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367)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

(4分)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4分)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

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4分)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4分)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4分)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

(4分)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

(4分)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4分)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4分)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4分)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

(4分)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构造地质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_____;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_____。

(4分)(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D) 重力,作用力参考答案:B2.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_____,韧性_____。

(4分)(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D) 减弱,差弱参考答案:B3. 应变速率小,_____塑性变形。

(4分)(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D) 不确定参考答案:B4.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_____。

)(A) 强度(B) 坚硬度(C) 能干性(D) 抗磨性参考答案:C5. 核幔结构是_____结果形成的。

(4分)(A) 动态重结晶(B) 静态重结晶(C) 岩浆冷却(D) 低温变形参考答案:A6.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_____。

(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D) 变形强度参考答案:C7. 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_____。

(4分)(A)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也增大。

(B)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减小,韧性增大。

(C) 屈服极限减小,脆性增大,韧性减小。

(D) 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增大。

参考答案:D8.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4分) (A) 晶内滑动(B) 位错滑动(C) 颗粒边界滑动(D) 蠕动参考答案:A9. 下面哪一个产状要素不是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_______。

(4分)(A) 倾伏向(B) 倾向(C) 侧伏向(D) 侧伏角参考答案:B10. 一套地层沉积后,经过短暂沉积间断并无大的构造运动,又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构造地质学》习麵集/试麵及家考备案构造地质学集题集 (3)一、名词解释 (3)二、判断题 (7)三、填空 (9)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13)五、图解 (16)参考答案 (23)一、名词解释 (24)三、填空 (32)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34)五、图解...........................................................................................构造地质学集题集一、名词解释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构.岩层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视倾向.视倾角.真倾角.真厚度.视厚度.“ V ”字形法则.露头宽度.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应力•主应力.应力状态•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椭球体•应变椭球体•变形•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应变•主应变•线应变•剪裂角•共轨剪切破裂角•单剪应变•纯剪应变•递进变形.蠕变•松弛.背斜・向斜•背形•向形•枢纽.轴面轴迹•槽线•脊线•倾伏角•侧伏角•等倾斜线.同沉积褶皱•底辟构造・穹窿.构造盆地.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滑脱构造.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作用・弯流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膝折作用•节理.剪节理・张节理.节理组•节理系•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张节理.横张世理•断层.滑距.断距•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地堑.地垒.枢纽断层•阶梯状断层•叠瓦状断层•裂谷.断层效应•深大断裂•同沉积断层擦痕阶步韧性断层B型俯冲A型俯冲•薄皮构造•劈理•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轴面劈理•线理•拉伸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根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流线・流面•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构造置换・叠加褶皱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 0.表生构造12 1.蠕动构造1 2 2 .滑坡12 3.上薄褶皱12 4.鱼尾状褶皱12 5.撞击构造12 6.撞击熔岩12 7.撞击玻璃12 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很多网上的试题集是没有答案的,此份文档不同之处就是上面的网站,公布了所有答案,构造地质,考试专用在线答题网站,并附录下面选择题的答案,,赶紧下载吧!!.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A.倾伏角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A.由细变粗B. 由粗变细C. 没有明显变化10. 滑塌构造是A. 次生变形B. 成岩后变形C. 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 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 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3.1应力一、选择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367)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367)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27°”中的°代表( )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 )A.倾伏角B.倾伏向C.和5.地层的面向()向下表明地层( )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 )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 )A.次生变形B.成岩后变形C.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在“”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应力一、选择题1.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A.体力,面力B.面力,体力C.作用力,重力2.如下图中所示,其中σ、τ和分别表示A.合应力、主应力、剪应力B.正应力、剪应力、合应力C.剪应力、合应力、主应力3.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闭卷)一、选择填空:(每一空格3分;60分)1.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A).容易发生B).不易发生C).正常进行(没有影响)2.“多米诺骨牌”式断层和铲形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叠瓦式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

A).伸展; B).逆冲推覆; C).剪切;3.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4.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垂直于,平行于B).斜交,斜交C).平行于,垂直于5.将岩石按照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为劈理。

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相间的平行排列。

A).片状矿物和粒状矿物B).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C).劈理域和微劈石6.按照线理的形成机制,线理可以分为A型线理和B型线理,其中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属于;窗棂构造属于,鞘褶皱属于。

A).A型线理B).B型线理C).两者都不是7.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当走向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正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 ___;下降盘出现________。

A).重复; B).缺失; C).老地层; D).新地层8.美国科迪勒拉山区发育的一系列不对称纵列单面山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地貌构造单元称之为。

A). 地堑B). 裂谷C). 盆岭构造9.糜棱岩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

糜棱岩发育于中。

与原岩相比,糜棱岩的粒度显著,面理和/或线理显著,至少有一种造岩矿物发生明显的。

A).塑性变形B).变小C).增强D).狭窄的高应变带10.在侵入岩的原生破裂构造中,根据侵入岩体顶部原生节理产状一般把原生节理分为Q(横)节理、S(纵)节理、L(层)节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27°”中的°代表( )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 )A.倾伏角B.倾伏向C.和5.地层的面向()向下表明地层( )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 )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 )A.次生变形B.成岩后变形C.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在“”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应力一、选择题1.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A.体力,面力B.面力,体力C.作用力,重力2.如下图中所示,其中σ、τ和分别表示A.合应力、主应力、剪应力B.正应力、剪应力、合应力C.剪应力、合应力、主应力3.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

三个截面称为。

A.正应力,正应力面B. 主应力,主应力面C. 剪应力,剪应力面4. 当σ>σ >σ时,这种应力状态称作 。

A. 压缩拉伸应力状态B. 双轴拉伸应力状态C. 双轴压缩应力状态5. 三维应力摩尔圆中,最大剪应力位于 和组成的应力圆上,位于与呈°夹角的截面上。

A. σ,σ,σB. σ,σ,σC. σ,σ,σ6. 1σ=2σ=3σ> 时,表示A. 静水应力状态B. 静岩应力状态C. 三轴应力状态7. 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称为A. 应力场B. 应力组合C. 应变场二、简答题8. 写出下图应力园所示的应力状态 9. 在应力分析时,物体内部假想的截面是任意方向的吗? 10. 在单轴应力状态下,当截面的延伸方向与作用力方向平行时,作用在该面上的应力状态如何?在双轴应力状态下又如何?应变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所指的变形是指物体的 。

. 位移和旋转. 旋转和体积变化. 畸变2. 应变的度量可以用 来表示. 线应变和剪应变.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3. 应变椭球体的主轴表示为. λ,λ,λ. ,,. 都可以4. 主应变面常表示为面,面和面,其中 面为压缩面(最大扁平面)构造中代表褶皱面或劈理面的方位。

...5. 应变椭球体中, 面为压缩面(最大拉伸面),代表张破裂的方位。

...6. 在应变椭球体的弗林()图解中,当=时,反映变形类型为. 纯剪变形. 拉伸变形. 单剪变形7. 根据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是否改变,可以将变形分为. 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 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 递进变形和非递进变形二、简答题8. 什么是线应变,剪应变?挤压拉张力或剪切力与线应变和剪应变是怎样联系的?9. 应变椭球体中的主应变面(,, )面与主应力有什么关系?*10. 递进变形的概念对构造分析有什么意义?简述共轴递进变形中不同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化状况?11. 在图解中,五种形态的应变椭球体分别反映岩石受到何种变形?导致变形的应力状态和可能的受力方式是什么?变形一、选择题1.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 压力强度. 抵抗强度. 极限强度2. 岩石变形一般经历, ,三个阶段。

A. 压缩变形,拉伸变形,断裂变形B.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C. 挤压变形,微裂隙变形,破坏变形3. 材料破坏时的各种极限应力状态摩尔圆的公切线称作 包络线()(στf =)。

当一点应力圆与该包络线相切时,这点就开始破裂,所以也称作材料的线。

. 库仑,破坏. 摩尔,破裂. 摩尔,破坏4. 在斜线型摩尔包络线理论公式n μσττ+=0中,0τ、μ和n σ分别表示:、抗纯剪断裂极限、内摩擦系数、作用于该剪切面上的主应力、作用于该剪切面上的主应力、内摩擦系数、抗纯剪断裂极限、抗纯剪断裂极限、内摩擦系数、作用于该剪切面上的剪应力5.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韧性 。

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6. 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

A. 容易发生B. 不易发生C. 正常进行(没有影响)7. 应变速率小, 塑性变形。

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8. 流体内部各流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层面之间存在内摩擦力表述为流体的 . 抗剪性. 抗变性. 9. 中,τ、η分别代表B. 粘度和速度梯度C.10. 为物体发生流动变形时,各点的与该点 成正比。

. 粘度,剪应变速度. 剪应力,剪应变速度. 剪应变速度,剪应力11.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 强度. 坚硬度. 能干性12.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 ,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 晶内滑动. 位错滑动. 颗粒边界滑动13.核幔结构是结果形成的。

A.动态重结晶B.静态重结晶C.岩浆冷却二、简答题14.沥青是脆性材料还是塑性材料?为什么?15.岩石变形是否一定都经历弹性、塑性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为什么?16.库仑剪破裂准则的依据是什么?莫尔准则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二者与格里菲斯准则的区别在哪里?17.列举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及其作用。

面理和线理一、选择题1.面理()按照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A.透入性面理和非透入性面理B.主要面理和次要面理C.原生面理和次生面理2.沉积岩中的层理和韵律层理及岩浆中的成分分异层理和流面等是。

变形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劈理、片理、片麻理和各种破裂面是。

. 次生面理,原生面理. 透入性面理, 非透入性面理. 原生面理,次生面理3.将岩石按照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是为劈理。

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和相间的平行排列。

. 片状矿物,粒状矿物. 暗色矿物,浅色矿物. 劈理域,微劈石4.根据劈理的结构可以将劈理分为和。

. 板劈理,滑劈理. 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 滑劈理,千枚理5.连续劈理按照结构和矿物粒度可以分为A.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B.板劈理、千枚理和片理C.轴面劈理和层间劈理6.目前能够比较全面解释劈理形成机制的作用是A.晶体的塑性变形B.压溶作用C.重结晶作用7.褶皱岩层转折端附近,强岩层和弱岩层中劈理组合形态分别表现为A.反扇形、正扇形B.平行轴面、平行轴面C.正扇形、反扇形8.按照线理的形成机制,线理可以分为型线理和型线理,其中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属于A.型线理B.型线理C.两者都不是9.窗棂构造属于A.型线理B.型线理C.两者都不是10.石香肠构造是具有不同力学性质的互层岩系受到岩层挤压时形成的.A.垂直或近于垂直B.平行或近于平行C.斜交二、简答题11.简述压力影构造和矿物生长线理生成机制的异同?12.劈理与线理在构造研究中有何意义?13.是否有可能实现劈理形成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如果进行实验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褶皱一、选择题1.褶皱是指岩石中的各种面(如面理、层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在未确定地层面向方向时,褶皱的基本形态用和予以描述。

( )A.向斜,背斜B.向形,背形C.向斜,背形2.褶皱按照翼间角的大小可以分为A.圆弧褶皱和尖棱褶皱B.平缓褶皱、开启褶皱和中常褶皱C.紧闭褶皱和等斜褶皱3.褶皱枢纽的产状一般表示为( )A.走向,倾角B.倾伏向,倾向角C.倾向,倾角4.褶皱按照枢纽的产状可以分为( )A.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B.平卧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C.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5.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称作。

A.重弯褶皱B.再褶皱C.叠加褶皱6.由变形复杂的高塑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石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形成的构造称作构造。

A.穹隆B.顶托C.底辟7.根据褶皱过程中岩层的变形行为来划分,可以分为和A.主动褶皱、被动褶皱B.对称褶皱、不对称褶皱C.平行褶皱、相似褶皱和底辟构造8.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

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垂直于,平行于B.斜交,斜交C.平行于,垂直于9.根据褶皱层内各部质点的相对运动关系,褶皱作用可以划分为褶皱作用、褶皱作用和褶皱作用。

( )A.主动,被动,剪切B.纵弯,横弯,斜弯C.中和面,弯滑,弯流10.褶皱作用过程中岩石物质的滑动和流动不受层面的限制,层理在变形中不具积极的控制作用,只是作为岩层错移方向的标志,从而产生一种外貌上的弯曲现象,这种作用称为褶皱作用。

A.主动B.被动C.流动11.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褶皱称作。

A.原生褶皱B.生长褶皱C.同沉积褶皱二、简答题12.试分析褶皱的形态与形成褶皱的岩层能干性差之间的关系?13.简述顺层剪切作用形成的褶皱的特点?14.如何根据褶皱中的劈理域轴面的关系判断褶皱的背向斜?15.简述横弯褶皱、剪切褶皱作用的特点?16.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的区别是什么?17.简述兰姆赛()褶皱形态分类的做法及其褶皱的分类类型和各类型的特点?18.在同一构造运动时期或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具有一定几何规律的褶皱的总体样式,称为褶皱的组合型式。

按照褶皱的组合型式,请简述褶皱组合型式的典型类型及其各种型式的特点?节理一、选择题1.按照节理成因分类,节理可以分为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