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策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政府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政府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学科。
公
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达成某项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或决策。
政府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密不可分,政府经济学为公共政策的设计和执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政府应当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介入经济,以纠正市场
失灵带来的经济效应。
政府的市场失灵纠正工具主要有征税、支出、监管等。
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目标是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在政府做出行动的成本和其带来的效益之间做出
权衡。
理性的政策制定需要基于对政府经济学的理解和对不同政策方案的评估。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需要考虑影响政策效果的因素,如市场结构、市场沉没、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
对于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政府需要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如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需要提供公共信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对于外部性问题,政府需要提供外部公共产品如公共交通、环保等。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已经逐渐形成
体系,为政府制定优质公共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也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政府应根据本国国情和市场发展情况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制定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和人民幸福指数的公共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市场失灵修正能力,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在经济学中,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经济波动和解决经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政府干预则是指政府主动介入市场经济,通过政策和行动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
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管理总需求、总供给、总就业、总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来调整经济运行态势。
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的目标。
比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行为,进而调节经济活动的热度和通胀水平。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水平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或者通过加税和减少支出来控制通胀和遏制过热经济。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引导外商投资等方式来支持特定产业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常见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竞争政策和消费者保护政策。
反垄断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限制垄断和维护市场竞争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监管机构来防止垄断企业的形成,维护市场的竞争公平性,促进市场效率和消费者利益。
竞争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预防不正当竞争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和行业标准来规范企业竞争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消费者保护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和监管机构来监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击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效果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市场失灵、促进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政府、政策经济学复习资料1、经济学的目的?答: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面对稀缺的资源和无限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决策,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
2、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答:物质需要可定义为消费者为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包括有形商品或无形的服务。
马斯洛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一、生理需要,如食物、空气、水等。
二、安全需要,包括身体、财产、就业等各方面的安全。
三、社会需求,包括人际交往、精神健康、归属感。
四、尊进需要,包括自尊与受人尊敬。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实现个人的各种合理欲望与事业目标。
3、如何理解需要的无限性答: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是有限的,但作为一个整体,对物质的需要时无法被满足或者说是无限的,任何时候,社会中和人与组织的需要都是无限的,有些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基本生理要求,有些需要则是因为习惯和生活的社会环境而产生的,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的进步,我们的需要在不断改变并成倍增长,永无止境。
4、如何理解资源的稀缺性?答:⑴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取用资源,人们可以无代价的得到。
另一类是经济资源,这种资源有价格的,人们得到它是有代价的。
⑵经济资源除时间与信息外分为四种: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①土地:包括一切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②资本:所有生产商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送达消费者所需的制造品,资本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生产工具。
③劳动力:用以生产商品与服务的企业家才能之外的所有体力和脑力劳动。
④企业家才能:它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包括四项:1、企业家是组织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原动力。
2、企业家是制定商业决策的核心。
3、企业家是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形式的创新者。
4、企业家是风险的承担者。
⑶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分别为地租、利息、工资及佣金、奖金等工资派生物。
利润另一方面讲供给的有限性,有效资源稀缺及其引起的有效生产活动的稀缺必然导致产出的有限,即社会无法生产足够的产品和服务。
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政策效应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财政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经济运行的调节器,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来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财政政策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既能够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也可能在长期内对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支出和税收。
政府通过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以及调整税收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当经济面临衰退时,政府往往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例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不仅能够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改善经济的基础设施条件,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同时,降低税收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的复苏。
相反,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政府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总需求的调节上。
政府的购买支出直接构成了总需求的一部分。
比如政府投资建设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会带动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而促进这些行业的生产和就业。
这种需求的增加会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效应,进一步扩大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税收政策的调整也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降低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消费意愿;降低企业所得税则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强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反之,提高税收则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减少总需求。
然而,财政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财政政策的时滞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再到产生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形势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政策的效果不如预期。
例如,政府发现经济衰退并决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政策的实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等到政策真正发挥作用时,经济可能已经开始复苏,从而造成政策的过度刺激。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34.政府购买乘数?(计算)P69 答:政府购买乘数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变动量间的比率,其公式为若不考虑税率变动,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税收乘数是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其公式为转移支付乘数是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的比率。
其公式为平衡预算乘数是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其公式为35.IS曲线的移动与LM曲线的移动?(选择)P71 投资函数或储备函数变动,IS曲线就会变动。
当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下,投资需求增加,根据投资乘数的作用,收入的倍数增加,则IS曲线向右移动,移动量等于投资增加量乘以乘数;反之,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
当储蓄意愿增加,即收入相同,消费减少,人们更节俭了,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投资水平要求的均衡收入下降,因为同样的储蓄只要较低收入就可提供了,因此,IS曲线向左移动。
第五章经济体系36.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P73 答:这是一种完全由市场做出决策的机制,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由市场供求及其决定的市场价格机制等一套系统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在此种机制中,经济人都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生产那些利润最高的产品,消费者在自己收入范围内决定如何消费使自己效用最大化。
(亚当·斯密)帕累托最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任何的改进都不能使某人的利益增加的同时不使其他人利益受37.计划经济的含义?特征?(P79) 答:计划经济主要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政府或集体对人们所需要的商品种类作出估计,并以此制定计划、指导生产,从而也决定所生产的产品的分配的一种体系。
计划经济(特征):(1)纯计划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庞大的政府机构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资源的权力。
(2)没有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无法体现个体的意志和选择权。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历年各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历年各章节试题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1.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是( C )P3 2003年07A.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有限的。
B.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可以无限增长,因而需要是无限的。
C.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是相同的。
D.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有限的。
2)3.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D )P10 2003年07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横轴的点比靠近纵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纵轴的点比靠近横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比以外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比以内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3)1.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B)P14 2004年1月A.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影响B.水是一种经济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也是一种生产要素C.职业经理人年薪中按企业效益分配的奖金是其企业家才能的报酬D.资本要素就是指厂商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金4) 1.关于资源稀缺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B )P4 2005年1月A.在当前发展水平下,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是有限的B.无论任何时代,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来说,供给都是有限的C.在经济危机时,厂商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掉是供给有限性的例外D.大量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是无限的5) 1.厂房属于以下生产要素中的( B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 页共23 页P4 2006年1月A.土地B.资本C.劳动力D.企业家才能二、简答题21.为何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P4 2004年1月)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可也”这句话的经济学含义。
(P4 2003年7月)答: 这句话揭示了经济学的两个基本事实和面对这两个事实,如何做出选择的问题 1.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事实:a人们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b生产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2.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上:a 经济学的研究就是要帮助人们如何用有限的资源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即资源配置最优化:b”舍鱼而取熊掌”正是经济学中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经济学与政府政策
经济学与政府政策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政府政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济学旨在研究社会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政府政策则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政府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
首先,经济学为制定和实施政府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通过研究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规律,为政府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供需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的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如调控物价、协调生产等。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就业、通胀等问题,为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提供支持。
其次,政府政策也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府通过制定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
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印钞数量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胀水平。
产业政策的引导可以通过扶持优势产业和限制劣势产业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这些政策的制订与实施离不开对经济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此外,经济学和政府政策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策,而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效果也可以检验和验证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政府政策的成功与否往往需要基于有效的经济学原理和实证研究,否则可能会导致逆向效应和负面后果。
例如,如果政府在缺乏经济学依据的情况下盲目出台扶持政策,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扭曲,进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学与政府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经济学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指导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同时,政府政策也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和政府政策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制约和影响关系,需要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繁荣。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复习提纲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经济领域的所有经济问题都建立在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一是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二是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一.欲望与需要1.人们物质需要的无限性。
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需要的无限性。
需求是人们又支付能力的需要。
2.物质需要:即消费者为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马斯洛安需要种类不同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四是尊重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需要在前一种层次满足后,又会产生其他层次的需要,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几种需要同时产生。
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需要的差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人们的需要存在很大差别。
我们还可将需要划分为必需品与奢侈品,同一层次的需要可有不同级别的商品与服务来满足。
4.需要的无限性:任何时候,社会中个人和组织的需要都是无限的。
对某种商品和服务的需要是有限的,但作为一个整体,对物质的需要是无法被完全满足或者说是无限的。
5应该强调的是,我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努力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例: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是( )(2003)A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有限的。
B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可以无限增长,因而需要是无限的。
C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是相同的。
D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有限的。
例:在经济领域中,人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A.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B.完善社会生产关系C.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例: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A提高国民生产总值B努力实现经济增长C努力满足人们的需要D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例: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弗里德曼B马斯洛C弗洛伊德D马歇尔二.资源的稀缺性:1.与人们需要的无限性相对应的是第二个基本事实,即用于生产满足需要的产品的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如此。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重点总结
1、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1)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2)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3、马斯洛把需要划分为五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4)尊金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7、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必要元素,它们的作用就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用于满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经济资源(生产要素)的分类:(1)土地;(2)资本;(3)劳动力(劳动);(4)企业家才能。
土地获得地租;资本获得利息;劳动获得工资;企业家才能获得利润。
资本:指所有生产商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送达消费者所需的制造品。
这里的资本不是货币资本,是指实物资本。
资本要素的作用是提供生产工具。
劳动力:指用以生产商品与服务的除企业家才能之外的所有体力和脑力劳动,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者。
企业家才能(经营才能):承担的风险包括时间、精力、商业信誉、他自己合作伙伴、股东的投资基金。
8、企业家才能的四项功能:(1)组织生产要素;(2)制定商业决策;(3)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形式;(4)承担风险。
9、稀缺规律: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稀缺规律的两重意义:(1)稀缺是相对的,即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2)稀缺是绝对的,即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
12、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该要素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14、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
17、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区别:(1)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2)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趋向于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在国际竞争中才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近几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而是贯穿着各行各业的综合体系。
本文将通过探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生活的学科,而公共政策则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政策。
两者的联系实际上是十分密不可分的。
首先,经济学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决策基础。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需要经济学的理论经验作为基础,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公共政策。
其次,公共政策的实施也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挑战。
比如说,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税收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学家来说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再比如,对于经济学家而言,在仔细分析市场的分配方式后制定合适多元化的公共政策,则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二、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重要性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地认可和重视。
一方面,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论员、教育工作者等各种人士优化和整合公共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福利增长。
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的实施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经济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知识体系。
三、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重要性。
例如,价格会影响需求,因此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人们的购买决策。
同时,例如对于一些热门的公共问题,如失业、教育等,政策制定者还需要依靠经济学家的知识求助来帮助解决问题。
此外,社会成员的知识渗透和政策创新也必然会影响经济学的发展,从而使人们的生活不断发生变化。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学与政府政策制定
经济学与政府政策制定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在政府政策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经济学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政府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施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经济学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应用1.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指针对整体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政府通过制定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引导,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学提供了相关的分析工具和理论,帮助政府评估宏观经济状况,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
2. 市场经济监管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节非常重要。
经济学为政府提供了对市场行为和市场失灵的分析框架,帮助政府识别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3. 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经济学通过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问题,为政府提供了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的依据和方法。
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二、经济学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 经济增长和就业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政府能够制定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相适应的政策。
经济学帮助政府分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同时,经济学还能够帮助政府评估不同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制定能够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
2. 资源配置与效率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旨在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经济学研究社会的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问题,为政府制定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政策提供依据。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总结:经济学在政府政策制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政府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制定出更加适宜的政策措施。
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特定目标下所实施的行动、决策和安排。
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经济的运行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经济学视角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注重效率和公平性。
一、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市场在理论上是能够自我调节、达到最优的,但实际中存在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完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市场不能够完全有效地配置资源,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干预。
政府在干预市场时,不能单纯地参考自身的意志,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因此,公共政策是政府在整个社会意义上行动的体现。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提高经济的效率水平。
二、公共政策的效率分析1.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政府实施的最基本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
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效率问题。
在税收政策制定时,需要权衡税收的收入、税率和税基之间的关系。
如果政府对某些商品或服务征税,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歪曲,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
因此,税收政策的设计需要避免损害市场的效率。
2. 竞争政策竞争政策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促进市场效率的政策。
政府通过竞争政策干预市场,防止市场出现垄断现象,提高企业效率。
政府实施竞争政策的方式包括限制合并、限制价格设置和补贴竞争者等。
竞争政策制定要充分考虑竞争者的利益,避免损害市场效率和公平性。
三、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分析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是衡量政策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经济学视角下,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应该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来评估。
公共政策的公平性要求政策的实施不在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
政府通过实施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实现公平性的要求。
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权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尊重市场效率和公平性的平衡。
政策实施应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需要,避免政策实施的社会成本高于其收益。
四、结论从市场失灵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需要在遵循市场原则、保障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制定。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密不可分。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资源的分配以及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以满足需求。
而公共政策,则是政府针对社会问题所制定的行动指南。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决策制定中的应用。
1. 经济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经济学为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它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资源分配的规律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
这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例如,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经济学还探讨了社会福利与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问题。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旨在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
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衡量社会福利的方法和指标,帮助政府评估不同政策的效果,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公共决策。
2. 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经济学应用于公共政策的领域广泛。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税收的理论和实践,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提供建议。
通过对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政府可以调整税收结构和税率,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贸易政策。
全球化时代,贸易合作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学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之间的选择、贸易协定的效果等。
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政府可以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贸易政策,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此外,经济学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环境政策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经济学家通过对市场供需的研究,为政府提供制定就业政策的建议,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教育政策方面,经济学通过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经济学家还通过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提供指导。
北京大学政府政策经济学知识精编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本章内容多为选择题,偶尔有简答题和论述题。
涉及到选择题的部分会用下划线标出。
1. 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二是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2. 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面对稀缺的资源与无限的需要所生产的一系列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决策,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
3. 物质需要可定义为消费者为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马斯洛曾按需要种类不同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一、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四是尊敬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4. 任何时候,社会中个人与组织的需要都是无限的。
我们的需要在不断改变并成倍增长着,永无止境。
我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努力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5. 为满足需要所需的资源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自由取用资源,如空气、阳光;另一类是经济资源,如自来水,人们得到它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表现为资源的价格。
6. 生产要素分为四种: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其作用是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商品和服务。
(1)、土地对经济学家来说,土地比人们通常理解的要广泛,它包括一切进人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如可耕地、森林、矿产、石油、水等,它的作用是提供生产加工的对象物。
(2)、资本资本或者说投资品指所有生产商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送达消费者所需的制造品,如工具、机器、设备、厂房、仓库、运输与分销设施等,资本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生产工具。
(3)、劳动力经济学家用劳动力概念来指用以生产商品与服务的除企业家才能之外的所有体力和脑力劳动,它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者。
比如程序员、机械师、教师、职业足球运动员。
(4)、企业家才能(经营才能)(2008年真题中的简答题)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它包括四项功能:一,企业家是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的原动力;二,企业家是制定商业决策的核心;三,企业家是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形式的创新者;四,企业家是风险的承担者,一个企业并不能保证一定盈利,所有投入的结果可能是盈利,也可能是亏损甚至破产,企业家所冒的风险不仅包括时间、精力和商业信誉,还包括他自己和合作伙伴、股东的投资。
政府经济学(指研究政府经济的行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必须遵循的科学的方法论。根 据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如下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 定之否定规律。按照唯物辩证法方法学习和研究政府经济学,就是以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物质世界运动的三大规律 为基本线索,来把握和研究政府经济活动过程的内部联系及其政府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 进而了解和掌握政府活动的规律性。
研究内容
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 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而言,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也有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
第一层次: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市场来界定的,即市场机制能够 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界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即市场失灵的领 域,就是政府行使其职能和发挥其作用的领域。据此确定的政府经济职能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还必须解决好外部效应问题及公共选择问题等。
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 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厂商,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 根据经济学关于每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理论出发,微观经济学对 于居民的研究,是以居民如何将有限收入用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实现效用(也即满意程度)最大化而展开的。微 观经济学对厂商的研究是从厂商如何将有限资源用于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 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整个社 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了。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成本不收益 同步练习
1.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 【2010年】 A.总收益等亍总成本 B.边际收益等亍边际成本 B C.平均收益等亍平均成本 D.固定收益等亍固定成本 2.企业的经济利润,等同亍( A.正常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边际利润 ) 【2008年】 C
国民经济收入循环
传 统 经 济
计 划 经 济
市 场 经 济
混 合 经 济
看丌见的手——市场 看的见的手——政府
经济学基础
(一)稀缺性不选择 P7
2013-9-27
山坡羊· 十不足 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 (明)朱载堉 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思为衣。 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提出这 一观点的是:(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A、弗里德曼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B、马斯洛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C、弗洛伊德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D、马歇尔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2007年1月 第一题】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下还嫌低。 人心不足蛇吞象,气是清风肉是泥。
价格机制不市场 同步练习
1. 均衡价格随着 ( ) 【2007年】 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减少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
【2009年】 2.在其他条件丌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C 量若发生了同斱向的变劢,主要是因为( ) A.收入变劢 B.供给变劢 C.需求变劢 D.人口变劢
经济学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经济学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调节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手段。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财政政策则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节经济活动。
当经济处于低迷时,央行可以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通常包括降低利率、增加银行的借款容量、购买国债和其他证券等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
这样可以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并增加就业机会。
当经济繁荣时,央行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这通常包括提高利率、减少银行的借款容量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应量。
这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消费,并稳定价格水平。
货币政策通常会对不同的经济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放宽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在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价格水平,但可能导致企业经营不善和就业率下降。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支出、税收和转移支出等方式来影响经济活动。
当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通常包括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失业保险和福利救助等。
当经济繁荣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公共支出和提高税收来控制通货膨胀。
这可以减少过度投资和消费,并稳定价格水平。
财政政策在不同的经济体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公共支出通常存在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等问题。
因此,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和其他操作资本的方式可能更有效。
在发达国家,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财政投入用于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相互配合,以实现更有利的经济增长。
例如,当货币政策采取放松措施时,财政政策可以增加公共支出来加速经济增长。
当货币政策收紧时,财政政策可以减少公共支出和提高税收来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需要政府和央行密切合作。
央行需要与政府商讨政策,以确保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大化。
政 府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府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X学分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具体专业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政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政府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政府与市场1、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垄断2、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和手段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矫正外部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反垄断3、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物品的定义、分类和特征2、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私人生产、政府购买3、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的含义和特点公共选择的规则投票悖论(三)政府支出1、政府支出的分类和规模按支出用途分类按支出性质分类政府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2、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科文卫支出投资性支出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其他转移性支出(四)政府收入1、政府收入的分类和规模按收入形式分类按收入来源分类政府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2、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税收原则税收效应主要税种介绍3、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收费国债(五)政府预算1、政府预算的概念、分类和功能2、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3、政府预算的改革和发展(六)政府宏观调控1、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2、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和局限性(七)政府规制1、政府规制的含义、分类和原因2、经济性规制自然垄断行业规制反垄断规制3、社会性规制环境保护规制产品质量和安全规制劳动保护规制(八)国际政府经济关系1、国际贸易与政府经济政策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2、国际资本流动与政府经济政策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影响外汇管制和汇率政策3、国际经济协调与政府经济合作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政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一、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什么?1. 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2. 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经济学中所有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之上。
二、马斯洛按照需要种类不同将需要划分为哪5个层次?1. 生理需要——食物、空气、水、衣服、住房、交通;2. 安全需要——身体、财产、就业等各方面安全;3. 社会需要——人际交往、精神健康、归属感;4. 尊敬需要——自尊、受人尊敬;5. 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各种合理欲望与事业目标。
物质需要——消费者为了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三、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别?P辅导2-3页四、简述需要无限性的原因?答:1、从需要的整体看是无限的;2、需要相对于供给能力是无限的;3、从心理上看,人的欲望是很难因简单的满足而消失的。
五、资源的类别——A 自由取用资源;B 经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
六、简述生产要素的种类有哪些?以及他们的所得到的报酬?答: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必要元素,他们的作用就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包括:1. 土地——地租;2. 资本——利息;3. 劳动力——工资、奖金、佣金;4. 企业家才能(经营才能):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制定商业决策、决定采用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新组织形式、承担风险——利润。
七、简述供给的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答:1、所有的经济资源或生产所需的各个要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性,稀缺性。
2、我们地球只能为生产商品与服务提供有限的资源,因而有效资源的稀缺及其引起的有效生产活动的稀缺,必然导致产出的有限,即供给的有限。
3、稀缺规律: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其两重意义:A 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它不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B 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
八、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稀缺之间产生的经济问题?答: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怎样生产;3、为谁生产;4、谁做出上述决策。
九、简述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答: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源,以求的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欲望(需要)得到的最大的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科学。
即:研究如何进行选择,从而达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
简单的说,经济学就是关于效率的科学——运用有限资源的效率。
十、什么是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为何凹向原点?答:1、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对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
2、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一般为2种)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多生产私人产品,就必然以减少社会服务生产为代价,这就是增加私人商品的机会成本。
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即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结论:在线上的点效率最高,线内的点可能存在,线外的点不存在)十一、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生产什么会有不同的抉择?答:1、国民经济面临的现实选择就是如何在消费品生产与资本品生产之间取得平衡,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社会选择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德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表明,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2、国家经济要做出的现实选择,就是要在收益与机会成本之间作比较,即: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即不能因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
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十二、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答:生产的组织——对用于生产的要素和技术如何组合的选择,即:生产每单位商品和服务,选择哪种技术所使用的资源成本最小。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这个问题包含3个问题:在不同行业间如何分配资源;在每一个行业中由什么样的企业从事生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第一个问题是由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决定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在某和行业内,只有愿意并有能力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的企业才能持续生产。
效率最高的技术就是: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要求生产技术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经济(价格合理)。
(如何生产的问题是由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共同作用决定的)十三、简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答:1、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2、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十四、简述商品与服务的不同分配方法?答:1、在极端的政府计划经济中,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计划;2、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产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配。
十五、简述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答: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品的分配问题由价格体系决定,价格体系从2方面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a. 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收入决定消费者支付各种产品的能力;b.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和它的替代品的偏好与它们之间的价格比,商品的价格仍是决定消费者支出方式的重要因素。
因此,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的平衡问题实质上就是产品市场价格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平衡问题,最终起作用的是价格体系。
重点题:1. 什么是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为什么说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答: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是:(1)、社会居民和组织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或永不满足的。
(2)、经济资源,即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的原因是: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面对稀缺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选择的科学。
之所以产生选择的问题,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2. 什么是机会成本?试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一国经济如何平衡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的生产。
答: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对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就是物品的价格。
分析:A.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这两大部类产品本身是相互制约的。
一般来说,某一时点,社会选择生产资本品与消费品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满足当前需要与满足长远需要之间作出选择。
一国经济当前的选择是未来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
B.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看到:如果某国选择比其他国较大规模的资本品生产,那么它将要用更多的现在的产出用于建设更多工厂,而换来的是更大的经济增长,机会成本是牺牲了当前的消费。
C.国家经济要作出的现实选择就是在社会当前消费与更长远的消费间做出平衡,既不能因为当前消费牺牲过多长远利益,又不能为了将来的发展使当前人民生活水平受太大压抑,损害人们的积极性。
一般这种权衡要考虑人们的传统习惯、普遍承受能力和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
一国在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的目标时往往更多倾向于扩大投资品生产。
3.为什么有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而另一些国家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多?答: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
企业会选择最高效的技术组织生产,而最高效的技术不一定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技术,而是在保证产量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经济组合。
因此,如果劳动力的价格高于资本要素的价格,则企业会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资本数量,以降低总成本。
反之,会减少资本比重,增加劳动力比重。
一般,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劳动力成本较高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组织资本密集型企业。
第二章价格机制与市场一、简述需求的定义和与消费者的关系?答:需求——在某一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需要——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
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个条件:a、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b、有能力的购买。
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是因为该商品有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能力,即效用。
一种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须具备2个条件:必须有用和稀缺。
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应是给他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二、论述决定和影响需求变化的各种因素是什么?(1-9)答:1、价格——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
(例外:珠宝字画、股票外汇市场的投机)2、消费者收入——正比关系: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3、相关商品价格——a.需求量与“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动(汽车和汽油);b.与“替代品”价格正向变动(大米和白面)。
4、消费者偏好。
5、价格和供求的未来预期。
6、消费者的数量。
7、民族、制度、风俗习惯、地理区域的影响。
8、政府政策(股市)。
9、时间(茶叶、电脑)。
三、需求曲线(需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用数学形式绘制的曲线)为何向下倾斜?P书21答: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呢?1、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向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
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四、简述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及其后果?答: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保持不点,当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