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1]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篇一」(背景:几天前,班里两个同学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个同学固执地要求对方同学向自己赔礼道歉。
其实,矛盾是由他引起的。
我抓住这个典型事例,及时召开了一个特别班会。
于是,班会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班会目的:一、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①通过班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实现两个同学的矛盾的和解。
②告诫全体同学,凡事要学会冷静,“三思而后行。
”二、提高全体同学的认识水平:①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避免和化解矛盾的方法。
②认识和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③认识如何与同学相处,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
主持人:宋强(班长)黄艳敏(生活委员)班会形式:以发言、讨论为主班会准备:①由老师分别找两位发生矛盾的同学谈话,对他们进行启发和教育。
③由班干部找两位同学谈话,动员他们在班会上谈己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以及现在的一些真实想法,以此来告诫同学。
③由班干部动员一部分同学准备发言,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④由班里的宣传委员负责班会会场的布置(在黑板上写好班会标题)。
班会过程:(说明:因时间关系,此次班会安排在中午召开。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首先由班长说明此次特别班会的目的。
(说明:班长宋强在此前已经准备了发言。
她的发言稿我已经习过,大致意思是,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召开一个特别的班会。
其中的原因有的同学可能知道,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是一件看上去跟我们45个人(我班共45人)都没什么关系的事。
可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件事毕竟发生在我们这个集体当中,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因为可能在明天,也可能在后天,我们之间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所以今天我们要请两位同学谈谈,也请其他同学谈谈各自的想法。
)3、主持人黄艳敏布请刘武鑫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说明:刘武鑫主动向郭飞(与他发生矛盾的同学)同学表示道歉。
他谈道,矛盾虽不是由自己引起,但自己的做法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主题一:好大一个家第一课时:民族名称知多少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本课程的目标是了解一些民族的名称,并能够说出一些。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出示图片、研究分享、连连看和小竞赛。
第二课时:民族名称的来历本课程的目标是了解中华民族56个民族名称的由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查阅各民族的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包括复、民族名称的来历、研究分享和写在书上。
第三课时:民族风情游本课程的目标是领略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查阅各民族的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探究示例、学生分组选择线路并查阅资料交流、分享和小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表达了56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俗的多样性。
了解并尊重这些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藏族人喜欢穿戴具有传统特色的服装,而彝族人则重视家庭和亲戚关系。
了解这些文化和传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在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中,我们应该避免对他们的文化和传统进行歧视或贬低。
相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尝试去了解和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总之,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是增进各民族之间团结友好的重要途径。
通过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我们可以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态度。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民族团结的概念和意义。
2. 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其在学校和社会中的体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民族团结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包括服饰、食物、节日等方面。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校和社会中体现民族团结。
活动设计: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民族,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小组任务,例如制作一份关于该民族的展示板或小册子。
5.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民族的代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展示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
6. 课堂游戏:设计一些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游戏,例如“猜谜语”游戏,学生通过猜谜语来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
总结反思:7.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如何实践民族团结。
8.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评估:9. 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态度。
10. 收集学生制作的展示板或小册子,评估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教学延伸:11. 邀请不同民族的代表或家长来学校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12. 组织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民族文化展览或博物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故事等介绍民族团结的材料。
2. 不同民族的服饰、食物、节日等相关资料。
3. 分组活动所需的展示板、彩纸、笔等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态度。
通过分组活动、角色扮演和课堂游戏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民族团结的定义与意义2. 我国主要的民族及特点3. 民族团结的实例及启示4. 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5. 民族团结主题的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团结的概念、意义及我国主要的民族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的实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民族团结主题的实践活动,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民族团结的概念及意义。
2. 讲解我国主要的民族及特点:介绍汉族、壮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主要民族的特点。
3. 分析民族团结的实例:分享一些我国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互相帮助的实例。
4. 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工作。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小短文。
2. 设计一个民族团结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
3. 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民族团结表现,共同培养孩子的民族团结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小短文和手抄报,评估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家长的参与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民族团结的典型代表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风情园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民族团结班会教案 3

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课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
各民族亲如一家,各族人民对祖国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进一步使学生树立科学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活动内容:了解新疆各民族不同的服饰,每种服饰都代表了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
学习和了解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舞蹈。
三、主题确定:本节课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服饰、歌曲、舞蹈,多方面多角度呈现出民族团结、和谐、其乐融融的景象以及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愿。
班会由四个乐章构成,分别是:了解民族服饰、学习歌曲、学习舞蹈、知识竞赛四。
生动展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四、活动准备:主持人两名(维汉各一名);搜集民族歌舞;搜集民族方面的歌曲;多种民族服饰、道具、多媒体课件。
五、活动过程:(一)了解各民族的服饰特色首先是由班长讲话,并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各族同胞手拉手,一起来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主题班会,首先我们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来观看我们三年级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一)民族团结的内容你了解多少呢?一:了解民族的服饰特色1:主持人:下面首先让我们走近民族服饰,了解一下不同民族的服饰特色吧。
(同学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民族服饰):2;主持人:美丽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让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家庭而感到自豪吧!同学们,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3:同学们谈自己的想法二:学唱民族团结歌曲《这里是新疆》1:主持人:,通过欣赏民族服饰,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其他的民族,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56个民族是一家,同学们想不想歌唱一下我们的家乡呢?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吧!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唱歌曲《这里是新疆》:2:主持人: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来说说你们唱完这首歌后的想法吧3:学生一起谈谈对这首歌的看法三:齐跳民族舞蹈《麦西来普》1:主持人:今天的班会课使我们都获益不少,不知道同学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了解又有多深呢?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新疆人能歌善舞,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舞蹈呢?2:学生说说课件上出示的都是哪些民族的舞蹈:3:主持人:看啊,优美的舞蹈表现了新疆各民族的蓬勃朝气,我们想不想来跳一曲呢?:4:学生伴着音乐跳起欢快的麦西来普舞蹈):5:主持人: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我为拥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自豪!我坚信我们班也是一个非常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大家说,是么?(同学们表示肯定)四:知识竞赛1:主持人:那我们要考验一下大家对新疆的了解有多深,我们来进行一次知识竞赛好不好?2进行知识竞赛,给回答出的同学送上小礼品五:总结1: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啊!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即将接近尾声了。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民族团结教案(一)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民族团结教案(一)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民族团结教案课程名称:数学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和意义。
2.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
2.掌握数字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将民族团结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2.融合运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1.课件PPT。
2.板书工具。
3.学生练习册。
4.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导入:以小组形式讨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课堂气氛热烈)2.引入:播放关于民族团结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民族团结与数学的关系”展开讨论。
每组汇报一个观点。
4.板书总结:将学生发表的观点整理在黑板上,形成定义:“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的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状态”。
第二课:数字的认识与运算1.复习上节课:学生回答问题,回顾民族团结的定义。
2.数字认识:通过PPT展示数字并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3.数字运算: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教授运算方法和技巧。
4.练习活动: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别辅导。
第三课:数字运算的应用1.复习上节课:学生回答问题,回顾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数字运算技巧:介绍进位法和退位法,并通过例题演示应用。
3.练习活动:设计一些趣味游戏,如数独、数字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运算技巧。
第四课:团结协作与互助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习的内容,总结数字运算的重点。
2.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数字运算的任务,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3.展示与讨论: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团队合作的成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4.总结: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团结协作和互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互助与协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活动背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涉及到学生的成长、教育和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素养,本次班会活动采用“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通过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进一步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素养。
2.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促进班级的多元和谐。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活动流程时间 | 活动内容—–|——–第一节课 | 活动启动仪式主题介绍和目标讲解课外阅读推荐任务布置第二节课 | 学生小组研究和策划确定文化活动主题和方案编写活动计划书第三节课 | 各小组汇报文化活动用文艺表演、民族歌曲、舞蹈、故事演绎、书法绘画等形式展示各自的文化特点交流体验和创意分享第四节课 | 美食品尝和文化交流体验学生自带或购买少数民族特色食物留待班会现场和其他小组品尝通过食物、服饰、手工艺品等实物了解另一种文化的特点主教室设置文化展示角,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名片、小品等,通过实际制作和展示,进一步了解多元文化结束时 | 教师和学生互相点评重点内容回顾与总结班级荣誉制度表扬活动结束活动实施1.活动前,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资源,并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
2.活动开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协作和交流,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活动结束时,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及时、全面、有针对性地点评,并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活动评估1.学生的创意表达和文化交流效果。
2.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3.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4.整体活动效果和班级氛围的改善程度。
教学反思1.在活动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资源,并在活动过程中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延误和问题。
2.在活动组织方面,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管。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各民族的建筑、服饰等,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感受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2.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培养尊重、平等、友爱的态度。
3.提高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准备】1.提前把班会的内容和流程做成PPT。
2.收集有关民族文化的图片和资料。
3.请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少数民族的表演节目。
4.安排布置会场。
【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欣赏这些不同的文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知识,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培养尊重、平等、友爱的态度,共同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中。
二、欣赏各民族的建筑、服饰等图片通过PPT展示各民族的建筑、服饰等图片,让同学们欣赏并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主持人: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片,并分享一下你对这些民族文化的感受。
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感受。
三、表演节目展示请每个小组准备好的少数民族表演节目上台展示,通过表演节目来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互动交流主持人:通过刚才的表演和图片展示,相信大家对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下面我们来进行互动交流,请同学们谈谈对某个民族文化的特别印象,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
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五、总结班会主持人: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了解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也明白了团结友爱的力量。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合唱一首《56个民族56朵花》,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
六、结束活动全体合唱《56个民族56朵花》。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对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培养了尊重、平等、友爱的态度。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3.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民族团结知识的能力。
第一章: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我国有哪些民族。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活动:1.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我国民族的资料,如图片、故事等。
2. 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共同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
第二章:学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故事、事例等,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教学活动:1. 讲民族团结的故事,如“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如国家稳定、民族和谐等。
第三章: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认识到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2. 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共同学习和尊重。
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民族团结。
2. 引导学生养成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活动:1. 讲民族团结的实例,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民族团结,如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等。
第五章: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族团结的快乐。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政策及我国各民族的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案例资料。
2. 准备民族团结小游戏、活动道具。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差异。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5. 总结提升: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有关民族团结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写下心得体会。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情况。
十、教学拓展1. 组织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文艺表演等。
2. 开展民族团结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六、教学内容1. 通过互动游戏,增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团结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本月我班的主题活动是“我的家”。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幼儿对家中的各种物品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报纸是家中看似非常不起眼的东西,而每天我们都要从中了解时事信息,但看过后我们常常就随手丢弃了。
为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了解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我将报纸作为突破口,对幼儿进行一物多用的教育,启发幼儿热爱生活,关心身边小事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1、能用动作表现报纸的其它用途,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2、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三、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报纸的一般用途。
2、物质准备: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报纸若干。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引出报纸,请幼儿说说报纸的一般用途。
2、启发幼儿发现报纸还有其他的用途。
(1)请幼儿说说看过的报纸还能用来干什么?请幼儿个别演示。
(2)幼儿集体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演示。
用动作来表现报纸的新用途。
教师指导,合作。
鼓励幼儿想出多种与别人不一样的用途。
(3)在集体面前讲述演示,比一比谁的办法又多又好。
五、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象报纸一样有许多的用途。
小朋友们可以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来告诉我们。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由来: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有的幼儿发现自己的纸的颜色和其他幼儿的不同,提出了问题。
于是幼儿就纸展开了讨论,引起了全体幼儿对纸的兴趣。
活动目标问题板块主题墙报区域游戏相关内容家园合作资源利用1、通过幼儿自己操作了解有关纸的一些知识。
2、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能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幼儿:为什么纸有颜色?什么纸能吸水?有多少种纸?纸是由什么做的?教师:纸可以做什么?怎么环保?1、与幼儿共同布置墙面2、布置“我知道”的小栏目。
让幼儿与家长将自己知道的有关纸的知识向其他幼儿介绍。
1、科学区投放各种不同的纸供幼儿感知。
2、美工去投放染料及不同的纸1、向家长说明此次活动的设置,让家长了解目的及意义。
【优质】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第一课时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目标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那些民族?(课件出示各民族的照片)二、学习新课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从古至今,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
如,清朝的文成公主入西藏,汉朝的昭君出塞,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日益强大。
三、总结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完民族团结的课文后,能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不管他们是维吾尔族、是回族、还是汉族,真正做到各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中国母亲的代表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母爱是没有民族和国界的,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的事迹?二、学习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维吾尔族母亲的感人故事。
中国母亲的代表—阿里帕.阿力马洪。
半个世纪来养育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民族孤儿,超越民族和血缘的母爱感动着世界。
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清河县的维吾尔族老人阿里帕,她自六十年代起,含辛茹苦抚养着收养的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四个民族的10名孤儿,在她家里,至今保留着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在过去的岁月里,阿里帕妈妈和已经过世的阿比包爸爸,每天就是用这口锅,做出饭菜,养育这些孤儿和他们的9个亲生孩子。
如今,这个大家庭里已是几代同堂,全家聚齐了共有180多口人。
在这次美国热播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阿里帕成为所有中国母亲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善良与慈爱。
孩子们学习完了阿里帕妈妈的故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她那没有民族界限的爱啊!第三课时新疆的发展历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疆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教学过程新疆风雨50年。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翻开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我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掌握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的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重点1.民族政策2.各民族共同繁荣教学难点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教学方法1.多角度导入法。
本课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示例法。
通过举典型例子来证明课本上的观点。
教具准备1.投影仪2.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看书]……[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人口占8%。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汉族遍布全国,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和高原地区。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3篇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3篇第一篇: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一、班会准备1、发动学生,在课下收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
2、以班为单位准备一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故事。
3,发动学生,自行学习排练少数民族舞蹈。
二、班会时间:5月13日三、班会目的: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班会过程导入部分:主持人甲: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正是因为有了各族人们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繁荣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让我们在民汉合校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夭的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题部分:(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们的各族人们都在用感人至深、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谱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主持人乙: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那么,这56个少数民族都有哪些?1、游戏:在一个题板上写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然后几位学生代表轮流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
谁说出的和题板上的相同或重复前面学生所说过的名称,便出列表演节目,为大家讲一则民族团结的故事。
2,听故事:藏族学生代表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们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们沙湾四中这样一个2800多学生的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不体现了民族兄弟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国家的传统节日——春节,了解春节习俗,增强学生对春节的喜爱和向往。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和制作春联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2.让学生了解春节习俗,增强学生对春节的喜爱和向往。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和制作春联。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2.毛笔、纸张、颜料等绘画工具3.春联模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介绍我国多民族国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多民族国家,以及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提问:“在你们的家乡,有哪些少数民族?你们了解他们的传统节日吗?”二、展示(10分钟)1.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装饰品,介绍春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并让学生观察、体味其中的民族团结意义。
2.展示春联的制作过程及作用,让学生了解春联的作用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3.展示一些春联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春联的内容和特点。
三、合作学习(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到五名学生组成。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他们自己的春联内容,表达对春节和民族团结的祝福。
3.让学生用毛笔和颜料制作春联,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春联模板供学生选择。
4.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春联,其他小组帮助评价。
2.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春联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春节和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感受。
2.让学生找资料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他们的民族团结传统。
3.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关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海报。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并了解了春节的习俗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春联。
三上校本4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五篇)

三上校本4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五篇)第一篇:三上校本4民族团结教育教案第一课时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
)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第二课时可爱的少数民族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共同点。
3.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尊重他人差异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共同点。
3. 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尊重他人差异的能力。
2. 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共同点。
2. 课件或黑板,用于记录学生的想法和讨论结果。
3. 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如海报纸、颜料、彩纸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2. 提醒学生关于民族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向学生介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共同点。
2. 解释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尊重他人差异的重要性。
步骤三: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进行研究。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收集关于该民族的信息,并用海报等形式展示出来。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组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民族团结的行为。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差异的意义。
步骤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属民族的文章,并表达对其他民族的尊重和好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民族文化展览或活动,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与跨年级或跨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
民族团结教案20篇(一)

民族团结教案20篇(一)民族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民族团结–概念解释: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状态–民族团结的含义和重要性2.民族团结的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3.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多民族共庆的节日活动–民族联谊交流活动–举办民族文化展览和演出–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4.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开展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同学–设置学校相关课程和社团活动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习民族团结的概念和意义–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出民族团结的概念和意义。
3.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践活动进行介绍,一起讨论活动的目的和效果。
4.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指导学生设计班级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是否准确–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班级活动设计2.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心得体会,展示对民族团结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提高其团结意识,但在教学中还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需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推动形成真正团结的班级和社会环境。
六、扩展学习1.阅读推荐 -《民族团结与文化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筑中国梦》2.视频观看–观看相关民族团结的纪录片或微电影–观看跨民族合作的实际案例报道3.社区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与各个民族的居民交流和合作,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一)民族名称知多少
教学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组成,了解一些民族的名称并能说出一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是由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56个民族犹如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2、板书:好大一个家
二、民族名称知多少
1、出示书上第一页上的5幅图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猜猜这5幅图中的人物分别来自哪个民族?
2、研究分享
师:那么多民族,让我们分组去了解吧。
从名族卡片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张,与选择相同的同学一起,念一念卡片上民族的名称。
3、活动延伸:连连看
4、小竞赛:民族名称知多少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知道的民族名称,哪位同学写出的最多,他所代表的那个小组就是冠军。
(二)民族名称的来历
请同学说出你知道的民族名称
三、民族名称的来历
师:56个民族的名称都有来历,研究一下,我们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哦!让我们来分组交流一下吧。
如:独龙族是因为居住在毒龙河地区而得名。
(三)民族风情游
我们一起了解了民族的名称及其名称的由来。
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开始一次独特的民族风情游。
四、探究示例
师: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
55个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
根据各民族的分布情况,我们准备了六条旅行线路供大家选择。
1、分别出示六条线路,师进行简单分说
2、例举“奇异神秘西南线”
师:在旅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了解你选择的这条线路生活着哪些民族的同胞,别忘了记录下你最感兴趣的民族风情哦!下面我们以“奇异神秘西南线”为例一起去看看吧!
3、学生分组进行选择线路,并查阅资料交流
4、分享
师:难忘的民族风情游结束了,收获真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
东北组、青藏组、中原组、东南组、西北线组分别交流
五、小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56个民族的同胞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各自有独特的风俗民情,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可以让我们领略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也能让各民族更加团结友好。
二年级
20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