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数学来源于生活,尤其小学数学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所学数学知识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注意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页百数图教学目标:1. 通过在方格纸中填数,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坐标思想。

3.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以及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发现百数图中的诸多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建构百数图,感知规律。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神奇的方格纸,在这张方格纸上隐藏着许多有趣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好吗?(一)引入方格纸1.出示空白的方格纸(课件)请你仔细观察,这张方格纸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格子呀?2.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100个小格子呀?监控:(1) 一行有10个,有这样的10行(2)一列有10个,有这样的10列。

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一行有10个,那我们就可以10个10个接着数,( 20,30)10个十就是100。

一列有多少个呀?那咱们就十个十个的数一数,(10,20,30)10个十是100。

小结:看来,不管横着数还是竖着数我们都是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100。

这样就能很快数出来有100个格子啦。

其实,在这100个格子里还住着我们的数字朋友呢。

(二)解构百数图,发现规律1.出示图1(1)现在方格纸中来了几队数朋友?(2)谁来读一读?(3)每队数中都缺了一些数,让我们一起把它填完整,好吗?监控:你是怎么想到要填这些数的?2.出示图2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你们发现的规律填出了4队中缺少的数。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数序的理解、数字的排列以及数字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到10的数字认识,了解数字的顺序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字的排列规律,简单计算方法。

重点:数字的认识,数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数字骰子。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扮演数字角色,进行趣味游戏,引导学生感知数字的存在。

2. 数字认识(10分钟)介绍0到10的数字,通过PPT展示,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数字。

3. 数序理解(10分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字,让学生跟读,加深对数序的理解。

4. 数字排列(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并进行随堂练习。

5. 简单计算(10分钟)利用数字骰子,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数字0到10的书写和认识。

2. 数序的排列。

3. 数字排列规律。

4. 简单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第1、2、3题。

答案:课后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数字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提高数学素养。

本教案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数字排列规律的教学3. 简单计算方法的教学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数字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洁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惜人民币和留意节省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育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预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学问,如今我们就来沟通你所了解到的学问。

(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同学们了解的学问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学问又是不完全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学问。

(板书:认识人民币)二、新课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第枚硬币正反面图案。

)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

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

(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

教师板书:1角=10分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

)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相互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2023年一年级趣味数学优质教案设计

2023年一年级趣味数学优质教案设计

2023年一年级趣味数学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二节,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图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描述。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学会图形的拼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形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讲解它们的特征。

(2)通过示例,展示图形的分类和拼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练习题,独立完成图形的分类和特征描述。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用磁性黑板和图形卡片进行图形的拼组,观察并描述拼组后的图形。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拼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图形2. 内容:(1)平面图形及其特征(2)图形的分类(3)图形的拼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用图形卡片拼组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写明拼组方法。

2. 答案:(1)正方形:四条相等的边,四个直角;长方形:两组相等的边,四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圆:一个闭合的曲线,无数个半径相等的点。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三、指名讲解四、评价1、同学互评2、老师点评五、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二、出示趣味题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

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二、分析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6和7,掌握6和7的数数、写法和加减法运算;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认知,能熟练地进行数数、写法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认知、数数、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它们各有多少个?”2. 认识数字6和7(10分钟)(1)引导学生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引出数字6和7。

(2)教学生认识数字6和7的写法,并进行示范。

3. 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10分钟)(1)通过水果数量变化,引导学生学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讲解运算规律,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6+2= ② 73= ③ 4+3= ④ 62=⑤ 5+4= ⑥ 7+0= ⑦ 3+4= ⑧ 6+1=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与合作(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认知、数数、写法。

2. 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例题及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2)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数字6和7表示的事物,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①8 ②4 ③7 ④4 ⑤9 ⑥7 ⑦7 ⑧7(2)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简单分类和图形的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分类和组合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和组合。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5分钟)(1)通过展示实物的形式,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指定的图形。

(2)进行图形分类游戏,将相同类型的图形放在一起。

4. 图形的组合(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用图形卡片进行组合。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提出一个思考题,如:“你还能用这些图形组合出什么有趣的东西?”六、板书设计1. 认识图形2. 内容:(1)平面图形的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2)图形的分类与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练习本上画出四个不同类型的图形。

(2)用图形卡片组合出一个小动物或物品。

2. 答案:(1)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2)答案不唯一,如:小猫、小鱼、房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形,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去观察、思考。

2024年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

2024年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

2024年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趣味数学》第五章“图形的认识”,详细内容包括:基础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图形的边和角,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点和美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并说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和长方形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a. 三角形:三边、三个角,按边分类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b.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c.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强调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利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认识2. 内容:a. 三角形:三边、三个角b.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c.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教材第5.1节内容,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第5.2节课后练习题第1、2、3题。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答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认识数字4和5,理解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4和5的书写,理解其含义,并能准确进行数数。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理解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4和5的书写,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数字4和5的认识,简单数数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磁性小白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小白板,展示4个苹果和5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数字4和5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模仿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检查书写是否规范。

4. 理解数量关系(10分钟)利用磁性小白板,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数量关系。

5. 简单数数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巩固数字4和5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4和5的书写示例2. 数量关系示例3. 数数活动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数字4和5,各写一行。

(2)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一个数量为4或5的物品,画在纸上,并标明数字。

2. 答案:(1)见学生书写成果。

(2)见学生绘画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字4和5的认识,理解了数量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4和5,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2)组织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数数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4和5的书写,理解数量关系。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及性质,以及简单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各种几何图形。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拼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难点:图形的性质及简单图形的拼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各类平面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并结合实物模型进行展示。

3. 实践操作: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图形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图形拼组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拼组出指定形状的图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几何图形2. 内容:图形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图形性质:边、角、面积图形拼组:方法、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画纸上画出至少4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标注它们的名称和性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针对性;3.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启发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质性。

一、实践操作环节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类型的图形卡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图形分类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三节《趣味数字》。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通过数数、比大小等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读写方法,理解数字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10的读写,数字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磁性黑板。

学具:数字贴纸、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的名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a. 认识数字110,学习读写方法。

b. 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体验数字的意义。

c. 举例讲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等。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1: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3个苹果,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b. 出示例题2:小华有10个糖果,他给了小强3个糖果,问小华还剩几个糖果?c.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点评。

a. 小猫有4个鱼骨头,小狗比小猫多2个鱼骨头,问小狗有多少个鱼骨头?b. 小鸭子有8个饼干,它给了小熊2个饼干,问小鸭子还剩几个饼干?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的读写。

2. 数字意义的理解。

3. 例题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找出生活中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b. 小明有7个橘子,他给了小华3个橘子,问小明还剩几个橘子?2. 答案:a. 生活中的数字记录(答案不唯一)。

b. 小明还剩4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2. 课后拓展: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了解数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1-102.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 有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游戏4. 培养学生的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

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新课: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学习数字1-10,可以通过讲解《小兔子种菜》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认识数字。

3.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数学练习。

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数学谜语、数学趣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有趣的数学故事、图片、动画等。

2. 教学道具: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道具,如数字卡片、小奖品等。

3.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拼图等。

4.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024年一年级数学游戏教案文案一年级趣味游戏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游戏教案文案一年级趣味游戏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游戏教案文案一年级趣味游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掌握数字的顺序,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书写和认识,理解数字的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的顺序和简单计数。

教学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白板。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含有数字110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数字。

2. 讲解(10分钟)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磁性白板,展示数字110的书写方法,并讲解数字的顺序和计数方法。

3. 互动游戏(10分钟)游戏一:数字接龙。

学生分组,每组按顺序说出数字110,速度最快且无误的小组获胜。

游戏二:数字猜猜看。

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计数,最快找到数字的学生获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数字顺序书写110,并用计数器进行简单计数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的书写。

2. 数字顺序图。

3. 简单计数方法。

七、作业设计(1)从数字1开始,数到10。

(2)从数字5开始,倒数到1。

(3)随机选取一个数字,数到5。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数字游戏,如:找出家中的数字,进行数字接龙等。

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培养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游戏设计。

2.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

3.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

一、互动游戏设计1. 游戏的趣味性:游戏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学习1到100的数字,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3. 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4. 数学谜语和趣味题目:通过解决有趣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数学游戏:参与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 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五、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用于教学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2. 几何图形卡片:用于教学几何图形的概念。

3. 数学谜语和趣味题目: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数学游戏材料:用于开展数学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练习册和作业本: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如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等。

2. 课程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课堂讲解与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4. 游戏与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相互说后汇报。

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相识(“想想做做”第2题)。

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

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相互说给同桌听,指名沟通。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沟通,最终指名全班沟通。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提问:小挚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谈话:课后,请小挚友们用你们那擅长发觉的眼睛到生活中去细致视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及练习七1、2、3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实力,视察实力,推断实力,语言表达实力。

4、我们看到笑笑是把有相同用途的物品一类一类来摆放的,分成了“玩具类”“学习用品类”“服装类”。

这就是:分类。

三、展思:1、再来看看调皮的、房间,看来调皮像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还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今日老师把调皮房间的一些物品带到了课堂上,来看看这是什么?应当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例如:这个是铅笔,学习用的,所以放在学习用品类。

2、看看这是什么?应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袜子、玩具熊……)师:现在调皮房间的其余物品都在你们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贴在哪一类?为什么贴在这一类?打算好了来站队,把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类贴好。

5、我们来看看调皮的房间中每一类都有哪些物品?(生读)6、经过你们的整理,看看调皮的房间变成什么样了?7、调皮要用铅笔该去哪一类找?玩具小汽车呢?8、调皮的妈妈又买来了故事书,放在哪一类?为什么?9、冬天来了,妈妈给调皮买了一条围巾,应当放在哪一类?为什么?10、现在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四、促思:1、今日学习了分类,帮调皮整理了房间,你收获大吗?敢不敢接受挑战?2、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日的阳光之旅吧!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驾驭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1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

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因此,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材简析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课程,主要设计理念是:趣味性、实践性。

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

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

三、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四、时间安排单周四下午3:40——4:40五、主要措施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2. 学习加减法运算3. 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4. 学习方向的辨别5. 学习数的比较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物、图片、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教具等。

2. 准备相关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 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数接龙、快速问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认识数字0-10: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实物、图片等,让学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并学会它们的名称。

4. 学习方向的辨别: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左、右等方向。

5. 学习数的比较:通过教具,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学习20以内的数字识别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学习时间和日期的基本知识。

3. 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如人民币的单位和使用。

4. 学习通过图形和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分析。

5. 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2. 使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6篇)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6篇)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6篇)一年级趣味篇1一、指导思想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

二、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实施措施1、认真备课,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活动一:数字小儿歌(1课时)活动二:数字连线(1课时)活动三:几与第几(1课时)活动四:认识图形(2课时)活动五:巧移小棒(1课时)活动六:按规律填数(2课时)活动七:按规律填图(1课时)活动八:趣谈间隔(2课时)活动九:移多补少(2课时)活动十:单数和双数(1课时)活动十一:活动总结,表彰优秀(1课时)五、附具体活动内容活动:数字小儿歌1、数字小儿歌《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2、数字小儿歌《数字歌》:我说一,一一一,一张纸来一只笔,学习数学做练习,都要用到纸和笔。

我说二,二二二,身上长着多少二,左右右边数一数,眼睛、手脚和耳朵。

我说三,三三三,鲜红领巾胸前戴,三个角,三条边,我们人人都喜爱。

我说四,四四四,眼前一张长桌子,四个角,四条边,用它读书和写字。

我说五,五五五,五角星,亮晶晶,国旗上有五颗星,我是那颗小星星。

我说六,六六六,六一节啊真快乐,唱歌跳舞做游戏,祖国花朵真幸福。

2024年2023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

2024年2023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

2024年2023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依据教材《趣味数学》第一册第五章“认识数字4”及第六章“有趣的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数字4的认知、书写和数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分类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4的认知、书写和数数技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4的书写、数数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分类。

2. 教学重点:数字4的认知、书写和数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正方形和长方形模型、磁性黑板、PPT课件。

2.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数字4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数字4的认知、书写和数数(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

(2)教师示范书写数字4,学生跟随练习。

(3)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掌握数字4的数数技能。

3. 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分类及应用(10分钟)(1)教师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其特征。

(2)学生动手操作,将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分类。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应用。

4.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练习。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4的认知、书写和数数。

2.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分类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田字格纸上书写数字4,每个写5遍。

(2)找出生活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字4的认知、书写和数数掌握较好,但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分类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下节课加强巩固。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范文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范文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数、识数、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数数游戏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从1数到100。

教学方法:通过手指游戏、数数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数数。

2. 第二课时:识数教学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数字0-9,学会读写数字。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识数。

3. 第三课时: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通过数学卡片、计算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加减法运算。

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认知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形分类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识几何图形。

5. 第五课时:数学谜语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数学谜语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谜语、学生猜测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评价: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 数学卡片:用于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3. 实物教具:用于展示几何图形,帮助学生认知。

4. 数学游戏道具:用于课堂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数数游戏2. 第二周:识数教学3. 第三周:加减法运算4. 第四周:几何图形认知5. 第五周:数学谜语六、第六课时:认识时间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趣味数字
月日周五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

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3、做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
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你拍十我拍十十只蜻蜓把蚊吃
4、用打电话的方式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5、说说在哪里发现过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6、学生练习。

空间方位练习
月日周五
一、故事《捉迷藏》。

1、通过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2、学生观察图片能正确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

二、游戏及练习。

通过游戏及操作练习让学生感受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培养学生的方位知觉及注意力。

活动准备
1、《捉迷藏》故事的图片。

2、“什么变了”贴绒教具。

3、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看图讲述。

2、“什么变了”。

先让学生看一看家中物品的位置然后让学生闭上
眼睛教师迅速变换物品位置再让学生睁开眼睛看一看说一说“什么变了原来在哪里现在在哪里”。

3、游戏《小猫在哪里》。

4、学生操作。

根据老师的指示将玩具图片放在桌子的上面、下面和
旁边等等放完后告诉大家“我把××放在桌子的××。


5、学生练习。

附一天小兔和小猴子、小鸟、小蜗牛、小公鸡和小松鼠一起玩捉
迷藏的游戏。

小兔把眼睛闭上说“朋友们快藏起来吧”于是
小鸟、小猴子赶紧藏在树上小蜗牛藏在树下小松鼠藏在了树洞里
小公鸡藏在了水井的旁边。

小兔问“朋友们藏好了没有”大家说“藏好了你来找吧”小兔睁开眼睛一边找一边说“我的朋友们藏在哪里呀”它在树上找到了小鸟和小猴子在树下找到了小蜗牛在树洞里找到了小松鼠
在水井旁找到了小公鸡。

小兔把朋友们都找到了心里真高兴。

加减法的练习
年月星期五
【设计意图】
面对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
范围为了让学生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学生
在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
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
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磁性教具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
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课件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学生说说篓子里有
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总数然后让学生把水果
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

”让学生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
2 6 24 6 64 2 62 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学生说说篓子里有什么、
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学生说出总数然后让学生把水果分类并说
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7310 37
10 107 3 1037
三、引导学生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 3 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共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24 6 引导学生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10 3 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 3 64 2 62 4 引导学生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学生说出关键句。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
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
四、引导学生说出关键句。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
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
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
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学生玩卡片。

学生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
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学生玩橡皮泥。

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后让学生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学生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7 2 5 610
7 3 28 5 1 3 6
八、教师总结检查学生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学生活动时出
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学生对“总数”好理
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学生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学生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
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

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
学生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