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科疾病老年患者心理干预的探讨
神经内科病人的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
神经内科病人的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病人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对于神经内科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神经内科病人心理健康的评估与干预,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这些病人恢复并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
一、神经内科疾病与心理健康神经内科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神经损伤等,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
因此,对于这些病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二、神经内科病人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1. 临床访谈法临床访谈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通过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准确地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2. 量表评估法量表评估法包括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心理评估工具来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
常用的量表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客观地评估病人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量化分析。
三、神经内科病人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1. 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向病人提供相关的心理知识,帮助其理解疾病对心理的影响,并学会应对的方法。
此外,医生还可以向病人介绍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相关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
2. 心理支持神经内科病人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医生可以建议病人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困惑。
此外,医生也可以建立支持小组,让病人相互交流与支持,共同面对困境。
3. 心理治疗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病人,医生可以推荐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析疗法等,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面对面交流,帮助患者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找适当的应对方法。
心理治疗是一种主动的、全面的干预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医生可以通过再次应用量表评估工具,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再次评估。
老年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疾病恢复的临床体会分析
老年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疾病恢复的临床体会分析作者:刘兆远吴海燕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27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患者疾病恢复所起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366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类型进行评价分析,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对疾病恢复所起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科学心理干预治疗,焦虑、紧张,不安型的1233例患者中,缓解者有741例,减轻者有492例;孤独、悲观型的916例患者中,缓解者有534例,减轻者有382例。
结论: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治疗,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能得到改善,能主动积极地接受检查和治疗,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老年;心理干预;老年疾病目前,中国已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医疗技术的逐渐进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巨大改变,老年人患病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群体[1],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行性改变,其躯体及社会适应性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2],对于患有疾病的老年患者,这些因素更会影响他们配合医学检查和治疗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能更好地让老年患者配合检查诊断,有利于老年疾病的康复[3]。
本组研究回顾性评估分析本院1366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类型和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指导老年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以促进老年患者疾病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内科疾病患者1366例,其中686例为男性患者,占全部病例的50.2%,680例为女性患者,占全部病例的49.8%,年龄60~98岁,其中13例患者为90岁以上。
1.2 心理评估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生活自理能力、情绪反应、家庭环境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初步分析,评估患者的心理类型,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再根据所确立的患者心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措施。
神经内科病人的社会心理问题与干预
神经内科病人的社会心理问题与干预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等。
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病人常常不仅仅面临身体上的痛苦与困扰,还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神经内科病人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并介绍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焦虑与抑郁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他们常常面对身体不适、医院的环境陌生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等压力因素,从而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和生活受限也可能导致他们对未来产生恐惧和绝望感。
针对焦虑和抑郁问题,医生可以通过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让病人感受到关怀和理解。
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学会积极应对和放松身心。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例如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症状。
二、自我认同和社交障碍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和身体障碍,神经内科病人常常面临自我认同和社交障碍的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自己与健康人士的差别越来越大,产生自卑和挫败感。
同时,疾病对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限制,使他们感到与社会脱节,与他人交流存在障碍。
针对自我认同和社交障碍,医生可以鼓励病人积极参与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活动,提升自信和满足感。
此外,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交场合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同时,参加康复训练和康复团体活动,与有共同经历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助,可以促进社交能力的恢复和提升。
三、家庭及亲密关系的变化神经内科疾病不仅对患者个人生活造成影响,也常常对家庭和亲密关系带来困扰。
疾病可能导致家庭成员的焦虑、紧张和困惑,也可能改变家庭角色和责任。
同时,由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夫妻、亲子关系等亲密关系也可能受到冲击。
家庭支持和教育是帮助病人和家庭成员应对变化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以组织家庭会诊,与家庭成员一起解决问题,提供家庭教育和指导。
同时,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并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关晓辉 , 李江花 , 刘贵霞. 急救护理小组值班制的组建与实施 [ J ] . 护
理学杂志 , 2 0 0 9, 1 0 ( 2 4) : 7 O一7 1 .
2 古小燕 , 陈嘉莉 , 胡华琼 , 等. 胸腔 置管专业护 理小组 的建立与临床 实践 [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1 1 , 4 6 ( 4 ) : 3 6 7— 3 6 8 . 3 宋瑰 琦 , 秦玉霞 , 袁 秀娟 , 等. 安徽省 急诊急救 专科护 士培 训绩效 的 评价[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1 0 , 4 5 ( 1 1 ) : 9 9 7 —1 0 0 0 . 4 李华 , 黄惠根 , 黄蝶 卿 , 等. 专 科护 士 专职 工作 岗位 的设 立及 实践 [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1 1 , 4 6 ( 4 ) : 3 6 4— 3 6 6 .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3年 1月第 6卷第 1期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mg U s e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6 N o . 1 B
・
1 6 3・
1 . 4 疑病 在老 年患者中最为多见 。此类患者表现 为过 分关 心 自己的健康 , 如有一点不适 , 就怀疑 自己患 有严 重疾病 或不
2 . 2 . 2 相制 : 即以一种情 志抑制 另一 种情 志 , 以保持 良好 的精 神状 态的一种精神疗法 。如在 日常护理工 作 中对忧 伤的 患者 给予更 多的照顾 和关 心 , 有意识 地 多谈 些令 人愉 快 的事或笑 话, 使其保持一种愉悦 的心情 , 以制约忧伤之情 , 这就是情 志疗 法—— “ 喜胜忧” 的思想体 现 J 。
健康信念模式对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心理的干预研究
H bi ei loma, o 0 8 V l 0 .1 ee M d a Ju l v 0 , 0 3 1 c N 2 1
1 5 81
肛 门挤压 , 压迫肛 门括 约肌 3~5mn 使药 液在 肠 道保 留时 间 i,
1. %。10例患者随机分成 2 : 18 1 组 试年龄 3 ~7 , 4 0岁 平均年龄 5 . 10岁。对照组 5 , 2 例 , 5例 男 6
女 2例; 9 年龄 3 ~7 6 6岁 , 均 年 龄 5 . 。2组 在 性 别 比 、 平 4 8岁 年 龄 、 成 比及 病 情 上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P >00 ) 构 . 。 5 12 方 法 . ( ) 患者 焦 虑 状 况 的原 因采 用 观 察 法 和 交 谈 法 , 1对
2 姚光弼 . 思密达临床应用评价 . 中华 消化杂志 ,96,62 6 19 1 :2 . 3 胡亚美 , 江载芳主编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 7版 .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 人 版 社 ,0 3 12 .11 20 .1914 . 4 李 志 红 ,岳林 ,王 颖 丽 , . 密达 治 疗 婴 幼 儿 急 性 病 毒 性 腹 泻 10 等 思 0 例疗效观察 . 中国妇 幼保健 ,0 52 :58 20 ,0 14 . ( 收稿 日期 :08—0 0 20 2—1 )
・
护理 园地 ・
健 康 信 念 模 式 对 内科 住 院患 者 焦 虑 心 理 的 干 预研 究
辛红 菊 葛永梅 卢秋玲 杨 桂 霞
2 结 果
本文分析我 院内科 住 院患者焦 虑状况 产生 的相 关 因素 并 应用健康信 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 , 取得较好效果 , 报告如下 。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一、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1.1 忧虑和不安内科老年病人往往因为身体的不适而产生忧虑和不安情绪,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急性发作的疾病,病人不知道未来的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引发心理压力,导致病情加重。
1.2 抑郁和孤独感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和疾病的发生,可能会失去亲人、好友的支持和关爱,感到孤独而产生抑郁情绪,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1.3 生命意义的思考老年病人在面临病情的时候,更容易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治疗措施、病情进展、生命的终结等问题,产生一系列问题、抉择和思考。
二、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2.1 心理干预在干预老年病人的心理上,要及时地发现和分析病人产生的不适情绪,并采取积极的、差异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音乐疗法、心理屏障治疗等等。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病人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愈合。
2.2 关注病人的需求和情感对于老年病人,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问询,关注病人的需求和情感状况,让病人有更多的掌握自己身体的权力,给病人以信心和希望,促进疾病康复。
2.3 创造愉快的生活环境要创造一个安静、干净、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在认真观察病人的喜好和习惯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精神、文娱活动、健康教育,从而让老年病人喜欢上病房、产生亲和感和家的感觉。
2.4 注意病人的家庭关怀我们需要关注病人的家人,了解家庭的情况,适当的进行沟通和疏导,为病人在家庭中的安置做出方便和帮助。
三、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处理病人的情感,并能促进病情的康复和治疗,通过心理护理,使老年病人在治疗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在老年病人的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促进病人的整体恢复。
四、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更多的心理护理措施,综合各种疗法,充分了解病人需求,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温馨、有爱的治疗环境,从而达到心理和身体和谐共生的目的。
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探讨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医护工作者如何对其复杂情绪进行疏导。
方法对54例患内科疾病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特征。
结果与结论随着内科老年病人逐渐增加,医护工作者要对他们的心理认真琢磨,做到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关键词】老年病人;内科疾病;心理特征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临床护理中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为治疗工作提供最佳心理状态。
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1%。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06~2011年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54例病人对其心理特点及护理做分析,在这54例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中,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在64~86岁,平均年龄为75岁。
2方法在对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的同时,对其心理和生理上进行观察和研究。
护士和病人建立亲人友爱关系后,依据他们个人的特点,护士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具体的心理护理方法如下:对于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疑惑和问题,护士进行详细、认真的解释,不但让病人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的严重程度,还要提醒病人焦虑会带来的不利伤害和影响,并建议病人做好自我放松和调节。
护理人员主动地去和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接触和交流,谈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使自己在病人的心中留下印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要帮助和扶持病人同其他人的交流,帮助病人们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例如唱歌、下棋等。
对于一些意志力消沉的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要去除他们心中的阴霾,就要将爱注入到他们的心中,对于一些逃避现实的病人,首先要和病人的家属取得联系,并通力配合,努力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亲人们对他的爱,对他病情的关心,对他康复的期盼,鼓励病人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与病魔抗争。
2.1消极悲观情绪到了一定年纪的老年人心理会变得异常的敏感和脆弱,认为自己已没有存在的价值而不好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内科疾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一、内科疾病常见的临床心理问题
(一)情绪障碍 抑郁: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生活无望 焦虑:易激惹、心神不宁、紧张、不安 疑病:过分关注躯体的变化和不适,反复就医 寻求安慰 (二)认知功能的损害 器质性损害 功能性损害(三)人格改变Fra bibliotek病前人格
1、A型行为人格:时间紧迫感,竞争敌意
倾向
2、高血压的人格特征:怕羞、完善、沉默 自我控制、爆发 3、溃疡病人格特征:负责、进取、强烈的 依赖愿望、易怨恨
病后人格 人格衰退、不能适应新事物、固执、偏执、
多疑、恐惧
(四)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
1、病人的角色适应问题 进入病人角色意味着三方面的改变: (1)脱离原有社会角色 (2)改变原有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 (3)重新学会病人角色应具备的行为模式
不能实现角色转换的常见类型:
(1)角色行为冲突 (2)角色行为缺如 (3)角色行为减退 (4)角色行为强化 (5)病人角色恐惧
2、病人认知、意志、情感、个性的改变
认知: 对自身躯体状况的感觉异常、记忆下降、思 维活动判断力下降,依赖性提高,不愿思考
意志:
主动性降低、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情感: 抑郁、焦虑、恐惧 个性: 稳定性下降、独立性降低、依赖性增 强、敏感多疑、缺乏自尊
(五)心理防御机制 否认 退行 合理化 反向 潜抑
幻想 升华
转移 幽默
(六)生活质量下降 注意力、记忆力、知觉、思维能力下降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性功能下降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及控制血压变化的施护价值。
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1年1月—2021年11月中旬时间段内,在上海中冶医院就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在施治期间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统计组间血压控制情况及心理状况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各项血压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施护后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得到理想施护效果,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时还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处于稳定范围内,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及改善其预后质量,适宜临床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施护效果前言: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慢性病之一,由于现阶段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高血压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
由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特殊性,需要长时间的药物维持、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等措施,导致患者多数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此类疾病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入选对象为50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组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回顾性分析组内对象资料。
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7~85岁,平均年龄(76.21±7.0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72±1.07)年;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67~88岁,平均年龄(76.25±7.3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61±1.12)年。
综合分析两组资料数据(P>0.05),可对比。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82-01【摘要】目的:目前内科疾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病人也偏老龄化,护士在与老年患者的交往中,应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以及气质、风度等内在特征的魅力去影响病人。
提供对方了解自己的机会,与病人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平等关系,以得到病人的充分信赖,使病人乐于接受心理护理,并取得最佳效果。
方法:通过对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的心理干预。
结果:证明对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能使老年患者处于一个最佳护理状态,对待疾病的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纠正了其在疾病中的某些不良情绪及行为,调动了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一个积极态度,从而可以促进了疾病的好转和(或)康复。
结论:在对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有很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2010年6月2011年5月, 对40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有340例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首次住院的老年患者在入院的第一周最为明显。
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因此,加强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 对400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男性老年患者230例,女性老年患者170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55岁,方法:自编问卷调查表,采取面对面方式。
发放问卷调查表400份,收回400份,有效率100%。
2 结果:400例住院患者中,3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不安、孤独寂寞、悲观消极、恐惧紧张、疑病、情绪不稳定及依赖过分等7种心理问题。
其中焦虑不安276例(69% ),孤独寂寞246例(61.5% ),悲观消极288例(72% ),恐惧紧张226例(56.5% ),疑病14例(3.5% ),情绪不稳定10例(2.5% ),过分依赖3例(75% )。
探讨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
探讨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目的探讨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住院的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结果患者入院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特别是老年、长期慢性病及重症患者更差。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患者对疾病能够有效认知,信心增强,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相关治疗,缩短疗程,促进康复。
结论针对内科疾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早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能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缩短疾病疗程,从而使疾病早日康复至最佳状态。
标签:内科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护理措施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病种多样,病情迁延,多有反复,久治不愈,反复就诊,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丧失生活勇气及治病信心。
由于反复诊查,经常住院,致使很多患者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并且有些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科患者有着良好的心态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康复[1]。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显得日益重要。
护理人员要想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在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以外,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掌握疾病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最佳治疗状况。
1 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1.1焦虑急躁:焦虑是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任何人在一生当中都难免因故焦虑。
尤其在入院前第1w最为明显。
由于陌生的環境,疾病的突然来临,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有的患者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加之对疾病的认知不了解,表现出急躁情绪。
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从而焦虑不安,陌生紧张导致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1.2悲观、抑郁内科患者因疾病的反复发作、病程长,药物疗效差,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了解,以及生活、家庭、事业、经济的损失,产生抑郁心理;亲人的分离及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每天沉浸在黑暗中不能自拔,少言寡语、情绪低落,易激惹,沟通障碍等,患者丧失治疗疾病信心,常常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甚至自杀行为。
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和护理特点研究
人特 点的基础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 心血 管疾病 患者 的疗效 显著 。
【 关键词 】 心血管疾病 心血 管恶性事件 护理干预 心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8 6 0 . 2 0 1 3 . 0 3 . O 4 8
相 结合 , 从心理 的观点去 治疗疾病 和护理患者 是现代 医学模
式的重要内容 , 它弥补 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 。因此 , 加 强 心血管 内科 老年 患者 心理变化 的观察 , 及时疏 通患者 病程 中 所积 累的心理势 能 , 使患者保持 良好积极 的心理状态 , 配合 医
生的治疗 , 对于促进疾病 的尽快康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将9 5例 心血管疾 病老年 患者分
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 ,采用根据干预组每 个患者不 同的心理 状态 , 进行一对一 的心理 疏导干预 ,记录 在院期 间的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 危象、 恶性心律失常 、 心 肌梗 死的病例 数, 以及 出院后 院外猝 死率、 再 住院率 , 以评价 两组 患者的整体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个观察 指标 之间有显著性 差异( P< 0 .0 5 ) 。结论 结合老年
照 的心理干 预组 。如 心理干预 组高血压 控制 良好 , 没有 发生
高血压危象 , 而对照 组有 3例。恶性 心律 失 常干 预组 只有 1
<0. 0 5。
方 。因此 , 搞清楚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 对 于我们治 疗躯体 疾 患有着积极 的促 进作用 。从 我们 的研 究 中也可 以发现 , 住 院期 间仅仅进行 药物 治疗 护理 组的院内心血管并 发症 高于对
表 2 心理干预后心血 管恶性事件发生率 [ 例( %) ]
内科疾病的干预与康复预防
内科疾病的干预与康复预防内科疾病是指发生在内脏、肌肉、骨骼等非皮肤、非眼、非耳鼻喉等特定器官上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内科疾病的干预与康复预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内科疾病的干预措施和康复预防方法。
一、内科疾病的干预措施1. 饮食控制饮食对内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调节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降低患疾病风险。
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量。
2. 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
对内科疾病的干预中,体育锻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内科疾病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用药来抑制病情的进展和缓解症状。
例如,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降压药物来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4. 心理干预内科疾病的患者往往伴随着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抵抗压力和疾病的能力。
例如,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康复效果。
二、内科疾病的康复预防方法1. 定期复查对于已经患有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疾病的进展。
例如,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调整药物的使用。
2.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内科疾病康复预防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心脏病患者可以进行康复锻炼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3.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内科疾病的康复预防至关重要。
这包括戒烟限酒、减肥健身、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分析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与干预
临床分析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与干预在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治疗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症状,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病、疾病的过程以及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病人心理因素的分析对疾病的影响与干预展开讨论。
一、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心理因素可以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抑郁、焦虑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各种慢性病。
同时,疾病的发生又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
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1.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患者心理因素的健康水平与其患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会增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胃溃疡等内科疾病的风险。
2.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明显的影响。
患者内心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状态会干扰医生对疾病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的评估。
例如,患有抑郁症的患者通常更难以接受治疗,对药物的反应也相对较差。
三、临床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和方法1. 临床心理干预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况,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2. 心理治疗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心理干预手段,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3. 患者家属和社会支持也是临床心理干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患者的家人和亲友的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四、临床医生在心理干预中的作用临床医生在心理干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生应该充分了解临床心理学的知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心理专家进行合作,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
同时,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适当的信息和支持。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研究
两组 患 者在 木前 7 d和术 前 1 采 用 焦 虑 自评 量 表 (A ) d S S 和 抑 郁 自评 量 表 ( O ) 患 者 进行 焦 虑 抑郁 评 分 。 S S对
术
密 切 观察 孕妇 的血
压、 心率 、p 必 要 时 给予 氧气 吸 入 , 减 少 不 良反应 。() 中 SO , 以 3术 如发 现 有 出血 倾 向 , 刻 采 取 有 立
效 的 止 血 、 救 措 施 , 使 用 缩 宫 素 , 体后 叶素 等 , 血 , 至 抢 如 垂 输 甚 送 往 手术 室 转 开 腹 。() 超 声 引 导下 刮 宫 4在 及 时 辨 认 刮 宫 物 的 根 据 超 声 内容 和量 , 中吸 刮组 织 送病 理 检 查 。术 中超 声监 护 子 宫肌 层 厚 术 薄 是 否破 裂 并 检 查 是 否完 全 吸 刮 孕囊 。() 前 超 声 5术 监 护 提示 操 作 。操 作 者手 法 要 轻 柔 , 刖 是 在 孕囊 周 围 , 探针 、 特 当 吸管 等 金属 器械 在孕 囊着 床部 位 时要 特别 注 意 , 以防子 宫穿  ̄I L] 2 。
妊娠破裂导致血腹症等患者。若有子宫破裂 、 腹腔 内出血等则不
适 合 木 方法 。我 院 亦有 子 宫 瘢 痕部 位 妊 娠导 致 子 宫破 裂 、 腔 内 腹 大 出血 而 行 楔形 切 除子 宫 肌 层及 修 补 子 宫 ,甚 至 切 除 子 宫 的 病 例 。因 此 , 用 这 种 方法 治疗 子 宫 瘢 痕 部 位 妊 娠 , 理 地 选 择 病 采 合
1 统计 学处 理 . 4
泌尿 外科 手术 患者 1 例 。 5 文化 程度 : 中以下 8 , 初 例 中学 1 , 7例 大 专 以上 3 。对 照组 6 例 , 3 例 , 3 例 , 6例 0 男 0 女 0 年龄 6 0~8 , O岁 平 均 年 龄 为 (81 7 ) , 中普 外 科 手术 患者 2 例 , 科 手 术 6.± _ 岁 其 2 3 骨 患 者 2 例 , 尿外 科手 术 患者 1 。 0 泌 7例 文化 程度 : 中 以下 8 , 初 例 中 学 1 , 以上 3 。两组 患 者存 性别 、 龄 、 类别 、 7例 大专 5例 年 手术 文化 程 度 等方 面 比较 ,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有 可 比性 。 差 具
内科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论文
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67-01【摘要】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促进其恢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室住院的360名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为86.7%,其症状自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 01)。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工作性质是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其影响不大。
【关键词】内科患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第一章前言一、背景及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从心身关系出发,对疾病提出整体性、综合性论点。
一些发病率较高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糖尿病等,其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心理,社会文化因素有很大关系。
护理工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那么,护士应如何为病人提供心理护理呢?自 80 年代整体护理引入我国以来,我国护理工作者在心理护理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其心理护理的特点,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目的(1)调查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其心理特点。
(2)分析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
第二章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本研究属于非实验类描述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二、研究对象1.研究样本:2009年1月 -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内科疾病患者。
2.抽样方法:每月随机选取1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为调查对象。
选入标准:没有意识和认知障碍;病情和身体情况许可作答;能主动配合问卷调查。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三、研究工具和方法1.研究工具:临床上对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心理状态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估法与客观评估法[1]。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2 085 2 )1 6 0 ,(6 :3 .
( 稿 日期 :0 0 0 ~ 3 收 2 1— 6 2 )
1 8 中 国 当代 医药 CH N 0 I A MODE N ME Cl R Dl NE
3讨 论
表现 。老年患者 以前 身体很好 而 突然发病 , 缺乏 足够 的思想 准备. 正常生 活被完 全打 乱 , 由心理 矛盾 而产生 焦虑心 理 , 临
床表 现为 焦虑烦躁 、 意力 不集 中 、 眠多 梦等 。 注 失 1 . 恐 惧 与 害 怕 由 于 很 不 适 应 医 院 陌 生 的 环 境 , 义 怕 连 -3 2
的预后 是非 常不利 的f 2 】 1. . 2焦虑 与忧 郁 焦 虑和 忧郁 是 老年 内科 患者 常见 的 心理 2
加信 任与 安全感 . 以稳定 患者 的情绪 , 进临 床治疗 。 促
2结 果
经 过护 理人 员 良好 的心理 护理 十预 .选取 的 6 0例 患者
心理健 康水 平较好 , 积极 配合治 疗 。 并
对老 年患 者实施 心理 等护理 十预 是整体 护理 的一部 分 , 对 老年 患者 的治疗 和康复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内科老年 为
患 者 实 施 及 时 正 确 的 护 理 千 预 可 以 消 除 患 者 不 良 的 心 理 刺
累家 庭 , 经 济实力 达 不到 、 怕 过分 担 心 自己 的病 情 等 而使 老 年 患 者 产 生 恐 惧 和 害 怕 情 绪 。 是 老 年 人 进 入 患 者 角 色 的 初 这
131理 解 、 重 、 心 、 .. 尊 关 爱护 老年 患者 老年 患 者从 温 暖 的 家庭 到 陌生 的医 院 , 觉很 受冷 落 , 加上 疾 病 的折磨 而 产 感 再 生焦虑 、 恐惧 情绪 。 作为 和患者 最密切 接触 的护理 人员 , 时 此
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及干预措施研究
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及干预措施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特点以及干预措施的方案。
方法:临床纳入158例外院进行学习期间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依据干预的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79例患者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与常规上午护理作为对照组,而另7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作为干预组,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以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对临床医疗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两组的患者在护理干预以后,其不良的心理情绪有很大的缓解,SAS以及SDS的评分也得到改善,但是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以及治疗的信心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干预组患者的评分情况也比对照组要好很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临床内科疾病不良心理情绪患者中,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负性心理,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信心,由此增强了患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满意度,非常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字:内科疾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措施随着我国医疗发展的加快,现阶段,只有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才能够有效的推动心理疾病的治疗。
一些外国开始着手从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下功夫,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有效的挽救了一批身患疾病的患者,让他们开始走上幸福的生活,这对于一个患病的家庭来讲,也是具有重大的贡献性,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问题研究后,逐渐开始转向对一些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让新的技术力量作为重大支撑,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痛,让患者真正体验到在有疾病时,不光靠药物的办法进行治疗,还需要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做好进一步的维护,这对于我国的医疗技术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只有抓好治疗心理治疗的办法,才是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心理护理的办法就是其中之一,真正让身患心理疾病的患者能够及时走出病痛的折磨,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心理护理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们更应该及时的接受各种心理护理的方法,让每一例患者都能够接收到正规的心理医师给予科学化的治疗。
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干预探讨
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干预探讨
谭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11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内科疾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特征,总结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内科疾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及其他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4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1%(P<0.05).观察组充满信心113例,对照组44例.结论:个性化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总页数】2页(P171-172)
【作者】谭虎
【作者单位】832000 新疆石河子市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社区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J], 张玉卿
2.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及干预措施研究 [J], 于涛
3.聚焦护理干预对重症心血管病患者自我管理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 [J], 李春莹;侯颖慧
4.探讨社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探讨 [J], 沈速群
5.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初次献血者心理情绪及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J], 黄晓莹;欧阳剑;黄健华;戴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 生理科 学 杂志 2 1 ;3 4 0 13 ()
Cln c le fce y o r a me n s v r i ia fiinc ft e t nto e e e
h m o t s s wih p o a n nd piu t i e p y i t r c i e a t ir n
ray 0 1 u r 2 1 .Reut:Th me g n e sai aete tdwi r c iea d ptir sn t i e e tsg i cn l P O 0 ) d sl s ee r e t mo tt rt rae t p o an n i ti wa o f rn inf a ty( > . 5 ,a — h c h u n df i v r era t n fpti i sm ak dyhg e h n po an ( e s e ci so i t n wa r e l ih rt a r c ie P< O 0 ) o cu in:P o an sefciea d s f r g frte o ur . 5 .C n lso r c ie wa fe t n aed u o h v
8岁, 8 平均 6 3岁。住院时间 2 5 , 至 6d平均 2 。 1d
12 方 法 .
求, 通过分析以便 更好 的去 帮助他们 , 使患者 感受到理解 、 关爱
和尊重 ,以更 好的取得 他们 的信 任和配合 。同时 , 对待 老年患 者, 也要最大限度的学会 忍让 和宽容。帮助他们做 好 自我心理
1 24 注重倾 听, .. 保持宽容 对待 老年患者 , 作为护理人员 , 要倾 于听 , 善于言 。通 过认 真耐心地倾 听,能更全 面真 实地 了解 患者生理 、 心理状态 和需
收集 和查 阅有关病历资 料 ,09 9 20 年 月至 21 年 1 01 月我
院收治 的老年患者 19例 , 2 男性 6 6人 , 女性 6 3人 。年龄 5 ~ 6
他们情绪平稳 、 心情愉悦 。
12 3 消除焦虑 、 .. 恐惧情绪
老年患者入院时 , 护士应 像亲人般 主 动迎 接 , 言语 要做 到 耐心 细致 , 注重 观察其精神状态 、 心理活动等表 现 , 心讲解 有 耐
1 资 料与方 法
1 1 资料 .
关疾病和康复的知识等以减轻患者的心理 压力 ; 医 院及 医 讲解 护人员 的基本情况和技 术水 平 , 以增加 患者对 医护人 员 的信 赖 感, 从而使他们 以稳定 的情绪配合治疗[ 。 2 ]
对 内科 疾病 老 年 患 者 心 理干 预 的 探讨
单 慧斌 赵媛 。 △ ( . 南大 理州人 民医院 ; 1云
2 .大理学院护理学院内儿科护理学教研室, 大理 6 10) 云南 70 0
摘 要 目的: 内 探讨 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 19 2 例患者的心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果: 本组 老年 患者经过 心理干预 , 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 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 对特 殊群体 患者不 同心理特 点进行胜疾病 的信 心, 有利 于疾病的早 日康复。
关键 词 : 内科疾病; 老年患者; 心理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 , 民生活水平提 高 , 寿命 增加 , 人 人均 老
年慢性疾病患者 也不 断增 多。由于老年患者机体 衰弱 , 疾病 反 复发作 ,慢性病病 程长 , 不能 根治等 特点 , 理健康 水平 较 多 心 低, 使部 分患者对 病情估 计过 于悲观 。因此 , 理干 预对老 年 心 慢性疾病患者更 为重要 。
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 以真诚平 等地 与老年患 者交 流, 尽量 使
te t n fs v r e p y i b sd s pt i i. r me to e e eh mo t ss e ie i t n a u r
Ke o d : e e e h mo t ss yW r s S v r e p y i ;Pr c i e o a n ;Piu i t n;Tr a me t et n
Gu H oH a
( eS xh P o l’ s i l fCh n d ,Sc u nCh n d 1 0 1 Th it e pe SHo pt e g u ih a e g u 6 0 5 ) ao
A src jc v :T vsiaecncl fc nyo h rame t fsvr e pyi wi rciea dpti i,ad t bt tObet e oi et t l i f i c ftet t n eeeh mo ts t po a n i t n n a i n g i a e ie e o s h n ur o
p o iee p re c n l i 1 eee c o rame to e eeh mo tss nb sch s ia.M eh d :3 a e fsv r e p y i r vd x ein ea dci c frn ef rte t n fsv r e p y i a i o pt1 n a r i t o s 6c s so e eeh mo tss te tdwi r c iea d3 a e fsv r e p y i rae t i i i r er s e t ea ay e r m a c 0 6 t e — r e t p o an n 2cs so e eeh mo t ss te tdwihpt t n we erto p ci n lz dfo M r h2 0 o F b a h u r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