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式瞄准镜的原理

合集下载

全息瞄准镜原理

全息瞄准镜原理

全息瞄准镜原理
全息瞄准镜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制作的瞄准镜,它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瞄准效果,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

全息瞄准镜的原理是基于全息技术,通过记录和再现物体的全息图像来实现瞄准功能。

全息技术是一种记录和再现物体波前信息的技术,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来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像。

在全息瞄准镜中,首先需要使用激光光源照射物体,将物体的波前信息记录在全息记录介质上。

全息记录介质可以是光敏材料或者光学晶体,它能够记录物体的干涉图样和衍射信息。

接着,再次使用激光光源照射全息记录介质,就可以再现物体的全息图像。

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任意位置观察物体的全息图像,实现精准瞄准的效果。

全息瞄准镜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立体的图像,相比传统的瞄准镜,全息瞄准镜的瞄准效果更加精准。

它可以消除视角偏差和视觉畸变,使得瞄准更加准确可靠。

此外,全息瞄准镜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适应环境广泛等优点,使得它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全息瞄准镜还被应用于医疗设备中。

例如,手术
用全息瞄准镜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定位和操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全息瞄准镜还被应用于虚拟现实技术中,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沉浸式的体验。

总的来说,全息瞄准镜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制作的瞄准镜,它能够提供更加精
准的瞄准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全息瞄准镜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全息瞄准镜原理

全息瞄准镜原理

全息瞄准镜原理
全息瞄准镜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实现瞄准功能的光学镜。

它的原理基于全息干涉的产生和利用。

首先,全息瞄准镜使用激光束产生一个参考光源。

然后,通过一个分束镜将参考光束分成两个光束:一个参考光束和一个物光束。

物光束经过一个光学系统并通过中介物体,例如枪口前的空气。

物光束携带着从枪口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接下来,将分束镜搭配合适的透镜和反射镜,使得分束镜产生的参考光束和物光束重叠到同一个位置上。

这样,在瞄准镜的接收面上,参考光束和物光束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使得瞄准镜的接收面上形成了一个全息图案。

这个全息图案保留了物光束携带的反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信息。

之后,当观察者通过瞄准镜看着接收面时,他们将能够看到一个立体的、具有空间感的图像。

通过观察这个全息图案,射手即可准确地瞄准目标。

因为全息图案是在空间中重建的,所以观察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案,而不会影响图像的形态。

综上所述,全息瞄准镜利用全息技术实现了精准的瞄准功能。

它的原理是通过分束镜将参考光束和物光束分开,并在接收面
上形成全息图案。

观察者通过观察这个全息图案,即可准确地瞄准目标。

全息式瞄准具原理详解及其主流型号介绍

全息式瞄准具原理详解及其主流型号介绍

瞄准具大介绍之光学瞄具———全息瞄准具部分主页君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全息光学瞄具的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作为一个比较新奇的技术,大家想必对这种听起来就十分酷的装备的原理和历史比较好奇,主页君到处查找求证,写出这篇文章。

由于今天的内容涉及的东西比较复杂,但又十分关键的,主页君也不是专业的物理系学生,所以肯定会有解释不详细甚至错误的地方,到时候欢迎大家指出。

我们最常见到的全息瞄准具的外形和前一篇文章介绍的反射式瞄准具(红点镜)十分相像,甚至使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两像重叠”的方式来瞄准,所以有很多朋友都把它们混淆,实际上它们有很大的不同,相信各位看官只要仔细的看懂了今天这篇文章,就不会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了。

先看看这个全息瞄准具的宣传视频。

/v_show/id_XMjc0OTAzNTA0.html(两种瞄具,上面是EOTECH的553型全息镜,下图是TRIJICON的RMR小型红点镜,如果不注意它们的大小区别的话,外形确实很相似)说到全息瞄准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全息”这;两个字,可以说正是这个“全息”才能让这个瞄具成为全息瞄具(+_+这不是废话么)。

为了让解说更直观,我们来看看这张图这个图是全息瞄准具的光路图,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实际上准直反射镜、平面反射镜甚至那个反射衍射光栅我们可以暂时忽略,就把这幅图片简化成下面这个模型。

看到这一步,你就会发现这个光路与前面介绍的反射式瞄具有些不同了。

为了解说方便我们把这两个光路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如上面两张图,左边的图为反射式瞄准具的光路,右边为全息瞄具的光路,仔细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反射式瞄具中我们看到红点的实际上是一个处于析光镜焦点处激光管的像,光线在经过反射后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而全息瞄具中,我们看不到类似于红点的东西,光线在穿过全息板前和全息板后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直接看那束平行激光,想必会亮瞎狗眼,但是透过全息板,准确的说是经过全息板“处理”后,我们却看到了分划的图像。

全息瞄准镜的原理与应用

全息瞄准镜的原理与应用

全息瞄准镜的原理与应用1. 前言全息瞄准镜是一种基于全息技术的光学设备,它通过记录光的相位和幅度信息,实现了更加精确的瞄准和观测。

本文将介绍全息瞄准镜的原理以及其在军事、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2. 全息瞄准镜的原理全息瞄准镜利用全息技术,将瞄准模式记录在光敏材料上。

与传统的瞄准镜相比,全息瞄准镜可以记录并重现更多的信息,包括光的相位、幅度、方向和波长等。

下面是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干涉:全息瞄准镜使用一束激光将参考光与被测物体反射的物体光进行干涉。

根据干涉光的光程差,可以记录下物体的相位和幅度信息。

•记录:干涉图样被记录在光敏材料上,如银盐片或聚合物。

光敏材料对光的相位和幅度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准确地记录下干涉图样。

•再现:通过读取光敏材料,在瞄准时用一束激光照射光敏材料并形成全息图样的光。

光束通过光敏材料时发生干涉,生成与原始物体光相同的干涉图样。

3. 全息瞄准镜的应用全息瞄准镜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全息瞄准镜在军事、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的几个典型应用。

3.1 军事应用全息瞄准镜在军事装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精确记录并再现瞄准模式,使得士兵能够更加准确地瞄准目标。

同时,全息瞄准镜还可以实现多种瞄准模式的切换,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效果。

3.2 航空航天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全息瞄准镜被广泛应用于飞行模拟器和导航系统中。

通过记录和再现飞行器的光学信息,全息瞄准镜可以提供逼真的飞行环境,帮助飞行员进行仿真训练和实际操作。

3.3 工业应用全息瞄准镜在工业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机械加工、组装和测量等工序中,帮助操作员精确地定位和操作。

同时,全息瞄准镜还可以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瞄准和校准,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结论全息瞄准镜是一种基于全息技术的先进光学设备,它通过记录光的相位和幅度信息,实现了更加精确的瞄准和观测。

全息瞄准镜在军事、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更优质、更精确的解决方案。

4变点全息瞄说明书

4变点全息瞄说明书

4变点全息瞄说明书全息瞄是一种高级瞄准技术,通过使用激光和反射镜等技术手段,实时捕捉目标图像,将其投射到瞄准器上,提供更准确的瞄准信息。

而4变点全息瞄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瞄准器类型之一,具有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

首先,4变点全息瞄具有生动的图像显示功能。

与传统的红点瞄准器相比,4变点全息瞄能够在瞄准器上生成高清晰度的图像,使目标图像更加鲜明清晰。

这不仅使得射手能够更快速地发现目标,还可以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提供清晰的视觉反馈,提高射击的命中率。

其次,4变点全息瞄具备全面准确的瞄准信息。

为了提供更精确的瞄准指导,4变点全息瞄拥有多种瞄准模式。

通过简单的操作,射手可以轻松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瞄准模式,例如单点、多点、全息或投影等。

这样一来,无论是远距离射击还是近距离的快速射击,4变点全息瞄都能够提供准确的瞄准信息,帮助射手轻松击中目标。

此外,4变点全息瞄还具备强大的自动校准和自动修正功能。

在射击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和枪械本身的影响,瞄准器可能会出现偏差。

而4变点全息瞄内置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通过检测环境条件和枪械参数,自动进行校准,确保瞄准的准确性。

射手无需手动干预,只需专注于目标,系统会自动修正瞄准点位,减少射击误差,提高射击效果。

最后,4变点全息瞄具备指导意义。

对于新手射手而言,瞄准是一个必需的技能。

而4变点全息瞄通过图像显示和多种瞄准模式的选择,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加直观和有效的指导。

新手可以通过观察瞄准器上的图像,学习正确的瞄准方法和步骤,并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射击水平。

总之,4变点全息瞄作为一种高级的瞄准器类型,具有生动的图像显示功能、全面准确的瞄准信息、强大的自动校准和修正能力,以及指导意义等优点。

它在现代射击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高了射击的命中率和效果,还为射手提供了更多瞄准的选择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激光全息瞄准镜及其研究进展

激光全息瞄准镜及其研究进展

人眼
图 2 E e h公 司 第 二 代 5 1系 列产 品照 片 OT c 5 图 1 全 息 瞄准 镜 的工 作 原 理 图
另外 该公 司还有两种 专 门为 非致命 武器研制 的 X S 一 P2
作者 简介 : 刘影 , , 士, 女 博 中国人 民解放 军装 甲兵工程 学院基础部理化 室教 员。
激光器 , 由于光源 的限制 , 当时没有形成装备 。 直到上世纪 9 O 年代 , 导体激光 器技术逐渐 成熟 , 半 使这项技 术才得 以在轻
武器上应用 。在 19 9 5年 . R M建立 了一家子公司 .称 为电 EI
点 , 瞄准镜 特别适用于敌我双方 的近距离动对 动射击 。其 该
2 全 息 瞄准镜 研 究进展
全息 瞄准镜 的研 究起源于上世纪 7 0年代 E I ( n i RM E v . rn e t eerhIstt o c i n)为美 国国防部研制 o m na R sac tue f hg l n i Mi a 的全息 瞄准 系统 , 主要是用 于作 战飞机 。照明光源为 H — e eN
s E E&T c cINc E HN。L Y V s。N 科技视界 l 3 。G I
0 引言

这就像 是将 目标 与武器 之间用 一条无形 的直线连 在 了
起. 如大家熟识 激光瞄准镜 , 光器发 出的红色激 光照射 激 到 目标上就 可以准确 瞄准 , 只不过在 这里 红色激光变成 了在 无穷远处的分划线像。
全息 瞄准镜是 以全息术 为理论 基础 的一种 适合 近距离 作战的新型瞄准镜 , 十世纪末才走上应用 。和红点瞄准镜 、 二
激光导 向瞄准镜 等其 他光学瞄准镜相 比 , 全息 瞄准镜具有 以 下特点 : 1全息光学元 件所呈现的分划 图像是 虚像 , () 光源对

什么是红点瞄准镜什么是全息瞄准镜,他们有什么用处今天科普解密

什么是红点瞄准镜什么是全息瞄准镜,他们有什么用处今天科普解密

什么是红点瞄准镜什么是全息瞄准镜,他们有什么用处今天科普解密红点和全息瞄具的共同点就是瞄具本身都是(基本)无放大的瞄准具(之所以说基本因为某些红点瞄具如改版前的trijiconn MRO是1.05x,因此被抱怨不少,最近出新版才回到真1x)。

那么我们看一下,同为大概一倍的非放大瞄具,我们有哪些选择。

首先最简单的就是机械瞄具或俗称铁瞄。

主流军枪就是缺口准星和觇孔准星两大类。

竞技用还有更复杂的且不说。

那么无论哪一种,本质上都是利用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即利用前后瞄形成一条直线,然后直线的延长线在给定距离上与弹道相交。

意味着在给定距离上这条线穿过的目标会被命中。

机械瞄具可以非常可靠耐操,而且使用得当也可以有不错的精度。

但有俩短板。

首先,机械瞄具的上述瞄准原理,决定了想略精确射击,必须要精确的对正前后瞄。

因为前后瞄对正一个小偏差,都会反映在弹着点上的明显变化。

原因比较显然,前后瞄之间距离通常半米到一米之间,而枪口到目标常常是几十米到几百米(典型的机械瞄具使用距离)。

意味着瞄具端的偏差会因此被明显放大。

也即是说,略要求精确的射击,都要首先完成前后瞄的精确对正(本质上是调整瞄准眼的位置,使眼和前后瞄一线)。

对于训练有素的射手,步枪上肩贴腮手枪举枪到眼前同时常常就完成了对正,但对于没那么多训练的普通射手,或者处于复杂环境因而可能动作产生偏差的射手,上述对正仍可能需要额外时间,和/或难以实现精确对正。

其次,在对较远目标射击时,因为前瞄宽度固定且为了可靠和方便瞄准,不可能太窄,会使得射击较远敌人时前瞄挡住目标而让瞄准不便的情况。

当然,有经验的射手仍可以使用前瞄平台和目标同时居中的方法来实现瞄准,但在精度和方便程度上仍有提升的余地。

那么为了解决上面这些问题,一系列光学/电子瞄具被发明出来,其中就包括红点和全息瞄准器。

同时也包括一倍倍率的非放大光学瞄具。

作为本问题的重点,我们后面说红点和全息,先说(含)一倍光这类瞄具目前有两大类,一个是所谓卡宾镜放在最低倍数时即为非放大瞄具。

全息瞄准镜在使用特点

全息瞄准镜在使用特点

全息瞄准镜使用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说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两样事物,作为瞄准镜中的一种,全息瞄准镜在使用的时候既有跟其他瞄准镜相同的地方,也有跟其他瞄准镜不同的地方。

全息瞄准镜在使用时具备哪些特点呢?
特点一,能够瞄准运动中的物体。

打过猎的朋友都知道,静止的物体不像运动中的物体好猎杀,这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这样我们在使用瞄准镜的时候就能够对它们进行精确定位,猎杀也就容易了,但是运动中的物体它的位置是变化不定的,这样既使我们有高倍瞄准镜的帮助,也不能猎杀它们。

使用全息瞄准镜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全息瞄准镜有自动定位的功能,即使目标物体在不停的运动,我们也能够准确的瞄准镜猎杀它们。

特点二,使用范围广泛。

有些瞄准镜只能在打靶的时候使用,有些瞄准镜只能在野外打猎的时候使用,它们的使用范围相对于全息瞄准镜来说真是太小太小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娱乐的氛围也越来越广,全息瞄准镜的使用氛围也越来越大:奥运会中的射击项目、海陆空的军事演习……都可以找到全息瞄准镜的影子。

特点三,耐磨损。

因为操作不小心等原因,瞄准镜在使用的时候镜片难免会破裂,别的瞄准镜镜片破裂之后就不能用了,全息瞄准镜则不同,即使镜
片碎裂,我们依然能够使用它们,直到射击工作完成。

全息透镜的原理和应用

全息透镜的原理和应用

全息透镜的原理和应用1. 简介全息透镜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制造的特殊透镜,利用干涉的原理来形成光学信息。

全息透镜与传统透镜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光学信息存储能力。

2. 原理全息透镜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

当两束光线相交时,它们会产生干涉条纹。

全息透镜通过记录干涉条纹的方法来存储光学信息。

具体原理如下:•全息透镜首先使用激光束将物体进行照射,将物体的光波记录在感光介质上。

•使用参考光束同样照射感光介质,使其与记录物体光波的部分发生干涉。

•干涉条纹被固定在感光介质上,并形成了全息透镜。

3. 各种类型的全息透镜全息透镜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

3.1 折衍式全息透镜折衍式全息透镜是最简单的全息透镜类型。

它通过控制光的相位来实现成像。

折衍式全息透镜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图像处理等领域。

3.2 体积式全息透镜体积式全息透镜是一种将物体完全记录在全息透镜中的类型。

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光学信息存储容量。

体积式全息透镜在图像存储、信息传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3.3 衍射式全息透镜衍射式全息透镜通过光的衍射来实现成像。

它可以产生三维图像,广泛应用于全息术、虚拟现实等领域。

4. 全息透镜的应用全息透镜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4.1 光学领域全息透镜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制造中。

它们可用于改善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成像效果,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

4.2 图像处理全息透镜可以用于图像的存储和处理。

通过使用全息透镜,可以实现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更大的信息存储容量。

4.3 电子显示全息透镜可以应用于电子显示领域。

通过使用全息透镜,可以实现更薄、更轻、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

4.4 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领域,全息透镜可以用于产生真实的三维图像和增强现实体验。

5. 结论全息透镜是一种利用干涉原理制造的特殊透镜。

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光学信息存储能力。

全息透镜在光学仪器设计、图像处理、电子显示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术的原理及其在显微镜技术中的应用

全息术的原理及其在显微镜技术中的应用

全息术的原理及其在显微镜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也不断地提高。

显微镜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科研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息术的发展,全息显微镜作为一种新型显微镜正在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简单介绍全息术的原理,并探讨其在显微镜技术中的应用。

一、全息术的原理全息术是一种记录光波干涉相关信息的技术。

在全息术中,将可见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称为参考光波,另一束为物光波。

当这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产生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是在相空间中记录下物体形态和位置等信息的。

在全息术中,通过记录这些干涉条纹,并保留干涉的相位信息,将其保存到一个介质中,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物体三维结构的鬼影,也称为全息图。

全息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光学信息载体,它记录了物体原来所有的相位信息。

与传统的拍摄方式不同,全息图记录了光的相位信息,从而可以在重建时还原物体的形态和位置信息。

全息图可以用于三维成像、光学显示、光波分析等方面。

二、全息显微镜的应用全息术的应用在显微镜领域中也有很大的发展。

与传统的透射式显微镜不同,全息显微镜通过全息技术将光束分为物光和参考光,通过干涉重建来还原物体的三维形态。

全息显微镜与透射式显微镜相比,在成像方面具备以下优势:1. 三维成像能力。

传统的透射式显微镜只能呈现物体的二维图像,而全息显微镜则可以通过干涉重建得到物体的三维形态图像,具备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2. 抗污染能力强。

在透射式显微镜中,光线通过样本时会被散射或吸收,容易产生杂散的光线,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全息显微镜则采用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重建方法,可以抑制样品中杂散光的影响。

3. 成像速度较快。

在透射式显微镜中,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的成像效果,通常需要使用高数目的像素来记录图像,从而导致成像速度较慢。

而全息显微镜通过干涉重建,可以使用较少的像素来记录图像,从而实现了快速成像。

在显微镜领域中,全息显微镜还可以应用于高分辨率成像、低照度成像、动态成像等方面。

全息瞄准镜工作原理

全息瞄准镜工作原理

全息瞄准镜工作原理
全息瞄准镜是一种通过光学和干涉原理来实现瞄准功能的设备。

它主要由一个光源、显影装置、全息光栅和光敏材料组成。

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光源发射出一束光线,经过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全息光栅表面。

2. 曝光时,光线被分为两个部分:直射光和散射光。

3. 散射光通过全息光栅的微小凹槽,形成了干涉现象。

具体来说,散射光与光栅表面反射的参考光发生干涉。

4. 干涉时,光的相位差导致干涉条纹的形成。

这些干涉条纹是一种关于反射光波到达观察者空间位置的信息。

5. 全息光栅上的干涉条纹被照射到光敏材料上,使得这些干涉条纹被记录下来。

6. 显影时,光敏材料中的记录被显影剂反应,辅以其他步骤,使光敏材料上的干涉条纹得以可视化。

7. 观察者使用裸眼或者使用专门的驻波镜来观察显影后的图像。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判断目标物体或者光源的位置。

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基于干涉原理,利用光波的相位和干涉
现象来记录和再现光波的空间信息。

相比传统瞄准镜,全息瞄准镜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深度、反射率等,从而提高瞄准的精度和可靠性。

全息瞄准镜原理研究实验

全息瞄准镜原理研究实验

全息瞄准镜原理研究实验王海林;何佳竻;张言;王海燕【摘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全息照相技术,了解全息照相的应用及最先进的瞄准镜特性和功能,设计了全息瞄准镜原理研究实验.实验内容主要为搭建全息瞄准镜原理光路,测量所拍全息片"+"字叉虚像纵向距离和横向方位角,拍出满足全息瞄准镜基本要求的全息片.该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开设,并可以做一定的拓展和延续,使学生提前接受科研基础训练.【期刊名称】《物理实验》【年(卷),期】2017(037)012【总页数】4页(P14-16,20)【关键词】全息照相;全息瞄准镜;方位角【作者】王海林;何佳竻;张言;王海燕【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8.1全息照相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经典实验,含有丰富的物理学发展史及物理学概念[1],是其他任何物理实验不能相比的. 英国物理学家盖柏于1948年提出全息概念并于197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激光的出现促进了全息照相的发展和完善,激光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40年内共4次11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生通过调节光路、拍全息照片、显影定影处理、全息照片再现,看到了十分逼真的立体像. 虽然实验时间约3 h,但实验最后留给学生的往往就是一张立体像,对全息照相所包含的激光、单模、单色光、光波、波的叠加、相干长度、干涉、衍射、物光、参考光、再现光、防振、抗振平台、感光乳胶、显影定影等重要概念往往印象不深,对全息照相技术的应用更不清楚,没有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目的.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可继续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创新和研究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尽早接受科研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2-7]. 研究与创新性实验内容必须以完成的物理实验内容为基础,所需仪器设备及元器件为实验室的常规装配,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够学习新知识,具有研究性和创新性,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兴趣. 本文介绍以全息照相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完成一项研究与创新实验——全息瞄准镜原理实验,经过2组学生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实验开设的目的.全息瞄准镜工作原理如图1(a)所示,再现光为半导体激光经光学系统后产生的平行光,波长通常选择635 nm或650 nm. 再现光照射全息片H ,全息片H的1级衍射波产生的“+”字叉虚像位于H右边目标平面上,人眼位于H的左边. 瞄准时,只要看到“+”字叉虚像中心与目标重合,即实现了精确瞄准. 也可以说看到的“+”字叉虚像中心位置就是着弹点位置. 该瞄准镜使用时不影响眼睛观看目标的视野,双眼舒适瞄准,瞄准变得更快更容易[4-6].图1(b)为全息瞄准镜实物照片. 全息瞄准镜是瞄准镜家族里的最新一代产品,已被很多国家的部队列装,应用场景广泛,被誉为现代瞄镜的一个革命. (思考题1 : 全息瞄准镜与传统的光学瞄准镜,特別是红点瞄准镜相比,有哪些优特点.)全息瞄准镜中全息片为菲涅耳型全息图,拍摄原理光路如图2所示,与多数高校大学物理实验中光路类似[1,7]. 光源为单模He-Ne激光,波长为632.8 nm,透镜L1扩展光束照射分划板,分划板由毛玻璃和贴在表面带有“+”字叉图型的菲林片组成,分划板位于物镜L2的焦点附近,分划板纵向(光轴方向)位置精密可调,可使分划板等效位于全息干板H前一定距离处(如50 m,100 m). 物镜L2的出射光束为物光垂直照射全息干板H,透镜L3和L4产生平行光为参考光,平行参考光与物光夹角为45°~60°,BS为分光镜,M为全反镜.光路调节要求、拍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与大学物理实验全息照相相同. 全息干板拍摄面积约为30 mm×30 mm,全息干板曝光以后进行显影、定影以及漂白处理,得到透明度很好的相位型全息片.如图1(a)所示,用波长635 nm或650 nm半导体激光器(前端无小透镜,发散光)和一口径40 mm左右的成像物镜形成平行光为再现光,以近似拍摄的角度照射全息照片,透过全息片可看到清晰的“+”字叉像. (思考题2: 全息照片再现光波长与拍摄时参考光波长不同,对再现时虚像位置有何影响?)1位学生拿1根直杆子,让杆与“+”字叉像重合,另一学生透过全息片看“+”字叉像和杆,眼睛左右移动,可看到“+”字叉像与杆有相对运动,如图3所示. (思考题3: 眼睛向某一方向移动,相对于直杆,可看到“+”字叉像与眼睛运动方向相同情况,也有相反方向运动情况,为什么?)改变杆与全息片之间的距离,直到眼睛与“+”字叉像与杆之间无相对运动,这时杆与全息片之间的距离就是虚“+”字叉像与全息瞄准镜的距离,这是瞄准镜的一个重要参量.根据测量的直杆与全息片之间的距离,调节分划板位置,再拍摄全息片,再测量,直到获得距离为50 m或100 m或其他指定值的全息片.在射击瞄准时必须知道目标的距离,就必须把虚“+”字叉像横向角分量设计为固定值. 在航海和军事领域,方位角采用密位(mil)测量很方便. 中国通常采用6 000密位制,即1圆周等分成6 000份,1份为1密位. 1密位可以粗略地看作1 000 m外,正对观察者的1 m长的物体的角度,如图4所示. 所以,要准确给出虚“+”字叉像中心圆点、圆环内外径方位角,瞄准人员在瞄准时就可测出目标距离即瞄准密测距,进行着弹点调整,如图5所示,以提高远距离射击准确率. 方位角测量方法在本实验中可用虚像测量法和实像测量法,此方法方便简单,也可通过由准直管和视场镜组成的系统进行测量.虚像测量法与前面的测纵向距离方法相同,杆上有长度刻度(水平标尺),在不同的纵向位置处,测出中心圆点以及圆环内外直径即可. 由于距离远,虚像边缘不清晰,与其他方法相比,误差最大.实像测量法就是把全息片前后表面对调,在人眼观测方某些位置处放上观察屏,可看到“+”字叉实像,用尺子直接测量就可得到所需数据,由于是近距离观察测量,比虚像法测量精度高. (思考题4: 在什么情况下,菲涅耳全息片再现时实像和虚像大小相同?)视场镜法是正规的测量方法,虚像的纵向距离和横向方位角都可以测量,其测量光路如图6所示,其中视场镜为BJ-025型,准直管的焦距为500 mm,准直管具有测角功能,半导体激光器和物镜组成平行光照射全息片,测量时将视度筒与准直管的光轴置于全息片虚“+”字像的中心,调整光路使视场镜内的虚“+”字像最为清晰,通过准直管和视场镜里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有关的测量数据.全息瞄准镜中对全息片的质量指标要求非常高,除虚像纵向距离和横向方位角外,还有图像清晰度、全息片的噪音、衍射效率、全息片透明度、全息图长时间保存及使用时性能稳定等,这些内容都可作为该实验的拓展和延续. 瞄准器中的再现光使用的是波长为635 nm或650 nm的半导体激光,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与温度有关,这就造成虚“+”字像位置不稳定,导致瞄准器失去瞄准功能. 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使用补偿光路,即在光路中增加一片补偿光栅,使全息瞄准器对半导体激光器波长变化非常敏感[8]. 具有补偿光路的全息瞄准系统也可作为研究和创新实验内容.【相关文献】[1] 李相银,徐永祥,王海林,等.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蒋林华. 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来源、扩展与选择探析[J]. 物理实验,2004,24(7):24-27.[3] 王海林,李相银,王志兴.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突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21-124.[4] 孙萍,邵明华,叶淼. 空间光调制器特性及其在数字全息中的应用[J]. 物理实验,2016,36(11):1-6.[5] 宋谦,杨王飞,潘永华. 提高菲涅尔全息图再现像质量的方法[J]. 物理实验,2016,36(7):32-35.[6] 马晓航,熊畅,陈楷东,等. 利用白光的双缝干涉测量介质薄膜的折射率[J]. 物理实验,2016,36(8):35-38.[7] 黎亚楠,杨鹰,严霞,等. 探究不同散射介质中全息实像的清晰度[J]. 物理实验,2015,35(5):37-42.[8] Murthy N R, Kumar P R, Raghavender 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holographic sighting system used for small arm weapons in close quarter battle situations [C]. IEEE DEST 2010,2010:678-682.[9] 谢敬辉,孙萍. 全息术的新进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3(2):133-139.[10] 张远颖,任雪畅,炉庆洪,等. 潜式全息瞄准器的光学系统设计[J]. 中国激光,2014,41(6):209-214.[11] 于美文. 光学全息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12] 王海林,朱日宏. 全息瞄准器中虚像漂移分析[J]. 中国激光,2011,38(10):217-219.。

激光全息瞄准镜及其研究进展

激光全息瞄准镜及其研究进展

2012年03月第07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0引言全息瞄准镜是以全息术为理论基础的一种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新型瞄准镜,二十世纪末才走上应用。

和红点瞄准镜、激光导向瞄准镜等其他光学瞄准镜相比,全息瞄准镜具有以下特点:(1)全息光学元件所呈现的分划图像是虚像,光源对外辐射小,有很好的隐蔽性。

(2)全息光学元件所呈现的分划图像直接落在被瞄准目标上,瞄准精度高。

(3)瞄准时可保持双眼睁开,扩大了视野,在射手头部与瞄准镜没有对准的情况下仍能迅速锁定目标,大大提高了瞄准速度。

基于以上特点,该瞄准镜特别适用于敌我双方的近距离动对动射击。

其在反恐维稳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美国等多国维和部队都配置了这种瞄准镜。

我国的武警部队目前也有配备,使用的是美国EOTech 公司的产品。

本文着重介绍全息瞄准镜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种采用全息光学元件———全息菲涅尔透镜作为准直、滤波和波长补偿的新型光学系统。

1全息瞄准镜工作原理全息瞄准镜的关键器件是全息光学元件(HOE: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经光学系统产生的平行激光照射在全息光学元件H 上,全息图的一级衍射波产生的分划线虚像落于H 右侧目标平面上,人眼从H 左边透过全息片H 观察,当分划线中心与目标重合,即可实现精确瞄准。

图1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图这就像是将目标与武器之间用一条无形的直线连在了一起,如大家熟识激光瞄准镜,激光器发出的红色激光照射到目标上就可以准确瞄准,只不过在这里红色激光变成了在无穷远处的分划线像。

2全息瞄准镜研究进展全息瞄准镜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ERIM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higan )为美国国防部研制的全息瞄准系统,主要是用于作战飞机。

全息式瞄准镜的原理

全息式瞄准镜的原理

缺口表尺机械瞄具的“四点”一线,即目标、准星、缺口表尺、眼必须保证在一条射击线上,由于人眼只有一个焦点,瞄准时要求在前三者之间来回聚焦,以确保准确。

一般内红点式瞄准镜即反射式瞄具是利用反射原理在无限远处成一虚像。

虚像与目标对准就保证射击线平直。

但是普通红点镜就只是透过一块平光玻璃观察。

要是镜片破碎或有异物污染,就不能使用。

同时反射式瞄准镜在瞄准长距离上的目标时,如果眼睛和红点不在一直线上,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全息瞄具的原理全息式瞄准镜采用衍射屏显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角全息屏显。

所谓衍射屏显方式,就是屏显的组合玻璃不再是平板镀膜玻璃,而是(双)曲面玻璃制成的全息透镜。

光线不是反射,而是衍射到射手的眼睛里。

其优点一是瞄准极其方便,可以让射手在一瞬间同时注意到瞄准标志和目标,也就是能始终保持视线清晰。

射手能在一瞬间以宽视场抓住目标并把瞄准标志压在目标上,而且在武器后坐或目标快速移动时也能很方便地继续把瞄准标志压在目标上。

总之,射击时,射手只需用肩抵住武器,双眼睁开,视线聚焦在目标上,瞄具的瞄准标志与眼睛、目标很容易构成一线,瞬间即可获得图象,比标准的缺口表尺瞄准要快得多。

因为是无放大倍率,镜面宽阔,可以同时睁开双眼瞄准,视场较好。

二是瞄准具镜片部分破损的情况下可以照用不误!因为成像的位置不会随着观察角度改变,而且即使镜面部分破碎或有异物污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未破损或未有异物污染的部分镜片进行瞄准。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保留并充分利用武器的缺口表尺。

当关掉全息瞄具时,全息瞄具不防碍缺口表尺的功能。

三是全息透镜还可以支持衍射非可见低功率IR光,支持夜视仪器瞄准。

缺点就是造价贵、技术要求高,只有少数国外厂家拥有优良的制造技术。

即使芦花暖鞋,菊花枕头,也觉温暖;即使粗食布衣,陋室简静,也觉舒适,一句“懂你”,叫人无怨无悔,愿以自己的一生来交付。

懂得是彼此的欣赏,是灵魂的轻唤,是惺惺相惜,是爱,是暖,是彼此的融化;是走一段很远的路,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依然在你的视线里;是回眸相视一笑的无言;是一条偏僻幽静的小路,不显山,不露水,路边长满你喜爱的花草,静默无语却馨香盈怀,而路的尽头,便是通达你心灵的小屋……瑟瑟严冬,窗外雪飘,絮絮自语说了这多,你可懂我了吗?若你知晓,无需说话,只报一声心灵的轻叹,那,便是我的花开春暖。

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

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

全息瞄准镜的工作原理全息瞄准镜是一种先进的光学瞄准装置,广泛应用于军事、执法和运动射击领域。

它利用激光束和全息原理,为射手提供快速、准确的瞄准解决方案。

激光束全息瞄准镜的关键部件是激光二极管,它发射低功率激光束。

这束激光被准直器整形,形成平行射线。

全息透射光栅平行激光束照射到全息透射光栅上。

该光栅是一种薄膜,上面刻有复杂的衍射图案。

当激光束通过光栅时,它根据图案衍射并重定向。

全息图像重定向的激光束再经过一个称为准直透镜的透镜,产生一个全息图像。

这个图像悬浮在瞄准镜镜片前方的空中,呈现一个准星或其他瞄准符号。

目镜射手通过目镜观察全息图像。

目镜充当放大镜,将图像放大到射手的眼睛。

无视差现象全息瞄准镜的一个关键优势是消除视差现象。

视差是指瞄准点与实际击中点之间的距离,通常发生在瞄准镜瞄准点偏离枪管轴线时。

全息瞄准镜的全息图像在无论射手的眼睛位置如何的情况下始终与目标对齐,从而消除了视差现象。

反射镜一些全息瞄准镜还配备反射镜,可将激光束反射回激光二极管。

这允许更紧凑的设计,因为激光束可在瞄准镜内多次反射。

轻量且耐用全息瞄准镜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例如铝或聚合物。

它们非常耐用,能够承受冲击、振动和极端温度。

红点瞄准镜与全息瞄准镜全息瞄准镜与另一种常见的瞄准装置——红点瞄准镜类似。

然而,全息瞄准镜利用全息图像技术,而红点瞄准镜则使用激光二极管直接投射红点。

全息瞄准镜提供更清晰、更锐利的瞄准点,视野更宽。

应用全息瞄准镜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军事:步枪、冲锋枪和狙击枪执法:手枪和步枪运动射击:手枪、步枪和霰弹枪狩猎:步枪和霰弹枪结论全息瞄准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利用激光和全息原理提供精确、无视差的瞄准解决方案。

它们轻巧、耐用且易于使用,在军事、执法和射击运动中都大受欢迎。

什么叫全息内红点瞄准镜。

什么叫全息内红点瞄准镜。

什么叫全息内红点瞄准镜?
内红点瞄准镜或者叫全息瞄准镜,都属于“反射式瞄准镜”,跟普通望远放大瞄准镜原理不同,他的结构相对很简单,一般没有倍数,也没有焦点,这种
瞄准镜内部只有一块玻璃片,用于反射光点,光点通常是红色或绿色,是由瞄准镜内部的一个发光管发出的,通过镜象反射到玻璃片上,射手通过调节玻璃上的光点来进行瞄准,光点可反射成圆点,或十字点,或十字圈点等不同形状,这种瞄准镜大多用于冲锋枪突击步枪手枪等需要快速瞄准的武器上,不能安装在狙击步枪上,狙击步枪需要装高倍的望远式光学瞄准镜用来放大远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

如下图:
本文由摩萨德装备网提供。

全息瞄准原理实验报告

全息瞄准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全息瞄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全息瞄准镜的制作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全息瞄准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全息瞄准原理是基于全息成像技术的一种新型瞄准方式。

全息成像技术是利用激光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光敏材料上,形成全息图。

全息图上的每一个点都记录了物体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因此可以再现物体的三维图像。

全息瞄准镜主要由光学系统、全息显示屏和控制器组成。

光学系统负责收集外界的光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全息显示屏。

全息显示屏上的全息图通过衍射现象,使光线进入人眼,形成目标的虚像。

射手通过调整控制器,使全息图上的目标虚像与实际目标重合,从而实现瞄准。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全息瞄准镜、激光器、分光器、透镜、全息感光底片、投影仪等;2. 实验材料:红纸、白纸、全息胶片、红色颜料等。

四、实验步骤1. 制作全息图: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分为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另一束作为照明光。

将照明光照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透镜校正后,照射到全息感光底片上。

将参考光直接照射到全息感光底片上,完成全息图的制作。

2. 制作全息瞄准镜:将制作好的全息图贴在全息显示屏上,将全息显示屏安装在全息瞄准镜的光学系统中。

3. 实验验证:将全息瞄准镜对准目标物体,调整控制器,使全息图上的目标虚像与实际目标重合。

观察瞄准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全息瞄准镜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准确瞄准。

2. 分析:全息瞄准原理利用了全息成像技术,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全息图上,形成三维图像。

射手通过调整控制器,使全息图上的目标虚像与实际目标重合,从而实现瞄准。

实验结果表明,全息瞄准镜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在军事、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结论1. 全息瞄准原理是基于全息成像技术的一种新型瞄准方式,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2. 通过实验验证了全息瞄准的准确性,为全息瞄准镜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3. 全息瞄准镜在军事、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瞄具原理

全息瞄具原理

全息瞄准镜原理:有反射式瞄准镜和全息衍射使用经验的人或者玩过某些FPS 游戏的人会觉得这两者的使用方法相同,都是把红点对准目标即可。

虽然二者的操作类似,但是那个“红点”的产生原理却大相庭径。

在反射式瞄准镜上看到的红点是光源的光照射到分划板上再经由分光镜的曲面反射到人眼中形成的虚像。

而在全息衍射瞄准镜上看到的红点则是用全息摄像/显像技术产生的分划板的全息图像。

全息瞄准镜的屏幕是一块全息照片,上面记录着通过分划板的透射光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

当然这个分划板是不会装在瞄准镜里的,它只是在工厂生产全息瞄准镜时拿来拍摄全息照片用的,全息瞄准镜的屏幕也就是对分划板拍摄的一张全息照片。

拍摄的方式是这样的:
激光器发出激光被分光器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经过透镜组括束并准直成平行光,作为参考光直接照射到全息感光底片上;而另一束光则经过括束后作为照明光照射到分划板上,从分划板上的透明部分透过后,再由透镜校正成平行光,最后也照射到全息感光底片上,这样就完成了对分划板的全息图像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对整个光路系统中的每个原件的位置、角度都有是有很严格的要求。

全息镜原理

全息镜原理

全息镜原理
全息镜原理是一种光学原理,它利用干涉、衍射和折射的特性,通过记录和再现多个光束的相位和幅度信息,实现了真实物体的三维影像效果。

全息镜是由一片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的,上面涂有光敏材料,如银盐晶体或光致聚合物。

首先,将一束激光分成两束:参考光和物光。

参考光经过镜面反射,直接射向全息镜,形成参考光波面。

而物光则是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射向全息镜,形成物光波面。

当参考光和物光相遇时,它们会在全息镜的表面产生干涉现象。

这是因为光波之间的超波干涉造成了光强的交叠和干涉条纹的形成。

更具体地说,两束光的波纹会相互叠加,而在干涉条纹的交叉点上,光的波长和相位会产生差异。

全息镜的表面记录了这种干涉图案,形成了一种叫做全息图的光学图像。

在记录全息图时,光敏材料会在干涉图案所在的位置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例如形成暗纹或形变。

这样,全息图就保存了参考光和物光的相位和幅度的信息。

当通过全息镜观察全息图时,需要使用与记录过程中相同的参考光。

这使得参考光和全息图上的物光再次相遇,根据干涉效应,全息图上的波前会重新构成物体的三维形态。

因此,观察者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物体影像。

总的来说,全息镜原理是通过使用干涉、衍射和折射的特性,
在光敏材料上记录和再现物体的相位和幅度信息,从而实现对真实物体的全方位三维影像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口表尺机械瞄具的“四点”一线,即目标、准星、缺口表尺、眼必须保证在一条射击线上,由于人眼只有一个焦点,瞄准时要求在前三者之间来回聚焦,以确保准确。

一般内红点式瞄准镜即反射式瞄具是利用反射原理在无限远处成一虚像。

虚像与目标对准就保证射击线平直。

但是普通红点镜就只是透过一块平光玻璃观察。

要是镜片破碎或有异物污染,就不能使用。

同时反射式瞄准镜在瞄准长距离上的目标时,如果眼睛和红点不在一直线上,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全息瞄具的原理全息式瞄准镜采用衍射屏显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角全息屏显。

所谓衍射屏显方式,就是屏显的组合玻璃不再是平板镀膜玻璃,而是(双)曲面玻璃制成的全息透镜。

光线不是反射,而是衍射到射手的眼睛里。

其优点一是瞄准极其方便,可以让射手在一瞬间同时注意到瞄准标志和目标,也就是能始终保持视线清晰。

射手能在一瞬间以宽视场抓住目标并把瞄准标志压在目标上,而且在武器后坐或目标快速移动时也能很方便地继续把瞄准标志压在目标上。

总之,射击时,射手只需用肩抵住武器,双眼睁开,视线聚焦在目标上,瞄具的瞄准标志与眼睛、目标很容易构成一线,瞬间即可获得图象,比标准的缺口表尺瞄准要快得多。

因为是无放大倍率,镜面宽阔,可以同时睁开双眼瞄准,视场较好。

二是瞄准具镜片部分破损的情况下可以照用不误!因为成像的位置不会随着观察角度改变,而且即使镜面部分破碎或有异物污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未破损或未有异物污染的部分镜片进行瞄准。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保留并充分利用武器的缺口表尺。

当关掉全息瞄具时,全息瞄具不防碍缺口表尺的功能。

三是全息透镜还可以支持衍射非可见低功率IR光,支持夜视仪器瞄准。

缺点就是造价贵、技术要求高,只有少数国外厂家拥有优良的制造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