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散文有感四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克夫说,告诉我你读的是什么书,我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为不擅言辞,因此喜爱写字。因为不擅周旋,因此更多时间独处思考。因为不擅交际,因此对已然在手的情谊分外爱惜。因为不擅要求,因此多宽容体谅之心。因为生活平淡,因此格外敏感与细微处的美丽。还是决定做自己好了。想来想去,还是开心比较重要。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4
受戒与家乡,是家乡的海棠妖娆木瓜飘香,让汪曾祺先生的味蕾能感受到他人所不及的美食千味与生活百态。在繁琐的人情世故中,是家乡的渔船溪水,让他戒骄戒躁,获得一种静定与达观。
兵荒马乱,前方抗战,云南联大的学子们却是清净活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泡茶馆》中的茶馆林林总总、规模各异、名目繁多,为学生们提供了休闲读书的好去处。有同学从早到晚泡在茶馆,甚至牙刷都寄存在茶馆,深夜才回宿舍。绍兴的老板惜才爱士,会资助学生奢侈的去南屏电影
院看一场电影。《跑警报》中,虽然警报声声刺耳,而学子们更多地在警报声中寻出了乐趣。一位姓马的同学在每次跑警报时,不忘带上一壶水,一点吃的,还要夹上温飞卿或李商隐
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著名学府联合而成。具体背景应该为: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四篇
汪曾祺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下面是关于读汪曾祺散文有感的内容,欢迎阅读!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1
布封说过:“风格即人”。
能够留下伟大作品的人是幸运的,即便风云变化、沧海桑田,有那一份作品为自己正身,验证一段充实丰盈的岁月,抑或是一场别样凝重的征途。
《林肯的鼻子》一文中写到,林肯的墓前有林肯铜人雕塑,游客们为了借染好运,都要摸一摸林肯的大鼻子,日复一日,林肯的鼻子部位铜漆凋落,格外显眼。作者似乎不太认同这样旅游习俗,而回顾我们周围,不是也存在很多类似的情况吗?我倒觉得摸摸也无妨,游客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总得亲手碰触一下历史,这样才不留遗憾吧。
我是喜欢吃葡萄的,正应了一句广告“酸酸甜甜真好吃”。而看完《葡萄月令》,才让我对葡萄艰难神奇的生命有了切实了解。从来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积雪覆盖。来年开春再挖出来,搭架、上棚。从不知道,葡萄的枝叶是一脉水管,将根部的水分尽情吸饮,这是多了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湘行二记》令我了神思,我也想去一趟湖南桃花县,去看一眼现实版的桃花源,虽然世人都说不像陶渊明
的《桃花源记
》,但慰藉一下多年的畅想也是可以的。还有岳阳楼,“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那么多岳阳楼的诗句
,那么多洞庭湖的篇章,影响最深远的还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而范仲淹恰恰从没有去过岳阳楼,从没有看见洞庭水,却写的如此千回百转、荡气回肠,难得,难得啊!
生活赋予我们什么?一顿食物,一场天气,一次旅行?我们总说,要用心体验生活,要细细观察,多多思考。从不凡归属平淡,从浩荡终归细节。或许生活不过是一片花瓣一个枕头,一支笔,一张纸,写下我们的故事,写下我们微弱的感触。
我愿执笔轻描,从细节看生活。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3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我与我比我第一。”这是汪曾祺晚年时说过的一句话。人的气质,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是决定了的。这句话,我相信。有些人天生是合群的,热闹的,有些人却偏好独处,安静。有些人是豪迈的,有些人却是婉约的。天生的气质改变起来会很难,也会很痛苦。
《汪曾祺散文》值得翻阅,倘若喜欢,细致咀嚼,不合君意,那就大致浏览。开卷有益,更何况是大家名作呢?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2
“把感情放在一粒尘埃上。”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合上书的心情,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洁白的封面略是一点粗糙,点点红粉染缀其中一角,几根粗细不一的黑色水墨枝条穿插其间,轻轻抚摸,仿佛梅香已然。
二、
提笔无忘家乡的独味
食物本平常。因丝缕无不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免沾些凡俗烟火之气。但能把食物写出韵味并赋予一番独到理论的,除汪曾祺先生外,不作第二人想。
地处江南的高邮,物产丰腴。自是有让大作家念念不忘的美食。《鵽》中记:“鵽肉极细,非常香。我一辈子没吃过比鵽更香的野味。”《枸杞》中记:“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仅在这细致入微的菜式刻画中,便足见作者对家乡美食的倾爱了。
在《葡萄月令》里,有一句话特别迷人:“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我未曾见过梨花,也不曾看过苹果花的风采,但读了这一句,我却犹如嗅到花香,看到了花,她们或许开在低矮的枝头,展开洁白的花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这句诗早被我们吟诵了千百遍,而将梨花的瓣子比作是月亮,一点点弯细玲珑,固然妙意只增不减。那种美感在不经意间就悄悄坠入我目帘,而汪先生又并未写下太多艳丽的辞藻都大说一通,这种微妙的感觉实在是让我困惑。
我们说,散文,有松散的形式。那我想,汪先生的散文可谓是真的“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文字质朴平淡,仿佛只是在娓娓道来,道家常,讲故事
。从书画到文学
,从文学再到戏曲,更有从美食到花木果蔬,还有家乡与那所南菁中学。生活的一切,其实不过为这些微小细腻的事物而构造的。“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就像张爱玲
的一篇《私语》一般——你听我说,我把我的故事,一一道来。
家乡食物并非都对其所好,却依旧触动了汪曾祺先生的心弦。《咸菜茨菰汤》一文中,先生如实写道:“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嘴子的,真难吃。”可是仅仅行文几行之后,他又以深情的笔调,叙道:“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字字分明可见那一片赤子神情。因而,家乡固然美食丰盛,但我想,汪先生怀念的也许不只是那甘味,更多的是对家乡本身,对与在家乡度过旖旎时光的缅怀。
谈到影响过他的作家,说,很少看了,然而,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还留在空气里的影响,是仍然存在的。
喜欢汪老先生文字中流露出来的一派天真,以及对世间寻常万物的怜惜珍爱之情。他的文字很淡,所写的小说
不大有跌宕曲折的情节,更多的是意境之美。如青橄榄,十分耐嚼,回味甘甜绵长。读他的文字,时常会激起我对平凡世俗烟火生活的感激欣赏之心。是一遍一遍重读亦不觉厌倦的好文字。很久以前读过他的一则小品,记忆深刻,原文现在已经找不着了。是这样的场景:秋天,落叶满地,一辆汽车飞驰而过,叶子们跟在漫天扬起的尘土中追逐着汽车。汽车远去,渐渐消失。追不上了。叶子甲对叶子乙说,哼!我们不理他了,我们自己玩,哦!
汪老先生在一篇《谈风格》的散文中说过:一个人的风格是和他的气质有关系的。布封说过:“风格即人。”中国也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趋舍不同,静燥异趣。杜甫
不能为李白
的飘逸,李白也不能为杜甫之沉郁。苏东坡的词宜关西大汉执铁棹板唱“大江东去。”柳耆卿的词宜十三四女郎持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说自己的作品不是悲剧,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在跟在别人后头空空洞洞地喊了十来年的大江东去后,他说,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只会写小桥流水,不擅写大江东去的人。写作的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他说自己都经历过。“我现在岁数大了,已经无意与使自己的作品象谁。别人怎么写我已经模糊了,我只知道自己是这样写的,就这样写了。”
西南联大与祖国的命运相关,在特殊的时期孕育了一群卓越的师生。当时的著名教师有:陈寅恪,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
,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吴大猷,
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吴晗,吴宓,卞之琳,张伯苓。难道有一个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答案是:自由、时事。
花,是一滴墨,当你蘸上清淡的水,当淡墨悄然融合,情感溅落宣纸上,才能慢慢渲染弥漫开来。
而在《夏天》中,又好似是花园中百花起舞,各种花朵都不过轻写一个短句:“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好像在文字中,花儿们都换上裙装化为豆蔻女子,各自有自己的性格与宿命,却又各不相争,演绎自然和谐之乐。每一朵花儿,每一颗露珠都被赋予了生命,在平白轻述的文字跳跃。是那样的细微,却又那样的缠人。不是豪放,也不是艳丽而是情感的缱绻将美丽压成一张张纸。抚摸书页,仿佛仍有余香。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孩提时代的回忆,纵使再璀璨夺目,终究都会变成毛玻璃外的风景。虽是绚丽斑斓,却面目模糊。汪曾祺先生却不然,他笔下的船夫、渔人、高邮湖、小菜园、甚至是某一年的水灾、某天的一场大雨,都是那样脉络清晰,可观可感。显得不像回忆的风景,倒如同即时的素描。也许这也是先生家乡情结的体现——正是由于对家乡爱之深切,回忆才经久不衰,正是童年如此依赖并酣畅于家乡带来的欢乐,描写时才能如此一气呵成,真切动人。
的诗,才慢悠悠地向后山走去。哲学系的研究生在跑警报时推理出了自己的哲学。“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掉金子,有人掉金子,必有人会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故此,每次解除警报时,他都会细心查看路面,还真有两次捡到了金子,由此实践了自己哲学的合理性。更有一位罗同学,在别人都去后山躲警报时,自己一人逍遥自在地在宿舍楼里洗头洗衣,因为此时,没有人和她争抢。形形色色的学子,诙谐幽默的生活。
冬日杳杳,空旷与寒寂中,手持汪曾祺的散文集,借着一爿日光,在床头细细品读,在作者从容游弋的词句与无处不显的田园瓜果之乐里颇有忘怀现实之感,虽是淡荡萧条的景致,内心却因此充满苁蓉的暖意。
——仿若文字里带有一种温煦温宜的青草味,读后使人齿颊留芳。而循着着离离草香,不难发现,这一切婉转美好的意象,不过都来自于一处——家乡。汪曾祺先生受戒于家乡,又执意要将自己纯净的灵魂,熨帖于心中的那片沃土。
断断续续读完了《汪曾祺散文》,感觉真实纯粹、简单自然。书中有对家乡美食美景的无限眷恋,有对母校西南联大的光辉追忆,有对父亲家人的温情感念,更有对风俗文化的悉心寻探。
我最喜欢的篇章还是作者对大学生活的一段描述,可能每个人骨子里都对逝去的青春年华深深怀念,难怪这几年盛行“致青春”。青春里的自己都是快乐而无羁的,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满腔热血、壮志凌云,如果能掺杂一点爱情的甜蜜那就更完美了。《新校舍》《泡茶馆》《跑警报》让我对西南联大有了更多的了解。“西南联大”可真是一个不朽的历史名词。
一、
徜徉幼时家乡的美景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这是汪曾祺先生在接受法国人安妮·居里安的提问“为什么您的作品里总是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时的回答。从先生寥寥数语中,足见家乡对他成人以及文风的影响。
而汪曾祺先生有关于水的作品中,大多来自童年的记忆——“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 ……远远地听见嘣嘣嘣嘣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湖西我知道一个地名,菱塘桥,想必是个大镇子。听说湖西凉快,而且湖西有茭草,牛吃多了会消除劳乏,恢复健壮。我于是想象湖西是一片碧绿碧绿的茭草。”多么至真至纯的语言!在运河之畔长大的他,拥有多少令人艳羡的精神财富!从这娓娓道来的翩然景色中,也不难想象幼时的作者是多么徜徉于家乡的一山一水,花石草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为不擅言辞,因此喜爱写字。因为不擅周旋,因此更多时间独处思考。因为不擅交际,因此对已然在手的情谊分外爱惜。因为不擅要求,因此多宽容体谅之心。因为生活平淡,因此格外敏感与细微处的美丽。还是决定做自己好了。想来想去,还是开心比较重要。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4
受戒与家乡,是家乡的海棠妖娆木瓜飘香,让汪曾祺先生的味蕾能感受到他人所不及的美食千味与生活百态。在繁琐的人情世故中,是家乡的渔船溪水,让他戒骄戒躁,获得一种静定与达观。
兵荒马乱,前方抗战,云南联大的学子们却是清净活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泡茶馆》中的茶馆林林总总、规模各异、名目繁多,为学生们提供了休闲读书的好去处。有同学从早到晚泡在茶馆,甚至牙刷都寄存在茶馆,深夜才回宿舍。绍兴的老板惜才爱士,会资助学生奢侈的去南屏电影
院看一场电影。《跑警报》中,虽然警报声声刺耳,而学子们更多地在警报声中寻出了乐趣。一位姓马的同学在每次跑警报时,不忘带上一壶水,一点吃的,还要夹上温飞卿或李商隐
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著名学府联合而成。具体背景应该为: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四篇
汪曾祺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下面是关于读汪曾祺散文有感的内容,欢迎阅读!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1
布封说过:“风格即人”。
能够留下伟大作品的人是幸运的,即便风云变化、沧海桑田,有那一份作品为自己正身,验证一段充实丰盈的岁月,抑或是一场别样凝重的征途。
《林肯的鼻子》一文中写到,林肯的墓前有林肯铜人雕塑,游客们为了借染好运,都要摸一摸林肯的大鼻子,日复一日,林肯的鼻子部位铜漆凋落,格外显眼。作者似乎不太认同这样旅游习俗,而回顾我们周围,不是也存在很多类似的情况吗?我倒觉得摸摸也无妨,游客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总得亲手碰触一下历史,这样才不留遗憾吧。
我是喜欢吃葡萄的,正应了一句广告“酸酸甜甜真好吃”。而看完《葡萄月令》,才让我对葡萄艰难神奇的生命有了切实了解。从来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积雪覆盖。来年开春再挖出来,搭架、上棚。从不知道,葡萄的枝叶是一脉水管,将根部的水分尽情吸饮,这是多了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湘行二记》令我了神思,我也想去一趟湖南桃花县,去看一眼现实版的桃花源,虽然世人都说不像陶渊明
的《桃花源记
》,但慰藉一下多年的畅想也是可以的。还有岳阳楼,“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那么多岳阳楼的诗句
,那么多洞庭湖的篇章,影响最深远的还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而范仲淹恰恰从没有去过岳阳楼,从没有看见洞庭水,却写的如此千回百转、荡气回肠,难得,难得啊!
生活赋予我们什么?一顿食物,一场天气,一次旅行?我们总说,要用心体验生活,要细细观察,多多思考。从不凡归属平淡,从浩荡终归细节。或许生活不过是一片花瓣一个枕头,一支笔,一张纸,写下我们的故事,写下我们微弱的感触。
我愿执笔轻描,从细节看生活。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3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我与我比我第一。”这是汪曾祺晚年时说过的一句话。人的气质,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是决定了的。这句话,我相信。有些人天生是合群的,热闹的,有些人却偏好独处,安静。有些人是豪迈的,有些人却是婉约的。天生的气质改变起来会很难,也会很痛苦。
《汪曾祺散文》值得翻阅,倘若喜欢,细致咀嚼,不合君意,那就大致浏览。开卷有益,更何况是大家名作呢?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2
“把感情放在一粒尘埃上。”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合上书的心情,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洁白的封面略是一点粗糙,点点红粉染缀其中一角,几根粗细不一的黑色水墨枝条穿插其间,轻轻抚摸,仿佛梅香已然。
二、
提笔无忘家乡的独味
食物本平常。因丝缕无不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免沾些凡俗烟火之气。但能把食物写出韵味并赋予一番独到理论的,除汪曾祺先生外,不作第二人想。
地处江南的高邮,物产丰腴。自是有让大作家念念不忘的美食。《鵽》中记:“鵽肉极细,非常香。我一辈子没吃过比鵽更香的野味。”《枸杞》中记:“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仅在这细致入微的菜式刻画中,便足见作者对家乡美食的倾爱了。
在《葡萄月令》里,有一句话特别迷人:“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我未曾见过梨花,也不曾看过苹果花的风采,但读了这一句,我却犹如嗅到花香,看到了花,她们或许开在低矮的枝头,展开洁白的花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这句诗早被我们吟诵了千百遍,而将梨花的瓣子比作是月亮,一点点弯细玲珑,固然妙意只增不减。那种美感在不经意间就悄悄坠入我目帘,而汪先生又并未写下太多艳丽的辞藻都大说一通,这种微妙的感觉实在是让我困惑。
我们说,散文,有松散的形式。那我想,汪先生的散文可谓是真的“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文字质朴平淡,仿佛只是在娓娓道来,道家常,讲故事
。从书画到文学
,从文学再到戏曲,更有从美食到花木果蔬,还有家乡与那所南菁中学。生活的一切,其实不过为这些微小细腻的事物而构造的。“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就像张爱玲
的一篇《私语》一般——你听我说,我把我的故事,一一道来。
家乡食物并非都对其所好,却依旧触动了汪曾祺先生的心弦。《咸菜茨菰汤》一文中,先生如实写道:“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嘴子的,真难吃。”可是仅仅行文几行之后,他又以深情的笔调,叙道:“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字字分明可见那一片赤子神情。因而,家乡固然美食丰盛,但我想,汪先生怀念的也许不只是那甘味,更多的是对家乡本身,对与在家乡度过旖旎时光的缅怀。
谈到影响过他的作家,说,很少看了,然而,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还留在空气里的影响,是仍然存在的。
喜欢汪老先生文字中流露出来的一派天真,以及对世间寻常万物的怜惜珍爱之情。他的文字很淡,所写的小说
不大有跌宕曲折的情节,更多的是意境之美。如青橄榄,十分耐嚼,回味甘甜绵长。读他的文字,时常会激起我对平凡世俗烟火生活的感激欣赏之心。是一遍一遍重读亦不觉厌倦的好文字。很久以前读过他的一则小品,记忆深刻,原文现在已经找不着了。是这样的场景:秋天,落叶满地,一辆汽车飞驰而过,叶子们跟在漫天扬起的尘土中追逐着汽车。汽车远去,渐渐消失。追不上了。叶子甲对叶子乙说,哼!我们不理他了,我们自己玩,哦!
汪老先生在一篇《谈风格》的散文中说过:一个人的风格是和他的气质有关系的。布封说过:“风格即人。”中国也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趋舍不同,静燥异趣。杜甫
不能为李白
的飘逸,李白也不能为杜甫之沉郁。苏东坡的词宜关西大汉执铁棹板唱“大江东去。”柳耆卿的词宜十三四女郎持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说自己的作品不是悲剧,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在跟在别人后头空空洞洞地喊了十来年的大江东去后,他说,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只会写小桥流水,不擅写大江东去的人。写作的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他说自己都经历过。“我现在岁数大了,已经无意与使自己的作品象谁。别人怎么写我已经模糊了,我只知道自己是这样写的,就这样写了。”
西南联大与祖国的命运相关,在特殊的时期孕育了一群卓越的师生。当时的著名教师有:陈寅恪,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
,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吴大猷,
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吴晗,吴宓,卞之琳,张伯苓。难道有一个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答案是:自由、时事。
花,是一滴墨,当你蘸上清淡的水,当淡墨悄然融合,情感溅落宣纸上,才能慢慢渲染弥漫开来。
而在《夏天》中,又好似是花园中百花起舞,各种花朵都不过轻写一个短句:“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好像在文字中,花儿们都换上裙装化为豆蔻女子,各自有自己的性格与宿命,却又各不相争,演绎自然和谐之乐。每一朵花儿,每一颗露珠都被赋予了生命,在平白轻述的文字跳跃。是那样的细微,却又那样的缠人。不是豪放,也不是艳丽而是情感的缱绻将美丽压成一张张纸。抚摸书页,仿佛仍有余香。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孩提时代的回忆,纵使再璀璨夺目,终究都会变成毛玻璃外的风景。虽是绚丽斑斓,却面目模糊。汪曾祺先生却不然,他笔下的船夫、渔人、高邮湖、小菜园、甚至是某一年的水灾、某天的一场大雨,都是那样脉络清晰,可观可感。显得不像回忆的风景,倒如同即时的素描。也许这也是先生家乡情结的体现——正是由于对家乡爱之深切,回忆才经久不衰,正是童年如此依赖并酣畅于家乡带来的欢乐,描写时才能如此一气呵成,真切动人。
的诗,才慢悠悠地向后山走去。哲学系的研究生在跑警报时推理出了自己的哲学。“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掉金子,有人掉金子,必有人会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故此,每次解除警报时,他都会细心查看路面,还真有两次捡到了金子,由此实践了自己哲学的合理性。更有一位罗同学,在别人都去后山躲警报时,自己一人逍遥自在地在宿舍楼里洗头洗衣,因为此时,没有人和她争抢。形形色色的学子,诙谐幽默的生活。
冬日杳杳,空旷与寒寂中,手持汪曾祺的散文集,借着一爿日光,在床头细细品读,在作者从容游弋的词句与无处不显的田园瓜果之乐里颇有忘怀现实之感,虽是淡荡萧条的景致,内心却因此充满苁蓉的暖意。
——仿若文字里带有一种温煦温宜的青草味,读后使人齿颊留芳。而循着着离离草香,不难发现,这一切婉转美好的意象,不过都来自于一处——家乡。汪曾祺先生受戒于家乡,又执意要将自己纯净的灵魂,熨帖于心中的那片沃土。
断断续续读完了《汪曾祺散文》,感觉真实纯粹、简单自然。书中有对家乡美食美景的无限眷恋,有对母校西南联大的光辉追忆,有对父亲家人的温情感念,更有对风俗文化的悉心寻探。
我最喜欢的篇章还是作者对大学生活的一段描述,可能每个人骨子里都对逝去的青春年华深深怀念,难怪这几年盛行“致青春”。青春里的自己都是快乐而无羁的,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满腔热血、壮志凌云,如果能掺杂一点爱情的甜蜜那就更完美了。《新校舍》《泡茶馆》《跑警报》让我对西南联大有了更多的了解。“西南联大”可真是一个不朽的历史名词。
一、
徜徉幼时家乡的美景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这是汪曾祺先生在接受法国人安妮·居里安的提问“为什么您的作品里总是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时的回答。从先生寥寥数语中,足见家乡对他成人以及文风的影响。
而汪曾祺先生有关于水的作品中,大多来自童年的记忆——“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 ……远远地听见嘣嘣嘣嘣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湖西我知道一个地名,菱塘桥,想必是个大镇子。听说湖西凉快,而且湖西有茭草,牛吃多了会消除劳乏,恢复健壮。我于是想象湖西是一片碧绿碧绿的茭草。”多么至真至纯的语言!在运河之畔长大的他,拥有多少令人艳羡的精神财富!从这娓娓道来的翩然景色中,也不难想象幼时的作者是多么徜徉于家乡的一山一水,花石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