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型专项练习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6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1.(2019·吉林通化一中4月月考)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市民阶层不断扩大D.中小城市大量出现

答案 C

解析材料所示现象说明宋代城市经济职能增强,而这又是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故C项正确。封建社会在明清时期才逐渐衰落,排除A项。B项不是原因,故排除。D项虽然符合当时情况,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

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

答案 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和专卖制度,使得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故C项正确。3.“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革B.官僚机构的调整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儒家思想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门阀士族的兴衰与选官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门阀制度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推动了门阀士族的兴盛,到了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兴起,导致门阀制度走向消亡,故选A项。其他选项与门阀士族兴衰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4.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权力的失控B.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民主思想的出现

答案 B

解析本题介绍了唐代和宋代女性穿着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程朱理学的盛行对妇女的限制增多,在服饰上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所以本题选择B项。A选项与此无关;C 选项时间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在明朝;D选项错误,此时盛行的思想是程朱理学。5.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答案 C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在鸦片战争前的唯一通商口岸的地位受到冲击,故“闽省并无赴粤之商”,五口通商体现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故C正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并不是通商口岸变化的原因,故A错误;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错误;通商口岸变化是清政府的被迫行为,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故D错误。

6.《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

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

C.让中国人放弃对外国公众的排斥

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和所学史实可知,外国书刊创办目的是为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故选B。

7.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军政府宣言中提出民主建国必须经过三个程序:第一期为军法之治(军政府扫除军阀统治),第二期为约法之治(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第三期为宪法之治(军政府解除政权,以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分掌国事)。孙中山提出“革命程序论”主张的原因是( )

A.民众民主意识淡薄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列强侵略日益加剧

答案 A

解析孙中山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不可能在民众民主意识淡薄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国家,必须通过一定阶段采取一定措施启发民智,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热情,故答案为A项。1905年不存在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现象,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于1915年开始,排除C项;这一主张不是针对列强侵略,排除D项。

8.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入城市,故A 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9.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而忽视建设

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D.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的两大事变以及外商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可知和日本的侵华有关,随着列强在中国东北、华北的侵略不断加深,外商投资区域也逐渐转移至中国东南,故选择D项。A 项并非这一时期发展的情况,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外国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