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正好”“恰好”“刚好”的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副词“确实”的句法分析

副词“确实”的句法分析

副词“确实”的句法分析
费玉榕
【期刊名称】《现代语言学》
【年(卷),期】2024(12)1
【摘要】现代汉语中副词数量庞大,语气副词也是副词这个大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主要由于语气副词本身意义较虚、位置灵活,且分别有不同的句法语义功能。

本文拟对语气副词中的“确实”进行个案研究,聚焦语法层面,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先确定其语义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对方观点的认同,其次分析它的句法位置,它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末,可以与其共现的成分有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以及它的句类分布,可以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中,但由于在祈使句的使用环境中存在冲突,所以在祈使句中不会出现。

与“确实”意义相近的词有很多,弄清楚“确实”的句法特征,能够更好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也能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一定的帮助。

【总页数】7页(P41-47)
【作者】费玉榕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
【相关文献】
1.副词性非主谓句的成句规约——语气副词"确实"的个案考察
2.短时义的界定及短时类副词的句法分析
3.韩国语否定副词“ [an]”和“ [mot]”的句法分析——兼谈与汉语“不、没”的对比
4.聋生程度副词“很”使用偏误的句法分析
5.副词“顿时”的语义和句法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

“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

“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作者:兰佳睿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刚好”类副词是一种多功能的副词,可以跨越空间、时间、程度、情状等语义类。

这种多功能性体现了认知中“点”概念的泛化,是共时现象,也是历时隐喻过程的体现。

本文通过跨语言比较,也证实了这种现象是人类普遍认知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

关键词:“刚好”类副词多功能性“点”概念泛化一、共时考察现代汉语的副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法一般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等小类。

副词的各个下位类型,其内部的典型成员比较稳定,而各类型之间的界限却不是很分明,有些副词可以跨越两个甚至多个类型。

这是共时平面上的现象,但有着历时的理据。

本文要探讨的“刚好”类副词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副词。

本文所说的“刚好”类副词包括:刚、刚刚、刚好、正、正好、恰、恰恰、恰好。

学界对于这类副词的归属是有分歧的。

有的将其看作时间副词,有的将其看作情态副词或语气副词,有的将其看作程度副词,也有的将其看作跨类使用的副词。

我们考察了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以下简称《分类词典》)、《现代汉语虚词》,现将观点归纳如下:(一)刚/刚刚《八百词》:①表示发生在不久前。

②正好在那一点上(指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

③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表示接近或切中某一点。

①接近某一时间。

②切中某一点,表示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某一要求或某一数量;正,正好。

③接近某种程度或某一标准,表示勉强达到;只,仅仅。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①表示时间;②表示程度或数量。

《分类词典》:①时间副词:才,表示事物发生在不久以前,过去不大一会儿。

表示时间不早不晚,正好在那个时候。

现代汉语语气情态副词的构句、联句能力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情态副词的构句、联句能力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情态副词的构句、联句能力研究现代汉语语气情态副词的构句、联句能力研究现代汉语语气情态副词是指用来表示说话人态度或感情色彩的副词。

在汉语中,语气情态副词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能够通过不同的构句和联句方式来表达丰富多变的意义和情感。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探讨现代汉语语气情态副词的构句、联句能力研究,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构句能力研究1.1 基本构句方式在现代汉语中,语气情态副词可以作为状语、补语、定语等成分出现在句子中,常见的基本构句方式有:a) 作状语:他竟然如此无礼地对待我。

b) 作补语: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她。

c) 作定语:那个问题竟然如此复杂。

1.2 扩展构句方式除了基本构句方式外,语气情态副词还能通过扩展构句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如:a) 情态副词+定语+谓语+宾语:我真心实意地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

b) 情态副词+状语+主语+谓语:居然他如此大义凛然地站了出来。

1.3 联句能力研究语气情态副词的联句能力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可以通过连接词、标点符号等手段与其他句子进行联接,形成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a) 递进关系:他不但诚实可靠,而且工作也非常努力。

b) 转折关系:虽然他说话方式直率,但他却很有风度。

c) 因果关系:由于他态度暧昧,所以我们对他的动机产生了疑问。

二、深度评估2.1 情态副词对语气的修饰作用语气情态副词能够对句子的语气产生显著的修饰作用,通过其不同的修饰方式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倾向、态度倾向、逻辑推理等,从而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生动、灵活、富有表现力。

2.2 情态副词与情态动词的关联情态副词与情态动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有些情态副词可以与情态动词搭配使用,从而形成固定的表达习惯,如“也许会、应该会、可能会”等,这为句子增添了一定的语气和情感色彩。

三、广度评估3.1 语气情态副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运用语气情态副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运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口语中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而书面语中则更加稳重、规范,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语气副词_反正_的使用环境及其教学问题研究_黄晓红

语气副词_反正_的使用环境及其教学问题研究_黄晓红

[收稿日期]2014-05-17[作者简介]黄晓红(1966-),女,湖南人,供职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句法学、湘赣方言语法及对外汉语教学。

①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修改意见,特此致谢!②或称“情态副词”,张谊生(2000:21)称之为“评注性副词”。

③语料来源:巴黎七大中文专业二年级(2003~2005学年)、应用外语英-中文专业三年级(2009~2011学年);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专业四年级(2005~2006学年);波尔多三大中文专业三年级、应用外语英-中文专业三年级(2011~2012学年);雷恩二大中文专业研究生二年级(Master 2,2012~2013学年)。

2015年第1期No.12015总第57期Sum No.57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0.引言语气副词“反正”②,是我们日常口语中十分常用的一个词,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里,它被列为乙级词。

由于其用法十分特殊,因此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

宗守云、高晓霞(1999)从语篇角度,认为“反正”是逻辑联系语,它所衔接的语义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并列、解注、承接、转折等六种,其中以因果和条件关系的为主;李宏(1999)借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反正”的深层语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徐晶凝(2000:68-77)则将“反正”与连词“既然”做了对比;张谊生(2004:178-185)详述了包括“反正”在内的八个反义对立式副词的特点、语用功能及形成原因;陈晓桦(2007)从教学出发,将语篇中的“反正”从形式上分为三种类型;董正存(2008)讨论了“反正”的用法以及它作为情态副词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其语法化的过程;柏杨、吴颖(2012:121-129)则把“反正”定性为“条件式衔接连贯标记语”,着重分析了“反正”的语义功能演变及其话语标记功能。

尽管对“反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这些成就,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还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外国学生在学过之后还是很少主动去使用,即使偶尔使用,也常常会出错。

“正好”与“恰好”的用法考察和对比分析

“正好”与“恰好”的用法考察和对比分析

“正好”与“恰好”的用法考察和对比分析本文在一定范围内穷尽性地抽取了包含“正好”和“恰好”的语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正好”和“恰好”两个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进行了比较。

通过分析认为:“正好”与“恰好”都可以体现出一种时间义,“正好”倾向于表示时间点上的契合,“恰好”更侧重表时间段的契合。

标签:正好恰好对比时点时段一、绪论“正好”和“恰好”是现代汉语里用法和意义非常接近的两个词,在很多句子里,经常可以互换着使用。

如:(1)特姆伯尔掉入水中,正好头朝下掉在了河马的大嘴里。

(ZJWZ224)①(2)……我突然想起提包里恰好有一块中国丝巾,……(RMRB0103)②以上两个例句尽管互换后语义稍稍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基本意思保持不变。

在HSK词汇等级大纲中,“正好”被列为乙级词,“恰好”被列为丙级词,尽管如此,留学生在学习这两个词的时候似乎更倾向于把它们等同起来使用。

那么这两个词在用法和语义上的差别是否真的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在语料中发现了这样的例句:(3)“柯灵回来了。

”陈校长还没得空坐下,又返身朝厨房里去,一边说:“正好,让他也吃一碗赤豆粥。

” (ZJWZ074)不同于例(1)和例(2),很明顯,例(3)中的“正好”根本不能用“恰好”替换。

为此,我们查询了相关词典和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大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1982)中对这两个词是这样解释的:“正好(副词):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的巧合,意思相当于‘恰好’;‘正好’有时可以充当句子的补语、谓语,有时甚至可以独立成句,这时‘正好’是实词,意思相当于‘正合适’。

”“恰好(副词):表示事情发生的巧合,与‘恰恰’相似。

①强调巧合,相当于‘正巧’‘偏偏凑巧’的意思。

②表示‘正好’的意思。

”而《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1999)认为:“正好:①副词,表示某种巧合(多指时间、情况、机会条件等),意思相当于‘恰好、正巧’。

②形容词,表示客观情况与实际需要相符(多指时间、空间、数量等),意思相当于‘正合适’。

《2024年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范文

《2024年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范文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篇一一、引言现代汉语中,语气副词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们在表达语句的语气、情感和态度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特点、分类、功能及其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以期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特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具有以下特点:1. 表达情感和态度:语气副词能够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如肯定、强调、疑问、感叹等。

2. 丰富多样:现代汉语中,语气副词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副词在用法和意义上有明显的差异。

3. 灵活多变:语气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与其他语言成分进行组合,形成丰富的语言结构。

三、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 肯定类:如“确实”、“的确”等,用于表达肯定、确认的语气。

2. 强调类:如“真的”、“非常”等,用于强调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

3. 疑问类:如“难道”、“怎么”等,用于表达疑问、询问的语气。

4. 感叹类:如“太”、“好”等,用于表达感叹、赞叹的语气。

四、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功能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在句子中具有以下功能:1. 表达情感和态度:通过使用不同的语气副词,说话人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调整句子节奏:语气副词的使用可以调整句子的节奏和语调,使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3. 增强语言表现力:通过与其他语言成分的组合,语气副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

五、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交际中,语气副词的应用广泛而灵活。

例如:1.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使用语气副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如“非常”、“特别”等,使语言更加生动、亲切。

2.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运用各种语气副词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情感变化和刻画环境等。

例如在小说、散文等文体中,常见的一些肯定或强调类的语气副词如“果然”、“竟然”等。

对留学生使用委婉类语气副词“难免”的习得研究

对留学生使用委婉类语气副词“难免”的习得研究

对留学生使用委婉类语气副词“难免”的习得研究发表时间:2016-12-02T16:33:08.80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9月作者:韩笑[导读] 留学生容易误用委婉类语气副词,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纠错,注意语义或用法相近词语的对比教学,加大词语搭配方面的教学力度。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摘要:委婉类语气副词作为表达语气和主观态度的一类词,是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文分析得出留学生使用“难免”的频率较低,偏误率较高,误代偏误较多,易与“未免”、“不免”混用。

随着留学生等级的提高,正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难免”的习得过程分为:发生期-高涨期-稳定期。

留学生在无等级和初级阶段为避免犯错采取规避策略,中高级阶段容易误用。

这要求教师在初期应多鼓励学生使用新词,在课堂中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使用。

在中高级应适当纠错,加强词语搭配和对比辨析的教学力度。

关键词:“难免”;“未免”;“不免”;偏误分析;习得研究一、引言语气副词在表达语气和个人主观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目前对“难免”的研究侧重于汉语本体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语用方面,如:高育花《“不免”、“难免”、“未免”的语法化》(2008)对其语法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但对外国留学生习得“难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难免”进行习得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选取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101条例句,对“难免”进行偏误分析,尝试总结出“难免”的习得过程,并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建议,使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

二、汉语“难免”的用法2.1句法分布“难免”可位于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如:(1)亲人去世,家属朋友难免悲痛。

(2)当鞭炮声在大厦里响起时,难免惹来一阵骚动。

上述两例中,“难免”分别位于形容词“悲痛”和动词“惹来”之前,作状语。

2.2语义特征《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 1980)对 “难免”的释义是“不容易避免”,表示由于某种原因、情况导致某种结果,这一结果多是不希望发生的,所以有委婉承认某事的意味。

现代汉语三音节语气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三音节语气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三音节语气副词研究现代汉语三音节语气副词研究引言: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副词,它们能够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评价。

而在语气副词中,三音节副词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语气副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功能以及用法等方面。

一、三音节语气副词的分类根据其语气功能的不同,三音节语气副词可以分为积极语气副词、消极语气副词以及中性语气副词。

1. 积极语气副词积极语气副词主要用于增强说话者表达中的自信、肯定以及赞许的语气,常常与肯定、赞美相关的词语搭配使用。

例如:“确实”、“实在”、“绝对”等。

2. 消极语气副词消极语气副词则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怀疑、否定以及批评的语气,常常与否定、批评相关的词语搭配使用。

例如:“根本不”、“独一无二”、“绝不可能”等。

3. 中性语气副词中性语气副词则既不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态度,也不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它们通常用于陈述性的句子中,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例如:“那么”、“总是”、“也许”等。

二、三音节语气副词的特点与功能1. 多用于口语表达三音节语气副词大多用于口语表达中,因其音节较长,难以用于正式的书面语中。

这些副词常通过对语气的强调,使得说话者的情感更加直接地传达给听者,增强信息的表达力。

2. 表达主观情感与态度三音节语气副词在表达中常常带有主观情感与态度,能够直接反映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或者其内心的体验。

这使得这类副词在表达言辞更加丰富多样的同时,也需要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引起争议。

3. 赋予语句更强的感染力由于三音节语气副词能够增强语气的表达,它们具有赋予语句更强的感染力的作用。

当说话者使用这类副词时,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让听众更加容易接受并理解说话者的观点。

三、三音节语气副词的用法与注意事项1. 搭配词语的选择在使用三音节语气副词时,需要注意搭配的词语的选择。

不同的副词可能与不同的词语搭配使用,以达到准确表达说话者的意图。

“正好”与“恰好”句法语义论文

“正好”与“恰好”句法语义论文

“正好”与“恰好”句法语义论文摘要:“正好”与“恰好”无论从形式、语义、功能来看,都具有相似性质,但也有细微差异,在使用上很容易混淆。

本文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正好”和“恰好”进行比较。

在《汉语虚词词典》中恰好解释为:做副词。

表示正好处在某种情况,可解作“刚好”、“正好”。

正好解释为:①作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恰在某时进行,可解作“正当”。

②作语气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及条件状况正相吻合,可解作“恰好”、“正好”等。

[1]看来“正好”与“恰好”意思非常的接近,经常可以互换着使用。

如:(1) A.最大的32岁,正·好·是我年岁的2倍。

(吴丰《我的同学和我的学生》)B. 最大的32岁,恰·好·是我年岁的2倍。

(吴丰《我的同学和我的学生》)(2) A.七月十六日,离上次事件恰·好·一个月,一百余条巨头鲸在加拿大纽芬兰地区的波林半岛冲上海滩,集体自杀。

(黄胜利《神秘事件》)B.七月十六日,离上次事件正·好·一个月,一百余条巨头鲸在加拿大纽芬兰地区的波林半岛冲上海滩,集体自杀。

(黄胜利《神秘事件》)以上两个例句尽管互换后在情感表达上稍稍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基本意思不变,还是表达出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但在有的情况下两个副词却不能互换,例如:(3) A.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向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向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正·好·”的快感。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4) A.你来得正·好·,你住些时再说,我想总有法想……(陈瘦竹《职业》节录)*.你来得恰·好·,你住些时再说,我想总有法想……(陈瘦竹《职业》节录)以上两个例句很显然就不能互换,看来,“正好”与“恰好”还是有些区别的,下面将从两个词的句法分布、语法意义对两个词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它们细微处的差别。

汉语语气副词分类分析论文

汉语语气副词分类分析论文

汉语语气副词分类分析论文汉语语气副词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语言元素,在汉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汉语语气副词可以归纳为虚实语气副词、插入语气副词和响词。

本文将对这三大类语气副词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

一、虚实语气副词虚实语气副词是指汉语中用来表达语气的副词。

虚实语气副词可以带出实意或虚意,也可以不带出实意或虚意,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虚实语气副词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析。

1.根据实虚性分类根据实虚性的不同,虚实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实语气副词和虚语气副词。

实语气副词是指带有实际含义的副词,如“真、实际、毫不、刻骨、十足、清楚、真是等”;虚语气副词是指带有虚性语气的副词,如“只、可、甚至、也、都、曾经等”。

2.根据语义分类根据语义的不同,虚实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强调语气副词和修辞语气副词。

强调语气副词是指强调语气的副词,如“实在、实乃、真的、真真、确实、漫漫等”;修辞语气副词是指用来修辞的副词,如“实在、实则、实际上、实真、真实、实事上等”。

二、插入语气副词插入语气副词是指插在句子中,用来加强语气的副词。

插入语气副词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析。

1.根据语义分类根据语义的不同,插入语气副词可以分为感叹语气副词、祈使语气副词和评价语气副词。

感叹语气副词是指用来表达惊奇、赞叹、吟咏等情感的副词,如“真是、太、多么、好、害怕等”;祈使语气副词是指用来表达命令、请求的副词,如“快、别、赶快、不要等”;评价语气副词是指用来评价、评论的副词,如“太、很、不错、满意、欣喜等”。

2.根据语用分类根据语用的不同,插入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口语语气副词和书面语气副词。

口语语气副词是指在口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如“哎、哦、喔、唷、呀、啊等”;书面语气副词是指在书面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如“乃、却、方、惟、遂等”。

三、响词响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主要用于表示某种状态或交际意义。

响词的分类方式也有不同,本文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析。

“恰恰”“恰好”语义功能异同辨析

“恰恰”“恰好”语义功能异同辨析

“恰恰”“恰好”语义功能异同辨析“恰好”和“恰恰”都属于契合类语气副词,用于表达巧合。

其中,“恰好”含有语素“好”,有主观色彩,可放在主语前,可直接引出巧合的具体情况;“恰恰”可用于正反对比句子中表示强调,也可指明整句焦点。

标签:恰好恰恰语义“恰好”“恰恰”在现代汉语中都属于“契合”类语气副词,在很多情况下可通用,词典上也常用这两词互相解释。

如《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写道,“恰好(恰巧、恰恰、恰)”“恰巧(见‘恰好’)”。

二者都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的巧合,但根据语言经济性原则,一个语言符号存在的根据在于它在自己所处的系统中有独特的价值,不然一定会被淘汰。

“恰恰”“恰好”各自具有独特的语义和表达效果,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否则会导致句子不通顺或表义不清。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网络版中的实例,辨析“恰恰”“恰好”在语义功能方面的异同。

一、“巧合”义上的异同现代汉语辞书中对“恰恰”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和“正好”“刚好”相近,表示巧合,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义,这一点是难以与“恰好”分辨的;对于第二种,各辞书的解释略有不同:通常用在分句中,“巧合”的结果与设想的相反。

《现代汉语八百词》释为:“[恰恰](2)恰恰[+就]+是,用在正反对比的句子里,加强肯定的语气。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释为:“强调不是什么正是什么,使用‘恰恰’时,总是先提出一个事实,然后用‘恰恰’引出一个与前面事实相对的事实。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解释:“用在后面的小句中,引出与前面小句相反的意思来。

”①“恰好”的解释仅有一种,即正好在某一点上,表示巧合。

由此可知,除了“恰恰”的加强肯定的用法外,在“巧合”义上,“恰恰”“恰好”是等同的。

但其实在“巧合”义内又依据搭配内容分为不同情况,二者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此处先从“恰好”的释义出发。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在“恰好”的“刚好在一点上”义后又列出3种情况:“恰好+数量[+名]”“恰好+形”和用在主语前。

刚好与正好的比较分析

刚好与正好的比较分析

“刚好”与“正好”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语的用法和语义模式两方面对刚好与正好进行了分析比较。

通过分析得出:二者用法意义都十分类似,都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

都可以做补语谓语和状语,并且也可以单独存在。

在语义模式上,“正好”和“刚好”都表示说话人主观认定的预期与事实发展的一致形成契合。

并且由于语音的原因,“正好”的语义色彩较“刚好”稍微复杂一些。

关键词刚好;正好;句法功能;语义模式0 引言兰佳睿在《“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中将“刚、刚刚、刚好、正、正好、恰、恰恰、恰”归为“刚好”类副词,从共时和历史的角度对“刚好”类副词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文章指出了“刚好”类副词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副词,跨越了时间、空间、数量、程度、情状等语义类,表达了泛化了的“点”的概念。

这不仅是共时的语言现象,也有着历时的理据可依。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句法功能和语义模式的角度对“刚好”和“正好”进行了比较。

一概述参考《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以下简称《分类词典》)、《现代汉语虚词》,分别对“刚好”、“正好”用法定义如下:1.1 刚好1.1.1《八百词》:正好在那一点上(指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

(1)那士兵正向那个身体靠近,我一骨碌滑到一块岩石后面,这时那士兵刚好拾起头来,好像正眼看着我。

我匍匐在地上,爬过了几块大石头。

岩石挡住了那士兵的视线。

我一骨碌站起来,在岩石和树林之间拼命地奔跑着,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

(塞莱斯廷预言)1.1.2《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切中某一点。

表示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某一要求或某一数量。

跟“刚”的第二种用法相同;正好。

(2)我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月亮会是那种形状。

因为太阳离我好几百万英里远,这时刚好将阳光照射到西沉的月亮顶端。

语气副词(下)

语气副词(下)

语气副词(下)语气副词的强调性功能:一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1.1 相当数量的语气副词具有强调作用,但强调的程度有所不同。

例如:(37)这会儿还好点,昨晚上简直累得连气儿都懒得喘了,就想躺着。

(38)这话明明是他说的,不要再问了。

(39)张老师觉得李老师的话未免偏激,但不认为她说的没有道理。

(40)给小孩子买衣服,不妨大一些。

例(37)、(38)中的“简直”、“就”、“明明”和例(39)、(40)中的“未免”、“不妨”都是对说话人说话时肯否态度的强调,但强调的方向不同。

朝“正值”方向的强调称之为“正向强调”,朝“负值”方向的强调称之为“负向强调”。

1.2 “就”和“才”是语气副词中的一对反向副词。

把“就”看成是“正向词”,相关值大于参考值,把“才”看成是“反向词”,相关值小于参考值。

并认为“就”和“才”在某种情况下意义是一样的。

例如:他吃了两碗饭就不吃了。

相关值(两碗以上)>参考值(两碗)他吃了两碗饭才不吃了。

相关值(两碗以下)<参考值(两碗)如果“就”和“才”都出现在参考值之前的位置,两个词都是“只”的意思。

如:他就跳了三次。

相关值(多于三次)>参考值(三次)他才跳了三次。

相关值(多于三次)>参考值(三次)“就”和“才”的对立实质上反映了语气副词在体现强调功能时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的对立。

1.3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看,对立体现了语气副词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的不对称:正向强调是无标的,负向强调是有标的。

不对称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3.1 具有正向强调功能的语气副词数量多,体现了无标记项类聚成员多的特点。

下列语气副词都具有正向强调的功能。

确实确然简直硬是真是诚然一定绝对恰巧恰恰明明务必分明正巧正好准保管保定然显然断然果然果真万万千万反正根本真是断都决绝定准实表示深究意义,经常用在反诘语气中的那些副词,也具有正向强调的功能。

如:(41)何必呢你说,到底有多少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呢。

“再”、“又”、“还”的对比及教学策略

“再”、“又”、“还”的对比及教学策略

新教师教学教学信息引言汉语副词“再”、“又”、“还”在表示频率时具有相似性,在语义上都有表动作或状态重复和相继的意思。

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学生在使用“再”、“又”、“还”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从语义、句法、语用方面对“再”、“又”、“还”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共性,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

汉语频率副词“再”、“又”“、还”在表示重复意义时是一组近义词,但它们在语义、句法、语用上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再”用于未然和主观性表达(在说话时形成的主观表达),“又”用于已然和客观性描写、陈述,“还”用于未然和主观性表达(在说话之前就已有的意愿表达)。

[1]在关于汉语频率副词“再”、“又”、“还”的研究中,不管是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还是在关于汉语教学的研究中,主要都是从语义、句法、语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的,具体有陈立民,张燕密的《释“再、又、还”》、姜华华的《“再”“还”“又”重复意的比较研究》等,与三者偏误分析相关的文章有李文奇的《越南学生学习汉语频率副词“再”和“又”的偏误分析》。

一、“再”、“又”、“还”的释义和用法说明《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吕叔湘,2004)认为:“再”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重复或继续,多指未实现的或经常性的动作;“又”表示一个动作(状态)重复发生或反复交替;“还”表示动作状态持续不变,仍然。

《现代汉语八百词》还认为在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时,“再”和“还”多指未实现的,“又”多指已实现的。

[2]例如:(1)我明天再来。

(2)我下次还来这里。

(3)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听见诸如此类的句子:(4)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5)秋天到了,树叶又要落了。

虽然这类句子中有表示将来时间的词语“明天”,但在句中只能用“又”来表示重复,因为“又”在此使用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将在下文中给出明确的阐述。

“还”也可以表示未实现的、经常性的动作。

针对“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设计

针对“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设计

针对“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设计中文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毕竟”类语气副词是汉语习得进入中高级阶段所不可回避的难点。

以往的相关研究在本体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难以将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非目的语环境下习得“毕竟”类语气副词依旧面临诸多困难。

因此,本文参考北美高校中文项目的课程大纲,挑选出“毕竟”类语气副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毕竟、到底、终究、终归”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习得群体的调查分析提出具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从语言教学三大基本要素:语义、句法、语用出发对该类词的典型代表“毕竟”及其组内成员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该类词具有表强调的基本语法意义,以让转句及因果句为典型句式,常与“因为”、“是”等词共现,句法分布位置灵活,具有强调原因/结论,体现主观评判性、指明预设、缓和语气、衔接篇章等功能。

在此结论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该组词内部成员的共性与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表格的形式从语义、句法及语体层面对其异同做了直观呈现。

第三章主要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从特定二语习得群体的角度归纳、整理了以英语为母语者习得这类词时产生的典型偏误,并分析了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及“认知文化差异”。

第四章则针对第三章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采用适宜北美中文教学的交际型、任务辅助型教学法,以话题为导向将语法教学融汇到一系列连贯的言语交际任务中,涵盖了从认知理解到交际运用的各个阶段。

最后,本文在结语部分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局限及待改进之处。

【关键词】“毕竟”类语气副词语义语用语境偏误研究话题导向交际型教学法The Study and Teaching Designupon the Acquisition of“毕竟、到底、终究、终归”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English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Bijing”modal adverbs has been an unavoidable challenge.Previous studies on“Bijing”modal adverbs made a great number of achievements on ontological studies.However,it’s still hard for teachers to apply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upon teaching and also for those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who study Chinese in un-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Thus,the study aims to figuring out a teaching design focus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Bijing,Daodi,Zhongjiu,Zhonggui”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ho speak English.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semantic,syntactic,and pragmatic meanings and functions of“Bijing”and its kind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Bijing”modal adverbs has a basic semantic function of emphasizing reason or facts in causal complex sentences or concessive-contrastive complex sentences with flexible syntactic distribution.Their primary pragmatic functions include emphasizing, expressing subjective evaluations,specifying presuppose,alleviating tones and discourse cohesion.It also analyzes and clarifies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of“Bijing,Daodi, Zhongjiu,Zhonggui”semantically,syntactically,and pragmatically.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typical errors made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ho speak English fro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proposes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these errors.Chapter Four proposes a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hapter Three which focus on the acquisition of“Bijing,Daodi,Zhongjiu,Zhongui”of the particular group.The teaching design adopt the communicative and task-supported teaching approaches by combining the teaching of modal adverbs with a series of communicative tasks oriented by topics.The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s of this article and identifies the limitation which can be explored in future study in this field.【Key Words】“Bijing”modal adverbs,semantic,pragmatics,context,error analyses topic-oriented, 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目录中文摘要 (5)English Abstract (6)第一章绪论 (10)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0)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21)四、语料来源 (22)第二章语气副词“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本体研究 (23)一、“毕竟”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23)二、“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30)三、“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分类 (35)四、“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共性分析 (35)五、“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特性辨析 (39)第三章英语为母语者习得“毕竟、到底、终究、终归”偏误分析 (42)一、偏误语料的来源及问卷说明 (42)二、偏误类型 (46)三、偏误产生原因 (50)第四章针对“毕竟、到底、终究、终归”的教学设计 (55)一、教学目标 (55)二、教学对象 (55)三、教学方法 (56)四、教学过程 (56)五、教学设计使用建议 (63)结语 (64)参考文献 (66)附录 (71)后记 (76)第一章绪论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1、语气副词作为副词特殊次类的难点在现代汉语副词中,语气副词一直是较为独特的一类,前人通过对其各个方面的考察将其归为副词的一个此类,因为此类副词在词义、句法和搭配上都和其他类别的副词不尽相同。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引言: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段,起着增强语言表达力和情感色彩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对语言表达的不断追求,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综合研究,介绍其功能和分类,探讨其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以深化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一、语气副词的定义和功能语气副词是一种修辞手段,它通过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来表达说话者态度、情感、语气等信息,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鲜明。

语气副词不仅具有修辞功能,还能够增强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的目的。

比如,“真的”、“非常”、“很”等常见的语气副词,可以使句子更加直观、真实、有力。

二、语气副词的分类根据语气副词的不同功能和语气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肯定、否定、疑问、感叹等多种类型。

具体分类如下:1.肯定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肯定态度,使句子更具有肯定力,例如:“确实”、“当然”。

2.否定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否定态度,使句子更具有否定力,例如:“不”、“无”。

3.疑问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使句子更具有疑问性,例如:“究竟”、“到底”。

4.感叹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赞叹或惊讶感叹,使句子更具有感叹力,例如:“真是”、“太”。

以上仅为语气副词的一些常见分类,实际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语气副词,它们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语气副词的应用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句尾,或者干脆独立成句。

它们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会影响到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意图。

1.句首语气副词:通常用于强调句子的语气和情感,如“真的,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此时,语气副词“真的”起到加强情感的作用。

2.句中语气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使句子更具有感染力和表达目的,如“他非常善良。

”中的“非常”。

3.句尾语气副词:通常用于强调或者反问句子的语气,如“你会来的吧?”中的“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气副词“正好”“恰好”“刚好”的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最为复杂的一类,本文对“契合”类语气副词中的“正好”“恰好”和“刚好”进行对比研究,主要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方面对这三个副词的差异及其表现进行了归纳分析。

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留学生习得“正好”“恰好”和“刚好”的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作出了分析。

针对偏误分析与三个语气副词的特点,我们提出了教学建议和教学设计,进而实现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有效结合。

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括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并对先前有关语气副词和“契合”类语气副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

第二部分对“正好”“恰好”和“刚好”的词典释义进行了归纳,并总结出它们的三个语义特征,即[+主观性]、[+巧合性]和[+预期性],也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辨析。

第三部分对“正好”“恰好”和“刚好”的语法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句法分布,还考察了“正好”“恰好”和“刚好”与其它词的组合情况。

在句法分布方面,三者虽然都常位于主谓之间、也都能置于句首,但置于句首时“正好”更突出强调“正”的时间点或时机的巧合,“恰好”则含有递进的语气和作用,而“刚好”更侧重巧合发生的契机、程度的不高不低或事件的不偏不倚。

在组合能力上,主要进行了三者之间的对比,“恰好”不可与否定词“不”组合;“恰好”+“地”+动词表人为的巧合;“刚好”不能和“最”连用;以及三者对动词的选择规律。

第四部分主要对“正好”“恰好”和“刚好”的语用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它们的句类分布情况以及语体分布情况。

在句类分布中,只有“恰好”不可以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在三者的语体分布情况中“正好”使用的频率最高,但书面语
比例高于口语;“恰好”使用的频率最低,且使用在书面语体的比例远远高于口语比例;而“刚好”在口语中使用的比例高于书面语中的比例。

第五部分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四种常见的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第六部分主要提出了对“正好”“恰好”和“刚好”的教学建议以及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