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管理制度【16篇】

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管理制度【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管理制度【16篇】【第1篇】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管理制度1、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由使用单位制定所需计划,由生产部负责审核上报。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15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1一、维护管理范围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机械排烟系统;4、室内消火栓系统;5、灭火器材;6、安全疏散辅助设施(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火灾事故应急照明)二、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分为巡查、单项检查、联动检查三种方式。
(一)建筑消防设施巡查1、建筑消防设施巡查应当每日开展一次。
2、建筑消防设施巡查的内容(1)消防供配电设施:消防电源工作状态。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探测器外观,火灾报警控制器运行状况,消防联动控制器外观和运行状况,手动报警按钮外观,火灾警报装置外观。
(3)消防供水设施:消防水池外观,消防水箱外观,消防水泵及控制柜工作状态,水泵结合器外观、标识,管网控制阀门启闭状态,泵房工作环境。
(4)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外观、室外消火栓外观。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外观,报警阀组外观,末端试水装置压力值。
(6)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阀外观,自然排烟窗外观,排烟机工作状态。
(7)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灯外观,应急灯工作状态,疏散指示标志外观,疏散指示标志工作状态。
(8)灭火器:灭火器外观,设置位置状况。
(二)建筑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1、建筑消防设施的单项检查应当每月至少一次,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并填写《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表》,检查人员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在《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表》上签名。
2、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的内容:(1)消防供配电设施:消防用电设备电源末级配电箱处主、备电切换功能。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警报装置的。
警报功能,火灾报警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显示盘的报警显示功能,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联动控制和显示。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4篇)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单位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单位消防安全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单位正常的生产、办公秩序,制定本制度。
二、任务1.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单位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3.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三、管理体制1.设立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负责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
2.设立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消防器材使用和设施安全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四、岗位职责1.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定期组织召开消防安全会议,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和事故。
2.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制定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
3.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消防器材使用和设施安全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
4.员工应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消防器材使用规定1.消防器材应按照规定摆放在指定位置,方便员工使用和消防人员操作。
2.消防器材使用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不得私自拆卸使用。
3.发现消防器材异常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运行。
六、设施安全管理规定1.对建筑物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工作。
2.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物品妨碍疏散。
3.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品应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火灾和事故的发生。
七、安全培训和教育1.单位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对新员工应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明确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2024年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规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配置、使用及相关专项业务管理,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临警好用。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现配置在用的各种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管理。
3定义3.1本办法所称的消防设施、设备包括: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手动报警装置。
3.1.2各类火灾自动灭火系统。
3.1.3机械防排烟系统、防火防烟分隔设施。
3.1.4消防供水设施及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3.2本办法所称的消防器材包括:3.2.1移动式灭火器、灭火器材箱、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火栓箱、消防铲等。
3.2.2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逃生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等。
3.2.3个人逃生疏散的防护装备器材等。
4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公司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的原则,确保各种设施、设备、器材正常运行和完好有效。
5管理职责5.1安全保卫部5.1.1安全保卫部是公司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依法对公司所属各单位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管理实施监督,督促整改问题,纠正和处理违规行为。
5.1.2负责传达贯彻并监督执行国家和广东省关于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管理规定。
5.1.3参与建设工程消防设施、设备的规划、专业技术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5.1.4负责公司各单位年度消防器材购置计划的审核、编制、申报、购拨工作。
5.1.5监督指导公司各单位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配置、使用和状态控制管理,落实责任制考核。
5.2设备管理部5.2.1设备管理部是公司消防设施、设备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制定公司消防设施、设备点检、维护管理制度。
5.2.2负责委托、监督检查各类自动消防系统设施、设备的全面检测和维修保养。
5.2.3负责跟踪、了解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汇总编制消防设施、设备年度检测计划和预算,签订年度检测项目的合同,并组织开展年度检测工作。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预防和减少火灾等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全面管理工作。
2.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3.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办公室,负责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计划,组织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维护、更新等工作。
2.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办公室负责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登记、检查、维护、更新等具体工作。
3.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配合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办公室开展相关工作。
四、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维护、更新1.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维护、更新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2.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维护、更新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
3.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维护、更新应定期进行,并做好记录。
4.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维护、更新应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1.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2.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3.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应定期进行,并做好记录。
4.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应确保其正常使用。
六、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培训1.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培训应定期进行,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2.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培训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3.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培训应做好记录,确保培训效果。
七、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档案管理1.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档案应包括消防设施及器材的购买、安装、检查、维护、更新等记录。
2. 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档案应由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办公室负责保管。
2023年消防设备器材管理制度(5篇)

2023年消防设备器材管理制度(5篇)书目第1篇酒店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第2篇物业区域消防设备器材管理制度第3篇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规定第4篇油库消防设备器材管理制度第5篇酒店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制度酒店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制度酒店消防设备及器材维护管理制度一、全店的烟感器每年由消防中心组织检测1-2次。
二、自动灭火喷淋管道污水,每年由消防中心和工程部组织排放检查一次。
三、店内的地上消火栓,每季度由消防中心或工程部放水检查一次。
四、消防水泵每半年由消防中心和工程部手动或自动启动检查一次。
五、酒店的消防加压、送风、排烟风机,每月由工程部启动运行测试检查一次。
六、酒店的各种电器设备,每年联合检查一次。
七、消防总监制联动系统每年由消防中心和工程部及有关部门联合启动运行测试一次。
八、各部位的轻巧手提式3公斤bc干粉灭火器,每年由消防中心监督各部更换药剂一次,其它器材损坏的要刚好更换。
物业区域消防设备器材管理制度物业区域消防设备器材的管理一.灭火器的管理与维护1.灭火器放置地点要求(1)灭火器应设置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地面,不得受猛烈的爆晒,不得接近热源或猛烈振动.(2)灭火器悬挂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3)灭火器放置地点应位置明确,便于运用,并且不影响平安疏散,推车式灭火器与其爱护对象之间的通道应畅通无阻.2.灭火器检查及处置(1)灭火器喷筒是否畅通,假如堵塞要刚好更换.(2)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在红色区域要检查缘由,检查后要送到专业公司重新灌装.(3)灭火器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机动,锈蚀,损坏.(4)灭火器可见部位反腐层是否完好,轻度脱落要刚好补好,明显腐蚀听送到专业公司修理及进行耐压试验.(5)灭火器铅封是否完好,假如开封,必需选好专业公司再行安装,并作密封试验,重新铅封.3.灭火器定期检查及保养每半年检查一次喷嘴和喷射管有无堵塞,腐蚀损坏,钢性连接式喷筒是否能饶其轴线回转,并可在随意位置停留,推车式灭火器的停车是否敏捷,有无检验标识.二.消火栓的管理与养护1.每月逐个检查消火栓一次(1)消火栓箱外观检查:消火栓门关闭是否正常,锁,玻璃有无损坏,封条是否完好,如有脱落破坏应补贴封条.(2)消火栓箱内检查:消火栓内元件是否完好,有无脱落,丢失,水龙头有无渗漏.(3)随机抽取消火栓总数的10%测试,按消火栓报警按钮,消防监控室有无报警显示.2.每年逐个打开消火栓检查一次(1)完成月消火栓箱外观检查内容.(2)检查水龙带有无破损,发霉,如有应马上修补,替换,刷净晒干.(3)将水龙带交换拆边或翻动一次.(4)检查水枪与水龙带接头联接是否便利坚固,如有缺损马上修复.接口垫圈是否完好,如有缺损,老化马上更换,将阀杆上油.(5)检查修整全部支架,擦漆部位应重新补刷.(6)将消火栓箱内清扫干净,部件存放整齐后锁上栓门,贴上封条.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规定(一)、消防设施、器材,由平安办统一建档管理。
2023年消防装备器材管理制度(通用9篇)

2023年消防装备器材管理制度(通用9篇)2023年消防装备器材管理制度(通用9篇)1目的与试用范围1.1为规范对各类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管理,保障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确保公司消防安全,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管理职责:2.1生产单位和智能管理单位;2.1.1车间各生产单位建立本单位消防设施的管理台账。
办公楼内职能管理单位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建立消防设备设施的管理台账;2.1.2各单位确定本单位消防责任区域消防设备设施日常维护管理责任人,并实行目视化管理;2.1.3定期对各类消防设备设施实施点检,以及组织对自动消防设备的检测维保工作,确保本单位消防设备设施完好有效;2.1.4对发生故障的自动消防设备设施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无法排除的应立即报告行政办公室。
2.1.5人力资源部对到期或者失效的消防器材应及时报告进行维修充装或更换。
2.2人力资源部:2.2.1建立公司消防设备设施的总台帐;2.2.2统一制定公司消防器材管理标识;2.2.3组织并做好对平台、中心自动消防设备设施的检测维保工作;2.2.4统一做好对各单位消防器材的配置及维修充装工作;2.2.5对各单位各类消防设备设施管理维护情况设施监管。
管理要求:3.1严禁挪用、损坏各类消防设备设施。
3.2消防器材应配置合理外观整洁,完好有效。
3.3自动消防设备设施日常维护管理责任人,应按照标准进行管理维护。
3.4消防设备设施应外观整洁,运行正常。
新建的消防设备设施:内部承建单位应保证其质量的可靠性和完好性,并做好与业务单位的移交手续。
移交手续应包含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程等相关资料。
管理措施:5.1各单位应将消防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情况列入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5.2人力资源部和制造部安全员对在督察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本规定的,应通知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必要时将予以曝光,并列入安全绩效指标的稽核。
5.3对因管理不善,导致消防设备设施不能正常投入使用,贻误战机,造成重大消防事故的,将追究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的消防设施及器材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检查、更换和报废等工作。
第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明确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的责任人和职责,保证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第四条单位应当将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加强对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安全可靠。
第二章采购与验收第五条单位采购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消防产品合格评定和市场准入的规定,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的消防设施及器材。
第六条单位采购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当与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消防设施及器材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内容。
第七条消防设施及器材到达单位后,应当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不合格的消防设施及器材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章使用与维护第八条单位应当明确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管理。
第九条单位应当定期对消防设施及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和维护保养记录,记录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章检查与更换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根据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情况和工作环境,定期更换消防设施及器材的零部件,确保消防设施及器材的安全可靠。
第五章报废与处置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对达到报废条件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进行鉴定,确认无法修复或者修复后无法达到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要求时,应当及时报废。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对报废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进行妥善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者出售。
第六章安全防护全防护措施,防止消防设施及器材的损坏或者丢失。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篇)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消防器材及设施主要包括:各种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锹、消防栓、水枪、水灾自动报警器及灭火系统、消防装备、阻燃防火材料及其他消防产品,只限消防专用,禁止占用,操作他用或移动位置、损坏等。
2、消防器材及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3、各单位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纳入生产设备管理中,配置的灭火器一律实行挂牌责任制,实行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的“三定”管理。
4、车间科室对本单位消防器材设施,应设立消防器材设施配置台帐,各类消防器材领发一律由兼职防火员(安全员兼)负责,任何个人不予办理领发。
5、各单位必须在冬季对水容性灭火器及室个消防栓采取间断性的维护保养,防冻措施。
6、消防器材在使用后必须更换到位,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并保持无灰尘、无油污。
7、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扑灭火灾的基本办法,熟悉各部位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备情况。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机构或企业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和设施的安全管理,以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一个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组织架构: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包括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2. 消防器材的管理:包括消防器材的购置、验收、存放、维修和更新等方面的规定。
要求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可用。
3. 消防设施的管理:包括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报警系统、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
要求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可用性。
4. 火灾风险评估和防火措施:要求对场所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
包括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5. 火灾应急预案: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职责和应急措施。
6. 消防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制度(5篇)

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制度(一)消防器材及设施主要包括:各种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锹、消火栓、水枪、火灾自动报警器及灭火系统、消防装备、阻燃防火材料及其它消防产品。
只限消防专用,禁止占用、挪作他用或移动位置、损坏等。
(二)消防器材及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三)各单位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纳入生产设备管理中,配置的灭火器一律实行挂责任牌制度,实行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的“三定”管理。
(四)对本单位消防器材及设施,应设立消防器材及设施配置台帐和消防器材领用台帐。
各类消防器材领发一律由兼职防火员(安全员)负责。
(五)各单位必须在冬季对水溶性灭火器及室外消火栓采取防冻保暖措施,每年要对室外消火栓进行一次油漆和转动润滑工作。
(六)各单位新增防火部位需配消防器材,必须提出书面报告,经厂领导同意后,由消防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消防规定予以配置。
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障建筑物、场所或组织的消防安全,对消防器材和设施的管理进行规范的制度。
这个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消防器材的配置和设置:确定建筑物或场所需要配置哪些消防器材,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紧急照明设施等,并明确其设置的位置和数量。
2. 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规定对消防器材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要求,确保其运行正常、完好可用。
3. 消防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对消防设施如消防门、防火墙、防烟排烟系统等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火。
4. 灭火和疏散演练:规定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疏散的应急预案,组织定期进行灭火和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5. 灭火和疏散指挥组织:规定消防安全责任人、疏散指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
6. 消防记录和报告:规定对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灭火演练和火灾事故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消防安全的信息化管理。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管理,确保设施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分支机构、驻地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提高消防器材的管理水平,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消防器材的管理包括消防器材的采购与登记、存放与保管、检查与维护、培训与使用等方面。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XX部门,负责本单位消防器材的整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消防器材的采购与登记第六条消防器材的采购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并通过合法途径购买。
第七条消防器材的采购需提交申请,经XX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购买。
第八条消防器材的采购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采购日期、采购名称、采购数量、采购金额、供应商信息等。
第九条消防器材采购后,应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包括:器材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采购日期、供应商、购买金额等。
第十条登记完毕后,应及时将消防器材的相关信息录入消防器材管理系统。
第三章消防器材的存放与保管第十一条消防器材的存放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消防器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火、防水的场所,专设消防器材存放间。
第十二条消防器材存放间应保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其他物品,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第十三条消防器材存放间应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标识消防器材存放位置。
第十四条消防器材的保管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相关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消防器材的保管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四章消防器材的检查与维护第十六条消防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完好无损、可靠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消防器材检查应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记录。
第十八条消防器材维护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工作状态。
第十九条消防器材的维护记录和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维护人员、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等信息。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保障员工和设施的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公司、部门使用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的管理和使用。
三、消防器材管理1. 消防器材的选购1.1. 每年由设施管理部门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购买消防器材时,应选择具有国家认证的产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抽检。
1.3. 购买消防器材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数量充足。
2. 消防器材的存放和保管2.1. 消防器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明火和易燃物品的地方。
2.2. 不同种类的消防器材应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并明确标示。
2.3. 消防器材的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并清理存放地点,确保其整洁、无阻塞。
3. 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3.1. 使用消防器材前,应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并处于工作状态。
3.2. 使用消防器材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
3.3. 使用完毕的消防器材应立即清理并放回原处,确保随时可用。
3.4. 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设施安全管理1. 设施安全检查1.1. 每月定期进行设施安全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1.2. 检查内容包括:电气设备、燃气设备、消防设施等。
1.3. 对于发现的设施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设施管理部门。
2. 设施维护和维修2.1. 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维护和维修工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填写相应的维修记录。
2.3. 对于设施维修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设施管理部门。
3. 应急预案和演练3.1. 编制并定期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员工在火灾等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和逃生。
3.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五、责任与处罚1. 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采购、管理、维护和维修工作。
2024年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管理制度(2篇)

2024年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密度增大,火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在2024年,我国将出台新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制度内容1.消防器材管理(1)建立健全消防器材采购制度,明确消防器材的选型、采购、验收等流程,并要求消防器材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质量安全。
(2)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和保养,要求建筑物、单位等具备一定规模的消防设施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维护保养人员,并定期开展维修和检测工作,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加强对消防器材的更新换代,要求建筑物、单位等应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更新换代,同时,对于技术性能落后、已经超过使用寿命的消防器材,要及时淘汰并更换。
2.安全设施管理(1)制定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因素。
(2)加强对建筑物消防安全设施的检验和验收,要求在建筑物竣工前进行严格的技术评估和验收,并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审核。
(3)建立健全建筑物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要求建筑物、单位等具备一定规模的消防安全设施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维护保养人员,并定期开展维修和检测工作,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可靠。
(4)加强对建筑物消防安全设施的更新和改造,要求建筑物、单位等应定期进行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同时,对于技术性能落后、已经超过使用寿命的设施,要及时更换。
三、管理机制1.政府管理(1)加强对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的监督检查,制定相关检查标准和方法,并定期对消防器材、安全设施进行抽查和复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2)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消防器材、安全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能力。
(3)建立消防器材、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对相关的器材、设施进行登记和管理,便于信息的查询和统计。
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5篇)

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1、学校的消火栓和室内消防箱内的消防笼头,严格擅自乱开消防栓用水,不准任意打开消防笼头取水作其它用水。
2、消火栓应定期试开出水量,防止阻塞,避免打不开、不出水、开关不灵等现象,确保灭火时正常使用。
3、消防栓、灭火器附近不准堆放任何物品,消防栓的水带、水枪必须配齐,保持完好,水带经常晾晒保持干燥,防止霉烂。
4、灭火器应放在醒目、便于取用的地方,不得放在露天或高温场所。
5、消防器材由总务处根据学校各部位的特性配置,不准任意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定时检查保养,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
各部位的消防器材损坏、失效,被使用后,应及时通知总务处,立即给予更换备用。
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责任和组织机构:明确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的责任和组织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定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确定维护保养的周期和方法,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 设备设施的检测、试验和评估:定期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安全检测、试验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4. 设备设施的更新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老化、损坏等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替换。
5. 设备设施的使用和保管:规范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和保管,明确使用和保管的责任人,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6. 设施器材问题的处理:对出现的设备设施问题及时处理,如设备损坏、故障等,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7. 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8. 监督检查和评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制定和执行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水平,确保其在一段时间内正常运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范文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消防设施、器材是保障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合理、科学地管理消防设施、器材对于防范火灾、保障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有效管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制定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管理原则1.综合管理原则:将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纳入整体安全管理体系中,与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相配套与协调。
2.科学管理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依据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制定,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预防为主原则:强调日常管理和维护,注重预防措施的落实,主动创造消防安全的条件。
4.全员参与原则: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工作要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形成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三、管理职责1.单位领导:负责制定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配备必要的经费和设备,并确保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和更新。
2.安全主管:负责组织实施消防设施、器材的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解决设施、器材故障。
3.消防管理人员: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操作规程,组织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确保设施、器材的正常运行。
4.所有员工:要参与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积极参与演练和培训。
四、管理内容1.消防设施管理(1)制定消防设施的布置方案,并确保设施的合理布置,满足灭火、报警、疏散等需要。
(2)设立消防设施管理台账,记录消防设施的相关信息,包括设施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维修情况等,进行分类管理。
(3)建立消防设施的定期维护制度,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建立定期演练制度,每年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火灾自救能力。
(5)加强设施的保护工作,制定保护措施,防止恶意损坏。
2.消防器材管理(1)设立消防器材管理台账,记录消防器材的相关信息,包括器材的名称、型号、数量、检测合格证书等。
消防器材管理安全制度(5篇)

消防器材管理安全制度1、要按照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2、消防器材应布置合理,数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灭火器应放置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远离热源,防止雨淋,减少设备腐蚀。
3、要有详细的消防器材管理台帐,明确责任区管理人员,消防器材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任何人不得移动和挪作它用,违者及损坏,必须追究责任。
4、消防器材必须在有消防部门认可资格的消防器材厂家购置,并按规定,由有资质的消防器材厂进行维修、检验,合格后,要贴上有厂址、厂名、检修或完整日期的标签。
5、要经常检查灭火器的铅封,可见零部件是否完好,遇有阀门、压力表及附件损坏的消防器材或灭火器泄漏,重量明显减轻的,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查维修充气、装药,并重新封铅。
6、要经常检查贮存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在红色区域,应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检修,重新灌装。
7、水枪、水带、开消防栓扳手应存放在固定位置,消防水带每周检查一次,保持干燥,防止霉烂。
消防器材管理安全制度(2)是为了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1. 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消防器材管理责任和权限,包括制定和执行消防器材管理安全制度,组织开展消防器材管理培训等。
2. 器材管理:建立消防器材的安全档案,包括器材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保养和检查记录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确保消防器材按时保养、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 使用规范:制定消防器材使用规范,明确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人员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增加灭火效果,减少事故发生。
4. 维护保养:建立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保养消防器材,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防止出现故障和漏洞。
5. 应急演练:组织定期的火灾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和紧急撤离技能,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和逃生。
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器材及设施的管理,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及居民住宅区的消防器材及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规范管理、方便使用、责任明确的原则。
第二章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置第四条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及设施。
第五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灭火器材: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二)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防斧、消防钩等消防工具;(三)消防报警设备:包括火灾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等;(四)消防指示标志:包括安全出口标志、消防通道标志、灭火器材标志等;(五)其他必要的消防器材及设施。
第六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其质量合格、性能良好。
第三章消防器材及设施的管理第七条各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器材及设施的管理工作,并明确其职责。
第八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的管理工作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记录其类型、数量、位置、使用情况等;(二)定期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无损、功能正常;(三)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定期更换、补充,确保其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四)对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五)对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其被占用、损坏或丢失。
第九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单位负责。
第四章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第十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标准进行。
第十一条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使用技能。
消防设施、器材、工具管理制度及使用规则

消防设施、器材、工具管理制度及使用规则企业消防设施、器材是扑救初期火灾的重要有效工具。
加强消防器材和设施管理是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措施,为切实搞好消防器材管理,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消防器材及设施,由公司生产部根据全公司防火工作的需要,提出计划,报请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负责购买和发放。
2.各单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要照四定要求,即定部位、定品种、定数量、定负责人(定岗位)的原则进行管理帐卡、位置要一致。
3.各单位对所属岗位配备的灭火器材要登记造册,做到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防止失效。
4.消防器材摆放整齐,按四定要求,要防潮湿、防高温、防冻坏,做到无灰尘,存取方便好使有效。
5.各单位要经常检查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通道、消防管线。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本单位无能力处理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安排解决。
6.消防器材纳入岗位人员交接班管理,定期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保证本岗位的消防器材完整齐全,消防器材设施周围禁止存放其它物品。
7.对损坏消防器材、消防设施,擅自挪用拆除消防标识等管理不善造成后果者,根据《消防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严肃处理。
8.消防器材使用规则:8.1.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含水分,对于电器装置、机器和一般物品均无损害作用,特别用于精密仪器、珍贵文物灭火最适当。
绝缘用于电气灭火时应与电气设备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在空气不流通场所要注意通风以免人员窒息,高温中的瓷瓶会引起炸裂。
8.2.泡沫灭火器对油脂、橡胶和一般初期火灾具有特效。
不绝缘没有断开电源之火不可使用,以免发生导电事故。
使用时不要同时用水灭火以免被水破坏泡沫,丧失窒息灭火作用。
8.3.干粉灭火器筒内装全硅化干粉,以氮气做为驱动气体。
具有重量轻、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对扑救油类、其它易燃液体及可燃气体、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具有极佳效果。
本品绝缘可广泛用于工厂、仓库、车辆、船舶等灭火,使用时要果断迅速,在灭油火时,不要对准液体面冲击,以免油液击溅引起火势漫延,倾斜角度不宜太大。
消防及应急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消防及应急设施器材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在用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使其保持完整好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满足扑灭火灾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甲醇事业部配备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包括: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室内消防栓、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过滤式防毒面具。
3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是扑救火灾的重要设施,不得用于非消防和应急救援方面,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挪用、损坏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违者依造消防法规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考核,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4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由安全科统一登记管理,安全科要做好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各部门、车间配备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由部门、车间负责定期检查,做好清洁卫生,未经安全部门许可不得擅自移动煤灭火器。
使用车间发现灭火器存在问题应及时向安全科汇报。
5灭火器的使用场合及灭火禁忌:5.1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液体或可燃固体物质燃烧的火灾,也适用于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可燃气体、轻金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火灾。
5.2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设备、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场所的初期火灾,但不能扑救轻金属火灾。
5.3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器等初期火灾。
6灭火器的更换由安全科负责,干粉灭火器要每年更换一次,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压力不足(压力表指针在红色区域)时进行更换。
7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由安全科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车间每周检查一次。
8各车间在使用消防器材后必须及时通知安全科补充,消防器材库存量接近应急储备的低限后及时通知供应处采购。
9各部门、车间要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应急广播、应急电话、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消防器材使用及管理制度(5篇)

消防器材使用及管理制度1、消防器材及设施主要包括:各种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锹等,只限消防专用,禁止占用,操作他用或移动位置、损坏等。
2、消防器材及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3、各工队(部门)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纳入生产设备管理中,配置的灭火器一律实行挂牌责任制,实行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的“三定”管理。
4、各工队要设立消防器材设施配置台帐,各类消防器材领发一律由兼职防火员负责,任何个人不予办理领发。
5、各工队必须做好消防器材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消防器材完好。
6、消防器材在使用后必须更换到位,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并保持无灰尘、无油污。
7、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扑灭火灾的基本办法,熟悉各部位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备情况。
消防器材使用及管理制度(2)是指在一个组织或单位内,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消防器材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使用,以提高火灾应对和灭火能力,并确保消防器材保持完好和可靠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器材使用及管理制度的要点:1. 消防器材购置和配置:根据实际需要和消防安全等级要求,确定所需的消防器材种类和数量,并合理配置在相应位置。
2. 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操作:制定规范的消防器材使用和操作程序,包括消防器材的启动、操作、维护和保养等。
3. 消防器材的保养和维修: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消防器材的存放和保管:要求将消防器材妥善存放在指定的消防器材存放区域,并确保存放区域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
5. 消防器材的定期检查和测试: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6. 消防器材的报废和更换:根据消防器材的使用寿命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报废和更换制度。
7. 消防器材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对消防器材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定期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焦油加氢所配备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使其保持完整好用,随时处于战备状态,满足扑救火灾的需要,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值勤条令》(试行)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厂内所配备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包括:消防应急水源、消防应急水池、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室内消防栓、地上消防栓、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化学品库固定泡沫灭火装置及存储的氟蛋白泡沫液、消防车及随车器材、战斗服装(含帽、鞋)、空气呼吸器等。
第二章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武器,不得用于非消防和应急救援方面,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挪用、损坏、堆埋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违者将依照消防法规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处给予罚款,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条各单位应在有火灾危险性的工艺装置、储槽、管道使用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和灭火,并利用好工号内的放空氮气使易燃易爆品储槽处于日常性受保护状态。
第五条各单位应对蒸汽不敏感的物料系统,完善安全可靠性强的蒸汽引入装置,保证随时可安全引进,稀释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爆炸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
第六条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由事业部专职消人员统一登记管理。
消防队要做好消防车、随车及库存器材、战斗服装、空气呼吸器等战斗装备的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消防设施及器材装备的登记、清查、使用、保管制度。
配在各部门、车间的灭火器由各单位负责定期检查,做好清洁卫生,未经消防队许可,不得擅自移动灭火器。
使用单位发现灭火器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向领导及安全科报告。
第七条灭火器的适用场合及灭火禁忌:
1、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液体或可熔固体物质燃烧的火灾,也适用于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
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可燃气体、轻金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设备、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的场所的初期火灾。
但不能扑救轻金属火灾。
3、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器初期火灾。
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船舶、油库等场所。
第八条灭火器材的更换由事业部安全科负责。
配置在生产区和生活区的泡沫灭火器每二年换一次泡沫药剂;干粉灭火器在压力不足(压力表指针在红色区域)时进行更换;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其重量减少十分之一时进行更换。
第九条加氢事业部应急消防水池和消防安全应急水源的储水情况由消防队每三天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需补充水时,及时通知调度室安排相关单位在24小时内将水补充到正常水位。
第十条各部门和车间应急使用消防器材后,必须及时通知安全科。
消防器材的库存量接近应急储备的低限后,及时通知供应处采购。
第十一条消防栓的日常维护保养由各车间负责,消防栓的维修、更换由属地单位负责。
第十二条化学品库固定泡沫灭火装置每周进行一次消防泵试车运行,由化学品库操作工和消防队共同实施。
安全科每年对存储的氟蛋白泡沫液进行一次检测,涉及此项工作的单位应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消防设施器材报废后,报设备部确认,交供应处统一回收处理。
第十四条保卫处对本规定所涉及的内容,每月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涉及单位限期整改。
对在限期内未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的单位,按厂《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