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_王立

合集下载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一、民族派的纲领------《大抗议书》1、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7年,查理一世在苏格兰推行英国国教,引发了苏格兰人民的起义。

苏格兰在16世纪就确立了自己的国教,接受英国国教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国教。

苏格兰表示不能服从命令,于是各地开始组织军队,发誓要与查理一世抗争到底。

1639年,苏格兰军队攻进英格兰领土,战争随之爆发。

查理一世因财力不支,无力抵抗,只好与苏格兰签订了暂时的和约。

但查理并不打算向苏格兰屈服,也不打算向苏格兰屈服。

为了使战争能继续进行,他决定召开英格兰议会,要议会同意筹集军费。

苏格兰的反叛迫使他在英格兰寻求支持,但结果却是在英格兰引起了更大的反叛。

2、英国革命的开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查理不得不召开议会。

在英格兰,已经有11年没有召开议会了,查理完全靠强制手段征收钱财,国王与人民的对立已经非常尖锐,因此议会一召开,立即对查理的统治提出责难,而拒不讨论征税问题。

查理一怒之下解散了议会。

这次议会从1640年4月13日召开到解散只存在了三个星期,史称“短期议会”。

议会解散后,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战争继续进行,但英格兰缺乏军费,军队已经濒临兵变。

社会各阶层都主张召开议会以解决问题,苏格兰军队则要求查理一世支付战费,直到签订正式和约为止。

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1月3日再次召开议会,这次议会存在了近20年,因此称为长期议会。

长期议会召开后立刻对查理一世的个人统治进行清理。

首先,议会迫使国王逮捕劳德大主教和斯特拉福伯爵。

斯特拉福在17世纪20年代曾经是议会反对派的领袖,后来被查理收买,做了政府的高官居,因此,他最受议会的痛恨。

1641年,他被议会处死。

劳德被关到1645年,最终未能躲过一死。

这两人实际上是查理一世的替罪羊。

议会随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剥夺国王的权力,这些法律包括禁止征收般税,重早一切税收都必须经议会同意,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而本届议会则必须由它自己宣布解散。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英国历史上,王权和议会制度的关系一直是不断变化的。

在中世纪初期,英格兰的君权是绝对的,国王拥有统治权力,代表上帝和国家领土,他们没有受制于议会的限制。

然而,在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政治斗争,也就是盎格鲁-苏格兰战争和清教徒革命,最终导致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

在英格兰君主国的早期,起诉不听从于国王的牧师是一种重罪。

国王拥有目睹诉讼,并可裁决案件,也可以取消法庭的裁判结果的权力。

然而,17世纪初,变革的气息开始涌现。

这时,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君主是会让人民忍受很多痛苦的。

盎格鲁-苏格兰战争期间,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斗争进一步升级。

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将收入与资产相结合的窃取行为定为犯罪,这一法律被国王拒绝批准,从而导致了更多的争议和对抗。

清教徒革命是英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到1642年,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已经达到了顶峰。

一部分国王的支持者和议会派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结果,国王被捕。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在伦敦被处决,这一事件让王权和议会之间的斗争彻底结束。

接下来,议会制度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一时期被称为共和国时期。

除了议会的代表外,国王以及众议院的代表也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1649年,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议会制度和宪政体制得以建立。

共和制度一直持续到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重回王位。

在17世纪末,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增加。

议会通过了《1689年权利法案》,宣称定会议会具有立法权,并规定了英国君主必须咨询议会。

这个文件使得英国成为一个具有制衡立法机构的宪政国家。

总之,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反映了政治权力从单一的君主领导转变为代表市民意志的政府。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以及伦敦经常出现的争斗、抗议和爆炸事件,都表明了英国社会和政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

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

1638年 1638年, 苏格兰起义
二、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
1、基本线索: 、基本线索 2、议会斗争: 、议会斗争: (1)《权利请愿书》: ) 权利请愿书》 背景:查理一世任意征税、 背景:查理一世任意征税、强行借债 议会与王权矛盾进一步激化 目的: 目的: 抗议与结束查理一世的行为 内容: 内容: 四条 保护人权(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保护人权(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限制王权(财政、司法、军事) 限制王权(财政、司法、军事) 特点: 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 特点: 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 结果: 结果: 查理一世解散议会 原因: 原因:公开破裂 影响: 影响: 是英国议会与封建王权的第一 易引起社会更大 次正面交锋,为资级、 次正面交锋,为资级、新贵族 动荡,不利于资 动荡, 的议会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本主义发展
概念阐释: 概念阐释: 圈地运动:15世纪70年代 18世纪 世纪70年代- Ⅰ.圈地运动:15世纪70年代-18世纪 末,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剥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因素?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因素? 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新贵族: 新贵族: Ⅱ.圈地运动 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牧 1)圈地运动 (2)海外掠夺 (2)海外掠夺 场和农场,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场和农场,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3)手工工场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发展 与旧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与旧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新贵族积极参与海外贸易活动,按资 新贵族积极参与海外贸易活动, 本主义方式经营牧场和农场, 本主义方式经营牧场和农场,成为英国 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群体。 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群体。
• 微观点拨
• 1.[学习思考 . 学习思考 学习思考](1)在当时的英国, “ 君权神授 ” 在当时的英国, 君权神授” 在当时的英国 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一理论, 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一理论,资产阶级会 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教材 教材P 持何种态度?为什么?(教材 45) • 提示: 本质是要实行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持 提示: 本质是要实行君主专制; 反对态度;因为在君主专制下, 反对态度;因为在君主专制下,资产阶级自身 的利益会受到严重侵害, 的利益会受到严重侵害,尤其是不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义经济的发展。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克伦威尔
奥里弗·克伦威尔(1599—1658),十七世纪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政治家兼军事家。他出生于新贵族 家庭,1628、1640年,两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在1640年 的新国会中,他参加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 制,主张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42年,查理 一世掀起内战后,克伦威尔率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 建战功。1645年,国会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 尔改组军队,他便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 军”。1645年6月的纳西比战役,这支军队打败王党的 骑兵,俘敌五千,缴获全部大炮和辎重,取得了第一次 内战的胜利。1648年春,王党发动第二次内战。8月, 克伦威尔率领新军在普莱斯顿击溃了苏格兰王军;9月, 占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又俘获国王查理一世。这场内 战结束后,他以国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宣布废除 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旧国会, 实行军事独裁,成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 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邀起广大群众的反抗,由于政治腐败,又给王党造成阴 谋复辟的机会。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其子理 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王。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国内政 局混乱,理查被迫放弃了护国主称号,护国政府结束。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王权是上帝创造的. 王权是上帝创造的. • 我不允许议论我的 政权; 政权; 君主制是 地上最高的制度, 地上最高的制度, 君主是上帝的总督。 君主是上帝的总督。 • 是国王创造了法律, 是国王创造了法律, 而不是法律创造了 国王. 国王.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 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 她也不得不签字。” 请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英王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

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

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英国历史上的王权斗争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自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成功征服英格兰开始。

这场斗争展现了英国君主制度的演变和权力较量,同时也成为英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诺曼底入侵与威廉一世的王权巩固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于1066年成功征服英格兰,建立了现代英国的基石。

他通过法制改革和控制贵族的土地,巩固了自己的王权。

威廉一世引入别动队系统,有效监督贵族,并通过制定《朝廷封建法》等法律,强化王权,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斗12世纪的英国,亨利二世成为强大的国王,试图通过扩大自己的王权来控制教会。

然而,他与担任大主教的托马斯·贝克特产生了冲突。

贝克特坚决维护教会的独立地位,这导致了与国王的严重对立。

最终,亨利二世放任下属将贝克特杀害,但此举引起了各方的愤怒,并迫使亨利二世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

三、英王约翰与大宪章的签订在13世纪初,约翰成为英国国王,他的统治充满争议。

贵族们对他的统治不满,加上外交失败和征税过重,导致了王权的持续动荡。

在这个背景下,约翰被迫同意签署《大宪章》,承诺不侵犯贵族特权,保护教会权益,并限制自己的权力。

这一事件被视为君主专制受到制约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续英国立宪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约洛条约与权力分享14世纪初,英王爱德华三世无子嗣,导致继位问题引起争议,形成了约洛战争。

最终,英格兰和法国的贵族达成了约洛条约,规定法国王位将归英格兰国王的王储拥有。

这一条约虽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被废弃,但体现了权力分享的尝试和对君主专制的质疑。

五、斯图亚特王朝与议会的崛起17世纪,英国爆发了斯图亚特王朝的骚乱。

斯图亚特王朝威权主义的统治方式引起了国内外各方的不满。

经过内战和光荣革命,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得到增强,君主的权力逐渐被限制。

《英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批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框架,标志着英国王权斗争的一个重要节点。

总结: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反映了君主权力和其他力量之间的较量,塑造了今天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议会的关系: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议会的关系:教案

英国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这种制度是由于历史上王权过于集中,导致国家管理不善,经济和政治屡屡失败,加上中世纪西欧的民主思潮的影响,英国政治体制得以逐渐演变。

君主立宪制不同于君主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中的君主只起到象征性的作用,而不具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英国君主的职能主要是签署法律,任命大臣以及代表国家出访等仪式性任务。

但在实际操作中,君主的职权虽然几乎没有,但是依然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英国议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议会在英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监督政府、立法和倾听民意的角色。

议会由众议院和上议院组成,其中众议院代表着民意,上议院则体现了英国的传统贵族制度。

英国议会的权力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期,但直到19世纪初,议会才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强大权力的机构。

议会成立之初,具有严格的贵族性质。

但是,在经历了数次政治革命之后,议会逐渐向一个代表民意的机构发展。

现代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下院是议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民意和选民,其议员由全国选举产生。

上院则代表着贵族阶层,其议员由英国君主任命。

但是,上院在议会中的权力已被大幅削弱,现在已无法对下院的法律决议进行否决。

议会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监督政府。

它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调节和平衡政府和国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为英国民众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议会与君主立宪制的关系十分密切。

君主立宪制下,议会的议员被视为代表民意的代表。

这也就意味着,议会的任何立法必须符合君主立宪制下的规定和法律,否则就会遭到君主否决。

在政治实践中,英国君主仅有极少的否决权,一旦行使否决权,就会激起民愤和议员不满。

因此,英国议会和英国君主非常紧密。

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权力的不平衡,但如果没有代表民意的议会和无实权的君主机构之间的制度安排,英国政治体制将失去平衡,难以正常运转。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

议会代表着英国民众的意愿,君主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身份。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小故事:1603年,治理英国45年的女王伊丽莎白因 病逝世,女王生前自诩要把一生献给英国而终身未婚, 没有留下子嗣,故由与女王关系最近的苏格兰的斯图亚 特王朝的詹姆士即位。1603年,詹姆士在英国议会代表 的迎接下进入了英格兰。旅途基本顺利,仅发生一个小 小的意外,一个小偷“光顾了迎接团”,被抓获后处以 死刑。处死小偷这么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自然很快被 詹姆士忘到了脑后,但却给随行的议会代表留下了很不 愉快的印象。按照英国传统,民事纠纷自有法院按照法 律审理,其他人哪怕贵为君主也不宜直接处置,而现在 詹姆士的做法恰恰违反了传统,自然让议会代表们不得 不忧虑;这位国王还会做出什么不合传统的事情?议会 代表们的忧虑不幸成为了现实,自从詹姆士入主英国后, 王权与议会的矛盾就尖锐起来,并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那么王权与议会为什么会发生尖锐的矛盾?矛盾的 表现和实质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的?让 我们共同了解、学习这一段历史,——英国议会与王权 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得到发展 。 问题一:英国本是欧洲边缘的岛国,但是在16世纪得到 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强国。英国的发展有哪些因素促 成的呢?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目的: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 •内容: •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 没有认真履行国王擅自征税,1629年解散 议。
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表现: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2. 提交《大抗议书》(1641年)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英国议会自13世纪产生以来,其在国家政治舞台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自14世纪起,它不再仅仅只为纳税而召开,而是成为国家的立法机构,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16—17世纪英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近代意义的失业和贫困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流民问题。

为此,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这些法令和措施的制定并非由议会独立完成,其规章制度亦非皆英国议会首创,其中很多条款反映了国王的意志,或是在国王及近臣授意下出台的,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可以说是国王和议会共同意志的体现。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后来英国的济贫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些法令从一个侧面说明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在利益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协力解决国家遇到的问题,它表征着在王权日益强大的情况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悄然提高。

国外学者对议会史的研究比较深入。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铎议会史的研究基本上是辉格派史学家——传统宪政派与正统派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前者的代表人物斯塔布斯强调议会的“奴仆”地位,后者以尼尔为旗帜,更看重王权与议会的“冲突”。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埃尔顿为代表的修正派部分地继承了传统派的观点,批评了正统派的片面性,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但他们自己也承认“过分强调王权与统治集团的合作”,而忽视了隐藏在后面的政治对立。

[1](p9-17)国内学者对议会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大多从政治制度及议会的职能入手谈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欧美学术界对英国16、17世纪前期流民问题认真而又深入的研究始于19世纪,先后出现了“宪政史派”、“流民文学派”和“实证派”,但都未从流民法论及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2](p404-4160)国内关于流民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重点主要是济贫法与英国社会福利政策、流民及政府对策,从流民法探讨议会与国王关系的论文则付诸阙如。

从王权与议会的关系变化看英国君主立宪制

从王权与议会的关系变化看英国君主立宪制

从王权与议会的关系变化看英国君主立宪制作者:贾丽丽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2期摘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反复与曲折,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独特议会传统的合理继承,是议会与王权关系的新发展,也是新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起点。

关键词:英国王权;议会;权力;君主立宪中图分类号:K5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97-01一、议会斗争时期王权与议会的关系英国国王自诺曼征服以来就一直保持对全体居民的直接权力和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贵族是其统治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国王与贵族相互配合,但国王与贵族的权力之争时有发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新贵族参政意识的增强,下院政治热情提高,独立意识也加强,敢于批评政府与王权,王权尽量限制议会,而议会则力图挣脱一切限制。

双方在权力问题上展开斗争。

下院的独立意识和下议员们的自由发言常使国王处于被动境地。

这都说明都铎王朝末期特别是伊丽莎白时期,下院已不单是王权的工具,而且能以议会为斗争中心展开捍卫自身权益的斗争,并提出政治要求,标志议会与王权斗争开始展开。

在议会与王权在相互配合又相互对立的过程中,加强王权集中统治,使英国实现了成为统一国家的目标。

建立起国王与议会的最高权威,国王为全国至上的权威,但这种权威必须通过枢密院及议会来行使。

国王与议会的关系由过去的主仆关系变为平等关系,议会权力加强,国家重大决策要国王与上下院一致统一的体制开始确立,为政治体制分权打下基础。

詹姆士一世即位后,不能容忍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和独立性的增强。

但是詹姆士一世却长期被财政问题所困扰,只有召开议会,要求批准增加新税。

议员们无视国王的征税要求,着重讨论议会特权问题,批评国王的内外政策,詹姆斯一世两度解散议会。

查理一世即位后,专制统治有增无减,屡次解散议会。

后来更是由于苏格兰人民起义的导火索作用,查理一世不甘心失去权力,率领卫队闯入下院,首先用武力对付议会。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2.1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2.1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3
一二三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1.条件 (1)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 (2)海外政策: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的发 展。 (3)国内政策: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增,圈地运动兴起。 2.表现 (1)工业: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并发展起来。 (2)农业: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3)商贸: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4
一二三
3.影响 (1)政治领域: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会的力量不断增 强,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议会议员。 (2)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 清教。 (3)思想领域: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不断滋长; 英国传统的“人生而自由”的权利意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思 想愈发强劲。 拓展延伸 新贵族与传统贵族相比,主要“新”在经营方式上—— 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场和牧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着 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
7
一二三
2.呈递《权利请愿书》 (1)目的: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 (2)主要内容: ①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②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③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 (3)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没有认真履行。
8
一二三
议会呈递《权利请愿书》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与专制王权作 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10
一二三
3.影响 (1)议会反对国王的斗争声势日盛。 (2)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名师点睛《大抗议书》集中体现了议会中各种反王权力量的政 治、经济要求,它是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革命联盟的政治 纲领。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作者:符连贵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7期摘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是由各种权利政体的矛盾斗争的作用而最终确立。

文章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确立过程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君主立宪制;王权;议会;斗争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又称作议会君主制,其确立的过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展开竞争角逐的过程,这种角逐最终导致了君主实际权力的丧失和议会主权的确立。

1.1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6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与频繁,促使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了大西洋的航运中心。

在此时期,英国通过殖民掠夺持续扩大市场,并借助掠夺原料来获得庞大的利润。

英国的海外贸易以及殖民掠夺促使英国的传统生产部门——制呢业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经营的手工工场,并很快影响了其他部门如造船、采煤等,同样采用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1]。

不仅如此,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圈地运动,伴随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与牧场。

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效应,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

1.2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形成英国经过16世纪初大规模的海外掠夺与海外贸易以及农村兴起的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2]。

在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银行家、金融家、工厂主以及商业资本家成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而农村中经营农场以及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则成为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2.1 议会与王权斗争阶段自诺曼征服以来,英国坚持保持对全部居民的直接权力以及对地方的控制。

经历了中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英国的王权得到更大的加强,国王在议会中处于主要地位。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新贵族逐渐增强的参政意识,下院的独立意识日益加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开始展开。

伊丽莎白统治晚期,王权呈现出衰落态势。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教案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人民版]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第1、2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学案]问题设计:一、15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国内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经济、政治、阶级、宗教、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国教,迫害清教徒;启蒙思想兴起发展。

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王权与议会斗争领域国王议会政治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限制王权经济专卖,垄断;征税自由发展宗教迫害清教徒信仰自由对外关系对西妥协联姻联荷抗西结合以下知识,思考1、“君权神授”理论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会持何种态度?为什么?本质:封建君主专制;态度:反对原因: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2、关于议会的发展历史。

提问议会对抗王权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斗争的本质与焦点分别是?主要表现形式:组织议会军,采取武装斗争,对抗王党军队斗争本质: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焦点:王权与议会,民主与专制;突出表现在征税问题上。

英国议会形成于什么时候?(13世纪,《大宪章》、“模范议会”。

从而英国议会有良好的民主传统。

)3、阅读教材《权利请愿书》内容(第55页第2段第5-8行),从中你能看出议会要求维护哪些权利?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权利:保护人权(人身权、自由权、财产权);限制王权(政治、经济、军事)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4、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法律文件《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制定时间1628年1641年11月背景(导火线)查理一世任意征税1637年起义目的抗议、约束查理一世滥用王权抗议与限制王权内容保护人权(人身权、自由权、财产权)限制王权(政治、经济、军事)列举滥用王权行为204条,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特点态度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激进,要求更彻底结果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引发英国内战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英国议会和王权的关系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议会和王权的关系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成 是 他 们 所 固 有 的 世 袭 的 权 力 是 他 们进 行 政 治 斗 争
控制国王 的场所

,
的 主要 内容 首 先 是 政 治 制 度 的 现 代 化
英 国 早期 政 治
随着 1 6 世 纪 宗教 改 革 运 动 的 发 展
,
制度 现 代化 始 于 何 时 及 怎 样 实 现 ? 这 一 问 题 长 期 为 史
,
替 爱 旧 贵族 控 制 的 咨 议 院 原 来 总 管 政 务 的 王 室 机 构
留下经 验教训 值 得 回 味
,
,

本文 拟对
成 为 枢 密 院 的 几个 部 门 ; 枢 密 院 由 国 王 主 持
书为最高 行政 首脑
。 “
,
以 首 席秘
,
英 国早 期 现代 化 过 程 进 行 剖 析 揭 示 其 发 展 过 程 中议 会
学 家 所关 注

都铎 王 朝 采 取 一 系 列 有 效措施 消 除 地 方 贵 族 的 离 心 因
素 取 消所 有 特 许 地 的 封 建 特 权
, ,
笔 者认 为 英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的 现 代化 始
, ,
:
扫除 地 方离 心 势 力
。 ,
,
于 都铎 王 朝 时 期 经 过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最 终 确 立 君 主 立 宪制 在 这 过 程 中 议会 与 王 权 既 相 互 合作 又 矛 盾 对 抗 其 中下 院与 王 权 的 斗 争 是 政 治 现 代化 的 重 要 推 动 力
要推 动力
。 。
,

其 间议 会 与 王 权 既 相 互 合 作 又 矛 盾 对抗 其 曲 折复 杂的 斗争是 政 治 现 代 化 的 重

中世纪英格兰王权的起源与影响——兼论王权的“自然法人”与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

中世纪英格兰王权的起源与影响——兼论王权的“自然法人”与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

中世纪英格兰王权的起源与影响——兼论王权的“自然法人”与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李立【期刊名称】《研究生法学》【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古往今来诸多学者一致地认为,议会乃民主共和之母。

恰是议会的建立促就大英帝国的百年鼎盛。

然而从历史社会学角度深入思考,议会这一国家体系的合法性也有他特定的演化之源,即以中世纪英格兰特有的王权系统为源头的分化与演变。

议会仅仅只能视为英格兰王权分化之中一个立法权演变的渠道,而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英格兰政治近代化均归功于议会制度。

英格兰的建构之路不同于其他国家,征服者威廉时代从司法集权入手开启以王权为核心的国家建构之路,金雀花时期的王权有“法人化”趋势,并形成一套国王、权臣、议员相互监督的中央层面分权体系。

当民族化大潮席卷整个欧洲时,王权的公共性与之前确立的中央分权体系紧密结合,公共性与民族性的施政目标至都铎王朝统治后期日益明晰,这一宏大的政治理念与国家行政集权与行政近代化不谋而合,成为推动英格兰行政集权的最大理论助力。

国家的行政体系建设受到监督制衡机构的正向影响,最终铸成一套廉洁高效的近代化行政官僚体系。

同时期的法兰西与西班牙却没有在中央层面形成与英国议会、枢密院(咨议院)等分权制衡机构将王权有效监督,任凭王权肆意践踏国家权力体系,畸形的民族化进路自然导致了王国的衰败与覆灭。

【总页数】21页(P88-108)【作者】李立【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相关文献】1.早期普通法中的司法与王权——英国司法独立的“中世纪起源”的再思考 [J], 于明2.论十户联保制与中世纪英格兰的王权制 [J], 李云飞3.中世纪晚期英格兰贸易转型中的王权干预 [J], 张子恺4.试析中世纪西欧王权、神权和人权之间的关系 [J], 钱芳华5.国王的宠臣:中世纪英格兰王权与大学关系探析 [J], 冯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2021年】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议会与王权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1)王权专断: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法律政治传统: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议会组成: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

2、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1)议会抗争: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查理一世递交《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2)查理一世应对: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开始激化。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由此挑起内战。

2.初步胜利:几年后,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接着英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独裁:革命后,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但克伦威尔独揽大权,议会有名无实;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4.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詹姆斯二世继任后,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5.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斯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又叫“光荣革命”。

三、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1、时间: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2、内容:(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

(2)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3)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1:王权受限和议会传统

【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1:王权受限和议会传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早在中世纪的时候,英国就形成了王权有限和议会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1.历史传统:王权受限和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800多年前,英王约翰酷爱战争,为维持战事,约翰加紧对市民、贵族盘剥,引发贵族们的联合反抗。

1215约翰王同意与贵族代表谈判,双方签署了《大宪章》:
《大宪章》里有这么几条著名的条款:
国王如果超惯例征税,必须召集大议会征求全国公意。

(开征新税的权力属于议会)
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
未经法庭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大宪章》签到后,国王权力还是至高无上的吗?为什么?
国王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了,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下行驶权力。

从此英国开始了王权有限的传统。

约翰的继任者亨利三世撕毁《大宪章》,企图专制,贵族再一次联合,在击败国王后,为防止国王再次破坏法律,1265年英国各阶层选取代表组成议会,作为常设机构参与国家管理,并监督王权,但国王拥有解散和召开议会、批准议会法案的权力。

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后来议会逐渐形成贵族僧侣组成的上院(贵族院,由国王任命、贵族身份世袭)和乡绅市民组成的下院(平民院,选举产生)。

英国逐渐形成了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历史选修课件专题三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历史选修课件专题三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议会军队的胜利标志着王权的衰落 和议会的崛起。国王被俘虏并处决 ,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议会与王权的政治斗争
政治制度的演变
政党政治的兴起
在内战前后,英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 重大变革。议会逐渐取代了国王的地 位,成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随着议会权力的增强,政党政治在英 国逐渐兴起。不同政治派别在议会中 展开竞争,推动了英国政治的发展。
王权与议会的冲突
国王与议会之间在税收、法律实施和国家管理等方面发生了 一系列冲突。
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争夺
议会权力的增长
议会通过限制国王的税收权、法律实 施权和国家管理权等方式,逐步增强 自身权力。
王权与议会的权力平衡
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协商,王权与议会 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权力平衡的局面 ,即国王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必须受 到议会的制约和监督。
1215年,贵族迫使国王约翰签署 《大宪章》,限制了王权,确立 了法律至上和贵族参与国家事务 的权力。
100%
议会法案的通过
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议会开始 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如 《权利请愿书》、《权利法案》 等。
80%
议会权力的扩大
议会逐渐掌握了立法权、财政权 和监督权等重要权力,成为国家 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机构。
权利法案的颁布
议会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文 件,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的权力 地位。这些法案为英国现代政治制度 奠定了基础。
议会与王权的经济角力
01
财政权力的争夺
议会与王权之间的经济角力主要体现在对财政权力的争夺上。国王试图
通过征收高额税收等手段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议会则通过控制国
家财政来限制王权。
历史选修课件专题三二英国议 会与王权的决战

英国都铎王朝的财政结构及王权和议会的关系

英国都铎王朝的财政结构及王权和议会的关系

英国都铎王朝的财政结构及王权和议会的关系
周均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6)004
【摘要】都铎王朝财政收入结构由普通收入和非常收入两部分组成.从都铎王权财政收入结构看,王权对议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突出体现在关税和议会税在财政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这种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王权和议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王在议会"和"议会至上"原则萌芽以及王权有限性和议会权力增长等方面.这种独特的关系对英国政治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周均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61.33
【相关文献】
1.英国都铎王朝“王权至尊”的确立 [J], 边瑶
2.英国都铎王朝的议会与税收 [J], 滕淑娜
3.英国都铎王朝议会史研究述评 [J], 刘新成
4.英国议会和王权的关系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J], 邹冠秀
5.国王财政自理原则与英国基本赋税理论——都铎王朝末期突破国王财政自理原则的实证考察 [J], 张殿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花园地2014年6月8日论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文/王立
中世纪英国政治机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议会的兴起。

议会逐渐成长为定型的政治实体,在封建时代已发挥作用,并一直保存下来,构成了近代英国代议制政府的基石。

可以说,关于“议会与王权的关系”的研究史学界是见仁见智、争论颇多,甚至出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提法。

一种认为“议会是与王权相对立的政治机构,议会有力地限制了王权,贵族和教会在议会中始终扮演着法律之代表的角色”。

执意要将中古的议会君主制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联系起来,西方学者持此观点者居多。

另一种则认为“议会始终是作为王国政府的一个政治机构而存在的,并非是王权的异己力量,它具有既限制王权又维护王权的双重政治功能”。

中国的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

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理解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呢?窃以为不应夸大中世纪议会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的“宪政”意义,中世纪的英国议会制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下面本文就议会的职能作一分析,来阐明自己的看法。

14世纪时法律和法令有了区分。

法律由国王和大会议制定,已是普遍性的,不受时间的限制的;而法令是由国王和其御前会议制定,是临时的行政命令或专门为某事颁布的规章等。

议会兴起后,立法也有时有议会的参与,即请愿书通过成为法律,但其书面语言仍然是说明经下院请求,上院同意,由国王制定的。

后来下院利用请愿书设法取得法律的创制权。

1327年,爱德华二世被废,反对党控制局势,议会以下院全体名义提出请愿书,要求改革,这是认为下院全体提出议案之始。

在当时的语言中,请愿书和议案是可以互换的,其意义并无什么不同,都是指一种抱怨、申诉,到15世纪才有了向议会提出请愿书的习惯法,才有了公法案和私法案的称呼。

请愿书如被通过,即可成为法律,下院通过提出请愿书而逐渐争取获得法律的创制权。

但这种立法的创制权并不巩固,其形式仍是下院向国王提出请愿,国王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也可对请愿书作出修改,而且即使接受,这种请愿书也不能原样作为立法通过,还必须由御前会议成员改写成为一种法案,再由议会通过。

在改写时,会把原来的要求改得面目全非,与下院的本意完全背离,或者只取其有利于国王、大贵族的方面。

而在法律通过后,国王还有废除它或限制、停止它的特权,所以这方面也时常引起纠纷。

1341年,爱德华三世与大主教斯特拉福的冲突,因为支持大主教的贵族控制了议会,迫使爱德华通过了限制王权的立法。

不久,爱德华就以御前会议的名义制定法令,废除了1341年法律,因为它明显地违背了英国的法律和习惯,也违背王权和王的特权。

可是1343年的议会,又提出请愿书说这一法令不应该被废除,但国王没有接受。

另外,国王还有对法律的部分中止权和搁置权,前者是指他可使该法律对某人或某案不生效,后者是指他可使该法律暂不实行。

这种权力的运用也往往可以使议会的立法无效。

所以,在中世纪的英国,立法权仍然控制在国王的手中,法律的制定只有通过“国王在议会”这个形式方能成立。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的议会仍是国王的议会,是国王的下属政府机构,当时并没有后来的权力制衡观念。

议会由国王召集、延期和解散,如无国王召集,议会不得召开,当然也不能行使任何权能。

虽然十四五世纪几乎每年都要召开议会,但即使国王不召集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迫使他召集。

议会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执行机关,而不是国王的反对派。

正如塞勒斯所说的,这时离议会民主还十分遥远,议会所表达的是国王的特权,而不是国民的意志;没有国王,议会什么也不能做;可是没有议会,国王仍然能做。

英国杜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M.普里斯维奇(Michael Prestwich)教授也指出:“实际上,在当时的议会中,国王的地位是至为关键的,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
誗编辑段丽君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初中学生有着求新立异的愿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从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把课堂变成吸引孩子们向往的乐园,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在游戏中“活”起来
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以交际法为主要原则,在PEP教材第一册Unit2中,学习了有关脸部的几个单词:eye,nose,mouth,ear,head。

我领读了几遍后,又让学生读,当学生开始出现怠倦情绪时,我就说:“OK,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I have some picture. They are about our heads,and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然后就讲清楚了游戏规则:把这些图片贴在黑板上,每一组各选一位代表上来,我说“Touch the head!”谁先用手拍到这个单词的图片,谁就可以为本组获得一分。

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单词,一举两得。

二、在情景表演中“活”起来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采用情景表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例如,练习“Is this your...?Yes,it is/No,it isn’t.”这个句型,我一边走进教室一边举起手中的尺子问:“Whose ruler is it?Is this your ruler?”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把尺子是谁的。

于是,我就让学生帮忙找尺子的主人,学生拿着尺子去问别的同学:“Is this your ruler?”被询问的同学回答:“Yes,it is./No,it isn’t.”
三、在绘画中“活”起来
孩子对于形状各异的图画比平淡呆板的板书更感兴趣,教师要能善于绘出所授内容,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教学内容,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数字和人体部位的单词后,可让学生听老师的指令画出monster:“Draw a big round face.Draw three heads.Draw five arms.Draw eight ears...”最后大家评选出最可怕怪物小画家。

四、在吟诵中“活”起来
通俗易懂、节奏欢快的英语韵律歌谣既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又为英语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上课前,先让学生声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文/秦露梅
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