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的定义

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指为了规范特定操作过程而制定的详细指导文件。
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生产制造、医疗服务、航空航天等。
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安全性,避免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的定义、内容和编写要点。
一、操作规程是对特定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的文件。
它通常由业务专家、技术人员和安全专家共同制定,并经过多次审查和验证。
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明确、一致的操作指导,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事故。
操作规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操作步骤:详细描述操作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应该清晰明了,包括具体操作、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操作顺序等。
操作步骤应该按逻辑顺序排列,以便读者能够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2. 操作要点:列出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这些要点通常是为了提醒操作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如何避免或正确处理。
操作要点应该具体、明确,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3. 安全措施:包括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预防措施。
安全措施应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例如,如果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防护设备或服装,应该在操作规程中明确指出。
4. 质量要求:列出操作过程中需要满足的质量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包括工作标准、检查要点、产品规格等。
质量要求的目的是确保操作过程的结果符合预期,并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
5. 错误处理:介绍常见错误或问题的处理方法。
操作规程应该包括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案例,以便操作人员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并减少对操作过程的影响。
二、操作规程的编写要点编写操作规程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要点,以确保操作规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1. 准确性和清晰性:操作规程应该使用准确、明确的语言来描述操作过程。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术语,以免引起歧义或误解。
同时,可以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工具,以增加操作规程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操作规程的定义

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规范性,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步骤和操作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它是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工作操作的准则和依据,用于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达到预期的结果。
一、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操作规程能够提供清晰明了的工作步骤和操作要求,帮助员工准确理解工作内容,降低工作风险,避免错误操作。
其次,操作规程能够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员工在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混淆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操作规程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确保工作结果符合预期,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操作规程有利于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便于对员工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二、制定操作规程的原则制定操作规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性: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清晰明了,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术语,确保每一项工作步骤和操作要求都能被员工准确理解和执行。
2.可操作性:操作规程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要求员工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简便、准确地执行,不过于繁琐和复杂,避免给员工带来困惑和阻碍。
3.一致性:操作规程应与实际工作相适应,与组织内其他相关规定相一致,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时效性:操作规程应当及时更新和修订,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和新的业务需求,保持规程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可追溯性:操作规程应当留下操作记录,方便对工作进行回顾和追溯,为后续的问题排查和解决提供依据。
三、操作规程的内容与结构操作规程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和定制,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前言:简要介绍操作规程的作用和重要性,提醒员工遵守规程的必要性。
2.范围与适用对象:明确操作规程适用的岗位、部门或工作范围,排除一些特定情况的适用性。
3.定义: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关键字词进行解释和定义,以便员工正确理解和执行。
操作规程范文

操作规程范文操作规程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内部为了规范工作流程和行为举止而制定的一种制度性文件。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和成员都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一份操作规程范文,供参考: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本单位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
第三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定在本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四条本操作规程是本单位内部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
第五条任何员工不得以任何理由故意违反本操作规程,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六条本操作规程由本单位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并定期修订。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七条组织内部工作流程分为日常工作流程和特殊工作流程。
第八条日常工作流程是指日常常规性工作的流程,包括文件上报、会议安排、资源申请等。
第九条特殊工作流程是指特定工作任务的流程,包括项目管理、活动举办等。
第十条日常工作流程由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特殊工作流程由特定的工作小组或负责人制定。
第十一条工作流程应实现简单、清晰、高效、透明的原则。
第三章工作准则第十二条本单位全体员工应按照以下工作准则进行工作:1. 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合法合规;2. 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3. 守信用,真实记录和报告工作情况;4. 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5. 遵守组织内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6. 珍惜单位资源,遵守财经纪律;7. 始终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第十三条具体工作准则由各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制定,并在员工入职时进行培训和告知。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四条本单位员工应严守工作纪律,遵守以下规定:1. 严禁在工作中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2. 严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吸烟;3. 严禁私人事务影响工作;4. 严禁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滥用权力;5. 严禁泄露公司机密信息;6. 严禁传播虚假信息或恶意诽谤他人;7. 严禁盗用他人财物或冒用他人身份。
操作规程内容

操作规程内容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规定,用于指导员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
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严格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责任分工、工作标准等内容。
它对于保障工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操作规程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流程:详细说明了工作的操作步骤和流程,包括开始工作、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结束工作等环节。
2. 安全注意事项:规定了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细节,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防火防爆措施等。
3. 责任分工:明确了每个工作岗位的责任分工,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4. 工作标准:规定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质量要求、数量要求、工期要求等。
5. 应急处理: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了规定,如火灾、事故等。
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员工明确
自己的工作任务,规范操作流程,遵守安全规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
此外,操作规程还可以作为员工培训和考核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因此,制定和执行操作规程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必要工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能保障员工的安全,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操作操作规程

操作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操作流程和方法的文件或说明。
它是一种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手册,对于员工的操作、管理和监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行业中,操作规程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医疗领域,医院会有一套严格的手术操作规程,用来规范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操作流程以及术后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而在工厂生产线上,也会有详细的操作规程,用来规范生产员工的操作步骤,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
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工作目的、操作流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防护、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
通过遵守操作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工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操作规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更新。
只有及时更新操作规程,才能保证其符合当前的工作需求和安全要求。
总的来说,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员工的安全非常重要。
每个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操作步骤,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生产。
操作人员操作规程15篇

操作人员操作规程15篇【导语】操作人员操作规程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5篇优秀的操作人员操作规程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名目》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操作人员操作规程,仅供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名目【第1篇】钢筋冷拉和张拉操作人员岗位平安规程1. 冷拉卷扬机前应设置防护挡板,没有挡板时,卷扬机与冷拉方向应成90度,并且应用封闭式导向滑轮。
操作时要站在防护挡板后,冷拉场地不准站人和通行。
2. 冷拉钢筋要先上好夹具,离开后再发开车信号。
发觉滑动或其它问题时,要先行停车,放松钢筋后,才能重新进人操作。
3. 冷拉和张拉钢筋要严格根据规定的应力和伸长率进行,不得任凭变更。
不论拉伸或放松钢筋都应缓慢匀称,发觉油泵、千斤顶、锚卡具有特别,应马上停止张拉。
4. 张拉钢筋,两端应设置防护挡板。
钢筋张拉后要加以防护,禁止压重物或在上面行走。
浇灌征时,耍防止震惊器冲击预应力钢筋。
5. 干斤顶支脚必需与构件对准,放置平正。
测量拉伸长度、加楔和拧紧螺栓应先停止拉伸,并站在两侧操作,防止钢筋断裂,回弹伤人。
6. 同一构件有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时,预应力钢筋应分二次张拉,第一次拉至掌握应力的70-80%,待非预应力钢筋绑好后再张拉到规定应力值。
7. 电热张拉的电气线路必需由电工安装,导线连接点应包扎,不得外露。
张拉时,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
8. 电热张拉达到张拉应力值时,应先断电,然后锚固,如带电操作应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钢筋在冷却过程中,两端禁止站人。
【第2篇】机床操作人员平安操作规程机床操作人员的平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是否仔细执行平安操作规程。
为确保平安,操作人员做到:一、操作人员必需熟识使用机床的特点及平安操作规程,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平安技术教育和检查平安操作技能。
二、操作人员应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
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放开的衬衫或外套。
操作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操作规程包括哪些内容操作规程是组织和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具体规定了工作人员在特定工作环境下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操作步骤。
一个完善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工作的高效率、安全性和质量,并提高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
本文将介绍操作规程涵盖的主要内容。
一、操作目的操作规程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明确操作的目的。
具体而言,操作规程需要解释为什么需要进行这项操作。
这有助于工作人员理解操作的背景和意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操作范围操作规程还需要明确操作的范围。
具体而言,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明确该操作规程适用于哪些部门或岗位。
这有助于确保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三、操作步骤操作规程最重要的部分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应该详细描述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对于每个步骤,需要清晰地描述所需的工作内容、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的方法。
通过明确的步骤,可以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高效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错误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程还应包括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这包括对潜在危险和风险的警示,以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通过提供明确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五、操作规范与标准操作规程还应参考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具体而言,操作规程应该明确参考的操作规范和标准的名称和版本,并解释其适用范围和重要性。
通过参考和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可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
六、维护和更新操作规程应明确规定维护和更新的责任和程序。
具体而言,操作规程的维护和更新应由专门的负责人或部门负责,并明确规定更新的频率和程序。
通过定期更新和维护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环境保持一致。
结论操作规程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它涵盖了许多内容,包括操作目的、操作范围、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范与标准以及维护和更新等。
一个完善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工作的高效率、安全性和质量,并提高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
操作规程的范围有哪些

操作规程的范围有哪些
《操作规程的范围》
操作规程是组织内部制定的指导人员或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如何执行工作、流程或任务的文件。
它是组织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安全和高效性。
操作规程的范围是指适用的领域和范围,下面是操作规程的范围有哪些。
1. 生产工艺
操作规程通常适用于生产工艺,包括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原材料的使用和处理等。
生产工艺的操作规程可以指导员工如何正确地操作设备、制造产品、质量标准等。
2. 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操作规程可以指导员工如何在各种情况下进行安全操作,包括遵守安全规定、使用安全装备、处理紧急情况等。
3. 设备维护
操作规程还可以适用于设备维护范围,指导员工如何正确地操作、监控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组织内部非常关键的一环,操作规程可以适用于指导员工如何控制和监测产品的质量,包括检验标准、测试程序
等。
5. 流程管理
操作规程还可以适用于流程管理的范围,指导员工如何进行流程操作和控制,保证流程的顺利进行和高效性。
以上是操作规程的范围,它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和范围,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操作规程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都是为了确保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三篇)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岗位安全操作,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规程制定。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及临时工等。
第三条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操作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二章岗位安全操作原则第四条岗位安全操作原则是人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集体防范,个人负责。
第五条人员安全第一,即在进行任何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员工的人身安全是首要考虑的。
第六条预防为主,即在工作前必须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综合治理,即在进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进行综合治理。
第八条集体防范,即在工作中员工要相互协作,互相提醒,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岗位安全。
第九条个人负责,即每个员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员工安全培训第十条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本单位要进行员工安全培训。
第十一条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岗位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安全防护措施等。
第十二条安全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
第十三条安全培训周期根据需要进行,至少一年进行一次。
第十四条安全培训的结果要记录在册,以备查阅。
第十五条员工参加培训后要签订培训合格证,以作为参加工作的条件之一。
第四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六条在开展具体工作之前,员工要按照规程进行安全操作。
第十七条在进行危险操作之前,需要经过特定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八条在进行工作之前,要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确保无隐患。
第十九条在进行工作之前,要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条在进行工作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安全准备工作,包括佩戴防护用品等。
第二十一条在进行工作过程中,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第二十二条在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时,要立即上报,不得擅自处理。
第二十三条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普通工操作规程(3篇)

普通工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工作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并确保防护装备有效。
2. 严禁擅自操作不熟悉的设备或机械,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掌握操作技能后方可进行操作。
3. 操作过程中,严禁穿插其他无关人员进行交流或嬉戏,以确保注意力集中于操作过程中。
4. 在操作高处设备或机械时,必须确保站稳脚跟,并使用合适的安全绳索和脚手架等设备。
5. 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和插头无损坏,且处于断电状态下进行操作,并在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漏电检测。
6. 遇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不得擅自修理或继续操作。
二、设备操作规程1. 在启动设备之前,需确认所有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确保设备无任何异常或危险。
2.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插头已拔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3. 在操作设备时,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4. 操作设备时,应注意设备周围环境,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发生设备过热或引发火灾等意外情况。
5.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保持手部和身体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夹伤或撞伤等意外伤害。
三、工作流程规程1. 在进行工作之前,应查看工作指导书或流程图等相关文件,了解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2. 在操作工作过程中,应按照流程图或工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3. 在操作设备或机械时,应根据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设备的调整和设置。
4. 在工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疑问,应及时向上级或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材料使用规程1. 在使用材料之前,应仔细阅读材料说明书或标签,了解材料的用途和特性,并按照要求进行使用和储存。
2.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化学品的配制和使用,确保自身安全和材料正确使用。
3. 在使用工具或器材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并保持其清洁和完好,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篇)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1、在装卸危险化学品前要预先做好准备。
装卸人员必须了解所装(卸)物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复查包装是否完好,运输车辆是否符合要求。
2、装卸人员应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必须穿戴相应适合的防护用品,作业前应由专人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妥善,穿戴是否合适。
作业后对防护用品应放在专用箱柜中保管。
3、装卸氧气及乙炔时严禁跑、冒、滴、漏,如发现跑、冒、滴、漏应立即进行维修。
4、在装卸危险化学品时,氧气浓度超标应立即进行通风。
5、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混运。
6、在装卸危险物品过程中,如遇有闪电、雷击、雨雪天或附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库房和阀门停止作业。
高温季节不宜在8-18时作业,运输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7、危险货物装卸现场的道路、灯光、标志、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装卸条件。
罐(槽)车装卸地点的储槽口应有明显的货物名牌,储槽注入、排放口高度,容量和路面坡度应能适合运输车辆装卸要求。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操作规程1、运输危险货物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车辆进行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
在夏季高温期间限运的危险货物,应按当地公安部门规章进行运输。
2、装载危险货物的车辆不得在居民聚焦点,行人稠密地段,政府机关,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停车。
如必须在上述地区进行装卸作业或临时停车,应采取安全措施征得当地公安部门同意。
3、运输危险货物必须配备押运员,并随时处于押运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超速,不得违反交通规则。
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知识,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货物的性质,危险(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4、危险货物运输中如有丢失、被盗、流散、泄漏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并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查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途中需要停车住宿或遇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时,应何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生产操作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生产操作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准备1.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应了解所操作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和注意事项,并接受相关培训。
2.在进行操作之前,应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确保其配备完好。
3.在操作设备之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操作人员应保持清醒状态,切勿在疲劳、饮酒或服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如有需要,应及时进行交接班。
二、设备操作1.在操作设备之前,应先关闭电源,并确保设备已经停止运转。
2.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或强行操作。
3.在操作设备时,应保持专注,切勿分心或与他人聊天。
4.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紧急停机或紧急停止按钮的位置,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使用。
5.在操作移动设备时,应保持平稳、缓慢的速度,并注意观察四周的环境,避免与其他移动设备或行人发生碰撞。
6.在操作设备时,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区域,并禁止他人进入操作区域。
7.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或维修人员。
三、作业环境1.在操作设备时,应确保作业环境整洁、干燥、通风良好。
2.在操作设备时,应确保作业场所没有可燃物、易爆物等危险物品。
3.在操作设备时,应确保作业场所的照明充足,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在操作设备时,应保持作业场所的防护设备完好,并随时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5.在操作设备时,应确保作业场所的道路通畅,避免堆积杂物或障碍物,以确保操作的顺畅和安全。
四、事故处理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或安全工作人员。
2.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的安全。
4.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个人卫生和安全1.在操作设备之前,应洗手,保持个人清洁。
操作规程操作流程规范

操作规程操作流程规范一、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操作规程是企业或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它能够规范和指导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行为,确保工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的编写和操作流程的规范。
二、操作规程的编写步骤1.明确操作目标:在编写操作规程之前,需要明确操作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要编写一份机械设备操作规程,需要明确操作人员应当掌握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要求。
2.分析操作步骤:对于每个操作目标,需要逐步分解为具体的操作步骤。
每个操作步骤应当清晰明确,并且可以被操作人员所理解和执行。
3.确定操作顺序:根据操作步骤的时间先后关系,确定操作的顺序。
操作顺序上的合理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操作中的错误发生。
4.考虑异常情况:在编写操作规程时,需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样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应对意外情况,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操作流程的规范1.操作前准备: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所需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确认操作区域的安全情况,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文件。
2.操作步骤:(1)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依次进行每个操作步骤。
确保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来完成每个步骤。
(2)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与工作无关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以免分心导致操作失误。
(3)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要求进行,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3.操作完成后的清理工作:在操作完成后,应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
将工具和设备放置到指定的位置,清理操作区域中的杂物和垃圾,以维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四、操作规程的维护和更新操作规程应当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更新操作规程的时候,应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规程进行合理的修订和补充。
同时,应当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规程的执行效果。
操作规程的定义

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下,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安全措施等进行规范和约定的文件。
它是组织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具,能够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操作规程的定义、重要性、编制要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指对特定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流程、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规定的文件。
它旨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人为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操作规程通常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指导、安全措施、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规程能够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 保证工作准确性:操作规程规定了详细的工作要求和操作步骤,能够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3. 保障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包含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能够预防和避免操作中的危险情况,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确保产品质量:操作规程包含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5. 提高工作一致性: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能够统一工作标准,提高工作一致性和协同性。
三、操作规程的编制要点1. 准确描述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应准确描述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包括开始、中间和结束阶段的操作要求。
2. 明确工作指导:操作规程应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包括操作步骤、操作顺序和操作方法等。
3. 强调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应重视安全问题,明确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规定质量要求:操作规程应规定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5. 考虑异常情况:操作规程应考虑异常情况和应急处理措施,指导工作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6. 鼓励反馈和改进:操作规程应鼓励工作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促进操作规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四、操作规程的实施过程1. 编制操作规程:组织相关人员对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安全措施等进行整理和规范,编制操作规程。
普通工-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

普通工-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第1篇普通工-安全操作规程普通工安全操作规程1、挖掘土方,两人操作间距保持2~3米,并由上而下逐层挖掘,禁止采用掏洞的操作方法。
2、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必要时设置固壁支撑。
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沟边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
3、吊运土方,绳索、滑轮、钩子、箩筐等应完好牢固,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4、拆除固壁支撑应自上而下进行,填好一层,再拆一层,不得一次拆到顶。
5、使用蛙式打夯机,电源电缆必须无损。
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严禁夯打电源线。
在坡地或松土处打夯,不得背着牵引打夯机。
停止使用应拉闸断电,始准搬运。
6、用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和撒把溜放。
前后车距在平地不得少于2米,下坡不得少于10米7、从砖垛上取砖应由上而下阶梯式拿取,禁止一码拆到底或在下面掏取。
整砖和半砖应分别传送。
8、脚手架上放砖的高度不准超过三层侧砖。
9、车辆未停稳,禁止上下和装卸物料,所装物料要垫好绑牢。
开车厢板应站在侧面。
第2篇普通工安全操作规程10普通工安全操作规程(十)1. 挖掘土方,两人操作间距保持2-3米,并由上而下逐层挖掘,禁止采用掏洞的操作方法。
2. 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必要时设置固壁支撑,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沟边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
3. 吊运土方、绳索、滑轮、钩子、箩筐等应完好牢固,起吊时下方不得有人。
4. 拆除固壁支撑应自上而下进行,填好一层,再拆一层,不得一次拆到顶。
5. 使用瓦式打夯机,电源电缆必须完好无损。
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严禁夯打电源线。
在坡地或松土处打夯,不得背着牵引打夯机。
停止使用时,拉闸断电,方准搬运。
6. 用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和撒把溜放。
前后车距在平地不得少于2米 ,下坡不得少于10米。
7. 从砖垛取砖应由上而下阶梯式拿取,禁止一码拆到底或在下面掏取。
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流程及操作示范

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流程及操作示范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是指根据工作流程,将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文件,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正确使用操作规程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正确使用操作规程的流程和提供一些操作示范。
一、了解操作规程在开始使用操作规程之前,必须首先了解相关的操作规程文件。
操作规程应包含清晰明确的工作步骤、必要的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
熟悉操作规程的内容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执行操作。
二、准备工作在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相关材料和物品是否准备好;以及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域,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和安全。
三、按照步骤执行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执行每个步骤之前,确保已经充分理解和掌握该步骤的要求和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中提到的操作要点,如时间、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
四、注意安全要求操作规程中通常包含一些关于操作安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避免电气危险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安全要求,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五、记录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记录操作的关键信息和操作结果。
这有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操作验证。
记录内容应准确、清晰,并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格式和语言上的规范。
六、操作示范为了更好地理解正确使用操作规程的流程,以下将以某公司生产操作规程为例进行操作示范。
1.了解操作规程:打开操作规程文件,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每个步骤和要求,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和可能的风险。
2.准备工作:确认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检查。
3.按照步骤执行: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顺序和要求。
4.注意安全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操作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大全

安全操作规程大全1.1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确认自己已经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鞋、安全帽、手套等。
1.2 在进行有可能产生化学品飞溅或喷射的操作时,应配戴护目镜或面罩。
1.3 在进行高温操作时,应戴好防火服和防火手套。
2. 机械操作2.1 在进行机械设备维护和操作时,应先将设备停机,并确认已经切断电源或气源。
2.2 操作机械设备时应礼貌操作,不得随意加速或急刹车。
2.3 在操作涉及到机械设备移动的任务时,应先确认周围人员已经离开,并确保移动路径畅通。
3. 化学品操作3.1 在进行化学品操作时,应戴好防护装备,并尽量减少化学品直接接触皮肤的可能。
3.2 对于有毒、易燃或易爆的化学品,应在专用通风柜下操作,并及时清理残留物。
3.3 在进行化学品混合或储存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操作。
4. 火灾安全4.1 在进行有可能产生火焰或火花的操作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和设备处于无火源状态。
4.2 确保灭火器材齐全、可用,并且能够快速到达各工作场所,以备突发火灾事故。
5. 急救措施5.1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应确保有人员已接受急救知识培训,并且知悉急救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5.2 确保急救箱齐全,并且能够快速到达各工作场所,以备突发事故。
以上安全操作规程大全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还应遵守实际工作环境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6. 高空作业6.1 在进行高空作业前,应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确保梯子、脚手架、安全网等设施完好并可靠。
6.2 固定绳索或安全带应正确使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
6.3 高空施工时,应携带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7. 电气安全7.1 在进行电气操作前,应切断电源并使用绝缘工具。
7.2 不得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电气操作,并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
7.3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电气设备周围的杂物和维护电气设备的通风散热。
8. 防止事故8.1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方法。
操作规程是什么

操作规程是什么操作规程是指针对特定工作或任务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旨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
它是组织管理和运作的基础,帮助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的定义、重要性、制定原则、内容结构以及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一套详细的步骤和流程,它描述了完成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
它是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出的具体指导和管理手册,旨在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组织和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规程明确了工作的具体步骤和程序,帮助员工了解工作的要求和流程,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
2. 确保工作质量:操作规程对于工作质量的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规定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帮助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3. 保证工作安全:操作规程中考虑了工作的安全因素,明确了工作中的危险和风险,帮助员工了解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4. 促进员工培训和交接:操作规程是员工培训和交接的重要工具。
新员工可以通过操作规程了解工作要求和流程,既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熟练度,又节省了培训时间和成本。
三、操作规程的制定原则制定操作规程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 目标明确:操作规程应明确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确保规程的详细程度和具体性。
2. 程序规范:操作规程应规定工作的步骤和程序,帮助员工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安全可靠:操作规程应考虑工作的安全因素,规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 灵活易变:操作规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工作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5. 审核验证:制定操作规程应进行多次审核和验证,确保规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四、操作规程的内容结构操作规程的内容结构应包括以下要素:1. 引言:简要说明操作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真高0。
9米宽0。
6米每一个红标题是一个图共11个山东省雪野啤酒有限公司糖化车间工艺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投料生产前,首先组织学习技术部门下发的工艺通知,可据其领取原辅料备用。
2、间断生产或连续生产达100锅时,必须用浓度(2—3)%的火碱水和热水对糖化车间设备进行一次刷洗。
3、在大刷洗过程中,应详细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及管道中的各个泵、阀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有渗漏现象及时处理。
4、连续生产时,每间隔30±2锅对煮沸锅进行一次火碱水刷洗。
5、开启水处理系统,备足生产用清水,保证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
一、原料粉碎操作1、根据工艺配方,检查原料品种、数量及外观质量,全部符合要求后方可投料。
2、检查粉碎设备及附属设备是否正常。
3、按照开机顺序逐机启动进行空转,观察有无异常,待运转正常后,启动下一台机器,开机顺序为麦芽(大米)粉碎机→引风机。
4、粉碎开始后,从取样口检查原料粉碎质量,使原料达到无整粒,大麦芽皮破而不碎的要求。
每10分钟检查一次,如不符合要求,应适当调整辊距和进料量。
5、粉碎结束后,关机顺序按开机顺序反向进行,防止机内存料,造成在开机时难以启动。
6、停机后,彻底清理设备及地面卫生,保持清洁。
二、糊化锅、糖化锅操作1、按工艺要求加好糊化锅、糖化锅下料水和辅料。
2、开糖化锅、糊化锅搅拌,启动下料绞笼电机,抽开下料闸板,均匀下料。
3、下料完毕后,闸板必须关紧。
糊化锅按工艺要求升温、保温;糖化锅醪液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
4、糊化锅合醪时,开糖化锅搅拌,停糊化锅搅拌,关糊化锅蒸汽阀,开糊化锅排醪泵,将醪液全部送入糖化锅后,用清水冲净糊化锅打入糖化锅。
然后,查看糖化锅温度,使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后停糖化锅搅拌,按工艺进行糖化。
5、糖化结束,开糖化锅搅拌和蒸汽阀,使糖化醪液升温至工艺要求温度,停止糖化搅拌,关糖化锅蒸汽阀,开糖化排醪泵,将醪液打入过滤槽,全部醪液’打完后,用清水冲净糖化锅,打入过滤槽,然后停糖化排醪泵.三、过滤槽操作1、糖化锅向过滤槽打醪前,先向过滤槽打入78℃热水至刚盖过筛板,检查出糟口阀门是否严密不漏。
2、打入糖化醪液约一半时,开耕刀使糟层平整,然后停止耕刀,静止10—20分钟;3、静止结束时,打回流至麦汁清亮后,将麦汁滤入暂存罐或煮沸锅,同时,关闭回流阀。
4、过滤第一麦汁20分钟后,准确测定第一麦汁浓度并记录。
5、待麦糟将要露出麦汁时,均匀地加入(76—78)℃热水进行洗糟,加洗糟水要坚持少加勤加的原则,一次加水不可过多过快。
6、过滤结束前,应及时测残糖,达到工艺要求后停止洗糟。
7、开搅拌,开启出糟口排糟,排糟完毕,冲净过滤槽,关闭麦汁阀、出糟口阀以备下次使用。
四、煮沸锅操作——关键控制点1、检查各出口阀门是否关闭。
2、当煮沸锅内麦汁量超过加热气器后,即缓慢升温,使麦汁刚滤完后,煮沸锅即达到沸腾,并立即取样测混和麦汁浓度,并按工艺要求添加酒花、麦汁澄清剂等辅料。
3、煮沸时控制煮沸锅蒸汽阀,防止麦汁溢出锅外,但要始终保持麦汁强烈沸腾,使之达到工艺规定的煮沸强度。
4、煮沸结束关煮沸锅蒸汽阀,测量浓度,看标尺读麦汁数量,做好记录,开泵将麦汁打入回旋沉淀槽。
5、将煮沸锅冲刷干净备用。
五、薄板冷却操作1、检查沉淀槽是否已冲刷干净,出口阀门是否关闭严密,无异常后进料。
2、热麦汁进沉淀槽后,静止(30-50)分钟,通知发酵过麦汁。
3、每次过麦汁之前用(85-90)℃热水走管道及薄板杀菌30分钟,然后用蒸汽杀菌15分钟。
4、冰水温度(2-4)℃,并应达到无色、无味、透明。
冰水无异常后先开冰水泵,然后开麦汁泵进行麦汁冷却。
5、控制温度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6、冷却完毕,关闭沉淀槽麦汁出料阀,热水冲洗薄板冷却器10分钟。
7、回收沉淀槽内残存麦汁后,冲净沉淀槽备用。
山东省雪野啤酒有限公司反渗透工艺操作规程1、开机1.1 检查粗滤罐及水压是否正常;检查电源及电机是否正常;检查水泵是否缺水。
1.2 检查两个纯水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调流阀1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及处理后水阀处于开启状态。
1.3 检查回流阀、调流阀2、3及膜清洗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1.4 待检查正常后,缓慢开启反渗透进水阀,使水压达0.3MPa,打开超微过滤器空气排空阀。
1.5 待纯水和浓水有少量水排出时打开高压泵,缓慢调节调流阀1,使工作压力不得高于1.5MPa。
1.6 待工作压力、出水质量达到要求后,开始向储水罐进水,并做好运行记录。
1.7 水质要求:电导率<100us/cm。
2、关机2.1 缓慢开启调流阀1,使工作压力缓慢下降。
当降至1MPa以下时,关闭高压泵。
2.2 关闭出水阀至储水箱阀门。
2.3 开启调流阀要缓慢进行,切忌过快、过猛。
3、反渗透膜的清洗及保养3.1 膜的保养反渗透在短期内不用时,应经常通水以保持反渗透膜湿润。
当重新使用时,提前24小时用1%的甲醛溶液浸泡,以杀灭管道及附着的微生物,使用前必须彻底冲洗干净,一般冲洗30分钟以上。
3.2 膜的清洗:当工作压力达到1.5MPa、出水量≤8m³/h时,则证明膜需要清洗。
其步骤如下:3.2.1 开启回流阀1,把药液箱内注入处理后的纯水。
3.2.2 关闭进水总阀、纯水调流阀1。
3.3.3 打开药液箱出水阀及进水阀。
3.3.4 往药液箱内加入专用药液搅拌使其均匀,开启高压泵进行循环。
循环2小时后,即可用清水清洗。
3.3.5 待洗净药液后,设备便可投入正常运行。
山东省雪野啤酒有限公司发酵车间工艺操作规程一、发酵罐(清酒罐)刷洗、杀菌操作1、刷洗工艺流程:清水冲刷(10—30)分钟→浓度(2—4)%,温度80℃火碱溶液循环30分钟→清水冲净,无杂质泡沫为准,约(20—30)分钟→消毒剂溶液循环30分钟。
刷罐结束后取刷罐水供检验。
2、将大罐锥底阀,洗涤管阀、取样阀打开,用软管将所刷洗罐洗涤管与相应洗涤总管连接好,检查洗涤总管各阀门开关情况和泵的运转情况,开清水阀,开泵用清水冲刷(10—30)分钟,无杂质、泡沫后关清水阀。
3、清洗剂配制好,并达到规定温度后,用软管将罐底与清洗剂回收泵连接好,开清洗剂罐出口阀,回收阀,开泵循环清洗剂30分钟。
4、关清洗剂出口阀,开清水阀,将管道中清洗剂顶净后冲刷(20—30)分钟。
5、关清水阀,开消毒剂罐出口阀,循环消毒剂溶液30分钟,然后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方可进酒。
6、刷罐水化验不合格者,必须经过重刷,再取样化验合格后才可进酒。
二、麦汁进罐操作1、接糖化冷却操作工通知,验证相应发酵罐刷罐水质检结果及各阀门开关情况,正常后待接麦汁。
2、过麦汁时,先将管路中的水放掉,麦汁一出现便立即接入发酵罐中。
同时,开启充氧风管阀门,视镜观察麦汁应呈乳白色。
3、接麦汁前先将酵母压送车及所用管道用蒸汽杀菌3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
4、发酵罐进第一锅麦汁约10分钟后,将杀菌好的软管与待回收酵母罐连接好,封住压送车,用风将酵母压入该发酵罐,风压不超过0.20MPa。
5、加完酵母后将酵母压送车及所用管路用水冲干净待用。
6、进完麦汁,及时通知仪表操作工填写记录,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7、为保证啤酒发酵所需环境,罐区地面每周用漂白粉杀菌一次,每次用量40kg,与水混合后均匀地洒在地面上,12小时后冲出。
三、滤酒操作(板框式滤酒机)——关键控制点1、检查滤酒机及附属设备是否正常。
2、准备滤酒时,调整好板框,压紧纸板,打开排气阀,用清水冲净滤酒机内残存空气后,关排气阀,调滤酒机操作键至正常过滤状态走水约10分钟,将出口压力调整稳定在(0.2±0.02)MPa。
3、滤酒机工作正常后,将硅藻土在和土罐中搅拌均匀,启动预涂泵送入滤酒机。
预涂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用粗土40kg,第二次用细土40kg,预涂过程始终保持出口压力(0.2±0.02)MPa。
4、当预涂完好,出口清水清亮透明后,确定好粗细土的比例加入和土罐中搅拌均匀,启动添加泵,开启酒阀,同时关闭进水阀进酒顶水,开始滤酒。
5、开始滤酒后,先掐去酒头,如果滤后的酒液不清亮,可打回流。
清亮后向清酒罐进酒,做到经常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当过滤机进口压力达到0.8MPa或过滤任务完成时,要及时关闭酒阀,开启水阀顶酒,掐好酒尾后,依次停泵,停水卸压,冲洗干净过滤纸板,以备下次使用。
7、酒头酒尾要先进入次酒罐,可用来和硅藻土,随硅藻土添加入正滤酒中。
8、清酒满罐后,通知化验室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灌装。
9、脱氧水暂存罐用CO2备压始终保持(0.10±0.02)MPa;脱氧水出口温度(2—4)℃。
四、发酵温控操作规程1、进酒满罐后,立即测发酵液糖度,通知化验室取样测满罐酵母数,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2、排渣:按工艺要求及时排放沉渣并记录。
3、每间隔6小时测发酵液糖度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4、发酵温度控制按工艺要求执行,每2小时记录一次。
5、发酵压力控制按工艺要求执行,每2小时记录一次,做到随时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化验室取样化验发酵液双乙酰含量合格后开始降温,降温速度:降5℃时,按0.3℃/小时;降0℃时,按0.1℃/小时。
7、对回收使用的酵母进行外观检查,保证回收使用优良酵母。
8、及时排放不再回收使用的废酵母。
9、温控记录要求保管完整、齐全,书写认真、仔细、清楚。
山东省雪野啤酒有限公司制冷设备操作规程一、检查压缩机周围是否有障碍物,检查油孔油位是否在规定的定围内(1/3-2/3)。
二、盘车2-3圈,是否有轻重不均或盘不动等情况。
三、检查确定正常后,启动冷凝水泵给冷凝器和压缩机水套等供水,保持冷却水水量充足。
四、制冷机的启动:1、打开排气阀门,启动制冷机,待运转正常油压升起后稍开吸气阀门。
2、待系统压力降至所需压力后,将吸气阀全部打开。
3、看蒸发器液面是否供液,如果低就供液,如果高就不供。
4、蒸发器正常液位保持在30%-70%之间。
5、供液时,稍开节流阀,视蒸发器液位上升的情况开启节流阀的大小。
五、制冷机运转。
(一)回液处理。
1、马上关闭供液节流阀,视回液情况适当卸载。
2、将吸气阀关小,吸气阀的关大小视情况而定。
3、待蒸发器的液位降至规定范围内,将吸气阀缓缓打开。
4、观察蒸发器液面的变化情况,适当增加卸载装置。
5、观察蒸发器的液面等都正常后,将吸气阀全部打开(二)1、制冷机运转正常后,听有无杂音、摸轴瓦等运转部位温度,看各有关压力和温度。
2、排气压力不应超过1.4Mpa,排气温度不能超过158℃油压差在(0.15-0.25)MPa,油温不高于60℃,吸气压力(一段水不低于0.35MPa,酒精不低于0.1Mpa)吸气温度(一段水不低于4℃,酒精水不低于-5℃)。
3、在运转过程中发现制冷机有异常应紧急停车。
六、制冷机的正常停机。
1、关闭节流阀,待吸入压力下降到适当值或液面下降到50%以下时,关闭吸气阀同时卸载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