撤离路线混乱造成的人员伤亡。

4. 紧急逃生装备的正确使用:如果逃离现场需要使用紧急逃生装备,如救生绳、气垫、安全索等,要确保正确使用。

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按照相关指示使用装备,不贪图方便、速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5. 防止交叉污染:透水事件可能引起现场环境的变化,污染物可能存在于水中或者空气中,这时在撤退时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佩戴好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6. 注意身体状况:在透水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可能经历长时间的待救和营救工作,体能和精神会出现一定的疲劳和压力。

撤离时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感到身体不适或疲劳过度,应及时告知指挥人员,以便得到合理的安排和照顾。

7. 遵守指挥人员的指示:撤离过程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指示。

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和救援计划制定撤离方案,他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遵守指挥人员的指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混乱和意外发生。

8. 进行安全检查:撤离到安全地点后,现场人员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检查是否有受伤人员,是否有遗留物品,是否有安全隐患等。

如果发现有人员受伤,应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9. 提供相关信息:撤离后,现场人员应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协助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3篇)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3篇)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井下出现透水预兆时,针对安全考虑,可以实施停产撤人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灾害事故。

停产撤人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1.实时监测:通过配备水位监测器等设备,对井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透水预兆。

2.预警通知:一旦监测到透水预兆,立即启动预警通知机制,通过井下通讯设备或其他可靠的通讯手段,及时通知井下人员。

3.停产措施:接到透水预警通知后,停止井下的任何生产作业,关闭相关设备,切断电源,以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风险。

4.快速撤离:井下人员接到撤离通知后,立即按照预先制定的撤离路线和撤离程序,有序撤离井下。

同时,施工管理部门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设备和应急物资,确保撤离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5.安全评估:在井下透水预兆得到控制后,进行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确保重新开工前没有安全隐患。

停产撤人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并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井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他们在透水预兆出现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2)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井下出现透水预兆时的停产撤人制度。

井下透水是煤矿事故中的常见问题,能够提前预测和及时处理透水异常情况,对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透水预兆的识别、停产撤人的操作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第一节:引言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然而,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井下透水。

井下透水是指地质构造上的断层、破碎带、孔洞等地质因素,造成井下水涌、滴水、渗水等现象,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第二节:透水预兆的识别透水预兆的识别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透水预兆的识别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地质勘探: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了解地下构造情况,预测水文地质条件,减少透水风险。

2. 定期巡查:定期进行井下巡查,观察井壁的变化、水位的变化等,及时发现透水预兆。

井下透水时有哪些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时有哪些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时有哪些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时有哪些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2、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

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3、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

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地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4、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

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5、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禾取营救措施。

为预防井下透水,应掌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

这时,往往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上有小水珠,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煤层变凉。

工作面出现流水和滴水现象。

工作时能听到水的“嘶嘶声”等。

发现这些透水征兆,要及时撤离人员躲到安全地点。

透水预兆时的应急基础知识

透水预兆时的应急基础知识

出现透水预兆时的应急基础知识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1、挂红。

因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所以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水锈。

2、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

因此,在遇到挂汗时,要注意辨别真伪,其方法是观察煤岩的新鲜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3、空气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凉爽感,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

但是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4、出现雾气。

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5、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进,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6、底板鼓起。

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情况一般不突水。

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

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取处理措施。

7、水色发浑有臭气,有害气体增加。

这些现象是老空水出水的特征,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硫化氢有臭鸡蛋味。

因此,当工作面接近老空区时,有时可嗅到硫化氢的气味。

有害气体增加的原因是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8、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如果出现透水征兆及事故时,要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出水地点以下水平作业的人员沿水灾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并同时汇报调度室。

井下透水时的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时的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时的应急措施井下透水时的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假如有人受伤,应乐观进行现场抢救。

出血者立即止血,骨折者要准时固定和搬运。

2、井下突然消失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肯定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支配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慌张失措、各奔东西。

万一迷失方向,必需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3、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糊涂镇静,不要慌乱,尽量避开体力消耗。

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预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安排,不要无谓地铺张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4、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奇和畅通。

不行把通风机关闭。

5、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快速禾取营救措施。

为预防井下透水,应把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

这时,往往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上有小水珠,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煤层变凉。

工作面消失流水和滴水现象。

工作时能听到水的“嘶嘶声”等。

发觉这些透水征兆,要准时撤离人员躲到平安地点。

被开水烫伤怎么办?被热水烫伤应当怎么处理呢。

被热水烫伤是常常遇到的事故,假如不准时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当可能会留疤。

被热水烫伤怎么办?鼻子出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

可由气候、发热或外伤引起。

流鼻血时无需紧急,坐下并松开围在颈项上的衣物,用嘴呼吸放松鼻梁,鼻腔止血后,再连续以口呼吸。

假如较重,也要放松休息,取平卧位,最好用身边可取到的书、衣服等把腿垫高。

待略微好一点后,应把窗户打开通风,用冷毛巾擦身体,从颜面擦到脚趾,然后穿上衣服。

对局部小冒顶消失后,应先检查冒顶地点四周顶板支架状况,处理好折伤、歪扭、变形的柱子;沿煤的顶板掏梁窝,将探板伸入梁窝,另一头立上柱子。

老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衰弱,很简单消失休克等症状,所以生活中肯定要多学习一些休克的急救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详细来看一下假如抽筋时间持续较长或痉挛肌肉面积大,程度重,宜就地休息约几小时,并渐渐行走,待感到已基本恢复,再连续旅行。

透水征兆

透水征兆

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培训一、透水征兆观察《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六条: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九条: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

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

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二、矿井透水征兆分析1、煤壁“挂红”这是因为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呈暗红色水锈。

2、煤壁“挂汗”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水由于压力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形成水珠,特别是新鲜切面潮湿明显。

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凉感觉,时间越长越明显。

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较高,积水渗透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

5、“嘶嘶”水叫井下高压水向煤(岩)裂隙强烈挤压,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水叫声,这种现象说明即将突水。

6、底板鼓起这是底板受承压水(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7、水色发浑断层水和冲击层水常出现淤泥,砂、水浑浊,多为黄色。

8、出现臭味老窑水一般可闻到臭鸡蛋味,这是因为老窑中有害气体增加所致。

9、顶板淋水加大这是因为顶板裂隙加大,积水渗透到顶板上。

10、片帮冒顶这是由于顶板受承压含水层(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矿井水的类型不同,出现的征兆也不相同:1、老空水:老空水年代久,水量补给较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

2、断层水:断层附近的岩层较为破碎,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工作面来压,淋水增大。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在地下工程作业中,透水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当地下工程内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必须迅速做好撤退准备,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就透水后现场人员的撤退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安全提醒。

1. 灵敏的观察和警觉性在透水发生后,现场工人应保持警觉,通过灵敏的观察来评估透水情况。

如果发现透水已超过自身应对能力的程度,应立即向负责人员报告,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寻找安全通道在撤退时,现场人员应尽量寻找最短且最安全的通道,避免经过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区域。

通常情况下,撤离路线会在开始施工前就规划好,现场人员应严格按照撤离路线行动,不得随意更改或绕过规定路线。

3. 身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在透水后撤离时,现场人员应确保身穿适当的防护装备。

防水靴、防水护膝、防水手套等装备可有效保护现场人员免受透水可能带来的伤害。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如有需求,现场人员还应佩戴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等。

4. 注意通风和通气透水后,地下工程中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现场人员在撤离时应特别注意通风和通气情况,避免暴露在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中。

如实施通风不可行,现场人员应戴上呼吸器等相关装备,确保呼吸畅通。

5. 组织有序撤退在透水发生后,现场人员的撤退应进行有序组织,确保不发生混乱和拥堵。

相关负责人员应有条不紊地指挥人员撤离,并确保人员的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应迅速、统一地行动,不得产生恐慌。

6. 提前准备后续工作透水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提前准备后续工作,例如封堵透水点、排水处理等。

组织人员撤离的同时,应确保有其他人员留守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透水情况进一步扩大。

7. 尽快报告和记录透水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尽快向相关主管人员报告并记录相关情况。

报告和记录的内容应包括透水时间、透水地点、透水程度等,这些信息对事后的分析和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 安全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现场人员对透水事故的应对能力,相关单位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为了安全撤人,井下工人应熟知避灾路线。

突水时人员应向上走。

整个避灾
路线要躲开突水所流经的地方,并要经常保持支护完整,通风畅通,有路标指示。

坡度大的地方要设置扶手或绳索。

2、在有预兆处,要加固支护,底鼓处铺底梁,打木垛,控制发展。

3、立即派救护队侦查险情,查明原因。

4、泵房司机坚持岗位,立即打开所有水泵,将水仓位降到最低位置。

5、情况危急时要有矿长组织抢救。

对于地面有关的突水,要立即派人去堵塞,
以减少补给量;顶板窜水冒沙,应以水沙分离法,先以木板,木柱挡住沙子。

6、修临时挡水墙,防止泥沙淤塞水仓。

7、备用带笼头的胶皮吸水管和临时水窝子,以便在退路被堵塞时使用。

8、立即检查防水闸门是否灵活、可靠、严密并要由专人看守,做好准备,待命
关门。

有关透水征兆及采取措施的培训讲义

有关透水征兆及采取措施的培训讲义

有关透水征兆及采取措施的培训讲义有关透水征兆及采取措施的培训讲义一、透水征兆: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二、采取措施:1、发现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的带班班长或其他管理人员电话调度室,调度室通知地测副总及值班或者其他矿级领导。

地测副总或者其他矿级领导首先安排现场的所有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撤退到安全地点,然后,安排防治水科室的相关技术人员下井查明原因,排除隐患后,经防治水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由地测副总下达复工指令。

其他任何人无权安排生产建设,否则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风钻并接通压风,由跟班领导确定是否进行风钻钻探。

如遇可疑情况,必须进行风钻钻探,且钻探长度必须大于当班进尺2米。

全岩巷道必须进行风钻钻探。

3、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带班长应立即向调度室、地测副总、值班矿长汇报,并现场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退至安全地点。

4、透水征兆及避灾路线图应制作成牌板,悬挂在工作面迎头的醒目位置。

5、新增加工人及新的工作面,都要及时进行培训。

6、透水事故时,向调度室报告的内容包括:尽量说明透水事故的性质、发生的地点、估计透水的涌水量(根据现场是否允许情况,描述出水情况)、初步判断透水波及的范围、现场的人员伤亡情况及撤离情况。

7、透水事故时,避灾中应采取的措施:避灾时,不要慌乱,听从一人指挥,有序快速的撤离透水现场;突水迅猛时,应避开水头和水流,迅速躲避到附近的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来不及躲避的人员要及时抓住支护铁棚、管路等牢固物件,人与人尽量手拉手;判断为采空区透水,立即佩带自救器;尽量及时进入压风自救系统中,并及时打开自救系统进行呼吸;进入避灾地点后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和必要维护;在避灾地点进行避灾待救时,有规律的敲击铁管、铁棚、顶板、呼喊等求救信号;避灾待救期间,人员尽量紧靠在一起,保持体温,并节省矿灯的使用。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人员安全: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避免触电、被困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在撤退前,应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隐藏的危险物品或隐患。

2. 撤退顺序:按照预先制定的撤退顺序进行撤离。

通常情况下,应优先撤离伤员、孕妇、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3. 使用适当的撤离工具:根据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逃生工具,如火箭、救生圈、救生绳等,并确保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4. 注意逃生通道的畅通:确保逃生通道的畅通无阻,清除可能阻碍撤退的障碍物,如瓦砾、废墟等。

5. 沿逃生路线行动:按照事先规划好的逃生路线行动,遵循指示标志和引导人员的指引,尽量避免闯入危险区域。

6. 保持冷静:在紧急撤退时,保持冷静并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慌乱和恐慌情绪的传播。

7. 集结点的选择: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集结点,确保人员聚集在安全的地点,并与领导者、搜救人员保持联系。

8. 防护措施:对于需要进入水中的撤退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在水中撤离过程中不受伤害。

比如穿戴救生衣、携带救生工具等。

9. 撤退的快速性:在透水发生后,撤退人员应迅速、果断地行动,避免恶劣情况发生时无法及时撤离。

10. 不要回头:在撤离途中,不要回头去寻找遗留物品或他人,应坚持向前撤离,避免阻碍其他人员的撤离。

11. 倾听指挥:遵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按照他们的要求和安排有序撤离,确保整个撤离过程的顺利进行。

12. 互相帮助:在透水后现场人员的撤退过程中,应互相帮助携手合作,特别是对于遇到困难的人员,要给予帮助和支持。

13. 做好后续工作:在完成撤退后,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提供透水情况和现场情况的信息,并做好事故调查记录和相关文档的整理工作。

14. 事后评估总结:及时回顾透水事故的处理过程,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透水事故处理的效率。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文(三篇)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文(三篇)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文井下透水预兆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发现井下出现水源渗入迹象,有可能造成井下水位上升,给矿井安全带来威胁的情况。

为了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矿山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井下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一、井下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保障矿工安全:透水意味着井下的水位会上升,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及时停产撤人可以确保矿工迅速脱离险情,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保护矿井设备:透水会导致井下设备受损,甚至造成设备故障。

采取及时的停产措施可以避免设备的损坏,减少维修成本。

3.保障矿井正常运营:井下透水会导致工作面无法正常开采,影响矿井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及时采取停产撤人措施可以避免生产中断,保障矿井的正常运营。

二、井下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的基本内容1.预警机制:矿井应建立完善的透水预警机制,通过定期巡查、使用透水预警设备等手段,及时发现井下透水迹象。

2.预警责任人:矿井应明确透水预警的责任人,负责监测和报告井下透水情况。

预警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透水情况并及时启动预警程序。

3.预警等级划分:根据透水情况的严重程度,制定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通常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警,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

4.一级预警措施:一级预警表示井下透水已经显著增加,但尚未达到危险程度。

一旦发现一级预警,应立即停止开采作业,撤离井下人员,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抢险处理。

5.二级预警措施:二级预警表示井下透水已经达到一定危险程度,有可能对矿工和设备造成威胁。

在二级预警下,除了停产撤人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井下排水、修复漏水点等。

6.三级预警措施:三级预警表示井下透水已经达到严重危险程度,极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在三级预警下,应立即停止矿井的所有开采活动,并对井下进行全面撤离。

7.预警通知:预警责任人在发现透水预兆后,应立即向矿井相关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煤矿监察部门发出预警通知,确保信息及时传达。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随着我们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生产活动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采掘和挖掘作业,而这些作业往往需要进行在地下水平和斜向地方进行。

一旦井下出现透水现象,就会给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一、井下出现透水的危害性井下出现透水是指地下水通过松散的岩石或者破裂的岩石破坏地质构造通过而渗入井下,形成水流,会对井下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首先,地下水会扰动岩层,从而发生岩层崩塌,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井下获水量大,会使井下的交通和电气设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大井下救援难度,增加人员死亡率和财产损失。

不仅如此,井下的出现透水现象一旦如此严重,将会影响整个采矿区,从而带来宏观层面的生态破坏。

二、预兆停产撤人制度的必要性鉴于井下出现透水的危害性和衍生的后果,建立一套预兆停产撤人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这套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兆识别机制在采矿作业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定期给井下工人提供水状况,水位变化,温度变化和地质构造的预警机制。

通过多参数监测技术、利用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等方式建立地下环境参数大数据模型,对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下水流动和应力应变等影响井下安全因素实行全面监测和数据收集,形成正常的采矿工作参数。

2、将井下工人转移至安全区域在预兆发生的情况下,井下工人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在场外进行安全转移。

退至安全区域以防止积水。

安全区域应远离危险场所,具备足够的气体通风设备以及紧急救护基本器材,同时通信设施也应该要完善。

3、安全解决措施的制定一旦预兆出现,并进行安全转移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争分夺秒进行应急处理,具体的处理措施包括堵塞透水点,修复地下水流动系统,采取排水工程,在进行工作补给与救援人员的接触。

4、作业恢复后的严密监测在采取了一系列的预警措施以后,需要在井下进行科学的灾后科学防御,对工作现场进行水源、地形、地质等状况的详细排查,以及对水文地质分析等,制定恢复作业的规定时间。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谨慎和细心处理。

以下是撤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安全第一:在撤离现场之前,一定要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

任何人员都不能因为匆忙撤离而发生个人伤害。

2. 规划撤退路线:在透水后,可能会有许多道路被淹没或封锁。

在撤离时,要确保有一个安全的撤退路线。

可以请专业的救援人员提供帮助,或者使用地图或导航工具来规划最佳路线。

3. 注意建筑结构稳定性:透水后,建筑物的结构可能会变得不稳定。

在撤离时,要小心避开可能存在倒塌风险的建筑物。

如果有任何可疑的建筑物,最好远离,并向救援人员报告。

4. 防止电器故障:透水可能导致电器设备短路或故障。

在撤离前,务必确保所有电器设备已经关闭或拔掉电源插头。

这样可以减少电气故障的风险,进一步保护大家的安全。

5. 协助弱势群体:在人员撤退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和孕妇等弱势群体的安全。

需要协助他们离开危险区域,并确保他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6. 注意水流情况:在透水后,可能存在洪水或水流的情况。

在撤离时,要注意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并选择最安全的撤离路径。

尽量避免穿越深水和湍急的水流。

7. 保护个人财物:在撤离时,尽量带上重要的个人财物,如身份证、钱包、手机等。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带走,可以将财物放在高处或放在袋子里,以免受水淹。

8. 注意途中的障碍物:在撤离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的碎木、石块和其他障碍物。

要小心避开这些障碍物,以免发生意外。

9. 防止感染和疾病传播:透水后,可能会有污水和其他污染物混入水中。

在撤离时,要尽量避免接触污水和脏物。

回到安全地方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并更换干净的衣物。

10. 留下足够的时间:在撤离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尽量不要匆忙行动。

在紧急情况下,容易使人出错和受伤。

如果有条件,可以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以确保安全撤离。

以上是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撤离要尽可能避免恐慌和混乱,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

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怎样正确撤离灾区?

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怎样正确撤离灾区?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怎样正确撤离灾区?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职工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

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多项:
(1)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井领导人。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不得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3)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矿石和木料撞伤。

(4)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路牌,迷失了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6)撤退巷道如是竖井,人员需从梯子间上下时,应保持好次序,禁止慌乱和争抢。

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

在唯一的出口封堵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近年来,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不乏由于透水导致的重大事故。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各煤矿必须建立透水预警制度。

一、透水预兆的判断煤矿井下透水是否会对矿井带来危害?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透水的情况:•隧道墙壁出现水印或者渗水现象。

•隧道场地有淤泥、泥沙等水流积聚。

•吸风和排风管道中发现异常水流情况。

•盘前工区、火区以及通风区域内湿度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况都属于透水预兆,如果不及时判断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井下透水预警制度为了防止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各煤矿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透水预警制度。

在制定具体的预警制度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等级为了对透水预警及时响应,可以根据透水情况的轻重缓急来制定不同等级的预警标准。

预警等级越高,表示矿井在透水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程度越大,要求采取的预防措施也越严格。

2. 预警响应在建立透水预警制度时,还应具体规定各岗位的职责和应采取的措施。

例如,对于透水预警等级较低的情况,可以通过对隧道进行检查和修补;对于透水预警等级较高的情况,应采取停产撤人等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应急处理矿井应急处理预案可以帮助各岗位在透水事故发生后及时、高效地整合资源,有效地处置事故。

不同类型的透水事故应对方案也应该分别起草,以救灾安全,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透水预兆处理的技术手段在建立透水预兆处理的技术手段时,除了考虑具体的预警制度外,还需要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来处理透水问题。

在这里,我列出了常用的三种预兆处理技术。

1. 安装检测仪器在矿井中安装本底水流检测器、水位及水压监测器、哨声等检测设备,通过判断矿井内透水量、位置和速度,及时准确地处理透水预兆问题。

2. 进行隔水封堵在出现较大的预兆情况时,矿井可以通过输送灰浆封堵水源及滑脂封堵缺口等方法来进行透水的止水封堵。

3. 进行储水排水矿井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进行储水排水,可以通过不要堵住井下排水管,在各个巷道上设置排水设备的方式来进行排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常识
一、矿井透水征兆有关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六条: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九条: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

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二、矿井透水征兆分析:
(一)、矿井透水征兆的分析:
1、煤壁“挂红”:
这是因为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呈暗红色水锈。

2、煤壁“挂汗”: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水由于压力渗透到采掘工作面形成水珠,特别是新鲜切面潮湿明显。

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凉感觉,时间越长越明显。

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较高,积水渗透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

5、“嘶嘶”水叫:井下高压水向煤(岩)裂隙强烈挤压,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水叫声,这种现象说明即将突水。

6、底板鼓起:这是底板受承压水(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7、水色发浑:断层水和冲击层水常出现淤泥,砂、水浑浊,多为黄色。

8、出现臭味:老窑水一般可闻到臭鸡蛋味,这是因为老窑中有害气体增加所致。

9、顶板淋水加大:这是因为顶板裂隙加大,积水渗透到顶板上。

10、片帮冒顶:这是由于顶板受承压含水层(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二)、矿井水的类型不同,出现的征兆也不相同:
1、老空水:老空水年代久,水量补给较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

2、断层水:断层附近的岩层较为破碎,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工作面来压,淋水增大。

断层水的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

因此,很少出现挂红,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有时能从岩缝中见到淤泥,底部出现射流,水呈黄色等预兆。

3、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有时出现顶板来压,柱窝渗水,裂缝渗水等现象。

由于溶洞长期受水侵蚀,水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或出现挂红。

4、冲积层水:在浅部掘进时,常遇到冲积层水。

如隔离煤柱过小,回采冒落后,裂缝沟通冲积层时,也能遇到冲积层水。

冲积层水的特点,开始时水较小,水色发黄,往往夹带有砂子,以后逐渐变大。

一旦发现上述现象都是可能发生水害的征兆,应该及时报告,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发现以上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
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
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
三、发生透水时应采取措施
井下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透水的地点、性质、估计透水量,同时尽可能就地取材,迅速加固工作面,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如情况紧
急,来不及进行加固等工作,现场人员应切断工作面电源,按避水灾路线撤退。

其原
..
则是以最短的路线和最快速度沿上山方向,由危险区撤到地面,切勿进入独头的下....................................
山巷道。

如果巷道较长,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撤出时,应就地寻找牢固的支撑物,牢....................................
牢抓住或用随身携带物将自己系牢,防止被水冲倒,等待救援或待水流尽,再撤出....................................
灾区。

...
避水灾路线按照《作业规程》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