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2.注意DAA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疗效。
3.治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4.随访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五、结论
本方案以丙肝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了一套合法合规的详细治疗方案。通过严谨的治疗流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全面的病情监测和长期的随访管理,旨在实现丙肝患者病毒学治愈,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原则
1.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毒基因型、肝脏损害程度及合并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规范化治疗:遵循国内外最新丙肝治疗指南,合理选择和使用DAA药物。
3.安全性优先: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重视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4.长期管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学及肝脏功能指标。
4.辅助治疗
(1)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针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3)对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5.随访与监测
(1)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
(2)定期评估患者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辅助治疗
-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
-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针对患者合并的其他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和干预。
6.随访与评估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若干进展

1 IN治 疗 F
目前治 疗丙 型肝 炎 . 然推 荐 使 仍 用 l u但疗效较低 , F _ 复发率高 , 合 联
胸腺寨 l或病毒 唑可 增加 对 IN 治 而是 通 过 结 合 双 链 R F F NA激 括 。 IN a 2 提 高 IN 疗 效 研 究 F - 疗反应率和降低 复发率。治疗 的 目的 可诱 导 自身 磷 酸 化 . 括 P 2 1 IN a加 病毒 唑 ( bvr ) 病 F n ain i 微 KR. 而 磷 进 是: ①减 少病 毒负荷 和清 除病毒 ; ②改 酸 化 翻译 起 始 因 子 eF。 致 使 翻 译 中 毒唑是肌苷 5单 磷酸 (MP 脱氢酶 活 1 ) l-. 善或减轻症状 抑制炎 症 , ③ 改善 肝功 止 . 引起 细胞 内 G P减少 这 T 病毒灭活。近年来 注意到 N&A与 性抑 制剂 . 能 ; 阻止病 情进展 至肝硬化 和/ ④ 或肝 P R之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决 定 着 H V 对 K C
发生有关 。近年来对 丙型肝炎抗 病毒
治疗 的研 究 已取 得 了 较 大进 展 。
棱酸酶和 P RK)
在细胞培养 中 H v不易繁殖 , C 因 病 毒 蛋 白 加 工 蛋 白酶 抑栅 剂 此对病毒生活周期 的了解 和对抗 病毒 ( 3N% 4 N , )
药 物 的 研 制 受 到 了 限 制 。 目前 认 为 :
在 H v复制周期 以及 H V非结构蛋 C C 白中具 有 重要 功能 的 HC 复制 蛋 白 V 酶, N 2N 金属蛋 白酶、 S 丝氨 后 期 翻 译 如 S.S N
棱酸酶) 复 栅 抑 制 剂 ? 病 毒 唑 I (K F P R) 糖 基 化抑 制 剂
r 刚 r . 刚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丙型肝炎(HCV)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介绍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
二、药物治疗1. 抗病毒药物(1)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常用的干扰素有α-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等。
干扰素治疗通常需要与利巴韦林联合使用。
(2)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利巴韦林与干扰素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2. 联合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新药的研发,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逐渐趋向联合治疗。
目前,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有:(1)干扰素+利巴韦林:该方案适用于大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治愈率。
(2)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利巴韦林:DAA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低耐药性等特点。
DAA+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三、手术治疗1. 肝脏移植对于晚期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肝脏移植可以清除病毒,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然而,肝脏移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手术风险、排斥反应等。
2. 肝硬化治疗对于肝硬化患者,手术治疗包括门脉高压症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肝动脉栓塞术等。
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
四、中医治疗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丙型肝炎主要采用辨证施治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党参、当归、枸杞子等。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丙型肝炎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肝俞等。
五、生活方式调整1. 饮食调理丙型肝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一、引言近年来,丙肝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加强对丙肝的防控工作,我中心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研究,并推动丙肝治疗工作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中心在丙肝治疗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
二、丙肝治疗现状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HCV,其中中国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高昂的药物费用,丙肝患者往往面临着长期抑郁和身体不适的困扰。
三、我中心在丙肝治疗方面所做的努力为了改善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传播风险,我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1. 促进药物研发我中心与多家药企合作,共同研发新型丙肝治疗药物。
通过对HCV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高效抗病毒活性的新药,并已经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该药物在抑制HCV复制方面表现出色,预计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2. 推广先进治疗技术我中心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开展合作,邀请专家来中心进行培训和指导。
通过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丙肝治疗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使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3.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我中心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开展了丙肝知识普及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等,并通过媒体渠道广泛传播相关信息。
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公众对丙肝的认知水平,促进了社会对丙肝防控工作的支持。
四、丙肝治疗工作取得的成绩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1. 药物研发取得突破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丙肝治疗药物,并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该药物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2. 治愈率显著提高通过推广先进治疗技术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我们成功提高了丙肝患者的治愈率。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感染。
长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幸运的是,近年来,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是近年来丙型肝炎治疗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相比,DAAs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少的副作用。
DAAs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不同基因型的差异丙型肝炎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
例如,对于基因型1的患者,苏巴韦和阿巴韦韦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而对于基因型3的患者,达卡他韦和阿索帕韦是更有效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准确确定患者的基因型是非常重要的。
3.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因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体化治疗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相关指标的评估,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4. 新疗法的出现除了传统的DAAs,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
例如,RNA干扰疗法可以通过靶向病毒基因组的RNA分子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疫苗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丙型肝炎的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使得治愈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个体化治疗和新疗法的不断发展也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HCV感染-抗病毒治疗进展

2013EASL指南推荐的GT1,4型RGT策略
2014WHO指南推荐的GT1,4型RGT策略
2013EASL指南推荐的GT2,3,5,6型RGT策 略
2014WHO指南推荐的GT2,3,5,6型RGT策略
影响治疗应答的宿主因素:IFNL3和IFNL4, 等
干扰素λ3(IFNL3, 又称 IL28B)
NATURE| Vol 461| 17 September 2009
NATURE| Vol 461| 17 September 2009
影响治疗应答的宿主因素:IFNL3和IFNL4, 等
干扰素λ3(IFNL3,
又称 IL28B)
❖ IL28B基因编码IFN-λ3,为Ⅲ型干扰 素,位于19号染色体上,属于IFNλs家族
Hadziyannis 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 346-55.
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 化
优化
•48W固定疗程
•基因型 •EVR
更优化
•基因型 •治疗期间的病 毒学应答 •HCV载量
2013EAபைடு நூலகம்L指南:
应HCV基因型检测,以确定治疗方案、RBV剂量和疗程 应用蛋白酶抑制剂的三联方案前,要明确HCV基因亚型1a/1b检测
❖ 乏力 ❖ 抑郁
流感样症状
抑郁/焦虑症状
❖ 自身0 免疫病2 及甲4状腺功6 能障碍8 。 10
12
干扰素治疗时间(周)
❖ 即使是控制很好的临床试验,也有 9-15%
HCV生命周期
HCV基因组、蛋白产物和抑制剂
❖ 在过去的 10-15 年
间,HCV 的体外培
养系统为发展直接
抗病DA毒A药:物丙提供肝了抗病毒治疗的春天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引言丙肝,即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近年来,丙肝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且在治疗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最新治疗方案被开发出来,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升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丙肝的最新治疗方案。
一、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简称DAA)是丙肝治疗的一种最新而有效的方式。
这些药物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与传统的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方法相比,DAA的治疗疗效更好,且副作用较小。
其中一些常用的DAA药物包括索非布韦、格拉扎韦、阿巴卡韦和达卡他韦等。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丙肝患者的病情和病毒类型各异,个体化治疗方案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基因型、肝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确定治疗时间和监测疗效等步骤。
三、联合治疗近年来,丙肝的联合治疗方案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联合治疗通常是指将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病毒复发的风险。
此外,联合治疗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四、全程管理与康复关怀除了药物治疗,全程管理与康复关怀也是丙肝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程管理包括对患者的评估、监测、药物介绍和管理等,旨在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支持和指导。
康复关怀则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给予心理和生活习惯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并提高生活质量。
五、预防和控制除了治疗,预防和控制也是丙肝管理的重要环节。
预防方面,广泛推广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此外,加强公众对丙肝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性行为的倡导也是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与抗病毒治疗进展

合肝病杂志 20 0 9年第 l 9卷第 1 期
・
・
1 ・
专
论 ・
肝 炎 的肝 外 表 现 与抗 病 毒 治 疗 进 展
大学附属 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 内科 ( 山东 青 岛 ,2 6 1 ) 6 0 1
作 者 简 介 :池 肇 春 ( 9 4 13 年1 0月 一) ,男 ,汉族 ,福 建武
.
-
,
等1 2家杂 志编委 或顾 问。获青 岛 市科 技拔 尖人 才、 称号。从 事消化 内科 的教 学、科研和 I 床工作 5 l 盏 0余 化专业尤其在肝 病研 究与 临床 方 面卓有 成 就 ,在 国
定 的声誉 。共 获 国 家、省 、市科研 成 果 奖 1 2项。
.
。
蛋 白。体格检查可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紫癜 、肝脾 肿 大 、视 网膜静 脉 明显充 血 和起 迟 发性 皮肤 卟 啉病 的机 制 尚不 明了 ,推测 HC V感 染 改 变 了卟 啉代 谢 ,也 可 能是 由 于 HC V诱 导 肝脏 铁负 荷增 加所 致 。 以皮 肤光 敏增 加 、
平籍 。15 9 8年 毕 业 于 青 岛 医 学 院。青 岛市市立医院消化 内科主
剂 量 的糖皮 质激 素 治疗 。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942研究:疗效小结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6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HCV 基因型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5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800 mg/日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非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78%
65% (n = 253)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8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48 周
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吸收过快,峰浓度高
PEG位点多样,产品均一性差
分布过广,剂量要大
PEG与干扰素结合不稳定需要制成干粉剂
消除过速,给药要频
在体内分布仍很广泛
波动过大,耐受性差
不能保证稳定1周的血药浓度
第二代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纯度更高
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
干扰素类 普通干扰素(IFN)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40KD)
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随访
n=72
270 μg
PEGASYS® 180 μg/wk
随访
+ COPEGUS® 1000–1200mg/day 360 μg PEGASYS® 180 μg/wk 随访
+ COPEGUS® 1000–1200mg/day
0
随机化
12
24
36 研究周数
48
60
72
Diago M, et al. 55th AASLD 2004; Abstract 522
80% % Patients with VR 70% 60% 50% 40% 30% 20% 10% 0% Week 12
ITT; 丢失 = 失败
38%
W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 48
Week 72
Fried et al. AASLD 2006
西班牙高剂量诱导试验 --对普通干扰素无应答者使用派罗欣联合治疗
PEGASYS® 180 μg/wk + COPEGUS® 1000–1200 mg/day
所有病人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
Hadziyannis 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 346
因1型患者,无论基线病毒载量如何,48 周疗程优于24周
派罗欣180微克联合利巴韦林 100 80
65% 24-LD A组 24-SD B组 48-LD C组 48-SD D组 47% 36% 26% 16% n= 51 71 60 85 50 47 190 186 55%
2004年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抗病毒的目的:是清除或长期抑制体内的 HCV,以改善和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 硬化、肝衰竭或HCC,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抗病毒的适应症:只有确诊为血请HCVRNA 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进展

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进展摘要:慢性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护理评估和监测、患者教育、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加强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护理进展1.引言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炎疾病,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进展,并就护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2.护理进展(一)护理评估和监测慢性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这包括对患者病史的采集,了解病情发展情况、曾经接受过的治疗方案等信息。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皮肤、黏膜、淋巴结、肝脾大小等方面的检查。
此外,肝功能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肝功能的评估,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
另外,病毒学指标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毒学指标的评估,包括病毒载量、基因分型等指标的检测。
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包括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总胆红素等,以及病毒学指标,如病毒载量、基因分型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等,并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贫血、肝硬化等,并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导言丙肝,即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其主要特征是潜伏期长、发病隐匿、易变异、复制速度快,导致了该疾病的难治性。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丙肝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和进化。
本文将介绍丙肝最新的治疗方案。
1. 丙肝的治疗策略目前,丙肝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病毒复制水平检测在制定丙肝治疗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检测病毒复制水平。
常用的方法是血清HCV RNA定量检测技术。
1.2. 丙肝的基础治疗基础治疗是指使用干扰素和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来抑制病毒复制。
这种治疗方案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其临床疗效有限,耐药性问题较突出。
1.3.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与应用,丙肝的治疗进展迅速。
与基础治疗相比,DAAs具有更高的疗效、更低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案组合和个体化的治疗来提高治愈率。
2.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2.1. 直接抗病毒药物目前,FDA已经批准了多种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丙肝的治疗,包括抗HCV NS3/4A蛋白酶药物、抗HCV NS5B核苷类/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抗HCV NS5A 蛋白抑制剂等。
2.2. 个体化治疗根据丙肝患者的基因型、临床特征和肝功能等不同情况,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意味着不同患者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组合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2.3. 治疗时间和疗程与传统的丙肝治疗方案相比,新的治疗方案疗程更短,治疗时间更短。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DAAs治疗6-12周后,丙肝的痊愈率可达到90%以上。
2.4. 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在进行丙肝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血清HCV RNA定量、肝功能、ALT、AST和血常规等。
3. 丙肝治疗的挑战与前景3.1. 耐药性问题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对于某些丙肝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性问题。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1 . 中国 HCV 感染具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哪种基因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 A.GT1b 型 B.GT2a 型 C.GT3 型 D.GT6 型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答案解析: 暂无 2 . 针对 NS5B 的核苷酸类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A.达塞布韦 B.索磷布韦 C.达拉他韦 D.格卡瑞韦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 3 . 针对下列哪个靶点的 DAA 药物需要关注基线耐药(RAS)情况 A.核苷酸类 NS5B 抑制剂 B.非核苷酸类 NS5B 抑制剂 C.NS5A 抑制剂 D.NS3/4A 蛋白酶抑制剂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答案解析: 暂无 4 . 含有下列哪个靶点的 DAA 药物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A.核苷酸类 NS5B 抑制剂 B.非核苷酸类 NS5B 抑制剂 C.NS5A 抑制剂 D.NS3/4A 蛋白酶抑制剂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 5 . 针对核苷酸类 NS5B 抑制剂索磷布韦的描述,下面哪项是不正确的 A.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 B.耐药屏障高,不易产生耐药 C.不经过细胞色素 P450 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D.索磷布韦在体内的无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 6 . 下面哪项不是理想的第二代 NS3/4A 蛋白酶抑制剂的特点 A.PK 稳定,每日一次 B.联合利托那韦提高疗效 C.全基因型 D.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 7 . 含有 NS3/4A 蛋白酶抑制剂的 DAA 药物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LT/AST 升高 B.间接胆红素升高 C.直接胆红素升高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 8 . 含有索磷布韦的 DAA 药物在治疗方案选择中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哪项 A.ALT/AST B.肾小球滤过率 C.直接胆红素 D.间接胆红素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暂无 9 . 全口服 DAA 时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愈率提升到()以上? A.70% B.80% C.90% D.95%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 10 . 下列哪种 HCV 基因型患者是 DAA 时代的难治人群? A.GT1a B.GT1b C.GT2a D.GT3 型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 暂无。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知识讲解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中国HCV感染具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哪种基因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 A.GT1b型• B.GT2a型• C.GT3型• D.GT6型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 针对NS5B的核苷酸类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A.达塞布韦• B.索磷布韦• C.达拉他韦• D.格卡瑞韦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3 . 针对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需要关注基线耐药(RAS)情况•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C.NS5A抑制剂•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 含有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C.NS5A抑制剂•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 针对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索磷布韦的描述,下面哪项是不正确的• A.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 B.耐药屏障高,不易产生耐药• C.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D.索磷布韦在体内的无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6 . 下面哪项不是理想的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特点• A.PK稳定,每日一次• B.联合利托那韦提高疗效• C.全基因型• D.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 . 含有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DAA药物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LT/AST升高• B.间接胆红素升高• C.直接胆红素升高•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 含有索磷布韦的DAA药物在治疗方案选择中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哪项• A.ALT/AST• B.肾小球滤过率• C.直接胆红素• D.间接胆红素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 . 全口服DAA时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愈率提升到()以上?•• A.70%• B.80%••• C.90%• D.95%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0 . 下列哪种HCV基因型患者是DAA时代的难治人群?• A.GT1a••••• B.GT1b••• C.GT2a• D.GT3型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
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与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处理-3002-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002-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与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处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HCV慢性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1、对于暴露丙肝病毒()周以后检测阳性,应重复检查,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
A、1-2
B、1-3[正确答案]
C、1-4
D、1-5
2、在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第12周检测HCVRNA,如果第12周检测为阴性,则联合治疗()即可
A、12周
B、48周[正确答案]
C、52周
D、72周
3、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7亿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我国占(),且主要以基因1型为主
A、3%
B、3.2%[正确答案]
C、3.5%
D、4%
4、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的第()周是最关键的节点
A、48、796[正确答案]
B、0、48、796
C、8、48、796
D、48、796。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中国HCV感染具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哪种基因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A.GT1b型B.GT2a型C.GT3型D.GT6型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 针对NS5B的核苷酸类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A.达塞布韦B.索磷布韦C.达拉他韦D.格卡瑞韦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3 . 针对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需要关注基线耐药(RAS)情况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C.NS5A抑制剂D.NS3/4A蛋白酶抑制剂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 含有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C.NS5A抑制剂D.NS3/4A蛋白酶抑制剂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 针对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索磷布韦的描述,下面哪项是不正确的A.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B.耐药屏障高,不易产生耐药C.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D.索磷布韦在体内的无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6 . 下面哪项不是理想的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特点A.PK稳定,每日一次B.联合利托那韦提高疗效C.全基因型D.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 . 含有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DAA药物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LT/AST升高B.间接胆红素升高C.直接胆红素升高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 含有索磷布韦的DAA药物在治疗方案选择中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哪项A.ALT/ASTB.肾小球滤过率C.直接胆红素D.间接胆红素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 . 全口服DAA时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愈率提升到()以上?A.70%B.80%C.90%D.95%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0 . 下列哪种HCV基因型患者是DAA时代的难治人群?A.GT1aB.GT1bC.GT2aD.GT3型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进展的综述-病毒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进展的综述-病毒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丙型肝炎的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 IFN) 联合利巴韦林( RBV) ,但在欧美国家临经过标准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 率在40% ~80% 之间,其最主要的原因一直认为是病毒载量和基因型。
因此,在临将治疗前病毒载量106IU / ml 且基因1 型的患者定义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
然而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包括我国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 的结果显示,IL -28 CC 基因型的患者,即使是基因 1 型且病毒高载量,SVR 率仍可高达70% 以上。
另一方面,直接抗HCV 治疗的口服药物不断问世,PEG - IFN + RBV + 小分子的三联治疗策略已经在临应用,无干扰素( IFN) 的小分子口服药物的治疗也显示出非常好的疗效。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对难治性丙型肝炎可能需要重新认识,相应的治疗策略可能也会有不同的改变。
本文将从对难治性丙型肝炎的再认识出发,系统综述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的进展。
1、难治性丙型肝炎的定义随着抗HCV 新药的不断研发上市和治疗理念及策略的不断改进,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应用标准治疗即PEG -IFN/RBV 联合治疗后,患者的SVR 率即临床治愈在一部分患者中已经高达70% ~80%。
然而还有一部分患者的SVR 率仅仅在40% 左右。
因此,在临提出了所谓难治性丙型肝炎的问题。
所谓难治性一方面是指治疗后疗效不佳,没有获得SVR,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能完成治疗的患者。
狭义的难治性患者应该仅仅包括初始治疗无应答或治疗后复发及没有获得SVR 的患者。
1. 1 治疗前定义治疗前定义即根据患者治疗前的基线特征来定义。
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发现,一些患者对PEG-IFN / RBV 的标准治疗4 周后,HCV RNA 没有或仅仅下降1 log,分析这些患者主要为治疗前病毒高载量( 一般HCV RNA应用标准检测试剂检测6 logIU/ml) ,且多为基因1 型,特别是宿主IL -28 基因型为非CC 型。
丙型肝炎治疗进展

结果和结论
结果接受DAA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在第8周(中位数2-12周)时有11例(3.1%)肝炎复发,其中3例因为HBV再激活(无黄疸肝炎/黄疸肝炎/肝衰:2/0/1),8例因此其他原因(全部为黄疸性肝炎);没有接受NA治疗的HBsAg阳性患者与肝炎复发显著相关(HR: 12.28, C.I. 3.0–50.6, p = 0.001).结论HBsAg阳性慢性丙肝患者接受DAA治疗,HBV被激活显著增多;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编号>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失代偿,发生率约20%。这个过程在有些人群可能会相对比较短,如合并HIV或HBV感染和饮酒。这个过程在某些人群也可能会相对比较长,如感染时比较年轻,女性患者相对进展比较缓慢。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大家都有经验,最终判定一个患者个体疾病进展的程度,首先是要明确患者就诊时的肝纤维化进展程度,第二要复习患者在过往几年中肝脏弹性测量结果的变化、超声影像学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这些指标能帮助我们判断患者在近几年肝纤维化进展的程度。请注意,当我们在讲到肝脏疾病进展时,我们讲的是肝纤维化的进展。
<编号>
有了新的药物,在更新指南时增加了两个新的治疗目标。增加治疗目标针对的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增加了这个目标,新的口服药物增加了一个新的治疗适应证和适应治疗的人群,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果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达到病毒的清除,就有可能降低肝移植的需求,延缓肝移植,但对这部分患者长期的临床结局和临床后果,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在刚刚过去的4月召开的2016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上发表了很多真实世界的研究。通过这些真实世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即便获得了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即清除了病毒,但总体的生存率没有显著改善,表现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失代偿发生的减少。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药物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药物进展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目前全球范围内hcv感染率约3%,感染总人数超过2亿,我国约4000多万人感染hcv。
hcv感染后,由于hcv的复杂度使得病毒的变异达20多种,抗原呈递dc细胞功能的失调,清除病毒的能力减弱,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50%-85%的急性感染者容易转为慢性[1];感染后20年,肝硬化发生率为10-15%,一旦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1-7%。
目前尚无预防hcv感染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hcv感染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
近10年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最初的单用干扰素(ifn)治疗发展为ifn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近几年来提倡采用聚乙二醇化ifn(pegylatedinterferon,peg ifn)加上利巴韦林治疗,使得持久病毒应答(svr)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认为peg ifnα-2a或者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最有效的抗hcv 治疗方案。
由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会致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抑郁、胃肠道症状、视网膜病变、溶血性贫血及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使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提前终止治疗。
因此研发新的抗hcv药物迫在眉睫,目前在新型干扰素研发、针对宿主细胞靶点抑制hcv复制等方面,尤其是特异性靶向抗病毒治疗药物已取得可喜进展,部分药物已进入ⅱ、ⅲ期临床试验阶段[3]。
本文将主要介绍这几个领域丙肝药物研发的新进展。
1 干扰素及其新型修饰物的研发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的微量蛋白,可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ifn2α属ⅰ型干扰素,是由单核细胞产生的相对分子量为18 000的多肽,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其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长期预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的研讨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的研讨(内蒙古莫旗人民医院内蒙古莫旗162850)【中国分类号】r51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12-02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原发性肝癌,病死率高。
抗病毒是治疗丙型肝炎的关键。
为了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尤其是提高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一些抗病毒药物不断被开发并相继进入临床研究,取得很好进展,特研讨如下。
1、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疗法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是大分子聚乙二醇与干扰素仅侧面连接,明显提高了干扰素抗hcv的疗效。
目前对hcv有效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主要有两种:干扰素α-2a和40kd支链聚乙二醇分子聚合形成的peg ifnα-2a和peg ifnα-2b与12kd直链聚乙二醇分子形成的peg ifnα-2b。
与各自普通ifn相比,两种化合物均具有吸收慢,分布面小排泄慢的优点;这就充分保证了体内较长时间均具有足够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浓度。
而且一周只需给药1次,降低了因为药物浓度过大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排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了治疗失败的发生率,每周1次的用药也大大减轻了患者治疗的痛苦。
但伴有hiv感染者其疗效要低一些,持续应答率只能达到35%[1]。
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不久将成为丙型肝炎治疗的常规方案,但治疗花费也是肝炎治疗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buti等[2]应用markov 模型对应用peg ifnα-2b和传统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报道进行分析,认为peg 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效价比及患者的依从性均优于传统ifnα-2b在那些特殊基因型hcv(如基因1型)感染者中的这种差异尤为明显。
peg ifn α-2b治疗丙型肝炎对我国的患者来说还是相当昂贵的,若能大量应用国产重组干扰素组合成长效干扰素,则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而更有利于减轻丙型肝炎患者的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进展TVR和博赛泼维(BOC)已在欧美获准上市,可用于初治和经治的丙肝患者,其与PegIFN 和利巴韦林(RBV)联用,有可能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但TVR和BOC的3级不良反应也很显著。
在本次会议上,有大量关于TVR、BOC及其他新型蛋白酶抑制剂(PI)与IFN或RBV联用治疗HCV的研究报告。
三联疗法黑左得(Hezode)等报告了TVR或BOC与PegIFNα-2b+RBV(P/R)三联治疗在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674例HCV基因1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被分入12周TVR/P/R和36周P/R治疗组,以及4周P/R和44周BOC/P/R治疗组。
结果显示,三联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重度贫血常见。
因此,在开展上述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另一项正在进行的TVR/P/R联合治疗HCV基因1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也有类似发现。
在30例完成12周治疗的患者中,24例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其中10例实现了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在17例完成24周治疗的患者中,10例血清HCV RNA转阴,9例因严重感染等中止治疗,1例因严重的肝功能失代偿而须肝移植。
拉维茨(Lawitz)等研究了肝硬化和非肝硬化丙肝患者在接受BOC/P/R联合治疗时控制贫血对持久病毒学应答(SVR)及安全性的影响。
687例初治患者分别接受4周P/R治疗及24或44周BOC/P/R治疗,期间根据需要采用RBV减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或停药等措施控制贫血。
结果显示,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的SVR率分别为55%和64%。
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贫血,RBV减量可能早期控制上述患者贫血的最佳措施,30%的肝硬化患者须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四联疗法MATTERHORN研究此项针对IFN治疗部分应答、无应答者的队列研究中的药物包括利托那韦加强的Danoprevir (DNVr)、Mericitabine (MCB)、RBV (R)和PegIFN(P)。
96%的入组病例为IL28B、非CC型,57%为基因1a型,43%为1b型。
受试者被随机分组:24周无干扰素治疗(DNVr+MCB+R)、三联治疗(DNVr+P/R)、四联治疗(DNVr+MCB+P/R),或对无应答者在24周四联治疗后再进行24周P/R治疗。
无干扰素组的基因1a型患者因复发率较高,而额外接受24周的P/R治疗。
在有SVR4数据的部分应答者中,四联治疗组的总体SVR4率显著高于三联治疗组(92%对67%)。
基因1b型患者的SVR4率高于1a型患者。
对于基因1a型部分应答患者,四联治疗的SVR4率显著高于三联治疗(83%对44%)。
在无干扰素治疗组的部分应答和无应答队列中,1b 型患者的SVR4率(44%~72%)低于三联治疗和四联治疗(95%~100%)。
截至目前,病毒学突破仅与DNVr耐药相关,与MCB S282T耐药无关。
研究过程中尚未发生重大的安全性事件,因不良事件停药病例少见(每组仅7例)。
基于MCB的四联疗法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在部分或无应答患者中应用前景良好。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四联疗法MA TTERHORN扩展研究美国学者报告了MATTERHORN研究中进展性肝纤维化(META VIR F3)HCV基因1型经治患者接受四联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初步结果显示,在MATTERHORN研究中的378例P/R部分或无应答患者中,25%为进展性肝纤维化。
56%的无或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以及59%的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为基因1a型HCV感染。
进展性肝纤维化和无/轻度肝纤维化患者经四联治疗的SVR4相当(88%对87%)。
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或轻度肝纤维化患者(7.5%对4%),提示24周的四联治疗治疗进展性肝纤维化丙肝患者安全、有效。
无IFN的全口服治疗方案由于干扰素需要注射治疗,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因此无IFN、全口服联合药物治疗HCV 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
含DCV、ASV疗法美国密歇根大学洛克(Lok)教授报告了NS5A抑制剂Daclatasvir (DCV)、NS3A抑制剂Asunaprevir(ASV)联合治疗的初步结果。
该随机、开放、Ⅱa期研究纳入对P/R初始无应答患者,其中95%以上病例的IL28B rs12979860位点为非CC型,超过89%的基线HCV RNA≥106 IU/ml。
经24周双联(DCV+ASV)、三联(DCV+ASV+RBV)、四联(DCV+ASV+P/R)治疗后12周结果显示,四联疗法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超过95%的患者获得了SVR。
双联治疗组有7例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已用P/R进行补救治疗,其余病例停药4周后均获得SVR。
三联治疗组有10例患者(基因1a型)出现病毒学突破,已给予PegIFN治疗,另有8例患者(基因1a型)接受PegIFN以预防病毒学突破,4例基因1b型患者停药后4周实现SVR。
无1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用DCV或ASV。
据此,Lok教授提出,基因1型丙肝患者是否可用无IFN治疗方案,或许还要视基因亚型而定。
肝移植前的丙肝治疗韦尔娜(V erna)等研究了在等待肝移植基因1型HCV患者中应用PI三联疗法(90%服用T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在治疗第4、12周时,分别有44%和71%患者的HCV R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无病毒学突破发生。
上述结果表明,即使有进展期肝硬化、高病毒载量和既往高无应答率,等待肝移植的HCV患者接受PI三联治疗,仍可获得较高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这对防止肝移植后丙肝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ZENITH研究比较VX-222联合TVR、RBV、PegIFN对初始基因型1型HCV感染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
基因1b型和1a型患者分别接受VX-222+TVR+RBV治疗12周。
对于第2、8周HCV RNA检测结果阴性的患者,在治疗12周后停药;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给予24周PegIFN继续治疗。
结果显示,VX-222+TVR+RBV可有效治疗HCV感染,尤其是基因1b型患者。
两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止治疗。
主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腹泻、轻度皮疹、恶心、瘙痒和疲劳。
特殊人群的HCV治疗肝移植后的HCV复发,特别是低病毒载量感染复发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是临床的常见问题。
有研究者对358例肝移植后HCV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HCV抗病毒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患者的10年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
多因素分析显示,SVR和供体年龄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因此,是否要对这类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仍有待商酌。
对肝移植后HCV复发患者予以BOC、RBV治疗时,若不减小免疫抑制剂和RBV 剂量,有可能导致肾毒性和贫血。
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CV共感染患者,TRV+PegIFN+RBV的疗效优于PegIFN+RBV。
三联疗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这类患者中与在单纯HCV感染患者中相似。
另一项研究在HIV/HCV共感染患者中,研究HCV基因型对PegIFN+RBV和单用PegIFN 疗效的影响。
结果显示,HCV基因型对HIV/HCV共感染的疗效影响与对慢性HCV感染的影响极为相似,联合治疗的SVR率高于单独治疗。
新药研究TMC435与环孢素和他克莫司之间相互作用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TMC435联用时,环孢素的代谢时间延长了19%,而他克莫司代谢时间则缩短17%;但上述改变与临床相关性不大,因此肝移植患者接受TMC435治疗HCV再感染时,若需要联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则不需要对上述免疫抑制剂的原始剂量进行调整。
豪(Howe)等在HCV复制子系统中评价了MK-5172(NS3A PI)、MK-8742(NS5A PI)单用或联用的抗病毒活性及耐药情况。
结果显示,MK-8742和MK-5172不具有交叉耐药性,两者联用具有更优的抗病毒效应。
与其他NS5A PI相比,MK-8742耐药屏障更高。
MK-5172+MK-8742的耐药性比单用时更低,且优于MK-8742与其他NS5A PI联用。
法国学者报告了一种新型HCV 聚合酶抑制剂ALS-2200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抗病毒效果。
ALS-2200可被肝脏快速摄取,在血清中浓度很低。
健康志愿者可耐受该药单剂800 mg。
剂量越大,HCV RNA水平降幅也越大。
副作用主要为头痛和腹泻。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报告,环孢菌素类似物SCY-635联合PegINF+RBV治疗仅28天,即可恢复HCV基因1型IL28 B TT/CT难治性患者对PegINF+RBV的敏感性,并且无明显SCY-635相关副作用。
已有研究显示,具有肝脏特异性的微小RNA(microRNA)-122可促进HCV复制。
荷兰研究报告,靶向作用于microRNA-122的小分子RNA(Miravirsen,MIR)有明显抗病毒效果。
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成分,在HCV复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肯鲍(Kemble)等在HCV复制子系统中,评价了针对FASN小分子抑制剂的抗病毒效果。
结果显示,FASN抑制剂对基因1a、1b型和2型HCV复制子和感染性基因2a 型病毒复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胞无明显毒性。
FASN与NS5B聚合酶非核苷(酸)/核苷(酸)类抑制剂、NS5A抑制剂、IFN、RBV和PI联用时,具有协同的抗病毒作用。
FASN抑制剂对其他抗HCV药物的耐药株复制子仍然有效。
因此,通过调节FASN来抑制脂肪酸通路,有望成为抗HCV新策略。
其他一项进行中的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表明,低病毒载量的基因1型HCV感染者,以及对P/R能够产生RVR的患者,无论其IL28B状态或种族,均可不予以PI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