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54ab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9.png)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童年的发现》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__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
__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3.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e9fd4a960590c69fc376be.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教材内容《鲸》一课是语文第九册第22课的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科普知识的介绍性__,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是本课的第一课时。
课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多种方法,对鲸——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学习__培养学生探索动物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鲸的进化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了如下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疑难,学习__内容。
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通过看图揭示课题,并初步感知鲸的体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2初读课文在朗读课文时,识记生字,集体讨论补充这一课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说明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对其中一个自然段说明方法的分析,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在班内交流。
(2)比较:哺乳动物、鲸和鱼类的异同点。
4画一画:鲸的样子(画得好的送一个介绍蓝鲸的知识信)5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2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少年闰土》是一篇重新收录在课本中的__。
从这次重新收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典名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
__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但是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a509c3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战士在敌人严刑逼供下,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最终成为一位英勇的烈士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强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他们在理解历史、感受主人公精神风貌方面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锻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人公的英勇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2.教学难点:感受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情感体验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内容,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方式,体验主人公的情感,感受精神。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人公的英勇形象和精神。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主人公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022年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
![2022年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e1531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e.png)
2022年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先说说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理解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
二、再说说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想这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教学,应突出学生对文本多层面的感知与体验。
所以,我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
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启发诱导法、角色扮演法、探究质疑法。
三、最后说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1、导入:都说秋风萧瑟,黄叶飘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的就是一片秋叶与三位艺术家的故事。
【设计这样的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及内容,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拖沓。
】作家简介: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这些知识点比较重要,且与考试有关,具体详细的资料由学生自己课后去查,既突出重点,又减3、了解小说情节:速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行为。
小学五年级说课稿语文
![小学五年级说课稿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40bf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3.png)
小学五年级说课稿语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如下内容:1.能够理解和运用含有描绘性词语的词语;2.能够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绘事物;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描绘性词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如下:1.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绘事物;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使用描绘性词语。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描绘性词语的运用。
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式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描绘性词语的概念;2.组合式教学:让学生将形容词和副词与名词组合在一起来描绘事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内容:1.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描述这些事物和情境,例如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讲解描绘性词语(10分钟)在本节课的第二步,我们将会讲解描绘性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类明确:将描绘性词语按照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并进行详细的解释;2.举例说明: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描绘性词语的用法;3.练习巩固: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3. 形容词和副词的运用(20分钟)在本节课的第三步,我们将会讲解形容词和副词的定义和运用。
讲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颜色词汇: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并讲解如何准确地使用颜色词汇来描绘事物;2.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并讲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适当运用这些词汇;3.练习巩固: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4. 在生活中准确使用描绘性词语(15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将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描绘性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例子来使用这些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aa0672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d.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通用6篇)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八单元的课文。
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师教学用书的提示,我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以下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小语课本中入选的教材,多是经过千锤百练,反复推敲的名篇佳作,其文质兼优,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
其审美点也往往与语文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钓鱼的启示》正是对学生美育的好教材。
执教《钓鱼的启示》一课,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
通过课件的适当穿插,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设想:一、情景导入欣赏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美妙的画面往往叫人赏心悦目。
欣赏美、品味美将能净化人的灵魂。
”在我语音未断的导语后便点击鼠标,伴着优美的乐曲,几幅精美的月夜图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入神的欣赏着皎洁、清柔似水的月夜图。
小学五年级说课稿语文
![小学五年级说课稿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a616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1.png)
小学五年级说课稿语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熟练运用3000左右的汉字。
2.能够理解初中课程中较为复杂的语言。
3.能够理解和运用一定的语法知识。
4.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5.能够独立完成一篇较为完整的文章。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加准确、流利地进行交际。
2.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分析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推理判断。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阅读、理解和运用各种文本,行文清晰、条理分明、层次鲜明的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培养学生的守纪律、讲道德、乐观向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教学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2.教学文言文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教学修辞手法,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教法1. 教学内容1.讲授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2.讲授古代文言文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句式结构、文体特点等。
3.讲授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4.阅读及讲解古代经典文章,如《论语》、《诗经》等。
2.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法:适合于讲解文言文知识和修辞手法。
2.问答法:适合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组合式教学法: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模仿、创造等方式来熟练掌握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统一的作业评分标准。
2.学生自我评审和相互评价。
3.课堂互动表现积分。
2. 评价内容1.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学生古代文章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3.学生修辞手法运用的熟练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们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下一步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教育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做到尽善尽美。
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三首》
![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3e4412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3.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三首》 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从军行》是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前两句描写了边塞将士所处的环境,后两句写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前两句以恢弘的手笔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两句通过写被侵占地区人民的苦盼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该诗诗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本课是本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单元主题是“为国无私”,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理解诗歌情感,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发掘能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教学目标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古诗需要充分朗读、熟读成诵,有感情朗读。
本课的三首古诗风格迥异,更容易在读中体会到情感的不同,因此主要采用学生跟读、有感情朗读和自由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在理解诗中情感的基础上读出三首诗之间的不同情感。
2.讲解点拔教学法本课的诗都是先写景,后抒发志向或抒情,学生在读时可以感受到景物的气势,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对诗句内容加以理解才能领会,因此我采取讲解点拨教学法,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领会古诗中蕴含的饱满情感。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古诗相关图片,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62a092a98271fe900ef966.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天马》是我来学校后第一次说课,第一次总是那么让人难以忘怀,虽然不太规范,但毕竟是自己的处子秀。
我想20年后再回忆那次说课,我会感叹,哦!原来我曾经是那么稚嫩!《天马》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以及象征意义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天马”。
可以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来说课。
一、说教材《天马》一文生动地描绘了天马的健美、奔放,进一步让人领悟到天马的艺术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文字简短精炼,表现了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独具匠心,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本课训练重点确定为:1、读课文,展开想象,从天马的外形特征体会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马的健美、奔放。
(知识目标)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能力目标)3、理解天马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感悟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我们的目标具有可行性,切合学生实际。
学情分析: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生活在南方,而马和北方的草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见到马的机会很少,孩子们大多只是听过马,但是还没有见过马。
课文的生动描写,会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孩子们会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重点:体会“马踏飞燕”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欣赏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马的健美、奔放。
(小学高段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们心理上需要获得更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因)难点:理解天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以及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象征意义。
(学生们往往会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想到象征意义,我们要培养学生理解__的深层次的意思。
)。
二、说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16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____迭起、读读写写。
2023年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2023年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e5bc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b.png)
2023年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下面我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选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课文分为讲读、略读和选读三类。
讲读和略读课文都是必读课文,然而,由于课程标准对选读课文没有具体的实施建议,配套的教师用书对此类课文既没有统一要求,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教学指导,致使在课改研究如火如荼,老师们对讲读课文精打细磨,对略读课上下求索的今天,对选读课文却视而不见。
其实,我们不应该忽略对选读课文的学习。
教材安排选读课文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去教好选读课文,学生和老师都会受益匪浅。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一文是人教版教材中的配套选读课文。
作者冯骥才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维也纳生活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
圆舞曲是维也纳的传统音乐,生活圆舞曲就是生活中的音乐。
从__的题目看来,音乐与维也纳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说目标根据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嘹亮、撩动、婉转、悠长、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的推敲,培养学生品词酌句的习惯和能力。
(4)感受维也纳这个音乐之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震撼。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搜集资料,师生合作开展《我所知道的维也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本课作者主要阐述音乐之都维也纳“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理清思路,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气息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ca312ba58da0116d1749d3.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四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19课。
今天我说课内容指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文章主要讲述了童年时,7、8岁的巴迪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长大后,他才明白童年的那首诗确实是一首糟糕的诗,同时他也明白了,父母的这两种评价都是出自于对他的爱。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既有父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展示了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父母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悟空间。
学习这篇文章,要关注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等词语。
②技能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③情感目标:着重体会父母对巴迪的两种不同的评价。
4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着重体会父母对巴迪的两种不同的评价。
二、说教学理念的定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这节课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为:1、积极倡导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
多采用“你读懂了什么?”来提问。
2、注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努力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我着重采用了“朗读法”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展开联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023年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5篇
![2023年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da0d0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9.png)
2023年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爷爷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课文根据时间的依次,分别写了飞机载着爷爷同志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辞三件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福爷爷同志在大海中永生的剧烈愿望。
1.学问目标:学习生字,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做成的词语。
学习用“不仅……也……”造句2.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哀思的感情,缅怀邓爷爷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人民与邓爷爷的深厚感情。
缅怀邓爷爷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1.爷爷同志逝世,学生们还小,对当时状况知之甚少。
为加深学生对一代伟人的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邓爷爷同志的小故事来读,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祖国各地天翻地覆的改变。
同时,我搜集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制作课件。
2.课文的线索比较清晰: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辞大海。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方法,绽开联想的翅膀,充分地表达出人民对邓爷爷同志深深地怀念和哀思之情。
教学时,我抓住关键词,通过对重点段的研读和品读,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震撼。
3.爷爷同志的传奇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不是仅靠几节课就能让学生体会深刻,因此,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讲故事活动,通过阅读、介绍、讲故事、看影视等,使学生对邓爷爷同志的印象更形象更详细,对其丰功伟绩了解更多。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沟通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而,为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支配为三课时。
关于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
![关于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1feb3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9.png)
关于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海上日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九册的第7课,是一篇写景__。
通过对海上日出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观察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描绘了晴朗天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而有云时又分云薄和云厚两种现象进行描写。
《海上日出》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课文,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并想想__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所以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多读感悟课文。
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默读、自由读,也可以小组内互读。
通过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而难点在理解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上,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壮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含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知识与技能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知识与技能目标)3、探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4、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教学时间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海上日出的全过程,理清层次,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
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下面说说我参赛的第二课时的教法、学法。
二、说教法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文中的“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这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缓慢。
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身处山区很少见到海的学生们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父爱之舟》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父爱之舟》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f74d4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8.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父爱之舟》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父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爱子之情,展现了父爱的伟大。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深刻体会父爱的伟大,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读。
但在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体会父爱之情,提升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深入体会父爱之情,提升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感体验、启发引导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感受父母的关爱。
从而引出课题《父爱之舟》,激发学生对父爱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父爱之情。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体会父爱的伟大。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父爱之情。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爱的理解。
5.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bc26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f.png)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园地”为单元,通过不同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作文训练等。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有实践性,既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作文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方式;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相关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方式的掌握。
2.教学难点:作文训练,特别是如何做到思路清晰、语言准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阅读理解、讨论、写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3.词语辨析:通过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辨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语的正确用法。
4.句子仿写: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作文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知识点;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cf4ae9cc7931b764ce15ab.png)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教材简析《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
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__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
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__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选编__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学习__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鲸》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重点训练了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和“朗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__,能抓住要点,了解__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
同时继续训练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二、学情分析__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
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__的经验来盾,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__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
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__首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__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新型玻璃》《太阳》等说明性__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
能真正体会到__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b138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a.png)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说教材这首短诗只有12行。
分为两小结。
以诗歌特有的节奏感营造出一个深邃的思维空间,耐人寻味。
本诗以‘跌倒’为题。
采用比喻意引发我们思考。
跌倒并不可怕,但一定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这才是__要表达的中心。
说目标有感情读课文,体会诗的感情色彩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学习,探究跌倒后你应怎样做。
学习象征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跌倒后要勇敢的站起来,战胜困难走出困境,使人生变得更精彩。
说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读带讲,在读中自悟,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跌倒了并不可怕,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说过程1、激情导入:读名对,板题、解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跌倒。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多种形式读文b、了解什么事物跌倒了,又带来了什么?3、创设情境体会诗意a、学习第一节诗,自由读,带着问题读(生知道诗共七句、用了排比句式、象征的写法)b、我会写:培养学生的说和写能力c、学习第二节诗,让学生明白跌倒了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d、生活中你有过跌倒吗?怎样面对?结合实际讲一讲e、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写一写怎样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和生活中克服困难后的感受。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2一、说教材《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2021年精选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2021年精选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a9a89e783e0912a3162a7f.png)
2021年精选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再见了,亲人》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第九册是高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既注意了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又开始体现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第九册教材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篇的训练,围绕篇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重点读写训练项目。
这两个读写的重点是从读懂一篇课文的内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到能体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第三组的课文,要指导学生继续运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而该课文是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__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__,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
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
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
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
因而__很有感染力。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3、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函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则强调“突出教材要求”、“突出学情特点”的两个原则。
充分考虑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我班学生具体实际的情况,依据课文“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示”,我是这样制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 组》。
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展开学习的,一篇篇文章为我 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非常独特,它是由 3 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 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 这 3 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 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 3 个片段是人物 描写的经典。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 3 个人物的鲜活形象和文章的写作方 法。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
1 / 24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 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交融、交织的整体,因为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
1、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本文的三个人物来自三部著名作品,怎样通过课堂让学生激起阅读的 兴趣,是我们语文课要追求的。
所以我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让他们触摸作品中的人物,触动他 们读书的欲望。
2、在学习中总结学法。
这是三个人物描写的片断,教学的重难点大同小异,采用同种教学方 法会显得重复枯燥,同时教学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因此,我指导学生在实 践中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老师导学,尝试自学,合作研读三个环节,引 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分两课时学习。
第一课时从文学作品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小兵张嘎》、《儒林外史》、 《红楼梦》三部作品的认识,初步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2 / 24的性格。
第二课时,从片断入手,具体感受人物性格和写作方法。
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本课时我分四步进行。
一导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出示自学提示①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小嘎子的特点?请画出相关的句子。
②小胖墩也是个拦路摔跤的惯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③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先重点指导 小嘎子的句子有 ⑴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小嘎子机警敏捷,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不蛮干。
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猴儿似的"充分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
"总想使巧招"说明小嘎子在比赛中肯动脑筋,不硬拼。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嘎子输在身材,力气不如小胖墩儿。
⑵让学生带着体会后的这种感情读好这几句话。
小胖墩的句子3 / 24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定,硬是扳不运输 了。
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胖墩儿确实不赖,占了身体优势,并不像外貌 所表现的"傻大憨粗" 4、学习写作方法 我说同学们,这只是一个片段,然而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已经深 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再读一读片段,想一想作者是什么样描写的。
让学生明白,作者是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刻画,用词准确生动。
板书动作 5、总结学习方法 让学生归纳一下刚才学习这个片段的方法我和学生归纳总结出三个 步骤一读片段找句子,二读句子谈感受,三读片段悟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或是学生间的交流代替 个体的感悟,因此,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
教师并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
】 二自学《临死前的严监生》 1、让学生运用以上三步骤方法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一片断。
2、汇报自学成果,全班交流 让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交流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4 / 24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伸着两个指头。
奄奄一息的严监生看见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怕费了油,又不能说话,只得伸着两个指头,挣扎着不愿断气,细节描写使人们岁这个吝啬鬼的形 象过目不忘。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严监生"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不是因为几年未曾见面的亲人,而是不放心两茎灯草,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对任务的刻画细致入微,层层推进,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赵氏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 就没了气。
【这里着墨不多,但却是前文层层设置悬念的揭晓,又对守财奴临死 前的担忧做了绝妙的映衬。
】 3、再读片段,学习方法 在这个片断中,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 表现夸张放大,临死前为了两茎灯草不愿断气,进行细致刻画。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如一声不倒一声、伸着两个指头、两眼睁得滴 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登时断了气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语言简练但 又极富表现力。
板书神态5 / 24【在上节课老师逐步引导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的尝试,实 现了由扶到半放。
回顾学习方法一环,要让学生明确步骤及目的,保证自主学习的实效。
】 三合作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通过前两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三步走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们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以小组的方式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⑴外貌描写—俗气、狡黠板书外貌 2 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⑶动作描写—圆滑 【学生在实践总结与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检验教学 效果;指导到位、组织有序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在全班交 流的环节中,教师相机点拨提升,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课文的内涵。
】 四整体感知,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如果让你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你们会 用什么词?交流后板书可爱、可笑、可怕 2、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 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3、交流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6 / 24点拨。
点拨的要点 1 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
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 2 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如严监生临死前身处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 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
【从整体入手,从片段分析,再回归整体,对写作方法来一个总结,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本文的写作方法,而且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这样 的知识网,会学以致用,实现对写作方法的借鉴。
】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打电话》是人教社国标版五下第三组中的第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是各种文学体裁的集中展示,《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入选 其内。
学生对相声并不陌生,但接触、学习相声稿还是第一次。
相声稿正如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所要表现的意义一样,语言通俗易懂、 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充 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启示7 / 24留心头打电话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果啰嗦,不 仅损害自身形象而且影响别人办事,还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这一意义是这篇相声稿所要传达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落实的, 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则是学习的难点。
二、说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进一步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3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 要意义。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本文的文体特点和阅读地位,我认为运用大问题 分块引领教学时效性会更强,教学块面也会比较清晰。
在自由充分地读通顺的基础上,我运用大问题引领教学。
问题一这篇文章中的两个角色,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这一问题首先帮助学生概括了已知的简单的内容,即文章是分甲和乙 两个角色写的,然后给了学生一个思考方向,那就是会选择哪个角色。
8 / 24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文章说话量上的了解和说话内容上 的理解。
预计学生从量上谈原因会说甲说得多,乙说得少,从而做出自己的选 择;从内容上谈原因可能会说甲说的话有意思,会逗人发笑;乙说的不太 好笑;甲说的话标点运用特别丰富,乙说的话标点不太多;甲说的话里有 很多语气词,乙说的没有……我想,学生会依据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去 思考,从而有很多比较,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个性化的理解。
问题二在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那些有意思的地方?这些有意思的语 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相声的首要意义无非是想让观众开怀一笑,那么它的语言上必定会有 引人发笑的地方。
这一问题正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让学生浸润在语言中感受相声语言 的幽默、风趣、诙谐等特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断,学生会抓住"喂……喂……怎么不说话, 哎呀,拿倒了!""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
我姓啰,我叫啰嗦。
"等句子来谈自己感觉到的有意思,学生找到了,可以用模仿朗读的 形式来体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机地把相声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的 特点渗透进去交流,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有意思,还能了解到有意思的语言 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写的。
9 / 24这还不是内容教学的全部,还应该在学生说过笑过之后激发他们的思 维作者在逗引我们发笑的同时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有了冲击思维的问 题,学生才会反复地咀嚼语言,明白其中隐含的意义。
问题三同样是对话,你觉得这篇文章和《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大家静静地回忆,细细地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