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预兆解读
透水前的预兆
透水预兆知识(1)挂汗。
积水区的水,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
矿井水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土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己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工作面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采掘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带、工作面底板破坏带波及到含水体时,会出现顶板淋水加大或底板渗水现象。
(7)水色发浑,有臭味。
(8)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9)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10)工作面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
工作面出现呈一定压力的水流流出(或射出),这表明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
若出现水混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则水源尚远。
(11)煤层发潮、发暗。
原本干燥、光亮的煤层由于水的渗入,变得潮湿、暗淡。
如果挖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积水。
(12)钻孔底发软或出水。
用探水钻探水时,发现钻孔底发软,就说明钻杆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另外,老空水有以下特征:用手指蘸水搓动有润滑感觉,用鼻嗅有腐臭,有时夹杂着臭鸡蛋气味,用口嚼有涩味,有腐朽质的悬浮物及沉淀物,详细观察比较时,透明度较低。
矿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矿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背景矿井下的透水事故是指地下水涌入矿井中,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透水事故是各种矿井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并且发生了透水事故之后,往往会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
因此,对于矿井下透水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尤为重要。
预兆在矿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前,通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预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井下透水事故预兆:1.矿井深部出现奔流声或响声。
2.矿井深部的大气压力明显变化。
3.矿井深部的氧含量明显下降。
4.矿井深部的温度明显上升。
5.水位上升或是地下水源的周期性变化。
6.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如果在矿井工作中出现上述预兆,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矿井的安全排查和预防工作。
应急措施在矿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必须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限制矿井事故的扩大。
1. 矿井自救在透水事故发生后,矿工应该迅速采取自救行动。
具体措施包括:1.立即向高处转移。
2.利用灭火器或消防水枪,尽可能地清除周围的水。
3.将布袋、钢堵等堵住裂缝和入口。
4.使用管道进行疏散。
2. 救援外援在矿井自救不力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外援。
具体措施包括:1.报告矿区指挥部,请求救援。
2.救援人员组织设备,及时赶往现场。
3.配合救援人员,安排逃生。
3. 紧急处置在救援过程中,需要对事故进行紧急处置。
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矿井疏散方案,保护矿工和救援人员的安全,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向指挥部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向相关部门申请救援设备和物资。
3.进行事故调查、评估和分析,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总结矿井下透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矿井中出现的预兆,采取防范措施,确保矿井安全。
如果透水事故发生,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及时组织救援并进行事故处置,以保障人员和矿井的安全。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井下透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矿井灾害,它长期困扰着矿井安全生产工作。
由于透水事故无法准确预测,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井下透水事故的预兆和应急措施,对于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透水事故的预兆通常情况下,透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些特征性的预兆,矿工只有提高警惕,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下面列出几个常见的透水事故预兆:1、空气变臭。
当矿井内发现空气变臭时,往往意味着地下存在渗流现象,矿工应及时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2、井底水位上升。
如果发现井底水位上升,或是井中台车不稳定,就需要高度重视。
因为这往往表明水压力正在增加,可能会引发透水事故。
3、地面沉降。
如果发现地面沉降现象,说明下方存在水位下降的现象。
当水位下降到原来的高度或以下时,地下水便会涌入井下,这时就需尽早排水。
二、透水事故的应急措施1、紧急制动。
遭遇透水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制动,切断电源等各方面设备,确保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2、排水。
透水事故的应急措施之一就是要进行排水。
如果井下出现涌水情况,要及时启动井下排水设备,更换损坏的封闭材料,进行紧急施工措施,确保井下环境的干燥。
3、疏散人员。
透水事故发生后,要通知井下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不受威胁。
4、封堵。
透水事故处理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封堵。
对于矿井中涌水较大的位置,可以通过在源头处进行封堵的方法,来防止水位继续上涨,同时也可以控制井下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5、加强监测。
矿井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之五是加强监测。
矿井内的涌水情况难以预测,监测设备的设置可以及时观察涌水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大大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几率。
总之,矿井透水事故是较为严重的矿井安全灾害之一,矿工必须高度重视,并时刻关注透水事故的各种预兆,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矿井应急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各种设施的完善程度,必须加强配套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更新,以确保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
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一、井下透水预兆
1.巷道或工作面顶底板压力增大,岩石变软,出现掉渣、冒顶、支护变形或倾斜现象。
2.采场或巷道壁出汗,顶板淋水增大,底板突然涌水。
3.采场或巷道挂红,水的酸度大,有涩味或臭鸡蛋气味。
4.岩层里发出嘶嘶的水叫声。
5.出现压力水流。
6.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出现雾气。
二、应急措施
1.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
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
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4.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
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地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5.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禾取营救措施。
突水预兆及应对措施
突水预兆及应对措施透水前必定有预兆,发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出现透水预兆和应采取的措施如下:1、挂红挂红,是指因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的暗红色水锈。
挂红时,一般认为巷道接近积水。
2、挂汗挂汗,是指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煤岩壁聚成的水珠。
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
因此,在遇到挂汗时,要冷静,辨其真伪。
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3、空气边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感阴凉。
但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度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4、发生雾气发生雾气,是指当航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的雾气。
遇到上述几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5、水叫水叫,是指积水体中的高压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的嘶嘶叫声。
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体已很接近了,若是煤巷掘进,老空透水即将发生。
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底鼓发生底鼓有两种原因:(1)底板承压水体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透水预兆。
(2)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的底鼓,一般不突水。
所以,巷道发生底鼓时,一边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边报告矿调度室。
值班负责人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观察,并查阅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相对隔水层的厚度、水头压力、巷道接近断层时隔水层被减薄破坏程度等,确定底鼓的原因。
当确定是水压所至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区队采取紧急措施:先在底鼓地段铺设密集地梁,拉立柱或木垛控制底鼓发展。
在底鼓发展缓慢或者基本被控制的情况下,可在底鼓地段外侧依据钻孔角度、相对隔水层厚度、围岩条件,确定向水体打钻孔放水泄压的距离。
矿井透水规律与预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井透水规律与预兆一、透水规律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即是高位水的沟通,补给下流,水位越高,压力越大,这就是透水的一般规律。
(1)凡是与地面、井下水互相贯通的老空废巷、断层、裂隙等,都一定有水的积存。
这条规律就说明,当井下采掘工作遇到有补给水源的老窿、废巷、裂隙、钻孔等.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2)积水区的水位越高,压力就越大。
在处理水位高的积水时.因作用于煤(岩)壁的压力大.煤(岩)会被压破造成穿水。
必须采取分段的方法,将高位积水由上而下,分段进行探放,疏干地层水。
(3)透水前,一定有预兆.这是从多次透水事故的教训中总结出的一条科学结沦。
若广大井下职工掌握这一规律,发现透水预兆时,撤出人员,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加固探放水地点的支护,就会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二、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前一般都有如下预兆: (1)巷道壁或煤壁挂汗.这是山于压力水渗透微细裂隙后,凝聚于岩石和煤层表面。
(2)煤层变冷,煤层含水增大时,热导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壁时,有发凉的感觉。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流.这表明已接近水源,应密切注意水流的变化情况,如果出水混浊,说明接近水源,否则,相反。
(5)煤层有水挤出,并产生嘶嘶声。
有时还能听到空洞的泄水声,这是明显的突出征兆。
(6)采掘工作面的有害气体如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增加,氧含量下降。
(7)煤壁或巷道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这是老空积水的特点。
由于积水时间长,水中溶解许多杂质:含铁时,水色变红;含硫化氢时有臭鸡蛋味,酸性水发涩。
(8)煤壁发潮发暗.干燥光亮的煤体,由于水的渗人.变得潮湿、暗淡。
(9)采掘工作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或水蒸气大,有雾气产生。
这是由于工作面接近积水区的缘故。
如果矿井水的类型不同,出现的预兆也不相同: (1)老空。
透水征兆、工作面避灾路线、应知应会知识
矿井透水征兆、工作面水害避灾路线、防治水应知应会知识一、矿井透(突)水征兆1、煤壁“挂汗”,多成尖形水珠。
2、煤壁“挂红”,呈铁锈色,这是老空积水的征兆。
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水的导热系数比煤岩体大)。
4、采掘工作面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这预示着煤岩壁前方或侧面不远处有含水体。
5、工作面煤岩壁发出水叫声,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在向煤岩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岩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声响,有时能听到“哗哗”的空洞泄水声,这是突水的危险征兆。
6、工作面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现象。
7、工作面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工作面出现呈一定压力的水流流出(或射出),这表明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
若出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则水源尚远。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有臭鸡蛋味,说明工作面附近有采空区积水。
9、煤层发潮、发暗,煤层变湿。
10、底板鼓起,产生裂隙,裂隙并逐渐增加,由于承压水作用,使巷道或采掘工作面底板出现鼓起现象。
11、煤壁片帮、溃水、水色发浑。
12、在探放水过程中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钻孔喷水和顶钻。
13、底板涌水,水量由小变大。
二、各采掘工作面水害避灾路线1、4102工作面—4102轨道顺槽/胶带顺槽—4#煤轨道下山/4#煤胶带下山—4#煤轨道大巷/4#煤胶带大巷—行人斜井/副斜井—地面2、4103胶带顺槽—4#煤轨道下山/4#煤胶带下山—4#煤轨道大巷/4#煤胶带大巷—行人斜井/副斜井—地面3、4104胶带顺槽—4#煤轨道下山/4#煤胶带下山—4#煤轨道大巷/4#煤胶带大巷—行人斜井/副斜井—地面4、15101-1工作面—15101-1轨道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煤行人平巷—15#煤行人斜井—地面5、15101-1工作面—15101-1轨道顺槽—15#煤轨道下山/北回风大巷—15#煤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副斜井/回风立井—地面6、15101-1工作面—15101-1胶带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7、15101-1工作面—15101-1胶带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8、15101-1工作面—15101-1胶带顺槽—15#煤胶带下山—15#煤胶带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9、15101-1高抽巷—15101-1轨道顺槽—5#煤轨道下山—15#煤行人平巷—15#煤行人斜井—地面10、15101-1高抽巷—15101-1轨道顺槽—15#煤轨道下山/北回风大巷—15#煤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副斜井/回风立井—地面11、15101轨道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煤胶带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煤胶带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12、15101胶带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煤胶带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煤胶带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13、15102底抽巷—15#煤轨道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三、防治水知识应知应会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矿井透水征兆(12种)
矿井透水征兆:1、煤层发潮发暗。
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
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3、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4、水叫。
含水层或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发出“嘶嘶”水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5、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6、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7、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8、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9、水色发浑,有臭味。
10、硫化氢气味加大。
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硫化氢有臭鸡蛋气味。
11、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12、钻孔底发软或出水。
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矿井透水征兆:1、煤层发潮发暗。
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
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3、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4、水叫。
含水层或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发出“嘶嘶”水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5、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6、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透水征兆及措施
一、透水前的预兆常有:1.煤层发潮发暗。
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淡。
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巷道壁或顶板“挂汗”,它是积水通过岩石微小裂隙时,凝聚于岩(煤)壁表面的一种现象。
3.煤层变凉。
煤层含水时能吸收人体的热量,用手触摸时会有发凉的感觉,并且手放的时间越长,感到越凉。
4.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5.工作面温度降低。
工作面可见到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
6.水叫。
煤岩层裂缝中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像低沉的雷声或开锅水声,这都是透水的危险征兆。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因积水区有气体向外散出,使工作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含量明显增大。
8.煤壁或巷道壁“挂红”。
如老空水,一般积存时间较长,水量补给少,通常称为“死水”,所以酸度大,水内含有含铁的氧化物或硫化矿物。
这是接近老空积水的征兆.二、透水时应采取的措施:1、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汇报调度室。
2、如果情况紧急,要立即发出警报,撤出受水灾威胁的地点。
3、若发生透水事故,在现场的领导或老工人应立即组织抢险,同时报告调度室。
若水量过大,难以堵住出水点,要在本班班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有组织的沿着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4、若出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避开出水口和泻水流,躲到硐室内或者拐弯到安全地点。
5、老空出水,所在地点的有害气体增加,应立即佩带自救器。
6、发生突水事故后,不允许任何人不佩用防护器具进入灾区。
7、万一被堵在里面,应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煤矿透水事故都有哪些前兆
煤矿透水事故都有哪些前兆
一般说来,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
(1)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
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但应注意,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
水的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透水征兆应报告
透水征兆应报告引言透水是指地下水借助通道(如裂隙、孔洞等)进入地下工程或构筑物。
透水现象对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透水问题,征兆应报告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工作,本文将介绍透水征兆的定义、征兆种类及应报告的内容。
透水征兆的定义透水征兆是指地下工程或构筑物中出现可能导致透水的迹象或现象。
一旦发现透水征兆,需要立即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
透水征兆的种类透水征兆有多种种类,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征兆。
地表渗漏地表渗漏是指地下水通过地表出现明显的渗漏现象,包括地表出现湿痕、泥浆、积水等。
地表渗漏通常意味着地下工程或构筑物中存在透水问题,需要及时报告。
墙体渗漏墙体渗漏是指地下工程或构筑物的墙体出现渗漏现象,包括墙体表面出现湿痕、水渍等。
墙体渗漏往往是透水问题的重要征兆,需要及时发现并报告。
水位升高水位升高是指地下工程或构筑物中的水位明显上升,超过正常水位。
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地下水源的涌入或堆积导致,是透水问题的明显征兆,需要及时报告。
漏水声漏水声是指地下工程或构筑物中能明显听到的水流声或漏水声。
漏水声常常表明地下管道出现破损或渗漏,需要及时报告。
征兆应报告的内容透水征兆应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征兆种类:准确描述透水征兆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如地表渗漏、墙体渗漏等。
2.征兆位置:提供透水征兆出现的具体位置,包括建筑物名称、楼层、房间号等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快速定位和处理。
3.征兆程度:对透水征兆的严重程度进行描述,如轻微渗漏、明显湿痕等,有助于评估透水问题的紧急性和风险程度。
4.相关影响:报告应包括透水征兆可能对工程安全、设备运行和人员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以便决策者能够全面评估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5.报告时间和人员:报告应明确征兆发现的时间和报告人员的身份,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建议措施:报告应提供基于对透水征兆的分析和评估,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处理和修复建议,以便进一步处理和解决透水问题。
煤矿透水事故都有哪些前兆
煤矿透水事故都有哪些前兆
一般说来,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
(1)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
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但应注意,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的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09-37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
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一、井下透水预兆1.巷道或工作面顶底板压力增大,岩石变软,出现掉渣、冒顶、支护变形或倾斜现象。
2.采场或巷道壁“出汗”,顶板淋水增大,底板突然涌水。
3.采场或巷道“挂红”,水的酸度大,有涩味或臭鸡蛋气味。
4.岩层里发出“嘶嘶”的水叫声。
5.出现压力水流。
6.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出现雾气。
二、应急措施1.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
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本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及时发现井下透水预兆,并采取相应的停产和撤人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井下作业场所,包括矿山、隧道、煤矿等。
二、定义与术语解释1. 透水预兆指井下出现水渗漏、水迹、湿气、水流或其他与地质条件不符的情况。
2. 停产指矿井、隧道等井下作业场所因发现透水预兆而停止作业。
3. 撤人指井下作业人员被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
三、具体规定1.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井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及时发现地质变化。
- 安装并定期检测井下水位监测设备。
- 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抢险用具、救生器材等。
2. 透水预兆发现流程- 任何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透水预兆,应立即向作业负责人报告。
- 作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停止作业,并向管理部门报告。
- 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停产和撤人流程- 停产:在发现透水预兆后,立即执行停产措施,停止任何井下作业活动。
- 撤人:作业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井下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 紧急通知:同时,作业负责人应当立即通知管理部门、安全科、救护人员等相关人员参与处理。
- 事故调查:停产和撤人后,管理部门应展开事故调查,查明透水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延时复工- 在确认井下情况安全后,方可进行延时复工。
- 复工前,必须进行彻底检查,确保井下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四、责任和处罚1. 作业负责人责任- 对任何井下透水预兆负有全面监管责任,发现后应立即停产和撤人。
- 如果作业负责人未履行上述职责,将依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2. 井下作业人员职责- 任何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透水预兆,应立即向作业负责人报告,切不可隐瞒或擅自处理。
- 如果井下作业人员未履行上述职责,将依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五、验收和评估1. 验收- 每年对井下停产撤人制度进行一次验收,确保其有效实施。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本(2篇)
井下出现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及时发现井下透水预兆,并采取相应的停产和撤人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井下作业场所,包括矿山、隧道、煤矿等。
二、定义与术语解释1. 透水预兆指井下出现水渗漏、水迹、湿气、水流或其他与地质条件不符的情况。
2. 停产指矿井、隧道等井下作业场所因发现透水预兆而停止作业。
3. 撤人指井下作业人员被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
三、具体规定1.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井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及时发现地质变化。
- 安装并定期检测井下水位监测设备。
- 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抢险用具、救生器材等。
2. 透水预兆发现流程- 任何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透水预兆,应立即向作业负责人报告。
- 作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停止作业,并向管理部门报告。
- 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停产和撤人流程- 停产:在发现透水预兆后,立即执行停产措施,停止任何井下作业活动。
- 撤人:作业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井下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 紧急通知:同时,作业负责人应当立即通知管理部门、安全科、救护人员等相关人员参与处理。
- 事故调查:停产和撤人后,管理部门应展开事故调查,查明透水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延时复工- 在确认井下情况安全后,方可进行延时复工。
- 复工前,必须进行彻底检查,确保井下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四、责任和处罚1. 作业负责人责任- 对任何井下透水预兆负有全面监管责任,发现后应立即停产和撤人。
- 如果作业负责人未履行上述职责,将依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2. 井下作业人员职责- 任何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透水预兆,应立即向作业负责人报告,切不可隐瞒或擅自处理。
- 如果井下作业人员未履行上述职责,将依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五、验收和评估1. 验收- 每年对井下停产撤人制度进行一次验收,确保其有效实施。
预防透水事故的常识
预防透水事故的常识
1、透水事故的危害
影响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时,将导致井巷被淹,人员退路被堵,井下大面积停电,救援工作困难,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2、发生透水事故的预兆
1、“挂红”(旧巷大多都含铁锈,煤层或岩层表面有此种水渗出说明附近有旧巷)。
2、挂汗(迎头挂水滴,俗称发汗,象征前方及周围有积水的旧巷)。
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前方及其附近如有大量积水,渗水造成气温降低)。
4、发生雾气(局扇吹来的热空气与工作面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雾气)。
5、水叫(周围积水渗入工作面及巷道内时,与煤壁摩擦发出“嘶嘶”的声音)。
6、工作面顶板淋水(又叫淋头水)加大(说明与积水区已非常接近)。
7、工作面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发挥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在积水区较高的水压及水渗透的作用下,掘进工作面的顶底板和两帮的岩石松软、膨胀等所至)。
8、水的气味和颜色有变化,水色发浑、有臭味(旧巷积水有时含有硫化氢,它具有臭鸡蛋味,说明要透积水空巷,
如给水量充分,称为“活水”,既无涩味,也不“挂红”,但也是出水信号)。
9、钻眼时征兆:钻眼时,发现煤岩变的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加、以及有顶钻等异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矿井透水八种预兆解读
按照一般的透水规律,积水区水头越高,压力就越大,因此,在处理水头高的积水时,必须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高水头和积水分成若干段,一段一段地放水。
现在普遍采用的“分段下行探放水”的方法,可避免一次处理时煤壁被压破的危险。
实践证明,凡是与地面上下汇水区互相贯通,互为补给水源的老空、断层裂缝等,都必定有水,因此,遇到有补给水的老空、断层、裂缝、钻孔时,特别要提高警惕,并采用周密的防水措施,防止透水。
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八种不同的透水象征,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
(1)发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东西,但当受到一定压力的水的作用,仍会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体里去。
因此,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发潮现象,这种发潮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区的缘故,遇到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也常使煤体有发潮现象。
(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通过煤的层理、
节理、水就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象人出汗一样。
这里必须指出,上述两种象征,无论发潮和发汗,有时都会出现假象,这种发潮和发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浅剥皮”的办法加以鉴别,就是
将发潮或发汗的煤面,剥去一薄层,观察探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发潮,如果发潮,就证明这是透水象征。
(3)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时必须百倍警惕,加紧处理。
(4)挂红:这种现象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后产生的。
这种现象说明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或硫铁矿物等,出现“挂红”一般认为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征。
(5)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以后,影响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
(6)硫化氢气味加大:二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
因此,当工作面接近老空区时,有时可嗅到硫化氢的气味——刺鼻的臭鸡蛋气味,可导致人迅速死亡。
(7)水叫:一般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嘶嘶”的声音,这种声音,很象低沉的雷鸣声或不开锅的声音,这是因为水位有了变动或受滚动岩石撞击影响的结果。
(8)钻孔底发软或出水。
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上述现象都是接近积水区(或老空)的征兆,要特别注意采取措施,
严防积水突出造成危害。
鉴别老空水有以下几种办法:用手指蘸水搓动有润滑感觉;用鼻嗅有腐臭;有时夹杂着臭鸡蛋的气味,用口嚼有涩味;有腐朽质的沉淀物及悬浮物,详细观察比较时,会发现它的透明度较低;化验分析时,耗氧量大,有机质氧化时所耗氧气越多,证明有机质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