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CT诊断_【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疾病CT诊断PPT课件

颅脑疾病CT诊断PPT课件
第68页/共131页
垂体瘤(MRI)
69
第69页/共131页
⑺脑转移瘤
• 以中老年多见,大多数为多发,男性最 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女性则为乳腺 癌,有10~15%的脑转移瘤其原发部 位不明。
• 多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皮层下,尤以顶 枕部或额叶多见。病灶呈浸润性生长, 中心常有坏死、液化。
70
第70页/共131页
119缺血性脑梗死病期与ct表现脑梗死的病期ct表现肿胀期梗死部呈低密度浅灰色周围水肿稍低密度占位效应有明显吸收期梗死部位呈低至等密度周围水肿减少占位效应减少造影效果有增强萎缩期梗死部位呈最低密度接近脑室密度黑色四周边缘清晰占位效应消失122脑梗死脑梗死123出血性梗死ct表现
一、概述
头部为大脑、延髓、神经的中枢, 是支配人体的知觉、运动的中心,神经 中枢产生病变,就会发生相应的症状, 所以我们应熟知中枢神经的功能,当病 人有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想到 某部可能发生病变,如果CT发现脑部 的病变,则应想到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这些生理病理基础,对读片及疾病诊断 有重要意义。
9
颅底蝶鞍层面
10
第10页/共131页
(二)鞍上池层面
•可见到的常用解剖结构:大脑镰、额叶、颞 叶、外侧裂池、鞍上池(为五角星型或六角 星型)、中脑、第四脑室、小脑半球。
11
第11页/共131页
鞍上池层面(平扫)
12
第12页/共131页
鞍上池层面(增强)
13
第13页/共131页
(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3
第3页/共131页
(二)层距与层厚
一般常规扫描,层距与层厚均为10

当扫描小的病变时,应采用
薄层扫描,如垂体瘤,听神经瘤,眼部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与X线平片比较优缺点分析
辐射剂量
头颅CT的辐射剂量较X线平片高,可能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价格较高
头颅CT检查价格通常高于X线平片。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无辐射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多参数成像
MRI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颅内病变。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 功能成像:MRI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情况。
颅脑损伤评估与治疗决策支持
急性颅脑损伤
CT可快速准确地显示颅骨骨折、 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急 性损伤表现,为临床急救提供重
要依据。
慢性颅脑损伤
对于脑积水、脑萎缩等慢性损伤 ,CT可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为
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颅内压监测
通过CT测量脑室大小、中线结构 移位等参数,可间接评估颅内压
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颅缝
各颅骨之间的连接缝隙, 如冠状缝、矢状缝等。
颅底
颅骨底部结构复杂,包括 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
颅内主要血管与神经
大脑动脉环
位于脑底,由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等组 成。
主要脑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 球及脑干等部位的血液。
主要脑神经
密度异常
如高密度影可见于出血、钙化 等;低密度影可见于水肿、梗
死等。
形态异常
如脑回增宽、脑沟变窄等提示 脑萎缩;局部脑组织肿胀提示 脑炎或肿瘤等。
脑室系统异常
如脑室扩大提示脑积水;脑室 变小提示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异常

05469_头颅CT精美PPT课件

05469_头颅CT精美PPT课件
误区二
忽视微小异常或误解正常变异。
2024/1/26
提示
仔细阅片,注意微小异常和正常变异 的识别,必要时请教放射科专家或进 行进一步检查。
误区三
过度解读或误读检查结果。
提示
保持客观、谨慎的态度,避免过度 解读或误读检查结果,以免误导诊 断和治疗。
24
06
头颅CT在临床应 用中的价值展望
2024/1/26
2024/1/26
4
头颅CT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26
适应症
头颅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 瘤、颅内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禁忌症
孕妇、碘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功 能不全者等。
5
头颅CT扫描方法及参数设置
01
扫描方法
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需要辅以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
2024/1/26
02
未来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前景
01
02
03
04
多模态融合成像
结合MRI、PET等多种成像技 术,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头颅 CT图像的识别率和诊断准确
性。
低剂量扫描技术
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 潜在伤害,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远程 阅片和会诊,提高医疗服务的
3
CT成像原理及技术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计算机重建图像
CT成像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后的 衰减程度来反映组织密度差异,从而 获得断层图像。
通过计算机对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 行处理和重建,得到人体内部结构的 二维或三维图像。
探测器接收X射线
探测器接收穿透人体后的X射线,并 将其转换为可见光信号,再转换为电 信号。

《头部CT》PPT课件

《头部CT》PPT课件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侧裂池 第三脑室 环池
小脑上池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部 岛叶 外囊 豆状核 丘脑
小脑上池
纵裂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前角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后肢
侧脑室三角区及 脉络丛钙化
侧脑室枕角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体 )
枕骨(OB)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 色部分为枕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半卵圆中心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褐 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结节囊
教你看CT
绿色部分为 颞叶
蝶窦
延髓 小脑
垂体窝 脑桥
浅红色部分为 额叶 绿 色部分为 颞叶,
桥小脑角
颞骨及乳突气房 乙状窦 小脑中角 第四脑室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鞍背 基底动脉 桥前池 侧脑室颞角 脑桥 第四脑室 小脑 小脑蚓部
绿 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侧裂池 大脑角 角间池 环池 脑桥

《头部CT诊断》课件

《头部CT诊断》课件

禁忌症:孕妇、婴幼儿、严重心肺功能 不全等 临床价值评估 临床价值评估
操作简便:快速、无创、易重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局限性:对软组织分辨率较低,不能显 示脑干和小脑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与 X 线 检 查 的 比 较 :CT检 查 在 头 部 疾 病 诊 断 中 具 有 更 高 的 分 辨 率 和 准 确 性 与 M R I 检 查 的 比 较 :CT检 查 在 急 性 出 血 和 钙 化 病 变 诊 断 方 面 更 具 优 势 与 超 声 检 查 的 比 较 :CT检 查 在 颅 内 病 变 诊 断 方 面 具 有 更 高 的 空 间 分 辨 率 优 势 分 析 :CT检 查 具 有 快 速 、 方 便 、 无 创 等 优 点 , 在 临 床 应 用 中 具 有 重 要 价 值
头部CT图像的解读步骤:介绍头部 CT图像的解读步骤,包括观察图像的整体情况、 识别病变部位、分析病变特征等。
常 见 病 变 的 识 别 : 介 绍 常 见 病 变 在 头 部CT图 像 中 的 表 现 , 包 括 脑 出 血 、 脑 梗 死 、 脑肿瘤等。
解读技巧和注意事项:分享一些解读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提高识别准确性、 避免误诊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目的:辅助诊断颅内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目的:辅助诊断颅骨疾病,如颅骨骨折、颅骨肿瘤 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意义: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 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头部CT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头部CT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脑 梗 死 的CT表 现 : 低密度影,边界 模糊,可伴有脑 室或蛛网膜下腔 的积血

颅脑解剖及颅脑外伤性疾病CT诊断课件.ppt

颅脑解剖及颅脑外伤性疾病CT诊断课件.ppt

2.颅底骨折:(basicranial fracture) 直接征象:骨折线,骨缝分离 间接征象: 气颅、蝶窦等副鼻窦、乳突气房内的“液平 ”及“混浊” 3.脑脊液鼻漏: 筛骨骨折所致,CT脑池造影可指出骨折部位
depressed fracture (凹陷骨折)
颅内积气
三、 硬膜外血肿
(血肿位于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
六、脑挫裂伤/血肿:
• 指脑各颅骨内面撞击所致。常或深层小出血灶, 脑水肿,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
早期:(数日)以出血为主的脑水肿和脑坏死
中期:(数日至数周)脑组织液化,周围脑组 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着,疤痕组织修复,蛛网膜 粘连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atoma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atoma
六、 脑室内出血:
多继发于深部脑内血肿破溃入脑室或脑 室穿通伤或由四脑室逆行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凝块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一、断层解剖
CT解剖(平扫)
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 骨: 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
CT(增强)
• 脑实质轻度强化,灰质较白质明显 • 脑血管明显强化 • 其他:大脑镰、脉络丛、垂体、松果体明显
Hydrocephalus(脑积水)
谢谢观赏!
2020/11/5
79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b.亚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 (分早期和晚期)

颅脑ctppt课件

颅脑ctppt课件


桥脑

小脑蚓部
纵裂池 基底动脉 侧脑室下角
中脑 四叠体池
额叶直回 外侧裂池
大脑中动脉
海马 鞍
颞叶 上

鞍上池 层
环池

枕叶
额叶直回 海马 脚间池 下丘
四叠体池
小脑蚓
外侧裂池
颞叶
中脑大脑脚 鞍
侧脑室下角 上

环池


枕叶
纵隔裂 尾状核头 第三脑室
上丘
松果体
(钙 化)
额叶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第
岛叶
起源于蛛网膜粒,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 连;好发于矢状窦旁、脑凸面、蝶骨嵴、嗅 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肿瘤包膜 完整多由脑膜动脉供血、血运丰富。
CT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与硬脑膜 相连,清楚光滑,周围水肿轻,有明显均匀 性强化,侵犯颅板时骨质增生或破坏。
③垂体瘤(pituitary tumor):
急 性 硬 膜 外 血 肿
急性硬膜外出血
硬膜下血肿
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 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内 亚急性硬膜血肿:4天—3周 慢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后
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较危重,发展快,很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颅内高压和脑疝症状出现早,定位征不明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与急性相似,症状出现较晚、较缓和。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发生于脑萎缩的老年人,外伤轻微,常在
多数为垂体腺瘤,直径<10mm者—微腺瘤, >10mm—大腺瘤。 包膜完整, 可向上生长, 突入鞍上池,向下生长 侵入蝶窦,蝶鞍可扩 大,其内类圆形肿块呈 等或 略高密度,有强
化表现;常有坏死、囊变。

头颅CT影像基本知识精美PPT课件

头颅CT影像基本知识精美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脑室变小,脑膜增厚并强化。
结核性脑膜炎
表现为基底池、鞍上池等密度增高,脑膜增厚并强化,可伴有结 核瘤。
病毒性脑炎
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可伴有占位效应和出血。
04
头颅CT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定位诊断
确定病变部位
根据CT影像上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等特征,确定病变位于颅内还是颅外, 以及具体的部位如大脑、小脑、脑干等。
感谢观看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 右大脑半球内。
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 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
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 间。
脑血管及颅内静脉窦
脑血管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 系统。
颅内静脉窦
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和乙状窦等。
03
常见头颅病变CT表现
颅脑损伤
结合其他检查
如MRI、DSA、PE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病理检 查等结果,对病变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05
头颅CT影像阅片技巧与注意事项
阅片顺序与技巧
1 2
观察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由上至下,由前至后,逐层观察 。
定位技巧
利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如颅骨、脑室系统等。
3
对比观察
左右对比,前后对比,观察异常密度影及占位效 应。
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功能性CT成像在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治疗技术
穿刺活检技术
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 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 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诊断。
微创治疗技术

头颅CT扫描ppt课件-2024鲜版

头颅CT扫描ppt课件-2024鲜版

第五代CT
电子束CT,利用电子束轰击钨 靶产生X线,扫描速度极快, 但图像质量相对较差。
4
头颅CT扫描定义及作用
2024/3/28
定义
利用X线束对人体头颅部位进行断 层扫描,获得不同层面的组织结 构和病变信息。
作用
辅助医生对颅内病变进行诊断和 鉴别诊断,如脑外伤、脑出血、 脑梗死、脑肿瘤等。
5
原理及工作过程
骨折、骨瘤、骨髓炎等病变可导致颅骨形态 异常。
脑室系统异常
脑积水、脑室炎等病变可导致脑室系统形态 改变。
2024/3/28
脑实质异常
脑梗死、脑出血、脑炎等病变可表现为脑实 质密度改变。
脑血管异常
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可表现为脑血管形 态异常。
15
常见病变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脑梗死
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清晰,可伴有脑 水肿和占位效应。
2024/3/28
25
技术创新点和发展方向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AI技术自动分析CT图像,辅 助医生进行更快速、准确的诊断

2024/3/28
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云计算和网络技术,实现远程 CT扫描和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 可及性。
个性化扫描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扫描方案,以优化图像质量和减 少辐射剂量。
头颅CT扫描ppt课件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8
• 头颅CT扫描基本概念与原理 • 头颅CT检查前准备与操作规范 • 头颅CT图像解读与诊断方法 • 头颅CT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体现 • 头颅CT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 总结回顾与课堂互动环节
2

头颅CTppt课件

头颅CTppt课件
中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神经纤维 束的走行和方向,有助于评估脑 白质病变和脑外伤等疾病的损伤
程度。
波谱分析
波谱分析可以检测脑组织内代谢 产物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某
些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
2024/1/28
23
06
头颅CT在临床实践中优势 与局限性讨论
2024/1/28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手术史等相关信息。
2024/1/28
解释检查过程
向患者详细介绍头颅CT检 查的过程、目的和注意事 项,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去除金属物品
要求患者去除身上的金属 物品,以避免对检查结果 产生干扰。
17
扫描参数设置和优化建议
选择合适扫描范围
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 的扫描范围,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2024/1/28
27
THANKS
2024/1/28
28
9
颅内脑组织分布与功能区域划分
01
02
03
大脑
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负责 认知、情感、运动等高级 神经功能。
2024/1/28
小脑
位于颅后窝,负责协调运 动、维持平衡等。
脑干
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 负责生命维持功能,如呼 吸、心跳等。
10
正常血管、脑室系统表现
2024/1/28
血管
颅内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负责 为脑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走 代谢产物。正常血管在CT上表现 为连续的、均匀的密度影。
匀强化。
03
转移瘤
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 颅内,CT表现为多发低密度肿
块,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

头颅CT及MRI读片知识ppt课件

头颅CT及MRI读片知识ppt课件

骨窗和软组织窗的观察
骨窗
主要用于观察颅骨、颞骨、枕骨等骨 性结构,观察骨折、骨质增生、颅内 钙化等病变。
软组织窗
主要用于观察脑实质、脑室、脑池等 软组织结构,观察脑水肿、脑出血、 脑梗死等病变。
常见病变的识别
脑出血
脑梗死
颅内肿瘤
颅骨骨折
CT表现为高密度影,周 围脑组织受压,脑室受
累变形。
CT表现为低密度影,病 灶部位脑组织肿胀,脑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不断增加,如何确保 数据安全与患者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头颅CT及MRI读片 知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头颅CT及MRI基础知识 • 头颅CT读片技巧 • 头颅MRI读片技巧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头颅CT及MRI基础知识
头颅CT简介
头颅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X射线扫描头部, 生成脑组织的二维图像。
灌注加权像(PWI)
用于评估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 。
磁敏感加权像(SWI)
用于显示微出血灶和静脉血管结构,对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有重要价值。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脑出血的诊断
总结词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CT和MRI是常用的诊断工具。
详细描述
脑出血的CT表现通常为高密度影,而MRI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血量和位置。在诊 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准 确的诊断。
01
02
03
诊断准确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多发于大脑,儿童多发于小脑。按 肿瘤分化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
I级肿瘤呈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占位效应 清,无或轻度强化。
IV级肿瘤多呈高、低混杂密度的囊性肿 块,可有钙化、出血、肿块形态不整,界限 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多呈不规 则花环状伴壁结节强化。
I级星形细胞瘤 CT平扫、增强
灶周脑水肿,在出血后第2~4天呈高峰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为动脉瘤破裂或外伤所致 脑池、脑裂、脑沟高密度影
脑梗塞
脑血管闭塞(动脉)所致缺血性改变 病因
▪脑血栓形成;栓子栓塞
病理
▪缺血性;出血性;腔隙性
缺血性脑梗塞 CT征象为: CT扫描呈低密度灶,呈扇形。基底贴近颅内板,
早期(1~2天)边界较模糊,中后期(3~6天)边界 较清,无占位征或略有占位征 部位和范围与闭塞的血管供血区一致 2~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侧支循环建立) 增强扫描可呈轻度脑回状强化 1~2月后为低密度囊变期
CT征象为:
颅内板内侧新月状(或带状)高密度影(与脑实 质比),CT值50~90Hu,范围广而薄
密度一般较均匀 边界清楚,但不光滑锐利 局部可有或无脑水肿 局部可有或无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一般无颅骨骨折,常为对冲伤 出血较多时具有占位效应,局疗脑实质受压内
移,中线结构侧移
脑出血
IV级星形细胞瘤 CT平扫、增强
脑膜瘤
CT平扫 于好发部位见圆、卵圆、扁平或分叶状稍高密
度肿块 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光滑 多数病灶周围有脑水肿 占位征明显 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 CT增强
明显强化,密度均匀,边界清、锐利
矢状窦旁脑膜瘤 CT 平扫、增强
T1WI
T1WI增强
T2WI
垂体腺瘤
CT平扫 脑实质内片状低密度影像,CT值约20Hu 低密度区主要位于脑髓质内,呈枫叶状 低密度影内隐约显示等密度环状影 占位效应较明显 CT增强: 原来等密度环明显增强呈环状,余不增强 呈张力性薄壁环,环厚约3~4mm,厚度均匀
脑脓肿CT平扫、增强
胶质瘤
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 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其中星形细胞瘤 最常见。
冠状位 层厚3-4mm,眼角膜至眶尖
轴位眼眶CT
眼眶冠状位CT
眼部疾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 黑色素瘤 眶内球外炎性假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好发小儿,白瞳征,视力下降,单眼发 病多见。原发于视网膜层。
CT
▪ 从眼球后部向球内玻璃体内突入的软组织肿 块
▪ 肿块内呈斑片状钙化 ▪ 肿块可延视神经向球后延伸至球外,甚至颅
大脑中动脉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脑脓肿
化脓菌感染脑部,常见耳源性脑脓肿 (颞叶、小脑)、血源性(额顶叶)、外伤性 等
CT征象为:
脓肿成熟期与急性感染炎症期呈大片 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以髓 质为主,占位效应明显,可有强化作用, 随后出现中心坏死化脓的不强化区。脓肿 成熟期CT征典型
征象为:
颅板内侧梭形(双凸透镜),高密度影(与脑实 质比),CT值50~90Hu;(范围小而厚)
密度一般较均匀 边缘清楚、光滑锐利 局部常见脑水肿征 局部蛛网膜下腔常见出血征 局部有颅骨骨折征 具有占位征:局部脑回 受压内移,中线结构
向对侧移位
硬下血肿
多为对冲伤或着力部位,多为桥V破裂出血 所致,硬膜与蛛网膜粘贴疏松,血肿易向 周围扩散,所以血肿范围大且厚度薄
CT
▪ 弥漫型 表现为眼环增厚,视神经和眼外肌均增粗, 泪腺弥漫性增大,球后脂肪边界不清
▪ 肿块型 可大小不一肿块,边界清,密度均 ▪ 泪腺型 表现为泪腺增大,单侧或双侧,边界清,
密度均 ▪ 肌炎型 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外肌粗大,边界较模
椎间孔 腰椎正侧位
椎间盘
椎体
硬膜囊
正常腰椎CT
椎间孔扩大(侧位片)
头颈部
头颈部包括眼、耳、鼻、喉及部分消 化腺(腮腺)、内分泌腺。解剖结构较复 杂零碎,内容包括骨质、气体和软组织。 一般X线、CT、MRI相结合多能明确部位、 范围和性质。
眼眶CT
常规轴位层厚3~4mm,层面尽量与视神经 平行
脑出血(包括外伤性、脑血管病变和老 年性中风性脑出血) 外伤性:常为脑挫裂伤脑内出血血肿 脑血管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性脑内 和或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性中风性: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 常为脑基底节脑深部出血,偶尔发生在 半球或浅表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征象为:
出血为高密度影像,密度一般较均匀, 也可不均匀,CT值一般在50~90Hu,形状 可规则或不规则
正常垂体冠状位增强
脑挫裂伤
脑挫伤 病理上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 脑水肿和脑肿胀
脑裂伤 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
低密度水肿区,散在高密度出血灶, 伴有占位效应。有的表现为广泛的脑 水肿或脑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多见于外伤着力部位,常有局部颅骨骨折, 常为脑膜A损伤出血致此,出血血肿集聚在 硬脑膜外与颅骨之间隙处,因硬膜与颅骨 粘连紧密,目前均作CT扫描

▪ 平扫肿块、钙化为特征故不作增强扫描
视网膜母细胞瘤
黑色素瘤
好发成人,一般为单眼发病。起源于脉 络膜
CT
▪ 眼环局限性增厚 ▪ 可呈软组织肿块向球内玻璃体突入,成“蘑
菇状” ▪ 增强扫描,较明显强化
脉络膜黑色素瘤
眶内外炎性假瘤
为不明原因非感染性炎症,分弥漫型、肿块型、 泪腺型和眼肌炎型。激素治疗有效
颅脑CT的特点
年龄因素 增强扫描特点 异常图像
▪ 密度、增强 ▪ 脑室系统 ▪ 占位征 ▪ 颅骨
颅脑CT检查方法及解剖
平扫:脑窗、骨窗 增强: HRCT CTA 三位重建 脑池造影 CT灌注
颅底层面 鞍上池层面 第三脑室前部层面 第三脑室后部层面 侧脑室体部层面 侧脑室顶部层面 侧脑室上层面
CT 以冠状位为佳,大腺瘤垂体高度大于
正常值,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 上缘局限性隆起,垂体常倾斜,鞍底下 陷。CT增强作用明显,较均匀,可有边 界不清或坏死区。
垂体大腺瘤
•颅咽管瘤
多见于儿童 分囊性、实性和囊实性三种
囊性颅咽管瘤
钙化 囊性颅咽管瘤
实性颅咽管瘤
脊髓
检查技术
骨性椎管 椎间盘 造影CT观察占位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