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
![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3fcdaa168884868762d6ff.png)
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皮松(Pinus bungeana)容器苗培育的容器选择、基质配比、种子处理、水肥管理、苗木培育、苗木出圃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白皮松容器育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LY/T 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3 容器选择选用塑料容器规格以直径8 cm、高16 cm为宜。
4 基质配比4.1 育苗基质选用沙壤土(或生黄土)、泥炭土和农家肥混合而成,其配比为:--沙壤土70%+泥炭土10%+腐熟农家肥20%;--生黄土60%+泥炭土20%+腐熟农家肥20%。
4.2 基质消毒基质在装袋前,需进行消毒,宜选择以下方法:--99%恶霉灵粉剂,每立方米用量30 g均匀拌入基质中;--65%代森锰锌粉剂,每立方米用量60 g均匀拌入基质中;--75%五氯硝基苯,每立方米用量80 g均匀拌入基质中;--50%多菌灵粉剂,每立方米用量80 g均匀拌入基质中。
5 直播容器苗培育5.1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达到GB 7908规定的Ⅱ级以上。
5.2 种子消毒与催芽5.2.1 种子消毒种子催芽前,需进行消毒,宜选择以下方法:--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 h~2 h后,捞出,清水洗净;--用50%代森铵200倍~300倍液浸种20 min~30 min,捞出,清水洗净;--用0.1%甲基托布津浸种1 h,捞出,再用清水浸种2 h~3 h。
5.2.2 种子催芽催芽方法宜选择:--沙藏堆积:在封冻前选择背阴处挖深0.6 m~0.8 m,宽约1 m的坑,长度依种子量而定。
将种子用常温水浸泡24 h后,捞出进行消毒,将消毒的种子与细湿沙混拌堆放。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4241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3.png)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是一种常见的苗木培育方式。
通过利用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加快林木种植的进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林木容器育苗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来对林木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容器的选择是林木容器育苗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进行林木容器育苗时,选择合适的容器非常重要。
容器的大小要适中,一般以直径10-20厘米、深度20-30厘米的塑料容器为宜。
容器的大小要能够容纳苗木的生长,但也不宜过大,以免浪费土壤和造成浇水困难。
容器的材质也很重要,一般使用聚乙烯塑料容器最为合适,因为这种容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为苗木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土壤的选择和处理也是林木容器育苗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合理的土壤选择和处理对于苗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基质土壤非常重要,一般以营养成分丰富、排水性好的土壤为佳。
在使用基质土壤时,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土壤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
在基质土壤的配比上,需要根据不同苗木的品种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调配,以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适宜的育苗管理措施也是林木容器育苗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进行林木容器育苗时,需要进行适宜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定期浇水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但又不能造成积水。
施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育苗初期需要施入底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苗木的生长。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以保证苗木的生长需求。
还需要注意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适宜的移栽和定植是林木容器育苗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进行苗木移栽和定植时,需要注意苗木的根系保护和适宜的栽植方法。
在移栽时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苗木的根系,避免对根系的伤害。
在定植时,需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在定植后还需要进行适宜的护根、灌水和覆土等管理措施,以帮助苗木尽快地生根、长苗。
标准化容器侧柏育苗技术
![标准化容器侧柏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6bbd2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76.png)
标准化容器侧柏育苗技术近年来,气候持续干旱,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
侧柏因其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成为城市美化、荒山绿化和生态林建设的主要树种。
容器苗的根系是在容器内形成的,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造林成活率高。
栽植后根系恢复生长快,没有裸根苗的短期停滞生长现象,有利于苗木的初期生长。
采用侧柏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确保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功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现将标准化容器侧柏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苗圃地准备1.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劳力充足、距山区造林地较近、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厚度不少于50cm、肥力较好的微酸至微碱性的沙壤土、壤土或轻粘性壤土的地块。
1.2整地作床常用低床。
床底要平整,步道高出床面25厘米(15×25cm 容器袋)或10cm(8×12厘米容器袋),压实整平底部。
苗床宽1.0-1.5m,长度随地块形状而定。
苗床间步道宽30-50cm,要坚实耐踩踏。
整地时间:春、秋均可,播种前20-30天进行整地。
2营养土的配制与消毒2.1营养土的选取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选择来源广、成本低、具有一定肥力、理化性能好、保温通气透水、重量轻、不带病源菌、不带虫卵、无杂草子种的材料。
2.2营养土的配制选2/3的沙壤土,掺1/3的腐熟有机肥,并在混合土中加入适量的复合肥,硫酸亚铁及辛硫磷粉剂,一般每公顷复合肥用量750kg,硫酸亚铁600kg,辛硫磷粉剂30kg,充分拌匀后使用。
营养土配制混合好后进行粉碎过筛,最大土粒直径不大于0.5cm。
2.3营养土的消毒营养土用40%福尔马林(甲醛)+50倍水,每立方米营养土用20-40ml,喷洒搅拌后,封闭覆盖闷24小时,然后撤去覆盖,透风两周,翻动无药味即可使用。
用前喷洒一些水,呈半干半湿状。
2.4营养土的杀虫每立方米基质用锌硫磷(50%)10-15公斤搅拌均匀后,用不透气材料覆盖2-3天。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dd991452d380eb62946dbb.png)
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检验、消 毒和浸种 种子消毒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用0.5%~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3~5分钟,或用1.5%~2%福尔马林 溶液浸泡20分钟。 播种前用冷水或温水浸种2~24小时, 可使坚硬的种皮软化,有利于催芽, 出苗整齐。
4.2 播种期和播种量
播种期:容器育苗的播种期根据育苗树种 特性、当地气候条件、育苗方式、培育期 限、造林季节等因素确定。 大部分树种宜于春季(3~4月)播种, 用于雨季或秋季造林。 播种量:容器育苗的播种量根据树种特性 和种子质量、催芽程度而定。 松类一般每袋播种1~2粒,播后及时覆土。 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1~3倍,特小粒种 子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一层细土。 扣塑料小棚:播种、浇水后,在畦上盖塑 料薄膜小拱棚,棚高20~30厘米,成半 弧形。
通风 随着温度的增高,小棚要适时通风,
施肥 当种子发芽出土、种壳多数脱落时,
开始进行追肥。 根据基质肥力和苗木长势,适当进行根外 追肥,可喷施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不同发育时期要施以不同的肥料。速 生期以施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2)速生后期施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 施肥只能施液肥,浓度为200~300倍液, 不能干施。施肥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叶片。 (3)根据需要,可叶面喷施0.2%~0.3% 磷酸二氢钾液或尿素液。严禁干施化肥和 在高温时施肥。 间苗 幼苗出齐10天左右,每个容器只保 留一株苗,间除多余的苗并对缺株容器及 时补苗,补苗和间苗后要及时浇水。
摘心 对有些阔叶树种,当苗木长到30厘 控制温湿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
米左右时进行摘心,促进苗木及早木质化, 增加粗度,培养壮苗。
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 (1)温度太高或太低,会造成苗木灼伤和 长势差;湿度不适宜,会引起根系缺氧而 导致发霉、烂根或枯萎、死亡 (2)适宜苗木生长的最佳棚内温度为 18~28℃,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80%~ 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80%左右 (3)控制温度的方法有遮阳网遮阳、喷水、 通风和棚内加热等措施。控制湿度的方法 有浇水、通风等措施。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566b28482fb4daa58d4b1d.png)
容器育苗技术一、育苗地的选择容器育苗大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育苗,能人为控制温、湿度,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使苗木生长快,缩短育苗时间。
如果在野外进行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和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忌选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二、育苗容器的准备育苗容器种类很多,形状、大小、制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可根据树种、育苗周期、苗木规格等的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类有外壁,内盛培养基,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
按制钵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土钵、陶钵和草钵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泥炭钵、纸钵、塑料钵和塑料袋等。
此外,合成树脂以及岩棉等也可用做容器材料。
另一类无外壁,将充分腐熟的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合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
三、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是装在容器内供育苗的材料,又称营养土或基质,它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养基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性质,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空隙度,有适当的离子交换能力,不带杂草和害虫,且需进行消毒。
四、育苗(一)装培养基。
将培养基装入容器内。
培养基装至容器容量的95%,容器按品字形排列成行,摆放容器的地方最好与地面隔开,置于用木材、塑料或铁制成的框架上。
(二)播种。
容器育苗必须采用良种,品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
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三)浇水。
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
对微小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好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即可,以防冲掉种子。
出苗和幼苗期浇水要多次、适量,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浇水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四)控制温、湿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
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
容器育苗技术(DB21 T1404-2006)
![容器育苗技术(DB21 T1404-2006)](https://img.taocdn.com/s3/m/63a4a36431b765ce050814d7.png)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404-2006容器育苗技术2006-04-01 发布2006-05-01 实施- 234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35 -DB21/T1404-2006- 236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D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成、卫茂荣、丁立娜、段绪志、于欣元、姚飞、杜素芝、何树松、吕俊军、张秀艳、刘玉侠、谭希斌、李淑华、徐宝友、贾雪松、于军、薛占武、刘守忠、张魁颍。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负责解释。
DB21/T1404-2006目次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3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7)3 育苗容器及规格 (237)4 育苗基质 (238)5 容器苗培育技术 (239)6 容器苗出圃 (242)7 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243)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244)附录B(资料性附录)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 (245)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质消毒药剂及使用方法 (245)附录D(规范性附录)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246)- 237 -DB21/T1404-2006- 238 -容器育苗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容器育苗的育苗容器及规格、育苗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容器苗出圃、建立容器育苗技术档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培育容器苗。
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苗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LY/T 10000~1991 容器育苗技术DB21/T 1290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21/T 129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21/T 129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辽宁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3 育苗容器及规格3.1 育苗容器的基本条件育苗容器应有利于育苗作业和苗木生长,保水和排水性能好,不易破损。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96ef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9.png)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关键技术林木容器育苗是指通过在特定容器中培育种子或幼苗进行栽培,以扩大森林培育规模的技术。
林木容器育苗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播种或盆栽具有更高的育苗成功率、更节省耕地、更节省劳动力等优点。
而在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容器的选择和栽培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一、容器的选择技术(一)容器的材质林木容器育苗中,容器的材质对育苗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容器材质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 具有透气性:容器内环境应当具备适合植物生长的空气温湿度,因此材质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常用的容器材料有:树皮、煤渣、绒棉、木屑、泡沫塑料等。
2. 具有韧性:容器材料应当具备一定的弹性和韧性,避免在育苗过程中出现容器断裂或变形等问题。
3. 容器表面需光滑平整:容器表面的光滑平整度对育苗过程中根系的形成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容器的尺寸和形状容器的尺寸和形状也是林木容器育苗中关键选项,具体应根据种子或幼苗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预设,常见的容器尺寸有:10cm、15cm、20cm等三种,而容器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
不同种类的容器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但需要考虑到植株根系发育需要的空间大小,以及容器间距和植物高度等因素。
二、栽培管理技术(一)种源筛选和筛选管理林木容器育苗中,选择优质种源是育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种源的筛选应当从抗逆性、生长势、品种纯度等方面考虑,注重种子的表面颜色和粒度大小是否与标准接近,以及种子是否具有发芽力。
对于种子的筛选管理,常常可以通过体积筛、烘干筛、平板筛、容槽筛等方式进行。
(二)育苗基质配制在林木容器育苗中,育苗基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通气性、透水性以及营养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特点和需要配制不同的育苗基质。
同时,在配制育苗基质时还应确保其卫生健康,避免病原和杂草的污染。
(三)浇水管理浇水管理是林木容器育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浇水管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551fc5f705cc17552709bb.png)
1.1 ICS 65.020..20 B61DB23容器育苗技术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育苗容器 (1)4 育苗基质 (2)5容器苗培育 (2)6 容器苗出圃 (4)7 建立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4)附录A (规范性附录)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 (7)附录C (规范性附录)基质消毒药剂及使用方法 (7)附录D (规范性附录)主要造林树种及花灌木容器苗出圃规格 (8)附录E (规范性附录)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9)前言容器育苗是苗木培育的新技术,是实现育苗生产现代化、工厂化和集约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培育优质壮苗,缩短育苗期,达到多季造林,提高造林质量,保证造林成活率,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宝明、张玉梅、孙士庆、田红梅、仝延宇、张永光、李延华、田莹、林景江、赵德军、乔滨杰。
容器育苗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露天、温室容器育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容器实生苗培育、容器实生苗出圃及建立容器育苗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露天、温室、大棚内的容器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23/04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B23/043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23/T38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23/39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 育苗容器3.1 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3.1.1 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有利于苗木生长,具有年度使用性,制作材料易得,加工容易,成本低廉,重量轻,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浇水、搬运不易破碎等。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技术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ac4b6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2.png)
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技术
林木容器育苗技术是指在林业工程中,利用育苗容器将树苗培育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容器的选择、育苗基质的配制、苗木管理和出苗等环节。
容器的选择是林木容器育苗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容器有塑料袋、塑料盘、纸板
盒等。
选择容器时需要考虑到容器的透气性、透水性、保温性以及容量大小等因素。
合适
的容器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育苗基质的配制也是林木容器育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和肥力,并且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常用的育苗基质有腐殖土、河沙、腐熟木
屑等,可以根据不同树种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配比。
苗木管理是林木容器育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苗木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防虫害
等方面。
在浇水方面,要根据苗木的需水量和基质的湿度情况来进行科学浇水,避免苗木
过湿或过干。
施肥方面,可以在育苗基质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无机肥,提供苗木生长所
需的养分。
防虫害方面,可以采取喷洒农药或利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护苗木免受害虫的
侵害。
出苗是林木容器育苗技术中的最终目标。
在适宜的时机,苗木可以从容器中取出,进
行定植或出售。
在出苗过程中,需要注意苗木的根系保护和适应环境的过渡。
出苗后,苗
木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其健康生长。
油茶容器苗培育
![油茶容器苗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102af4ea856a561252d36f15.png)
油茶容器苗培育容器育苗是指采用容器装入营养土繁殖苗木的育苗方式。
采用容器苗造林,具有延长造林季节,缩短缓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等优点。
现将油茶容器育苗主要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苗农参考。
(1)容器种类及规格:是指培养一年生油茶容器苗,应依据苗木培养方向确定。
选用薄膜制成的,直径6厘米、高12厘米的有底塑料袋,袋壁的中下部均匀打有8-10个直径为0.5厘米左右的透水、通气孔。
(2)营养土配置:主要材料有黄壤土或黄土、次生阔叶林表层土、泥炭土或堆沤锯木屑、冻垡塘泥土、火烧草皮土和圃地土等;选用的配方材料,经碾碎过筛,每立方米加5-7公斤腐熟粉状饼肥或复合肥,充分拌匀后,配制成PH值5-6.5、既不松散、又不粘结、水肥与气热性能良好的营养土。
(3)摆袋作床:装填营养土及摆床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营养土装袋应分层轻压,直至装满为止,填满营养土的容器应在运输方便、排水良好、有水源的场地摆放成床,一般摆成床宽0.9-1米、长8-10米、步道宽0.3-0.5米的高床,做到排列整齐、横竖成行、床面平整,作床后用床间步道上的土壤,把苗床四周培好,容器间空隙用土填实,浇透水使容器中的营养土沉实。
(4)营养土消毒:在芽苗定植前进行,每平方米用硫酸亚铁(工业用)130-150倍液6-10公斤或40%福尔马林120-140倍液8-12公斤喷洒容器苗床,处理后立即用薄膜覆盖,7-10天后可栽植芽苗。
(5)搭建保湿棚和荫棚:采用塑料拱棚(简易)或塑料大棚的方式,在苗床上搭建保湿棚,做到封闭严密,有条件的可在塑料大棚内设置雾状喷灌系统;在保湿棚的上方架设荫棚,透光度控制在30%左右,荫棚高度应高于保湿棚,以不影响育苗生产管理的高度为宜。
(6)精选砧种与贮藏:选用普通油茶种子作砧种,一般10月上旬采集寒露籽(种群)的果实,10月中下旬采集霜降籽(种群)的果实;采收后将茶果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使种子脱壳。
选取每公斤400-500粒无病虫害、大粒饱满的种子,并按河沙与种子3:1体积比例放在室内地面上层积贮藏。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631b05fad6195f312ba6aa.png)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由于容器育苗容器中土壤少,空间小的特点,其育苗方法与技术标准与露地育苗极不相同,它深化了露地育苗方法,是一种高集约化的栽培技术。
(一)容器育苗的苗龄与出圃标准露地育苗苗龄南方为一年,北方寒冷地区有些树种需2-3年。
容器育苗可以缩短育苗周期。
一般认为容器的苗龄在8-12周就可以了,广东、广西、江西南部采用秋季育苗,春季造林或早春育苗,雨季(6月)造林。
容器苗的出圃标准:容器苗高度10-15cm,以形成根团为准则。
(二)育苗技术措施容器内营养土要求填满,夯实以后,营养土装至容器的4/5左右,夯实标准以营养土不会从底部排水孔漏出为度。
1、温床催芽、芽苗移栽(1)温床催芽容器育苗为减少空杯率,必须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催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
近几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育苗经验,逐步摸索出具有重大育苗技术突破的“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并在湿地松、火炬松、雪松、罗汉松、金钱松、红楠、刨花楠等树种育苗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a 筑温床:温床筑在容器育苗地附近,选择平坦,向阳、避风近水源但不积水的地段。
四周开排水沟,用砖砌墙框,床基内宽1-1.2m,内长8-10m,催芽床东西向排列,床北墙高50cm,床南墙30cm,床两端砌成斜面,南北两墙每隔50cm对称留一个小口,放置木棍,以承农膜。
床内先垫铺5cm厚的卵石,卵石上铺15cm厚的河沙(河沙用0.3%硫酸铜或0.1%新洁尔灭消毒)。
b 播种时间:江西大多采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
c 种子处理:温水浸种24-72小时然后用45℃用0.15%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
d 播种数量:每平方米床床面播0.2-0.25kg种子。
e 播种方法:先将床面拍平,种子均匀播在温床上,用河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覆沙后用洒水壶洒水,淋湿。
f 覆盖农膜:将农膜盖在木棍或拱起弧形竹片上,四周压实保温。
g 催芽管理:晴天揭膜淋水三次,上午一次,下午二次,阴天淋水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无公害蔬菜容器苗育苗技术要点
![无公害蔬菜容器苗育苗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fb3e3131126edb6f1a10f3.png)
2
基质 基质是种子发芽、
其抗病虫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大大提高。 为保证种苗在运输、定植及定植前期的水 分 、 分 需 求 , 可 在 起 苗 包 装 前 2- 3 天 灌 溉 养 施肥 1 次, 同时喷施杀虫、 菌剂 1 次, 可 杀 防 止 病 虫 传 播 , 增 强 种 苗 抗 病 性 。之 后 进 行 起苗包装, 将容器苗整齐的摆入塑料框
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害 蔬 菜 容 器 苗 育 苗 技 术 要 点
的调整和设施农业的 迅速发展, 蔬菜产业正 成为优化农业结构、 实 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切不可在重粘土壤中育苗和定植。在肥料供 给方面, 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添加复合肥、 草 木 灰 、 肥 , 基 质 中 盐 碱 含 量 6.5mg/kg 为 钾 宜, 最高不能超过 7mg/kg。
4.2
种子 种子质量的好坏,
生长期 管 理
温 度 要 求 在 22- 26℃, 湿
1
度在 65% 左右,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需肥特性 结合灌溉进行营养液配方施肥, 幼苗用多菌 灵、 代森锰锌、 蚜虱净、 辛硫磷等进行病虫害 防治。
是关系育苗成败的关 键, 因此一定要选用优 质的当年种子。
5
出圃 出圃前幼苗要趋于室外进行炼苗, 使
幼苗生长的主要介质, 应选择透气性良好的 基质, 用泥炭和蛭石 3∶
1 比例的混合物较好,
(40cm× 65cm× 55cra)中 , 每 框 400 株 , 之 后 可
装车运输。
3
播种管理 四季都可育苗, 应选择在供暖温室中育
苗。 首先选用多菌灵、 代森锰锌等无公害蔬菜 杀菌剂对基质进行混拌消毒, 种子可用高锰 酸钾浸种消毒。其次, 填装基质。一般基质的 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 填装紧实度衡量标准 为: 已装毕的容器从 10cm 高度自然平衡落
浙江省地方标准:林业容器育苗-第1部分:苗木
![浙江省地方标准:林业容器育苗-第1部分:苗木](https://img.taocdn.com/s3/m/835cf841dd88d0d232d46a89.png)
浙江省地方标准:林业容器育苗第1部分:苗木前言本部分的第3章为强制性条款。
DB33/653—2007《林业容器育苗》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苗木;――第2部分: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DB33/653—2007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永胜、周志春、朱锦茹、金国庆、何云芳、骆文坚、江波、洪流、洪兆龙、劳勤、孟现东。
林业容器育苗第1部分:苗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业容器苗的定义、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供造林或补植用的容器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容器苗ContainerSeedling指在装有培养基质的各种容器中所培育的苗木。
2.2苗木种类SeedlingType根据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类型,如播种容器苗、扦插容器苗、移植容器苗、嫁接容器苗等。
2.3苗龄SeedlingAge从播种或扦插到容器苗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
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有容器中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1次换盆(容器)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
如:0.5-0表示半年生播种容器苗,未经移植。
1-0表示1年生播种容器苗,未经移植。
1.5-0表示1.5年生播种容器苗,未经移植。
1-1表示2年生换盆容器苗,换盆(容器)移植1次,换盆前后各培育1年。
1(2)-0表示1年干2年砧木未经换盆(容器)的嫁接苗。
1(2)-1表示2年干3年砧木换盆(容器)1次的嫁接苗,换盆后培育1年。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嫁接苗在原容器中砧木的年龄。
2.4苗批SeedlingLot同一树种(品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容器苗,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肥力;
b.理化性状良好,保湿、通气、透水;
c.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4.1.2根据培育的树种配制基质,配制基质的材料有黄心土(生黄土)、火烧土、腐殖质土泥炭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培育少量珍稀树种时,在基质中掺以适量蛭石、珍珠岩等。
5.4播种
5.4.1容器育苗要选用良种或种子品质达到GB 7908规定的二级以上种子。
5容器苗培育
5.1育苗地条件
5.1.1 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5.1.2育苗地要平坦,排水良好,不能在种过蕃茄、薯类等的菜地育苗。山地育苗要选在通风良好、阳光较充足的半阴坡或半阳坡,不能选在低洼积水,易被水冲、沙埋的地段和风口处。
b,用时展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过程中,容器间的胶粘剂溶解,可使之分开。
3.1.5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起。
3.1.6 其他容器
因地制宜使用竹篓、竹筒、泥炭以及木片、牛皮纸、树皮、陶土等制作的容器。
3.2容器规格
3.2.1育苗容器大小取决于育苗地区、树种、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立地条件等。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干热河谷和立地条件恶劣的、杂草繁茂的造林地适当加大容器规格。常用容器规格见附录A(参考件)。
4.1.4.2有机肥应就地取材,要既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又能起调节基质物理性状的作用。常用的有河塘淤泥、厩肥、土杂肥、堆肥、饼肥、鱼粉、骨粉等。有机肥要堆沤发酵,充分腐熟,粉碎过;筛后才能使用。无机肥以复合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等为主。
4.2基质的消毒及酸度调节
4.2.1 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基质要严格进行消毒,方法见附录C(参考件)。
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 作者:
———————————————————————————————— 日期:
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LY/T 10000一199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容器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配制、容器苗培育方法及出圃规格等。
3.2.2容器大小的表示方法
3.2.2.1 塑料薄膜容器为圆筒状,以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和高度来表示,如:5cm×12cm表示在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为5cm,高为12cm。
3.2.2.2营养砖为长方体,以长×宽×高表示其大小。如:7cm×7cm×12cm表示砖的横断面为7cm×7cm的正方形,砖高为12cm。
4.1.3配制基质用的土壤应选择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不得选用菜园地及其他污染严重的土壤。制作营养砖要用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壤土。制营养钵时在黄心土中添加适量沙土或泥炭。
4.1.4基质中的肥料
4.1.4.1基质必须添加适量基肥。用量按树种、培育期限、容器大小及基质肥沃度等确定,阔叶树多施有机肥,针叶树适当增加磷钾肥。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的容器育苗,也适用于珍稀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容器育苗。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以及果树、园林绿化树种的容器苗可参照本标准。
2引用标准
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GB 6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林木种子
3、育苗容器
3.l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
3.2.2.3营养钵为圆台体,用上底直径、下底直径和高三个数字来表示其大小。如:3cm×5cm×7cm表示上底直径为3cm,下底直径为5cm,高为7cm。
3.2.2.4蜂窝状六角形容器以外接圆直径和高度来表示,如:4cm×12cm表示六角形外接圆直径为4cm,高为12cm。
4育苗基质
4.1基质成分及配制要求
3.1.1 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
有利于苗木生长,制作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浇水、搬运不易破碎等。
3.1.2塑料薄膜容器
3.1.2.1 一般用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
3.1.2.2 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袋)和无底(筒)两种。有底容器中、下部需打6-12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为2-3cm,也可再剪去两边底角。
5.2.3育苗地周围要挖排水沟,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5.3装填基质和摆放容器
5.3.1基质要在装填前湿润,含水量10~15%。基质必须装实,装填无底薄膜容器时,更要注意把底部压实,使提袋时不漏土,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O.5~lcm处。
5.3.2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
5.2整地作床
5.2.1育苗地要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做到土碎、地面平,营养砖育苗在作床前充分耕耙圃地,使之熟化。
5.2.2在平整的圃地上,划分苗床与步道,苗床一般宽1~1.2m,床长依地形而定,步道宽40cm。根据育苗地水湿状况不同,苗床分为高床、平床、低床三种。气候湿润,雨量较多的地区或灌溉条件较好的育苗地,可以采用高床,即将容器摆放在与步道相平的床面上;干旱地区或灌溉条件差的育苗地,采用低床或平床,即在低于步道的床面上摆放容器,摆好后容器上缘与步道平(平床)或低于步道(低床)。
3.1.3泥质容器
3.1.3.1营养专用腐熟有机肥,火烧土、园圃土,并添加适量无机肥料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
3.1.3.2营养钵用具有一定粘持性的土壤为主要原料,加适量磷肥及沙土压制而成。
3.1.4蜂窝状容器
以纸或塑料薄膜为原料制成,将单个容器交错排列,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合而成,可折
4.2.2配制基质时必须将酸度调整到育苗树种的适宜范围。
4.3菌根接种
4.3.1用容器培育松苗时应接种菌根,在基质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种接种。
4.3.2菌根土应取自同种松林内根系周围表土,或从同一树种前茬苗床上取土。菌根土可混拌于基质中或用作播种后的覆土材料。
4.3.3用菌种接种应在种子发芽后一个月,可结合芽苗移栽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