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指导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

确定 坡度 陡缓 和 地势
①等高线越稀疏,表明 坡度越缓,反之越陡, 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 匀坡;②若坡面等高线 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 坡 ( 坡向下凹 ) ,反之则 为凸坡 ( 坡向上拱 ) ,站 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 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 视状况较差
如果图上看不 出 密集与稀疏 , 可根据“坡度 =垂直相对高 度 / 水平距离” 来确定
经度为西经 70°左右,因此该岛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北京的 经纬度约为 (40°N,116°E),与该岛的经度差大于 180°,因
此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第(2)题,读图可知,该岛南北相
距大约2个纬度,根据纬度1°大约是111km,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C (2)B
2.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D.北极航道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海陆分布判断,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
心的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可判断C在B的西南方
向。冬季,大西洋海域盛行西南风,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 丹,在 D海域顺风顺水。从大连飞往鹿特丹的航班,最近距离 的航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选 B。第(2)题,北极航道沿途国 家少,纬度高,气候寒冷,冰封时间长,因此不及传统航道繁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 C.450 m
D.丁村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280 m B.170 m
D.120 m
解析
第(1)题,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
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选
C。第(2)题,该地夏季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方位为 东南方向。该村庄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 该村庄东南方向有山地遮挡。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方向有山地遮 挡。选 C。第(3)题,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考前增分策略专题十三题型技法指导题型一选择题解题技法(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考前增分策略专题十三题型技法指导题型一选择题解题技法(

专题十三题型技法指导题型一选择题解题技法一、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1. 认真审读题意,细读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全面分析并充分挖掘题干提供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

特别要注意题干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出错的关键字眼,如“不正确” “上、下” “高、低”“大、小”等。

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明确、具体的条件。

(2) 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

(3) 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 :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

(4) 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5) 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2. 回忆联想,比较筛选解题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通过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 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2) 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 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 “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4) 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

(5) 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

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3. 看清编码,准确选择在填涂答案时,注意上下题及A、B、C、D 的位置不要错位,如果有双选题,注意单选和双选不要混淆,尤其是双选题不要漏选和多选。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结合城市区域图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原因,重点考查城市的总体方案设计、城市合理规划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以贴近现实的图表为切入点,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考查城市化进程及特点、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城市与工业布局等问题。

2.结合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三角(长株潭、武汉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考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

(2)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

(3)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

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4)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

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5)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2.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

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1)坐标图(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指导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指导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指导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指导知识篇: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分析2014-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可发现,高考试题丝毫不回避学科主干知识。

近三年江苏高考以教材重点核心内容为主,主要集中在地理圈层、天气与气候、整体性与差异性、工农业、地理区位、交通、能源、环境等内容中。

如果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清晰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学生遗忘或易错的高频考点,以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进行回顾,巩固强化考点知识。

自然地理重在掌握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复回顾时,可以按两类主线为线索,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知识体系。

一是以地理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为线索展开,例如下图(图2),通过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各地理现象有机的串联起来,也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重要规律;二是以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为线索展开,例如下图(图3),以某一地理空间为主线,将这一地区的各类自然地理现象一一纳入其中掌握,这也遵循了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性的规律。

人文地理重在方法思路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

因此,在复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

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区位”,从农业、工业、城市、人口到交通,把人文地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的“灵魂”。

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特征及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复的核心在于如何去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技巧篇: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说到解题技巧,其实质就是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

技巧源于知识,但又高于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从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角度巩固强化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件27 精品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件27 精品

1.答案的方向性
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一定要仔细分析问题,明
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 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
在注意答案全面性的同时,要避免重复采点。高考阅卷时,对
多答或者错答 (只要前后不矛盾 )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我们应
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但常有考生在同一个得分 点上反复阐述,结果浪费了考试的宝贵时间。如分析某地的区 位因素时,有的考生回答: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 沿海海运便利。其实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
解析
第(1)题,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生存都需要大
量的食物来源,在堪察加半岛上,空间狭小,纬度高,热量不 足,冬季漫长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食物来源不足,限制了植 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数量。第(2)题,由材料可知,熊主要 以鲑鱼为食,甲地离河流近,熊出没的可能性大;而且甲地位
于堪察加半岛南部,有森林分布,有利于隐蔽;甲地位于半岛
四、规范准确答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对客观题,在对试题进行仔细准确的审题和逻辑分析后,要根
据解题思路,做出正确选择。不能先入为主,要因题的条件而
异,速度适当,不快不慢,重视第一感觉,不要轻易修改选项。 对主观题,可针对高考评卷“流水作业,采点给分”特点,进 行“采点答题”,把握好答案的方向性、全面性、逻辑性和准 确性。具体要求有:
[典例剖析]
【例4】 [2015· 新课标Ⅱ,36(1)、(2),12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8届高三 考前复习备考 地理

2018届高三 考前复习备考 地理

近年高考地理试题最明显的变化
1.地理计算、地球运动、区域定位、纯知识类试 题明显减少。 2.直接从试题中找出所问,回答问题缺少思维含 量和学习过程的考查减少。 3.对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减少,自然地理要 素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的考查增多。
例如: 2017全国(I)卷: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 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图中的曲 线示意当地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 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 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高考试卷命题特点
注重选拔、 面向基础、 区域考查、 人地观念、 彰显能力 联系实际 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
试题选材更接近生产、生活,凸显实 用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探究性。
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 渗透价值观
高考地理命题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
微观考查精细化 社会关注点切入 人地协调为主线 热点问题不回避 核心素养显能力 思维考查深度化 区域关联点組题 价值取向是方向 基础主干为重点 开放实用接地气
考查目的和侧重方向的变化
曾经: 知识、理解、运用 现在:能力、素养、价值观
今日高考淡化内容
流行的、 生命力短的 纯理论性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小的 没有思维含量且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 焦点过热、国际和社会敏感或有争议的
纯理论性试题数量减少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 P地.读图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4. M、N、P、Q四地中, 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答案: 3A 4C 5D
没有学习过程且思维含量低试题减少
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专题20提升答题能力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专题20提升答题能力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专题20提升答题能力一、审题规范——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把握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审题最重要的是把握题目中的4大关键词:1.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2.内容回答词——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

3.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4.解答方式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例如:二、思路规范——确保答题角度对而全1.特征描述类2.分析类原因分析类设问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如分析某地河流径流量变化大的原因、分析某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等。

回答原因分析类设问时,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措施分析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该类设问在高考中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应采取哪些重要措施‖等。

措施分析类设问最基本的答题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

对于措施分析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比较类比较类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

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相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等。

比较类设问一般分为两类:①名词比较类,把握名词的特征,从名词的含义入手,比较其异同点;②区域特征比较类,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评价类评价是运用一定标准对地理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价类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该类设问在高考中最常见的呈现形式:①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如评价俄罗斯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北亚地区的影响;②评价区域工农业发展条件、城市区位等,如评价某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依据图中信息对其区位进行客观评价等。

2018届高考地理备考方案(修改)

2018届高考地理备考方案(修改)

2018届高考地理备考方案为了使2018届高考备考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地理教研组经过研究讨论,制定备考复习计划,并将严格在备考复习计划指导下进行复习,备战高考。

一、学生情况:大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薄弱、地理学习方法不当以及应试能力欠缺等。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规律、成因和原理掌握得不够系统、不够完整和不够牢固,致使回答问题时不全面,找不到知识的“切入点”,答偏题与题目所问不符,有些学生存在乱答现象。

2.目前学生阅读地理图表、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分析图表的习惯,特别是普通班,致使许多有用的信息不能被很好地提取和运用,导致答题丢分较多。

3.学生审题不仔细,缺乏解题的技巧。

4.文字表达不够准确,缺乏缜密的思考,没有很好的理解题意。

5.地理高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其中“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一大趋势。

我们的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针对学生情况,再结合四中地理组的备考经验,将这一年应届部地理复习备考方案制定如下:二、备考方案:1.备考时间安排:2017年8月——2018年2月完成第一轮复习;2018年3月——2018年5月完成第二轮复习;2018年5月——2018年6月完成第三轮复习;2.备考具体实施原则:在第一轮复习中,以优化探究为核心,地图册以及课时作业练习为辅助资料进行全攻略地毯式复习,全力扎实学生的基础,将每一个考点最大化让学生掌握透彻,同时注意提升学生做题能力,查阅下载每一个考点对应的练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第二轮复习中,通过高频考点进行专题复习,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再进行强化,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通过名校月考题、省统测试题以及高考真题等,不断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效率,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在第三轮复习中,将高考研讨会、2017年高考考纲和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研究,将最有用的信息和最新的高考动态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心中有底。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建议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建议

选考主要为:d(综合应用)层次
选择题中有一定的知识层次交叉,即在选择题中插入d层次试 题,一般不超过3题(6分)。
一、新高考地理试卷特点
2、学考、学考试卷题目既有简单识记,也有综合应用
每次考试都是识记、理解、应用题目的综合。
5次新高考各层次要求分布
认知层次 符号 2015.10 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2.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二)无视设问行为动词
比较: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只要观点和结论,不需要讲
理由,但与“分析”同时出现时除外。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局部事物在
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等。表述时,要有因有果,逻辑清楚。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
价。没有指明优势(或不足)评价时必须从正、反两方面
进行,缺一不可。
二、2017年11月地理选考阅卷中暴露的问题
3.地理概念不清,专业术语乱用。 (1)答上位概念 新兴工业——新兴产业 原料指向型工业——资源指向型工业 优化农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原理的不同“视角”。
一、新高考地理试卷特点
5、高考命题的基本套路
① 教材知识点的照搬,或围绕教材某知识进行改变、逆向 设问等。 【17年11月】 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跟踪产品流向 ④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每次都有约10分左右的“送分”题
干旱少雨
(2)从气候角度分析: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4)径流峰值出现季节: 1~3月、7~9月 (5)发展渔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减少农药化肥流失 (6) “水肥药一体”的环境效益: 提高农业产量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策略总结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策略总结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策略1、转变一个认识要认识到冲刺阶段是个性化的复习,因为每个同学在模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有些同学对一些重要地理原理理解上还比较模糊,那么这些同学就必须对重要地理原理进行一下回顾,力争把每一个疑问都消灭在下次考前。

要特别重视对考点的梳理。

对照考点逐条像过电影一样地回顾,看自己还存在哪些遗漏,针对不足及时补上。

2、构建知识网络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应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区域地理要抓住区域特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常见题型要掌握答题结构,如回答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去思考;解决某种资源短缺问题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考虑等。

这些常见题型的答题规范,要烂熟于心,才能应付自如。

3、回归课本,强化训练,提高能力冲刺阶段复习专题要少而精,答题时,解析的一般步骤包括:审题——审时间、空间;析题——析因果关系;答题——答要点要素。

用规范地理术语作答,特别注意不写错别字,尤其是中国地名。

必须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可以利用铁路干线将它们穿起来。

每天要做限时训练,找到做题的感觉和节奏感。

4、处理好主干知识与热点问题的关系热点问题很多,可采取“广种薄收”的复习方式,即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头脑风暴的方式回顾相关的知识,并尝试自己去设问。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脱敏”,当试题中遇到热点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从容作答。

热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就应该把主干知识复习到位,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

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以《考试说明》作为引领,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览一遍,梳理考点,把所有知识点串起来,围绕着主干知识对“热点”、“区域”等专题进行知识的组合和再加工。

应掌握的主要原理和规律:首先是五大地理规律,包括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次是四大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

(1)该景观照片拍摄的地方时可能是(
)
A.9:00
B.12:00
C.15:00
D.18:00
)
(2)下列关于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 A.热带地区使用时间长于温带地区 B.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 C.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随楼层变化而变化
D.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福州地区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楼房位于北方地区,南面墙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 释原因和理由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 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 释原因和理由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 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 析其具体做法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 1、2、3……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分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析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 判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
需求量大,但该区域能源短缺,需大量从外区调入能源,③对; N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以第二产业为主,④错误。第
(2)题,N区域人口稠密,适宜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该区矿
产资源充足,适宜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答案 (1)A (2)D
A.①③
(2)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N区可大力承接M区( ) 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解析 第(1)题,Ⅰ轴沿长江分布,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Ⅱ轴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

高考地理最新-2018高考地理第二轮考前增分策略复习课

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三因素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类型 大气层
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光球层 (1)影响地球电离层,使地球上 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耀斑 色球层 现象 (3)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运动的规律
转 公 转 轴 太 阳 自西向东 除极点外,各地相等,均约 角速度 不断变化, 为15°/时 速 近日点最快, 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 线速度 远日点最慢 递减
每向东15°,地方时加1小时,每向西1°,地方时减4分钟, 可借用公式计算: T求=T知±4分钟×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 在东用“+”,反之用“-”)。 b.区时的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则两地相 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且也是东早西迟,即 向东加、向西减,可用公式表示:T求=T知±1小时×两地 时区差。试题常会要求计算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和世界 标准时间(零时区的区时)。
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
b.在判断地球上某一日期所占的范围时,可先找出0时经线;由 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由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 日界线为旧的一天;随着地球的自转, 0 时经线自东向西移,
故新一天的范围逐渐扩大、旧一天的范围逐渐缩小。
(2)公转的地理意义 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四季与五带。
运动形式 绕转中心 方 向
自 地
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 两者关系 平面 ) 之间存在黄赤交角,该交角的存在 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①时间的计算。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一、复习自然地理应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陆环境、资源和灾害四个部分,这些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高考试题中较难的试题主要涉及了这些内容,且分数所占的比例稳中有升,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这部分内容贯穿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考生在复习中应以这些规律为主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时,主要应把握三大规律,抓好四点三线,掌握三种计算:1. 把握三大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 抓好四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

3. 抓好三条线:晨昏线、日界线(180°经线)、0°经线。

4. 掌握三种计算:时间(经度)的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纬度)的计算。

日照图的判读及其相关计算是历年高考的难点,也是高考试题的亮点。

为了化解难点,考生应在复习时归纳整理出日照图的多种示意图,主要有: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柱状投影图、坐标图、直观图、变式图、局部图等。

这几类图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性到共性、从常规到变式、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到复杂,几乎涵盖了日照图所能揭示的地理现象及原理。

考生若分门别类地探索各类日照图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辅以典型例题帮助消化所学知识,定能较好地掌握日照图类题目的解法。

5.多分析、绘制图表,注重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试题将会越来越脱离教材,试题将会为考生提供一个全新的情境、全新的素材,要求考生调动头脑中储备的知识、根据学习教材而产生的经验,对新情境和素材进行分析、加工,甚至于还要加上自己的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对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将会提高。

由于图表能够较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灵活地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在复习时,要认真对待课本中的每一幅图,不仅要理解图中所蕴藏的知识,还要掌握绘图的原理和读图的一般方法。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建议-文档资料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建议-文档资料

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建议高中地理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板块,是一门介于文理的边缘学科,内容广、综合性强,由于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难度。

离2018年高考还有16天的时间,为了能够取得理想的高考等级成绩,奋战在高三第一线的学子们除了要紧跟自己的老师复习,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高考的成功!调整心态积极迎考在《羿射不中》的故事中,后羿平日箭无虚发,可一天,夏王指着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靶子对他说:请射吧!射中赏你万金,不中削掉你千户的封邑。

后羿听后射不中。

其实高考也像后羿射箭,如果你患得患失,心念不静,也很容易适得其反。

在考前复习的这段时间内,平静的心态、积极的策略尤为重要,心态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

分析近几年高考,从内容上看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从形式上看多是图表题;从考核的目标和要求看,涵盖了考试能力要求的核心内容,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因此,在临考的日子里,切忌紧张、焦虑、浮躁和缺乏自信,应该调整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既不必追悔过去的错失,也不必预测考试的结果。

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认清自我,挖掘潜力,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尽量将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收入囊中,对高难度题尽力而为,有所突破。

归纳整理查漏补缺高考将至,在最后阶段,不宜也没有时间对所学知识再一次全面重复,而应该对照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要点与要求,通过回归课本对知识再归纳再整理,构建地理的知识网络,使地理知识在头脑中有序存储,同时找出薄弱环节,查漏补缺。

要充分利用在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考过的综合模拟试卷,它能反映出你在哪些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哪些规律还没掌握,哪些原理还不会应用。

在复习时还须注意以下问题:①自然地理部分(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陆地与海洋是核心要素)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学会地理的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018北京地区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与解题指导[下学期] 精品

2018北京地区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与解题指导[下学期] 精品

高考解题方法和技巧(一)获取和解读题目信息一、高考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1)提供教材之外的信息。

为了引导跳出教材教学,避免对教材死记硬背,地理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逐渐脱离了教材,即呈现教材之外的信息,即使出现教材中已有的信息,也不直接给出来。

如果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试题中也会对概念或原理给出解释,使提供的信息不会对解题产生障碍。

这些信息或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或基于合理的假设、推理,都是以一定的能力考核为目的而提供的。

(2)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相对于文字表述来说,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地理试题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够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信息的情境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不仅教学、教材编写注重创设情境,高考地理试题中提供的信息也在追求情境化,以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信息的情境化既能体现考查内容的实际价值,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查目的,也增添了试题的趣味性,使考生在紧张的解题之际可以舒缓情绪。

(4)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减少考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试题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而且可能隐含了一些信息,使得信息本身不完整。

一般来说,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对解题无用或无关的信息必须删去,因为任何多余的信息都可能对学生解题形成障碍或干扰。

(5)提供组合信息。

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地理试题还可能在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组合信息。

这类信息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中,或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或考查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6)逐步给出信息。

随着探究式学习的开展,高考试题中也开始考查学生探究的能力。

而在时间和试卷有限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简练的信息让学生去探究,而且,要避免考生因对某一探究环节不能作答而影响对其他环节的作答的情况。

近年来综合能力测试体现地理探究能力的试题,多以简要的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完成探究。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冲刺指导 -文档资料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冲刺指导 -文档资料

高考地理备考冲刺指导又一年高考即将来临,虽无法真正参透,但我们完全可以凭智慧去透视高考,总归万“变”不离其“宗”的!“变”是说高考题情境素材新颖、设问角度多变,“宗”则是指高考总是围绕这一指挥棒。

因此,冲刺阶段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一、研读大纲,明确备考方向。

预示着高考的命题方向,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导向:1.考什么?《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的要求: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思维过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因此,高考不是考查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的是“能力”,重在知识灵活运用。

2.怎么考?地理试题一向以提供资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为命题方向。

以教材以外的材料为切入点,重在考查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联系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像语言的判读和分析能力、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等。

对比2018与2018年地理《考试大纲》,无论是坚持“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命题指导思想还是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示例没有任何变动,如此高度的稳定性启示我们:研究近年高考的命题很重要!二、研究近年高考题的特点、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训练、提升能力,让正确答题成为一种习惯。

《地理大纲》中明确指出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等四个方面。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虽然四项能力分数比例相差悬殊,但四项能力考查面面俱到。

且能力要求不断提升。

因此我们的备考复习就应以四项能力提升为核心扎实有效地进行。

我理解这四项能力的前三项实际上是答好主观题必要的三大环节,即正确审题(在图文材料中快速正确获取信息,明确问什么)、正确组织(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联系,形成答题的框架。

明确答什么)、正确描述(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特征。

明确怎么答)。

针对这三大环节反复强化训练是这阶段复习的重中之重。

2018年地理考前指导:沉着冲破高考暗门 精品

2018年地理考前指导:沉着冲破高考暗门 精品

2018年地理考前指导:沉着冲破高考暗门1.完整思路答题地理选择题目都是一个情境有二、三个小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时,把主题干和分题干都要读清楚。

考生可以先用最短的时间把分题干的内容读下来,再去读主题干,这样就能有目的性的从主题干中获取答题的信息,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要注意答题思路的完整。

很多考生不是拿不到分,而是拿不全分。

答题时,考生应提取试卷提供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能力结合起来,调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去解题,把答案答完整。

所以,答题时考生们先不要盲目地着急落笔,可以先思考一两分钟,以确定答题思路。

比如问到某个区域农业发展优势的时候,考生先要思考农业区位选择,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思路之后,再根据需要来确定答案,就很容易做到少丢分,甚至不丢分。

考试中遇到问题时,要沉着。

“沉着”往往能降低“难”的程度,轻视却会忙中出错。

解答时要反复审题,回归教材,折射原理。

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对题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理解、分析。

2.复习关注热点在最后的地理复习中,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把握《考试大纲》,明确各个考点命题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切记回归课本,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后期复习要把书读薄:如各模块知识纲要线索:关注热点问题,建立知识整体结构,寻找学科间内容的切入点: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常见的重要题型,同学们必须认真备战。

而且,考察的内容不见得是热点问题本身,也可能是通过热点问题考察相关区域的地理知识。

经过高三的复习,大家的地理技能都有所提高,在最后这段时间,只要抓住重点,有序复习,还能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指导知识篇: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分析2014-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可发现,高考试题丝毫不回避学科主干知识,近三年江苏高考以教材重点核心内容为主,主要集中在地理圈层、天气与气候、整体性与差异性、工农业、地理区位、交通、能源、环境等内容中。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清晰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此教师可先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学生遗忘或易错的高频考点,以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进行回顾,巩固强化考点知识。

自然地理重在掌握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回顾时,可以按两类主线为线索,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知识体系。

一是以地理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为线索展开,例如下图(图2),通过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各地理现象有机的串联起来,也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重要规律。

也可以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为线索展开,例如下图(图3),以某一地理空间为主线,将这一地区的各类自然地理现象一一纳入其中掌握,这也遵循了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性的规律。

图1 自然地理知识结构图图2异同因素;主要与主导;有利与不利……人文地理重在方法思路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

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区位”,从农业、工业、城市、人口到交通,把人文地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的“灵魂”。

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特征及人地关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图3图4 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图图6复习的核心在于如何去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技巧篇: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说到解题技巧,还不如说是答题效率、效果,其实质就是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

技巧源于知识,但又高于知识,教师可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从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角度巩固强化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做对一个选择题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可以用直选法、排除法、排序法、优选法、辅助线法、图解法、比较法、计算法、推理分析法、逆向思维法等等,往往是多个方法综合运用,灵活掌握。

(一)选择题的基本类型:1.材料类题(现场获取知识,往往结合热点背景出现)2.图表类题(“无图不成题”的学科特色,减弱了日照图的考查,加大了景观图、结构循环图、数据图表的考查)。

3.材料+图表题(强调地理事物过程分析,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明确因果联系)(二)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步骤1.仔细审题——找准“题眼”,明确选择方向。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

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

具体要求可概括为:第一,明确题目结构。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题肢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题肢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第二,搞清基本信息。

明确具体问题。

a.明确试题要求和提示信息。

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b.明确试题意图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c.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表述绝对化;前后矛盾;概念混淆;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以偏概全等。

d.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2.认真筛选——正确的筛选可以直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肢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

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题肢。

第二次筛选,即“排异项”,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肢观点或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

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当一个小题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与题干有关联的题肢时,这时我们就要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题肢。

3.果断确定——别作无谓的挣扎和纠结,浪费时间和心力。

相信直觉,直觉往往是潜力的一种表现,好比人遇到危险时的自我防卫的条件反射。

据教学经验判断,第一感觉的正确率通常是比较高的。

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

以此题为例,例题1: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A、使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向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这是一种表述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多是叙述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

在叙述的时候往往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选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推敲,排除表述内容不准确的与不完整的,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答案。

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温现象。

东太平洋洋面升温,出现上升气流,产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秘鲁等国海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对地区却出现气温下降,降温出现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异常天气。

本题中的选项A和D 以偏概全,东太平洋海区增温、降水多并不意味流经区域和全球水都增温和降水。

故正确项为B和C。

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平台综合考查地理原理的特征及应用。

好的解题方法应从审题到解题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前提学生重解题轻审题、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做题时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中的关键性词语,限制性词语,时空条件,地理背景(地理事实)及相关图表,对有用的信息画圈画线画点,为二次审题节省时间。

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分析题目中信息与课本内容的关系,进行知识迁移,知识迁移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

(二)规范的答题方法是关键针对高考综合题的评卷特点“流水作业,踩点给分”,要求考生养成踩点答题的习惯,并把握好答案的方向性,全面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可具体要求如下:1.答案的方向性根据设问的动词及核心词语明确作答的基本方向,务必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

综合题由于设问的动词不同形成不同的题型,不同题型采用的答题思路不同,下表(表1)是针对综合题的设问动词而表12.答案的全面性(看分值答题)明确每道综合题有几问,有多少分值,有多少个得分点。

漏答是许多考生得不到高分的原因。

踩点答题要求考生明确试题有几个得分点,一般是看分值,高考多数情况是一点一分,因此考生的答题点最好要大于得分点。

3.答案的准确性答案一定要语言精炼,要把原理说透,且语言要用学科语言,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主次分明,卷面整洁,不在规定区域外答题。

以此题为例,例题2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7(1)描述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分析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与西南部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生产需要灌溉。

墨累—达令河中上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其对河流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4)针对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解决的措施。

(5)澳大利亚的商业和贸易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解析:解读图像——通过对图例和图形的解读,关注图例的分布形态和变化方向,可知分布规律。

分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其原因主要是西北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而东南部受到西风带的影响。

西北部以夏雨为主,西南部以冬雨为主。

审读题干——根据题干叙述,墨累—达令河流域以干旱气候为主,中上游地区大量用水,导致下游地区缺水,从而出现环境问题,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组织答案——简述解决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用水量;二是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污染;三是从其他流域调水。

澳大利亚的商业和贸易中心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东南沿海地区,其优势区位因素是气候适宜、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答案:(1)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及西部呈半环状不断减少。

(2)西北部降水以夏雨为主,主要是因为夏季受来自于海洋上的西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降水较多;西南部降水以冬雨为主,冬季西风带北移对该地区影响大,多锋面和气旋活动。

(3)公平性不利影响: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严重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作用。

(4)①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②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合理用水,节约用水;③防止水污染;④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⑤实施跨流域调水,以有余补不足;⑥种植耐旱作物等。

(5)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优势区位因素:气候适宜、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心理篇:调节心态情绪,积极应对考场心理障碍高考中有的考生能超常发挥,有的考生则发挥失常,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考生的心理素质差异造成的。

教师最后可对考试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应对调整的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

考试中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1.在考场严肃气氛下的紧张心理;2.面对试题急于求成的心理;3.遇到难题非做不可的心理;4.遇到“熟题”时的轻率心理;5.答题“多多益善”的心理;6.时间不够时的慌乱心理等。

良好的心态情绪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法宝,怎样调整考试心态,可以参考以下做法:1、正常作息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考前继续挑灯夜战或过度放松,原来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

2、做好充分准备文具是否备齐,准考证身份证是否带上,环境是否熟悉等。

3、强化自信进入考场,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4、强化自我调节如自我感觉出现情绪波动,可进行松弛放松,如选择深呼吸放松、肌肉松弛放松、注意力转移放松、自我暗示等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缓解紧张和焦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