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家论吟诵

合集下载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北京人,满族。

姓爱新觉罗,字元伯,别署元白、少文、长庆。

室名简晴堂、坚净居。

康熙帝十一代孙,曾祖、祖父皆入翰林,后家道中落。

幼年丧父,失学而不堕其志,用功于书法、文辞、绘画等项,刻苦自励,投师问道。

中学期间,课余从苏州学者戴姜福学习经史辞章,从贾尔鲁、吴熙曾习画,后经傅增湘引荐,受业于陈垣门下。

中学未毕业,二十一岁受聘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国文教席,从此走上教育岗位。

曾任辅仁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建国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

精于博物文史鉴识,先后兼职故宫博物院古物馆文献馆专门委员、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1983年6月,出任文化部文物局新成立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历时八年,对国内现存古代书画逐一整理、鉴定、编目,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厥功至伟。

第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一生教书育人,究心学术,著述甚富。

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六岁临《九成宫醴泉铭》,十一岁学《多宝塔碑》,二十岁后习《胆巴碑》,所书楷字端凝、坚重、娟秀兼而有之。

后转师董其昌、米元章诸名家墨迹,于智永千文用功最久。

于书艺认为碑刻经过刀刻与自然毁损,多失原貌,而直师墨迹可得书家笔墨真谛,即便是读碑亦应从刀锋揣摸笔锋,所谓“失笔不失刀”。

还主张写字应以结构为重,用笔、姿态副之。

其书法结字精严,笔画清朗,揖让有度,风神俊爽,从容不迫中透出一种淡淡的王者气象。

早年作画甚夥,作品多山水,水墨浅绛,清气满纸,大幅尤见功力。

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和《启功从稿》(三卷本)、《启功韵语》、《说八股》、《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论书札记》、《启功絮语》、《启功赘语》等。

主编有:《书法概论》、《中国法贴全集》(共十八卷)等。

出版有:《启功书法作品选》、《启功书法选》、《启功草书千字文》、《启功书画作品集》、《启功书画留影册》、《启功三帖集》等。

千课万人听课有感:古诗吟诵回归传统

千课万人听课有感:古诗吟诵回归传统

千课万人听课有感:古诗吟诵回归传统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和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的形式逐渐被遗忘和淡化。

而近年来,随着千课万人听课活动的推动,古诗吟诵回归传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古诗吟诵是一种将文学艺术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朗读古代经典诗词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它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共鸣。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人们往往忽略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古诗的研习和吟诵也逐渐淡化。

这不仅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遗忘,也使得古诗的魅力无法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千课万人听课活动的开展,为古诗吟诵回归传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通过网络直播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办公室,都能够聆听到国内外知名教授的讲解和演绎。

这不仅提供了学习古诗的机会,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

千课万人听课活动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网络的支持,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历代名家的诗词作品和对它们的深入解读。

同时,活动组织方还利用现代化的录音和摄像设备,将教授们的讲座和演讲录制成视频,方便人们随时回看和学习。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于年轻人还是年长者来说,都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古诗吟诵的学习和传承当中。

千课万人听课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也提升了古诗吟诵的艺术表达水平。

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的古代诗词,人们能够进一步领悟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参与课堂和线上讨论活动,人们能够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这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也使得古诗吟诵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的文化形式。

古诗吟诵回归传统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追求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这就需要通过更好的宣传和推广来激发人们的兴趣和热情。

二十世纪十位名家谈吟诵

二十世纪十位名家谈吟诵

八九岁时听见隔壁书房底老先生交给学生们念诗,我非常地喜欢,现在还记得他所念底“东壁图书府”那一句底音调,谱出来是¡6¡¡—65,“东壁图书府”属前四个音符,“书”字音延长两拍,“府”字属于后两个音符,那首五言律诗,并不算高明,调子也不见得优雅,那位老冬烘先生也并不懂诗,只是这种方法,藉着音调帮助学生背诵底方法,确实很可取底。

倘若叫一位懂诗而又知音底先生教给学生念诗,或唱诗,我想,学生对于诗底领会更要深刻些了。

在西方人所组织的文学会中,诵读及背诵都被看作很好总要底事,并不是没有缘故底。

——采真《文学底诵读与赏鉴》(载:采真译:《怎样认识西方文学及其他》,朴社1927)我国文学书籍至为繁杂。

有宜于浏览而不必熟读者,如劄记、通考、典志之类。

有宜于熟读,决非默诵一过,所能完全领会者,如经、子、四史、专集等是。

即以可读之书而论,种类甚多,结构不同,性质亦各有差异;近复有文言、语体之别。

是习朗诵法者,于风格之辨别、体裁之区分,皆不能不三致意焉。

以组织、格调、节奏、声韵之异,读法亦当分为吟、诵、咏、讲数类。

且吾国文字为单节语,其音读以地域及时代之影响,致使南北有别,古今不同。

而历代音韵学家言反切者,标新立异;各不相谋,用字既不画一,而系统亦颇紊乱。

四声五声之论,双声叠韵之议,亦纷乱难辨。

至于文法之说明、句读之解释、声韵之研究,皆有助于朗诵法之练习,实为吾人所不可忽略者也。

诗词歌曲,声韵和谐,格律严整;而散文之于修辞练句,亦备极精密。

吾人读书,于发声出音当力求其准确,行腔使调亦必竭尽圆润之能事,方能尽量体会,传神入妙也。

………………………………尔来一般讲授国文之教师大都偏重于解释、分析,而不注意于吟、诵、咏、讽;但求说明所选诗文中字句之精练、格律之严整、造言若何、创意若何,便自谓研究之能事已尽矣。

实则,篇中之抑扬、含蓄、幽默、渊雅处,皆未曾提及;而学者亦无从领悟。

盖因诗词文赋莫不有声有色。

钱绍武先生论吟诵整理稿

钱绍武先生论吟诵整理稿

钱绍武先生论吟诵我是无锡钱家人,有点文化传统。

我父亲在光华大学教书,对我进行了学前的古文化教育,五岁的时候我在上海就读于唐氏小学,4年级时候因为抗日战争停止了学习。

家里的规矩是不能在民族大体上有愧,绝不进日本人的学校,所以全家回到了无锡。

我住在叔父杨一德先生家里,他当时72岁,每天早上就在八仙桌旁带着我这个8岁小孩念书,一开始念《孝经》,后来是《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还有《诗经》里的几篇。

所以直到13岁的下半年开始学画之前,我都只会古文。

在无锡教我学画的那位先生一开始就告诉我,“不要做画匠,而要做画家,而画家必须要诗书画,首先要学会做诗,然后要书法写得好,最后你才能画得出来。

”他为我专门请了一个会作诗的姓俞的老先生,专门来教我作诗。

于是我开始背诗韵,就是广韵。

广韵把母音归成一个体系,当时就跟背字典一样,一东二冬三江……。

接着是做对子。

做对子最基本的就是懂得平仄。

平对仄,仄对平。

我是无锡人,平上去入分得很明显,马上就清楚明白了。

广东人,福建人也分得尤其清楚。

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了,只有平上去。

那么没有入声又有一个什么大问题呢?没有入声以后没办法作诗了。

有的入声归纳在去声里,但是很多的入声字不是归纳在这里头,比如国家的“国”,“国”是入声,“kot33”。

但现在“国”是阳平啊,平仄完全是两回事了。

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工具的发展来说,很方便。

但是普通话没法继承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我用吴语吟诵,也用普通话吟诵,就我的体会来说,吟诵必须分出入声,可以用把它变成是去声、短声这么一种唱法。

平声的长与入声的短配起来,非常好听。

吟诵入声字,起码念成去声,并使他保持短声。

我建议区分入声字比较困难的人,去学一点有入声的方言,这样才能保证吟诵的节奏分明。

古诗词诵读文献

古诗词诵读文献

古诗词诵读文献一、吟诵的概念由于吟诵艺术濒危,很多人不清楚吟诵的概念,一些人将吟诵理解为有节奏的读书,将吟诵和朗诵相等同,这是错误的。

吟诵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吟诵的发展、传承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

徐健顺在文章《什么是吟诵》中提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

”一句话道明了吟诵的起源、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并且徐健顺根据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段描写总结出了吟诵的四个特性,即吟诵是传统诵读方式、是教学方法、吟咏是有曲调的、吟诵者是怡然自得的。

秦德祥的《吟诵定义及文化定位之我见》中对吟诵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对“吟”“诵”“吟咏”等方面阐释了各自的定义,肯定了吟诵的音乐性,并认为“吟诵中的许多问题,若不从音乐角度上阐说,常常难以说得清楚”,华锋在《传统吟诵与新吟唱》一文中对传统吟诵和新吟唱进行的区分,明确提出二者是不同的艺术,有着本质区别,他认为传统吟诵是一种读书方法,以语言为本体,而新吟唱是以音乐为本体。

赵敏俐的《论传统吟诵的语言本位特征》一文论述了吟诵的概念,肯定了传统吟诵和音乐有着直接的关系,论述了吟诵的音调是根据汉字的语音平仄声调等决定的,作者对传统吟诵、普通话吟诵和新式吟唱进行了区分,并认为传统吟诵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吟诵概念的研究文章大多都肯定了吟诵和语言、音乐的关系,区分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以上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关于吟诵本体的研究关于吟诵本体的研究的文章,一部分是从诗词格律声调平仄的视角出发,一部分是采用来了语音实验法进行分析。

刘静、王萍的《古诗吟诵的韵律分析——以叶嘉莹吟诵为范本》⑤通过声学实验的研究手段,以叶嘉莹的十首吟诵资料为对象,对其在吟诵和诵读时各自的声韵特征、音高音长的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得出了“平低仄高之说不能概括吟诵时的音高特点”和“平长仄短之说不能概括吟诵时的音长特点”等结论,这篇文章的专业性较强,对传统观点有一定的反驳。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选读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选读

后七子

明世宗嘉靖、穆宗隆庆年间,社会矛盾尖 锐,政治上日益腐败。在文学又有后七子 兴起,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另五人是 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李攀龙,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有《沧溟 集》。王世贞,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有 《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卮言》。后 七子沿袭前七子的道路,变本加厉地宣扬 复古、拟古的主张,标榜“物不古不灵, 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 给文学发展带来了更消极的影响。
2.清代诗文理论
1)明末清初三大学者——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重新对明代几种不良学风进行了 批评。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提出了比 较明确的现实主义文学见解。 黄宗羲说:“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 天下之之乱,皆所藏纳。” 顾炎武推崇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 歌合为事而作”的理论主张。 王夫之强调“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是 “铁门限”。
三杨“台阁体”

明王朝,一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宗 旨的文体——台阁体。台阁体的代表人是 官至内阁大学士的杨士奇、杨荣和杨浦。 刘瑾在“三杨”之后执掌朝政,文坛上兴 起了反对台阁体的文学复古运动。李东阳, 湖南人,十八岁进士及第,后迁大学士, 立朝数十年,不出国门一步,因此作品不 可能有什么新内容。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 诗派,推崇李白、杜甫,从声律用字上下 功夫。继之而起的前后七子推崇唐音。

3)高启,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 自号青丘子。入明召修元史,授户部侍郎, 坚辞不受。被朱元璋杀害,有《高太史大 全集》。高启在政治上不与封建统治者合 作,同情人民疾苦,后被毛泽东同志举为 “明朝最伟大的诗人”。重视诗的内容和 体制、风格的多样化。他在《独庵集序》 中说:“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 已…….”高启提出的三要以“意”即诗的 内容为中心的。(“三要”说)

吟诵课件

吟诵课件
徐健顺:什么时候我们能喜欢上那些耄耋老人颤颤巍 巍的、沙沙哑哑的,慢慢吞吞的吟诵之声,才算真正喜 欢上了吟诵。
二、吟诵技巧
2、找到调 叶嘉莹:你没有文字以前那个声调
就在你的耳目声吻之中旋转的,回旋 动荡在那里的,然后你的文字是配着 那个声音跑出来的。
二、吟诵技巧
2、找到调
范曾先生的曾祖父,范伯子,是清朝的非 常有名的诗人了,他说他的曾祖父范伯子 曾经说过,说你作诗不是懂得了平仄,查 一个诗韵,一句一句凑出来的,作诗是要 “字从音出,字从韵出”,就是你诗里的 那些文字是你脑子里边先有一种声音,那 个文字是结合着声音跑出来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桃花庵歌 唐寅
《礼记》中《经解》篇中说:“其为人也,温柔敦 厚,诗教也。”
吟诵就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思考、理解品味的 过程”徐建顺《吟诵的价值》
一、吟诵概述
广义吟诵:汉族人唱歌的方式。 狭义吟诵:汉诗文书面语的声音形式。 赵元任提出现代吟诵的概念:指古诗 文的原有声音。
一、吟诵概述
吟诵和朗诵不同,和唱歌也不同, 吟诵是按照传统诗词格律,根据汉 语的特点,以及诗词的内涵、情感 来进行的。诗本身就是音乐,有音 乐美,诗是美的,再用音乐唱出来, 它就更有一种美感。
叶嘉莹:“我有两个最大的心 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 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 年轻人,一个是把真正的诗歌 吟诵传给后世。”
一、吟诵概述
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 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启示内容摘要: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古典诗词在其中占据了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

这些古诗词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被选入语文教材,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限制,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思考方式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讲究方式与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

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理论的提出对古诗词的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兴发感动”理论,来阐述这个理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启示。

关键词:叶嘉莹;兴发感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兴发感动”说的内容(一)“兴发感动”说的概念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解读一直饱含强烈的情感。

在拜读她的著作时,更是会与诗词中的人物同喜同悲,这让诗词在跨越了千年的历史后仍然具有巨大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当代社会的人。

这与叶嘉莹在解读诗词时所提及的“兴发感动”说密不可分。

叶嘉莹说:“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永恒不变的质数的缘故。

关于这种质数,我在经过多年的批评实践之后,终于在后来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说法,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

”[1]在叶嘉莹众多的著述中,“兴发感动”一词最先出现在她的《<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文章中。

所谓“兴”,就是传统诗词手法“赋比兴”的一种,指的是“外界的变化引起作者情绪上的变动”。

“发”,则指的是作者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语言”[2],诗词作品就是作者将内心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时,选择用文字抒发出来。

“感发”,指的是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是一种读者与作者的一种情感共鸣。

缪钺也曾为叶嘉莹的”兴发感动“做过如下的解释:“叶君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而言辞表达于外,又借助辞采、意象以兴发读者,使其能得相同之感受,如饮醇醪,不觉自醉,是之谓诗。

浅谈“吟诵”与“吟诵腔”

浅谈“吟诵”与“吟诵腔”

浅谈“吟诵”与“吟诵腔”作者:任咪咪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2期吟诵是一门集语言学、音乐学、文学于一体的艺术化的语言,它是以吟诵者为主体,通过声音展现诗文的一种形式,称其为一种艺术语言,这是因为吟诵虽然以“声音”为载体,但这里所指的“声音”并不是处于一种自然无序状态下的声音,而是具有节奏、旋律特点的声音,这种声音所展现出的是带有音乐性、艺术性的声音。

吟诵同样还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看吟诵,我们不难发现各学科研究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笼统来说语言学所研究的是吟诵中语言文字的含义、发音以及状态等,文学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吟诵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进行说明,是将吟诵作为一种媒介,研究在发展中其文学方面的意义与作用,而音乐学所研究的正是吟诵这种表现形式本身,是从其声音所呈现出的状态进行倒推,对吟诵中的字、腔、调等关系进行探索。

而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进行研究,都需纵览全局,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才能“由内至外”的对吟诵进行挖掘和探索。

本文主要从音乐的角度对“吟诵”以及“吟诵腔”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吟诵”一词的详细解釋出现在唐代李善所著的《文选注》中,文中将“吟颂”解释为“吟”,“吟诵”的详细解释为:“吟诵,谓讴咏歌诵”。

[1]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在“吟诵”的概念中是包含了“吟”与“诵”两种含义,也可以说在广义的“吟诵” 概念中是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吟诵在其中,比如包括“吟哦”、“吟咏”、“吟唱”以及狭义的“吟诵”等,李昌集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文献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吟诵是什么”这样的解释,但是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还是可以推测出不同类型吟诵间的“边界”,比如“诵”与“吟诵”之间的边界感就比较模糊,而“吟”与“吟唱”的关系又比较紧密等。

赵元任先生在其《新诗歌集·序》中从“吟诵”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他认为“所谓的吟诗吟文,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2]王世朝先生认为:“所谓‘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所谓‘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

论吟诵的基本方法

论吟诵的基本方法

论吟诵的基本方法论吟诵的基本方法徐健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对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法,也是汉诗文的重要创作方法,自先秦以来,在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是汉诗文的声音载体,是“乐”的功用的实际主要承载者,是汉诗文的传承形式,也是重要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我们理解汉诗文、学习汉诗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汉语诗歌多半是先吟后录的。

鲁迅有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鲁迅尚且如此,何况唐人乎?何况汉人乎?所以古人叫“做诗”不叫“写诗”。

诗是吟出来的——这件事有什么重要意义吗?有的,太重要了。

吟诵的时候,字音拉的很长,字音本身的声音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占据了诗歌意义的很重要的部分。

声韵的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的结合,才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

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我们对字面意义也往往会产生误解。

百年以来,我们是用西方的poetry 理论来解释汉语诗歌的,只讲字义、意象、结构、背景,不讲声韵,这是对汉语诗歌的根本性误读。

文赋也是这样。

关于这一点,我已另文撰述,在此不多谈了。

吟诵为什么又是教学方法?再深言之,为什么要吟诵?因为吟诵是对诗文的理解。

吟诵的声音里包含着三层涵义:第一,字面的意义。

吟诵是严格依字行腔的,绝不倒字,声母、韵母、声调,清清楚楚,准确地表达出是哪个字。

第二,声韵的意义。

诗文的声韵,包括押韵、格律、入声字、开闭口音等等,都在吟诵中表现出来,这些声韵的意义也通过吟诵而得以展现,这是现代的朗诵、朗读所做不到的。

百年以来,我们把对汉诗文的理解建立在朗诵的基础上,这就出现了意义的偏差。

第三,吟诵者个人对诗文的理解。

每个人的吟诵调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吟诵不同的诗,也是不一样的,吟诵两次,也会不一样,为什么?因为理解不一样了。

反复吟诵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思考、理解品味的过程。

如此,教学的时候就一定要吟诵,老师把自己的理解浓缩在吟诵中教给学生,学生反复体会,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吟诵,如此代代相传。

各类文体的吟诵音调(下)

各类文体的吟诵音调(下)

各类文体的吟诵音调(下)秦德祥【摘要】音乐是古典诗词文章吟诵的三要素之一.不同吟者吟同一文体作品的音调,通常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吟诵音调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样式.文章着重透过"常州吟诵",次及其他地区的实例,论述各种文体吟诵音调的基本结构样式,进而从总体上探讨吟诵音调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样式.【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8)005【总页数】8页(P5-12)【关键词】吟诵音调;基本特点;结构样式;古体诗;古文【作者】秦德祥【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H104古体诗与古文格律都比较宽松,吟诵音调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样式也就比较相近,而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与词差别较大。

一、古体诗笔者当前对于古体诗及古文吟诵资料尚未作较深入的探究,暂将《诗经》、《楚辞》、汉魏乐府诗、南北朝民歌及古风等一概纳入“古体诗”范畴。

这样,古体诗便有短则4句、长至百十句长短悬殊的情形。

篇幅短小的与长大的古体诗,吟诵音调的特点与结构样式常有所不同。

古体诗吟诵音调的基本特点与结构样式,与吟近体诗或词的差异较大,与吟古文相近。

这是因为:近体诗与词用字有平仄声调的规律,古体诗与古文则无此讲究。

近体诗与词在结构上都有一定之规,而古体诗除五古、七古,在每句的字数上有所讲究之外,每首诗的句数多少不定,古文则不拘每句字数、每篇句数。

古体诗与辞赋等古文讲究押韵,散文多不押韵,为了获得音韵、节奏之美,吟者多选取押韵的古文,也有吟不押韵古文者。

古体诗与近体诗在文学上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古体诗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的平仄格律;2.近体诗只押平声韵,古体诗平声韵、仄声韵均可押;3.近体诗用齐言句,每句限定五字或七字,不用其他字数的句式;古体诗有齐言句,更多的是杂言句,同一首诗中,四字、五字……十多字的句子均可用;4.一首近体诗句数固定为4句(绝诗)与8句(律诗)两类,一首古体诗的句数可多可少,没有定规。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的体例创意及论词方法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的体例创意及论词方法

收稿日期: 2012-09-22 作者简介: 骆朝忠( 1977 ~ ) ,男,布依族,贵州册亨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小说、戏 曲。
·75·
述。
一论温庭筠词: 剥( 驳) 尽杂质( 众议) 见真纯———志洁则情高
论温词,作者一来即诗曰: “何必牵攀拟楚骚, 总缘物美觉情高。玉楼明月怀人句,无限相思此意 遥。”第一句驳斥众议,后面三句引出己意。驳斥何 许人何言论呢? 散体部分分别举出张惠言、陈廷焯、 刘熙载等 皆 认 为 温 词“拟 楚 骚 ”的 言 论。 而 作 者 则 认为温词之所以多写精美之物象,主要是与词人自 身“志洁”有 关 联。 并 以 昔 者 太 史 公 司 马 迁 尝 称 屈 原“其志 洁,故 其 称 物 芳 ”类 比,从 而 得 出“玉 楼 明 月”之句源于“情高”的结果,而无须将之拟比屈骚 而后为高也。
四、论李璟词: 胜人少许不须多———只因 感发在词魂
南唐中主李璟词虽传世不多,但却能以少胜多, 具有极鲜明的风格特色,那就是其词极富于感发之 力的缘故。 作 者 着 重 以《摊 破 浣 溪 沙 二 首 之 二 》为 例,花了很大篇幅分析了众家的评说以及自己的观 点和看法,然后确认佳句,并说明理由。据作者的解 析,词的上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 憔 悴,不 堪 看。”似 可 概 括 为 对“春 光 易 过,容颜易老,不堪回首”的慨叹; 下阕: “细雨梦回 鸡塞远,小 楼 吹 彻 玉 笙 寒。 多 少 泪 珠 无 限 恨,倚 栏 杆。”可理解 为 思 妇 的 相 思 之 苦。 至 于 评 判 孰 为 佳
要对其体例和论词方法之多样性进行评述,以期日后便于学习和借鉴。为此,本文仅从体例之创新和论词之方法

170个含有古今的诗句

170个含有古今的诗句

170个含有古今的诗句1.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2.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柳宗元《读书》3.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贯休《古离别》4.今古事,古今嗟。

西湖流水响琵琶。

——张炎《思佳客·梦里瞢腾说梦华》5.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张嵲《寒食行》6.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贯休《古离别》7.古今墨客兼骚客,推许黄山甲众山。

——杨公远《黄山》8.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

——王恭《拟题黄鹤楼》9.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10.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

——殷尧藩《九日》1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12.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李贺《秦王饮酒》13.浩浩古今奚我独?悠悠江海是吾师。

——范梈《晚经皮使君江居不见,赋简二首·其二》1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5.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张可久《金字经·乐闲》16.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17.傲尘世山无古今,避风波鸥自浮沉。

——张可久《折桂令·石塘道中》18.汉水秦关古今恨,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

——任昱《越调·小桃红》19.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李白《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20.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纳兰容若《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21.长河浩浩东注,不尽古今情。

——元好问《水调歌头·汜水故城登眺》22.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23.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24.时节序麟次,古今同雁行。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名家故事—宋词故事(第五辑)作文素材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名家故事—宋词故事(第五辑)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中国古代诗歌名家故事—宋词故事(第五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字子野,是北宋著名词人。

当时的人们都喜欢称他“张三影”,此中缘故还需从头说起-------自从张先四十二岁那年与二十四岁的欧阳修同榜中进士以后,便开始了小官吏的生活,充任嘉禾判官。

虽说职位不大,但年已花甲的张先仍喜善戏谑、为人风趣,从悠闲的生活中自得其乐。

这一天,张先忽觉周身不爽、精神欠佳,索性不再去府里,呆在家中养病。

午后,他坐在一把宽大舒适的椅子里,手持一把壶,一面自斟自饮,一面听着侍女婉转轻悠的弹唱,乐陶陶,好不惬意。

晚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张先身上,不一会儿,张先就有了几分醉意。

一股浓浓的睡意袭来,他便酣然睡去。

待张先醒来,四处静悄悄的,已到了午夜时分。

他从椅子里坐起来,还觉得头有些发沉,却全没了困倦。

呆坐一会儿,张先忽然兴起,想到:我何不在这万籁俱寂之时,来一次秉烛夜游呢。

于是,他披了件衣裳,点燃蜡烛,走出房门。

笼罩在夜幕中的景色,比白天更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半个月亮挂在天空,时而用轻纱一样的浮云遮住自己,时而又撩起面纱窥探宁静的大地。

一阵和风吹来,灯火跳动,树影婆娑,花儿频频点头。

借着朦胧的月色和摇曳不定的烛光,张先来到池边,坐在石栏之上,看着那月、那云、那花、那影,久久的不忍离去。

触景生情,张先手捻胡须轻声吟咏了一首《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很快流传于民间,被谱上曲反复弹唱。

尤其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更是被世人称作古今绝唱。

后来张先作了尚书都官郎中。

一天,工部尚书宋祁来拜访他,将帖子递与看门人道:“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门人进内依原话禀告,张先见了帖子,亲迎出门,说道:“这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吗?”话一出口,二人都会心地笑了。

二人落座,谈话之中不觉又转到诗词上,张先赞赏地说:“宋尚书的一个‘闹’字用得可谓是活灵活现,不落俗套啊。

古代论吟诵百句

古代论吟诵百句

古代论吟诵名句抄录先秦《国语·楚语》载楚大夫申公云:“诵诗以辅相之。

”又卫武公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

”《国语·周语上》有“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诗经·大雅·蒸民》一诗末章云:四牡骤睽,八笃谐谐,仲山甫祖齐,式述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刘濂《乐经元义》:所谓诗者以辞义寓于声音,附之辞义,读之则为言,歌之则为曲,被之金石管弦则为乐,三百篇非乐经而何哉?《尚书"舜典》精辟地指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司马迁《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礼记•内侧》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乐记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

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

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

广大而静,疏远而信者宜歌《大雅》。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

肆直而慈爱,商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

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

临事而屡断,勇也。

见利而让,义也。

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木,倨中矩,句中钅句,累累乎端如贯珠。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两汉无使百姓歌吟诽谤,则风不作。

名家青少年诗歌

名家青少年诗歌

名家青少年诗歌在青春的花园里,诗歌是那最绚烂的花朵。

而名家笔下的青少年诗歌,就像是花园中最独特的奇珍。

青少年时期,本就是充满了梦想与憧憬的时光。

名家们用他们的笔,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

就像徐志摩的诗歌,那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他写的诗,仿佛是在和青少年们谈心,用一种轻柔的语调诉说着爱情、自由和理想。

读他的诗,就好像自己也置身于那浪漫的情境之中,感受着微风的吹拂,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还有冰心,她的诗歌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田。

她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绘出母爱、童真等美好的事物。

那些诗句,就像是母亲在耳边的轻声细语,充满了关怀与温暖。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这些诗歌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他们内心的角落,让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爱与美好。

席慕蓉的诗歌也深受青少年喜爱。

她的诗里有着对青春岁月的缅怀,有着对过去的不舍与留恋。

她用细腻的笔触,把青少年们那种懵懂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青少年读到她的诗时,就像是在照镜子,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那个有着小秘密、小烦恼的自己。

这些名家的青少年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传递。

它们陪伴着青少年们度过一个个孤独的夜晚,在他们迷茫的时候给予指引。

这些诗歌没有高深莫测的辞藻,有的只是最真诚的情感。

在学校里,同学们会互相分享这些诗歌。

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人会轻轻吟诵起那动人的诗句,周围的人都会安静下来倾听。

那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没有隔阂,没有距离。

因为这些诗歌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在家庭中,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这些诗歌。

在温馨的灯光下,一起感受诗歌中的美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名家青少年诗歌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心灵,连接着不同的时代。

它让青少年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激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在快乐时还是在悲伤时,都能从这些诗歌中找到慰藉。

它们是青春岁月里最珍贵的财富,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不断地给青少年们带来力量与希望。

150条历代书论精髓 精辟

150条历代书论精髓 精辟

150条历代书论精髓精辟!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清.王妤●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清.刘熙载〈艺概〉●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唐.孙过庭〈书谱〉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清.刘熙载〈艺●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

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唐.虞世南〈笔髓论〉●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途径

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途径

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的途径吟诵,这一传统读书法再次被重视,使汉语的声韵美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本人偶然与吟诵相遇结缘,尝试把自己的一点收获教给学生,使学生初步感知吟诵的魅力。

标签:古诗教学吟诵小学中国古典诗歌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关于古诗的学习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在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重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是非常重视诵读、感悟和体验的。

然而,在当今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学模式大都是“正音,解读,朗读,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古典诗歌失去了兴趣。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于注重诗歌的文本分析。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呢?那就来“吟诵”吧。

吟诵是我国古代特有的读书法,也是古人创作诗文的方法。

无论读书还是创作,古人总是在反复的吟哦中推敲字句,表达情感。

那是因为汉字是音、形、义统一的文字,不仅仅字形具有表意功能,而且字音也是有含义的,而吟诵正是解读汉字声音含义的方式。

特别是古典诗歌所涉及的节奏、韵律等都与吟诵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今,我们要让“吟诵”重新走进课堂,走进古诗教学,指引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古诗。

那么,如何在小学生古诗学习中进行吟诵教学呢?一、激发兴趣,轻松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动机的构成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可以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

吟诵兼具念和唱两种要素,是诗和歌的完美结合。

这种形式与以往的古诗教学相比,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吟诵还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愉快地记住诗句,而且记忆历久弥新。

理理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

理理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

理理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1.先秦时代——高手很多,若论思想性,李耳(老子)是绝对的巅峰。

单就“文学性”而言,代表人物及作品:庄周(代表作:《庄子》,中国集故事、散文、诗韵、哲学、神话传说于大成的思想巨作)墨翟(代表作:《墨子》,严谨的古典辩证法,“兼爱”与“非攻”理论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民间的侠文化)韩非(代表作:《韩非子》,宏大法家开创者,秦王朝霸业的理论奠基人)屈原(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高傲的心灵流放者);本人比较喜欢庄子,摘其名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这争美。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2.汉代——两汉在文学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地位。

它上接先秦,下启魏晋,在创作和理论方面都有可观的成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方面,代表人物有贾谊、晁错、邹阳、枚乘、司马相如、杨雄、班固、蔡邕。

真正代表这个时代文化发展最高成就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代表人物及作品:司马迁(代表作:《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上林》,汉赋的集大成者,他的这两部作品将赋体文推向了不可逾越的巅峰)除了这些大家之作,本人比较喜欢汉乐府诗。

广为人知的名句: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3.魏晋及六朝时期——这一时代中国政体面临了纷乱无序的局面。

文学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建安七子、蔡文姬、陶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名家论吟诵1、【尚书·帝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2、【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吟咏性情,以风其上。

孔颖达【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做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

”3、【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4、【论语·先进第十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墨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6、【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7、【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8、刘勰【文心雕龙】: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9、【隋书】卷五十七: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10、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11、杜甫【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解闷十二首·其七】:陶冶性灵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12、韩愈【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13、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14、沈括【梦溪笔谈·协律】:古诗皆咏之, 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 谓之协律。

15、苏轼【和王东卿绝句四首】:平生不得吟诗力,空使秋霜入鬓垂。

大岳峰前满尊月,为君聊复一中之。

(其四)16、程颢:《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

学者须是玩味。

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17、朱熹【读书法】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

【朱熹文集】卷二:晨兴吟诵余,体物随所安。

杜门不复出,悠然得真欢。

良朋夙所敦,精义时一殚。

18、王阳明【社学教条】: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

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

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

【九声四气歌法】:歌者陶情适性,闻者心旷神怡,一道同风,沦肌浃髓,此调变之妙用,致教之根本,心学之枢要,而声歌之极致也。

学者悟得此意,直歌到尧舜义皇,只此便是学脉,无待于外求也。

19、黄宗羲【黄梨洲文集】:顾独好读书,自六经三史以下,八家之集,唐宋之诗,丹铅殆遍。

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以架上书覆之,不错一字。

当世文章家,指摘其臧否,咸中要害。

20、方苞【与陈硕甫书】: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

21、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者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

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

22、刘大櫆【论文偶记】: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

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

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

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

字句者,音节之矩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

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23、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4、曹雪芹【红楼梦】: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

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

”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

写毕,向诸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

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第十八回)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

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

(第三十八回)25、袁枚【随园诗话】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

26、姚鼐【与陈硕士】: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文韵致好,但说到中间忽有滞钝处,此乃是读古人文不熟。

急读以求其体势,缓读以求其神昧,得彼之长,悟吾之短,自有进也。

27、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此等词一再吟诵,辄沁入心脾,毕生不能忘。

28、陈端生【再生缘】第四十五回:爱慕孟家贤小姐,时时吟诵这诗章。

29、曾国藩【字谕纪泽】: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

【曾国藩家书】: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

【全集卷六日记】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30、唐文治:今日讲求教育之法,务以敦崇品性涵养性情为宗旨。

而感发性情之要,当以读文为根本。

文章音节应古时乐律,有抑扬吞吐抗坠敛侈之妙。

3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2、周作人【论八股文】:从前的一个族叔,文理清通,而屡试不售,遂发愤用功,每晚坐高楼上朗读文章,半年后应府县考皆列前茅,次年春间即进了秀才。

这个很好的例可以证明八股是文义轻而声调重,做文的秘诀是熟记好些名家旧谱,临时照填,且填且歌,跟了上句的气势,下句的调子自然出来,把适宜的平仄字填上去,便可成为上好时文了。

中国人无论写什么都要一面吟哦着,也是这个缘故,虽然所做的不是八股,读书时也是如此,甚至读家信或报章也非朗诵不可,于此更可以想见这种情形之普遍了。

33、赵元任《新诗歌集•序•吟跟唱》:尝过吟旧诗的滋味者,往往病白话诗只能读而不能吟,因而说它不能算诗。

这句话里的“吟”字的意义很可以研究研究。

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中文的声调、语调、吟唱、吟诵、朗诵。

按声调谱曲的作品和不按声调谱曲的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吟诵诗和散文已很快变成一种无望的艺术。

……立即到野外去,在那些快要消亡的传统灭绝之前进行采集和录音工作,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34、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序》:“吟诵”是“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歌,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但那唱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等(寻),在专门的音乐家听来,大约是可以谱得出若干种相当共通的调子出来的。

”35、刘朴【文诵篇】:故诗之道,声而已矣。

曾文正日记:“温苏诗朗诵颇久,有声出金石之乐。

”因思古人文章,所以与天地不敝者,实赖气以昌之,声以永之。

故读书不能求之声气二者之间,徒糟粕耳。

36、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

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

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

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37、黄仲苏《朗诵法》:尔来一般讲授国文之教师大都偏重于解释、分析,而不注意于吟、诵、咏、讽,但求说明所选诗文中字句之精炼,格律之严整,造言若何,创意若何,便自谓研究之能事已尽矣。

实则,篇中之抑扬、含蓄、幽默、渊雅处,皆未曾提及;而学者亦无从领悟。

盖因诗词文赋莫不有声有色,色可得而讲授,声则非吟、诵、咏、讽,不能领悟。

其风度之隽雅,情致之美妙,与夫旨超之深远,皆非诵之于口,得之于耳,不能传授于心也。

38、朱自清《论朗读》:学校里废了吟这么多年,即使是大学高才生,有了这样成见,也不足怪的。

但这也是教学上一个大损失。

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不象白话诗文有时只听人家读或说就能了解欣赏,用不着看。

吟好象电影里的“慢镜头”,将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的口气慢慢显示出来,让人们好捉摸着。

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该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又不能写作文言,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主张学校里恢复从前范读的办法,吟、读、说并用。

小学的国语教学应该废诵重读,兼学吟和说;大中学也该重读,恢复吟,兼学说。

39、俞平伯《略谈诗词的欣赏》:当时之感既托在声音,今日凭藉吟哦背诵,同声相应,还使感情再现。

反复吟诵,则真意自见。

“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的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

通过朗读,获得语言信息,从而领悟文字的内蕴,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直觉思维的境界。

40、吕叔湘《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那么文学作品的作用就更容易发挥。

讲到读书,中国的传统是讲读的,特别是古文有一定的念法,一定的腔调,现在的青年同志和少年儿童要是听到一个老先生在念古文,摇头摆尾,嗯嗯啊啊,哼哼唧唧,就觉得很可笑,酸溜溜的,好像迂夫子才这么念,却不知道这里头有道理,那念的人一面念的时候,一面他的思想感情就在活动了,他就把作品里的妙处一面哼出来,一面哼进去,不懂的人觉得可笑,事实上读是很有滋味的。

41、钱仲联:方块汉字一字一音,具有平仄阴阳的特点,古代韵文散文通过朗诵可以因声音以领会作品的精神,但是看书和翻书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韵文包括古诗,近体诗,词,骈体文,读法各不相同。

桐城派古文家把作品分成阳刚阴柔两大类,各种体裁刚柔的读法也不相同。

朗诵的方法要有师承,当然也可以自凭心得,有师承总比无师承好。

今人用读语体文、白话诗的办法读诗词和古代文,平仄都颠倒了。

该顿而不顿,不该顿而顿,阴阳全部失掉。

古人的精神也无从心领神悟。

42、张志公: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