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可能性和现实性_毙考题
2017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单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单选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答案】D【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答案】C【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答案】A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提事物现象B.揭示事物本质C.追求自我实现D.改造客观世界【答案】D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答案】A【解析】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答案】C【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答案】A【解析】地里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2022年甘肃医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甘肃医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2、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3、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4、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7、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1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11、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2、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二、多项选择题1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 )A.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B.社会存在的反映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17、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A.立法权B.管理权C.行政权D.司法权18、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是因为()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B.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C.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D.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20、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三、辨析题2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24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24(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表现在( )(分数:2.00)A.思维根源于存在√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思维是存在的固有属性D.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恩格斯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容割裂。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这属于本体论的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认识论的内容。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的理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与发展的理论。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不能脱离本体论;同时,本体论问题是认识的结果,解决本体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认识论的问题。
选项C把思维看作是存在的固有属性,这等同于是在说“凡是存在都有思维”,实际上这是原始人所认为的万物都有灵魂的“物活论”观点。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选项AB。
3.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哲学都是世界观√B.世界观都是哲学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二者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马克思理论(简答题)
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客观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其内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也开辟了新时代。
2、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它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决定的;其次,它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1)体现时代性,即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体现时代特点。
(2)把握规律性,即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富于创造性,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各方面的创新。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1)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
(3)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5、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员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论述)(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后,才有可能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是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我们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决不能忘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否则,共同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毙考题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4考研政治复习要注意结合做题来巩固,尤其是马原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哲学观点也比较难理解。
下而毙考题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槪论试题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结合相关知识点记忆: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4多项选择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这句话以高度的科学抽象和深刻的哲学槪括,规定了哲学的物质范畴。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C不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同物质本身混为一谈D.物质都是人们感官可以直接感觉的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船山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一致的有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天不变道也不变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3•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一个所谓的飞矢不动理论。
他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不动的。
英道理是:箭在飞行的某一时刻,必泄是处在某一位置上,它不能同时占有两个位置;因此,箭在这一个时刻应当是静止的。
可是,箭在这一个时刻静止在这个位置上,另一个时刻静止在别的位置上,于是整个过程皆由这样一系列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不能构成运动,静止的总和当然还是静止。
所以说飞行的箭是不动的。
芝诺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矛盾统一B.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5•所谓,一学习就不开心了,一不开心就不学习了,一不学习就开心了,一开心一天就过去了。
就像一首歌唱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段话表明时间具有A相对性B有限性C不可逆性D—维性6.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得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貞•理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A BC D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A BC D 、相对静止是( )。
A BC D 、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 BC D 、现象与本质是揭示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BC DD、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E、从主观愿望出发,凭想当然、凭感觉地去办事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有( )。
A、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C、外困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E、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因果联系的有( )。
A、凡是在前的就是原因,在后的就是结果B、原因在先,结果在后C、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D、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产生另一种现象的现象E、“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4、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
A、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B、从反面表现事物的本质C、歪曲表现事物的本质D、从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E、从主观表现事物的本质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 )。
A、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B、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正确错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正确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就能把事情办好。
正确错误、规律是变化、发展的。
正确错误、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正确错误。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简答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简答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基本方面。
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原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唯物论对人的思维和认识能力进行了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坚持认识的源泉在于社会实践,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2.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是处理事物矛盾和发展变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对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指导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面向未来。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分别解释。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范畴:1.矛盾: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指事物内部的对立和斗争。
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源泉,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则是对主要矛盾的补充和制约。
2.质量和量变:质量是事物的内在属性,量变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质量和量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通过量变的积累逐渐达到质变的阶段。
质量和量变之间相互转化,既有渐进性也有突变性。
3.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它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被否定,但在新的条件下通过改造和创新重新肯定自己,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否定之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进化性质。
4.联系和联通: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通过联系可以形成系统和整体。
联通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是保证事物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辩证法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请分别解释。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5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5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基础阶段复习,小编建议考生要仔细的研究理解。
下面分享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大家背一下:
2019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考点15
可能性与现实性(补充)★★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对立统一关系)
①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②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没有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之说)
①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相反的可能);概率的大小。
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②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2018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D西。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b.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4)发展与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过程,①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②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①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②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区别:a.形成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b.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c.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c.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6)
1710-北京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分:110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2分)A: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B:由主观认识向客观认识的飞跃C: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D:由感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2分)A: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D:社会总劳动时间所决定的3、用于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属于货币的()(2分)A:流通手段职能B:价值尺度职能C:储藏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4、资本的有机构成越高,则()(2分)A:不变资本所占比重越大B:可变资本所占比重越大C: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D:生产资料所占比重越小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2分)A:劳动B:人的需要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自然属性6、下列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是()(2分)A:劳动生产率提高B:生产工具智能化C:建立职工持股制度D:政治民主形式扩大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的作者是()(2分)A:康帕内拉B:圣西门C:傅立叶D:莫尔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著作是()(2分)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资本论》D:《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9、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是()(2分)A:德国社会民主工党B:共产主义者同盟C:共产国际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0、下列不属于由分工形成的“三大差别”是()(2分)A:城乡差别B: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的差别C:工农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1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2分)A:阶级斗争B:社会改革C:社会基本矛盾D:科学技术的发展12、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2分)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先进的科学技术13、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准备性因素主要指()(2分)A:教育B:自然科学C:经济管理D:劳动对象14、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是()(2分)A: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B:都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C:都消灭了三大差别D:商品经济都归于消亡15、下列属于生产全球化表现的是()(2分)A:美国波音747客机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一万多家企业共同制造B:2010年世界贸易增长率超过13%C: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资本市场及各国经济造成影响D:1995年美国对外投资额超过7000亿美元1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2分)A:18世纪20年代中期B:18世纪40年代中期C:19世纪40年代中期D:20世纪20年代中期17、下列不属于工人运动的是()(2分)A:1789年法国大革命B:1831年法国里昂起义C:1836年英国“人民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起义18、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是()(2分)A:古希腊哲学B:新自由主义学说C:德国古典哲学D:社会民主主义19、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2分)A:批判精神B:与时俱进C:人类解放D:改造世界20、下列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2分)A: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B:社会发展有无规律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D:事物是彼此联系还是彼此孤立的问题21、恩格斯提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2分)A:可知性B:精神性C:物质性D:能动性22、马克思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2分)A:可知论B:辩证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23、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2分)A:是否具有新特点B:是否具有新奇的形式C:是否完善发展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性24、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是()(2分)A:必然性B:偶然性C:现实性D:矛盾性25、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是()(2分)A:主观认识B:客观认识C: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二、文字题(共8题,共60分)26、简要说明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
2022年九江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九江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7、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8、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10、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14、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6、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题(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选出的答案代号填在答题纸相应题号上,否则不给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B、对立统一C、普遍联系D、辩证否定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部分质变是指()。
A、关键部分发生变质B、质变中量的扩张C、渐变过程的中断,事物的突变D、量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和局部性变化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6、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发展经过量变到质变9、“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突出体现了系统论以下特点()。
A、整体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开放性1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问题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1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自考笔记】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库已编辑(打印版)
【正确答案】C17.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 ) A.猿脑变成人脑 B.社会分工 C.语言的产生 D.社会性劳动 【正确答案】D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阶级斗争分析法 C.矛盾分析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 【正确答案】D19.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 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C 20.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政治经济学 D.唯物主义辩证法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 1.任何矛盾都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 ) A.斗争性 B.同一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正确答案】AB 【您的答案】BC 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 了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包括( ) 。 A.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 B.经济全球化 C.世界新技术革命 D.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 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 反对( )倾向。 A.人本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投降主义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B 4.下列关于理想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 B.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C.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D.就理想的内容划分,其中道德理想是最根本的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 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 现在(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 6.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 即分化为( ) A.乡村自然 B.城市自然 C.自在自然 D.人化自然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AB 7.下列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 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 严重 D.利用规律可以不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 8.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 A.心外无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 D.存在就是被感知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AB 9.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 A.可能性是目前尚பைடு நூலகம்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 B.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 C.可能性与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现实性可以离开可能性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 10.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 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 ) A.不可知论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BC 1.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 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 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 ) A.黑格尔 B.圣西门 C.康德 D.费尔巴哈 【正确答案】A2.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必然性和偶然性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必然性和偶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定要搞清楚,吃透,这样面对各种形式的考察方式才能够顺利解题。
下面,小编重点分享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及方法论: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原理: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表现在: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本质和现象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本质和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定要搞清楚,吃透,这样面对各种形式的考察方式才能够顺利解题。
下面,小编重点分享本质和现象原理及方法论: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原理: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
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方法论:
(1)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3)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模拟试卷2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全局和局部的关系2.哲学研究的规律适用于 ( )A.自然的某些领域B.人类社会的某些领域C.人类思维的某些领域D.自然、社会、思维各个领域3.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 ( )A.实用主义哲学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C.科学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D.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4.“未有世界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贝克莱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实证主义观点5.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范畴就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C.形而上学的物质观D.唯心主义的物质观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 )A.一种同物质运动无关的客观存在B.一种先验直观的形式C.运动着的物质本身D.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这表明 (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B.人脑是意识的惟一源泉C.意识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意识是人脑中自生8.“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种观点属于 ( )A.实用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实证主义观点D.科学主义观点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系统是指 ( )A.物质及其存在方式B.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汇C.相互联系的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D.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10.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 )A.思维中的前后一致B.事物之间的共同点C.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D.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性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可能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定要搞清楚,吃透,这样面对各种形式的考察方式才能够顺利解题。
下面,小编重点分享可能性和现实性原理及方法论:
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原理: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
表现在:
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②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
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
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
②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③要分清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应当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