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青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小青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讨论交流:全班讨论小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及我们如何保护青蛙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5.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青பைடு நூலகம்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寻找是否有小青蛙的踪迹,并记录下来。
6.课堂结束(约5分钟)
-收尾作业:布置简单的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害虫:________
-保护:________
答案:
-捉:抓住
-害虫: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保护:使不受损害
题型三:改写句子题
3.改写下列句子,使其意思不变。
原句:小青蛙捉害虫,保护禾苗。
改写:________
答案:小青蛙捕捉害虫,保卫庄稼。
题型四:简答题
4.小青蛙为什么要捉害虫?
答案:小青蛙捉害虫是为了保护禾苗,防止害虫吃掉庄稼。
然而,在总结与拓展环节,我觉得自己可能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小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应该在总结时加入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布置作业时,我意识到我应该更加明确地告诉学生作业的要求,以及如何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我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具体的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我给予了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于在学习和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我也提醒所有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鼓励他们不断努力,不断提高。
在整体教学评价中,我认为本节课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理解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课堂管理和学生个性化辅导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主要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春夏秋冬的气候、景色、动植物等方面的变化,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春、夏、秋、冬”四个字,理解其词义。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1. 正确认读“春、夏、秋、冬”四个字,理解其词义。

2. 抓住春夏秋冬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2. 词语卡片3. 学生用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它们分别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春、夏、秋、冬。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

3.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用词语卡片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春夏秋冬春:温暖、花开、生机勃勃夏:炎热、蝉鸣、绿树成荫秋:凉爽、收获、金黄一片冬:寒冷、雪花、银装素裹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词语。

2.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 观察四季变化,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了季节变化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情节、背景和感恩思想。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感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通过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以及饮水思源的美好品德。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包括他们对感恩思想的阐述、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如何将故事中的美好品德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随堂测试:设计一份随堂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评估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生字词和感恩思想的掌握程度。
4.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感恩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情节和感恩思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感恩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感恩的基本原理。
2.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通过阅读、复述、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春夏秋冬》这一课,通过观察四季变化,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学会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四季之美。

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四季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四季之美。

2. 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图片。

2. 实物:代表四季特点的物品,如花朵、绿叶、果实、雪花等。

3. 绘画材料:彩笔、水粉、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四季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让学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四季之美。

3. 活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季节,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该季节的特点。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四季之美。

板书设计春夏秋冬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夏:骄阳似火,绿树成荫,蝉鸣蛙声秋:天高云淡,硕果累累,丰收景象冬:白雪皑皑,冰封雪锁,寒梅傲雪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段话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2. 画一幅描绘四季之美的画,要求用生动的颜色和形象表现季节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并学会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四季之美。

在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了四季之美。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 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围绕四个季节的特点展开,通过对春、夏、秋、冬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掌握“春、夏、秋、冬”四个字的书写。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

(2)学会用语言描绘四季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正确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

2. 体会四季之美,学会用语言表达。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田字格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四季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季节名称。

(2)引导学生分享对四季的感受。

2. 课堂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教师领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3)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4)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四季特点。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用“春、夏、秋、冬”四个字造句。

(2)出示四季图片,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四季之美。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季特点及美丽。

六、板书设计春夏秋冬春:温暖、花开夏:炎热、蝉鸣秋:凉爽、收获冬:寒冷、雪景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春、夏、秋、冬”。

2.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四季的特点,并用语言描绘四季之美。

3. 收集关于四季的诗歌,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四季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加强生字词的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在教学难点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春、夏、秋、冬”四个字,让学生充分体会四季之美,学会用语言表达。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4)朗读与表达: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故事,并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觉得故事里的燕子低飞是因为要下雨了。”
2.教学难点:
(1)理解自然现象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自然现象有所观察,但难以将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然现象与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下雨前征兆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13要下雨了”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要下雨前会有哪些征兆吗?这些征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下雨前征兆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现象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下雨前的征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6.小组讨论与合作:学生需要能够分组讨论问题,并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业的完成: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关于下雨前征兆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并指导学生进行撰写。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今天上的“13要下雨了”这一课,让我有了不少的思考。首先,我注意到学生在学习生字词时,对于“要、下雨、征兆”这些词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这让我反思,是不是我在讲解生字词的时候过于急躁,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注重生字词的讲解和巩固,可以通过重复练习、小测验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词汇。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目录识字(一)1 春夏秋冬2 姓氏歌3 小青蛙4 猜字谜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课文 11 吃水不忘挖井人2 我多想去看看3 一个接一个4 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课文 25 小公鸡和小鸭子6 树和喜鹊7 怎么都快乐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语文园地三课文 38 静夜思9 夜色10 端午粽11 彩虹语文园地四识字(二)5 动物儿歌6 古对今7 操场上8 人之初口语交际:打电话语文园地五课文 412 古诗二首13 荷叶圆圆14 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课文 515 文具的家16 一分钟17 动物王国开大会18 小猴子下山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语文园地七课文 619 棉花姑娘20 咕咚21 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第一单元1春夏秋冬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们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们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们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们)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 姓氏歌(第1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 姓氏歌(第1课时)

第2课 姓氏歌(第1课时)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7个生字和弓字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1.认识“姓、氏、李”等7个生字和弓字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问答游戏导入。

教师:我们一起做一个问答游戏,老师问,然后点到谁的名字谁来答。

教师抽取不同姓氏的同学,问“你姓什么”,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我们班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姓呀。

同学们,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很多姓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姓氏歌》,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姓氏。

一、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然后在课文中圈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生字:姓 氏 李 张 古 胡 吴 赵 钱 孙 周 王 官3.开火车,读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教师相机正音,提示学生注意“姓”“张”“王”是后鼻音,“氏”“赵”“周”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5.学生齐读生字。

(二)探究二:学习第一部分,随文识字。

1.学习第1~4行。

教师:我们先学习前4行内容。

先自读,然后同桌之间一问一答读一读。

(1)学生自读;同桌合作读。

(2)教师选取两位同学,合作读。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并随机识记生字。

教师:同学们,这4行中介绍了哪两个姓氏呢?学生:李和张。

教师:课文是怎样介绍姓氏“李”和“张”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木”“子”“弓”“长”与“李”“张”的关系。

)学生:课文是运用“加一加”的方式介绍的。

教师:这两个姓氏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

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这两个字。

木+子=李,弓+长=张。

“张”字里有一个新偏旁,它叫弓字旁,是弓箭的弓。

生字“姓”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识记,我们一起说一说“姓”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该如何识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春夏秋冬》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认识四季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学生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春夏秋冬》的插图。

2. 四季变化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教师与学生谈论四季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 出示课题:板书《春夏秋冬》,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四季的变化。

2. 交流展示: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简单描述该季节的特点。

3. 精讲点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四季的特点。

4.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四季的美。

三、观察描绘1. 观察四季图片: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特点。

2. 描述四季: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四季的特点。

3. 绘画四季:学生用绘画工具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四、总结提升1. 回顾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四季的特点。

2. 感悟自然: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板书设计:春夏秋冬春:草长莺飞夏:绿树成荫秋:果实累累冬:雪花飘飘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春夏秋冬》,感受四季的美。

2. 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季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他们理解四季的美。

(部编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教案(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教案(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2020年1月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快乐识字“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深蓝的夜空中到处都是闪亮亮的小星星,汉字家园里也满是闪亮亮的“生字小星星”呢!要想认识每颗“生字小星星”,就得依靠特殊的“天文望远镜”——识字方法。

本单元由四篇识字课组成,包含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四种识字方法。

课文编排既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又富有童趣。

我们既要学会生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又要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单元朗读的要点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发挥拼音识字功能的同时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识字春夏秋冬本课用图画和短语来展现四季最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四季画面。

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和1个笔画;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2课时姓氏歌本课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国的一些姓氏文化。

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7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姓氏文化。

2课时识字1春夏秋冬文本分析本文为看图识字。

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语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

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语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四季画面。

这些词语和短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两部分皆图文对照,便于诵读。

因此,教学中要以“图文结合”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看图读文,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目录
1.第一课:认识笔画
2.第二课:认识汉字
3.第三课:认识字音
4.…
5.…
第一课:认识笔画
教学目标
•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
•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汉字笔画
教学内容
1.横、竖、撇、捺、折
2.常见汉字的笔画组成
3.书写练习:一、二、三、木、水等汉字
教学活动
1.观看动画视频介绍笔画结构
2.同学们模仿老师的示范,在小黑板上练习写字
3.一起玩游戏,认识不同笔画的特点
教学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的写字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评价
第二课:认识汉字
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汉字的基本含义
教学内容
1.家人的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日常用语:早上好、再见、谢谢等
3.常见事物的名称:书、桌子、椅子、苹果等
教学活动
1.观看图片,学习汉字的写法和含义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情景,使用学过的汉字进行表达
3.带着学生到校园周边,寻找并认读路边店铺、标志牌上的汉字
教学反馈
•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老师纠正并引导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用学过的汉字写一篇短文
……
(未完,总字数:xxx)。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课:识字《松鸡》课程目标:1.认读字词:松鸡、高兴2.会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1.教授生字词:松鸡、高兴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难点:1.阅读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学课件2.学生: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呈现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逐句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字义。

3.练习:适当安排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反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松鸡、高兴2.朗读课文第二课:古诗《春晓》课程目标:1.了解古诗《春晓》的意境2.会默写古诗教学重点:1.教授古诗《春晓》的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1.古诗诗意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古诗的教学材料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美好。

2.学习:朗读古诗,解读古诗的含义。

3.讲解:分析古诗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默写:让学生尝试默写古诗。

作业布置:1.默写古诗《春晓》2.体会古诗的意境,写一段感想第三课:阅读课《小羊和奶妈》课程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认读生字词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解读课文内容2.教授生字词教学难点:1.阅读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文内容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呈现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小羊、奶妈2.朗读课文并理解内容……(继续设计后续课程内容)以上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部分内容,希本对教学有所帮助。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第 1 单元内容多彩的春天页码:_1__至_ 23_页执笔教师: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万”等65个生字,会写“万”等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柳树醒了》和《古诗两首》。

3)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

2)用观察讨论法,教师指导方法指导书写生字。

3) 利用“自由读,合作读、比赛读,角色表演”等方法熟练朗读课文。

4)图文结合、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春雨的作用,培养学生喜爱春天,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美。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内容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识字课文选的是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春天的话题。

单元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400个生字以上,会写100个生字以上,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还会利用形声字来记忆生字,在绳子的书写方面,懂得观察字形,分析笔画,学生在朗读方面也有了较好的语感,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短小的文章。

多数学生能看懂图意,较好的和同学进行口语交际。

并能看图写一两句话。

单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

单元教学难点:1)会认“万”等65个生字,会写“万”等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柳树醒了》和《古诗两首》。

3)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计划用12 课时完成教学(总课时)课题名称:识字一页码:2—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万”、“认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2、过程与方法:1、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熟悉朗读课文。

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实验活动:学生进行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感受温度变化等,增强对季节变化的理解。
(3)游戏互动:教师设计春夏秋冬主题的游戏,如季节猜谜、四季歌曲演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创意表达: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悟和想象。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四季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对于季节变换的原因,我会通过举例和图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四季相关的实际问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季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四季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本节课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图片、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8. 季节与健康养生:四季变化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如春季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夏季应防晒、防暑,保持饮食清淡;秋季应注意润燥,多吃水果蔬菜;冬季要保暖、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 春夏秋冬(第1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 春夏秋冬(第1课时)

第1课 春夏秋冬(第1课时)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语文课。

有一个问题问问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春季。

教师: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除了春季还有哪些季节呢? 学生:夏季、秋季和冬季。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第一课《春夏秋冬》。

一、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教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并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教师指名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易错音。

注意:“霜、降”是后鼻音,“吹、池、入”是翘舌音。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多种形式朗读。

教师:老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自己读得不准的字的字音。

(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

(1)学生听教师范读后,再读课文。

(2)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3)开火车读。

(二)探究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读生字。

教师:本课一共有8个生字,你都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学生读生字。

教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些生字,一定要读准字音。

师生齐读生字。

2.多种形式识记生字及偏旁。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霜”和雨字头。

教师:同学们见过霜吗?在哪里见到的?它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学生1:我在窗户上见过,霜是白白的。

学生2:我在树叶上见过,霜白白的,毛茸茸的,有点像小雪花。

教师: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吗?寒冷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植物或其他物体上,这就是霜。

我们一起来观察观察这个字。

它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新偏旁,叫雨字头,表意,下半部分是“相”,表音。

我们一起读读由这个字组成的词语。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角色扮演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分散问题,并采取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我还会加强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以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好。
课后作业
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描述燕子、小鱼和小蚂蚁在下雨前的行为变化。
2. 今天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一只燕子,它在低空中飞翔,好像在寻找什么。我还看到了一条小鱼,它从水里游出来,呼吸了一下空气,又游回去了。我发现,当天气要下雨的时候,动物们会有一些特别的行为。
3. 我发现,当天气要下雨的时候,我家的狗狗会躲进它的窝里,不出来。我想,它可能是怕被雨淋湿。
4. 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护动物和环境,因为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动物们就会失去家园,我们也会受到伤害。
-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关爱动物
- 保护环境
- 探索自然奥秘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1. 动物行为变化: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要下雨了》,通过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的行为变化,了解了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学生需要掌握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到水面呼吸、蚂蚁搬家等行为变化。
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如“燕子、飞、低、鱼、游、水、蚂蚁、搬家”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 春夏秋冬(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 春夏秋冬(第2课时)

第1课 春夏秋冬(第2课时)1.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2.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师: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

现在我们来复习学过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读生字。

3.教师听写生字,并随机抽取检查听写情况。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我们先看看教材中的内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观察这四幅图各画了什么内容,分别是什么季节。

1.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思考。

2.班级内交流分享。

(1)学习第一幅图。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教师:第一幅图画了什么?学生:花、柳枝和青山。

教师:图中的花是什么花呢?柳枝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图中的花是桃花,柳枝绿绿的,在随风飞舞。

教师:柳枝在随风飞舞,所以除了花、柳枝和青山,图中还有什么?学生:春风。

教师:春季是四季的开始,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春季到了,春风来了,树绿了,草绿了,花也开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春风”这个词。

师生齐读。

(2)学习第二幅图。

教师:第二幅图画了什么?学生:荷叶、荷花和雨。

教师: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夏季。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荷花盛开代表着夏季的到来。

你看夏雨哗啦啦地落下来了,落到了荷花上,荷叶上滚动着小雨珠。

夏雨还会落到哪里呢?学生:落到树叶上,落到池塘里,落到农田里……教师:我们一起读读“夏雨”这个词。

师生齐读。

(3)学习第三幅图。

教师:在第三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叶子上有霜。

教师:叶子上这些白白的东西就是霜。

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叶子有一些发红。

教师:有一句古诗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说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艳丽。

我们再读读“秋霜”这个词。

师生齐读。

(4)学习第四幅图。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要下雨了》,本课是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第一课时。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要、下、雨、了”等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生字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有:要、下、雨、了、虫、子、洞、快、满、关、前、边、走、家、了、也、小、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蜻蜓、飞、低、都、知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课《要下雨了》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13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通过学习生字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其次,通过观察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再次,通过朗读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有:要、下、雨、了、虫、子、洞、快、满、关、前、边、走、家、了、也、小、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蜻蜓、飞、低、都、知道。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文具的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文具的家》是一篇针对一年级下册学生的语文课文,旨在通过趣味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文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故事围绕一名小学生,通过其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经历,教育学生如何爱护文具,并妥善保管,使之成为学习的好伙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读写与文具相关的词汇,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学习,让学生掌握爱护文具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文具词汇的记忆与运用:一年级学生词汇量有限,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记忆。

2. 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将爱护文具的理念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需要持续的训练和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与教辅: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本、《文具的家》教学辅导书。

- 实物展示:各种文具实物,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 多媒体课件:PPT展示故事情节,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日常使用的文具,引起学生对文具的注意。

2. 新课内容学习:朗读《文具的家》,讲解文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爱护文具。

4. 实践操作: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自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和整理文具。

5. 总结与反思:回顾课程内容,强调爱护文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左边列出重点文具词汇,右边配以相应的实物图片。

故事情节将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抄写文具词汇,并造句。

-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整理自己的文具盒,并记录过程。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实践记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中来,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春夏秋冬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2姓氏歌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师生)2.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

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

(猜谜法)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

(熟字拆解法)双:又又成双。

(部件组合法)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

(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

(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1.复习写字姿势。

(“三个一”)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