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一辈子又一辈的言传,一家又一家的立德立言。

汇聚成家族历史,雕____(琢啄)出家族的风骨和神貌,“家风”一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

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也关系这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____(焕涣)发出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风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1.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A.zǎi B.zài2.请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2分)(1)雕(琢啄)(2)(焕涣)3.解释成语“举足轻重“在文中的意思。

(2分)4.可以替换画横线句中关联词语而不改变原句语义的一项是()(2分)A.如果……就……B.既……又……C.要么……要么……D.只有……才……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杜甫的《望岳》中可以读出诗人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4)生活中我们难免身处困境,陷入迷茫。

此时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劝勉自己。

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024年吉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亲爱的同学们,请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完成题目和任务中体悟文化的内涵,让文化的清泉润泽思想的田园,让文化的灯火指引人生的方向。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念母校之恩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8分)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

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 (1) 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

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一个tiào (2) 望世界的平台。

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

1、根据语境,给语段(1)处填写拼音,(2)处填写汉字。

(2分)(1)出类拔萃() (2)tiào()望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 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

B. 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

C. 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

D.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时形成的②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时起步的③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时奠定的A. ②①③B. ③①②C. ②③①D. ①②③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A.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运用1.名句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诗经﹣蒹葭)(2),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赠别壮行。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答案】(1)在水一方(2)我寄愁心与明月(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易错字:涯)(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易错字:燕)(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濯、涟)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世界需要爱。

(2)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3)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4)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3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有语病,请改正过来(3)给第4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仿造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答案】(1);(2)“阻塞”改为“阻挡”(3)只有(4)运用比喻修辞、符合情境、语意连贯.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前后两个句子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故应选择分号。

(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阅读句子,会发现这个句子用词不当,应将“阻塞”改为“阻挡”。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能力.根据句意,“爱的怀抱”是“幸福成长”的条件,又加上后一句中有一个“才”,可以判定应填写“只有”。

(4)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观察所给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仿写句子即可.注意应在结构、字数、句式、修辞等方面一致。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学生版)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学生版)

吉林省长春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2023·长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丈夫也罢,小丈夫也罢,自己其实是渺乎其小的,整个儿人类只是一个小圆球上的一些碳水化合物,庄子所谓马体一毛,其实还是放大了看的。

然而,“顶天立地”的是自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也是自己.再说自己的扩大,在一个寻常人的生活里也可见出。

且先从小处看。

小孩子就爱搜()集各国的邮票,正是在扩大自己的世界。

从前有人劝学世界语,说是可以和各国人通信。

你觉得这话幼稚可笑?可这未尝不是扩大自己的一个方向——这样看,____,____,____,对自己而言都是好的。

将自己关闭在自己丁点大的世界里,往往越爱好越坏,所以非扩大自己不可。

但是扩大自己得一圈儿一圈儿的,得充实,得tā()实,别像肥皂泡儿,一大就裂。

力量怎样微弱,却是自己的。

相信自己,靠自己,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儿力往最好里去做,让自己活得有意思,一时一刻一分一秒都有意思。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搜.集()tā()实(2)下列跟庄子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道遥游》《秋水》都是《庄子》中的篇目。

C.“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后生可畏”出自《庄子》。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自己的由小而大②自己的大③自己的小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②③(4)对画波浪线句中“意思”一词解释恰当的一项是()A.意见:愿望B.礼品所代表的心意C.某种趋势或苗头D.情趣;趣味2.(2023·长春)古诗文默写填空,(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抒发欣喜之情的句子是:,。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

一个人在学问上____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澄.____明通达,时时有jì____托,时时在生展,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干枯,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

《论语》记“颜子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赞他“贤”,并不仅因为他能安贫,尤其因为他能乐道,换句话说,他有极丰富的精神生活。

(节选自《朱光潜人生九论》)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澄.明jì托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B.尽管C.如果D.虽然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颜子”;也用以尊称对方。

下列词语同样可以用来尊称对方的一项是()A.君B.仆C.愚D.汝4.“学问是精神的食粮”,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

5.名篇名句默写。

毕业在即,骊歌响起,我们将各奔前程。

亲爱的同学,距离不能阻隔我们的情谊,因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何况我们在同一个城市。

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相信:“,。

”(李白《行路难》)让我们互相激励,积极进取,就像杜甫在《望岳》中写的那样:“,。

”祝福你!亲爱的同学!最后,我们一起向老师告别,他们“,”(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会时刻提醒我们度过永不怠惰的青春时光。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 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

(第1-8 题每句1 分,第9 题2 分;书写1 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 .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 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每联不少于5 字。

)二、阅读(46 分)(一)古诗文阅读(15 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的作者是艾青,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阴阳割昏晓”一句中“阴阳”二字在古代指的是方位。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我国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此用“垂髫”指儿童;而始龀是指小孩七八岁。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A:《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契.机(qì)商酌.(zhuó)熹.微(xī)叱咤.风云(chà)B.皴.裂(cūn)吮.吸(shǔn)积蓄.(xù)悄.无声息(qiǎo)C.豁.免(huò)招徕.(1ái)姊.妹(zǐ)谆谆..教导(xún)D.迤.通(yí)慰藉.(jiè)结.冰(jiē)呱呱..坠地(gū)【答案】B【解析】【详解】A项,叱咤风云——zhà;C项,谆谆教导——zhūn;D项,结冰——jié。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十五从军征》中,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杜甫《望岳》中表达作者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四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四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享单车这种新型的自行车租赁模式彻底改变了城市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令自行车“重现荣光”。

B.自媒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实施,是健康发展、阳光发展、为网络经济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的前提。

C.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公共停车资源,规范了停车秩序,改善了城市环境。

D.港珠澳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安装和生产技术为世界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样本和宝贵经验。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成分残缺,在“萎靡”后加上“的状况”;B.搭配不当,把“实施”改为“运行”;D.不合逻辑,应该是“港珠澳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生产和安装技术”;故选C。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缺少主语,应删去“让”;B.语序不当,应将“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C.正确;D.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8分)有一种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是可以成功的,便持之以héng.坚持下去,最终克服各种困难,得偿所愿,这是_①_.有一种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是不可能实现的,便改弦更张。

不再坚持,终于没有碰壁,这是_②。

还有一种人,明知自己要做的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他还是不改初zhōng,继续向前,这是_③_显然,拼命三郎式的硬汉是第一种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硬干之人,则属于最后一种,虽然命运不同,结局不同,但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那便是坚持不懈的干劲与百折不挠的韧劲。

正是这种坚持与努力,让我们的民族在面临一次次控折、面对一次次困难的时候,不惧不怕,chéng风破浪,终于bō云见日,一飞冲天。

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节选白王立群《中国脊梁》1. 下列文中的词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改弦.更张(xuán) 持之以恒B.坚持不懈.(xiè) 不改初忠C.百折不挠.(ráo) 乘风破浪D.中国脊.梁(jǐ) 拨云见日2.选文“__ ”处依次应该填写的是(2分) ( )A.明智的人成功的人有历史使命感的人B.成功的人明初的人有历史使命感的人C.有历史使命感的人明智的人成功的人D.有历史使命感的人成功的人明智的人3.“虽然命运不同,结局不同,但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那便是坚持不懈的干劲与百折不挠的韧劲。

”这句话是__复句。

(2分) ( )A.因果B.递进C.转折D.条件4.以下人物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脊梁”,对其评价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孟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仁政治国,义行天下B.范仲淹:北宋文学家,为官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C.鲁迅:弃医从文,以如椽巨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思想崛起D.邓稼先:中国“两弹”元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奉献一生5.古诗文默写. (7分)(1)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的下。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 但 是 我 却 凭 借 此 放 纵 自 己 ,喜 欢 和 巧 言 善 辩 、嗜 好 饮 酒 的 人 交 往 游 乐 。较 长 的 一 段 时
间 里 ,没 有 几 天 在 阅 览 书 卷 。所 以 虽 然 我 有 较 强 的 记 忆 力 ,但 是 学 业 却 因 为 我 的 不 勤 奋给荒废了。
吉林省长春市 2020 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根据词语搭配或者语境来判断词语的读音。 “ 承 载 ” 意 思 是 : 托 着 物 体 , 承 受 它 的 重 量 。 载 , 装 载 。 “ 载 ” 应 读 作 “ zài” 。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根据词语搭配或者语境来判断词语的写法。 琢:①雕刻玉器;②思索,考虑。啄:①鸟类用嘴取食物;②书法用语。指汉字笔画 的短撇。 雕琢:对某事物修改使其更为完善。 焕:①光明,光亮;②姓。涣:流散,离散。 焕发:光彩四射。 (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举 足 轻 重 :原 指 处 于 两 强 间 的 有 实 力 的 人 ,只 要 稍 微 倾 向 一 方 ,就 能 打 破 均 势 。后 用 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根 据“ 它 在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体 系 中 占 据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可 知 ,“ 举 足 轻 重 ”用 的是本义。 (4)本题考查关联词。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选用逻辑关系一致的关联词来替 换即可。 “既„„也„„”表示并列关系。 A.表示因果关系; B.表示并列关系; C.表示选择关系; D.表示条件关系; 故选:B。 【解答】答案: (1)B (2)①琢;②焕 (3)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 影响全局 (4)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 而 且 汉 字 中 又 存 在 着 很 多 的 多 音 字 、形 近 字 和 形 声 字 ,不 易 区 分 。因 此 ,平 时 的 学 习 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5. 【解答】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注意“罔”的书写)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注意“戎”的书写)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柳”的书写) 【 点 评 】为 了 保 证 在 默 写 名 句 时 不 出 错 ,关 键 还 是 平 时 要 加 强 背 诵 和 记 忆 ,准 确 书 写 。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吉林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

吉林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

吉林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2023·吉林)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以“含英咀华,滋养生命”为题目的古诗文学习心得,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品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可感受物我两忘之境,获得闲雅之趣。

(2)吟诵苏轼的“,,射天狼”,可感受洒脱豪迈之气,坚定报国之志。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4)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我常常以此自勉。

【答案】(1)悠然见南山(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要求学生把握好字形。

本题的易错字有:(2)雕;(3)舟、畔;(4)愠。

故答案为:(1)悠然见南山;(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

古诗文默写,识记是基础,理解是关键。

平时应读准字音,把握好字形,再对比译文,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最后,还应多练,筛选出易错字,针对性地强化记忆。

关于理解性的默写,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学会以关键词为线索找出对应的原句。

例如:(4)中“别人不了解自己”对应原句的“人不知而不愠” 。

2.(2023·吉林)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

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 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

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

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丈夫也罢,小丈夫也罢,自己其实是渺乎其小的,整个儿人类只是一个小圆球上的一些碳水化合物,庄子所谓马体一毛,其实还是放大了看的。

然而,“顶天立地”的是自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也是自己。

再说自己的扩大,在一个寻常人的生活里也可见出。

且先从小处看。

小孩子就爱搜()集各国的邮票,正是在扩大自己的世界。

从前有人劝学世界语,说是可以和各国人通信。

你觉得这话幼稚可笑?可这未尝不是扩大自己的一个方向——这样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己而言都是好的。

将自己关闭在自己丁点大的世界里,往往越爱好越坏,所以非扩大自己不可。

但是扩大自己得一圈儿一圈儿的,得充实,得tā( )实,别像肥皂泡儿,一大就裂。

力量怎样微弱,却是自己的。

相信自己,靠自己,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儿力往最好里去做,让自己活得有意思,一时一刻一分一秒都有意思。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搜集()(2)tā()实2. 下列跟庄子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 《道遥游》《秋水》都是《庄子》中的篇目。

C.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后生可畏”出自《庄子》。

D.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自己的由小而大②自己的大③自己的小A. ①③②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①②③4. 对画波浪线句中“意思”一词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 意见:愿望B. 礼品所代表的心意C. 某种趋势或苗头D. 情趣;趣味5. 古诗文默写填空,(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吉林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吉林省2020届中考语文试卷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2)雪下了一夜。

早上出门,看到雪落枝头,到处玉树琼花,不禁脱口而出:“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欧送武判官归京》)(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出居室主人交往人物博学儒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在《浣溪沙》中,借助“花”和“燕”等意象感叹美鱟易逝,时光流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欣赏明代书法家祝枝山的书法作品(局部),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2).将“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

(3).若将此句含义用成语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寝食不安B.夜长梦多C.食不果腹D.废寝忘食(4).在我们学过的《出师表》中,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五月渡泸,深入不毛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①____________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②____________。

(刘成章《安塞腰鼓》)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束缚( ) ②羁绊( )(2).在语段横线处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①逗号②句号B.①破折号②问号C.①省略号②省略号D.①顿号②叹号(3).下列句子与语段没有相同修辞的一项是( )A.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士睡了而树根醒着,鸟睡了而翅膀酲着。

(洛夫《雪落无声》)B.懂得和树交谈,听树呢喃的人,就了解真理。

(赫·黑塞《热爱自然的声音》)C.如果我有一根钓竿,我就钓那些花,我就钓那些水中的云影,我就钓那些失去了的闲情。

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名师详解版 试卷

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名师详解版 试卷

吉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以“含英咀华,滋养生命”为题目的古诗文学习心得,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

1. 默写(1)品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可感受物我两忘之境,获得闲雅之趣。

(2)吟诵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天狼”,可感受洒脱豪迈之气,坚定报国之志。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4)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常以此自勉。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

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

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

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

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寥寥______ ②yùn_____律(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顿号逗号B. 逗号逗号C. 逗号顿号D. 顿号顿号(3)下列与“历史歌谣”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 诗词内蕴B. 生活方式C. 流传至今D. 世间况味(4)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班级举行“读史品文,知人省己”交流活动,博雅小组以下面两篇文言文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验。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亲爱的同学,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在田字格中或横线上书写诗文名句、对联和交际语句,(第1——7题每题1分,第8、9题,每题各2分,书写1分)1、关关睢鸠,。

(《诗经·关睢》)2、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5、,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借明月对远隔千里的胞弟表达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

7、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核弹专家林俊德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我们可以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概括他无私奉献的一生。

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下联:。

9、暑假,王阳同学和爸爸、妈妈去长白山旅游。

在大巴车上,王阳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吸烟,他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了香烟,并表示歉意。

假如你是王阳,请把委婉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二、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阅读(55分)(一)古诗文阅读(25分)(甲)名句积累与运用。

(15分)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我们经常引用的《曹刿论战》中用以强调作战要鼓舞士气的成语是:□□□□7.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8.《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9.李白的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自信的名句,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10.古诗词中,除以上名句外,一定还有很多引起你情感共鸣的句子,写出其中一句,标明出处,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理解。

句子:出处:理解:(乙)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

(10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