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法(CAM)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展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dbe3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7.png)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展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
骨科护理临床实习较为特殊,实现时间短且教学内容多,需要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重点教学。
文章将微课与案例教学模式结合应用于骨科护理带教,以综述其应用进展。
关键词:微课;案例教学;骨科护理带教;应用进展骨科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每年都会接收大量的护理实习生。
但是,结合目前的临床护理带教情况,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综合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以微型视频为主的课程就是微课,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每某一主题点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记录下来[1]。
此种教学方式便于对知识点进行切割,将重难点转化为简短的视频来辅助教学,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展开差异化的教学。
将其与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助于优化骨科护理带教的教学效果。
1.骨科护理现状骨科临床护理工作涉及疾病种类较多,且不同疾病的特征不同。
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量大,实习生人数众多[2]。
传统带教方式系统性、全面性不足,容易出现知识盲区,加之带教教师自身工作繁重,难以面面俱到,导致护理带教效果欠佳。
因此,需要探寻更加个性化、系统化的教模式。
1.微课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骨科护理带教的优势微课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概念,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线上学习方式,将某一明确的学习主题录制为简短的音频或视频,按照教学实践课程标准要求,秉承适用、简单、实用的原则,保证教学主题突出,教学内容精炼,且符合个性化、情景化特点,以此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便于其自主巩固与复习知识点。
案例分析教学,也叫做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3]。
此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模式。
实施此教学法时,需要充分利用真实的事件或场景来引发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作出独立的判断,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学中,抽象的教学内容较多,无法用语言进行讲解,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甚至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在骨科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在骨科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fc992ae011ca300a7c390c7.png)
1.通过以上这种形式的教学,体会如下
1.1使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案例教学,能直观、形象、生动、实时地反映骨科患者所有信息及本学科的最新知识,真实体现临床典型病例的特点,信息量较大,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强,图文并茂,文字清晰,具有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等特点,增加学生进行学习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深刻。通过教师的引导,又为学生系统化理解奠定了良好基础。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在骨科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应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用于骨科案例教学,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使得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实现了教学信息无缝对接与教学管理科学化。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了医学教学效果。是一种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为老师及学生所接受。
1.2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2]。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及较高的教学水平,时刻走在本学科的发展前沿,需要大量的医学知识储备。不断鞭策带教老师进行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力。最终有利于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1.3学生刚从学校步入临床科室,临床思维能力普遍较低,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水平及基础知识的提高有局限性,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整个学习课程比较枯燥,甚至乏味,并且对部分患者的医疗信息必须反复确认,才能够了解,往往因为理论知识较难理解,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很好的形成临床思维方式,时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而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以一个实际的临床病例为起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在校内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扩大了医学知识来源及视野,增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理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其早日进入临床,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训,在骨科学专业性和实践性强,是外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临床教学注重实际能力的操作培训。传统教学中多通过阅读X射线与CT平片等方式来进行学习,对于损伤的定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尤其在三维立体空间的认识方面较为困难,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不能带来直接有效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案例教学,可以随时调阅典型案例的所有检查内容,灵活、直观、生动、形象的表现病变部位及损伤程度,使学生增加对损伤部位的了解程度,提高阅片能力,正确了解治疗方案。
数字骨科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前景
![数字骨科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0f0269cbe23482fb4da4cea.png)
数字骨科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前景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骨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其与传统骨科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逐渐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数字骨科。
目前应用于骨科的数字技术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三维虚拟仿真与可视化技术、临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ssisteddesign/computerassisted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有限元技术、手术导航与机器人辅助技术、人体骨肌系统力学仿真技术等。
作为骨科的一大分支,创伤骨科具有与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等专业不同的特点,数字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现将创伤骨科领域运用的主要数字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数字骨科;3D打印;虚拟现实引言数字骨科是将计算机数字技术与骨科临床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即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的数字处理和图像处理骨科基础与临床中的实际问题。
近10年来,数字骨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创伤骨科的医学诊疗操作朝着个性化、智能化、微创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数字骨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科有限元分析;(2)骨科三维重建技术;(3)骨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技术;(4)骨科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5)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M)技术;(6)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手术(computerassistedorthopedicsurgery,CAOS);(7)骨科机器人技术;(8)骨科远程手术;(9)骨科人工智能技术。
1数字技术在骨科的基本功能数字骨科技术就是在对人体进行骨骼解剖以及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和使用了三维重建技术以及计算机中利用模型处理数据,通过模型的建立,实现了诊断以及判断骨折的类型的目的。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eeddc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4.png)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将微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骨科护生教学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骨科实习的12名护士,按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病例教学法)、实验组(结合微课)每组各6人。
将学生的整体表现与学习成效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实际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学习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课与个案教学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技能,使其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微课;案例教学法;骨科;护理教学骨科护理学教学是实习护士进行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为实习护士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加强实习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就目前而言,以案例教学法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使学员掌握相应的技能。
尽管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带教教师工作较忙等各种原因,可能会造成教学过程中的疏漏,有些知识点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会把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是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作为辅助资源,供学生们有选择地去学习。
这不仅对案例教学法中讨论的形式化进行了改进,还能够让实习生在反复观看的情况下,对相应的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1]。
在此基础上,我院开展了将微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骨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12名骨科实习护士,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她们分成两组,对照组6人,实验组6人。
对照组19-24岁,平均(20.85±2.36)岁;实验组20-24岁,平均(21.36±2.74)岁;两组的基础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人都是在骨科实习的;(2)《知情同意》的签名;(3)经医院道德委员会审核通过。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运用体会_魏成建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运用体会_魏成建](https://img.taocdn.com/s3/m/11fd1a21e2bd960590c67718.png)
案例讨论
职业病案例讨论 病因流行病 学讨论
学生自己编写调查表,并通过实际调 查获取原始数据,并掌握资料分析方 法。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
实际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膳食调查方法
健康与疾病
危险性评估
现况调查资
料分析
病例对照调
查资料分析
队列调查资
料分析
2.2 理论课教材 本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预防
医学教学选择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预防医学》(孙
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 一个好方法。中医骨伤科学为临床学科,学生多 为快进入临床的高年级学生,通过对临床实际病 例分析,锻炼了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锻炼了学生临证看病
收稿日期 :2009-05-13 作者简介 :魏成建(1967-),男,江苏洪泽人,副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方向 :中医骨伤科。
2.1 授课时间 在本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中开设 预防医学课程,其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的学生,即学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已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在了解疾病的病 因、分子机理等知识的基础上,便于预防医学中有关 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如 :生物化 学中物质代谢等知识与营养学关系密切 ;临床知识 与职业卫生不可分割。所以,授课时间的选择是学 好预防医学课程的关键。
2 案例教学的实施
讨论阶段是该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课堂上, 学生发言,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引 导学生之间进行辨论。鼓励学生对骨折进行分 类、提出治疗方案、制定复位操作手法、骨折的预 后。教师对整个过程的时间要作控制,可稍作引 导。然后针对发言情况,进行联系所学的知识,根 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分析发言中的所出现的问题 及回答正确的地方。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 力,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进 行总结和归纳。如肱骨干骨折,先播放一个上 1/3 骨折的案例,提出一些问题如 :如何诊断、如何鉴 别诊断、如何体格检查、如何拍 X 片、如何阅片、判 断并分析骨折的移位方向、如有神经血管损伤如 何处理、制定手法复位的操作步骤、固定方法、注 意事项、骨折的预后等。待发言讨论后,再播放实 际处理情况。同学初步掌握后,再播放石膏外固 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髓内针内固定、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等一些治疗方法,让同学了解最新动 态,拓展视野。可播放一些并发症、处理失败的病 例,既加深印象,以提醒同学为医者诊治病当细 心慎重、为医者需要扎实的理论实践知识。提高 他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3 案例教学的体会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83c29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d.png)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本文围绕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文章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和PBL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探讨了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的实施步骤,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困难。
结合实践案例分享,揭示了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从结合PBL模式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的价值、未来研究方向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善骨科教学质量和提升医生培养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疗纠纷案例分析、PBL模式、骨科临床教学、实施步骤、优势、困难、实践案例、教学价值、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医疗纠纷案例是指由于医疗行为存在争议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
在骨科领域,医疗纠纷案例往往涉及手术操作技术、医疗责任认定、患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在临床教学中,通过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临床思维和决策水平。
医疗纠纷案例也可以引起学生对医疗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关注,有助于塑造医学人才的全面素质。
将PBL模式引入骨科临床教学中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其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医学生深入了解医患矛盾的根源,提高其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可以促进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加胜任和成熟。
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中的运用ppt课件
![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中的运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f457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9.png)
团队协作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团队协作 训练,让医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 术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术前规划
01
02
03
制定手术方案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 可以模拟患者的骨骼结构 和病变情况,制定更加精 准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详细描述
在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患者 提供有趣、安全、互动的康复训练方式,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 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
05
结论
对骨科的影响
手术模拟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为骨科医生提供了逼真的手术模拟环境,有助于医 生在手术前进行模拟训练,提高手术技巧和操作水平。
跨学科融合
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医学影像技 术、生物力学等学科的融合,促 进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
对未来的展望
普及应用
01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骨科中的应用将更
加普及,成为骨科医生的重要辅助工具。
拓展应用领域
02
未来虚拟现实技术有望在骨科的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脊柱外
科、创伤外科等。
智能化发展
域的应用和发展。
04
案例分享
手术模拟案例
总结词
通过模拟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和手术成功率。
详细描述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在真实手术之前进行模拟操作,熟悉手术步骤和 技巧,减少实际手术中的操作失误,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模拟手术还可以 用于培训和教学,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操作技能。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40d0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5.png)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1T10:58:30.51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作者:钱娟[导读]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钱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在骨科进行实习的护士,共6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分为2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案例教学法模式。
对比两组护士的理论及技能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案例教学法对骨科护理教学具有重大作用,能通过案例的教学方法是护士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改提高了专业技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骨科护理;教学;传统教学;理论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骨科是医院的最受关注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等方面[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骨科在其诊断、治疗及护理中也有了很大进步。
目前骨科护理对相关医务人员的要就越来越高,在实习护士的带教上也有更高的要求[2]。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能满足骨科的教学,因为传统模式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成绩,而不注重全面性的发展,忽略了综合性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带教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方式[3]。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以找出解决办法为目的,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自2019年3月~2021年1月在骨科进行实习的护士(n=60)分别进行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随机对照研究,其应用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会批准,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在骨科进行实习的护士,共60例。
采用随机数法将护士分为2组,各30例。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研究论文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deabfff90f76c661371a12.png)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新疆和田848000【摘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对于多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现在,人们已经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引进到临床教学中,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如果发挥得不错,相信这会给临床教学带来相当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案例教学法;骨伤科;临床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34-01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运用适合的案例,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引导以及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住所学内容。
在骨伤科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以及问题的设计是案例教学法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因素。
1.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1.1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已感受、自己观察、自己思考并分析,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就能掌握好事物发展的规律,它不仅仅只注重理论上的教学,同时还兼顾了实践性的教学,它主要以临床骨伤科的病例为线索,使学生自觉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进入治疗的工作“现场”,使之充分发挥课堂所学知识,并结合老师教学中所给的启示,主动将自己所了解到的病例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到病症诊断的一系列可能性,再加上老师的辅助,使得学生更主动去思考,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决策的能力。
学生由平时的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由于跟实际骨伤病例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医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案例中,学生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互相渗透,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多媒体安全教学法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提高了学生在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亲身感受骨伤的临床治疗全过程后,充分体会到学习为他们带来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了。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8555f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f.png)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3-02-06T07:13:11.36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0期作者:张英[导读] 目的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张英三台县中医院,四川省绵阳市,621100摘要目的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48名护理实习生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24名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案例教学法与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并对比不同的教学效果。
结果考核成绩,观察组的理论成绩与实际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果评分,观察组的学习兴趣提升、知识巩固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以及自学能力提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带教中运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课结合案例教学;骨科;护理带教骨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涉及的病情种类较多,且对专业操作和知识的要求较高,因涉及各个骨质的解剖结构、皮肤组织等方面的内容,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需要具备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1],遂临床要求更新带教模式,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整体的带教水平,现以我院骨科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带教质量。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者共计48名,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24名中包括22名女生以及2名男生,最小年龄者18岁,最大年龄者22岁,平均(19.47±1.02)岁。
观察组:本组24名中包括20名女生以及4名男生,最小年龄者18岁,最大年龄者21岁,平均(19.52±1.11)岁。
微课与案例分析结合教学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与案例分析结合教学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0c07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1.png)
微课与案例分析结合教学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运用微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方法:随机划分医院2022年3月-2023年1月期间的实习护生46例为两组,分别给予单一案例分析带教和联合微课教学方案对比分析两组带教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考核成绩较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带教满意度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通过将案例分析联合微课运用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可以获得较好的带教效果,提高带教满意度。
【关键词】创伤骨科;案例分析;微课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对医疗质量,尤其是护理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为护理带教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骨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具有专业性强、护理难度大的特点,对护士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1]。
但是一直以来,在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中,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即简单讲解理论知识,再由带教老师进行示范,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枯燥,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带教质量低[2]。
因此,本文对微课结合案例分析运用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月期间医院接收的46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
对照组年龄19-22岁,平均(20.5±1.3)岁,其中3例为男生、20例为女生;观察组年龄18-23岁,平均(20.6±1.4)岁,其中4例为男生、19例为女生。
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案例分析法,即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期间,以案例为主要导向,协助护生完成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教师要认真点评护生的方案,并且采用正确的示范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模拟,巩固学习知识。
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668e1b4a7302768e9939a2.png)
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近几年我国医疗纠纷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外科领域发生的医疗纠纷,约占整个医疗纠纷的56.2%~67.1%[1]。
而骨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因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几年来,笔者正确应用典型案例于骨科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和良好医德,强化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法律意识,预防医疗差错事故,防患医疗纠纷于未然,取得较好效果。
1 通过向学生讲述骨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迫切性,加深对骨科专业特点的认识骨科医疗纠纷高发原因在于:(1)骨科病人多为突然发生,有各种隐匿性,不确定及不可预测因素很多;(2)病人强烈的就医心理,对医院技术的过高期盼与目前实际医疗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极易使患者产生失落心理。
向学生讲述骨科病人“三分治疗,七分康复”,恢复周期长,术前评估、术中决策、术后康复锻炼存在很多不可预测因素,从而教育学生不仅要注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学习,还要学习术后康复锻炼的知识。
2 通过典型骨科医疗纠纷向学生灌输围手术期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前谈话,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医疗文书的及时、正确地记录病情变化;术中按术前手术方案施行手术,显得特别重要。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车祸致双下肢开放性骨折为例,术前手术医生未全面系统查体,术后查房不仔细,在术后1周才发现病人存在高位截瘫,病人家属对此存在异议,引起医患矛盾激化上升为暴力冲突。
以此纠纷为例向学生灌输术前全面查体的重要性,及骨科查体必须关注四肢感觉运动,避免只注重病人局部情况的检查,而忽视全身生命体征及四肢感觉运动的观察。
手术医生必须全面、细致地查看病人,特别注意仔细询问病史,详细了解伤因。
目前,骨伤病人约有70%~80%为交通伤及工伤事故,常为多发伤,1/3骨折为开放性粉碎性,周围组织挫伤严重。
对多发伤病人,尤其要了解受伤后的病情变化,包括有无昏迷、呕吐史,伤口大小,污染程度及出血量多少;有无血糖升高及合并症;需仔细阅读X线片及检验资料;有无明确手术指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漏诊和误诊而对病人造成伤害及本可避免的医疗纠纷。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2ca6a0f46527d3250ce093.png)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骨科教学是为医学生开展的骨科临床知识教育,其可帮助医学生实现临床医生角色的转变,提高以学生骨科知识的掌握能力。
随着医学生院校的扩张,医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为丰富医学生的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提升医学生疾病治疗能力,该院加强对了骨科教学的关注度。
但常规骨科教育下的学生步入临床实践之中,效果并不理想,常有学生因知识掌握不到位出现常识性错误。
近年来,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推出,其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同行的支持。
该文立足于骨科教育基础上,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地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具体事宜整理如下,以供其他学者参考借鉴。
标签:案例教学法;骨科;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及中国的皇帝、孔子等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案例教学法相关内容逐渐丰富。
案例教学方法最早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提出,而后经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
经历史岁月的验证,其逐渐在教育、管理、商业等领域显露出优势。
该院骨科教育质量不佳,故以案例教学法试之,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1 案例教学法特点①可鼓励学员独立思考。
案例教学的每位学员都可就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自由发言,经过互相交流各自看法区长不断,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超越他人。
相对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其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听边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1-2]。
②重视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学生学习的都是死知识,不能独立思考。
但在案例教学之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可先行消化,后查阅其他理论知识,以自己思维去理解案例相关知识,加深自己理解。
且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与学生针对同一问题产生交流,加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
其与常规教育而言,师生关系更加坚固,师生氛围更加和谐。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骨科教育之中,可形成如下图1的师生关系网。
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①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德宏职业学院为例
![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德宏职业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2a14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0.png)
职业教育 Vocationaleducation304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德宏职业学院为例文/段彩凤 袁淑志 李国敏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CBT)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德宏职业学院2019级中医班随机抽取2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应用CBT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期末中医骨伤科学考核成绩,调查案例教学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期末中医骨伤科学考核成绩为(89.30±1.9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7±2.46)分(P<0.05);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文献检索查阅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深刻理解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与他人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CBT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伤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目前骨伤科学在西医临床应用范围广,中医职业院校专业实习生入科后如何结合中医特色以及骨伤科学临床特征开展学习活动,对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临床教学的实践者,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收相关知识,此外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沟通少。
案例教学一般在示教室进行,允许学生花时间深度剖析呈现给他们的病例,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并阐明他们想要探究的后续问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典型病例为基础,围绕一个中心,把要学习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和倡导师生之间的高度互动是案例教学的特色。
本文就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运用展开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德宏职业学院2019级中医两个班12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a8c3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医学教育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覃馥敏 韦柳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骨科的112名实习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实习人员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观察组运用案例教学法;观察对比两组实习人员的实习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更佳,对于教学法的满意度也明显更高(P<0.05)。
结论: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明显提高带教成绩,实习人员的满意度极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案例教学;骨科;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9-0076-03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Case Teaching in Orthopedics Clinical Spinal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ostoperative TeachingQin Fu-min, Wei Liu-q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541002, Guangxi,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in orthopedic clinical spinal fusion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surgery. Methods: The 112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taken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all inter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interns give regular teaching; observe the us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practic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sts,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in orthopaedic clinical spinal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eaching is very significant,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interns is very high, which is worth recommending.【Keywords】 Case teaching; Orthopedics; Spinal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pplication effect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与服务水平,帮助护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1-2]。
骨科临床护理教育中应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骨科临床护理教育中应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7a46aa58f5f61fb73666fb.png)
骨科临床护理教育中应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分析作者:李云霞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选择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该次观察组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该院骨科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为同期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水平以及对带教老师的综合性评价。
结果出科前,观察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名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为98.2%,认为可提高学习兴趣的为96.4%,认为可强化巩固知识的为96.4%,认为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100.0%,认为可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为94.6%,认为可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91.0%,认为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98.2%。
结论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会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使护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性提高,并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骨科;临床护理;带教;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c)-0127-02骨科临床护理带教对护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护生护理工作、护理习惯的基础,临床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护理带教,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微课全名为微型视频课例,是由胡铁生首次提出的,其主要载体为视频,将教师课堂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之后教师根据知识点切割视频,将课程中难点、重点切割成若干个颗粒化视频,并结合辅助性教学资源,促进学生选择性的学习[1]。
微课核心环节是微视频,同时还有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以及微习题等。
骨科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大,还要进行优质护理,护士的工作较忙,需要将带教、科研、创新以及综合能力考核贯穿在护士工作中,带教过程中是无法全部实现的,部分带教老师为夜班,在带教过程中可能会有疏漏,案例教学中护生的讨论过于形式化,使得护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护理措施。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生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生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bbe20ceefdc8d376ee32d2.png)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生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作者:邓博,姚共和,卢敏,谢心军,杨少峰,余建【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本科生;骨科;教学改革临床带教,在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本科生数量增加,为提高本科生在骨科临床带教的质量,我们引入了在国内外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概述1.1 案例含义“案例”(case),包含“情况、个例、事例、病例、诉讼、判例”等含义。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指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多个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对其内容、情节、过程及结果进行完整、真实、具体的文字或图像等形式的情景描述而编写的资料。
在临床医学带教时,案例主要指病例,包含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影像资料、诊治过程及最后结果等,也可为药理学、人文社会、医学伦理、医学法学、病历书写等内容。
1.2 案例教学法概述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事先选定的特定事件中,由学生依靠自身知识结构和背景,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及中国的黄帝、歧伯、孔子的启发式问答教学法。
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后人称为“产婆术”[2]。
案例教学法最开始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在上世纪初首创;几乎同时,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也开始应用;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后,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
二战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务员培训等领域[3]。
在广泛应用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了规范的教学理念、体例及操作流程,反过来推进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3 临床带教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倾向于先认识具体、现实,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实际现象,而不太习惯接受系统、成型的知识体系,案例教学符合人类这一规律。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1da9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7.png)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6T11:25:44.63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7期作者:郭建华[导读] 目的:研究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郭建华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7【摘要】目的:研究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选取实习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名案例教学法,观察组30名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分析效果。
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骨科护理实习生学习效果评分较高(P<0.05)。
结论: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护理能力。
【关键词】微课;案例教学法;骨科;护理带教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简称,是将视频作为教学载体,教师教学期间围绕的知识点、教学环节做好记录,开展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按照实际教学需求切割视频,颗粒化教学难点和重点,讲解时结合视频,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1]。
案例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按照教学内容取临床经典案例为其讲述与之相关的内容。
临床护理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传统意义生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本研究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20年1月-12月选取实习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n=10、20),年龄18~25岁,平均(22.75±1.10)岁;观察组:男、女(n=11、19),年龄17~26岁,平均(22.74±1.09)岁。
两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全部护生均由总带教教师讲述病房环境,学习意愿、科室规章制度,学习相关制度、应急预案、常规干预方式。
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合理规划每周学习知识,为每位带教教师分配实习护生,开展带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案例分析法(CAM)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29T15:00:07.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作者:蒋雷鸣杨俊冯超群雷阳刘人
[导读] 探讨案例分析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观察此方法的教学效果。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观察此方法的教学效果。
方法:将2016—2017年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93名,随机分为观察组45名,对照组48名,观察组采取案例分析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对课堂的接受程度。
结果:观察组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课堂接受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案例教学法在进行课堂授课后,学生的成绩和对课堂的满意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骨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26-02 案例分析法[1]是指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理论情况下,通过老师按照其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指导,结合教学大纲,选择并利用经典案例,设定一个实战环境,要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并思考,再集体合作,最后由一部分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回答,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是经典的教学方法,最早哈佛大学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2],在此方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法律、经济、医学等有实践操纵的课程来说,此方法应用的较为广泛,因其能带来的直观感受,可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方法,笔者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93名2016—2017学年临床专业,学制为五年的应届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对中医骨伤科学的要求(包括理论和实践学时等)均相同。
随机分为观察组45名,对照组48名,其中男生36人,女生57人,年龄20~22岁,平均21.4岁。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进校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
1.2.1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演示、病案讨论,归纳总结重点和难点,告知学生方法后,由学生把控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授方式,纯理论讲解。
1.2.2成绩形成评价成绩由百分制构成,其中理论考试(60%),临床技能(30%),考勤(10%)。
理论考试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教学组外的专家按照教学大纲,从题库中选取并进行评阅。
临床技能亦由本教研室内教学组外的专家评分,每名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选题: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
包括诊断、手法复位、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并发症等。
满意度调查表,分为5个等级,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选取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勤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结论
基于案例教学法在进行课堂授课后,学生的成绩和对课堂的满意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4.讨论
中医骨伤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经历了几千年临床的验证,是无数杏林学者心血的凝练,在当今疾病诊治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
所有的临床疾病的诊治必须直接面对患者。
现代工业社会,骨伤病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4],骨伤病患者,尤其是严重骨伤疾病,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对家庭甚至社会,带来较重的经济、精神负担。
骨伤患者表现较为直观,能够通过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确诊,在确诊之后有较多的实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若在诊断、治疗方面不能做到较好的结果,将给患者遗留疼痛、活动障碍甚至残疾可能。
根据此特点,用真实案例融入进中医骨伤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正真的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去分析、诊疗疾病,而不仅仅是一名医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
在基于案例分析法的真实教学中,因完全是临床情景的重现,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后反响较明显,满意度较普通理论教学平铺直叙要高。
临床疗效是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和价值体现,临床能力的培养就被提到一个高度,值得临床教学老师关注。
中医骨伤科学,其专业指向性明确,学习这门课程后,目的就是为了是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临床实战做好准备。
本试验旨在通过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着重于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理论的指导下,促进其动手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种切实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云.案例教学及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54-58.
[2] Dienstag JL. Evolution of the new pathway curriculum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the new integrated curriculum[J].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1, 54(1): 36-54.
[3]姚长风,白良川,唐巍.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6.
[4] Ilker,Mataraci,Adil,et al.Increasing numbers of penetrating cardiac trauma in a new center[J].TJTES, 2010,16(1).54.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探讨案例分析法(CAM)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课题编号: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