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要点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要点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 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电子报/2013年/7月/14日/第015版音响技术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江苏陈洪伟胆机是音响放大器中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优点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放大器所能轻易替代。

对于刚刚接触电子管放大器的爱好者来说,选择简洁、优秀的单端甲类电路为首选。

单端甲类电子管功放具有音色圆润、甜美,制作成功率高的特点。

本文介绍的线路采用524P整流,6N1前级输入,6P3P功率放大,采用标准接法。

6P3P为入门级产品,品质相当出众,低廉的价格使制作成本较低。

只要设计合理,精心制作,也能将6P3P玩到发烧境界。

更重要的是,本线路让那些刚刚喜欢上电子管功放的初级发烧友,通过尝试逐步熟悉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失真小、噪声低、频响宽等特点,是目前电子管功放电路中常见的优秀线路之一。

功率管6P3P采用标准接法,信号由控制栅极(⑤脚)输入,帘栅极(④脚)与电源相连。

这种接法的特点是放大效率高。

6P3P栅-负压19V,屏极电压300V,屏级电流60mA。

输出功率约7.5W,能够满足一般家居环境放音要求。

电源电路采用传统的电子管整流,CLC型滤波器,使整机音色达到和谐与平衡。

电子管整流在开机时的预热过程具有保护功率电子管的作用,这一点在使用天价电子管时显得尤为重要。

CLC型滤波方式滤波效果好,电源内阻低,对降低噪音,提高整机动态有极大的益处。

输出变压器是电子管功放电路的重要部件,如果自制条件不具备,可以构买成品。

本机所用输出变压器铁芯为32mmx65mm,初极3300圈,分两层。

线径为Φ0.82mm;次级共172圈,分三层,所用线径为Φ0.82mm。

硅钢片空气隙0.08mm,工作电流70mA、功率10W。

二、装配本机线路简洁,所用元件较少,可采用搭棚焊接,制作调试简单,成功率高。

制作时可以三焊接电源与灯丝供电部分,电源正常之后再焊接放大电路,要注意的是,电源空载时,电压稍高,电容耐压一定要满足要求。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 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300B 单端胆机的实作

300B 单端胆机的实作

300B单端胆机的实作简洁至上,只要在推动力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放大器的级数,这是笔者制作线路的基本原则。

说到300B,玩电子管的都知道有多种线路,也实作过多种线路。

在制作过多款线路之后,笔者感觉有一款线路无论从实听效果还是线路结构上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因此笔者特地把它写了出来,希望喜爱300B的读者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一.原理简介甲类单端作为一种古老、低效、功耗大的放大器,它依然以其独特而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音响爱好者。

无论甲类石机还是甲类胆机,笔者对它们均情有独钟。

大家都知道.一个放大器如果它的放大级数太多的话,无论你采取任何一种方式来减少失真,它的失真总的来说绝对要比级数少的要大,而且放大的级数愈多,相移的可能性就越大,通频带就会越窄。

本文所介绍的是一款两级的单端放大器,它就很好地避免了以上的一些情况。

大家都清楚,电压放大级的主要作用就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振幅,以达到能够推动末级功率放大的目的,这就需要电压放大级首先应有足够的放大倍数,即能达到整个音频放大器所需要的灵敏度,其次还需要频率特性均匀,以及放大后的信号不失真。

由于五极管具有放大系数大、驱动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本机电压放大级就选择了五极管。

由于6J4P的特性曲线、屏压、屏流以及放大系数均较符合做本机的电压放大级,因此笔者选择了6J4P作本机的推动管(图1为6J4P特性曲线图)。

一般来说五极管的失真比三极管要大一些,但是通过正确的设计和必要的措施,无论从实听还是从测试指标上来说,五极管并不逊色于三极管。

功率放大则由300B担任,(具体的电路原理见图2),(图3为300B的特性曲线图)。

Rg1为电压放大级的栅极电阻,Rg2为功率放大级的栅极电阻,这一栅极电阻有两个作用:一是:使下一级的电子管能将栅偏压Eg通过Rg加到栅极上去,即作为Eg的直流通路,同时下一级电子管内电子从阴极流向屏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电子落到栅极上,Rg就给这些电子一个直流通路,使栅极的电位不至于越来越负从而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栅极电阻又叫栅漏电阻;作用二是:将屏极回路输出的交流信号Rg电阻的取值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该电阻过大时,电子从栅电压送到下一级去。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 胆味功放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 胆味功放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胆味功放我设计的思路:追求胆味,但不喜欢纯胆机的声音,简洁最真实.音频信号经过任何一个零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失真和损耗,经过得越多就失真损耗越多,音色也变多了,因此尽量少的使用零件最好,保证原汁原味,并且容易制作.前后级的电压放大级都是单端放大,声音比全对称结构的要好听,前级的T1工作于甲类状态,驱动力强,且输出阻抗小于900欧姆,后级输入阻抗很高 (前后级的输入级都是孪生管NPD5565 ), 因此可以去掉一个电流放大级,电路更简洁了. 大电流下动态大,反应速度快,失真低,音场广,有"胆味",我把开环增益设计的较小,不会发生自激,因此可以去掉影响音质的小电容(很多功放在第二电压放大级和反馈电阻上10pf--50pf的小电容).我认为不用太在意整个功放的"失真度"这个指标,胆机的失真度都在1%以上,石机的失真度比胆机小多了,仍然有大批烧友去制作胆机.由于我的听音环境才10平米,所以我的功率设计在30瓦以内,前级4倍放大,后级8倍放大.接上4欧姆的喇叭可以得到40到50瓦的功率,对于30平米以下都没有问题.功率不要太大了,很多烧友功放都在百瓦以上,前级的放大倍数又大,听音环境又小(30平米以下),平常听歌时音量电位器调节很小,这时音源被衰减很大,丢失了细节,根本不能发挥功放的真正水平,我发现音量电位器调节到一半以上时声音最好.如果前级在10倍左右,大动态时前级输出大,容易让后级的输入端饱和过载,产生很大的失真,使声音有撕裂般的毛刺感,因此前级的放大倍数要小些,大部分放大倍数由后级来完成,这样才好.我用台电T51做音源听无损音乐,该前后级推一对五寸书架箱,经试听信噪比高,耳朵贴近喇叭也没有任何杂音.高音清晰明亮且穿透力好,绝无毛刺感,低音厚实有弹性,控制力很好,人声圆润且空气感很好,优美动听,久听不厌.整体动态大,细节丰富,解析力高,令我开心的是空气感和胆机很像,听久了也没有疲劳感. 由于电路简洁,有兴趣的烧友可以做来试试,不会让你失望的.说得不错.更精密更发烧的可以用恒流源代替那90欧姆的电阻,加一级差动电路与431一起稳压.实际上我的电路是甲类的,又是场管(不用电流驱动),工作时电流的波动不大,且信噪比非常高,所以我把稳压电路简化了,用恒流源的话会增加成本,恒流管要加散热器,信噪比更好.但现在的信噪比已经很好了,所以我只用90欧姆/10瓦的电阻,便宜好多啊,呵呵.后级的K1058是另一个牛单独供电的,前级的电源波动非常小,所以现在我用的电路也可以精密稳压了,音箱的地线要接在90欧姆后的滤波电容地上,通电前把200调到0欧姆.成功后如果那200可调电阻不能满足你的末级到甲类,可以把他改为500欧姆可调电阻想要100W很简单,把电压加到正负50左右,输入级再加一个NPD5565做共栅级放大,把J76的1K2电阻加大到3K3致3K9左右,2瓦以上,K1058也加到正负50伏,最少要两对K1058并联.把3K3电阻调小,提高放大倍数 .只要按图接好零件,通电即响, RW 2K可调电阻是调节输出中点电位为0伏,(前级的2K可调电阻调节J76和900欧姆电阻之间的输出中点为0伏,后级2K调节输出中点为0伏),K246的可调电阻是调节输入级静态电流为4MA,即输入级的900欧姆和2K可调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1.8伏,后级200欧姆可调电阻是调节K1058的电流的, T1散热器要大点 .大家不要在我的电压高低上再纠结了,电压放大级的电压基本上决定了输出功率,我已经说了我只要30瓦以下的功率,所以有+-20V就够了,末级的电压只要不影响输出功率,取多少都可以的,我在末级取+-50V也可以,取+-18V也可以,反正功率就是30瓦以下了.以前发烧友们取高低压是因为电压放大级在+-50V左右,如果末级也50V,调到甲类,我相信没有几个人的散热器扛得了,所以好多人就把末级电压调低,这样末级发热低了,甲类就不怕了.末级只有电流增益,没有电压增益,在不影响电压放大级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下,电压可以取低点,方便调到甲类,降低热量.我只有交流22V输出的牛,所以我就直接用在末级了我再说一下基本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有很多烧友取前高后低的电压,如电压放大级取+-50V,末级电流放大级取+-30或者+-40V.主要是为了把末级调到甲类,降低热量.如果电压放大级的放大倍数大,在大动态时,满功率时,输出+-50V 的信号,但是末级电压只有+-30或者+-40V,于是50V电压只能输出和末级一样的电压,就是30或者40V的信号,多余的被削掉了,就产生了肖波失真,听感上就是动态被压缩了,所以在保证输出电压幅度和功率的情况下,末级电压不能比电压级低,如果你不要大功率,末级电压低些是可以的.,否则那明显的动态压缩感很多人都能听得出来,功放的动态范围小了,结果是什么音质大家都知道了吧.20W功率够了,我的房间才10平米,(我就是要小功率,前级4倍放大,后级8倍放大)音量电位器可以调节幅度大点啊,呵呵,4欧姆喇叭可以提高功率的洼田式我没有用过,我见它零件多,做起来麻烦,所以没有用.并联式给我最大的惊喜是信噪比,功放喇叭开机和关机一样,没有任何杂音前级的900欧姆要2瓦以上,实际制作我用2个1K8 (2瓦)电阻并联代替900欧姆的了,(图片上可以见到的)是为了防止电阻的热噪声的,后级的1K2电阻也是2瓦的, 0.22电阻是5瓦的,2个330欧姆是0.5瓦.电源的90欧姆是10瓦的.这是一个声道的,如果是2个声道公用一电源,把90欧姆改为80---50欧姆,电阻越小电流越大,A985也越热.其它电阻就是普通的1/4瓦的了只要按图接好零件,通电即响, RW 2K可调电阻是调节输出中点电位为0伏,(前级的2K可调电阻调节J76和900欧姆电阻之间的输出中点为0伏,后级2K调节输出中点为0伏),K246的可调电阻是调节输入级静态电流为4MA,即输入级的900欧姆和2K可调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1.8伏,后级200欧姆可调电阻是调节K1058的电流的, T1散热器要大点你的图设计的好漂亮啊.我的并联电源已经很简洁了,空载是热啊,接上电路就不热了,那10瓦电阻热了不理他,J76的散热片要大,我的还小了点,你看我的图中J76的散热片,,你把后级的1K2也换成前级的900欧姆,后级也上22MA.后面黑色的是2个A985的散热片,最好加上退藕滤波电K246在这里是恒流源,用其它结型场管都可以代替,(如K170,NPD5565等,连J103在这里也可以代替K246,只是注意电压正负极与K246反过来而已),J77可以代替J76,同时顺便说下,场管做恒流源比三极管的恒流效果好很多,建议大家做恒流源尽量用场管做,且电路简单,调试也简单,这里K246要选GR档或者BL档,不要选Y 档的,Y档的最大电流就2MA左右,最好全选BL档的,因为有些GR档的电流小于4MA,在这里达不到我的要求.的确是简单容易出好声的线路,前级供电不用稳压而改用LC滤波音色更好!我觉得好多功放是电压放大级的静态电流太小了,所以声音单薄,发紧,动态小npd5565代换管:npd5566, 5564. K389,也可以用2个K246或者2个K170代换(选BL档),要配对.J76用J77等其它中功率管代换.K1058/J162用其它大功率管代换,如K413/J118 , K1529/J200等等后级里的J76上下电阻1K2和47换成和前级的一样900(2瓦)和39欧姆,调小3K3电阻可以提高后级的放大倍数.尽量做全程直藕,不用耦合电容,注意安(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6N26P3P廉价单端胆机

6N26P3P廉价单端胆机

6N26P3P廉价单端胆机笔者制作了一款电子管后级功率放大器,所用胆管为价廉易购的6N2 6P3P,试听效果不错。

将制作过程和步骤写出来与发烧友共享(电路见图)。

一、电路形式前级电压放大采用共阴极放大电路阴极输出器,后级采用单端甲类电路,束射四极管6P3P接成三极管。

理论上讲,三极管接法在听感上要明显好于标准接法和超线性接法,唯一不足之处是阳极的转换效率低,输出功率偏小;电路中各胆管均处于甲类工作状态,屏极电流变化小且稳定,前后两级均采用了电路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的自给栅偏压形式,整机无本级及大环路负反馈。

二、制作过程1.机座是从旧货市场以20元购得的加拿大产UNIKA工程卫星接收机改造而成。

变压器采用卧式安装,开变压器方孔的方法是先用细钻头在设计位置四角并排打穿几个小孔,再手持钢锯条锯出,用平板锉锉平四角,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光滑无毛刺。

此法虽“笨“,但开出的孔位非常精确。

2.电路电阻、电容等没有追求价格昂贵的发烧品,用的均是多年积攒下来的普通货。

碳膜、金属膜电阻混用,但两声道中对应位置用相同类型参数一致的,功率均在1W以上,个别位置用到了3W。

电路中唯一一只耦合电容是0.82μF聚丙烯薄膜电容,滤波电容是清一色的“黑金刚”。

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是从河北永年邮购的成品。

遵循“简洁至上”的原则,电源是晶体全桥整流,虽然电子管整流“胆”味更浓,但是电流的供应速度欠佳,大动态放音时略显脚软。

滤波电路采用几只大容量电容与一只大功率电阻组成了CRC滤波网络。

将两声道所需的电阻、电容选出并分开放置,用万用表逐一测量配对,保证两声道对应位置参数一致。

整机电路采用搭棚焊接,在两只功率管座之间设置了一条直径1.5mm铜丝作为接地母线,前后级各接地元器件均连接到这条线上来。

信号输入座至电位器再到6N2的栅极一律使用优质双芯屏蔽线且一端接地,电子管灯丝采用交流供电。

电路中的阻容器件连线应尽可能的短,交流电源线、灯丝线要用优质导线紧密绞合后贴底板走线,以减小交流磁场的干扰,并且不能与放大电路的信号通道的连线平行,更不要靠近输入级的栅极元器件。

845单端甲类胆机制作

845单端甲类胆机制作

845单端甲类胆机制作笔者曾做了一台845单端甲类胆机,搭配形式为大家司空见惯的6N8P和6P3P推845.在此基础上将6N8P前级的SRPP电路改为6J8P;推动级的6пC(前苏联制造)阳极放大电路改为阴极输出电路,如图1、图2所示。

试听结果优于6N8P的SRPP电路。

该机实实在在、物美价廉、好听耐用,现将此胆机的做法呈上。

1 845单端甲类胆机的设计思路1.1 前级与推动采用国产管6J8P(属于中高频电压放大五级管),该管以音乐味浓郁而著称,曾被世界多种名机采用。

为充分利用该电子管的放大特性,根据电子管手册中给出的6J8P的静特性曲线(如图3),为使Eg2= 100V,特意在Eg2上使用51 kΩ 和33 kΩ 的分压电阻。

根据串联电阻的电压公式V2=V×R2/(R1+R2),33 kΩ 分压电阻上的电压V2=250×33 kΩ/(51 kΩ+33 kΩ)=98 V。

再经过电容滤波(C4,220 uF/220 V),电压可稳定在100V左右(有名气的胆机则会去掉C3,R1,采用WY3P进行直接稳压效果更好)。

根据6J8P的静特性曲线,设电源电压为250 V,阳流为8mA,负载电阻则为Ra=V/I=250 V/0.008 A ≈30 kΩ 。

以(250V,8mA)为原点画一直线MN,即为该管的动特性曲线,确定其上a,b两点的中心点Q,那么相对应的栅极电压为Eg=-2.5 V。

可以看出,6J8P采用标准接法的最佳静态工作点Q 为Ea=130V,Ia=4mA,Eg=-2.5 V,保证了“Q”点处在甲类放大状态下,从而在理论上先进行Hi-Fi放大。

同时,作为前级电压放大,只要输入音频信号电压在0.5~1.5 V(现代音源设备,输出信号电压多为1 V左右),输出交流信号电压就可达约100V,经6п3C做阴极输出,在提高推动电流的同时,又能降低输出阻抗。

阴极输出器的输入电容很小,在频率不太高时,输入阻抗近似等于栅漏电阻,其数值很大,因此与信号源相联接时可在信号源的输出端获得较高的电压。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总1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1、现在很多自己动手制作胆机的朋友很多都是按照一些参考电路来仿制,其对参考电路中的很多技术参数心中并不清楚,只是照葫芦画瓢,心中没底自然设计出的成品就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根据自己的一点点知识和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些胆机设计、制作中的问题。

如有不妥望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主要探讨单端甲类小功率胆机中的一些问题,因为甲类单端胆机是音色最好的电路形式一,也是发烧友们自制较多的电路形式之一。

2、由于电子管电路及其应用的知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科书中才有,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传授电子管知识了。

所以稍年轻一些的发烧友对电子管知识了解得不是很透彻。

输出功率的考虑1、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版本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只是计算所需的参数不同。

现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I2×R/2。

式中I2为静态电流的平方,R为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又称负载阻抗。

经过大量的实践这个公式的结果是比较准确和实用的。

2、甲类单端胆机这种形式一般采用单只功率管进行放大,受功放管自身最大耗散功率的限制,输出功率一般都不会很大,常见的电路中输出功率一般在1W-15W之间。

表1是一些常见功放管组成的甲类单端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一些常用参数。

表1中的输出功率值与屏极工作电压和负载阻抗(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有很大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输出功率值的变化。

适宜使用的场合与所用音箱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高使用面积越大。

电子管型号灯丝电压灯丝电流最大屏极耗散功率管脚形式电源变压器功率输出功率适宜使用的场合KT88,6550 6.3V/1.6A 40W 8脚管座 150W 15W 30平米以上的房间EL34,6CA7 6.3V/1.5A 25W 8脚管座 120W 11W 15-30平米的房间6L6G,6P3P 6.3V/0.9A 19W 8脚管座 100W 8.5W 15-30平米的房间807,FU-7 6.3V/0.9A 25W 5脚管座 100W 10W 15-30平米的房间6P14,EL84 6.3V/0.76A 12W 小9脚管座 80W 5.4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P15 6.3V/0.76A 12W 小9脚管座 80W 5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V6,6P6P 6.3V/0.45A 12W 8脚管座 70W 3.8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P1 6.3V/0.5A 12W 小9脚管座 70W 5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屏极工作电压的考虑在电子管手册中我们都能查到功放管的典型应用参数,一般都有屏极工作电压这个参数,例如6P1电子管的屏极电压手册上推荐为250V,有很多制作图纸和发烧友在实际制作中都按照这个参数来选择电源变压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实际上这样是不好的,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功放管的性能,因为在屏级回路中串有输出变压器。

diy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的制作方法

diy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的制作方法

diy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的制作方法
制作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需要以下步骤:
1. 确定电路图: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图,并确保所有元件都符合规格。

2. 准备元件:根据电路图准备所有需要的元件,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

3.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将所有元件正确地连接在一起,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可靠。

4. 调试:在电路连接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效果。

调试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元件参数或电路结构。

5. 制作外壳:为了保护电路和保证使用安全,需要制作一个合适的外壳。

外壳应该能够密封所有电路,并提供合适的散热空间。

6. 安装元件:将所有电路元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确保散热良好且易于维护。

7. 连接电源和信号源:为功放提供合适的电源和信号源,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8. 测试:在完成制作后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放正常工作且性能符合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需要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理论知识,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由于甲类功放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注意散热和功率匹配等问题。

浅谈300B单端甲类胆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浅谈300B单端甲类胆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浅谈300B单端甲类胆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2012-09-18 13:23:16 来源:发布者:半山版权:原创[书签]:评论:点击:1073导读:采用什么办法来提升300B单端甲类胆机的低频段表现力,前级放大兼推动采用什么样的电路比较好。

整流滤波采用什么样形式比较合适..300B这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直热式三极管,其独特的声音魅力不知迷倒了多少发烧友。

它哪美丽的中频与高频,温醇悦耳,柔美动人,通透流畅,声音圆润,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

而低频段表现力采用什么办法来提升?前级放大兼推动采用什么样的电路比较好?整流滤波采用什么样形式比较合适?笔者通过多台多电路的(300B单端)装机经验,在这一台胆机(见外形图片)上较好的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与大家切磋,共同提高而已。

一、前级兼推动放大电路,应当把非线性失真特性摆在第一位去考虑在大多数情况中,如果一部放大器它的非线性失真在没有降到一定程度情况下,而去谈功率放大、拓展频率响应的举措也就失去了意义。

就目前各种杂志上介绍的300B电路,大多采用6J8P+300B或者是6N9P(SRPP)+300B 电路,而6J8P采用五极管接法直推300B,笔者仿制过,就其音质而言;无可非议。

但在播放大动态音乐时,出现深而不实的现象非常严重。

且电路复杂,五极管做电压放大时的失真和管子的帘栅电压有相当大的关系,帘栅电压低则失真小,反之则大。

问题是电压低输出动态也相应变小,推300B自然成问题,而笔者将其6J8P(前苏联的6Ж8)直接设计为三极管接法,相关阻容元件只有三个,而推动级采用6N8P(前苏联6H8C)做SRPP放大,相关阻容元件只有四个,且结构简单、线性好、过载能力强、电路相移少、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在担任电压放大的同时,也提高了推动电流。

俗话说“多一个香炉,就多一个鬼。

”不好伺候。

而这一款前级兼推动电路,加上电源电路总共使用了十个元件,放大性能特别好,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量程不一样)几乎可以重叠。

胆友座谈:如何做好6P14单端甲类胆机

胆友座谈:如何做好6P14单端甲类胆机

胆友座谈:如何做好6P14单端甲类胆机•••江湖酒友6P14是好管、价格便宜、尺寸小,用来做小胆机放电脑桌上配全频箱子效果很好。

网上6P14单端电路图很多,大部份都存在一些问题,不是别人不懂,而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不同。

这些电路存在如:采用一级推动、低电压、深度负反馈、标准接法、6W超小牛。

6P14需要的激励电压是低,但一级推动增益与失真还是不能兼顾,遇小信号推力不足。

更不要说采用高U的6N2增益是够了,线性差得一塌胡涂,还有用五极管的属于类似情况;用低电压的导致6P14线性不好;深度负反馈导致音色呆板无活力;标准接法输出功率大,但阻尼系数低对箱子的控制力差,导致虽然声音大但音色不好;6W小牛便宜,但电感太低,导致音色不好。

如果只是想玩一玩搞响就算成功,装个简单的一级推动也行。

但要想做好,参考一下几点:1。

采用6N11+6N8P+6P14电路结构。

由于是二级推动,全机增益只多不少,因此设计时只考虑如何减少失真,不需要考虑本级增益的大小。

管子的工作点与电源电压有关,需要根据电压在管子的特性曲线图上确定。

6N11是高频低噪管,工作点设计为阳流10ma、阳压100V、栅偏压-2V附近。

6N8P音色温暖,用于第二级推动合适。

工作点设计为阳流5ma、阳压135V、栅偏压-4V附近。

当然也可以用6N3 6N10一类,按照管子设计工作点。

6P14工作点设计为阳流40ma、阳压280V、栅偏压-8V附近。

6N11 6N8P用传统的共阴电路,6P14用三极管接法。

2。

采用浅负反馈。

电压放大级的本级采用较浅的直流电流负反馈,第一级电压放大6N11只要机子不自激就不用大环路并联电压负反馈(类似300B电路的负反馈设计),也可用一个开关控制负反馈电路的通断。

3。

采用10W的5K牛,初级允许通过的电流大、牛发热小,电感一般可达到30H,直流电阻一般300欧左右,比6W牛好得多。

4。

电源要好。

根据6P14的特性曲线,电牛的次级双电压应在双290-280V合适,最好不要超过双300V,否则6P14的管耗就要接近极限值,影响管子寿命。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培训资料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培训资料

D I Y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制作与300B单端放大相当及超级甲类推挽胆机

制作与300B单端放大相当及超级甲类推挽胆机

制作与300B单端放大相当的超级甲类推挽胆机300B甲类单端输出胆机的音色,迷到了多少发烧友,至今港台仍有许多资深的发烧友乐此不疲的玩它.甚至有人把它喻为发烧的至高境界.但是不足十瓦的功率,限制了它不能使用一些低效率的高品质音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如果说有一部既有300B单端输出的音质,又有推挽输出的效率,动态,阻尼,解析力都超过它的优秀胆机,相信是众多发烧友梦寐以求的.笔者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制作和调校,终于制作出了这款超级双单体的甲类推挽胆机.在次奉献给发烧友.如果你是位DIY烧友,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后,不由你手心不发痒.为了让大家省去制作过程中的许多麻烦,我在此作一些必要的经验介绍.电路特点,本机采用一级SRPP电压放大,一级长尾倒相电路,和FU-7双管并联放大.曾试着在倒相电路后插入一级阴极输出器,为的是减轻倒相电路负载,提高驱动力,结果是中低频更加丰厚,但是金丝绒般的高音找不到了,只好去掉.这一措施用在一些低档胆机电路中摩机每每凑效,但在这里不灵了.只要增益够用,多一级不如少一级,"简为上"音响界永远的至理名言.第一级采用12AU7[6N4]作SRPP放大,取其高频响应好,音色比较中性.使用6N4可使电压级有足够的增益,"胆味"更浓.6DJ8[6N11]在这里能得到更高的解析力动态越见出色.但增益不够,"韵味"也少了些.第二级使用6SN7H[6N8P]加衡流源组成了长尾倒相电路.约有15db的增益.衡流源的加入,有利于倒相电路两臂的平衡,和降低失真.倒相级的工作电流,对整机的音质影响十分重要.调整R12可在4-8MA之间选取,笔者取5MA.取值过大或过小,对高音和低音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三级功率输出级采用了四只FU-7并联推挽输出.起用FU-7不单纯是为了廉价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声表现能力与大名鼎鼎的300B不遑多让.还有一点就是由于本机采用双管并联输出,一般说来,胆管并联后,声音取向上中低频变厚,高频变蒙,解析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的胆管各有差异,曾试过EL34,KT88,并联后的总体表现,除去输出功率增大外,整体表现是不如单管.而FU-7在6000欧左右负载时双管并联和单管运用时,高频差别极微,中频质感增加,人声更加丰厚.动态,控制力,输出功率提高,自是在预料之中.每一只FU-7工作在470V 50MA,功耗约23W左右,接近FU-7的最大阳极耗散功率25W,但只要挑选正品管子毫无问题.笔者的样机已经使用了一年了未见任何老化现象,何况他的价格只有KT88的四分之一.FU-7是最超值的胆管之一.FU-7接成三极管接法,其音质早有定论,虽然少了一点威猛阳刚之气,采用双管并联后可以祢补一部分.由于整机的开环特性很好,所以本机的大环路反馈取值较低.有效的降低了大环路反馈所带来的瞬态失真,高频相移等负面影响.使得本机有着非常优良的瞬态响应.整机只有一级电容耦合,容量很小,对音质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选用补品电容.笔者用WEMA 电容,取其中性,解析力好.输出变压器是一部胆机制作成败的关键,本机采用优质铁芯和无氧铜线自行绕制.只要精心仔细,按图无误,成功率极高.比一些徒有虚名的成品输出牛好的多.铁芯尺寸取大些中低频好,但漏磁,漏感,分布电容都大,高频频响下降.铁芯取小些,中高频不错,但中低频差些,声音薄.笔者经过无数次实验,取4X6铁芯按图精心绕制.取得了良好频响.听感上也极靓声.电源部分十分重要,本机是双单体设计,需要制作二只电源牛.笔者采用450W铁芯常规绕制.不再赘述.阻流圈是个累赘,只要电源的直流波纹足够小,不用更好 .整流后除了第一级滤波采用了电解电容外,其他滤波电容全部采用CBB60聚丙稀电容再加并0.68 CBB小电容.可选用电机启动电容 30UF/500V的多只并联使用.如果底版空间足够大的话,能把第一级滤波电容换成CBB更好.但容量要足够,不得低于90UF/500V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靓声"绝招".笔者在给胆机摩机时经常采用此法,屡试屡灵.在中频质感,解析力上明显胜过"高速电解"、"音频专用电解".再次说明容量要够大,耐压要有余量,否那么滤波不干净的电源,会严重影响音质.调试:1、调节四只栅负压调节电位器,使对应四只FU-7的电流为50MA,工作一小时后再调整一次.2、调节衡流源电阻R12,使倒相级电流为5MA.3、 SRPP放大级的电流不得低于3MA,否那么音效打折扣,可增减电阻R3达到.4、 12AU7与6SN7H的灯丝不接地,而是通过分压取出100V+电压,通过二只平衡电阻加在灯丝两端,电路图中没有画出,读者可自行设计.这是因为这两级的阴极电位都在100V以上,超出了最大阴极灯丝间电压.5、校对负反馈相位.由于本机负反馈量很小,相位反接时不一定啸叫,可短开负反馈实验,如断开后音乐声音变大,说明反馈相位正确,如果声音变小,说明相位接反.可调换输出牛两个输入端接线.注意观察无信号时如FU-7屏极发红高音喇叭有不规那么杂音,说明有高频自激,可将FU-7的顶部屏极引线自绕五圈形成一个小电感,一般可解决.6、倒相级供电380V可以提高至430V.动态更大,控制力更好,但音色偏硬一点.本机可直驳CD机. 再接驳前级,反到有些画蛇添足!本机主要性能测试:功率: 35X2 8欧失真: 0.5% 1KHZ 5W频响: 18--30000Hz 正负3db。

845单端甲类胆机功放制作

845单端甲类胆机功放制作

845单端甲类胆机功放制作李平川笔者曾做了一台845单端甲类胆机,搭配形式为大家司空见惯得6N8P 与6P3P推845、在此基础上将6N8P前级得SRPP电路改为6J8P;推动级得6пC(前苏联制造)阳极放大电路改为阴极输出电路,如图1、图2所示。

试听结果优于6N8P得SRPP电路.该机实实在在、物美价廉、好听耐用,现将此胆机得做法呈上。

1 845单端甲类胆机得设计思路1、1 前级与推动ﻫ采用国产管6J8P(属于中高频电压放大五级管),该管以音乐味浓郁而著称,曾被世界多种名机采用.为充分利用该电子管得放大特性,根据电子管手册中给出得6J8P得静特性曲线(如图3),为使Eg2= 100V, 特意在Eg2上使用51 kΩ 与33 kΩ 得分压电阻。

根据串联电阻得电压公式V2=V×R2/(R1+R2),33 kΩ 分压电阻上得电压V2=250×33kΩ/(51 kΩ+33kΩ)=98V。

再经过电容滤波(C4,220 uF/220 V), 电压可稳定在100V左右(有名气得胆机则会去掉C3,R1,采用WY3P进行直接稳压效果更好)。

根据6J8P得静特性曲线,设电源电压为250 V, 阳流为8mA, 负载电阻则为Ra=V/I=250 V/0。

008 A ≈30kΩ 。

以(250V,8mA)为原点画一直线MN,即为该管得动特性曲线,确定其上a,b两点得中心点Q,那么相对应得栅极电压为Eg=-2、5 V。

可以瞧出,6J8P采用标准接法得最佳静态工作点Q 为Ea=130V,Ia=4mA,Eg=-2、5 V, 保证了“Q”点处在甲类放大状态下,从而在理论上先进行Hi-Fi放大.同时,作为前级电压放大, 只要输入音频信号电压在0、5~1、5 V(现代音源设备,输出信号电压多为1 V左右),输出交流信号电压就可达约100V,经6п3C做阴极输出,在提高推动电流得同时,又能降低输出阻抗。

阴极输出器得输入电容很小,在频率不太高时,输入阻抗近似等于栅漏电阻,其数值很大,因此与信号源相联接时可在信号源得输出端获得较高得电压。

自制EL156单端甲类胆机

自制EL156单端甲类胆机

自制EL156单端甲类胆机(25Wx2双声道)编辑:D z3w.C o m文章来源:网络我们无意侵犯您的权益,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自制E L156单端甲类胆机(25W x2双声道)在胆机中,尤以单端甲类胆机音质最佳。

以300B、845胆构成的单端甲类胆机成为胆机中的极品,发声最靓,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以300B 构成的单端甲类胆机却美中不足,输出功率一般仅6.5W,对于通常20平米以上的听音空间来说功率偏小。

845胆构成的单端甲类胆机输出功率在20W左右,可满足听音要求。

只是845属高压胆管,工作电压需1200V 以上,不仅制作成本高,制作时还不太安全,体积也较大。

那么,有没有一种胆,输出可达20W以上,体积不大,适合构建家用胆机呢?西欧名胆E L156堪当此任。

对于E L l56胆许多人都不清楚。

这也难怪,E L l56在1968年才开发出来,在胆家族中算是较为年轻的一代。

20世纪60年代是胆发展的顶峰时代,此后便开始走下坡路。

到70年代,国外晶体管已全面进入电子行业,取代了电子管的地位。

因此,虽然E L l56作为最新型的优秀胆被开发出来,但还未来得及应用便被晶体管广泛使用的大潮淹没了,以至于隐姓埋名、少为人知。

E L l56由胆界著名的德国德律风根(T'e l e f u n k e n)公司开发投产。

该公司出品的音频用胆做工精细、造型典雅,音色平衡甜润、清纯细腻,可谓胆中极品,与英国的大盾(M u l l a r d)并列,堪称西欧第一品牌。

只可惜,德律风根公司在晶体管普及的大潮中也将胆管生产线关闭。

E L l56早已停产。

所幸,我国的曙光电子管厂根据原厂资料,又将E L l56重新开发出来,成为该管的唯一制造商。

据厂方讲,E L l56每年大量出口日本,已成为日本胆迷的新爱。

E L l56系氧化物阴极胆,因此具有较高的阴极放射电流和较低的工作电压。

该管屏耗高达50W,比KT88强功率胆还高出10W。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要点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要点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 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 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单端甲类小胆机设计制作要领(上)

单端甲类小胆机设计制作要领(上)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表2
锺骊瞰翻 潮圈蚓匮强 图嘲
结果。输出变压器的设计 也有许多版本 , 下面例举两种计算方式
供 大家比较 ( 见表 3和 圈 2 , )我们 以其 中电感量( ) L 的计算 为例
做一说明。
器 初 级 线 圈 产 生 的直 流 电压 降 , 这样 才 能达 到 手 册 中 提 供 的应 用参数。
烦, 所以在业余条件下 自制的单端输出变压器成功率并不高。哪 么在业余条件下 能否制作 出高 品质 的输 出变压器 呢? 回答是 肯 定 的,我将 自己制作输出 变压器 的一些经验 提供 出来供 大家参 考, 没有详细 的计算公式。但这样做 出来 的输出变压器性能 已经
圈圈数 N N = N s s KX p
圈圈数
次级线 圈圈数 N N =N 、 s s pv /
雨丽
压器效率
空气隙长度 G
单 位( mm )


一一 1 6
I 电子 管屏极 静态 直 流 电流 p为 空气隙长度 G单 位 Np为初级 电感线圈圈数 ( mm) G=Npo1 0 [/6 0
f 电子 管屏极 静态 直 流 电流 芯最 小 截 面积 S p为 铁 ( A) m , L为初级 电感量( H) 单位( m ) c S= 、 P K/
P为变压器额定功率
lv a e为铁 芯平均 磁 力线 长度 , 级 电感线 圈圈 数 S初 为铁芯截面积 , L为电感量 N p N = 90 p 82 ̄ R o为次级负载阻抗( , Q)n为变

屏极静态电流 mA 4 4 最大屏极 电流 mA 8 8 帘栅电流 mA
屏内阻 K Q 跨 导 m
屏极静态 电流 mA 最大屏极 电流 mA 帘栅 电流 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1、现在很多自己动手制作胆机的朋友很多都是按照一些参考电路来仿制,其对参考电路中的很多技术参数心中并不清楚,只是照葫芦画瓢,心中没底自然设计出的成品就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根据自己的一点点知识和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些胆机设计、制作中的问题。

如有不妥望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主要探讨单端甲类小功率胆机中的一些问题,因为甲类单端胆机是音色最好的电路形式一,也是发烧友们自制较多的电路形式之一。

2、由于电子管电路及其应用的知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科书中才有,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传授电子管知识了。

所以稍年轻一些的发烧友对电子管知识了解得不是很透彻。

输出功率的考虑1、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版本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只是计算所需的参数不同。

现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I2×R/2。

式中I2为静态电流的平方,R为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又称负载阻抗。

经过大量的实践这个公式的结果是比较准确和实用的。

2、甲类单端胆机这种形式一般采用单只功率管进行放大,受功放管自身最大耗散功率的限制,输出功率一般都不会很大,常见的电路中输出功率一般在1W-15W之间。

表1是一些常见功放管组成的甲类单端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一些常用参数。

表1中的输出功率值与屏极工作电压和负载阻抗(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有很大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输出功率值的变化。

适宜使用的场合与所用音箱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高使用面积越大。

电子管型号灯丝电压灯丝电流最大屏极耗散功率管脚形式电源变压器功率输出功率适宜使用的场合KT88,6550 6.3V/1.6A 40W 8脚管座150W 15W 30平米以上的房间EL34,6CA7 6.3V/1.5A 25W 8脚管座120W 11W 15-30平米的房间6L6G,6P3P 6.3V/0.9A 19W 8脚管座100W 8.5W 15-30平米的房间807,FU-7 6.3V/0.9A 25W 5脚管座100W 10W 15-30平米的房间6P14,EL84 6.3V/0.76A 12W 小9脚管座80W 5.4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P15 6.3V/0.76A 12W 小9脚管座80W 5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V6,6P6P 6.3V/0.45A 12W 8脚管座70W 3.8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P1 6.3V/0.5A 12W 小9脚管座70W 5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屏极工作电压的考虑在电子管手册中我们都能查到功放管的典型应用参数,一般都有屏极工作电压这个参数,例如6P1电子管的屏极电压手册上推荐为250V,有很多制作图纸和发烧友在实际制作中都按照这个参数来选择电源变压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实际上这样是不好的,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功放管的性能,因为在屏级回路中串有输出变压器。

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是有直流电阻的,当静态电流流过初级线圈时便会产生电压降,这时加到电子管屏极的直流工作电压就会降低,其它参数随着屏极电压的改变也相应变化,我用下面的图1和表2给大家说明。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按照手册上提供的屏极工作电压接上输出变压器后,真正供到电子管屏极的工作电压比手册中的典型工作电压下降了22V,下降了22V后整个功率管的其他参数有何变化呢?请看表2的对比。

手册中参数有输出变压器时的参数屏极工作电压V 250 屏极工作电压V 228帘栅压V 250 帘栅压V 228栅负压V 12.5 栅负压V 11.4屏极静态电流mA 44 屏极静态电流mA 38最大屏极电流mA 88 最大屏极电流mA 76帘栅电流mA 7 帘栅电流mA 6屏内阻KΩ42.5 屏内阻KΩ44.5跨导mA/V 4.9 跨导mA/V 4.67输出功率W 5 输出功率W 3.97从表2中可以看到其数据的变化,由于现在对输出变压器的频响要求比早期要求更高,初级线圈的匝数也多,直流阻抗较大。

所以我们在自制胆机时屏极供电电压一定要考虑输出变压器初级线圈产生的直流电压降,这样才能达到手册中提供的应用参数。

输出变压器的考虑输出变压器是胆机的灵魂,如果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胆味存在,在所有元器件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更换不同厂家的输出变压器,其重放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在自制电子管功放时输出变压器的设计制作就决定了最终重放声音的结果。

输出变压器的设计也有许多版本,下面例举两种计算方式供大家比较(见表3和图2),我们以其中电感量(L)的计算为例做一说明。

电感量的计算率(单位Hz)。

3.14为最低低频频响为-1dB时的常数。

而第一种计算方式中的常数0.159是基于最低低频频响为-3dB时的数据,所以要根据自己对最低低频频响的需求来选择计算公式。

从以上两个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不同版本的计算公式最终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我们现在能在各种刊物上见到的输出变压器设计资料大多是很多年以前的资料,而且有些还不完整,各个厂家对输出变压器的数据是保密的,这就给一些想自己动手的朋友带来不少麻烦,所以在业余条件下自制的单端输出变压器成功率并不高。

哪么在业余条件下能否制作出高品质的输出变压器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将自己制作输出变压器的一些经验提供出来供大家参考,没有详细的计算公式。

但这样做出来的输出变压器性能已经很好了。

最低重放低频下限的确定:甲类单端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功率都不是很大,选择最低重低频下限频率应根据输出功率和所接音箱的低频下限来综合考虑。

一般输出功率低于5W时下限频率选择在50Hz,5W~10W时可选择30Hz,10W以上可选择下限频率20Hz.初级电感量的选择:初级电感量可以按-1dB时的公式来计算。

平均磁路长度的计算:一般公式中计算平均磁路长度都很麻烦,现提供一个最简单准确的计算公式,5.57×舌宽=平均磁路长度(EI铁芯)以上三种数据是保证输出变压器品质的重要参数,不论你用哪种设计计算公式都应引起重视。

业余条件下铁芯的选取:按照惯例制作单端输出变压器都是选取EI型铁芯,但用EI型铁芯在业余条件下制作输出变压器存在许多不便,线圈不易拉紧,而且各段线圈松紧不易保持均匀。

装好铁芯浸漆后要想调整初次级线圈圈数时拆卸非常麻烦。

所以我在业余制作输出变压器时都选用R型,C型或环形铁芯,R型和C型铁芯可以直接使用。

环形铁芯取材容易,旧电器市场上价格很便宜,早年生产的环形变压器很多都是日本进口0.35 mm冷轧硅钢带卷绕而成的性能很好。

不过用环型铁芯做单端输出变压器时一定要留空气隙,我的方法是用电火花机床在环形铁芯上切割0.1mm的缝做为空气隙。

另外在选环形铁芯时要注意,有些铁芯不是用一根硅钢带完整卷绕的,这种铁芯不能用。

怎样用环形铁芯制作输出变压器1、首先选择两只性能一致的环形变压器,由于市场上环形变压器的功率大都在50W以上,所以一般选择50~100W这种规格的铁芯。

选好后仔细检查铁芯浸漆是否牢靠,这点很重要。

如不牢靠,切割时因张力的作用很容易变形或散掉。

确认牢靠后,用黄色封口胶带在铁芯上像穿漆包线的方式缠绕两三层,以确保切割后不变形。

这时可用电火花机床对其切割,先切割一条0.1 mm的缝,看铁芯是否变形,如没有变形则垫入纸片用黄色封口胶带沿铁芯外园缠绕扎紧即可。

如发现铁芯变形就在相对面再切割一刀,将铁芯一分为二,这就相似于C 型铁芯的两半,稍加打磨后垫上0.1 mm的纸片,重新合拢缠上胶带即可投入使用。

2、技术参数的确定:输出功率的确定:由于铁芯较大(50~100W铁芯)所以把输出变压器的功率确定为25W功率频响范围:设定为(20Hz~30kHz,-1dB),己能够胜任现代音源的要求初级阻抗的设定:由于制作输出变压器还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所以初级可以设计成多抽头形式以满足不同功放管的需要,分别为500Q,2700Q,3500Q,5000Q初级线径的选择.由于窗口足够大,线径稍选粗一点为0.23 mm(按2.5A/mm) 次级线径的选择:选用1.08mm线径(按2.5A/mm2)以上参数确定后即可进行绕制了,在上面参数中我没有给出初,次级线圈的圈数,这个数据在绕制工艺里交待,绕制变压器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就不详叙了应该都知道。

但必须准备一个交流调压器和能测交流电流的万用表,这是很重要的工具。

3、绕制方法和工艺:①先测量一下在铁芯上绕一圈的长度,再测量环形铁芯内圆的直径,计算出内圆的周长。

用周长除以所用漆包线的线径,即可知道第一层大约能绕的圈数,按己知每圈的长度将线裁到穿线梭上,按放射状在铁芯上平绕一层,不要重叠以便计数。

绕好后接上交流调压器和万用表交流电流档,将调压器输出端归零,然后通电慢慢往上调节输出电压,同时观察电流的变化,当电流达到10mA时停止调压,这时测量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并计算出每伏交流电压所需圈数,甲类单端功放在工作时音频电压一般不超过250V,用己知每伏圈数×250=初级所需总圈数。

②计算依据和公式:电源供电问题考虑电子管功放的供电与普通晶体管功放不同,单端甲类电子管功放开机后其静态功耗占到总功耗的一半以上,而普通晶体管功放开机后的静态功耗不到总功耗的10%,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图2为一个典型的小功率电子管电源电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压部分为带中心抽头的两组线圈,经双真空整流二极管6Z4进行全波整流,由C1、L、C2组成CLC型电路进行滤波,这种电路有两个缺点:(1)次级高压需要两组线圈,自制时绕的两个线圈不易对称,造成两组线圈输出交流电压不一致。

由于受到铁芯窗口限制,一般线径都较细,所以线阻较大,带上负荷后压降也大。

(2)由于受到6Z4整流管最大屏流的限制(300mA),C1的容量不能过大,因为电容器C1的容量大时,开机时电容的瞬间充电电流可能超过6Z4整流管的最大屏流值,造成整流管6Z4的损坏。

所以这种电路的滤波电容容量都选得较小,滤波效果也就不太理想。

而且滤波电感L在业余条件下也不易做好。

图3给出了一个整流滤波电路,该电路中变压器次级高压只有一个线圈,这样在铁芯窗口相等的情况下线径可选粗一点,绕制时也方便简单得多,高压绕组先经过晶体二极管进行桥式整流,这样电容器C1的容量就可增大至数百甚至上千uF,经C1滤波后的直流再经6Z4进行二次整流,这样做的目地是6Z4整流管具有高压延时的作用,可防止对功放管屏极的损坏和省略高压延时起动电路,而且比单纯用晶体二极管整流更具有胆味,电容器C2的容量一般选择200u F以下,由于整个电路中滤波电容有足够的容量并进行了二次整流,这个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纹波已经很小了,这对保证整机装好后有一个宁静的背景创造了条件。

根据功放电路对电流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相应的电子管整流管。

如果手中没有合适的电源变压器时,可利用一些替代品来改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