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及译文
三年级学生必背古诗词解释
三年级学生必背古诗词解释三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中,有几首是特别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常见古诗词的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让人联想到家乡的景象。
2. 《春晓》 - 孟浩然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述了春天的宁静和生机。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4. 《望庐山瀑布》 - 李白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
5. 《江雪》 - 柳宗元这首诗通过描绘雪中江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和超脱的情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展现了一幅空旷寂静的雪景。
6. 《悯农》 - 李绅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场景。
7. 《游子吟》 - 孟郊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形象地描绘了母亲为游子缝制衣物的情景。
8. 《绝句》 - 杜甫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9. 《咏鹅》 - 骆宾王这首诗通过咏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形象地描绘了鹅的优雅姿态。
10. 《江南》 - 李清照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熟悉和喜爱。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背诵这些诗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包含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原文】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小学三年级下必背古诗词(非常赞,带译文,部分难读难认字有拼音标注)
tún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 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 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 zēng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jiǎn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xiōng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bèi 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zhū 萸yú 少一人。
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便加倍思亲。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亲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tú sū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 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 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 借问酒jiǔ 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 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 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 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
(唐)白居易 ān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 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 含释义
小学语文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三年级部分含释义目录1、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注释: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须惜:珍惜。
堪:可以,能够。
直须:尽管。
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2、秋词二首[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
这里是“使”的意思。
3、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注释: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小学三年级的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最好准备好资料时常诵读,这样就会加强我们的记忆。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与译文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芦芽:芦苇的嫩芽。
⑷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原文、注释、译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原文、注释、译文)溱潼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文及日积月累(原文、注释、译文)汇总1.古诗三首(p2-3)绝句[唐] 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日积月累(p14)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古诗词PPT(附译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诗画面: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 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赞 美了采莲女的劳动,借景抒情,刻画出采莲女纯朴、自然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 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诗画面: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 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 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早发白帝城
画面:爆竹声中
1
旧的一年已经过
去,迎着和暖的
春风开怀畅饮屠
苏酒。初升的太
阳照耀着千家万
户,都把旧的桃
符取下换上新的
桃符。抒发了作
者革新政治的思
想感情,充满欢
快及积极向上的
奋发精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画面: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字里行间流露出忧伤、失意和思乡之情。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画面: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三年级#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以下是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希望帮助到您。
【早发白帝城】原文:早发白帝(dì)城朝[zho]辞②(cí)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íng)一日还③[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不住④,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词句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代的诗歌,这些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意识。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古诗,并给出相应的注释和译文。
1.《春晓》杜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天的早晨,人们因为睡得太沉,没有察觉到天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清脆啼鸣声。
昨晚的风雨声还在耳边萦绕,花儿掉落的声音告诉我们,春天转眼间过去了多少。
译文:春天的早晨,沉睡不知天已亮,四处都是鸟鸣声。
夜来的风雨声,花儿纷纷落下,这一切又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床前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的霜。
抬起头望着那明亮的月亮,不禁会低下头来思念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疑似地上铺满了白霜。
抬头望着那明亮的月亮,又不禁低下头来怀念故乡。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白天因为太阳的西沉而结束,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往上走一层楼。
译文:白天的阳光渐渐退去,黄河的水流向大海。
如果想要远眺万里山河美景,就要继续向上攀登一层楼。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鹅,鹅,鹅,它们的脖子弯成了天空的形状,高声歌唱。
它们的白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中,红色的脚掌轻轻拨动着清澈的波浪。
译文:鹅,鹅,鹅,曲颈向天唱歌。
白色的羽毛在清澈的水上漂浮,红色的脚掌轻拨着水波。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才华,还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同时,注释和译文的提供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注释和译文是对古诗的解释,它们使得诗歌的意义更加清晰明了。
注释可以解释一些古代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古诗的内涵。
三年级上册古诗译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译文一、《所见》——袁枚1.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注释: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意欲”:想要。
5.“捕”:捉。
6.“鸣蝉”:鸣叫的知了。
3.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间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二、《山行》——杜牧1.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6.“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
“生” 可理解为产生,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7.“坐”:因为。
8.“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9.“红于”:比…… 更红。
3.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三、《赠刘景文》——苏轼1.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注释:1.“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北宋开封祥符(今属河南)人,苏轼的好友。
2.“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3.“擎(qíng)雨盖”:比喻荷叶,荷叶形状像雨伞,有遮雨的作用。
擎,举,向上托。
4.“菊残”:菊花凋谢。
5.“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6.“君”:您,这里指刘景文。
7.“须记”:一定要记住。
8.“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四、《夜书所见》——叶绍翁1.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出版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9首)。
第1首《所见》所见袁枚〔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唱着歌,歌声嘹亮清脆,回荡在树林的上方。
他忽然想要捕捉那鸣叫的知了,便立即停止了歌声,一声不吭地站在树下。
【作者介绍】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清朝乾嘉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清廉颇有名声。
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
嘉庆三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赏析】这是诗人根据旅途见闻创作的一首清新可爱的田园诗。
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上唱着歌,“振”字写出了歌声的响亮清脆,仿佛整个树林中都回荡着优美的歌声,也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孩童的活泼烂漫。
就在这个时候,牧童听见了蝉鸣,立刻想到了新花样,于是在最后一句,歌声戛然而止,全诗回归寂静,只剩下一个安静的小孩子站在树下,仿佛正在观察蝉的位置,跃跃欲试。
“闭口立”捕捉了小孩儿一瞬间的变化,孩童机智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用词浅显而生动,动静结合,在描写天真孩童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赞美。
第2首《山行》山行杜牧〔唐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有几户人家。
我实在太喜爱这傍晚枫树林中的美景了,于是停下车来慢慢欣赏,那染着秋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及译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及译文《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在夜晚,床前的月光明亮,让人误以为地上铺满了霜。
抬头看向明亮的月亮,不禁低头沉思,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的早晨,人们沉浸在甜美的睡眠中,不自觉地就到了早晨,四周都是鸟儿的啼叫声。
昨夜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地望去,瀑布像挂在前面的河流上。
水流飞泻而下,高达三千尺,让人怀疑是不是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天。
窗户映着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中鸟儿都已经飞走,所有的小路上都看不见人的踪迹。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偎着山峦落下,黄河滚滚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成千上万的粮食。
虽然四海之内没有闲置的土地,但农民们仍然面临着饥饿的困境。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被楚江一分为二,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到了这里又折回。
两岸的青山相对而出,远处的孤帆在夕阳下缓缓驶来。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爱的母亲手中拿着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物。
临行前密密地缝制,担心孩子迟迟不能归来。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及译文
【导语】诗词是中⽂独有的⼀种⽂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律⾓度来划分的。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及译⽂》,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及译⽂篇⼀ 1、绝句 南宋志南 古⽊阴中系(jì)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欲湿杏花⾬,吹⾯不寒杨柳风。
注释: 短篷——⼩船。
篷是船帆。
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
藜是⼀年⽣草本植物,茎杆直⽴,长⽼了可做拐杖。
译⽂: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船,拄着藜仗,慢慢⾛过桥,向东⽽去。
阳春三⽉,杏花开放,绵绵细⾬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的,带着杨柳清新⽓息的暖风另⼈陶醉。
2、秋词 唐刘禹锡 ⾃古逢秋悲寂寥,我⾔秋⽇胜春朝。
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古”和“逢”,极⾔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直抒胸臆,态度鲜明。
“秋⽇胜春朝”,⽤对⽐⼿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那万物萌⽣,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筹,这是对⾃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否定。
“排”,推,这⾥是冲的意思。
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动地勾勒了⼀幅壮美的画⾯。
译⽂: ⾃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晴空,⼀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3、乌⾐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巷⼝⼣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注释: 乌⾐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着⿊⾊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巷。
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家族,都居住在乌⾐巷,⼈称其⼦弟为“乌⾐郎”。
⼊唐后,乌⾐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艺品的汇集之地。
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巷⼝断壁残垣正是⼣阳西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译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写景的古诗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共选入9首古诗,包括第4课和第17课的《古诗三首》以及课后日积月累中的3首古诗。
这些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作品中都运用了较多笔墨去写景抒情。
下边按纯写景抒情、写景叙事抒情和写景写人抒情三大类型分别整理分享这些诗歌的原文和译文。
第一部分纯写景抒情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三年级必背古诗含解词及译文
1.鹿柴(zhài)【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 鹿柴:地名。
柴,一作“寨”。
行军时在山上扎营,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2. 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3. 但:只。
4.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日光。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3.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张继,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市)人。
公元七五三年考取进士,曾作过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死于今江西南昌市。
他写有不少旅游诗。
有《张祠部诗集》传世。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chāng)门西七里地月落:月亮落下去了,乌鸦还在啼叫,霜雾露气笼罩着整个天宇姑苏二句的意思是说:姑苏城外寒山寺里半夜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姑苏城:今苏州市。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的枫桥镇。
夜半钟声:寺院里半夜有敲钟的定规。
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戴天山) 又名大康山、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不遇) 没有遇到(吠) 狗叫(带露浓) 挂满了露珠(树深) 树丛深处(霭) 云气(倚) 靠【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带着露珠的桃花更加鲜艳。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
诗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2 凉州词[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jiān‟,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远远地奔流在白云间,一座孤城依傍着万仞高山。
羌笛何须吹奏《折杨柳》的怨歌,温暖的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3 秋歌[唐]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dǎo)衣声。
秋风吹不尽…jìn‟,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lǔ),良人罢远征?【译文】长安城头悬挂一轮明月,千家万户一片捣衣声声。
阵阵秋风吹呀吹个不停,声声都是思念征人之情。
何时才能平定作乱胡虏,丈夫方可归家停止远征?4 清平调[唐]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jiàn)露…lù‟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彩云像她的衣裳花儿像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闪明。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台的月光下来相逢。
5 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luò‟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儿西沉乌鸦啼叫寒霜满天,面对着江枫渔火更愁烦难眠。
姑苏城外著名的寒山寺院里,半夜里悠扬钟声传送到客船。
6 寒食[唐] 韩翃(hóng)春城无处…chù‟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sàn‟入五侯家。
【译文】春天京城万紫千红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御柳飞舞飘洒。
晚上宫廷忙着传送赏赐蜡烛,轻烟先是散入君王宠(chǒng)幸之家。
7 滁(chú)州西涧(jiàn)[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爱那幽深野草在涧边慢行,树林深处黄鹂啼叫格外动听。
小学必背古诗词及译文注释(三年级)
三年级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词句注释1.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2.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
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3.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4.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林。
樾,树荫。
5.意欲:想要。
6.鸣蝉:鸣叫的知了。
7.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白话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
另有版本作“深”。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词语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品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及译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诗人)知道儿童在捉蟋蟀,夜深了,篱笆边有一盏明亮的灯。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3、《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
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
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4、《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如同碧玉妆扮着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条万条绿色的丝带。
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剪裁出来的呢?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2、《春日》作者:朱熹(宋代诗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乞巧》作者:林杰(唐代诗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4、《嫦娥》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