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选集》读后感范文3000字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从鲁迅处汲取审视世态的智慧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从鲁迅处汲取审视世态的智慧《鲁迅选集》读后感:从鲁迅处汲取审视世态的智慧在阅读《鲁迅选集》这部伟大作品后,我深深地被鲁迅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洞察力所震撼。
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评论家,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笔触,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批判。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够汲取到许多审视世态的智慧,并对现实世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首先,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尖锐地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扭曲变态。
他像一颗炽热的星星,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照亮着社会的黑暗角落。
通过对他的人性解剖,我们不禁陷入思考:现实中是否也存在着这些痛苦、懊丧和绝望?这种关注社会命运的态度,让我在读完《鲁迅选集》后也对社会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其次,鲁迅作品中的鲜明人物形象也让我深受触动。
例如《药》中的方鸿渐,他是一个用尽一生也无法逃脱命运束缚的形象。
他的内心痛苦和挣扎让我颇有共鸣,我开始思考每个人都在命运的安排下奋力前行,但是否真的可以摆脱压力和痛苦。
这样的人物形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让我对自我成长和生活态度有了更深的思考。
此外,鲁迅的思想也在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示。
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都让我深感他作为思想家的伟大与深刻。
在《阿Q正传》中,阿Q站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十字路口,他的内心世界既丰富又扭曲。
他代表了一种在社会急剧变革中感到迷茫的人群,通过对阿Q的描写,鲁迅展现了对传统道德的质疑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
这种鲁迅的思想触动了我,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如何审视传统和适应现代社会。
最后,在阅读《鲁迅选集》后,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学的力量。
文学是一个传递思想、启发人心的艺术形式。
通过鲁迅的作品,我体验到了文学所带来的思考和冲击。
作为一个读者,我有责任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更加成熟和有思想深度。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也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社会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阅读鲁迅看到中国精神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阅读鲁迅看到中国精神鲁迅选集读后感在阅读《鲁迅选集》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切感受到了鲁迅的犀利批判和锐不可当的思想,更对中国的精神面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巨擘,他用犀利的笔触、深远的思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于中国精神的思考。
中国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仁爱、仁容、孝顺和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精神代表。
在《鲁迅选集》中,鲁迅通过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揭示,对于人性的深入剖析,以及对于民族命运的探寻,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对于自己精神血脉的认识。
他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思想的启迪,更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正是因为他在笔下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很强的中国精神。
无论是《狂人日记》中的疯癫主人公,还是《草地》中的群众人物,抑或是《阿Q正传》中的阿Q,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那种奋发向上、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中国精神。
这种中国精神是勇敢而公正、关心他人而不求回报的,而正是这种精神在鲁迅笔下得以重新焕发。
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对于中国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己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更远离了那种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精神。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更倡导了一种奋斗的、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精神态度。
中国精神的核心是民族进步和社会正义,而鲁迅则是这一精神的代表人物。
他关心工人、农民的境遇,呼唤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他批判旧体制、封建礼教,要求社会追求自由与平等。
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在逆境中奋斗,让我们重新思考个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鲁迅选集》中,我还深切感受到了鲁迅对于知识的重视。
他以自己的深思熟虑将自己提升到了理想的高度,他强烈呼吁每个人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他的这种对于知识的崇尚,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强调,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特别是《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经典之作,我不仅深刻感受到了鲁迅作为一位作家的独特才华,更理解到了中国精神中的勇敢与不屈。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文字令人警醒和反思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文字令人警醒和反思《鲁迅选集》读后感在读完《鲁迅选集》之后,我深感鲁迅的文字令人警醒和反思。
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的思考,引发了我对于现实与人性的深入思考。
鲁迅的文字犀利而直接,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他通过独到的观察和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人们的伪装和虚假来揭示社会的现实。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大量的社会不公、虚伪和愚昧。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和批判,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的弊端和不公,引起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于改变的渴望。
在《阿Q正传》这个作品中,鲁迅以一个普通的农民阿Q为主人公,通过他的形象来反映社会中的底层群体的命运。
阿Q作为一个虚有其表的英雄形象,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广大农民对于现实的无奈和被压迫的处境。
阿Q的自卑和虚荣心,使得他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通过对阿Q形象的描写,鲁迅无情地嘲讽和揭示了社会中底层人群的困境,使人们更深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悲哀。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狂人日记》,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
鲁迅以一个疯子的形象,来探讨社会对于个体的束缚和良心的沉寂。
疯子作为社会底层人群的代表,他的疯狂行为暴露了社会的丑陋和虚伪。
他的狂言疯语引起了人们对于社会道德和人性的疑问,使人们不禁思考,自己是否也在社会的规范之下沉默和顺从。
通过对于疯子形象的塑造,鲁迅对于社会道德的探讨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对于现实进行深入的反思。
除此之外,鲁迅的作品中还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和灰暗。
在《孔乙己》中,鲁迅以一个落魄的民工孔乙己为主人公,展现了人性的贪婪和残酷。
孔乙己在社会的压迫下,被迫堕落为一个四处偷盗的小人物,他的存在让人不禁对于人性产生了悲观的看法。
通过对于孔乙己形象的塑造,鲁迅深刻地描绘了社会对于个体的摧残,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自私。
《鲁迅选集》的文字令我警醒和反思,对于人性与现实的思考使我深感震撼。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之笔揭露种种社会弊病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之笔揭露种种社会弊病鲁迅选集读后感鲁迅之笔揭露种种社会弊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的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病。
阅读《鲁迅选集》后,我深深地被他的思想启发,并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鲁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他以真实的社会现象为素材,用锐利的笔触描绘了各种弊病。
他通过小说、杂文、散文等各种文体,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他用犀利的语言直接点出社会的痛点,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鲁迅的作品中,他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他指出,封建礼教束缚了人的思想和个性,使得人们无法追求自由和独立。
他通过塑造一些受压迫和被剥削的形象,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祝福》中的田局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
在这些作品中,他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抨击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生活的摧残和奴役。
此外,鲁迅的作品还批判了旧文化的虚伪和愚昧。
他通过《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和《狂人日记》中的贪官,揭示了旧文化对于个体的摧残和欺压。
他以独特的幽默感和深刻的洞察力,揭开了旧文化的面纱,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伪善和虚伪。
鲁迅的作品中也展现了对外来文化的抗拒和思索。
他不满于中国社会的闭塞和思维僵化,通过与外来文化的对比,揭示了中国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在《狂人日记》中,他以主人公的疯狂行为突出了中国社会的畸形和无序。
同时,他在作品中也表达了对现代文化和科学的向往,通过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勾勒出了中国改革的方向。
鲁迅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更是对人性的深入透视。
他通过作品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卑微,在揭示了社会弊病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他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种形象,如阿Q、孔乙己等,被人们广泛传诵,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作品中所传递的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人们在细细品味后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阅读《鲁迅选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阅读鲁迅让思想获得解放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阅读鲁迅让思想获得解放《鲁迅选集》读后感阅读鲁迅让思想获得解放鲁迅,这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给了我很深的影响。
最近我读了《鲁迅选集》,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的思想真的得到了解放。
首先,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伪善的痛斥,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患有“精神分裂症”,被大家称为“狂人”,实际上他只是看清了社会的虚伪和罪恶,想要从中解脱出来。
而社会却将他当作疯子看待,不愿正视问题。
这让我深思,难道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鲁迅的作品启发了我,让我开始思考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其次,鲁迅对传统观念持批判态度,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式。
《阿Q正传》中的阿Q,他既是一种无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封建传统观念的受害者。
他没有固定的职业,总是被人欺负,但他内心强大,总是通过自欺欺人来维持自己的尊严。
鲁迅透过阿Q的形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人性的扭曲。
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束缚我们思想的陈旧观念,拥抱新的思维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再次,鲁迅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语言简练,充满力量,让人印象深刻。
《呐喊》中的《狗》,以一个狗的视角描绘了人类的黑暗一面。
通过狗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残酷。
鲁迅以简洁而犀利的笔触,点燃了我内心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他的作品让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它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最后,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也感受到了他深沉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伪善,更是对人类悲惨命运的思考。
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生活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忧虑。
这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让我明白了人们在这个世界上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而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寻求一种解脱。
读完《鲁迅选集》,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鲁迅的作品让我不再盲从,敢于揭露社会的不公和虚伪,摒弃传统观念,积极思考问题,以全新的态度面对生活。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阅读鲁迅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阅读鲁迅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阅读《鲁迅选集》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这部作品集以其独特的鲁迅式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首先,鲁迅的作品中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通过描述那些在压迫和困苦中咬牙坚持的人们,展现了他们面对逆境时的坚毅和勇气。
鲁迅的作品《药》中,描写了一个贫穷的乡村医生,在面对疫情和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依然坚守岗位,尽力救治病患。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和钦佩。
其次,鲁迅的作品中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团结。
他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揭示和批判,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奋斗精神。
在《家》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描写,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情感。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们始终紧密相连,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
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此外,鲁迅的作品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阿Q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经历了各种屈辱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他虽然不是一个英雄,但却具备了一个英雄的精神。
他的故事让我深思,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华民族以其勇敢、坚强和团结的精神,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种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会更加辉煌。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从鲁迅处获得奋斗人生的智慧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从鲁迅处获得奋斗人生的智慧《鲁迅选集》读后感:从鲁迅处获得奋斗人生的智慧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的笔触犀利,思想深邃,对中国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影响深远。
阅读《鲁迅选集》,我深深感受到了鲁迅所传递的强烈社会意识和对人生奋斗的智慧。
在他的作品中,他以锐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引发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下面,我将分享我对于《鲁迅选集》的读后感,以及从中获得的关于奋斗人生的智慧。
首先,鲁迅作为一位文学家,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他对于封建礼教的弊端、知识分子的装腔作势,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揭示,让我深感震撼。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狂人孔乙己的视角,鞭挞了封建社会中人们虚伪的面孔和对权威的崇拜。
在这之中,我领悟到了一个人只有纯真、善良的内心,才能与社会假相战斗,揭示出真正的世界。
这也让我明白了在面对社会困境时,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与原则,而不是随波逐流。
其次,鲁迅的作品中传递出对现实不满和对于变革的憧憬。
他以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并积极呼吁人们觉醒,实现社会的改良。
他的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不少人心中的迷茫和困惑。
例如在《阿Q正传》中,通过描写阿Q的故事,鲁迅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阿Q精神”的批判,指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软弱与自卑。
从中我体悟到,只有发奋图强,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的认同。
正如鲁迅所言:“我们不要忽视自己已然具备的东西,也不可一味暴露其不足。
”另外,鲁迅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者,对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未来充满担忧与呼唤。
他对于中国文化的忧虑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贯穿了他的许多作品。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大事记》中,他为了唤起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深思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考。
在中国百年的沧桑变迁中,无数先贤为了民族的兴旺而抛头颅,洒热血。
鲁迅恪守着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职责,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力图唤起国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思考。
【读后感】《鲁迅自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鲁迅自选集》读后感《鲁迅自选集》是一本包含了鲁迅先生一生中的许多重要作品的集子。
这本书的阅读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鲁迅的文字,我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的黑暗有了更为真实的认识。
这本书中的作品大多是关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揭示。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这两篇文章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当时的社会和人性现象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揭露和触动。
通过读这些作品,我对中国封建社会和民族精神的缺失有了更加深刻和真实的认识。
鲁迅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对日本侵略和国人麻木不仁的愤怒,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真实的感知。
除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描写之外,鲁迅的作品还对人性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比如《药》这篇小说中,通过药品的临床试验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阴暗和利己主义。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在现实的社会中,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生命。
这种人性的扭曲让我感到震惊和失望,同时也让我更加警惕自己不要陷入这样的困境。
鲁迅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思考和启示。
他深深地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和扭曲。
在他看来,中国的封建社会和习俗严重地限制了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导致了一种被动和软弱的民族性格。
他坚决主张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反抗,力求解放和崛起。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鞭策和激励,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
通过阅读《鲁迅自选集》,我发现了鲁迅先生思辨和洞察的才华。
他犀利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成为了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探索,让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而真实的内涵。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可以看到历史的底色,也能看到现实的写照。
通过鲁迅先生的文字,我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为深刻和立体的认识。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从鲁迅处学习怜悯和勇气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从鲁迅处学习怜悯和勇气《鲁迅选集》读后感经过阅读《鲁迅选集》,我深为鲁迅先生的作品所触动。
他的散文以其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思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
在这其中,我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学到了怜悯和勇气。
鲁迅先生的作品充满怜悯之情。
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他深刻地洞察了社会的弊端和不公,用文字将这些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他以一颗怜悯的心去看待社会底层的人民,呼吁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使人们对于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正是鲁迅先生的怜悯之情,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温度和力量。
同时,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也学到了勇气。
他敢于面对社会的黑暗,勇敢地揭示社会的问题。
他敢于以直言不讳的方式批判社会的弊端,勇于站在弱者一边,为他们发声。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勇敢者。
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深深被他的勇气所感动,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鲁迅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和思考,他所展现的是一种理性与人性的结合。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悲剧和人民的苦难,也能够看到自己身处的社会现实。
他用尖锐的笔触,将社会问题揭示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对社会的荒谬和不公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他的作品激励着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教会我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社会的现象。
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的思想和世界观得到了深刻的升华。
鲁迅先生的作品使我认识到怜悯和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我面对困难和痛苦时,我会学习鲁迅先生怜悯的心,关注他人的困境,同时也会汲取鲁迅先生的勇气,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通过学习鲁迅,我意识到一个人不仅要有思想的锐利,更要有怜悯和勇气的力量,才能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怜悯和勇气。
他的作品不仅唤起了社会的思考,也启发了我个人的思考。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从鲁迅作品看到中国国民的精神风貌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从鲁迅作品看到中国国民的精神风貌《鲁迅选集》读后感中国国民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
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无疑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以其犀利而真实的笔触,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选集》是一本集合了鲁迅一生创作的作品的巨著,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国民的精神风貌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在《鲁迅选集》中,我看到了中国国民的勇气与坚韧。
鲁迅的作品以揭露社会黑暗、探索人性的深渊为主题,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愤怒。
他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残酷与不公,深入刨析社会的矛盾与病态。
他毫不畏惧地批判封建主义、压迫和忍辱的文化传统,为中国人民争取尊严和自由。
鲁迅的作品中透露出的坚持与顽强精神,无疑是中国国民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在《鲁迅选集》中,我看到了中国国民对教育的渴求与追求。
鲁迅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呼吁中国人民用科学的眼光来认识世界,用现代的知识来拓展眼界。
他关注青年的成长与教育,提倡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
他强调教育的力量,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凸显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中国国民的求知欲与对教育的追求,正是中国国民精神风貌中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
第三,在《鲁迅选集》中,我看到了中国国民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与呼唤。
鲁迅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平与不正义。
他通过对封建主义、旧文化和压迫现象的无情揭露,激发了人们对社会正义的强烈渴求。
他让人们看到了社会阶级和人性的丑陋,同时也唤醒了他们对于真正公正和人道的向往。
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成为社会正义的先锋。
中国国民对公正与正义的执着不懈追求,是中国国民精神风貌的又一重要方面。
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对中国国民的精神风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鲁迅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对于社会的思考和探索,也体现了中国国民对于真理、自由、公正的追求。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阅读鲁迅令人视野大开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阅读鲁迅令人视野大开在阅读完《鲁迅选集》之后,我深感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拓。
鲁迅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无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他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读完鲁迅的作品,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阴暗面的世界。
他在《狂人日记》中对社会的讽刺和悲愤,让我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对封建迷信、教育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的揭露,不仅对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深刻的批判,也让我获得了对社会现实的更为深入的认识。
鲁迅的作品不仅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动机复杂、内心扭曲的形象。
通过对阿Q的描写,鲁迅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悲哀。
阿Q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采取了一系列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尊心,却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个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是对中国人普遍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的讽刺。
这让我深感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以及其中隐藏的各种问题。
在鲁迅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对人民的关怀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
他的《故乡》描绘了一个穷苦农民的悲惨生活,对农民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愤怒。
他对知识分子艰难求学的描写,对于当时的有识之士来说,无疑是对他们的深刻鞭挞。
鲁迅通过这些描写,希望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改变现状的行动。
读完《鲁迅选集》,我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虽然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那个黑暗而封闭的时期,但是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依然存在。
通过鲁迅的作品,我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体验更加深刻,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担当和责任。
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示作用。
他用独特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复杂,让我深受触动。
他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批判,不仅让人们看到了问题的存在,更是促使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动力。
通过读鲁迅的作品,我对于社会问题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更加看清了自己应该如何在当下这个社会中生存和奋斗。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之语令人发人深省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之语令人发人深省《鲁迅选集》读后感鲁迅之语令人发人深省在读完《鲁迅选集》之后,我深感鲁迅先生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言辞深邃而发人深省。
这本书是我认真阅读过程中的一次心灵洗礼,让我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鲁迅先生的作品以鲜明的批判精神和犀利而准确的文字风格闻名于世。
他通过对中国社会及其问题的触动及批判,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封建社会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他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和劣根性,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并不完美,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变来实现真正的进步。
《鲁迅选集》中的一篇篇文章饱含着深沉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的批判。
其中,有一篇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那就是《狂人日记》。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疯狂的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狂人的观点,我们看到了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同时也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视角下的社会现象,思考了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中种种不公与不平等的现象,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根源和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另一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阿Q正传》。
这个故事以一个普通底层人物阿Q的形象,刻画出了人性的悲哀和社会的冷漠。
阿Q虽然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但他在故事中的奋斗与抗争却让人感到悲壮。
通过描写阿Q的形象和遭遇,鲁迅先生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使我对于社会的冷漠与不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鲁迅选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陷入深思。
他的文字简而有力,每一个词句都饱含着深邃的内涵。
他的作品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揭示更是令人反思。
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那种犀利的思维和尖锐的语言。
他的言辞有一种强烈的张力,能够直戳人心的深处,激起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行动的呼唤。
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意识到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改革者。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从鲁迅作品获得奋斗的智慧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从鲁迅作品获得奋斗的智慧《鲁迅选集》读后感:从鲁迅作品获得奋斗的智慧在读完《鲁迅选集》这本书之后,我被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奋斗的智慧深深打动。
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同时也传递了奋斗与希望的力量。
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受到了启发和鼓舞。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尖锐批判和深刻思考。
他以犀利的语言剖析了封建社会的陋习和社会弊端,如《狂人日记》中的"人言可畏",以及《阿Q正传》中阿Q的悲剧命运等。
鲁迅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让我明白了人类社会的困境以及改变社会需要付出的努力。
通过他的揭示,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能摆脱这种困境,追求更好的生活。
同时,鲁迅的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由与尊严的不懈追求。
他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拙于辞令地说,这个社会对于...人办不到上海,主要是个互相糟蹋互相欺负的社会"。
他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揭露,强调了个体的尊严和自由的重要性。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相辅相成,表明了他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向往。
这启示了我,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为实现自由而奋斗。
此外,鲁迅作品中多次提到了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
在《野草》中,鲁迅写道:"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尽可能地在自己所爱的环境中创造美。
"这句话让我深思,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想的目标,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鲁迅身上所体现的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使我明白只有相信自己并朝着理想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认识到了鲁迅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智慧和人生哲理。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人生道路的指引。
他的作品让我深刻意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自身应有的奋斗态度。
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不忘鲁迅先生的智慧,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实现社会的公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锐利的笔锋批判腐朽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锐利的笔锋批判腐朽《鲁迅选集》读后感《鲁迅选集》是一本我非常喜爱的书籍。
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对他锐利的笔锋以及对腐朽现象的批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鲁迅先生的文字总是简洁而有力。
他善于用简短的语句,直指问题的核心,使人一读即响。
在他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不回避真实,不回避丑陋,而是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
他的文字给人以启示,让我深入反思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其次,鲁迅先生对腐朽现象的批判令我深思。
他的作品中不乏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揭示,如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官场腐败等。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对人民的伤害。
他的批判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在今天对我们同样具有警示意义。
我们必须反思和面对这些问题,积极寻找改变和进步的途径。
同时,鲁迅先生的笔锋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他的文字富有激情和力度,犀利而刺人。
他用尖锐的语言批判腐朽,让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愤怒和痛苦。
他的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记录,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追问和抗争。
这让我思考,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以及反抗那些不公和腐朽的现象呢?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对社会的批判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关注人性的善恶、冷漠与温情。
他的作品揭示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不禁思考人类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是自私还是无私。
当我看到他描述人性腐败的一面时,我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着这些问题。
这样的思考让我更加明白,改变社会需要我们首先改变自己,从个体做起。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鲁迅选集》,我对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作品锐利地揭示了社会腐朽现象,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真相和积极地改变现实。
他的笔锋尖锐,文字有力,让我感受到他的犀利批判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读后感】《鲁迅自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鲁迅自选集》读后感
《鲁迅自选集》是一部鲁迅生前亲自选辑的作品集,包括了鲁迅先生的诗歌、小说、杂文等多个方面的作品,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书籍。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化成就,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怎样思考和行动。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文风,深刻地揭示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困境。
在阅读《鲁迅自选集》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思想深度和文艺成就。
他一直致力于用文字语言唤起人们的思考和热爱,我们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
例如,“我之信仰,在斗争中求得自由,在信仰中得得解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人生旅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苦难,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与之奋斗,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另外,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也非常注重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他在小说《狂人日记》中描述的主人公病态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引起了读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在阅读中,我感受到凌乱的文化环境和道德认识的混乱对人的影响,而这一现状在当今社会同样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鲁迅先生毫不妥协的精神和对道德伦理的高度关注,从而保护和维护好人类命运的基本价值。
总的来说,《鲁迅自选集》的阅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体验。
通过阅读,我对鲁迅先生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怎样思考和行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只要我们保持一个批判的、思考的、勇敢的心态,就能够面对并克服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鲁迅选集》读后感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似乎很难再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记忆。
然而,当我读完《鲁迅选集》后,我发现其中的人物形象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令我难以忘怀。
《鲁迅选集》是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的合集。
其中,他以犀利的笔触和骨髓深处的洞察力刻画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些人物的真实、饱满和鲜活,它们仿佛就在我的身边,与我同呼吸、共命运。
首先,我被《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震撼。
这个患有“作家病”的主人公,以自我放逐和痛苦的内心为代价,持续地揭示着现实社会的荒谬和悲惨。
他咬牙切齿地鞭挞社会的黑暗,用严谨的逻辑和尖锐的言辞抨击着伪君子和伪善者。
狂人自信、思索和勇敢,他不去迎合社会,而是秉持自己的信念坚定地前行。
读到最后,我如饥似渴地渴望成为那样一个敢于对抗,在黑暗中闪耀的狂人。
接着,我被《药》中的“李先生”深深吸引。
李先生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但他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当村子里的牛病了,没有人有能力医治时,李先生为了救治牛,不顾自己家中的困难,四处奔走求医。
他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和执着打动了我。
对于李先生而言,救治牛病不仅仅是为了救牛,更是为了救人心中的善良和正义。
他的坚持和牺牲精神令我敬佩不已。
另外,《阿Q正传》中的“阿Q”也是我无法忘怀的人物。
阿Q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落魄英雄”,他虽然生活贫苦,却总是自命不凡地嘲笑他人。
他抱着自尊和傲慢,不愿接受现实的打击,却时常在挫折面前败下阵来。
他是一个具有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倾向的可怜人,他的心理变化和自我调解引起了我对人性的深思。
这些人物形象在鲁迅的笔下栩栩如生,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和面貌的人群。
他们或奋战在黑暗中,或苦苦挣扎于现实的压力下,他们的命运和处境让我心生感慨。
鲁迅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他用文字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触动了我的内心。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之作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之作令人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位喜欢文学的读者,我最近读了《鲁迅选集》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
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触及和对人性的独特洞察力让我深思不已。
在《鲁迅选集》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呐喊》等,他们以其犀利而真实的笔触,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
一直以来,我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读完这本选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社会的无尽关怀和对人性的深沉思考。
《阿Q正传》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它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社会背景,展现了一个被动的、自卑的普通人的形象。
阿Q这个人物具有鲜明的特点,他虽然懦弱,但却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顽强和不屈。
阿Q的形象让我深思,他身上的一种虚伪和躲避,让我联想到了当今社会中一些人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行为。
鲁迅通过阿Q这个角色告诉我们,虚伪和躲避不是成为真正强者的方式,只有实实在在地面对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另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怪象和人们的狂热心态。
通过这个狂人的视角,鲁迅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荒谬。
这篇作品让我深思,人们因为追求新潮的思想而过度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并且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追逐个人利益。
鲁迅通过这个狂人的形象告诉我们,要正视现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要盲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呐喊》是一部集合了鲁迅先生多篇短篇小说的作品集,其中的《狗》、《药》、《孔乙己》等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作品中扎实的写作技巧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在阅读时难以自拔。
尤其是《药》这篇小说,通过对于药物对人的毁灭性影响的揭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中的医疗问题。
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揭示了当时医疗体系的种种弊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冷漠。
这里面所展现出来的悲剧性的故事,让我深思医疗体制的不公平,也让我暗自庆幸生活在一个可以接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时代。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阅读鲁迅洞见社会种种问题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阅读鲁迅洞见社会种种问题《鲁迅选集》读后感《鲁迅选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其中所展现的对社会种种问题的洞察力,令人深受触动。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社会观察家的非凡智慧和独特视角。
鲁迅先生对社会种种问题的洞察力令人称道。
他以锐利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对中国近代社会进行了无私的揭露和批判。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封建社会的残暴和黑暗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国民性的缺陷和软弱进行了深刻思考。
《阿Q正传》揭示了小人物庸俗、懦弱的一面,准确地刻画了小人物的心理变化,展现了社会封建压迫的残酷和可怕。
与此同时,鲁迅先生对于现代教育和科技的思考也十分独到。
他通过《狂人日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力图唤醒人们对封建迷信和陈旧观念的认识。
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也可以在《孔乙己》等作品中找到,他对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呼吁改革现代教育,使其符合时代的需求。
与此同时,鲁迅先生对于妇女问题的关注也是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通过《药》《阿米尔的礼物》等作品展示了对妇女命运的关怀。
他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妇女权益的压迫,还提出了对现代社会中妇女地位的思考和关注。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受触动。
通过鲁迅先生的笔触,我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困境。
他不仅仅是点明问题的人,更是唤醒人们意识的启蒙者。
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让人们深感封建社会的残酷和黑暗,深感自身的软弱和局限。
作为读者,我们应当从他的作品中汲取深刻的思想启示,关注社会问题,找到我们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总而言之,《鲁迅选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思熟虑。
通过鲁迅先生的洞察力和犀利笔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思考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读完《鲁迅选集》后,我对中国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文学创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阅读体验。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 阅读鲁迅获得人生的洞见
《鲁迅选集》读后感3000字阅读鲁迅获得人生的洞见阅读鲁迅获得人生的洞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和文化巨擘,他的作品广泛传播,深刻影响了多代读者。
在《鲁迅选集》中,我读到了许多令我深思的作品,从中感受到了鲁迅对人生的独特洞察和深刻思考。
以下是我对《鲁迅选集》的读后感。
首先,鲁迅的作品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残酷和黑暗。
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的自述,我们看到了一个疯狂世界的真实写照。
这个社会充斥着冷漠、虚伪和利益的追逐,人们心灵的贫瘠和扭曲让人不寒而栗。
而《阿Q正传》则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出封建习俗和民族虚荣心的荒诞和可悲。
这些作品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让我认识到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种种不公。
其次,鲁迅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奈和困境。
他的小说《孔乙己》以及《老外》等作品描绘了一些社会边缘的人物,他们因为出身、威望或者其他原因,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被边缘化和压迫。
这些人物的命运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心痛,同时也让我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另外,鲁迅的作品也展示了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思考。
他的散文《狂人日记》中,主人公提出“我要做一件事——杀明白人。
”这其中隐含了对于知识分子的批判,他认为知识并不代表着高尚道德,而是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真正的价值。
同时,他强调教育的力量,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解决社会问题,拯救国家和民族。
鲁迅的作品还让我看到了他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思考和反思。
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解构,批判了封建文化对于人的束缚和压迫。
他主张要走向现代化,摆脱封建迷信和旧时风俗的束缚。
鲁迅的作品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他的笔触深入人心,他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触动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我发现了社会的丑陋,揭示了人性中的种种弱点和欺骗,被震撼的同时更加接近了真实生活。
在阅读《鲁迅选集》的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鲁迅自选集》读后感3000字
《鲁迅自选集》读后感3000字《鲁迅自选集》读后感3000字; ; ; ; ; ; 读后感大全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一篇3000字的《鲁迅自选集》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篇《鲁迅自选集》读后感对大家有所帮助!去年出国前,接到好几家出版社约稿,都是叫我从旧文中“随便选选”,弄成一个本子,凑在某某“丛书”里。
小子何德,竟蒙如此恩待,于是唯唯诺诺,马上动手。
先立一个或几个趣味,分若干小辑,这几篇给甲社,那几篇给乙社,五本“自选集”模样的东西顷刻告成,眼前就浮现了它们将同时面市的壮观场面,而且读者若干,稿费几何——这么一想,不免志得意满,虽然有一件似乎不太有的放矢的事脑子在脑子里一闪,也迅速掐灭了。
一年后拿到新书五本,略微一翻,才明白当初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是什么,丝毫高兴不出来了:很多文章选重复了。
其实,即使为了凑字数,也无须那样猴急,抽掉几篇,厚薄也相宜了。
总还是过于自爱,希望自己的大作让更多的人看到罢,但结果不仅不好意思读者,也害了自己的大作。
有一位朋友,每天早上对着镜子九次自批脸颊四次(一边两次),这才“定定心心”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这篇文章,要谈鲁迅在1932年底编辑、次年3月前由天马书店出版的《自选集》,却先说了一通自己的鸡毛蒜皮事情,倒并非应受这位朋友影响,实在只是想借这机会,谈图书出版与现代文学史的一个怪现象。
中国文学语言高产作家,只有鲁迅一人自觉按照编年方式整理著作,由此避免小说、散文、杂文作品重出于不同的单行本。
这是作者之福,读者之福。
其他女作家如周作人——更不要说当代的我辈——就很惨了,虽是“自编文集”,也缭乱不堪。
笔者因为犯过这错误,所以悔愧至深。
不够香简草记得是竹内好还是木山英雄曾经说过,鲁迅一生都在撰写《鲁迅全集》,意识是说,逐年主笔自己的作品的大幅习惯,预先确定了他写下的片言只语在未来的“全集”中的位置,而这也足以使《全集》之外任何自己或别人的选本,都无害其著作体系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自选集》读后感范文 3000 字 去年出国前,接到好几家出版社约稿,都是叫我从旧文中“随便选选”,弄 成一个本子,凑在某某“丛书”里。
小子何德,竟蒙如此恩待,于是唯唯诺诺, 马上动手。
先立一个或几个主题,分若干小辑,这几篇给甲社,那几篇给乙社, 五本“自选集”模样的东西顷刻告成, 眼前就浮现了它们将同时推出的壮观场面, 而且读者若干,稿费几何——这么一想,不免志得意满,虽然有一件似乎不太稳 妥的事在脑子里一闪,也迅速掐灭了。
一年后拿到新书五本,略微一翻,才明白当初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是什么, 丝毫高兴不起来了:不少文章选重复了。
其实,即使为了凑字数,也无须那样猴 急,抽掉几篇,厚薄也相宜了。
总还是过于自爱,希望自己的大作让更多的人看 到罢,但结果不仅对不起读者,也害了自己的大作。
有一位朋友, 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自批脸颊四次(一边两次), 这才“定定心心” 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这篇文章,要谈鲁迅 在 1932 年底编辑、次年 3 月由天马书店出版的《自选集》,却先说了一通 自己的鸡毛蒜皮事情,倒并非受这位朋友影响,实在只是想借这机会,谈图书出 版与现代文学 史的一个现象。
中国现代高产作家, 恐怕只有鲁迅一人自觉按照编年方式整理著作, 由此避 免小说 、散文 、杂文 作品重出于不同的单行本。
这是作者之福, 读者之福。
其他作家如周作人—— 更不要说当代的我辈——就很惨了,虽是“自编文集”,也缭乱不堪。
笔者因为 犯过这错误,所以悔愧至深。
不记得是竹内好还是木山英雄曾经说过,鲁迅一生都在撰写《鲁迅全集》, 意识是说, 逐年编辑自己的作品的习惯, 预先确定了他写下的片言只语在未来的 “全集”中的位置,而这也足以使《全集》之外任何自己或别人的选本,都无害 其著作体系的完整性。
即使这样,鲁迅生前也只编了一本《自选集》,这就更要令当时和后来无数
1/7
作者尤其是像我这样半吊子的鲁迅研究者惭愧得“汗不敢出”了。
讲究书的版本形式, 乃一切爱书写书者的习性, 但鲁迅这方面似乎特别严格。
他曾经针对清修《四库全书》而反复致慨于满族统治者对汉人书籍精心的“谋 杀”。
对一些谋取暴利或达到别样目的的“聚珍本”、“校注本”,他不仅指出 校对乃至断句上的错误, 更不放过出版和编辑者随意变乱古人著作版式的漫不经 心、甚或自以为高明的恶劣行为。
新出版的图书天地过窄,他也极其不满,以至 于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加以深究。
在 《鲁迅全集》 里, 关于“书的还魂和再造” 的现象的论述很多,但我们也注意到,鲁迅谈论版本形式往往意有他属,不同于 那些喜欢炫耀见识高卓或收藏宏富的博雅之士。
总的精神,无非“朴实”、“认 真”四字。
《鲁迅自选集》选《野草》七篇、 《呐喊》、 《彷徨》各五篇、 《朝花夕拾》 三篇、《故事 新编》 两篇, 共二十二篇。
因为鲁迅生前只有这本 《自选集》 , “编选意图” 就特别引起学者们的兴趣。
张铁荣先生在《中华读书报》(2005 年 6 月 1 日)上 著文,对此多有论述。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他仅仅从《呐喊》中选取了自己最满意的 5 篇小说,作者自己并没有把这 两篇‘听将令’的代表作《药》和《明天》选进去,这大概表明了他所说的‘听 将令’是一种自谦和托词,也可以看出对这两篇作品不甚满意。
如果没有《鲁迅 自选集》的出版,我们就很难知道来自作者的这一心灵深处的信息。
其次,关于 从彷徨选取的 5 篇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面删去了《兄弟》、《孤独者》 和《祝福》很值得研究,起码说明此时的鲁迅已经从兄弟失和的阴影中脱出,在 心绪上也和彷徨时代完全不同了。
当然从《故事新编》中只选取了两篇就是《奔 月》和《铸剑》,这是最符合鲁迅精神的作品,至于为何删去了《补天》——就 很值得对 1933 年的鲁迅进行具体分析了。
” 《鲁迅自选集》是鲁迅应天马书店之请编选的,以鲁迅对“选本”问题的敏 感,他在这次的“自选动作”中参进一些特殊用意,也是可以想象的,但张铁荣 先生这一段话也过于坐实、过犹不及了。
鲁迅在 《自选集》 的“序言”里说得明白, 他接受邀请, 编这本 《自选集》 , 主要是同意出版者的说法,“能够节省读者的耗费”,至于“以为由作者自选, 该能比别人格外知道的清楚”,他就并不赞同、而且因此感到“很难”了:“因 为我向来就没有格外出力或格外偷懒的作品, 所以也没有自以为格外高妙, 配得 上特别提拔出来的作品。
没有法,就将材料,写法,略有些不同,可供读者参考 的东西,取出二十二篇来,凑成了一本,但将太给人一种‘重压之感’的文字, 却特地竭力抽掉了。
” 可见鲁迅对自己的作品并无特别的轩轾, “最满意”云云, 恐怕要引起误导 的。
鲁迅判断自己的作品的标准,并非只有一个。
何况,这毕竟只是应别人之请 而编的方便一般读者的权宜的集子,让人家读了有兴趣,再去看他别的著作,就
2/7
够了。
这可不同于他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之类的选本,要承担一种 文学史的使命。
至于“就将材料,写法,略有些不同,可供读者参考的东西,取 出二十二篇来,凑成了一本,但将太给人一种‘重压之感’的文字,却特地竭力 抽掉了。
”这个用心确是有的,但我看也没法因此就推测鲁迅具体的意图。
作家从自己的文字中挑选若干,勒为一集,可以叫“取出”。
那些没有入选 的,也就是没有入选而已,至多如鲁迅所说,“竭力抽掉”罢了,但这不过是避 免让它们在篇幅有限的《自选集》里出现,并没有“不甚满意”的因素,更不能 说“删去”。
鲁迅对自己的作品的不满是有的, 但那并不是在比较自己的作品之 后,满意于此,而不满于彼。
否则,一本《自选集》出来之后,没有入选的所有 其他作品, 岂不都要有可能被读者疑心是鲁迅自己“不甚满意”、 并不“最符合 鲁迅精神”,因而不得不大打折扣了吗? 《鲁迅自选集》没选杂文,他还说,“够得上勉强称为创作的,在我,至今 就只有这五种”。
其实,这里的“创作”一词,是鲁迅故意借用别人的概念,并 非他自己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杂文也是或者更是一种“创作”。
如果我们偏 信了他的话,是否就可以认为,鲁迅在《自选集》里不选杂文,就是对杂文“不 甚满意”,要“删去”了呢?断乎不可。
肯定“选本”的重要性,又明白一切“选本”的局限,这才比较平实,似乎 也更加“符合鲁迅精神”吧。
据此,我们大概也可以明白,鲁迅一生为什么只有一个《自选集》了。
周作人说鲁迅有文字上的一种“洁癖”, 这不仅是说他在创作的时候字斟句 酌,决不含糊,马虎,还包括原文于报刊上发表之后,在收入集子里时,又趁机 大加修改。
但我们千万别误会, 以为鲁迅的修改, 是修改自己的观点。
决不是的。
他的修改, 差不多——我没有详细通盘的研究——只限于具体的而且极细微的字 句。
不知道这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是心理上的问题的表现,专门研 究作家的变态或病态心理的学者们, 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以前读孙玉石先生 的《〈野草〉研究》的附录,介绍鲁迅怎样在编辑《野草》时细心修改那些在我 看来似乎并无必要修改的小地方, 就已经很纳罕了。
这次再看鲁迅著作校勘专家 刘运峰先生校注的 《鲁迅自选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年新版), 仅仅对照“序 言”,就有极大的震动。
一篇标点符号在内不到一千五百字的短文,鲁迅后来将 它收入《南腔北调集》,竟然修改了四十处之多,而且全是细小的字句方面的修 改。
文章最后的“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鲁迅于上海寓楼”,也要改成“一 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鲁迅于上海寓居记”! 我以为,今天的读者看这本有详细校注的《鲁迅自选集》,最大的收获,恐 怕还是看他怎样疯狂地改文章(手边要有别的版本进行对照)。
那是在电脑发明之 前、大多数人还用毛笔一笔一划写文章的时代。
3/7
4/7
5/7
6/7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