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章 第2、3节 小专题 大智慧

合集下载

第2章 小专题 大智慧 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第2章  小专题 大智慧  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例证]
下列变化过程中无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
( )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干冰升华 [解析]
B.NaCl晶体溶于水 D.氮的固定
A、D中属于化学反应,均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
生成,B项晶体溶于水有化学键断裂;C项干冰升华破
坏的仅是分子间作用力,故C项正确。 [答案] C
点击下图片进入“专题专练”
专题讲坛 小 专 题 大 智 慧
第 2 章
专题专练
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概念
范德华力 物质分子之 间普遍存在 的一种相互 作用力,又 称分子间作 用力
氢键
共价键
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 原子间通过共用 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 电子对所形成的 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大 相互作用 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半径越小,键能 能越大,共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越大 价键越稳定
范德华力 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对物 质性 质的
氢键
共价键
分子间氢键的存
影响
在,使物质的熔、 及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①影响分子 沸点升高,在水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 的稳定性② 中的溶解度增大, 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 共价键键能 如熔、沸点: 增大,物质的熔、沸点 越大,分子 H2O>H2S, 升高,如F2<Cl2<Br2<I2, 稳定性越强 HF>HCl, CF4<CCl4<CBr4 NH3>PH3
分类
特征
极性共价键、非 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 极性共价键 无方向性、 有方向性、有饱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无饱和性 和性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共价键
强度

第一章 小专题 大智慧 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

第一章 小专题 大智慧 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

极点俯
放射状 视图
同心 垂直;与
圆圈 直射点经
与纬线圈相切;可见晨
线和昏线各一半;二分
线平行
日与经线平行
类型 侧 视
经线
纬线 平行的 直线或
光线
晨昏线
与晨昏线垂 过圆心;与经线夹角
直;正对直 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射点所在的 能见到晨线或昏线; 经线 二分日与经线平行 端点在极圈和极点之 一般不画 间;为直线;二分日
侧视图
图C
图F、I
图A
图D、G
图B
图E、H
(见上图) 俯视图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光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
度。在侧视图上,一般情况下,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即
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其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 在俯视图上,经线呈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昼半 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的经度,即为太阳直射 点所在的经度。
点击下列图片 进入专题专练
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下图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判断晨昏线:
夜进入昼→晨线 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昼进入夜→昏线 6时→晨线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18时→昏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③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3)判断日期和节气: 北半球节气 二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第一章
小专题 大智慧 光照 图的 类型 及 判读
专题讲坛
宇宙 中的 地球
专题专练
1.常见光照图类型及其特点 (1)类型: 全图 极 点 俯 视 1/2图 1/4图 局部图

全图
1/2图
1/4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部分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判断物质酸性强弱的方法.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部分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判断物质酸性强弱的方法.pptx

2.根据化合价判断 同一元素的含氧酸,中心原子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如 H2SO4>H2SO3;HClO4>HClO3>HClO2>HClO。 3.根据非羟基氧原子数判断
0 1 HnROm∶m-n=2 3
弱酸 如HClO 中强酸 如H3PO4 强酸 如HNO3 很强酸 如HClO4
4.根据电离常数来判断 如:K(H3PO4)>K(HClO),酸性H3PO4>HClO 5.根据化学反应判断 如H2SO4+Na2SO3===Na2SO4+H2O+SO2↑, 酸性:H2SO4>H2SO3 H2O+CO2+Ca(ClO)2===CaCO3↓+2HClO, 酸性:H2CO3>HClO [注意] CuSO4+H2S===CuS↓+H2SO4 但酸性:H2S<H2SO4。
第 小专
二 章
题 大智 慧
专题讲坛
分 判断 子 物质 结 酸性
构 强弱 与 的方
专题专练
性法

阶段质量检测(二)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主族的非金属氢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如 HF<HCl<HBr<HI。 (2)同一周期的非金属氢化物的酸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如 H2S<HCl,H2O<HF。 (3)同一主族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如 HClO4>HBrO4>HIO4;HNO3>H3PO4;H2CO3>H2SiO3。 (4)同一周期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如 H3PO4<H2SO4<HClO4。
[解析] 硫酸可写为SO2(OH)2,磷酸可写为PO(OH)3, n值分别是2、1,m值分别是2、3,由n值越大、m值越小, 该酸的酸性就越强,因此硫酸的酸性强于磷酸。 [答案] 氧酸的化学式可以用XOn(OH)m来表示(X 代表成酸元素,n代表XO基中的氧原子数,m代表OH数), 则n值越大,m值越小,该酸的酸性就越强。硫酸、磷酸的

第一章小专题大智慧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第一章小专题大智慧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第一章小专题大智慧人 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2020/8/14
人口金字塔 年轻型(增长 图的类型 型、扩张型) 少年儿童人口 主要特点 比重大,老年 人口比重小
成年型(静止 型、稳定型)
各年龄组人口 比重大致均衡
老年型(缩减 型、收缩型) 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小,老年 人口比重大
金字塔 形状
人口金字塔 年轻型(增长
中国家的发达地 许多发达国家
区,如美国、日 ,如德国、芬
本、中国的上海 兰
图的类型 型、扩张型)
人口增 长趋势
迅速增长
政治独立,经
主要原因 济发展,医疗
卫生事进步
代表性国 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 如肯尼亚、尼 日利亚
成年型(静止 老年型(缩减
型、稳定型) 型、收缩型)
缓慢增长
呈负增长,人 口缩减
医疗技术发达, 医疗技术发达
社会福利制度完 ,社会福利制

度完善
发达国家和发展 西欧、北欧的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技巧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技巧
电子层结构为 答案:C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
返回
2.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
La、Ce、Nd等的磷酸盐)中,经查明含有尚未命名的116、 124、126号元素。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 ( A.第6周期ⅣA族 )
B.第7周期ⅥA族
C.第7周期Ⅷ族
D.第8周期ⅥA族
小专题 大智慧 第 1 部 分 第 1 章 判断元 素在周 期表中 位置的 方法技 巧
专题讲坛
专题专练
返回
返回
返回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 可能是副族、Ⅷ族或0族元素氦。 (3)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 期。
②88号元素:由于86<88<118,则88号元素位于第7周
期,88-86=2,所以88号元素位于第7周期的第二格,即 ⅡA族,所以88号元素位于第7周期ⅡA族。
返回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一定是非金
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 2周期
题意b-9+b-7=b,解之得b=16。因此元素B是硫,则 A是氮,C是氟。
答案:(1)氮


(2)3
ⅥA
(3)
返回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
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A项,金属Al、Sn、Bi等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 B项,H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原子,是非金属;C项,最外 层电子数不能大于8,除第2周期元素外,原子的次外层电

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三)判断物质酸性强弱的方法解读

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三)判断物质酸性强弱的方法解读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通式,HClO4 表示为(HO)ClO3,m=3; H2SeO3 表示为(HO)2SeO,m=1;H3BO3 表示为(HO)3B,m= 0;H3PO4 表示为(HO)3PO,m=1。HClO4 的 m 值最大,酸性 最强。
答案:A
3.判断含氧酸酸性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 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如下表所示。 含氧酸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的关系: 含氧酸 结构 非羟基氧原子数 酸性 次氯酸 Cl—OH 0 弱酸 1 2 3 磷酸 硫酸 高氯酸
小 专 题 大 智 慧 ( 三)
专题技法指导
专题专项训练
小专题
大智慧(三) 判断物质酸性强弱的方一主族的非金属氢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如 HF<HCl<HBr<HI。 (2)同一周期的非金属氢化物的酸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 如 H2S<HCl,H2O<HF。 (3)同一主族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如 HClO4>HBrO4>HIO4;HNO3>H3PO4;H2CO3>H2SiO3。
(4) 同一周期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如 H3PO4<H2SO4<HClO4。 2.根据化合价判断 同一元素的含氧酸,中心原子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如 H2SO4>H2SO3;HClO4>HClO3>HClO2>HClO。 3.根据非羟基氧原子数判断 0 弱酸 如HClO 1 中强酸 如H3PO4 HnROm:m-n= 2 强酸 如HNO3 3 很强酸 如HClO4
答案:(1) (2)①H3PO3+2NaOH===Na2HPO3+2H2O ②H3AsO3+3NaOH===Na3AsO3+3H2O (3)H3PO3 为 中 强 酸 ,不 与 盐 酸 反 应 , H3AsO3 可 与盐 酸 反应 As(OH)3+3HCl===AsCl3+3H2O

大智慧股票池使用说明书

大智慧股票池使用说明书

大智慧股票池使用说明书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一版股票池官方专题讨论及下载区: 咨询热线:021-********目录前言 (3)第一章股票池基本功能 (4)1.1什么是股票池 (4)1.2股票池基础菜单 (5)1.3 股票池运行界面 (6)1.4 股票池流程介绍 (7)1.5运行股票池时的工具栏 (8)1.6 运行股票池时常用右键 (8)第二章股票池设计说明 (9)2.1 如何新建股票池 (9)2.2 备选池设置 (11)2.3 状态属性设置 (12)2.4 转移条件设置 (15)2.5 流程时序控制 (17)2.6 运行股票池 (18)2.7 股票池修改 (18)2.8 股票池设计向导 (20)2.9 股票池设计案例 (22)2.9.1案例一:DDX飘红天数最多的20只股票 (22)2.9.2案例二:DDX连续8日以上飘红,8日涨幅小于10%.. 272.9.3案例三:使用更多的控件完善股票池 (31)2.9.4案例四:设置一个多流程的股票池 (34)第三章股票池收益分析 (36)第四章部分系统股票池设计思路简介 (39)4.1 超赢1号股票池 (39)4.2 超赢2号股票池 (40)4.3 新股能量池 (41)4.4 金色两点半股票池 (42)前言相信在大智慧股票池推出之前,没有人真正使用过产品化的投资决策工具。

传统的证券软件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我们虽然使用了先进的电脑,能够实时浏览到大量的数据和资讯,但决策的过程却像使用算盘,由于工具的落后,我们每天都在辛苦地做体力活,一遍遍的条件选股、组合选股,看大量资讯把基本面好的、评级调高的股票然后加入到自选股,然后在每天盯着市场的表现,寻找热点,选择交易的时机。

你有没有梦想过,有很多个研究员,每天替你做这些工作?而你能够把精力放在更高级的分析方法和交易策略的研究上?大智慧股票池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它就像很多研究员在协同工作,每位研究员严格按照你设定好的程序,专门负责一方面的工作,并把选出来的股票送到下一位研究员做另一方面的分析。

2024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1小专题大智慧二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比较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

2024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1小专题大智慧二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比较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比较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定义(装置特点)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的装置装置特征 无电源,两极材料不同有电源,两极材料可同可不同有电源续表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形成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连接)②电解质溶液(两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③形成闭合回路①两电极连接直流电源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形成闭合回路①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②电镀液必需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例] 如图所示:(1)当K 1、K 2断开时,________片上有气泡产生,生成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仅K 1闭合时,________片上有气泡。

生成气体对应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仅K 2闭合时,________片上有气泡,总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时锌与稀盐酸干脆反应产生H 2。

(2)仅K 1闭合时,Zn 、Cu 和盐酸构成原电池,Cu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 ++2e -===H 2↑,因此铜片上产生气体。

(3)此时为电解池,Cu 为阳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Cu -2e -===Cu 2+,H +在锌片上得电子产生H 2,总电极反应为Cu +2HCl 通电,CuCl 2+H 2。

[答案] (1)锌 Zn +2H +===Zn 2++H 2↑(2)铜 2H ++2e -===H 2↑(3)锌 Cu +2HCl=====通电CuCl 2+H 21.氢镍电池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

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为:12H 2+NiOOH Ni(OH)2。

依据此反应式推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四周溶液的pH 不断增大 ②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③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④电池放电时,H 2在负极上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解析:选C 放电时,H 2在原电池负极被氧化为H +,其四周溶液的pH 减小。

第四章 第四节 小专题 大智慧 专题专练

第四章  第四节  小专题 大智慧 专题专练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杂交育种只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形成新的基因;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产生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为三倍体;诱变育种一般多害少利。

答案:A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获得抗病基因,而单倍体育种不能。

答案:B3.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如下图所示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由⑤×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由③→④过程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并未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A4.下图所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Ⅴ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因单倍体ab不能产生种子,故过程Ⅵ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由ab经花药离体培养成的幼苗。

答案:D5.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

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要培育出AaBb的生物,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材料,通过基因突变获得;要获得AaBBC的生物,由于本物种没有C基因,所以必须通过转基因技术;要获得AAaaBBBB的生物,可通过多倍体育种;要获得aB的生物,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第1章__小专题_大智慧__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第1章__小专题_大智慧__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七 营养繁殖后代的基因型问题
DD为母本,dd为父本,杂交得到的果肉细 胞、胚细胞、胚乳核的基因到依次是( ) A.DD、Dd、DDd B.Dd、Dd、DDd C.DD、Dd、Ddd D.Dd、Dd、Dd
(2、将基因型为aa的雪梨接穗嫁接到Aa的砧木 上,所结果实的基因型如何? aa
3、若基因型为aa的雪梨接受基因型为Aa的雪梨 的花粉,则所结果实的果肉细胞、种子中种皮细 胞、胚细胞、胚乳细胞的基因型如何?
果蝇所占比例为2/3Aa×2/3Aa=2/3×2/3×1/4=1/9,则
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1-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9。
类型一 [例1]
亲、子代遗传因子及性状推测
用遗传因子组成未知的灰鼠和白鼠进行杂交育
种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杂交 母本 父本 后代 灰色 白色

Ⅱ Ⅲ Ⅳ
灰色
灰色 白色 灰色
[思路点拨]
分析遗传 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进行概 ⇒ ⇒ 系谱图 和遗传因子组成 率计算
[精讲精析]
双亲(Ⅰ1和Ⅰ2) 均正常,而后代(Ⅱ5)出
现了白化病,可推知控制白化病的是隐性遗传因子,患者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患者的正常双亲应是杂合子,遗传 因子组成为Aa。依据表现性状写出各个个体相应的遗传
A


白色
灰色
白色
白色
0
74
50
0
类型二
[例 2]
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分析
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 现以杂合抗病水稻
(Tt)为亲本,连续自交 3 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 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 的概率分别是 A.1/4,7/16 C.1/8,7/9 B. 1/4,7/9 D.1/8,7/16 ( )

第1章 小专题 大智慧 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

第1章  小专题 大智慧  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
专题讲坛 小 专 题 大 智 慧
第 1 章
专题专练
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
1.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一般规律 (1)相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能量:ns<np<nd<nf。 (2)形状相同、不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能量: 1s<2s<3s<4s<…… (3)同能级的几个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能级的三个轨 道2px、2py、2pz能量相等。
1 1 C.3、1、0、-2 D.3、1、-1、-2 [解析]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与主量子数和角量
子数有关,主量子数n起决定作用,n值越大则能量越高,n 若相同时,l值越大则能量越高。 [答案] A
点击下图片进入“专题专练”
2.用量子数来比较轨道能量的大小
(1)当主量子数n相同时,角量子数l越大,轨道能量(E)越大。 (2)当角量子数l相同时,主量子数n越大,轨道能量(E)越大。
(3)磁量子数m与轨道能量(E)无关。
[例证]
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 ( 1 B.2、1、+1、-2 )
中能量最高的是 1 A.3、2、+1、+2

第四章 第三节 小专题 大智慧 二氧化碳及氧气穿膜层数的计算

第四章 第三节 小专题 大智慧  二氧化碳及氧气穿膜层数的计算
第四 章 第三 节
专题讲坛
小专 题
大智 慧
专题专练Leabharlann 二氧化碳及氧气穿膜层数的计算
1.植物细胞CO2、O2产生过程及场所
(1)CO2的产生和利用: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于细
胞质基质中)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均
可产生CO2;CO2利用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2)O2的产生和利用:植物细胞只能在叶绿体类囊体膜 上,经光反应产生O2;O2的利用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2.O2和CO2跨膜层数的计算
(1)O2、CO2自产生场所扩散至同 一细胞(如图甲所示): ①O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一层膜) →叶绿体内外膜→线粒体内外膜,共计 图甲
5层膜、10层磷脂分子。
②CO2:线粒体双层膜→叶绿体双层膜,共计4层生物 膜,8层磷脂分子。
(2)O2、CO2自产生场所扩散至相邻 细胞(如图乙所示):
①O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一层膜)
→叶绿体双层膜→本细胞细胞膜→相邻 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线粒体双层膜, 共计7层生物膜,14层磷脂分子。
图乙
②CO2:线粒体内外膜→本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的
细胞膜→相邻细胞叶绿体双层膜,共计6层生物膜,12层磷
脂分子。
[特别提醒] (1)植物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也可通过无氧呼吸,在细胞 质基质中产生CO2,此时计算跨膜层数时应去除线粒体双层 膜。 (2)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CO2只产自有氧呼吸 过程,即CO2只产生于线粒体中。 (3)一层细胞等于两层生物膜,如人体内O2由肺泡壁进入 毛细血管壁时共跨越两层细胞,四层生物膜之后才进入红细 胞。 (4)一层生物膜等于一个磷脂双分子层,也等于两层磷脂
分子。

地理同步必修课件第四章小专题大智慧环境问题解答的方法技巧

地理同步必修课件第四章小专题大智慧环境问题解答的方法技巧

方案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结 果,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与评估:将制定的方案付 诸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 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直
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案例一:某地环境污染问题 案例二:某地水资源短缺问题 案例三:某地土地退化问题
案例四:某地自然灾害问题 案例五:某地生态破坏问题 案例六:某地城化、 水资源短缺等
解决方案:提出改善 环境问题的措施,如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 推广绿色能源等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 中的教训,强调环境 保护的重要性,提出 预防和减少人为环境 问题的建议。
案例背景:某地 区环境污染严重, 影响居民健康和 生活质量
综合治理措施: 加强环境监管、 推广清洁能源、 实施垃圾分类、 加强环保宣传等
实施计划:按照计 划执行解决方案,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 断调整和优化
确定问题:明确地理环境问 题的具体类型和影响范围
分析原因:找出导致问题的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制定方案:根据问题原因制 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实施行动:按照方案进行实 际操作,解决问题
评估效果:对解决方案的效 果进行评估,如有需要可进 行调整
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积极参与环保行 动
利用人工智能和 大数据技术,提 高环境问题解答 的准确性和效率
发展新型环境问 题解答方法,如 生态修复、绿色 能源等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 环境问题
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促进环保行 为的普及和推广
科技进步:利用先 进技术解决环境问 题,如清洁能源、 环保材料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长期性:环境问题往往需要长期关 注和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综合性:环境问题往往与其他社会、 经济、政治问题相互交织,需要综 合考虑。

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波的多解问题

第二章小专题大智慧波的多解问题

3.两质点间关系不确定形成多解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如果两质点间距离不确定或 相位之间关系不确定,会形成多解,若不会联想所有 的可能性,就会出现漏解。
[例证]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传播方向上有 P、 Q 两个质点,它们相距 8 m,当 t=0 时,P、Q 的位移恰好是 正最大值,且 P、Q 之间只有一个波谷。t=0.6 s 末时,P、Q 两点正好都处在平衡位置,且 P、Q 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和一个 波谷,且波峰距 Q 点的距离第一次为4λ,试求:
(1)波由 P 传至 Q,波的周期; (2)波由 Q 传到 P,波的速度; (3)波由 Q 传到 P,从 t=0 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 P、Q 间(P、Q 除外)只有一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
[解析] (1)由题意,t=0 时的波形如图 1(a)所示,t=0.6 s 时的波形如图(b)所示:
图1 若波从 P 传向 Q,则 t=34T,从而得 T=0.8 s。 (2)若波从 Q 传向 P,则 t=14T,从而得 T=2.4 s, 波速 v=Tλ =3向性不确定出现多解 波总是由波源发出并由近及远地向前传播,波在介质 中传播时,介质各质点的振动情况根据波的传播方向是可 以确定的,反之亦然。因此,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不能确 定波的传播方向或者不能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就会出现 多解,然而同学们在解题中往往凭着主观臆断,先入为主 地选定某一方向为波的传播方向或是质点的振动方向,这 样就会漏掉一个相反方向的可能性解。
2.时间、距离不确定形成多解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隔一个波长的连续两个相邻的 质点振动的步调是完全相同的;在时间上相隔一定周期的 前后两个相邻时刻的波形图线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当题 中已知条件没有给定传播的时间(波传播的时间Δt与周期T之 间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或是没有给定波的传播距离(波的传播 距离Δs与波长λ之间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就会出现多解现象。 同学们在解题时经常只分析传播时间Δt小于T(或传播距离Δs 小于波长λ)的特解情况,从而造成特解代替通解的漏解现象。

【三维设计】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小专题 大智慧 阶段质量检测 苏教版必修5

【三维设计】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小专题 大智慧 阶段质量检测 苏教版必修5

【三维设计】高中数学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小专题 大智慧 阶段质量检测 苏教版必修5对应配套检测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不等式x 2-3x +2<0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x 2-3x +2<0化为(x -1)(x -2)<0, ∴1<x <2. 答案:{x |1<x <2} 2.不等式x -3x +2<0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x -3x +2<0等价于 (x +2)(x -3)<0, ∴-2<x <3. 答案:{x |-2<x <3}3.若关于x 的不等式mx 2+2x +4>0的解集为 {x |-1<x <2},则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1,2是方程mx 2+2x +4=0的两个根, ∴-1+2=-2m.∴m =-2. 答案:-24.已知点A (3,-1),B (-1,2)在直线ax +2y -1=0的同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A 、B 在直线ax +2y -1=0的同侧, ∴(3a -2-1)·(-a +4-1)>0. 即(3a -3)(a -3)<0. ∴1<a <3. 答案:{a |1<a <3}5.(2012·松原模拟)设x ,y 为正数,则(x +y )(1x +4y)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x >0,y >0∴(x +y )(1x +4y )=5+y x +4xy≥5+2y x ·4x y=9 当且仅当y x =4xy即y =2x 时取等号. 答案:96.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3,x -y ≥-1,2x -y ≤3,则目标函数z =2x +3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先画出可行域为如图所示的△ABC ,作出直线2x +3y =0,向可行域方向平移,先交到可行域点A 处,点A 就是目标函数z =2x +3y 获得最小值的点.求得点A (2,1),于是z min =2×2+3×1=7. 答案:77.设f (x )=⎩⎪⎨⎪⎧2e x -1,x <2log 3x 2-,x ≥2,则不等式f (x )>2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当x <2时,解2ex -1>2得x >1,∴1<x <2.当x ≥2时,解log 3(x 2-1)>2得x >10. ∴x >10,∴不等式f (x )>2的解集为{x |1<x <2或x > 10}. 答案:{x |1<x <2或x > 10}8.已知a >0,b >0,则1a +1b+2a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a >0,b >0,∴1a +1b +2ab ≥21ab+2ab =2ab+2ab ≥22ab·2ab =4.(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答案:49.(2011·广州一测)某校计划招聘男教师x 名,女教师y 名,x 和y 满足约束条件⎩⎪⎨⎪⎧2x -y ≥5,x -y ≤2,x <6.则该校招聘的教师最多是________名.解析:在坐标平面内画出题中的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及直线x +y =0,平移该直线,因为x ∈N ,y ∈N ,所以当平移到经过该平面区域内的整点(5,5)时,相应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x +y 取得最大值,x +y 的最大值是10. 答案:1010.(2011·渐江高考)若实数x ,y 满足x 2+y 2+xy =1,则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由x 2+y 2+xy =1,得(x +y )2-xy =1,即xy =(x +y )2-1≤x +y24.所以34(x+y )2≤1,故-233≤x +y ≤233.当x =y 时“=”成立,所以x +y 的最大值为233.答案:23311.当|x |≤1时,函数f (x )=ax +2a +1的值有正也有负,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f (x )=ax +2a +1可以看成关于x 的一次函数.在[-1,1]上具有单调性.由已知得(a +2a +1)(-a +2a +1)<0, ∴即(3a +1)(a +1)<0. ∴-1<a <-13.答案:(-1,-13)12.设计用32 m 2的材料制造某种长方体车厢(无盖),按交通规则厢宽2 m ,则车厢的最大容积是________m 3.解析:设长为b m ,高为a m ,由已知得, 2b +2ab +4a =32.∴b =16-2a a +1.∴V =a ·b ·2=2·16a -2a 2a +1.设t =a +1,则V =2(20-2t -18t)≤2(20-22t ·18t)=16.答案:1613.(2012·南昌一模)已知a ,b 为正数,且直线2x -(b -3)y +6=0与直线bx +ay -5=0互相垂直,则2a +3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2b -a (b -3)=0,即2a +3b =1,2a +3b =(2a +3b )(2a +3b )=13+6(ba+ab)≥13+6×2b a ×a b =25,当且仅当b a =ab,即a =b =5时取等号,因此2a +3b 的最小值为25. 答案:2514.(2011·重庆一诊)定义“*”是一种运算,对于任意的x ,y ,都满足x *y =axy +b (x +y ),其中a ,b 为正实数,已知1] .解析:∵1]6ab ),∴ab ≤23.当且仅当2a =3b ,即a =1时等号成立,所以当a =1时,ab 取最大值23.答案:1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解不等式组⎩⎪⎨⎪⎧3x -2x -6≤12x 2-x -1>0.解:3x -2x -6≤1等价于3x -2x -6-1≤0,即x +x -6≤0.∴-2≤x <6.不等式2x 2-x -1>0等价于 (2x +1)(x -1)>0,∴x <-12或x >1.∴原不等式组的解为[-2,-12)∪(1,6).16.(本小题满分14分)(2012·广州高一期末)已知函数f (x )=x 2+ax +6, (1)当a =5时,解不等式f (x )<0;(2)若不等式f (x ) >0的解集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当a =5时,f (x )=x 2+5x +6, 由f (x )<0,得x 2+5x +6<0. 即(x +2)(x +3)<0. ∴-3<x <-2.(2)若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R , 则有Δ=a 2-4×6<0, 解得-26<a <2 6.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6,26)17.(本小题满分14分)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李先生虽然并不富裕,但每年都要为山区小学捐款.今年打算用2 000元购买单价为50元的桌子和20元的椅子,希望桌椅的数量之和尽可能多,但椅子数不能少于桌子数,且不多于桌子数的1.5倍,问桌子、椅子各买多少才合适?解:设桌子、椅子各买x 张和y 张,则所买桌椅的总数为z =x +y . 依题意得不等式组⎩⎪⎨⎪⎧x ≤y ,y ≤1.5x ,50x +20y ≤2 000,其中x ,y ∈N *.由⎩⎪⎨⎪⎧ y =x ,50x +20y =2 000,解得⎩⎪⎨⎪⎧x =2007,y =2007.由⎩⎪⎨⎪⎧y =1.5x ,50x +20y =2 000,解得⎩⎪⎨⎪⎧x =25,y =752.设点A 的坐标为(2007,2007),点B 的坐标为(25,752),则前面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A (2007,2007)、B (25,752)、O (0,0)为顶点的△AOB 的边界及其内部(如图中阴影所示).令z =0.得x +y =0,即y =-x .作直线l 0:y =-x .由图形可知,把直线l 0平移至过点 B (25,752)时,亦即x =25,y =752时.z 取最大值.因为x ,y ∈N *,所以x =25,y =37时,z 取最大值. 故买桌子25张,椅子37张较为合适.18.(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二次项系数为a ,且不等式f (x )>2x 的解集为(1,3).(1)若方程f (x )+6a =0有两个相等的根,求f (x )的解析式; (2)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不小于8,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设f (x )=ax 2+bx +c ,则f (x )>2x ⇔ax 2+(b -2)x +c >0.已知其解集为(1,3),∴⎩⎪⎨⎪⎧a <0,-b -2a =4⇔b =2-4a ,c a =3⇔c =3a ,∴f (x )=ax 2+(2-4a )x +3a . (1)若f (x )+6a =0有两个相等的根, 故ax 2-(4a -2)x +9a =0, Δ=4+16a 2-16a -36a 2=0, 解得a =-1或15(舍去正值),∴a =-1即f (x )=-x 2+6x -3. (2)由以上可知f (x )=a (x -2a -1a )2+-a 2+4a -1a,∴f (x )max =-a 2+4a -1a≥8得a 2-4a +1≥-8a ⇔a 2+4a +1≥0,解得a ≥-2+3或a ≤-2- 3. 又∵a <0,∴a 的取值范围是(-∞,-2-3)∪[-2+3,0).19.(本小题满分16分)国际上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为克拉.已知某种钻石的价值(美元)与其重量(克拉)的平方成正比,且一颗重为3克拉的该钻石的价值为54 000美元. (1)写出钻石的价值y 关于钻石重量x 的函数关系式;(2)把一颗钻石切割成两颗钻石,若两颗钻石的重量分别为m 克拉和n 克拉,试证明:当m =n 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最大.(注:价值损失的百分率=原有价值-现有价值原有价值×100%;在切割过程中的重量损耗忽略不计)解:(1)由题意可设价值与重量的关系式为:y =kx 2. ∵3克拉的价值是54 000美元,∴54 000=k ·32,解得k =6 000. ∴y =6 000x 2,所以此钻石的价值与重量的函数关系式为y =6 000x 2.(2)若两颗钻石的重量为m 、n 克拉,则原有价值是6 000(m +n )2. 现有价值是6 000m 2+6 000n 2, 价值损失的百分率 =m +n2-6 000m 2-6 000n2m +n 2×100%=2mn m +n 2×100%≤m +n22m +n2=12, 当且仅当m =n 时取等号.所以当m =n 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最大.20.(本小题满分16分)(2012·盐城高一期末)已知不等式x 2-4x +3<0的解集是A , (1)求集合A .(2)函数f (x )=log 2(a -x )(a ∈R)的定义域为集合B ,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3)不等式ax 2-2x -2a >0(a ∈R 且a ≠0)的解集为C ,若A ∩C ≠∅,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x 2-4x +3<0得,(x -1)(x -3)<0. ∴1<x <3. ∴A ={x |1<x <3}.(2)由f (x )=log 2(a -x )得,a -x >0,∴x <a . ∴B ={x |x <a } 若A ⊆B ,则a ≥3. (3)设g (x )=ax 2-2x -2a ,①当a >0时,若A ∩C ≠∅,则g (3)>0,则9a -6-2a >0. ∴a >67.②当a <0时,若A ∩C ≠∅,则g (1)>0. ∴a -2-2a >0. ∴a <-2.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2)∪(67,+∞).。

第四章 第三节小专题 大智慧 专题专练

第四章 第三节小专题 大智慧  专题专练

1.植物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穿越的生物膜层数为() A.2层B.4层C.6层D.6层或4层解析:若CO2产自有氧呼吸,则由一个细胞的线粒体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被利用需跨越线粒体双层膜、本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细胞膜及其叶绿体双层膜,共计6层生物膜;若CO2产自无氧呼吸,则不需跨越线粒体双层膜,只需跨越4层生物膜。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的CO2既可产自有氧呼吸,也可产自无氧呼吸B.人体细胞CO2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C.人体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组织液需跨越4层磷脂分子D.红细胞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跨越6层生物膜解析:人体细胞CO2只产自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人体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组织液需跨越线粒体双层膜,本细胞细胞膜共计3层生物膜、6层磷脂分子;红细胞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线粒体被利用至少需跨越红细胞膜、毛细血管管壁(一层细胞两层膜)、组织细胞膜及线粒体双层膜共计6层生物膜。

答案:D3.[双选]下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判断有误的是()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C.甲过程产生的O2参与乙过程相关反应至少应跨越3层生物膜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解析:甲过程是将CO2和H2O 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为光合作用;乙过程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为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甲过程产生的O2参与乙过程需跨越5层生物膜(类囊体膜,叶绿体双层膜、线粒体双层膜)。

答案:CD4.在密闭温室中,采用无土栽培法栽培几株黄瓜。

下面为其叶肉细胞代谢简图,请分析回答:(1)叶肉细胞中,CO2产生和固定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1部分--第2章--第2节--小专题-大智慧

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1部分--第2章--第2节--小专题-大智慧


第第 题
2
2
章节 大


专题讲坛 专题专练
第1页,共9页。
第2页,共9页。
第3页,共9页。
第4页,共9页。
第5页,共9页。
1.链状肽 (1)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 的总数-肽键数。
(3)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环状肽 中氨基或羧基数目取决于构成环状肽的氨基
酸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如右图所示。
(Aa表示氨基酸) 由图示可知:肽键数=脱去的水分
子数=氨基酸数。
第8页,共9页。
第9页,共9页。
的总数-肽键数。
(4)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
第6页,共9页。
(5)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
基酸中N原子总数。
(6)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
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7)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的总数-2×脱去水分子数 (不考虑二硫键)。

第1章 小专题 大智慧 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

第1章  小专题 大智慧  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

2.用量子数来比较轨道能量的大小
(1)当主量子数n相同时,角量子数l越大,轨道能量(E)越大。 (2)当角量子数l相同时,主量子数n越大,轨道能量(E)越大。
(3)磁量子数m与轨道能量(E)无关。
[例证]
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 ( 1 B.2、1、+1、-2 )
中能量最高的是 1 A.3、2、+1、+2
1 1 C.3、1、0、-2 D.3、1、-1、-2 [解析]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与主量子数和角量
子数有关,主量子数n起决定作用,n值越大则能量越高,n 若相同时,l值越大则能量越高。 [答案] A
点击下图片进入Biblioteka 专题专练”例证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解析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与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有关主量子数n起决定作用n值越大则能量越高n若相同时l值越大则能量越高
专题讲坛 小 专 题 大 智 慧
第 1 章
专题专练
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
1.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一般规律 (1)相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能量:ns<np<nd<nf。 (2)形状相同、不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能量: 1s<2s<3s<4s<…… (3)同能级的几个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能级的三个轨 道2px、2py、2pz能量相等。

第1部分 小专题 大智慧 (二)辨别地理方向

第1部分  小专题  大智慧  (二)辨别地理方向

1.图中有关公路AB段和BC段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B段是西北—东南方向
②AB段是东北—西南方向
③BC段是东西方向
④BC段是南北方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根据图示的指向标,AB段应是东北—西南方向,BC段应为南北方向。

答案:D
2.下面的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甲、乙、丁三幅图依据经纬网分别判断出A在B的西北、西北和东北方;丙图依据指向标辨别A在B的西南方。

答案:B
3.下列有关A(30°N,155°E)和B(30°S,150°E)两地方向辨别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南坡积雪融化快,北坡积雪融化慢
B.A地树木年轮北疏南密
C.B地不能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
D.B地房屋一般坐北朝南
解析:根据A、B点纬度即可判断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

位于北半球的地点,南坡是向阳坡,积雪融化快,而北坡是背阴坡,积雪融化慢;树木南北两侧的生长
速度也受阳坡与阴坡的影响,北半球树木南侧向阳,光热条件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年轮间距相对较大;北侧正好与之相反。

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可以用来辨别方向。

B 地房屋在南半球,一般坐南朝北,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答案:A。

塔木德智慧全书

塔木德智慧全书

塔木德智慧全书塔木德智慧全书是一本关于智慧和人生哲理的综合性书籍。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探索和理解人类智慧的本质,以及如何运用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全书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章节:第一章:智慧的定义和起源本章将介绍智慧的定义和起源,包括智慧的不同层面和类型。

通过对智慧的起源和发展的探讨,读者将了解到智慧是如何在人类历史中演变和发展的。

第二章:智慧的重要性和应用本章将探讨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读者将了解到智慧对于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智慧的应用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

第三章:智慧的培养和发展本章将介绍如何培养和发展智慧。

通过学习和实践,读者将了解到如何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包括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智慧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智慧。

第四章:智慧与幸福本章将探讨智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智慧和幸福的相互关系,读者将了解到智慧如何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智慧和幸福的实践方法,帮助读者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运用智慧。

第五章:智慧的未来发展本章将展望智慧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智慧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探讨,读者将了解到智慧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智慧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案例,帮助读者了解智慧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通过阅读《塔木德智慧全书》,读者将获得以下收获:1. 对智慧的定义和起源有更深入的理解。

2. 了解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学习智慧的培养和发展方法和技巧。

4. 掌握智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5. 展望智慧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智慧科技的应用。

总之,《塔木德智慧全书》是一本帮助读者探索和理解智慧的综合性书籍,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
( )
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穿过的 生物膜层数及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A.5层和10层 C.7层和7层 B.6层和12层 D.8层和16层
[解析]
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
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如图),
因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穿 过的生物膜是6层,而每一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 共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 B
[例2]
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
( ) B.10层 D.12层
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层 C.11层
[解析]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
整个过程(如图所示)是通过内环境而间接进行的, 整个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 吸3个环节。
经过外呼吸实现了血液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O2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经过内呼 吸实现骨骼肌与内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及O2最后参与有 氧呼吸而被骨骼肌细胞所利用。外呼吸可用下图1表示,
第 4 章
第 2、3 节
小 专 题 大 智 慧
Hale Waihona Puke 专题讲坛专题专练解答物质“穿膜”问题的关键
(1)区分不同结构生物膜的层次,如线粒体和叶绿 体是两层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为单 层膜。 (2)明确物质运输的途径和涉及的生理过程。 (3)注意区分是膜的层数,还是磷脂分子层数,一 层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内呼吸可用下图2表示。
从图1可知,在肺通气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中,O2要穿 过肺泡壁(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及红细胞
膜(共计5层生物膜),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图2可知,经过组
织里的气体交换,O2进入骨骼肌细胞要透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 壁(一层上皮细胞)和一层骨骼肌细胞膜(合计4层生物膜),再加 上O2最终要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而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 细胞器,故共合计6层膜。由此可见,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
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11层。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