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篇一《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教育领域一改沿袭千百年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那么何为素质呢?在我看来,所谓素质是指平日一点一滴养成的性格,在一定的规律下的行为习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潜能。
这种潜能包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矛盾,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亦称习惯教育,或者称为习惯形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02-02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
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小抓起,注重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结构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一、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新教材的选材,都是经过无数个教研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挑选出来的精品,更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美文。
因此,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这些内容或是作者个人对自然感受的表露,或是个人智慧的结晶,或是爱国情怀的抒发,或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它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导向。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承载着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等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言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的基石,其教学应紧密围绕素质教育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1.1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首先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发展、情感熏陶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1.2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要包括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应涵盖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2.1情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2.2合作学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信息技术融合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主题阅读、在线互动讨论等活动。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3.1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优秀儿童读物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2跨学科整合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科学、艺术等)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教学实际,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基础着手,着力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基础环节,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创新意识;能力作为义务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来说,应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基础抓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呢?这是对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
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作初步的探讨。
一、要利用师生的情感交流,消除学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语文课其实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造成目前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种惧怕心理,觉得语文枯燥,难学的现象,这种现象追根寻源,其根本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过程变成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
在确定语文教学任务时,只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讲发展情感,意志性格。
对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显然估计不足。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应引进激励的竞争机制,增加交流锻炼的机会。
消除胆小怕说,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
语文课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突出的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有什么说什么,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民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教师鼓励得越多,学生就有成功的喜悦感。
对学习语文自然而然就增强了信心。
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
”孔子的话形象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的实践关系。
而新课标也指出“重视语文的实践性”。
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与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
例如:上《鸟的天堂》一文。
离学校一百多米的地方正好有一棵大榕树,我于是要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好好观察,体会独木成林的奇观,化抽象为具体。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和文学的工具,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通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价值观,可以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素质教育基础。
本文将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如何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实施引言: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实践。
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时面临着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困惑和压力。
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通过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2.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在写作、朗诵和表演等活动中展示个性和创新。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出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创新和创业打下基础。
3.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道德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理解人生的真善美,培养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XXXXXX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研究”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研究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研究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
课堂教学着重在研究中研究、生活化活动。
语文课堂有效地延伸至生活,重短时效、重生活体验、重实践积累。
从成语推介,歇后语解析、谚语收集、名言故事,到话说新闻、评论时事、美文推荐、1佳作点评,还有学生们出格感兴趣的班级博客圈、班级日记联播、自写小说联播、当地文化介绍等等,通过多彩的形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生活感悟。
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本着生活的需要、课中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到生活中提炼语文,以课堂为基点,向四周辐射,这样课堂教学可得到充实,同时也高效。
另外,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动参与活动、积极自动探究、自动改进、自动进步。
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如典范美文诵读、钢笔字比赛、“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演讲活动,课本剧表演大赛、“错别字大搜捕”活动、想象作文大赛、“亲近母语”浏览大赛、古诗文诵读等。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很好手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很好手段,我觉得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
一是读懂。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
二是读会。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
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
三是会读。
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
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
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路径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路径探析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
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应有其全新的内容。
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理念予以通俗化的阐释,从感性层面上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理解新课标,从可操作性方面增强其实施大语文观的信心。
一、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室、学校、操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进入到我们的课堂。
其实,普普通通的花草,教室、都是课程资源,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开发和利用,我们却不知道,这体现了我们课程资源意识的不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开始在教师的心里萌芽,并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领域拓宽了。
多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语文资源无处不在。
如在一年级时的一节识字课上,我教学生认识“保”,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知道,这是‘保姆’的保。
”“你怎么知道的?”我追问了一句,“是我在我家门口的电线杆上认识的,我还会写呢!”孩子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对呀,大街上的广告,路牌,商店的牌匾上都有字,生活环境是孩子们学习的好场所!由“墨守教材”向“开发教材”转变,但应注意课外语文资源与语文教材的密切配合与有机整合。
课外语文资源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并非像有些观摩课那样把语文课上成课外资料的拼盘课,整堂课基本丢开教材,而一味地让学生毫无节制地交流和展示课外资料。
与会者认为要注意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与使用,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同时注意适度、适时地跟其他课程相沟通,与课外资源相融合,既不墨守教材陈规,又不滥用课外资源。
二、大力发扬教学民主教学民主的核心,仍然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对他人尊重。
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教师的民主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民主精神的形成———让自由放飞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用宽容培养宽容,靠创造激发创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在教育中起着最为基础的职能,承担着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大责任。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展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策略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广泛推行,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步伐逐步从各位教育研究者的呼声中走到了现实的教学工作中。
但由于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有所提高,不如应试教学那样死板,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认为,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应立足教材改革,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课内、课外一脉相承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1训练能力小学时期的科目教学不仅仅关系到本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时期打好基础对以后的学业发展大有裨益。
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一些基本的语文基础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进行简单的教育培养,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
2陶冶情感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处于童年时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自身情感发展又不健全,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引导。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思想教育与文字教育的统一,不仅仅要教好基础的听、说、读、写,还要教好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为人之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以文悟道,用道显文,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与传授知识以及思想教育、教人为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3培养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为学生以后长远的发展打算,我们就要在学生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的重点产生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
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活动。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具体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对小语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意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皮试教育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不堪重负。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切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工具。
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对数学及其它学科所接触的知识就难以领会。
一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他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差。
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采的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教科书涉及面相当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语文教学这种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别的学科无法企及的。
因此,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无论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语文学科都有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近几年来,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问题,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不断的实践。
经过这几年的思考和实践,我的认识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突破“唯知识”教学的窠臼,用高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
重知识的教学,但不“唯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特点。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儿童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要充分发掘教材思想道德方面的内涵,或者说人文方面的内涵,去影响学生,促进儿童的心灵向美好的方向发展。
《狼牙山五壮士》中有这样的文字:“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我抓住“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壮士们在生死关头,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舍生取义的崇高境界。
学生甲说:“‘斩钉截铁’反映了班长决策的坚决、果断,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
”学生乙说:“战士们明明知道自己将要和敌人同归于尽,但他们毫不畏惧,这是因为战士们想到为了保护群众牺牲自己也值得。
”学生丙说:“班长只说一个‘走’字,战士们就‘紧跟’在后,说明他们想法一致,行动一致,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
”学生丁接着说:“尽管只有五个人,但他们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们不仅懂得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已经被五壮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推敲语言文字,不仅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而且受到了英雄们的理想美、信念美、行为美的强烈感染。
这种感情的感染留在他们心灵中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但有壮烈的篇章,还有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俯的故事,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情之美。
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分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分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素质教育需要贯穿到人类生活发展的始终,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改革,教育部门都将此作为重点,所以教育部从小学开始就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推广。
本文浅谈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点以及分析。
随着我国现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小学语文中开展起来,素质教育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涉及,但是借助语文学科在小学中开展较为便利。
在小学阶段给每一个学生贯彻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师需要重视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整体和部分的观念去看待。
小学语文中素质教育就是全民素质教育开展的一个部分,而且也是重要的一个部分。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这件事情,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方案。
由于小学生自身群体的特殊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应该经常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终确保素质教育的正常实施。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虽然素质教育在小学课堂中已经展开,但是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相关的方法开展,相关教师以及教育界需要创新素质教育的方式,确保将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小学生没有太好的理解能力,教师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案例讲解,由于过于枯燥加之很多历史故事都有年代感,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于素质教育没有概念,对于教师的讲解产生抵触。
教师应该将语文素质讲解的方式和时代进行结合,将现在的高科技和其他的方式运用到素质教育之中,在选材时需要选取一些角度新颖的案例,这样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不只是教师单纯地讲解,毕竟素质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教师可以在班里树立素质榜样,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判断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观念和素质,让小学生有自我判断能力。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论文
谈小学语文课中的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素质教育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认真学习钻研《语文课程标准》,真正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和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标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树立旨在构建塑造学生主体性的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和“目标教学”等科学的教学观念。
其三,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质量观。
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变“偏重高分”为“全面发展”;变“被动应付考试”为“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改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改革课堂教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突出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因此,教学目标应由简单传授知识,单纯追求应试效果转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捕捉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机会,将课堂教学中的着力点放在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思维,既教学习方法,又培养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
2.实施“主体教育”。
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
具体做法是:先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说,去做,去想,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三是学生自己质疑问题。
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增强主动性,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但随着日趋多变的教育形势,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造成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直线下降。
基于此, 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优势所在, 进而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微课”“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实施措施;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 在小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1.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仅局限于表面知识的解读, 教学手段单一, 没有涉及到语文课堂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等内容。
教师往往一味进行机械性课程讲解, 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建立与完善。
此外, 由于情感和价值观等内容主观随意性相对较强, 使得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设计和教材讲解时很难真正将情感、价值观和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充分融合, 进而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下降。
2.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单一, 缺少延伸现阶段,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内容单一, 不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讲解, 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 只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对其它知识一概不知, 从而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缺乏想象力, 学习积极性下降, 课堂教学效果上不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分析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应试教育问题比较严重, 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 很容易发生教育观歪曲、人文教育缺失等普遍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教学, 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真正做到为学生内在人格修养所用, 从而实现学生在道德意识、人生观等角度的重要突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而加深学生对客观本质问题的深刻理解, 实现人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第一篇: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
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
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
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鲁迅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
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二、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经验探析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经验探析论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经验探析论文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前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更扎实的知识,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明确教育目标,掌握具有素质教育方法。
素质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实施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道德上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文化素质。
使得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那么,在小学语文中应该怎样具体实施具有素质的教学方法,下面将展开素质教育实施经验的探讨。
一、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什么是语文素质教育,它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首先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后是对学生的个人情趣的教育,最后是对学生应用语文进行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教育。
语文教育素质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试听分析能力、理解说话能力、阅读分析能力、阐述写作能力,除了这四项基本能力之外还包括了学生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
如果更具体的来进行阐述,首先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其次,要有智能素质,即要有非常清晰的观察力,完整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全面的思维能力。
再次,技能素质,即试听能力、交流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然后,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最后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要求。
不能把语文素质简单的看成几个字、几句话、几段,几篇进行教学,要抓住教育的根本,在丰富知识的前提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语文的基本素质是要把语言文字作为基本工具来达到人们思想、情绪、认识的统一,并且要把语文素质的基本项目达到操作上和认识上的和谐统一,不能孤立的发展任何一个单项指标,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可以反映这个人的整体素质,体现教育的综合水准。
二、小学语文进行素质化的目标(1)把教育者的认识体系和认知体系进行完善。
素质化并不是对知识体系这一客观的、教学大纲的教育体系的完善,而是对于认知体系的完善,认知体系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提高认知体系就是要正确的把我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概要: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工作的目标、方向和任务。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以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是小学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意义首先,素质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教学的统一性,即利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同的教学评价标准,将原本存在差异的学生进行规范化培养,这种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如生产流水线中出来的零件一样整齐划一,这种同质化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非常不利,而素质教育则从“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注重人的差异性,并通过有层次、有差异的教学手段,促进小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其次,素质教育有利于落实公平教育。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出于对教学进度的考虑,常常将教学重点放在优等生身上,而忽视了学困生的发展,这样长期的边缘化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公平性。
而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可以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学困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再次,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属于短期教育,它注重的是学生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绩。
而素质教育则属于长期教育,它从学生的发展性出发,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转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简单来讲就是从德、智、体、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小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培养的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学生辩证思想的启蒙有着很好的效果;在《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友谊进行思考,并培养其谦让、分享的精神品质,这样的素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而学生在这些传播范围广、趣味十足的故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毕业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普安小学钟平素质教育是有别于应试教育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
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奠基工程〞,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
在针对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道路上依然略显艰辛,而要完成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并使各学科能互相渗透、形成综合效益,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一、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一〕素质教育有利于强调小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在我国现阶段来看“个性教育、差异教育〞正是素质教育作用所在,实质所在。
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养成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素质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是因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它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与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
“成功教育〞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
〔三〕素质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则是相辅相成的。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在我国急需全面发展高素质型人才的条件下,通过教育发掘人自身潜在的对发展有利的因素,并使之逐渐扩展与完善,以个体的发展促使全民素质的提高,这同共产主义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把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素质教育是侧重于未来的教育教育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就应具备时代性。
由此可见,使学生的素质适应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摘要: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
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各学科教学都围绕着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应地提出了本学科所承担的素质教育的任务,才可能使各学科互相渗透,形成综合效益,最终才可实现索质教育的总目标。
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单一的,也就是把目标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成绩上,淡化了德育、美育、体育普及的意识,只强调了选拔意识。
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却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活泼地成长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设计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月标,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体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想道德素质。
在基础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里,突出体现德育功能,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索,适时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目标是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也就是全面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所以,语文教学要走出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文学分析课、语文常识课等的误区,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渐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人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摘要: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被教育部门列为重中之重,改革成效亦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方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素质教育以其宏远的社会意义得到广泛重视,它不局限于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同时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实践标准。
素质教育是许多学科教育的综合,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则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本文分别从以下几点概述。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或改革在推行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关键条件,即前提。
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的小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基础知识薄弱,好动贪玩。
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学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稳固学生的基础。
具体而言,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较为熟悉,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只有教师能够充分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更好地进一步挖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得到教育界、教学教研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但是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及相关策略依然需要我们不断挖掘,不断创新。
教师自身应该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学校的公告栏、班级的黑板报以及班会等集体活动中宣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意识。
(一)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关于“人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外延是相当广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那么,如何从这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我想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的认识,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尽管提了很多年,许多学校还是难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不少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教育观念上还没有“转轨”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广大的小语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是一个前提。
首先,要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是一种急功近利、扼杀学生个性、吃力不讨好的教育,而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素质教育则是重全体、重全面、重基础重发展的教育,是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面向未来的教育。
其次,要让老师们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立体的、全面的。
它不但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
定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通过学习语文来学习做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等等。
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将来能够胜任各项工作所必需的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力的劳动者。
二、依纲据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新课标的颁布以及相应的新教材的全面推开,是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小语新课标《学习指导》在阐述新大纲的宗旨时指出:“和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着眼于民族素质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切切实实做好打基础的工作是这部大纲最显著的特点;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是这部大纲的着眼点和根本的指导思想。
”因此,遵循新大纲精神,落实新大纲的各项要求,完成新大纲提出各项教学任务的情况是衡量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一个准绳。
在“提高民族素质”这个新大纲主旨的统领下,人教社修订的新教材也为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新教材适当降低了学习难度;更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意低中高年级的衔接过渡,学习内容和训练的层次更加合理分明。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也比较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比较接近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依纲据本,深入领会新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新教材,用
好新教材,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
素质教育是排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这种苦教苦学的做法,提倡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强调“六小时内留在校园,六小时外还给学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便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必须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小语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注意:
1.全面训练,“培优扶差”。
素质教育是“全民性”的,高效率的语文课必须以占大多数的中差生为训练主体,做到既“培优”又“扶差”,努力实现全员达标。
2.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要提高教学效率,还要能够克服教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尽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内耗”现象,要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缺陷,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平均使用力量。
3.营造氛围,引导感悟。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能够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材里的一篇篇感情丰富、文质兼美的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情感氛围的有利条件。
语文教学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努力营造一种与课文内在思想相关联的情感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美和语言的艺术美就会更加容易,更加深刻。
三、上好语文活动课,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性训练,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几乎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与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的语言行为联系甚少,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应用性训练。
这样,致使大部分人的实际语文能力低下,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少的麻烦。
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谋求职业、推销产品、人事调解、签订合同、拟写工作计划总结等等,都要求现代人要有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冲破以往局限于小课堂内搞听说读写的老框框,开辟语文教育的大环境,重视语言实践活动。
与语文学科课程相辅相成的语文活动课的开设,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语文活动课中,要多开展一些应用性的语言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机会。
诸如成立小文学社,组织小读者团,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开展作文、朗读、演讲、书法等竞赛,与贫困山区学校的孩子通联,组织学生深入街头巷尾消灭广告牌上的错别字等。
这样,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为孩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打下一个较为扎实的语言表达基本功底。
四、改革评价标准,改进测试方法,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目前,大部分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优劣,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还是以考分的高低作为唯一的依据。
这种单一的片面的评价标准,导致了师生为分数疲于奔命,造成了种种不良恶果,给素质教育的
实施带来了严重的干扰。
因此,改革评价标准,比如语文测试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笔试上,还要重视口试。
改进测试方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