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 判断题
农业技术经济学_习题集(含答案)
![农业技术经济学_习题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2de0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72.png)
第 1 页 共 23 页《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 <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经济>>正式命名时间是正式命名时间是( ) ( )A. 20世纪50年代年代B. 1962 B. 1962年C. 1963年D. 1978年2. 既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又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指( ) A.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B. B. 经济学经济学C. 社会学社会学D. D. 数学数学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属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属于( ) ( )A. 管理科学管理科学B. B. 经济科学经济科学C. 技术科学技术科学D. D.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4.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征之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征之一是( ) ( )A. 经济适用性经济适用性B. B. 经济实效性经济实效性C.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D. D. 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5. 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大大增加了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大大增加了产量,,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以及以及( ) ( )A. 劳动生产率上升劳动生产率上升B. B. 效益提高效益提高C. 劳动消耗持续下降劳动消耗持续下降D. D. 以上全部以上全部6. 经济效果的二重性中,社会属性体现了经济效果的二重性中,社会属性体现了( ) ( )A. 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B. B. 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C.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要求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要求D.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7. 农业技术经济的综合效果是指农业技术经济的综合效果是指( ) ( )A. 经济效果经济效果B. B. 生态效果生态效果C. 社会效果社会效果D. D. 以上全部以上全部8. 经济效果的二重性中,自然属性体现了经济效果的二重性中,自然属性体现了( ) ( )A. 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B. B. 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C.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要求上层建筑的性质和要求D.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9. 从农业生产考察,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的特点有从农业生产考察,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的特点有::适应自然、不确定性和适应自然、不确定性和( ) ( )A. 生产周期长生产周期长B. B. 因土制宜因土制宜C. 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占用量大D. D. 依赖性强依赖性强10. 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效果是指( )A. 产出与投入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B. B. 投入与产出之比投入与产出之比C. 投入与产出之差投入与产出之差D. D. 消耗与成果之比消耗与成果之比11.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一般资料包括农业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一般资料包括农业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 ) ( )A.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B. B. 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条件C. 资金条件资金条件D. D.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12. 反映和估计将来的成本支出、销售收入及利润,并测算出项目经济效益的价格是( )A.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B. B. 影子价格影子价格C. 销售价格销售价格D. D. 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3.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经济效果指标的好坏表明某项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经济效果指标的好坏表明某项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 ) ( )A. 优劣优劣B. B. 满意程度满意程度C. 生命力生命力D. D.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14.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之一是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之一是( ) ( ) A. 结构清楚结构清楚 B. B. 少而精少而精C. 全面全面D. D. 系统系统15.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和( ) ( )A. 单位面积纯收入单位面积纯收入B. B. 资金生产率资金生产率C. 劳动盈利率劳动盈利率D. D. 产品成本率产品成本率16. 指标体系的设置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保证做到意义明确和应保证做到意义明确和( ) ( )A. 全面全面B. B. 理论恰当理论恰当C. 方法简便方法简便D. D. 数据准确数据准确 17. 评价投资效益的动态方法有内部报酬率法和评价投资效益的动态方法有内部报酬率法和( ) ( )A. 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B. B. 投资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法C. 投资报酬率法投资报酬率法D. D. 净现值法净现值法18.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之一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之一,,既要考虑经济效果既要考虑经济效果,,生态效果生态效果,,又要考虑又要考虑( )( )的统一统一. .A. 技术效果技术效果B. B. 社会效果社会效果C. 公众效果公众效果D. D. 环境效果环境效果19.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边际性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边际性,,一是指边界的意思一是指边界的意思,,再就是指再就是指( ) ( )A. 经济经济B. B. 技术技术C. 增量增量D. D. 减量减量20.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有( ) ( ) A. 新增总产量新增总产量 B. B. 新增纯收入新增纯收入C. 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D. D. 以上全部以上全部21. 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果具有多重涵义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果具有多重涵义,,既有绝对经济效果,又有既有绝对经济效果,又有( ) ( )A. 预期经济效果预期经济效果B. B. 技术经济效果技术经济效果C. 社会经济效果社会经济效果D. D. 相对经济效果相对经济效果22. 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是科研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是科研,,推广和推广和( )( )共同活动的结果共同活动的结果. .A. 销售销售B. B. 中介中介C. 生产生产D. D. 管理管理 23. 从农业技术考察从农业技术考察,,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的特点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的特点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性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性,,综合性,多样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和( ) ( )A. 适用性适用性B. B. 经济性经济性C. 持续性持续性D. D. 季节性季节性24.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是() A. 农产品产量与活劳动时间的比值农产品产量与活劳动时间的比值 B. B. 活劳动时间与农产品产量的比值活劳动时间与农产品产量的比值 C. 生产成本与活劳动时间的比值生产成本与活劳动时间的比值 D. D. 活劳动时间与生产成本的比值活劳动时间与生产成本的比值25. 土地生产率是(土地生产率是( )A. 产品量与土地面积的比值产品量与土地面积的比值B. B. 土地面积与产品量的比值土地面积与产品量的比值C. 生产总成本与土地面积的比值生产总成本与土地面积的比值D. D. 土地面积与生产总成本的比值土地面积与生产总成本的比值26. 经济效果指标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内部报酬率和(经济效果指标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内部报酬率和( )A. 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商品率B. B. 农产品创汇率农产品创汇率C.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D. D.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 27. 生态效果指标包括土壤肥力指标、水土保持指标、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指标和( )A. 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B. B. 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C.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D. D. 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商品率28. 社会效果指标包括农产品创汇率、人均农业劳动力供养非农业人口数量指标和( )A. 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B. B.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C. 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商品率D. D.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29. 评价投资效益静态指标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和评价投资效益静态指标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和( ) ( )A. 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B. B. 外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C.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D. D. 净现值净现值30. 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大大增加了产量,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以及以及( ) ( )A. 劳动生产率上升劳动生产率上升B. B. 效益提高效益提高C. 劳动消耗持续下降劳动消耗持续下降D. D. 以上全部以上全部31. 从农业技术措施的内容看,可以分为生物技术措施、机械技术措施和从农业技术措施的内容看,可以分为生物技术措施、机械技术措施和( ) ( )A. 管理技术措施管理技术措施B. B. 信息技术措施信息技术措施C. 经济技术措施经济技术措施D. D. 农业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32. 农业的发展一是靠正确的政策,二是靠农业的发展一是靠正确的政策,二是靠( ) ( )A. 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B. B. 人们的努力人们的努力C. 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D. D. 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33. 农业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 ) ( )A. 产值成本率产值成本率B. B. 商品率商品率C. 资金周转率资金周转率D. D. 农民收入农民收入34. 为使技术方案能顺利实施为使技术方案能顺利实施,,一般要做好一般要做好( ) ( )A. 实施程序实施程序B. B. 典型实验典型实验C. 检验和修正检验和修正D. D. 以上全部以上全部35. 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技术方案的选优和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技术方案的选优和( ) ( )A. 技术经济预测技术经济预测B. B. 市场预测市场预测C. 经济预测经济预测D. D. 需求预测需求预测36. 一般常用的数量分析法中一般常用的数量分析法中,,有比较分析法有比较分析法,,试算分析法试算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和综合评分法和( ) ( )A.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B. B. 会计分析法会计分析法C. 数学分析法数学分析法D. D.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37.求内部报酬率的基本方法是求内部报酬率的基本方法是( ) ( ) A. 试差法试差法 B. B. 盈亏法盈亏法C. 净现值法净现值法D. D. 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38. 边际平衡的原理是边际平衡的原理是( ) (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B. B.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C.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 D. 边际收益等于零边际收益等于零 39. “边际”的概念,是(“边际”的概念,是( )“因变量”的变化率。
自学考试《农业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农业技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04d8f989eb172ded63b769.png)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技术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0627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类创造技术的目的性,表现为技术的( A )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多元属性D、中介属性2、资源报酬递减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A)A、上凸状的B、下凹状的C、直线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经济效益临界表正确的有( B)P33A、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0 (<1 亏)B、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1(=1 平)C、经济效益临界=被选择方案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1D、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14、农业技术经济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 D )A、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两方面的资料B、技术效果和可行性四方面的资料C、经济效果和可行性两方面的资料D、劳动消耗、劳动成果、技术效果和可行性四方面的资料5、选择课题顶目时,评价项目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可以计量、工作责任可以明确和(C)A、完成时间较长B、完成时间较短C、完成时间可以界定D、完成时间不定6、某基本建设投资的总额为300万元,该投资的年平均利润增加额为75万元,则建设投资的回收期为( B )A、7年B、4年C、3.5年D、2年7、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年收益总额与投资之比,称为( B )A、投资年利润率B、投资总收益率C、成本利润率D、资金占用净产出率8、下列关于运用连环替代法描述正确的有( A )A、影响因素按对分析对象的重要性排列和顺次替代B、先替换质量指标,再替换数量指标C、计算结果可作为分析对象的最终判断(重要参考)D、各因素影响程度的绝对值保持不变(随排顺变)9、比较分析法要遵循的原则是( C )A、可量化原则B、类似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10、已知某生产函数为y=9x2-4x,当资源投入2单位时,平均产量为( A )A、14B、20C、26D、3411、在一定资源投入水平下,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不仅不会引起一种产品产量少,反而使其产量增加,则这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称为( C )A 、互竞关系B 、互补关系C 、互助关系D 、平衡关系12、一定的资源投入水平下生产品Y 1 和Y 2 ,当产品组合方案点由Y 1=20,Y 2=25变为:Y 1=25,Y 2=20时,那么在两点之间产品Y 2代替产品Y 1的平均边际率为( C )A 、23-B 、32-、 C 、-1 D 、-213、为排除各验点天气的干扰,建立如下生产函数,Y=e βW (a +bx -cx 2),β为常数,ω为随机变量,若ω<0,则表示的天气条件为( C )A 、正常天气B 、好于正常天气C 、差于正常天气D 、无法判断14、已知某生产函数为Y=e 0.8t x 10.5x 20.7,则资源x 2的产出弹性值为( C )A 、0.2B 、0.5C 、0.7D 、1.215、当所有投入要素增加1%,产出增加0.4%,这种情况为( D )A 、固定比例报酬B 、比例经济C 、规模经济D 、比例不经济16、农业技术市场的决定因素是( A )A 、农业技术商品的买方(需求决定)B 、农业技术商品的卖方C 、农业技术市场的中介者D 、农业技术交易的手段和条件17、当农业技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 ︱=2时,则提高技术商品价格对销售收入最大化的影响为( A )(弹性越大,提价对销量影响越大)A 、起负作用B 、起积极作用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18、已知某一科研究成果在有效使用期内新增纯收益为140万元,科研费用为40万元,若科研单位应计经济收益份额为0.35,则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为( B )A 、113.7%B 、122.5%C 、128.4%D 、145.5%19、属于农业技术政策效果评价指标的是( D )A 、科学决策率(ABC 为农策的目标评价指标 )B 、农民得益率C 、优质产品率D 、技术成果转化率20、通过机械技术采用实现的技术进步类型,一般称为( B )A 、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B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C 、资金节约型技术进步D 、中性技术进步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农业技术经济学(答案)
![农业技术经济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bc6769561252d380eb6e5c.png)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1、既有复杂的技术活动又有复杂的经济关系。
(统一体)2、技术与经济是相互筹建、相互制约的:技术是经济的前提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3、经济处于支配地位,技术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二.技术经济学三要素?(1)技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经济:①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③劳动节约和经济分析;(3)计量:运用数学原理、计算技术对技术经济原题或某一事物的计量(有确定性,但不一定有正确性)三.木桶效应原理?只由长短不同的木板围成的木桶,其盛水量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征?1、重视预测性,讲求稳定可靠的研究效果(经济效果)。
2、经济实效性,讲求全面提高经济技术效果。
3、计量精确性,讲求最佳经济效果。
(定性分析与定性分析)4、评价及时性,讲求现实的经济效果。
5、学科综合性,讲求整体的社会效果。
五.农业生产资源的主要性质?1、可控性与不可控性:(1)可控:人力资源、物质资源;(2)不可控:自然资源(阳光、雨水等)2、资源的积储性和流动性(饲料→畜产品)3、互补性、附带性(相互配合,并存在一定比例)4、资源的再生性、相对性:(土壤的养分是可再生的,并且是相对的)掠夺式经营→再生性消失。
六.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原则?1、总体原则:科学、实用、系统、全面、简便易行。
2、具体原则:(1)要科学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因果关系和函数关系;(2)要能够充分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复杂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3)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4)要能够充分反映农业生产的总体经济目标;(4)应保证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意义明确,计算方法简便。
七.经济效果临界分析?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指在经济上能否取得收益的数量界限。
(只有产出大于投入时才能真正获得收益)八.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矛盾性?1、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
农业经济学考试题和答案
![农业经济学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d7c7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2.png)
农业经济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农业生产效率B. 农业资源配置C. 农业可持续发展D. 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答案:B2. 农业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是指()。
A. 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逐渐减少B. 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C. 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先增加后减少D. 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始终保持不变答案:B3.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是指()。
A.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降低B.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增加C.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不变D.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先降低后增加答案:A4. 农业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政策的目标?()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保障粮食安全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增加农业劳动力答案:D6.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是指()。
A.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成本或收益没有被市场完全反映B.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完全被市场反映C.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只被部分市场反映D.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成本或收益与市场价格无关答案:A7. 农业经济中的“土地流转”是指()。
A. 土地所有权的转移B. 土地使用权的转移C. 土地承包权的转移D. 土地经营权的转移答案:B8. 农业经济中的“农业补贴”通常是为了()。
A. 增加农民收入B. 降低农产品价格C. 提高农产品质量D. 减少农业劳动力答案:A9. 农业经济中的“绿色革命”主要是指()。
A.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B. 农业科技的创新C.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D.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答案:B10. 农业经济中的“农业保险”主要目的是()。
农业经济学考试和答案
![农业经济学考试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56c7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d.png)
农业经济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资源配置的科学,其核心是()。
A. 农业生产B. 农业资源C. 农业政策D. 农业经济效率答案:D2. 农业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D.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答案:C3. 农业中的规模经济是指()。
A. 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B. 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上升C. 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不变D. 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先下降后上升答案:A4. 农业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包括()。
A. 买卖双方众多B. 产品同质C. 完全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D5. 农业中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 公共产品B. 外部性C. 信息不对称D. 以上都是答案:D6. 农业中的公共产品是指()。
A.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B.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C. 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D.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答案:A7. 农业中的外部性是指()。
A. 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活动中,对其他未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主体产生的、未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的成本或收益B. 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活动中,对其他未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主体产生的、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的成本或收益C. 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活动中,对其他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主体产生的、未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的成本或收益D. 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活动中,对其他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主体产生的、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的成本或收益答案:A8. 农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
A. 买卖双方对产品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B. 买卖双方对产品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同C. 买卖双方对产品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同,但对价格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D. 买卖双方对产品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但对价格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同答案:A9. 农业中的市场失灵可以通过()来矫正。
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精选试题)
![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精选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ca6de7b90d6c85ed3ac6b4.png)
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征有哪些?3、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4、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递减规律5、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可以分为()。
6、()是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7、农业技术要素配置原理主要有三个,即()、()、()。
8、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特点?9、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形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0、简述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递减规律的成因。
11、农业技术扩散12、农业技术进步的三个功能分别为()、()、()13、农业技术扩散的理论体系包括()、()、()、。
14、在农业技术扩散的问题上,尽管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在前提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得出农业技术扩散在时域上遵循()曲线。
15、()是科学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将科技成果最终传授给广大农民。
16、农业技术推广评价可分为()。
17、简述农业技术的特征。
18、简述农业技术分类。
19、土地生产率20、劳动净产率21、资金盈利率2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是依据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理论概念确定的,主要包括()。
23、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产出的产品成果,可以从()两方面评价。
24、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项目,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25、总起看来,农业技术经济资料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主要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另一类是(),主要用来进行定性分析。
26、搜集农业技术经济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27、农业技术经济项目评价选优的一般标准有()。
28、农业技术经济项目评价选优的一般内容主要包括()、()、()、()、()。
29、一般说来,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包括三类指标,其分别是()、()、()。
30、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一般方法有()、()、()。
1D.-1﹤Ep﹤1101、某生产函数表达式为y=x2-0.5x,若x=3时,其精确边际产量为()A.7.5B.5.5C.2.5D.-0.5102、齐次生产函数Y=ax10.7x2-0.3x30.6的齐次阶是()A.0.6B.0.7C.1D.1.6103、当所有要素投入增加1%,产出增加小于1%,这种情况称为()A.固定比例报酬B.比例经济C.比例不经济D.规模报酬104、农业技术市场的市场主体是()A.农业技术商品B.农业技术市场的买方、卖方和中介三方C.技术交易的手段和条件D.技术交易场所105、某项新技术的综合评分为160分,该技术的参照农业技术评分为120分,参照技术的价格为30万元,若该新技术的供方决定参与市场的竞争,则新农业技术的价格应()A.应在40万元以上B.应等于40万元C.应在40万元以下D.无法确定106、某项新的科研成果在有效使用期内新增纯收益为160万元,该成果应用的新增生产费用为40万元,生产单位在新增纯收益中所占的份额系数为0.6,则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为()A.120%B.133%C.400%D.480%107、我国农业技术政策普遍采用的下达方式是()A.法律B.计划C.文件D.措施108、下列属于农业技术政策的目标评价指标的是()A.科学决策率B.年技术进步速度C.科技成果转化率D.综合要素生产率109、我国作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适宜采用的技术进步类型是()A.劳动节约型B.资金节约型C.土地节约型D.中心技术进步型110、农业科技体系的保障体系是()A.科研开发体系B.技术推广体系C.人才培训体系D.政策法规体系111、下列关于单项资源报酬递减形态描述,正确的有()A.生产函数形态是直线,直线的斜率就是资源报酬率B.资源投入增加时,产出增加的数量不断地下降C.生产函数曲线是上凸的D.资源投入增加时,产出相应成比例增加E.资源边际投入一定时,边际产品是不断减少的112、关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表示年技术进步速度B.A为转换系数C.bi为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D.存在计算困难、误差值大、运用不便的局限性113、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有()A.基础性成果B.间接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软科学性成果E.直接性成果114、下列关于中性技术进步描述,正确的有()A.一般变现为既节约资金,又节约土地和劳动B.现实中,中性技术进步是很少见的C.同比例地减少了生产同量农产品的资本、劳动与土地的投入量D.又称为偏向技术进步E.资金节约远远大于劳动和土地的节约115、在评价技术经济效益时,应选择目前技术经济效益和长远技术经济效益两者兼优的方案,或者把目前技术经济最好的方案选为最优方案。
(完整版)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完整版)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874f31c77da26925c5b0cb.png)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技术技术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技能和工具设备的总称。
2.经济指劳动节约、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二、问答题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答:技术、经济、定量。
2.简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答:在社会发展中,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
(1) 技术对经济的作用①技术是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
②技术是促进经济基础变化的动力。
③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
④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2) 经济对技术的影响①经济活动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经济实力是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经济关系制约着技术的发展。
3.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征有哪些?答:(1)综合性。
农业技术经济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
(2)计量性。
用数量关系反映农业技术经济的现象和规律。
(3)比较性。
比较的观点贯穿于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工作的始终。
(4)预见性。
在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先的分析和评价(5)实用性。
(6)时空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农业技术经济具有很强的时空性。
4.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概括为:根据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分析、评价、论证和优选等方式研究生产实践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运动条件,以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经济规律,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学科性质:(1)研究农业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为目的,寻求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科学(2)寻求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科学(3)解决农业技术措施与农业资源之间矛盾的科学(4)解决农业技术措施、技术制度、技术政策之间矛盾的科学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原理一、名词解释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措施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功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和最终产生的物质成果。
广东省2021年1月自考《06270农业技术经济学》真题和答案
![广东省2021年1月自考《06270农业技术经济学》真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fcc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e.png)
2021年1月技术经济学单选题1、农业科技体系的加油站是(1 分)A.科研开发体系B.技术推广体系C.人才培训体系D..政策法规体系参考答案:C2、-般而言,地多人少的区域适宜采用的技术进步路线为(1 分)A.劳动力节约型B..土地节约型C.资金节约型D.中性技术进步型参考答案:A3、属于农业技术政策目标评价指标的是(1 分)A.综合要素生产率B..科学决策率C..科技成果转化率D.推广成效率参考答案:B4、天津农科院黄瓜所,作为其主要科技成果能够直接进入市场并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科研单位,选择的是哪种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1 分)A.科研、开发经营型B.科企联合型C.科技企业型D.进入企业集团参考答案:C5、某-有机蔬菜培育技术在有效使用期内新增纯收益为60万元,该成果科研费用为20万元,科研成果的推广费用为5万元,使用该成果新增生产费用为15万元,生产单位在新增纯收益中所占的份额系数为0.3,则该技术的生产费用新增收益率为(1 分)A.90%B.120%C.150%D.360%参考答案:B6、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1 分)A.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B.市场需求条件C.规模化生产D.网络化营销参考答案:A7、某项新技术的综合评分为150分,该技术的参照技术评分为100分,价格为20万元。
若该新技术的供方希望避免正面竞争,则新农业技术的价格应(1 分)A..在30万元以下B..等于30万元C..在30万元以上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8、农业技术市场的决定因素是(1 分)A.农业技术商品的买方B.农业技术商品的卖者C.农业技术贸易的手段和条件D.农业技术市场的中介参考答案:A9、下列生产函数中,存在固定比例报酬的表达式是(1 分)A.Y=aX_1^0.7*X_2^0.3*X_2^0.4B.Y=aX_1^0.3*X_2^-0.2C.Y=aX_1^0.4*X_2^0.7*X_3^-0.3D.Y=aX_1^0.6*X_2^0.4参考答案:D10、已知生产可能性曲线函数为y_1=30 -2y_2^2, 若y2=3,则在该点产品y2代替y1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1 分)A.-6B.-12C.-18D.-30参考答案:B11、根据生产函数三阶段理论,总产量最大的条件是(1 分)A.A. MPP=0B.B. APP=MPP>0C.C. APP=0D.D. MPP>APP参考答案:A12、某生产函数为y=2x^2-3x,当x=2时,其边际产量为(1 分)A.1B.2C.5D.10参考答案:C13、同作物,或同一作物品种之间进行不同技术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这是基于比较分析法的哪个可比性原则(1 分)A.技术功能的可比性B..资源的可比性C..劳动对象的可比性D.空间的可比性参考答案:C14、对实施后的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是(1 分)A.比较分析法B.试算分析法C.连环代替法D.综合评分法参考答案:A15、某企业生产-种新产品,其产品收入为800万元,消耗的总成本为600万元,占用的资金总额为400万元,则资金占用盈利率为(1 分)A.50%B.125%C.150%D.200%参考答案:A16、某改良玉米产值为50000元,种植面积为50亩,消耗的总生产成本为20000元,其中生产费用为15000元,则单位面积的净产值为(1 分)A..300 元/亩B.600元/亩C.700元/亩D.1000元/亩参考答案:C17、根据同等可能性原则,选择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单位和项目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据以推断全体的调查法,称为(1 分)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参考答案:C18、单项资源报酬递增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1 分)A.上凸B.下凹C.直线D.双曲线参考答案:B19、下列关于经济效益临界表达式正确的是(1 分)A.A.经济效益临界=所得/所费≥0B.B.经济效益临界=所费/所得≥1C.C.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0D.D.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1参考答案:D20、关于资源报酬变动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1 分)A..一直递增B..先递减后递增C.先递增后递减D.D. -直递减参考答案:C多选题21、农业技术商品寿命周期的阶段包括(2 分)A.孕育阶段B.生长阶段C..成长阶段D.成熟阶段E.衰退阶段参考答案:BCDE22、当生产函数处于第二阶段时,则有(2 分)A.MPPB.平均产量逐渐提高C.生产弹性介于0-1之间D..平均产量逐渐下降E.生产的合理阶段参考答案:ACDE23、具有贮藏性特征的农业生产资源有(2 分)A..饲料B.种子C..化肥D.劳动力E.时间参考答案:ABC24、农业生产资源的分类有(2 分)A.自然资源B.有限资源C..物质资源D.无限资源E.人力资源参考答案:ACE25、技术具有的属性有(2 分)A..自然属性B..经济属性C..社会属性D.多元属性E..中介属性参考答案:ACDE判断题26、人才培训体系是农业科技体系的保障体系。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0e4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f.png)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农业生产B. 农民收入C. 农业市场D. 农村经济答案:D2. 农业供给弹性的取值范围是:A. 0到1之间B. 1到正无穷之间C. 负无穷到1之间D. 大于1答案:B3.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A. 单位劳动投入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B. 单位土地投入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C. 单位资本投入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D. 单位劳动时间能生产的农产品数量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对”,错误的填写“错”。
1.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答案:错2. 农业投入品价格的上涨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答案:对3. 完全竞争市场上,农产品供需关系决定了农产品价格。
答案: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生产要素是指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或条件,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这些要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土地是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的基础,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资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重要条件,技术和管理则决定着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研究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可以为农业产出和效益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四、论述题(共40分)请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论述其重要性及实现的路径。
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食品安全和国家稳定的基础。
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不可持续地利用这些资源,将会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崩溃,进而影响粮食生产和人类的生存。
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农村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3a626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8.png)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学可是一门相当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啊!咱先来说说这期末考试的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表现为()A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C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D 以上都不对答案:A2、农业生产的特点不包括()A 季节性B 地域性C 周期性D 通用性答案:D3、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不包括()A 农产品价格B 农业生产技术C 消费者偏好D 农业资源答案:C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A 龙头企业B 农户C 基地D 市场答案:A5、下列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是()A 经济可持续B 社会可持续C 生态可持续D 以上都是答案:D6、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包括()A 数量有限B 位置固定C 肥力可变性D 以上都是答案:D7、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不包括()A 乡镇企业吸纳B 外出务工C 农业内部转移D 减少农业生产答案:D8、农产品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季节性B 分散性C 专业性D 风险性答案:C9、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A 政府B 企业C 科研机构D 农户答案:B10、农业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 保障农产品供给B 增加农民收入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限制农业发展答案:D1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不包括()A 自愿B 互利C 民主D 强制答案:D1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依据不包括()A 自然资源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口数量D 政策导向答案:C13、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不包括()A 收购B 运输C 加工D 消费答案:D14、农业投资的特点包括()A 周期长B 风险大C 效益低D 以上都是答案:D15、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不包括()A 生产技术现代化B 经营管理现代化C 农民生活现代化D 农村环境现代化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
()答案:对2、农产品需求弹性一般小于供给弹性。
农经试题及答案
![农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b7a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b.png)
农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资源配置C. 农产品市场D. 农业政策制定答案:B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经济原则B. 社会原则C. 生态原则D. 文化原则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学中土地利用的类型?()A. 耕地B. 林地C. 工业用地D. 草地答案:C4. 农业经济中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指的是()A.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加快B.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减慢C.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保持不变D.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先快后慢答案:B5. 农业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农业资源B. 农业技术C. 农业市场D. 国际政治答案:D6. 农业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指的是()A.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B.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C. 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具有优势D.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没有优势答案:B7.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是指()A.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不断增加B.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不断减少C.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保持不变D.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先减少后增加答案:B8.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是指()A. 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B. 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C. 经济活动对内部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D. 经济活动对内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答案:B9. 农业经济中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A. 市场信息不对称B.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C. 市场信息完全对称D. 市场信息完全缺失答案:A10. 农业经济中的“绿色革命”主要指的是()A.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B. 农业科技的革新C. 农业政策的改革D. 农业结构的调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资源配置?()A. 土地资源B. 气候条件C. 技术进步D. 政策导向答案:ABCD2.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A. 资源浪费B. 环境污染C. 产品过剩D. 市场垄断答案:ABCD3. 农业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应用于()A. 国际贸易B. 国内贸易C. 企业生产D. 个人职业选择答案:ABCD4.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可能表现为()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公共物品的提供D. 社会福利的提高答案:ABC5. 农业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可能需要()A. 政府干预B. 市场自我调节C. 法律规制D. 社会监督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经济中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说明,随着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减慢。
农业技术经济学 判断题
![农业技术经济学 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98549aa76e58fafab003e1.png)
第一章导论0.技术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使生产活动适应自然规律的要求1.软技术的投入主要以劳动力数量表示P112.经济增长中,硬技术的投入一般以资金量的大小来表示3.技术经济研究的问题既有微观问题,又在宏观问题4. 技术、经济、计量构成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活劳动既只能消耗,不能占用。
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果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的内容较广,它是经济效果的延伸和扩展,在讲经济效益时,一般就经济效果在内(判断改错)。
P26倒数第3行—倒数1行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表现为一致性和矛盾性3.农药属于贮藏性的资源,劳动力,时间,农机属于流失性的资源4.一个经济总体的整体功能……而是决定于最弱一部分的能力值(判断改错)。
P36倒数第4自然段5.高度差表明了各要素能力值的最大差距和不平衡度,如果高低差愈大,表明愈不平衡,农业生产中的浪费愈在大,高低差愈小,表明不平衡性愈小,平衡工作的任务愈小(判断改错)。
P37倒数第2行—P38第2行6.物质资源具体体现为一定的资金量(判断改错)。
P40第1和第2自然段7.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形态三种,图表2—2注释文字更正为:a.报酬固定形态,b.报酬递增形态,c.报酬递减形态(单选题、判断改错)。
P44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关心当前的技术经济效益,又要着眼于长远的技术经济效益。
应选择两者兼优的方案,或者把长远技术经济最好的方案选为最优方案。
P289.高低差表达式=最大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最小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P379.经济最佳值是指在可行性区间内最符合经济目标的某一具体数值第三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在确定课题项目时,选择难易适当的项目(判断改错)。
P502.确定课题项目是衡量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工作成果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先决条件。
P493.在取得农业技术经济资料时,实验法比调查法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第四章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1、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对一项复杂经济事物仅设置一两项指标用来全面评价、综合衡量经济效果(判断改错)。
2024年农业经济学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农业经济学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c665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d.png)
2024年农业经济学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节水灌溉的推广对()具有积极作用。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农产品价格C、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替代其他农业投入本题答案:C2 .在农业科技发展中,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OA、农产品加工B、农产品储存C、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D、农产品国际贸易本题答案:C3 .在农业国际合作中,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目标是()A、替代国内农业生产B、扩大农产品出口C、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D、降低农产品价格本题答案:C4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是O八、扩大耕地面积B、引入外来物种C、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D、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本题答案:C5 .在农业政策评估中,评估结果的主要作用是OA、决定政策是否继续实施B、替代政策制定C、预测未来农业发展D、决定农民收益本题答案:AC、农民收入的直接增加D、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本题答案:B15 .在农业保险中,保险费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OA、政府的财政补贴B、农民的经济状况C、农产品价格D、农业风险的大小本题答案:D16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对()有重要作用。
A、提高农产品产量B、降低农业生产成本C、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农产品质量本题答案:C17 .在农业政策中,粮食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是OA、增加农产品出口B、提高农民收入C、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安全D、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本题答案:C18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对汇票的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包括()A.出票人B.见证人C背书人D.承兑人本题答案:B1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OA、生产成本B、市场需求C、农民个人喜好D、气候条件本题答案:C20 .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成员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是()A、血缘关系B、地域关系C、经济利益关系D、政治关系本题答案:C21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OA、提高农产品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D、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本题答案:C22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作用是OA、替代农民劳动B、增加农产品种类C、节约水资源D、美化农村环境本题答案:A23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者的意义主要在于OA、增加收入B、降低生产风险C、扩大生产规模D、提高农产品质量本题答案:B24 .在农业政策中,通常所说的“黄箱政策”是指OA、对农产品生产提供的直接支持B、对农产品市场的干预措施C、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D、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政策本题答案:A2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责是OA、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B、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C、管理农村土地资源D、销售农产品本题答案:B26 .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既包含基础性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农业技术经济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农业技术经济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a513dfb8f67c1cfad6b880.png)
名词解释1.广义的技术泛指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和技能的总称,指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实现对物质、材料、能量、信息进行改造、改换、加工的物质手段和方法。
2.经济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劳动的节约程度,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程度。
3.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
4.土地生产率反映土地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的比例关系,一般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品量或价值量来表示。
5.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它是用劳动者花费的劳动同生产的成果对比来表示的。
6.资金生产率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资金与生产成果的比率。
7.投资总收益是指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年收益总额与投资总额之比。
8.试算分析法又称预算分析法,是以现行标准方案作对照,对新技术、新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预算以确定是否采用新技术、新方案的一种预测方法。
9.连环代替法也称因素分析法,是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多因素中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逐个地分析其中一个因素变动对研究对象所发生的影响。
10.动态比较法又称为动态数列对比分析法,它是研究农业技术措施、方案或政策实施后经济效果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编制动态数列、计算和运用各种动态分析指标。
11.比较优势法又叫比较利益法、比较成本法。
它是人们根据相对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的大小来确定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工和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优化方案。
12.边际是指增量的意思,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的数量。
13.边际分析:当投入的生产资源增加某一数量时,产品的产出量也会随之改变,用这两种增量的变化率来研究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的变化规律,就是边际分析。
14.总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资源不变的情况下,随变动资源投入量变化所能得到的产品总量。
15.平均产量是投入资源在各不同投入水平时单位投入资源所取得的产品量,即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变动资源投入量之比。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含答案)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643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33.png)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A.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B. 农业技术的经济效应C. 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D. 农业技术的政策和管理答案:B2.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技术”指的是什么?A. 农业生产中的所有技术B. 农业生产中的先进技术C. 农业生产中的传统技术D. 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答案:A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B. 农业技术的生产效率C. 农业技术的投入产出比D. 农业技术的市场需求答案:A4.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效应”是指什么?A. 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B. 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C. 农业技术对农民生活的影响D. 农业技术对农村社会的影响答案:B5.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B.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C. 经济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D. 技术推广和政策分析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农业技术的经济效应,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农业技术的投入产出比、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技术的政策和管理等。
3.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应。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假设某农民种植小麦,使用传统技术时,每亩产量为300公斤,成本为500元。
现在引入了一种新技术,每亩产量提高到400公斤,成本为700元。
农经专业知识-概论部分自测试题与答案
![农经专业知识-概论部分自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a106b1ed9ad51f01df24c.png)
农经专业知识-概论部分自测试题与答案学员姓名:测试分数:一、判断题:(选对“√”一题计3分,选错“×”一题扣3分,共27分)1、农业经济学是从政治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部门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是从农业物质资料生产开始的,这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农业经济,是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和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力诸要素利用中的各种经济问题。
()3、农业经济学研究的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它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去研究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上所结成的生产关系,研究它们的社会性质和运动规律。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用、支配、使用上结成的关系或财产关系。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能反作用于生产力。
()6、研究农业经济学掌握必要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重要的,但它不是研究技术本身和技术问题,而是借助这些知识研究农业中生产力诸因素的合理配置问题。
()7、专题调查方法就是用来对某一具体经济现象、经济过程或某个典型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专门性的调查。
()8、所谓定性分析就是运用抽象分析方法,提示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定量分析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实行计算、计量,揭示量的规律性,它回答的问题是:“有多少”“要多少”“怎样配合”的问题。
()9、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要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经济技术条件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下列属于生产力范畴的是()。
⑴会计核算的资金、固定资产等劳动资料;⑵农产品成本核算中的人工费用和物资费用;⑶生产资料的所有、占用、支配和使用。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后题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c4fd0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5.png)
第一单元: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要素的是(A )A、农业B、技术C、经济D、计量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萌芽阶段是( A)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是技术的(B )A、自然属性B、经济属性C、社会属性D、都不对4.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C)A、农业技术问题B、农业经济问题C、农业领域内技术和经济的结合问题D、都正确。
5.农业技术经济学是起源于(D )的一门交叉学科。
A、美国B、前苏联C、日本D、中国二.填空题(共6题,55.0分)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包括综合性、计量性、比较性、预见性、实用性和时空性。
2技术的经济属性是指技术一旦应用于生产实践就会形成直接的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增长3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也不计算产品的价值量。
4.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应用5.数学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6.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评价技术效益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第二单元:一、单选题1.在考察单个项目方案时,若NPV( B),说明项目不可行,应予否定。
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没有正确答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农业资源报酬变动规律在什么时候都是成立的。
B、活劳动是可以占用的C、农业技术经济效益总是稳定的。
D、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说明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资金回收系数的表示符号为(D )A、(F/P,i,n)B、(F/A,i,n)C、(P/A,i,n)D、(A/P,i,n)4.一项农业科技成果有无推广价值,主要去取决于( C)。
A、绝对经济效果的大小B、有效推广规模C、相对经济效果的大小D、农业科技成果的总产值5.农业技术要素组合原理内容包括( A )A、农业技术要素整体论、平衡论与替代论B、农业技术要素平衡论C、报酬变动原理D、边际平衡原理6.随着某种资源投入的增加,产出相应成比例增加,这称为( A )A、资源报酬固定形态B、资源报酬递增形态C、资源报酬递减形态D、资源报酬平衡形态7.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违农时”是指( )A、农业技术要素的时间平衡B、农业技术要素的空间平衡C、农业技术要素的数量平衡D、农业技术要素的质量平衡二.填空题(共8题,53.8分)1.农业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为一致性和矛盾性2.农业技术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4e039ab336c1eb91b375d78.png)
农业技术经济学(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1.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由农业经济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和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得到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最佳统一,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a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b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c停滞阶段【20世纪70年代】d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e完美阶段【20世纪90年代】。
3.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要素:技术,经济,定量【计量】4.农业技术经济特征:综合性,计量性,比较性,预见性,实用性,时空性农业技术选择:特定的地区企业或者农户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考虑内外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技术的过程。
农业技术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问题)第二章5.经济效益:就是劳动成果【有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间的评价,也可以表述为经济效益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的程度的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农业技术方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贯彻及使用时,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价值量比较农业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农业技术经济学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技术制度的应用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效益优势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为一致性和矛盾性,一致性的表现普遍存在,而矛盾性主要表现在1.技术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7.农业技术要素配置原理;1.农业技术要素整体原理进行任何农业生产活动,都需要投入各种技术要素,如资本,人力,土地等,这些技术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技术经济学试题
![农业技术经济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20b0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b.png)
农业技术经济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农业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以下哪项不属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决策分析B. 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C. 农业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评估D. 农业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2. 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列哪项技术属于农业技术创新的范畴?A. 历史传统技术的继承与传承B. 农业生产的节水技术应用C. 世界各国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D. 农业政策和市场的调控手段3.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价农业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哪项不属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A. 技术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的比较B. 技术投入与产出价值之间的比较C. 技术投入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比较D. 技术投入与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4.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农业投入产出模型是分析农业生产中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以下哪个指标不是农业投入产出模型的计算指标?A. 投入产出比B. 边际产出C. 平均产出D. 边际成本5.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中,技术扩散是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重要指标。
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扩散的指标?A. 技术推广的覆盖范围B. 技术推广的速度C. 推广受益群体的满意度D. 推广成本的核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对”,错误的请写“错”。
6.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
()7. 农业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8.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没有任何影响。
()9.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只考虑技术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的关系。
()10. 农业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评估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的情况。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请简要概述一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及其进步期末单元测试与答案
![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及其进步期末单元测试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5ff4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b.png)
一、填空题1、____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信息B.土地C.科学技术D.劳动力正确答案:C2、有关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科学和技术都与社会物质生产密切相关B.科学研究是技术成果的理论基础C.科学和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D.科学研究是技术成果的发展和物化正确答案:D3、哪个国家实行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A.法国B.美国C.日本D.意大利正确答案:B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进步会引起农产品供给曲线____。
A.不变B.左移C.不好确定D.右移正确答案:D5、农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是____。
A.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培养农业技术人才C.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D.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实施技术变革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根据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可分为____。
A.外生性技术进步B.内生性技术进步C.机械性技术进步D.生物性技术进步正确答案:A、B2、根据农业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农业技术可分为以下哪些类型?A.资源节约型技术B.劳动节约型技术C.中性节约型技术D.生物化学节约型技术正确答案:A、B、C3、农业技术进步具有哪些特点?A.周期性B.复杂性C.系统性D.渐进性正确答案:A、B、C、D4、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社会等具有积极影响。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B.有助于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C.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D.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A、B、C、D5、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农业技术的过程,其中主要的内部动力包括____。
A.追求产量目标B.提高农产品竞争力C.追求质量目标D.追求利润目标正确答案:A、B、C、D6、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包括____。
A.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B.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C.农业生产措施的进步D.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要素稀缺诱导和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实际上是内在统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0.技术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使生产活动适应自然规律的要求
1.软技术的投入主要以劳动力数量表示P11
2.经济增长中,硬技术的投入一般以资金量的大小来表示
3.技术经济研究的问题既有微观问题,又在宏观问题
4. 技术、经济、计量构成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活劳动既只能消耗,不能占用。
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果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的内容较广,它是经济效果的延伸和扩展,在讲经济效益时,一般就经济效果在内(判断改错)。
P26倒数第3行—倒数1行
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表现为一致性和矛盾性
3.农药属于贮藏性的资源,劳动力,时间,农机属于流失性的资源
4.一个经济总体的整体功能……而是决定于最弱一部分的能力值(判断改错)。
P36倒数第4自然段
5.高度差表明了各要素能力值的最大差距和不平衡度,如果高低差愈大,表明愈不平衡,农业生产中的浪费愈在大,高低差愈小,表明不平衡性愈小,平衡工作的任务愈小(判断改错)。
P37倒数第2行—P38第2行
6.物质资源具体体现为一定的资金量(判断改错)。
P40第1和第2自然段
7.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形态三种,图表2—2注释文字更正为:a.报酬固定形态,b.报酬递增形态,c.报酬递减形态(单选题、判断改错)。
P44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关心当前的技术经济效益,又要着眼于长远的技术经济效益。
应选择两者兼优的方案,或者把长远技术经济最好的方案选为最优方案。
P28
9.高低差表达式=最大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最小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P37
9.经济最佳值是指在可行性区间内最符合经济目标的某一具体数值
第三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在确定课题项目时,选择难易适当的项目(判断改错)。
P50
2.确定课题项目是衡量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工作成果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先决条件。
P49
3.在取得农业技术经济资料时,实验法比调查法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四章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1、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对一项复杂经济事物仅设置一两项指标用来全面评价、综合衡量经济效果(判断改错)。
P70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图,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是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判断改错)。
P74
3、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单选题),成本利润率能更确切地表示资金消耗的经济效果(判断改错)。
P79
4.人均占有农产品数量,农产品商品率是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P73
5.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指标的公式,采用这项指标能够反映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的水平P76
6.通常所说的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活劳动生产率
7. 成本净产出率指标反映了资金消耗所创造的新价值的经济效果
8.确定课题项目是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9.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系数越大,表明经济效果越好。
基建设投资效果系数通常大于零而小于1
10.牲畜的产仔率和农药杀虫率属于技术效果分析指标
10.农产品产量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11.成品产品率反映了资金消耗创造价值的经济效果
第五章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
1.它是人们根据相对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的大小来确定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工和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优化方案。
P95
2.试算分析法属于事前经济效益预估和测算。
3.比较优势法是根据相对成本来确定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
4.在分组比较法中,若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组距不宜过大过小
第六章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的边际分析
1.平均变化率的几何含义是曲线某一段切线的斜率,精确变化率是曲线某点切线的斜P112
2.生产弹性是产品数量变化率与生产资源变化率的比率;即当资源投入增加1%时,产品产量能增加百分之几;计算公式;生产弹性的大小由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比值确定。
P115
3.生产函数的第二阶段P117
4.资源的精确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为等产量线上的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4.产品的精确边际替代率几何意义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P136
5.在定量的资源分配于两种产品生产的情况下,等收益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相切之点是收益最高的产品组合点。
6.总量指标是说明研究对象所达到的规模和总量水平。
6.平均指标是反映被研究对象的某一数量方面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7.生产的相对合理阶段,总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资源投入的增加幅度
8.边际产量相等法与边际产量最大法本质上是同一回事,只是使用的条件不同。
第七章生产函数模型在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1.生产因素的虚变量:可用数字1和0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生产因素的两种状况,使该种生产因素数量化(判断改错)。
P149中间
2.1阶齐次函数具有固定比例报酬;大于1阶的齐次函数具有递增的比例报酬;小于1阶的齐次函数具有递减的比例报酬P153
3.农业生产函数表明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统计相关关系。
4.在不影响精确度的前提下,农业生产函数的模型应尽量减少自变量数目。
第八章农业技术市场、贸易与技术定价
1.农业技术商品的特征使用价值上具无形损耗突出和实现时间较长
2、一般商品在交易…而农业技术商品在交易后,卖方…即在使用价值上具有共享性与可重复性(判断改错)。
P164
3、专利名称是公开的,技术诀窍是秘密,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技术诀窍非知识产权,只以合同形式保护,专利有一定保护期限,技术诀窍不存在保护期限的问题(单选题、判断改错)。
P173第3行—5行
4、在通常情况下,农业技术商品预期转让的次数与技术价格成反比关系(单选题)。
P176中间
5.农业技术商品的寿命主要由无形损耗决定。
P164
6.农业技术商品的设计.研制不属于技术商品寿命周期,而属于孕育阶段。
P166
7.一般来说,寿命周期越长,价格越高。
P175
8.当1e1大于1时,提高价格对目标有负作用,提价不合算,应该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
反之,有积极作用。
P181
9.在寿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农业技术商品销售增长减缓
10.成本导向定价法是基于农业技术供方的立场
第九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经济评价
1.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损耗和使用价值的丧失要决定于无形损耗(单选题、判断改错)。
P193黑写标题
2.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的范围是“全过程”(包括已实现和可能实现的)在农业领域中实现的一次性直接经济效果,不包括间接经济效果。
P192
3.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相对的经济效益。
P193
4.一年生作物和家禽.鱼类等育种成果的年限为6年。
P205
5.新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减去对照的经济效益大于零时,科学成果才具有相对经济效益
第十章农业技术政策及其经济评价
1.我国农业技术政策普遍采用文件下达方式……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以法律形式下达,这是政策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单选题、判断)。
P215
2.农业技术政策是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盘P220
3.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团结满足农业技术政策评价的非经济标准
4.人均占有农产品数量属于农业技术经济目标分析指标。
第十一章农业科技体系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定
1.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它是……的桥梁(判断改错)。
P241
2.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技术科学的进步,又包含农业经济科学的进步(判断改错)。
P243第6、7行
3.见表11—1几种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的比较,主要掌握四种方法的测算期限分别为较长、短期、较长、短期(判断改错)。
P258
4.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体系的主体和核心P241
5.劳动的节约是通过机械技术的采用而实现的,也称为农业机械化技术。
P246
6.人才培训体系是农业科技体系的加油站
7.技术革新是指技术进步的渐进和连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