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

合集下载

最新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

最新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

最新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了解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一般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可以引起反复流行和大流行。

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有高度的传染性,传播速度极快。

流感的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一般在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中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历史上曾经由H1N1、H2N2、H3N2等型病毒造成全球四次流感大流行。

2009年发生的甲型流感是由H1N1病毒的变异型引起的。

【流感的传播】流感病毒主要由飞沫通过呼吸道直接传播,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出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吸入这样的飞沫就可能被流感病毒感染。

接触了被含有流感病毒的唾液、鼻涕、痰液等污染过的手或日常用品,也有可能被感染。

潜伏期的病人也有传染性,发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

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流感病毒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由于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所以病人痊愈后仍可能被变异的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

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

典型的流感起病急,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寒战,疲倦乏力,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

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疼、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轻微。

少数流感病人可以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

严重者可并发病毒性肺炎,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有的病人可以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或病毒性脑膜炎。

【流感的治疗与预后】流感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一般预后好。

抗病毒治疗应尽早进行,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应用越早效果越好。

病人应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出现高热可以给予解热镇痛类药物对症,但是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2023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2023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目前流感疫苗的研发速度仍然较慢,且全球范围内的接种覆盖率 不足,导致流感病毒易于传播和变异。
抗病毒药物疗效有限
现有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疗效有限,且易出现耐药性问题,给治疗带 来一定困难。
公共卫生系统应对能力不足
在面对大规模流感疫情时,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资源不足 、协调不力等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疫情。
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感染 流感病毒;学校是儿童聚集场所
,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老人
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减弱,对 流感病毒抵抗力下降;常伴有慢
性疾病,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孕妇
免疫系统调整,容易感染流感病 毒;流感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
重影响。
特殊人群流感预防措施建议
1 2 3
儿童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疫苗。
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500 万重症病例和25万-50万死亡。流感病毒不断变异,导致季节性流行和偶发的 大流行。
我国流感流行现状
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区之一,每年冬春季为流感高发季节。近年来,随着监测和 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局部暴 发和流行的风险。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 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 并发症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 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 症状的人。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 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建议易感
人群每年接种。
并发症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状,应立即就医, 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学校流行性感冒防控知识

学校流行性感冒防控知识

Part Three 学校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进封闭的垃圾桶,之后立即洗手 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具和毛巾等个人物品
学校流行性感冒 防控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学校流行性感冒的 传播途径
Part Three.
学校流行性感冒的 预防措施
Part Four.
学校流行性感冒的 控制措施
Part Five.
学校流行性感冒的 常见症状及处理方 法
Part Six.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通过手接触 口、鼻、眼等部位,病 毒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间接接触:共用毛巾、 餐具等物品,病毒附着 在表面,通过接触污染 的物品而传播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流感病毒通过飞沫、 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接触传播:病毒附着在物体表 面,通过手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近距离接触,如说 话、亲吻等
空气气溶胶传播:病毒在空气 中长时间悬浮,被吸入后感染
接种疫苗:鼓励学生和教职工接种流感疫苗,以提高对流感的免疫力。
加强通风换气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定期消毒:对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滋生。 健康监测: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预防流感的知识和意识。
消毒处理
定期对学校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在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增加消毒频次,特别是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 提倡学生自带消毒湿巾或洗手液,保持个人卫生。 对于疑似或确诊病例,及时进行隔离,并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流感防治知识课堂PPT

流感防治知识课堂PPT
9
❖ 十、何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宜? ❖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
用。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流感疫苗接种对于甲、乙 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但对禽流感没有预防效果。
10
❖ 十一、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哪些副作用? ❖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 ❖ 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
一、什么是流感? 上感、伤风、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
❖ 二、流感的症状? ❖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流感
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 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 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
12
吃在流感季节
一杯抗感茶: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金银花各一份,同用沸水冲泡,趁热代 茶饮,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补充维生素A:冬春季节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富

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动物肝、奶类等。红色、
橙红色、棕红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西红柿、胡萝卜、橘橙,这类食品的共同特点是
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

多吃含锌的食物:锌对调节免疫功能十分重要,可以预防感冒。锌在瘦肉、粗粮、
豆类食品、海产品中含量丰富。

调整生活制度:冬天人们需要按照自然的节奏调节自身,较多较好的睡眠是对日
照缩短和天寒地冻的自然反应,所以应该安排清淡的晚餐,同时睡前的一段时间不适
合饮用茶和咖啡,这都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从而抵抗疾病。

流感防治知识PPT课件精选干货

流感防治知识PPT课件精选干货
流行性感冒-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 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 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1
背景
1918年至1920年,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 大流行“西班牙流感”,此次流感波及世界各地, 并出现多种并发症,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 -4000万人死亡,大大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致 的死亡人数(850万人)。
23
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24
治疗
(一)基本原则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
早隔离治疗。 重症病人需住院治疗。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 炎等时才使用抗生素。
25
(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 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面罩进行氧疗。
29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病毒唑):对流感无效 利巴韦林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可引起溶血性贫
血;可致心脏病和心肌梗死,具有心脏病史患者 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具有明确的致畸作用,用药 期间及停药后至少6个月,女性或男性的配偶均应 避免妊娠;哺乳期妇女型流感病毒有 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 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丙型流感病毒比较稳定,多引 起婴儿或成人散发病例。
9
病原学特点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 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 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 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 存活。
10
流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1
12
流感的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 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 性期都有传染性,病初2~3 天传染性最强。禽类、猪、 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流感防治知识讲座PPT全

流感防治知识讲座PPT全
流行性感冒预防及治疗
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 流感,是流感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感染,传染性 极高。
症状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 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 高峰,39~40℃甚至更高 。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 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
传播的途径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
病者亦应多饮开水,如每天饮八杯开水,和作适量休息 ,以增个人抵抗力。
流行病学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为:突然爆发, 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 方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南方流感高峰为1-2月 和4-6月)。高危人群为年迈体弱的老人、儿童、慢 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职业暴露人群。
Recomm Rep. 2013 Sep 20;62(RR-07):1-43.
每年10月份可到医院接种
流感每年都变异,建议流感一年接种一 次!
流感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早期发现流感病人、早期就地隔离病人, 早期治疗。
流感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2.疫苗预防:接种流感 疫苗。 但流感病毒的毒株经 常变异,因此难以预 测本年度流行的病毒 类型,只能推测可能 是哪种类型,制造疫 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 行株
• 孩子缺课 • 老年人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1
1. 卫生部.中国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 并发症的手段。
——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版)
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 年版).
0-6月龄婴儿 1
2
77%
2
2
流感发病率 下降
59%
58%

(完整版)幼儿园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

(完整版)幼儿园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

(完整版)幼儿园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
流行性感冒在幼儿园中极易传播,因此有必要提供预防措施来保护幼儿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知识和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之一。

儿童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以保护自己免受流感病毒的感染。

好的手卫生惯
儿童应当学会正确洗手,并养成良好的手卫生惯。

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口、鼻、眼、食物或其他人之前。

避免接触病毒
尽量避免与已经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如果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应尽早去就医并避免与他们接触。

建立良好的生活惯
良好的生活惯对于预防流感也非常重要。

确保儿童充足的睡眠
和合理的饮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增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患病的机会。

定期清洁和消毒
保持幼儿园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品和场所,如
桌子、玩具、门把手等。

定期打扫和消毒有助于减少病毒在幼儿园
中的传播。

健康教育和宣传
提供健康教育并进行流感预防宣传非常重要。

儿童、家长和教职员工都应该明白如何预防流感,包括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幼儿园中流感的传播。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和安全的幼儿园环境。

流感的防治宣传知识

流感的防治宣传知识

流感防治宣传知识一一、流感定义与传播途径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但孕妇、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感染流感后,病情通常较严重。

二、流感症状识别流感发病突然,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寒战、乏力等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天内出现,持续时间约1周。

三、易感人群与防护措施易感人群包括孕妇、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

对于易感人群,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浴室、商场等。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四、预防流感的方法预防流感的方法包括: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以增强身体对流感的抵抗力。

避免接触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或物体表面。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浴室、商场等,佩戴口罩。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五、疫苗接种与药物治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对于已经感染流感的患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进行治疗。

对于高热、咳嗽等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等对症治疗。

六、避免传播与控制扩散为了避免流感的传播,应采取以下措施:在出现流感症状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与他人接触。

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应特别注意防护,避免感染。

在学校、工作场所等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避免人员密集。

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知和预防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流感的预防和控制中来。

对于出现流感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隔离。

家庭成员应了解基本的防护措施和消毒方法,帮助患者做好家庭隔离和消毒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
冬去春来,冷暖不定。

季节更替,气温骤变,使人免疫与防御功能下降,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人们常易患流行性感冒,应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

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及咽部充血;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流涕、流泪、可有腹泻、呕吐和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应如何防治?
(1).避免接触传染源。

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猪、牛、马等动物均可能传播流感。

早期发现和迅速
诊断流感,应及时上报、隔离和治疗患者,减少传播,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

(2).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分泌物中,咳嗽、说话、喷嚏时散播至空气中,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因此,要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回家后要注意洗脸、洗手、漱口等。

(3).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都无关。

可通过疫苗、药物预防等。

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诊断早治疗。

由于一般抗病毒药对流感疗效不佳,故预防胜于治疗,这对幼儿及老人尤为重要。

流感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应加强锻炼,营养膳食。

2、通风是最好的消毒方法,因此居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透气。

3、为避免传播感染,应尽量少到人群集聚的公共场,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需注意通风。

4、注意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外感风寒。

5、及时医治易诱发流感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肠寄生虫症等病,以防双重感染。

6、保护重点人群,如抵抗力本来就较差的老
人、小儿,还有患有慢性病和各种免疫功能低下者,最好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疫苗,以防万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