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审计风险论文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审计风险防范论文审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产生风险的情况较多,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不断恶化。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审计风险防范论文,欢迎查看。
篇一: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事实证明,审计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控制。
会计公司发展需要依靠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实现。
其实,在审计开展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导致风险难以避免。
针对这种情况展开研究,对审计工作起到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当前审计风险防范的现状所谓的审计风险,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指:审计人员发现了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但是审计人员审计后却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降至为零,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审计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可持续性运行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内部控制失灵,其正常作用便难以发挥,导致经济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难以避免的偏差。
有些企业人员会利用这些漏洞进行作弊,导致风险随之产生。
因此,一套较为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企业内部控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备科学严谨的特点,否则就会在其对工作发生作用时出现较为严重的差错。
这种情况出现时,审计人员展开审计工作,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参照的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所在,使得作弊行为难以得到揭露。
2.审计人员与客户沟通不足。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应该和委托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个过程中,应该针对审计工作的内容交换意见,了解委托单位的财务信息。
还可以对单位内部人员展开调查,了解具体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如此方式可以达到从整体上掌握单位信息的目的,为审计工作展开作好铺垫。
针对审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要及时告知客户,使客户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从现实角度讲,审计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毕业论文
·一、审计风险的概述·(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广义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作犯错误审计结论和颁布错误审计意见,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令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类型1.审计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前两种风险也可合并称为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
(1)固有风险是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确定其对终极审计风险的影响。
能够导致固有风险的因素可谓多种多样,范围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账户、财务报表本身,甚至扩展到了整个企业的经营办理系统及其所处客观环境。
一般认为,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2)被审计单位的竞争能力;(3)被审计单位经营办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 (4)被审计单位的被审计经历;(5)容易产生错误和舞弊的账户或交易;(6)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7)确定账户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8)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9)会计期间,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10)在正常的会计处理轨范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或事项。
(2)控制风险是指与被审计业务有关的内部控制未能预防和检查出账户金额或业务中重要错误的可能性,它可以通过条例性测试进行测量。
(3)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方面泛起问题所导致的风险。
如审计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
2.从审计风险办理的角度还可将审计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弗成控风险。
(1)可控风险是指由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可控制的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
例如,由于审计人员的本质、审计人员工作态度、审计方式选用、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的办理等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
(2)弗成控风险是指由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不能直接加以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引发的审计风险,包孕被审计单位表里两种因素,外部因素如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如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程度等。
风险控制审计论文
风险控制审计论文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但注册会计师没要遵循审计准则,也没有完全执行审计程序,因工作失误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风险控制审计论文,欢迎阅读参考!风险控制审计论文(一)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1.1被审计对象未全面提供会计资料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被审计对象未全面提供会计资料往往会导致审计风险隐患的存在。
以云南红塔集团为例,其间开展过多次审计,然而由于未充分提供会计资料,导致多次审计均未发现10亿元“小金库”这一严重违纪行为。
因而国内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然而目前国内审计队伍建设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2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就目前审计工作现状而言,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一问题普遍性存在,且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审计方法,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相比于常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全新形式,审计人员应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然而在审计经费短缺、审计力量不足以及审计任务繁重的现况下,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以及后续教育机会,其业务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1.3审计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的综合评估,与审计对象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现阶段,国内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审计范围、责任的界定与追究、审计工作人员行为准则、评价标准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措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审计机关无法精确审计范围,或评价责任标准不一,容易引发审计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2.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在现代审计构成中,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风险防范的关键所在。
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有利于保证资产完整与安全,并能够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与错误,从而实现会计资料合法真实等诸多财务目标。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审计风险的承受对象,属于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
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审计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审计风险的发生,在误导使用者投资导向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更会殃及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本人,影响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认为被审计单位舞弊、管理结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未能正确执行审计程序,审计环境存在不良影响等。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减少企业舞弊发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防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以及其他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这种特征,一方面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
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
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备受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是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必然趋势。
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
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越拉越多,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就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
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审计风险的发生,首先影响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其拥有的审计信息质量不理想,市场参与者一般都处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状态之中,信息供给和拥有越不完全,不确定性的程度和风险就越大,决策失误也就越多。
审计风险控制(5篇)
审计风险控制(5篇)审计风险掌握(5篇)审计风险掌握范文第1篇从概念上讲,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指企业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承当的相关责任和潜在的风险隐患,一般分为固有风险、掌握风险和检查风险等。
由于固有风险是因企业在业务开展中,自身会计核算存在的误差和不足所致,掌握风险是因企业内部掌握体系的不足而使得财务报表或经济业务消失的误差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订正所致,所以审计人员对固有风险和掌握风险的掌握难度较大;检查风险则由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所致,所以审计人员对其加以防范和掌握相对简单。
二、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缘由(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我国很多企业中都缺少完整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审计工作难以高效开展;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管理机制,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也未受到领导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未实施,因而也发挥不了审计工作的作用。
在部分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会计人员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舞弊现象及造假行为频繁发生,这些都给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
(二)企业经营风险导致企业审计风险产生在国内外市场环境错综简单、竞争压力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进展过程中时刻都面临着经营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目前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为了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一般都将重点放在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对于经营风险的熟悉不够深刻,相应在风险的掌握管理机制上存在不足,缺乏专项的经费投入和专业部门及人才对风险的讨论防范。
同时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加重了经营的风险,由此加剧了审计风险。
(三)企业审计方法及手段滞后受企业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影响,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的方法及手段比较滞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审计要求。
我国企业的审计工作中主要利用抽样技术,通过对样本特征的分析而推想总体的特征,这种单一的审计方法与模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审计风险因素。
同时,企业的审计方法还缺少对财务数据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审计和风险评估等。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审计风险防范论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也使各种金融交易与业务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也暴露出来的是诸如舞弊、欺诈等风险的增加。
因此,对于审计师来说,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了必要的一环,在审计工作中应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及防范,保证审计的真实合法性,避免出现经济损失和财务失误等巨大的风险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本文将会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审计风险防范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防范措施。
1. 审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风险防范是指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是保证审计质量的一个基础环节。
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未被发现的舞弊、数据造假、资产盗卖等。
如果审计工作中不加强风险的防范,容易导致审计结果失真,甚至会对企业、公司、国家等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2.1审计前风险策略在进行审计之前,应当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制定针对性的审计策略和方案,如确定审计重点、评估风险等。
根据企业性质、骨干职员情况、经营环境和其他特殊情况,对风险逐一进行研究,确定可能产生的风险,为后续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2审计过程中风险控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应该对客户的所有账目进行逐项核对,采取合理、审慎的方法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确认、取证及说明。
在工作中,审计师应该对存在风险的项目及环节进行重点把关,确保审计过程公正、透明、严谨。
2.3审计后风险跟踪审计工作结束后不代表风险已经不存在,审计师应该继续跟踪审计结果,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了解公司的态度,了解公司是否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妥善处理风险。
3. 重要性和必要性风险的存在是个常态,并不是说出现了风险就意味着出现了错误,审计人员也不要怀疑所有的业务。
适度的风险分析和管理能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而保证审计质量对于保护社会人群的投资、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保护国家财富的安全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审计风险管理问题现状及防范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
审计风险管理问题现状及防范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第1篇: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审计风险与防范探讨一、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一)电子商务运行中存在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网民的数量也逐渐攀升,因此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这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是其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这就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审计制度存在的漏洞还未完全解决,这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困难。
中国内部电子商务网络的高危风险太多,其相关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物流行业的链接网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审计准则不完善有关部门看重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十分重视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条文定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促进了其发展,也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范例。
当然审计工作进行的的困难还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设立较晚,其次不够全面,最后不够贴合实际。
(三)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統内部控制企业内部对自身信息的管控不够严密,对信息管理存在着极强的依赖心理,进一步加大风险降临的几率。
由于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过度依赖所造成的风险,再加上自身在对于信息系统内部环境的控制和维护会计数据程序方面安全意识的缺失,都加大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二、防范我国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建议(一)降低电子商务审计环境风险电子商务类公司可以逐渐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如果可以提高物流水平便能有效节省资源,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还要继续改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审计规制、法律法规,加快有关法律条文的研究速度,把握电子商务的创新提高速度,努力打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重中之重便是在国家审计部门管辖范围内另外开设一个专业的电子商务审计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为发现电子商务的审计规制及职业规范中的漏洞,制定出完善的可行性高的审计规范标准,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审计运行速度,同时注意风险防范。
审计控制风险论文
审计控制风险论文审计控制风险论文在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审计控制风险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审计控制与审计风险现代企业治理要求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实现分离,以便由职业经理人独立经营,但也因此导致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及时获取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财务会计信息,甚至有可能看到的财务报表都是经营者有意造假编撰的,所以投资者就需要委托社会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审计,以便获得有关企业经营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可见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企业经营者能否把握真实情况、做好决策、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同样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安全,但因为种种原因,审计风险无法消除,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看待审计风险的存在,思考如何控制企业的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概述1.审计风险的含义由于种种原因和突发的意外情况,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其主要职责不是去找出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有的错误,并一一纠正,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无误,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遵循统一制定的审计准则,执行标准的审计程序,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并将其指出改正,这才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报进行审计时应当履行的职责。
从这点上来说,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但注册会计师没要遵循审计准则,也没有完全执行审计程序,因工作失误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审计风险的种类目前,大多数公司经营业务都较为复杂,有的规模还很大,如果再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逐一核对,以确定财报是否存在错报,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因而现代审计大都采用的是抽样审计,既然是抽样,那就不可避免的会遗漏某些错报,不可能不存在一点错误,因此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防范公司财报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上,这就需要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当充分运用专业判断技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小心谨慎地防范。
控制审计风险论文
控制审计风险论文浅试论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前言: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所有环节,因此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审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模型入手,深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后,从七个方面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体系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审计风险是审计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大力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意义更是非凡。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拟就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模型、特征、成因以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探讨。
一、审计风险模型新审计准则已经颁布实施。
在新审计准则体系中,推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准则,即审计风险准则.其中,《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八条表述了“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确定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描述重大错报风险是由于第一道防线没把好关,指会计处理过程、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能发现和改正的重大错误的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
检查风险是由于第二道防线没把好关,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检查出错误的风险。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审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
笔者认为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1)审计活动所处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接受法律调整,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签证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种经济组织与外界的联系越丰富,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2)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范围也是一个渐大过程。
审计重点已从最早的现金账户发展到上世纪早期的资产负债表;再后来,多方面要求上市公司提交已审查过的年度财务报表,人们开始意识到审计责任的存在;(3)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的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品质以及与外界的联系紧密度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之一。
我国审计风险的现状与防治策略论文
我国审计风险的现状与防治策略论文一、我国审计风险的现状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审计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活动中,审计工作既维护着市场经济合理的秩序,也利于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因此,审计工作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企业审计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认清形势,着力解决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目前,审计部门尚未对审计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而是仅仅进行表面化的象征性的研究。
审计部门要及时约束和控制审计风险,建立健全审计风险相关责任制度,培养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审计的完全独立性,并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审计模式。
二、新时期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1.引入先进审计技术和方法,推广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首先,企业审计工作应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大力普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这里提及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主要是指在审计工作全过程植入审计风险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它包含风险的辨别、分析、约束三个阶段,以分析性检查和实际性测试为基础,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能辨别审计对象所面临的风险,然后对风险的性质、危害和破坏程度、是否可约束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管理层制定出合理完善的应对措施,最终帮助规避风险或者降低风险的破坏性。
正是得益于其能够规避或降低风险的优点,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在发达国家中早已普及;其次,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要广泛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过去审计工作主要分为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
伴随着网络构架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在线审计已逐步成为企业审计工作的第三种选项。
审计工作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可实现相关资料通过网络的快速传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企业传递到审计部门。
以计算机等信息终端为依托,审计人员可不再单纯依赖传统手工审计操作。
直接在计算机上对企业相关资料进行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
因此,审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地对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将数据挖掘最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审计工作中用以控制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审计资源消耗,取得最佳审计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审计风险控制论文,供大家参考。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篇一摘要: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互联网企业的蓬勃发展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趋于复杂,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评估难度随之增加。
本文对大数据、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互联网企业同“大数据”密不可分,注册会计师对互联网企业审计时必须考虑大数据对其影响,因此,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审计风险并提出防范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特征1.1数据电子化,被审计单位舞弊风险缩小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焦点也不再单纯是财务管理过程的合规性和具体监督流程的设计,而是基于既成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安全保护。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往往依托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形成“大数据”平台,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得益于此,修改会计记录等舞弊行为很容易发掘,业务流程更为清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可能缩小,审计风险得以降低。
1.2证据全样化,审计抽样风险降低成本效益原则使得审计抽样技术也应运而生。
由于抽样的偶然性,审计抽样风险固然存在于抽样中。
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抽样风险的影响显著降低。
大数据的应用使审计证据获取的难度变小,成本降低,为全样分析取代抽样分析提供可能,从而审计抽样风险大幅降低。
1.3信息及时性提高,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传统的期间审计模式必然向实时审计模式转变。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及时性大大提升,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随之降低。
2大数据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由于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此,大数据对于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也可从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两方面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经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幻使得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降低审计风险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对策一、引言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成立目的除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之外,还担负着控制国民生产命脉、确保民生稳定的重要作用。
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专业性活动,主要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发挥控制和治理的作用,保证企业流程架构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等,使企业增值。
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国企内审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状研究(一) 内审体系表面健全,内审职能目标不清。
纵观目前我国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内审体系建设表面上都比较全面,各种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等一应俱全,会计流程、审计流程、审批制度、管理制度也很规范,但企业领导一般只在国家或上级部门检查时,才会重视内部审计,其他时候便极少过问审计工作。
企业通常只关注经营效益,忽视了对内审部门的建设,这就导致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地位低下,起不到实际的管控作用,在现行的国企的内审制度中,内审的目标仍以财务差错纠弊为主,内审局限在财务审计层面上。
(二) 内审部门地位低下,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独立性,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较低,甚至将内审部门归总会计师领导,或与其他部门合并现象,企业内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利的牵制和干预,不能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很难反映真实情况,做出有效的监管。
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随着企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管理层越来越注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而审计作为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管理层和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企业的复杂性和审计的独立性不断提高,使得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什么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主管会计师或审计团队掌握的信息不足或错误等原因,导致审计报告中存在错误或疏漏的概率,即审计工作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其依赖的需求而产生的风险。
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审计对象所在行业、审计规模和审计人员的素质等。
其次,为什么需要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研究?对于审计机构和企业来说,正确处理审计风险意义重大。
对于审计机构而言,正确处理审计风险是影响其声誉、企业影响力和业务扩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投资者而言,正确处理审计风险是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和增强用户信任的前提。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处理审计风险是保障自身持续发展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因素。
再次,我们来看看审计风险控制研究的具体内容。
这个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在审计工作中风险的识别、评估、排除和跟踪,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准确地评估审计风险。
2. 审计风险管理:主要研究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增加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风险,并保证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3. 审计风险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审计风险控制策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审计程序、设立制度规范等手段,来控制审计风险。
4. 审计风险控制工具: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据分析工具等帮助审计师准确分析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审计风险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首先应该具有实际问题意义,这是决定论文价值的关键。
其次是具备创新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应该对现有研究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为了使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审计制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审计风险控制论文,欢迎浏览。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篇一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普及,信息化广泛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信息化使人们对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此情况下,会计审计工作也已经由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审计方式过渡,可由于传统审计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在转变过程中,这些问题不断涌现,从而影响企业利益,制约企业发展。
本文从会计审计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实现信息化审计的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信息化审计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会计审计信息化也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已经离不开会计审计,会计审计工作也已经由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审计方式转变,但由于传统会计审计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由传统会计审计方式向信息化审计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
一、会计审计风险因素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因此,很多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占据主导地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可由于会计信息化审计不同于以往的人工审计方式,会计信息化审计数据更加科学准确,误差较小,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导致企业管理者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争取更大利益,而进行内部操作,市场操纵,进而随意篡改审计数据,在会计审计过程中的舞弊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种行为将会极大地增加会计审计的风险,增大审计失败的几率,严重阻碍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会计审计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可当问题出现时,又找不到相关法律进行有效解决,导致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遇到此类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解决,出现无法可依据的局面,影响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增大会计审计工作失败几率,增加会计审计风险,严重阻碍会计信息化审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审计逐步迈八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审计,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环境日趋复杂而日渐增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范文一: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摘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资金链时常出现断裂,使得许多企业面临严重的务危机和生存困境。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控制企业自身的务风险,保持对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全面控制,是企业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大部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使得内部审计面临较大的风险,我们通过对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自身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自查自改,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务风险和生产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及时改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式,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内部审计对于把控企业风险,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各种务丑闻发生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出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如,2016年4月发生的东虹桥金融在线公司的延期支付事件,是由于其资金链断裂造成了务危机,而务危机的造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的。
然而自从内部审计制度从国外引入我国以后,总是会出现一些与我国企业以及我国市场环境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频发,难以达到发现企业问题的目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全和发展。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通过对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一一的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试论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前言: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所有环节,因此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审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模型入手,深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后,从七个方面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体系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审计风险是审计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大力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意义更是非凡。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拟就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模型、特征、成因以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探讨。
一、审计风险模型
新审计准则已经颁布实施。
在新审计准则体系中,推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准则,即审计风险准则.其中,《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八条表述了“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确定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描述
重大错报风险是由于第一道防线没把好关,指会计处理过程、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能发现和改正的重大错误的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
检查风险是由于第二道防线没把好关,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检查出错误的风险。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
笔者认为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审计活动所处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
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接受法律调整,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签证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种经济组织与外界的联系越丰富,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2)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审计范围也是一个渐大过程。
审计重点已从最早的现金账户发展到上世纪早期的资产负债表;再后来,多方面要求上市公司提交已审查过的年度财务报表,人们开始意识到审计责任的存在;
(3)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的环境的变化
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品质以及与外界的联系紧密度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之一。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
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所所完成的任务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因此审计满足社会需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审计能
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
(2)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
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直接影响到审计结论,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疑点,由于责任心不强,未扩大审查的范围,问题未查清查透,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一旦遗漏了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将会做出失误甚至错误的判断,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
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主观的结论与客观的事实之间的偏离总是存在的。
四、建立审计风险控制体系,合理控制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控制体系,是指采取一定方法和程序合理控制审计风险。
虽然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但是审计人员应当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一)项目立项风险控制
项目立项风险控制就是为开展审计工作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这涉及到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评审和抽样审计、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以及对被审单位内部各级经济组织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立项风险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审计范围。
项目立项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经
济活动的规模,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即审计项目的审计覆盖面。
第二,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必须先培训再审计。
第三,时间要求。
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和被审单位规模的大小合理确定审计时间。
(二)审计工作方案风险控制
审计工作方案编制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审计的成败,不能不慎。
要想使编制的方案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必须做到:第一,审计目标要明确。
第二,审计程序要科学。
程序要符合审计规范的要求,对重要审计程序不能批漏。
第三,审计方式要灵活,方法要得当。
第四,人员分工既要明确,又要能互相配合。
(三)审计主体风险控制
要降低审计主体的风险,首先,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必须符合《审计法》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其次,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的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
第三,保持审计相对独立性。
这一原则必须落实到位,否则,审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四)审计程序风险控制
审计程序风险控制,就是防止由于审计人员不按法定程序审计,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而产生审计风险。
审计程序包括进行审前调查、拟订审计工作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实施现场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反馈《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执行情况。
现行的审计法规不仅对审计工作流程作了明确规定,而且对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也都有要求,其目的就是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因此,要控制审计风险就
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要控制好审计程序的风险,还必须注重细节,考虑周全。
如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到审计报告阶段,其内容和范围应该保持一致性,该调整的有无按程序办理手续;这些往往都是容易被忽视的,如遗漏了这些程序,也很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五)审计证据风险控制
审计证据是进行审计判断的基础,是提出恰当审计结论和决定的依据。
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审计目的收集证据,而且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完整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等特点,只有收集到这样的证据,才能充分、有力、可靠的支持审计结论和决定,降低审计风险。
(六)审计处理风险控制
审计处理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慎重对待。
若处理不当,不管是过宽还是过严,都会降低审计效果,带来审计风险。
笔者认为,控制审计处理风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把握尺度,定性准确。
审计结果及评价意见是在前期做了大量审计工作的基础上自然得出的结论,要用充分的审计证据及工作底稿作支撑,用写实的方法就事论事,只有这样,对审出问题的定性才能准确。
其次,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恰当进行问题处理。
对审计报告中揭示和披露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是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七)被审计单位业绩评价风险控制
控制被审计单位业绩评价风险,要求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认真审查,并对其内部控制进行恰当评价。
审计评价语言要标准、规范,少用或不用修饰性词语,尽量减少主观评语,切忌用形容性词语,从而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六、结束语
独立审计自诞生以来,审计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
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审计人员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调整。
近年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审计实务也在变化,国内外一些公司相继出现了会计舞弊事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牵涉其中,有的陷入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有的被迫关闭。
以国际、国内新近出台审计风险准则为标志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逐步完善,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文八.《审计学原理》,2005年8月军事科学出版社发行
[2]李文胜.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经济问题,2006(03)
[3]周晴.浅析如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经济师,2007(04)
[4]赵冬梅.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对策,经济论坛,2005(22)
[5]张晓青.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及控制,中国审计,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