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制作》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doc

合集下载

标本制作的实验报告(3篇)

标本制作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会使用植物标本制作工具。

3. 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

二、实验原理植物标本制作是将植物材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压制、干燥、固定和保存,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和颜色,以便于研究和教学使用。

通过制作植物标本,可以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特征,便于植物分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花朵、枝条等。

2. 实验工具:植物标本夹、镊子、剪刀、解剖刀、酒精、标签纸、铅笔、吸水纸、干燥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标本采集:在植物生长季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部位进行采集,采集时注意不要损伤植物。

2.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植物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保留有代表性的部位。

3. 标本压制:将处理好的植物材料夹在植物标本夹中,用吸水纸填充,确保植物材料平整、干燥。

4. 标本固定:在植物标本夹中放入干燥剂,以防止标本受潮发霉。

同时,用标签纸贴上植物名称、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

5. 标本保存:将压制好的植物标本放入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保存,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6. 标本整理:将保存好的植物标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植物标本,并掌握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实验分析:在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到的植物材料要新鲜、完整,以便于观察和鉴定;(2)标本压制时要确保植物材料平整、干燥,避免出现皱褶、霉变等问题;(3)标本保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定期检查,确保标本的质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学会了使用植物标本制作工具,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植物标本制作技术,为植物研究和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压制方法(1)装压。

先在大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上3~5张吸水纸,然后放上采集来的标本,标本上再放3~5 张吸水纸,然后纸上再放标本,使标本和吸水纸互相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35厘米左右为宜。

(2)换纸。

标本压入标本夹以后,要勤加换纸,换纸不及时,标本会发霉、变黑,所以换纸是否及时,是标本质量好坏的关键。

初压的标本水分多,通常每天要换纸2~3次。

第3天以后,每天换1次,通常7~8 天就可以完全干燥。

换下来的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以备应用.随着标本的逐渐干燥,标本夹的捆扎要逐渐放松,以防标本折断。

(3)整形。

在第一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

其作法是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和花果的背面朝上,以便日后观察研究。

如有过分重叠的花和叶,可剪去一部分,但要保留叶柄、叶基和花梗,以使人能看出剪去前的状态。

2.压制注意事项(1)多汁的块根、块茎和鳞茎等不易压干,可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向剖开进行压制。

肉质多浆植物也不易压干,而且常常在标本夹内继续生长,以致体形失去常态,也应该先用开水烫死后再进行压制。

裸子植物的云杉属标本,也要先用开水烫死,否则叶子极易脱落。

(2)标本夹中的标本位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的平衡。

有的标本花果比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突起。

花果附近的叶因得不到压力而皱折,可将吸水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处的四周,或将这样的果实或球果剪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号牌。

(3)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在压制时常会脱落,换纸时应逐个捡起,放入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跟标本压在一起。

二装帧: 将消毒后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叫做装帧。

装帧的方法如下:1.摆好位置 : 上台纸时,先将标本在台纸上摆好位置,留出左上角和右下角,以便粘贴采集记录复写单和标本签。

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的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

2.装订:装订标本最好用纸条粘贴,其作法是先用小刀切取宽2~3毫米的纸条(白道林纸)备用。

植物标本制作实验报告

植物标本制作实验报告

01
实验目的
为了巩固知识,给我们更直观的印象,老师带领 我们做了这场标本实验
实验目的
1、巩固知识: 通过实习,认识更多的植物,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巩固加深印象。 2、实地考察: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实地实习考察。 3、标本制作: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标本的采集、制作进行实地教学,提高学生制作标本的能力。 4、加深理解: 老师对更多植物的特性、性状进行解析,对相似植物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5、丰富知识: 了解更多植物的产地以及生活
实验意义
工作
通过实习锻炼野外工作能力
知识
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及巩固
自然
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 解植物多样性
02
实验内容
在植物园中,老师传授植物学知识,告诉我们制 作标本的注意点
操作步骤
地点 清华大学植物园
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工具 小刀、记录本、笔
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植物标本的制作
铺放
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将标 本置于其上,注意摆好放平, 然后在标本上层覆盖几层草纸
晾晒
将包好的标本拿到阳光下去晾 晒,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次草纸
固定
标本完全干燥后,将标本固定 在草纸上,并贴上标签
标本保存
阳光直射,标本易变色,失 去原色
避光
低温
保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细菌 滋生
防止细菌生长,不要经常搬动
搬动
04多在实验过 程中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
实践感受
加强认识
认识了丰富的植株,了解他们的植 物特性,与课堂知识交叉验证
完成标本

植物标本的制作研究报告

植物标本的制作研究报告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和教师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受到季节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进行最常用的腊叶标本的制作。

二、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包括以下3部分:(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

(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

(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一)、标本采集用具准备采集标本需要具备以下工具1、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一般长约43cm,宽30cm,以宽3cm,厚约5~7mm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cm)嵌实。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而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

2.枝剪或剪刀: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高枝剪:用以采集徒手不能采集到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4、采集箱、采集袋或背篓:用以临时收藏采集品用,过去是用铁皮制成采集箱,但由于使用不便,且易压坏,现在采用70X50厘米的塑料袋,采用塑料背包则更为理想。

老师指导学生标本小学生植物制作总结报告怎么写

老师指导学生标本小学生植物制作总结报告怎么写

老师指导学生标本小学生植物制作总结报告怎么写
《学生植物制作总结报告》
近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制作了一批植物标本。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我们更加熟悉了植物花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对自然观察和实践能力。

我们从实践中了解到,标本的制作是一个具有遵循一定步骤的系统性过程。

最开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鲜花,然后将它们用湿的材料包裹。

在这一步之后,我们还要用报纸和胶水将它们封装起来,使其不易变形。

最后,为了使标本更加养眼,我们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给它们装饰,或者张纸。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明白了各个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各个细节的处理,掌握了制作精美的标本的一般方法,提高了实距能力。

我们期待着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继续学习,继续提升自己,实现更有创意的标本制作。

总的来说,本次学习的植物标本制作,不仅让我们更了解了植物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独立自主学习探究求知的精神。

我们认真贯彻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总结出一份总结报告,表达我们关于植物标本的学习心得,及对未来的规划,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植物标本的制作研究报告

植物标本的制作研究报告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和教师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受到季节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进行最常用的腊叶标本的制作。

二、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包括以下3部分:(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

(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

(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一)、标本采集用具准备采集标本需要具备以下工具1、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一般长约43cm,宽30cm,以宽3cm,厚约5~7mm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cm)嵌实。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而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

2.枝剪或剪刀: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高枝剪:用以采集徒手不能采集到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4、采集箱、采集袋或背篓:用以临时收藏采集品用,过去是用铁皮制成采集箱,但由于使用不便,且易压坏,现在采用70X50厘米的塑料袋,采用塑料背包则更为理想。

幼儿园植物乐园: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

幼儿园植物乐园: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一、前言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认识的重要使命。

而植物标本制作教案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可有效地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植物乐园中的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1.教案设计在幼儿园植物乐园的教学实践中,植物标本制作教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案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保证教学内容的感性和趣味性。

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植物采集、观察记录、植物分类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要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可以布置植物摆设、植物书籍、植物展板等,营造浓厚的植物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植物的魅力。

2.实践过程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植物采集、观察记录等活动。

幼儿可以利用植物标本制作工具,如夹子、干燥剂、透明胶纸等,制作自己喜爱的植物标本。

可以设置小组合作或个人制作的形式,让幼儿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植物的形态特征、颜色和香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教学效果通过植物标本制作教案的实践,幼儿能够在观察、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实践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科学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幼儿总结经验,进行交流共享,激发他们对植物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对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会在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增加对植物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而我认为,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实践也可以形成一种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并保护大自然。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叶脉书签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G年级)(一)活动目的知识:1、了解植物标本——叶脉书签,掌握植物标本——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审美观。

能力: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3、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情感:1、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品质。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二)指导教师:(三)活动地点:艺源学堂G班教室(三)具体方案活动准备:1.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自由组合成小组,人数为4—7人,共同分配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商讨活动形式。

3.布置学生课外小组活动采集植物标本。

活动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书籍或上网搜索的办法搜集有关植物标本制作的相关知识。

2.小组分工合作,采摘植物标本并进行标本的制作。

活动要求:1.分配小组,确定方案目标: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制定好各小组的活动方案及口号。

方法:同学自由结合成4—7人的小组,共同填写活动计划表,根据小组的方案、计划进行成员的分工,并制定小组活动口号。

2.调查了解①目标:了解什么叫做植物标本——叶脉书签,搜集植物标本——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②方法: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植物标本的相关资料。

2)班级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汇总,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3)老师对《植物标本——叶脉书签制作》做一定的介绍与讲解。

3.采集制作①目标:采集植物并制作成植物标本——叶脉书签。

②方法: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方案进行植物的采集。

2)将采集的植物进行植物标本的制作。

4.修饰完善目标:对制作的成果进行意义拓展延伸。

《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教案设计.doc

《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教案设计.doc

《植物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教学设计一、活动分析1 、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是综合实践基地活动科学实践领域的一项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植物,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对自身、自然和社会的整体认识。

在活动中,学生学会鉴赏一般植物和名贵植物,促进德、智、体、美在实践活动中相互渗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抓住重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通过体验制作蜡叶植物标本,学生在尝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科学探究的经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形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精神和品格。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方法,掌握植物标本的概念、分类、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

(2) 技能目标:尝试制作植物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形成热爱探究的习惯;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提高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植物采集及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四、活动难点腊叶标本的概念及制作过程四、活动用具标本采集筒标本夹绳子枝剪吸水纸标签盖纸台纸胶水铅笔透明胶带镊子等五、活动过程1、切入主题,明确任务PPT展示实验室精美的植物标本图片,学生欣赏并思考:你知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制作的吗?小组交流讨论并回答。

教师关注学生讨论过程,观察学生表现,适时加以引导。

教师总结:植物标本是解决植物学教具的有力手段之一。

当我们在课堂上讲到一种植物时,最好有这种植物的活体,以便加深认识。

但有些植物是有区域性、季节性的,如果有植物标本,就不会受区域性、季节性的限制了。

同时,植物标本也便于保存植物的形状、色彩,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

少数植物标本也具有收藏的价值。

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与研究

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与研究

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与研究作者:赵晨伊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0期摘要:学习生物课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制作植物标本,熟练掌握该技术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又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其业余生活。

本文主要对植物标本制作过程进行了研究,希望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植物标本;干制标本;浸制标本;实践研究一、干制标本制作实践与研究(一)叶干制标本制作的实践和研究要想更好的识别植物,就必须要认知植物的形态特征,多采集一些本地植物的叶片,通过把其放到多层吸水纸当中来制作成干制标本,然后方便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识别。

叶干制标本有很多种类,比如叶尖标本、叶基标本、叶缘标本、叶脉标本、叶形标本、叶序标本等,这里以叶形标本为例来分析,线形叶选小麦、水稻,三角形叶选穿叶蓼,心形叶选圆叶牵牛叶,卵形叶选暴马丁香的叶,椭圆形叶选山野豌豆,披针形叶选夹竹桃和旱柳的叶,刺形叶选杜松,鳞形叶选侧柏,针形叶选油松和叶松的叶等。

所谓叶序是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簇生、轮生、对生、互生叶序,簇生叶序选落叶松,轮生叶序选夹竹桃,对生叶序选一串红,互生叶序选白杨为宜。

(二)腊叶标本制作的实际和研究腊叶标本是通过吸水纸把新鲜的植物压制后再干燥,然后装订在台纸上制成标本,所以又叫做压制标本。

其优点是不受试剂和容器的限制,方便保存,对空间要求不大,容易制作等,同时很多植物都可采用该方法来保存和收藏,选取的材料比较广泛。

鉴于植物腊叶标本容易携带且直观性强,因此能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发挥教辅作用。

植物腊叶标本制作大致分为采集、整理、压制、换纸、消毒、上台纸。

使用腊叶标本方法的植物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等。

第一,采集、整理。

采集材料要先写采集记录单,对植物状态要记录。

采集记录单主要记录植物形态特征和采集时的生态环境,比如采集位置、坡向、树皮特点、乳汁、气味、颜色等。

采集水生植物的时候要把硬纸深入水里把标本托起,离开水面前整理好标本形态,把纸板倾斜,让多余的水流下,确保其形态,然后连同纸板一起压到标本夹里。

植物标本实验报告单(3篇)

植物标本实验报告单(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标本制作与鉴定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生物学实验室实验者:张三、李四、王五指导老师:赵老师一、实验目的1. 学习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2. 掌握植物标本的鉴定技巧。

3.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原理植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通过制作植物标本,可以保存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便于观察、比较和鉴定。

植物标本的制作包括采摘、压制、干燥、装订等步骤。

植物鉴定则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结合植物分类学知识进行。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各种植物叶片、花、果实、种子等。

2. 实验器材:剪刀、镊子、放大镜、植物标本夹、干燥剂、标本纸、胶带、标签、剪刀、尺子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摘:选择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

2. 压制:将植物材料放入植物标本夹中,用干燥剂填充,使植物材料紧贴标本夹。

3. 干燥:将植物标本夹放置在通风干燥处,使植物材料自然干燥。

4. 装订:将干燥后的植物材料取出,用标本纸包裹,用胶带固定,并在标签上注明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信息。

5. 鉴定: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结合植物分类学知识进行鉴定。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1. 观察现象:通过压制和干燥,植物材料保持了原有的形态和颜色。

2. 鉴定结果:根据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成功鉴定出以下植物:- 叶子:柳叶、杨树叶、银杏叶等。

- 花:玫瑰花、牵牛花、菊花等。

- 果实:苹果、梨、桃等。

- 种子:水稻、小麦、玉米等。

六、实验分析1.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植物材料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病虫害。

2. 植物鉴定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结合植物分类学知识进行判断。

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鉴定技巧,加深了对植物分类学知识的理解。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完成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和鉴定,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和鉴定方法,加深了对植物分类学知识的理解。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泛黄的书页上,那些关于自然的记忆像被唤醒的老电影,开始在我脑海中流转。

制作植物标本,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让我不禁想起那些年的热情与好奇。

现在,让我来分享一份《植物标本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希望能点燃更多人对于自然的热爱。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这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4月15日,为期一天。

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

三、活动准备1.准备植物材料: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草本、木本、水生等,确保材料的新鲜度。

2.准备制作工具:剪刀、镊子、标本夹、吸水纸、标签、酒精等。

3.准备参考资料: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等相关书籍。

四、活动流程1.活动启动活动开始,由生物老师为学生介绍植物标本制作的意义,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制作。

2.植物采集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保护植物,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3.制作标本采集完成后,学生们回到实验室,开始制作植物标本。

将植物洗净,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然后用镊子将植物平整地摆放在吸水纸上。

用标本夹将吸水纸和植物一起固定,放入通风处晾干。

4.标本保存植物干燥后,将标本放入标本盒中,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在标签上写上植物的名称、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贴在标本盒上。

5.成果展示制作完成后,学生们将标本展示在实验室的架子上,大家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成果1.学生们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六、活动反馈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为今后的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研究

教海探索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研究■孟琴摘要:作为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工作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青睐,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客观反映了课程教学的思维本质。

我们要知道,课程思维本来就需要一致性地、在目标统领下教学、学习、评价,而所有单一或者点状的思考都不是课程思维,只不过是教学的思维罢了。

在“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一致性地思考“为什么教?”、“要教什么?”、“怎么教?”,本文就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工作,浅谈课程视域下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实践探究引言:“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课程教学的四个经典问题。

首先,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灵魂”,它是课程思维的起点,也是课程思维的终点。

目标是绝对的关键,没有目标就没有明确的“教”和“学”,它是四分五裂的、是互不相干的,根本谈不上一致性。

其次,在一致性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要为学习目标而教;学生的学要为学习目标而学;课程的评价要为学习目标而评。

最后,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和评价活动,以此来保障有效的课程教学。

一、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的目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生物学广泛地服务于人类,它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课外活动共同完成。

以植物标本的制作为例,植物标本的制作,需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共同实施才能完成。

植物标本的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采集植物和制作标本的实践,在科研和教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还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除此之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动手和合作能力得以锻炼。

这样,既开放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又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例如,教师课堂教学《叶片的结构》这一课,这一课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学概念、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组成部分等知识,以及“关心自然和生命”的价值观内涵。

植物标本实习报告doc

植物标本实习报告doc

植物标本实习报告篇一:植物标本制作实习报告XX年9月20日《植物标本制作》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目的与要求植物标本(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是植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可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方法。

二、用品与材料1. 采集用品:数码相机、GPS定位仪、标本夹、采集箱、丁字小镐、枝剪和高枝剪、手锯、放大镜、海拔表、钢卷尺、照相机、望远镜、塑料的广口瓶、酒精、福尔马林(甲醛)等。

2. 材料:吸水纸、号签、野外记录本、记录签、定名签、小纸袋三、标本采集方法1.植物标本的采集(1)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采集时间:XX年9月9日-14日采集地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2)采集完整的标本,保持形态特征的完整性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典型特征的植株。

保证标本中有花或果实能采集到。

乔木、灌木只能采取其植物体的一部分,剪取带花、果的枝条。

小型草本植物采集全株;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选其形态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别压在标本夹内。

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

特别注意采集具有地下茎(如鳞茎、块茎、根状茎)的植物放在采集袋中。

(3)生态照片拍数张该植物的全形照片,进一步了解生境,弥补标本的不足。

(4)野外采集记录标本采集记录是重要的档案材料,作为长期的保存和备用。

对于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包括采集号、采集时间、产地、生长环境、性状、花的颜色等。

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做到应尽可能地随采、随记录和编号,以免过后忘记或错号等。

2.植物标本的压制(1)适当剪掉一些过密或过长的茎枝、过繁的花、叶、果。

将植物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与堆积,注意顺其自然,保持其特征。

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段。

《制作植物标本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制作植物标本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制作植物标本》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标本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学会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植物标本;4. 培养观察、分析和记录植物特征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植物标本?2. 植物标本的意义;3. 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步骤;4. 植物标本制作所需工具和材料;5.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6.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标本和介绍其制作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标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植物标本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植物标本是一种用来保存植物样本以供钻研和展示的工作。

3. 进修植物标本的基本步骤,包括采集、处理、干燥、贴装、标注等环节。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每个步骤的要点。

4. 进修植物标本制作所需工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夹子、干燥剂、植物夹、标签等。

让学生了解每种工具和材料的用途和作用。

5. 进修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包括采集植物样本、处理植物样本、干燥植物样本、贴装植物样本、标注植物样本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制作植物标本的技巧和方法。

6. 强调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如珍爱好植物样本、注意干燥时间、避免变形等。

让学生在制作植物标本时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和问题。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植物标本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植物标本,培养观察、分析和记录植物特征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提高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含五篇)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含五篇)

植物标本制作教案(含五篇)第一篇:植物标本制作教案植物标本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指导制作植物压制标本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际练习,初步学会制作植物压制标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二重点:培养学生制作压制植物标本的能力难点: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和步骤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谈话:课前我们搜集了很多植物,请大家观察一下,它们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制作成植物标本。

请大家想一想,制作植物标本有什么用呢?讲述:植物的分布在地球上很广泛,我们在研究是不可能到全世界去采集,所以制成植物标本,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观察和研究植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植物标本。

(板书课题)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一些植物标本讲解演示:课前我们已经采集并压制好了植物。

这是制作植物标本必不可少的两个步骤。

(板书:采集和压制)压干好的植物很脆,为了防止损坏,要把它放在一张很厚的纸上,叫台纸。

把压干的植物放在台纸上,叫做上台纸。

(板书:上台纸)上台纸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台纸,不要损坏植物的各个部分;把植物放在台纸居中的位置上,并留出贴标签的位置。

标本上台纸后,还要固定在台纸上。

(板书: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用针线固定;用胶条固定;用纸条固定。

最后,固定好的标本应该贴上标签,在标签上填写植物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板书:贴标签)指导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汇报展示:把做好了的植物标本展示到实物投影上评一评:谁做得好?为什么?小结:今天,同学们亲自制作了植物标本,很多同学做的特别好,以把它保存起来二课外延伸谈话:今天,很多同学都独立制作了植物标本,并且掌握了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和步骤。

回去以后,大家还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继续制作你喜欢的标本。

做好以后,可以拿来,我们进行一次展览,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

板书设计: 4 制作植物标本1、采集2、压制3、上台纸4、固定5、贴标签 2013.4.11第二篇:植物标本制作教案第一节腊叶标本制作法采回的新鲜标本最好当天压制,如时间不允许,次日压制亦可,但必须将标本放在通风的地方以免堆置发热,压制时必须作以下工作:1、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的或密叠的枝叶疏剪去一部分,以免遮盖花、果。

《植物标本制作》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doc

《植物标本制作》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doc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对此课题的认识1、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实验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标本的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也应是不能忽视的重点。

但因为平时教学中实验课课时紧缺,故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

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际动手练习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教师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并提供意见。

而本次研究性学生的内容侧重于植物标本制作的其中一个内容:叶脉书签的制作。

商场卖的书签很漂亮,而植物叶片取材容易,制作书签可以打破学生平时只在书本上寻求知识的局限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并初步认识身边较熟悉的植物的及其结构,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叶脉书签具有以下价值:(1)使用价值,阅读书籍中作书签使用。

(2)审美价值,一张漂亮的叶脉书签,让人赏心悦目,值得收藏。

(3)以赠送给别人,配上适当的诗或赠言,作为沟通情感的桥梁。

2、此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生物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质。

实现这一目标则由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课外活动课共同完成。

植物标本的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实验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及和谐合作的能力;开放学生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探究与创新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1、课题的研究时间第8周-第18周3、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实验法4、课题实施过程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及校园植物种类调查。

(1)、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植物标本的制作的基本方法,包括①植物标本液浸法(了解)、②腊叶标本制作法(详细步骤)③叶脉标本制作法(详细步骤)三个方面的内容,完成资料收集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习,教师总结归纳。

植物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制作

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蕨类与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记录方法。

2.了解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掌握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3.通过解剖与观察,熟练掌握利用工具书鉴定植物标本的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1.器具标本夹、草纸、枝剪、高枝剪、标本采集箱、号牌、植物标本采集记录本、植物标本采集记录签、定名标签、台纸、锉子、解剖镜、扩大镜、镊子、解剖针、烧杯、玻棒、瓷盘;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植物检索表〔实验指导〕2.试剂阿拉伯树胶、白乳胶、HgCl、酒精、福尔马林、醋酸铜、硫酸铜、亚硫酸、冰醋酸、亚硫酸、氧化锌、甘油、氯化钠、硼酸、氯化锌、蒸馏水等。

三、实验材料植物新鲜标本四、实验容〔一〕浸制标本制作法浸制标本是用防腐剂和保色剂将植物标本浸泡到标本瓶中的标本,用以保持植物原有形状与色泽。

这种方法保存果实和蔬菜标本时,应用较多。

现将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1.防腐保存法:此法是将福尔马林以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为5~10%的水溶液,其浓度上下视标本的含水量而定,含水量高的溶液浓度宜高。

然后将标本洗净整形,投入该液中。

如标本浮于液面而不下沉,可采用玻璃片或瓷器等重物压入液中。

福尔马林为经济及应用最普遍的防腐剂,此法只适宜保存标本形状,但不能保存标本原有色泽。

2.绿色标本保存法1〕将绿色标本洗净整形后,放入5%硫酸铜水溶液,浸1~3天,取出用清水漂洗数次,再保存于5%福尔马林水溶液中。

2〕取醋酸铜(或硫酸铜)粉末,徐徐参加5%的冰醋酸,用玻棒搅拌,直至饱和状态,即成原液。

将原液用蒸馏水稀释四倍,把稀释液和标本同时放入烧杯加热,标本渐变黑色,继续加热,直至变为绿色,立即停顿加热,取出标本,用清水漂洗数次后,再放入5%的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此法手续较复杂,但所制标本良好可经久不变。

该法适用于保存果蔬、叶子、幼苗、桃、梨、苹果等绿色植物以及具病毒的茎、叶等。

3〕取硫酸铜饱和液700ml,福尔马林50ml,加水至1000ml。

将植物标本浸入该液10天左右,取出用清水漂洗数次,再浸入5%的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之旅:中班教案探索

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之旅:中班教案探索

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之旅:中班教案探索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植物标本制作是一项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观察和收集各种植物标本,中班幼儿可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班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的教案,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这一活动。

一、植物标本制作的意义和目的1.引导幼儿了解植物多样性植物是大自然的美丽之一,通过植物标本制作,可以让幼儿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和美丽之处,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锻炼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在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外貌特征,学会将不同的植物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活动设计1.集体活动:野外探索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校园周围的草地、花坛等地方进行野外探索,指导幼儿认识和收集各种植物。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种子等部分,让他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个人活动:植物标本制作在野外探索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用干燥的方法制作植物标本。

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制作标本的方法,如用书本夹住植物并放在通风处晾干,或者用干燥剂吸湿等方法。

老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用绘画和文字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等信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记录能力。

三、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可以评价幼儿能否完成野外探索和植物标本制作的任务,观察是否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评价他们对植物标本制作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反思过程中,老师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这一活动,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式或内容等。

总结:通过植物标本制作,中班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需要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从而开拓他们的科学视野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的探索,我深切理解到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这一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标本的制作》
一:对此课题的认识
1、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实验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标本的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也应是不能忽视的重点。

但因为平时教学中实验课课时紧缺,故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

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际动手练习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教师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并提供意见。

而本次研究性学生的内容侧重于植物标本制作的其中一个内容:叶脉书签的制作。

商场卖的书签很漂亮,而植物叶片取材容易,制作书签可以打破学生平时只在书本上寻求知识的局限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并初步认识身边较熟悉的植物的及其结构,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叶脉书签具有以下价值:(1)使用价值,阅读书籍中作书签使用。

(2)审美价值,一张漂亮的叶脉书签,让人赏心悦目,值得收藏。

(3)以赠送给别人,配上适当的诗或赠言,作为沟通情感的桥梁。

2、此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生物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质。

实现这一目标则由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课外活动课共同完成。

植物标本的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实验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及和谐合作的能力;开放学生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探究与创新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1、课题的研究时间
第8周-第18周
3、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实验法
4、课题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及校园植物种类调查。

(1)、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植物标本的制作的基本方法,包括①植物标本液浸法(了解)、②腊叶标本制作法(详细步骤)③叶脉标本制作法(详细步骤)三个方面的内容,完成资料收集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习,教师总结归纳。

(2)、利用学生课外时间进行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初步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制作出叶脉书签。

(1)选材:
学生在校园中采集叶形美观、质地坚韧、叶脉致密且交织成网状的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如桂花叶、龙眼叶等带回实验室。

(2)腐蚀:
取一个250毫升的烧杯或其他容器,里面装200毫升水,加5克碳酸钠,7克氢氧化钠,用玻棒搅匀,加热煮沸。

加热时在烧杯与火焰之间要隔一个石棉网。

选好叶片,洗净放入沸腾的液体中。

为了不使叶柄受到伤害,将叶柄应尽量不要浸入腐蚀液中。

在煮叶片时,注意翻转叶片,让各部分煮匀。

十几分钟后,取出一个叶片,用牙刷轻轻拍打,看叶肉能不能脱落下来。

如果不行就继续烧煮,如果叶肉容易脱落下来,就马
上停火将叶取出。

用眼观察,当叶的表面有凸泡出现的时候,叶肉最容易脱落。

将取出的叶片用清水漂洗,去除药物,然后放在一块小木板上,用牙刷拍打,
轻轻地刷,边刷边滴清水冲去脱落的叶片,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刷。

要轻刷,以
免刷断叶脉叶柄,前功尽弃。

叶脉冲刷干净,只剩下网状的叶脉就可以了。

将去掉叶肉的叶片放在清水中去掉多余的碱液。

(4)染色:
把叶脉标本放到10%—15%的双氧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叶脉逐渐褪去黄褐色,变得发白,取出,冲去药液,将叶脉标本平铺在木板上,晾到半干或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份就可以染色了。

这样再染上的颜色容易均匀,色彩鲜艳。

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将颜料用温水冲开,均匀地滴在叶脉上。

过几分钟后,把叶脉放在几层吸水纸之间,夹在旧书中压平。

几天后取出,系上一条漂亮的丝线,一个美丽的叶脉书签便展现在眼前了。

第三阶段:对每组制作的叶脉书签进行小组内评比,选出代表性的书签进行展示,完成比较分析结题报告.
(附学生作品图)
三、课题研究成果:
(1)帮助同学们了解校园植物的分类,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2)帮助同学形成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

(3)学会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掌握植物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审美能力。

(5)在活动中,培养组员合作精神,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等。

四、学生心得体会
经过这一学期的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使我们对一些化学药品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氢氧化钠的浓度、温度与其腐蚀性的关系。

这无疑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再有,大家意识到了"团结、互助、合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便做不成这漂亮的叶脉书签,另外,也培养了我们大家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细心指导,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方法,才能勇敢地和实验谈话。

五、指导老师评析
本研究课题对对同学们,特别是参与的同学,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既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生物学习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要求所有参与的同学要按照研究阶段的步骤和分工积极、认真完成我们所研究的课题。

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精品策划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