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响因子与h系列指数的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其中 X 是指标原始值 , X m 是整个学科科技期刊
该指标的平均值 , S 为原始指标值的标准差 。CX 值实
际上就是以学科均数为参照点 , 以标准差作为单位表
示距离的 , CX 值准确地反映了期刊 X 值在学科中的相
对位置 。但是 , 由于 CX 值有负值 , 不易被人理解和应
用 。因此需要对 CX 值再进行一次线性转换 , 得出标准
h 指数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其局限性 。h 指数是 与发文总数绑定进行计算的 ,这对科研生涯较短的科 学家不利 ,他们的一些重大发现可能被忽略 ; h 指数的 数值是自然数 ,因此没有很好的差别分析能力 ; h 指数 的计算会受到引文数据库的限制等 。
随后有学者在 h 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修正和 改进 ,得出的指数和 h 指数一起被称为 h 系列指数 。
图 1 各学科平均值
从上述图表数据可见 ,无论哪个指标 ,各个学科的 学科平均值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而对这些学科进行直 接比较是不公平的 ,因此对各个指标值进行标准化转 换 ,得出四个学科各个指标的标准化指标值 ,标准化转 换后各学科指标值的均数均为 10 ,标准差均为 2 ,减小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刊的学科相对影响力的标准化方法 。与其他标准化方 法相比 ,本方法涉及的指标相对较少 ,操作更简便 ,通 过期刊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来消除学科差异 ,更适合 于对不同学科期刊进行直接评价 。
假设对指标 X 进行标准化 ,首先 ,通过公式 1 对指 标值进行一个标准化转换 。
CX = ( X - Xm) / S
2 h 系列指数
2005 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物理学家 J . E. Hirsch 教授提出了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 指标 —h 指数[10] ,这项指标测量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解决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在科学家个人绩效评 价中的局限性 。
h 指数的提出是用来弥补其他计量学指标的缺陷 的 ,比如论文总数或被引总次数 。论文总数不能反应 科学文献的质量 ,而总被引次数可能受到少数高被引 文献的不均衡影响[11] 。h 指数可以同时考虑到科学 文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还反应了科 学研究的多样性 。h 指数较少受到被引次数极高的方 法学和新技术论文的影响 ,它具有对被引频次和论文 数量两个指标的制衡的特点 。如 ,论文数量很多 ,但论
化 X 。为了使期刊之间的标准化 X 不至于太接近 , 假
设线性方程的截距为 10 ,斜率为 2 ,得出公式 2 。
sX = 10 + 2 CX
(2)
其中 sX 是标准化 X 值 。
于是标准化转换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
sX = 10 + 2[ ( X - X m) / S ]
(3)
4 结果与分析
4. 1 各指标的学科平均值 表 1 和图 1 以图表的
题组经过大量文献统计分析后也发现 ,我国不同学科 、 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被引高峰期存在明显差异 ,如数 学期刊被引高峰期超过两年的占 62 %。在中国科学 引文数据库核心库 643 种来源期刊中 ,共有 197 种 ( 占 31 %) 期刊的引文高峰年大于两年[9] 。因此影响因子 对于不同学科期刊是不公平的 ,这也是其他引文分析 指标普遍存在的局限性 。
形式列出了经济学等四个学科 IF 等五个指标的平均
值。
表 1 标准化前各指标学科平均值
指标
IF CIF
h g hc
经济学 0. 332 1. 204 4. 552 6. 142 8. 083
学科平均值 管理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学 新闻与传播学
0. 284
0. 602
0. 160
1. 044
2. 606
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 Antonis Sidiropoulos 于 2006 年提出 Contemporary h - index 。对于期刊而言 , 其含 义是一种期刊的分值为 hc ,当且仅当它发表的 Np 篇 论文中有 hc 篇论文每篇获得了不少于 Sc 次的引文 数 ,剩下的 ( Np - hc) 篇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 于 Sc 次[13] 。Hc 是评价期刊的当前影响力 。Sc 的计 算公式为 : Sc ( i) = γ·[ Y ( now ) - Y ( i) + 1 ] - δ· C( i) 。Y ( i) 为文献出版年 , C( i) 为引用文献 i 的文章 篇数 ,如果δ = 1 ,则 Sc ( i) 为根据文章发表年 龄来算出的被引次数 。
IF 标准 标准 化前 化后
CIF 标准 标准 化前 化后
h 标准 标准 化前 化后
经济学 管理学 图情档 新闻传播
收稿日期 :2009 - 10 - 12 修回日期 :2009 - 12 - 01 作者简介 :罗 臻 (1985 - ) ,女 ,硕士 ,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为信息计量学 ;刘 莉 (1964 - ) ,女 ,副教授 、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信息 计量学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 Impact factor , IF) 的概念是由 Garfield 提出来的 。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了给《现 刊目次》( Current Content) 评估和挑选期刊 。此后 ,影 响因子成为评价 SCI 来源期刊的重要指标 。其实质为 期刊近两年所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 。
0. 6
4. 71
6. 839
2. 838
6. 152
9. 261
3. 6
7. 952
11. 872
5. 608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 材料与方法
3.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文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 CSSCI) ,取该数据 库中经济学 ( 69 种) 、管理学 ( 21 种) 、图书情 报与档案学 (18 种) 、新闻与传播学 (13 种) 四 个学科共 121 种期刊 ,统计其 1998~2007 年 的被引数据 ,并计算各个学科期刊的影响因 子 、累积影响因子 、h 指数 、g 指数和 hc 指数 。 3 . 2 标准化方法[14] 学科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科的 评价指标值不同 ,以至于不能拿来直接比较 ,本文引入 一个以学科均数为参照点 ,以标准差作为单位表示距 离 ,从而推导出期刊在学科的相对地位量数来反映期
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评价方面的优点是不容忽视 的 :它深受文献检索机构 、科技信息中心以及期刊管理 部门的青睐 ,并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 、文献研究 、馆 藏资源评价及科技期刊评价[1~7] 。但是随着影响因子 使用范围的增大 ,其局限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 影响因子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 ,如不 合理的自引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科限制和时间限制 。 影响因子的统计主要局限于期刊前两年刊载的论文 , 因此它反映的是近期研究的被引情况 。所有的引文分 析研究都会考虑两个时间变量 ,即半衰期和引文密度 (即平均引文数 ,指每篇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然 而 ,不同学科的科技期刊具有不同的半衰期和引文密 度 。Garfield[8]研究发现 ,数学类期刊的引文密度远低 于生命科学期刊 ,而生理学期刊的半衰期远长于分子 生物学期刊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

29 卷 第 3 2010 年 3 月

情 报
J OURNAL OF
杂 志
IN TELL I GENCE
VMola.r2.9 2N0o10. 3
基于影响因子与 h 系列指数的期刊学术水平 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Research of Composite Indicator Based on Impact Factor and h Series Index
· 80 · 情 报 杂 志 第 29 卷
文被引频次不高的作者 ,h 指数一定不高 ;被引频次很 高 ,但论文数量不多的作者 ,h 指数也会被论文数量所 限 ,而不能得到高 h 值 ; 只有当论文数量多 ,而且多数 论文具有高被引频次时 ,才能获得高 h 指数 。
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 2 。
表 2 标准化前后各学科期刊进入各指标排名前 50 %的期刊种数
经济学 管理学 图情档 新闻传播
IF 标准 标准 化前 化后
32
36
9
9
16
10
3
5
CIF 标准 标准 化前 化后
31
38
10
9
16
9
3
4
h 标准 标准 化前 化后
31
31
12
12
16
11
1
6
表 3 标准化前后各指标排名前 50 %的期刊在学科内所占百分比
罗 臻1 刘 莉2
(1.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南京 210029 ;2.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
摘 要 鉴于期刊影响因子和 h 系列指数单个使用在评估期刊学术水平中的局限性 ,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 方法来尽量减小这些局限性 ,以更合理地应用这些指标 ,同时得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来真实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 力 。本研究引入累计影响因子 、h 指数 、g 指数和 hc 指数 ,可以综合反映期刊的近期影响力和中长期影响力 ,并考虑 到被引频次和论文数量之间的平衡 ,排除自引的影响 ;同时引入标准化方法对影响因子和累计影响因子以及 h 系列 指数进行标准化转换 ,克服单个指标的学科局限性 ;最后将五个评价指标加以综合 ,得出综合指标 ,并以社科期刊为 例对该综合评价指标加以验证 。 关键词 影响因子 累计影响因子 h 系列指数 标准化 综合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G35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965 (2010) 03 - 0079 - 04
第 3 期 罗 臻 ,等 :基于影响因子与 h 系列指数的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81 ·
了学科间差异 ,使得学科间期刊学术水平的比较更加 公平 。
4. 2 各个指标标准化前后总排名 为了考察标准 化转换后 ,能否缩小各指标在学科间的差异 ,从而在此 基础上形成期刊学术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 我们对来自四个不同学科的期刊进行排序 , 然后计算出排序在前 50 %的期刊的学科分布 百分比 。如果排序是公平的 , 每个学科的百 分比应该是在 50 %左右波动 。本文将涉及的 经济学 、管理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学 、新闻与
传播学四个学科的所有期刊 ( 121 种) 分别根 据各指标的大小进行排序 ,列出排在前面 60 位(前 50 %) 的期刊 ,并与标准转换后的相应 指标排序结果进行比较 。
对各个指标排名前 50 % ( 即排名前 60 位) 的期刊进行列表分析 ,得出进入总排名前 60 位的期刊中 ,各个学科分别占有的期刊种 数 ,从而计算出每个学科期刊进入前 60 名的 概率大小 (因为各学科期刊总种数不同 ,所以 不能单纯用期刊种数的绝对值来对各个学科
2006 年 , Egghe 在分析 h 指数评价效果时 ,提出了 基于学者以往累积贡献的 g 指数[12] :论文按被引次数 降序排列 ,被引次数逐次累加 ,第 g 序次对应累计被引 总次数大于或等于 g2 ,而第 (g 十 1) 序次论文对应的累 积引文数小于 ( g + 1) 2 。并认为当被引累计次数总是 大于序号平方时 ,不论 g 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文献总数 , 都将其加 1 ,若此时 g 指数已经大于总文献数 ,则将文 献序号加 1 ,累计引文数不变 ,直至累计引文数小于文 献序号平方 。该指数打破了文献总数的限制 ,对文献 产出少但被引频次高的学者和机构更为公正 。g 指数 的提出 ,为 h 型指数研究注入了活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