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合集下载

【校长】华东理工大学长办公室

【校长】华东理工大学长办公室

【关键字】校长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校办发〔2011〕5号关于做好2011卷学校年鉴组稿工作的通知《华东理工大学年鉴(2011)》(以下简称“2011年鉴”)组稿工作已经开始,为保证稿件质量和编撰进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撰稿重点认真围绕实施学校“十一五”各项规划和“三年行动纲要”,切实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学校《2010年工作要点》,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部署、重大举措和新局面、新进展,突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绩。

2、撰稿要求资料详尽、内容完整、文字简练平实;要客观、准确地反映本单位当年度教育工作发展变化的重要事件和教育创新成果。

(一)注意与上年度的连贯性,认真挖掘典型经验和工作特色,忠实纪录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和轨迹。

编撰内容各单位参照附件1,仔细审阅是否增加新的内容。

(二)正确把握“概况”和单一性“条目”的关系。

对“概况”,要求合理科学地综合年度资料,缜密构思,分清层次,兼顾纵横,突出重点,客观叙述,行文应避免工作总结式的陈述甚至报流水账。

对单一性“条目”内容,要求对单位当年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等进行集中选题,一事一条,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以及事件结果等要素均应写实写清,力求题目简短,内容充实,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事件具有典型性。

各单位上报的“条目”不得超过6条。

(三)按自然年度记载,内容的起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撰稿选用的材料必须认真核实,力求准确无误。

每一条目后应署撰稿人姓名,稿件须经单位领导审核把关。

三、截稿日期:请各单位于2011年6月25日前将稿件的电子文档及照片通过OA系统的“材料呈报”上传。

稿件请统一使用WORD中文软件编辑,用五号宋体字。

年鉴撰写联系人:牛聪;联系电话:。

四、年鉴编写工作是一项严肃重要的工作,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明确分管领导和撰稿人员,并将分管领导与撰稿人员名单于2011年5月18日前通过OA系统的“材料呈报”提交。

全国省级层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全国省级层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全国省级层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作者:马德营庞怡王晓鹏张晖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21期摘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各省夯实基础研究物质基础、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聚焦各省“十四五”期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分析了全国各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领域分布。

然后总结了建设中集群化、配套设施系统化特点,以及高校逐渐成为建设主力、市场化运营新动向。

最后研究了部分设施存在重复性建设、建设运营经费压力大、人才缺口大以及与省实验室建设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各省市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基础研究;国家科学中心;实验室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1.006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引领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技术研究装置或系统,也是开展基础研究、获取原创成果的利器,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成部分。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构筑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整体布局、管理机制、建设模式、建设主体等多个方面。

例如,陈晓怡、华盾、陈娟等、王敬华、李泽霞等分别对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王贻芳、西桂权、葛焱、陈套等全面总结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分类、运行成效、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对未来发展;陈馨旖分析了国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情况,黄振羽从政治锦标赛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青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原因,王立伟、王留军、李勇、曾开等分别对长三角、浙江、山东、江西等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浅析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浅析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浅析刘俊钊1,贾金凤2,周宏伟1,王怀志3(1.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2.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3.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为深化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科技部通过创新机制、省部共建的方式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资源集成,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

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现状科技部自2003年启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在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或高科技企业的高水平实验室中遴选了300多家作为培育基地,截止到2018年12月25日,科技部共批准建立了37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

从省份划分情况来看,广东4个、广西3个;云南、浙江、陕西、天津、江西、山东、新疆各有2个;安徽、湖北、西藏、甘肃、广西、河北、河南、青海、贵州、宁夏、内蒙古、海南、四川、湖南、上海、江苏各有1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中西部省份为主。

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多是省级政府(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一般为省级科技厅(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依托单位一般为高校或科研单位。

科技部协助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并提供相应政策或经费支持。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各省或依托单位的自筹经费。

近年来,科技部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力度也逐年增大[2]。

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采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的规则,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4,5]。

部属高校2011年基本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

部属高校2011年基本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

部属高校2011年度基本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各表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在填统计数字、电话号码、年份等数字类信息时,请设置正确的单元格数值格式;百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项目数值为零或者该项数值空缺的,填0。

在填写学科名称、实验室名称、类别等文字类信息时,使用正规全称,请勿随意使用简称。

以下为分表说明:表2:部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名册(1)学校领导干部,指名誉校长、现职正副党委书记、正副校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2)填报数据更新到统计表报出时的最新信息。

表4:教职工情况表(1)教职工总数是指在学校工作,并由学校支付工资的固定教职工人数,包括①在编人员,即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②聘任制人员,即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

聘任制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

教职工总数包括校本部教职工、科研人员、校办产业人员和附设机构人员。

(2)专任教师是指属于本校教师编制,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3)教辅人员是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

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资料室的资料员,电教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等技术人员。

(4)行政人员是指从事校、院(系)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

(5)工勤人员是指校本部的工人和勤杂人员,包括教学辅助单位的工人。

(6)校办产业人员是指校办产业中校内正式编制的人员。

(7)附设机构人员是指在学校附设的中学、小学、医院、幼儿园等机构中,属学校正式编制,由高等教育经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8)下列人员不应包括在教职工总数中:①离职休养的老干部,以及正式办理手续的退休、退职人员;②学校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学校附属机构中属于集体所有制的职工;③各种临时工,包括从事季节性、临时性生产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9)享受政府特贴人数中包括在职和退休职工。

全国所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列表

全国所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列表

实验室-职能(1)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开展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试验研究、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以及研究产业技术标准、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等。

(2)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建立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成为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

(3)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原则: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要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关键技术供给,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具有显著的专业技术特色、突出的产业技术优势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体现高水平、专业化。

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基础和条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增量投入带动原有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等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采用专家评审、竞争择优的方式推进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并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予以适当投资补助。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国家实验室及所属院校

国家实验室及所属院校

序号 1
实验察名称 粉末冶金
所属单缸 中南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
清华大学

重质油加工
石油大学

暴雨监测与预测
北京大学

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

超硬材料
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
39
计算机辅 助设 计与图形学
浙江大学
40
计 算机软件新技术
南 京大学
41
金属材 料强度
西安 交通大学
序 嚣
实验室名称
42
金属基复合材料
43
近代声学
44
晶体 材料
45 46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 理论 化学计算
47
流 动传体及控制
48
煤 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
26 27
海 洋工程 毫米 波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28 29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 和动 力地貌综合 化 工联 合
华东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30
环境模拟 与污 染控制
清华 大学 中科院 生态 所 北京大 学 北京师范大学
3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与早地农业
99
化字 生物传 感与计量学
100
无机合成与 制备 化学
101
作物遗传与种 质创新
102
量 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1 粉末冶金中南大学2 汽车安全与节能清华大学3 重质油加工石油大学4 暴雨监测和预测北京大学5 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北京理工大学6 材料复合新技术武汉理工大学7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武汉大学8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中山大学9 超硬材料吉林大学10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北京邮电大学11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北京大学1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西安交通大学13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清华大学14 动力工程多相流西安交通大学15 微生物技术山东大学16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17 高分子材料工程四川大学18 高速水力学四川大学19 工业控制技术浙江大学20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大连理工大学21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厦门大学22 固体微结构物理南京大学23 光学仪器浙江大学24 硅材料浙江大学25 海岸和近海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6 海洋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7 毫米波东南大学28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华东师范大学29 化工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30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2 混凝土材料研究同济大学33 火灾科学中国科技大学34 机械传动重庆大学35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西安交通大学36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西安交通大学37 激光技术华中科技大学38 集成光电子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39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浙江大学40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南京大学41 金属材料强度西安交通大学42 金属基复合材料上海交通大学43 近代声学南京大学44 晶体材料山东大学45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清华大学46 理论化学计算吉林大学47 流体传动及控制浙江大学48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清华大学49 煤燃烧华中科技大学50 摩擦学清华大学51 内燃机燃烧学天津大学52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南京大学53 凝固技术西北工业大学54 农业生物技术中国农业大学55 配位化学南京大学56 汽车动态模拟吉林大学57 牵引动力西南交通大学58 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59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精细加工合成大连理工大学60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北京大学61 软件工程武汉大学62 软件开发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3 三束材料改性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64 生物反应器华东理工大学65 生物防治中山大学66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中科院动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武汉大学68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北京大学69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华中科技大学70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北京大学71 土木工程防灾同济大学72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北京大学73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清华大学74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大学75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同济大学南京大学76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南开大学77 稀土材料化学应用北京大学78 纤维材料改性东华大学79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80 新金属材料北京科技大学81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清华大学82 信息安全中国科技大学83 医学神经生物学复旦大学84 医学遗传学中南大学85 医药生物技术南京大学86 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东南大学87 遗传工程复旦大学88 应用表面物理复旦大学89 应用有机化学兰州大学9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学院91 元素有机化学南开大学9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东北大学93 振动冲击噪音上海交通大学94 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95 智能技术与系统清华大学96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复旦大学97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8 作物遗传改良华中农业大学99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湖南大学100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吉林大学101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南京农业大学102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山西大学103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大学。

各省市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各省市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生命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1)
1985DA131104
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
生命

江苏南京
单位(数量)
实验室代码
实验室名称
主管部门
领域
其他组建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1)
2001DA105074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生命

湖北武汉
武汉大学(4)
2004DA105204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生命

单位(数量)
实验室代码
实验室名称
主管部门
领域
其他组建单位
中山大学(4)
1991DA105384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生命

2004DA105074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生命
香港中文大学
陕西西安
单位(数量)
实验室代码
实验室名称
主管部门
领域
教育部
生命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2)
1992DA105024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生命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1)
2004DA105204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生命
武汉大学
湖南长沙
单位(数量)
实验室代码
实验室名称
主管部门
领域
其他组建单位
中南大学(3)
1989DA105084
北京
单位(数量)
实验室代码

重点试验室考核结果汇总

重点试验室考核结果汇总


39
2013

40
2013
安全

实验室主任变 更,原为闻建华
41
2013
煤矿综掘与短壁开采装备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 张彦禄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究院有限公司 透皮给药系统山西省重点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实验室 司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山西 山西大学 省重点实验室

42
2013
王鹏

43
2014
合格
75
2016
王五一
合格
韩高义

44
2014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 太原理工大学、国新能源 曾凡桂 点实验室 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重点实验室 韩之江

45
2014

46
2014
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 柳青山 省重点实验室 究所 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 李登科 省重点实验室 究所、山西农业大学

15
2000
祝锡晶

实验室主任变 更,原为潘宏侠 实验室主任变 更,原为刘滇生
16
2002
魏学红

17
2002
张强

18
2003
王俊东

19
2003
祁金顺

20
2003
吴玉程

实验室主任变 更,原为许并社
21
2004
武海顺

22
2005
赵阳升

23
2006
梁吉业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总览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总览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总览来源:114产学研在我国的科研平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2018年5月21日,科技部网站发布了《201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16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和《2016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报告对我国国家重点国家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披露。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继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将帅的摇篮。

实验室继续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家继续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给予支持,下达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41.7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导经费2亿元,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试点)专项经费2亿元,为实验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4个国重领域分布25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8个学科领域,其中,地球科学领域44个,占实验室总数的17.3%;工程科学领域43个,占实验室总数的16.9%;生物科学领域40个,占实验室总数的15.7%;医学科学领域34个,占实验室总数的13.4%;信息科学领域32个,占实验室总数的12.6%;化学科学领域25个,占实验室总数的9.9%;材料科学领域21个,占实验室总数的8.3%;数理科学领域15个,占实验室总数的5.9%。

所属部门分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其中教育部131个,占51.6%;中国科学院78个,占30.7%;其他部门和地方45个,占17.7%。

2018年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全面考核评估结果-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

2018年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全面考核评估结果-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

陕西师范大学
21 陕西省飞行控制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2 陕西省凝聚态结构与性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3 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4 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5 陕西省摩擦焊接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6 陕西省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2018 年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全面考核评估结果(学科类)
一、优秀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重点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分类
1 陕西省水资源及环境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3 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4 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陕西科技大学
5 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类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
公司
渭南师范学院
省市共 建
-5-
四、需要整改提高的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重点实验室名称
1 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3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4 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5 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
23 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西安工业大学
24 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陕西理工大学
25 陕西省生物技术与生化工程重点实验室 26 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27 陕西省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8 陕西省金属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行政主管部门,实验室依托单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部属高校、重点大学为主体;另有建在企业(中央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光线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清华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3.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5.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6.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7.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9.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1.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14.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15.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6.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17.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19.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20.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合建)21.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雄实验室)22.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3.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4.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25.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6.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7.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8.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29.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筹)30.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31.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33.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4.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35.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37.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38.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9.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40.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4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2.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4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44.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47.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8.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49.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50.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5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5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54.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55.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56.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5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58.江南大学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59.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0.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63.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建)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4.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65.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6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7.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6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9.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测试实验室70.河南大学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1.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72.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4.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75.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6.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7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78.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79.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依托单位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依托单位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依托单位实验室名称:磁学与磁性材料学科(领域):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核物理与核技术依托单位:兰州大学二、实验室工作纪要2003年度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教育部和兰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从人员数量和结构、设备更新和改造、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管理与运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总结如下(由于实验室成员2003年第四季度才完成调整,以下数据仅为实验室扩充前的数据):1、科研项目2003年度申请到的科研项目一览表2003年度正在执行的科研项目一览表2、科研经费2003年度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一览表2003年度到位经费一览表3、获奖成果2003年度获奖成果一览表4、发表的论文2003年度发表论文一览表5、获批专利2003年度获批专利一览表6、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2003年度人才引进庞华兰州大学人才引进计划(优秀博士后)刘青芳兰州大学人才引进计划(优秀博士)2003年度研究生培养一览表博士研究生一览表硕士研究生一览表2003年度博士论文一览表2003年度硕士论文一览表研究生获奖一览表7、访问学者2003年度访问学者一览表8、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200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03年7月3日在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薛群基院士、陈学康研究员、伍虹高级工程师、王国华高级工程师、葛世慧教授、杨正教授、李发伸教授、郑小静教授、薛德胜教授参加了该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实验室副主任魏福林教授也列席了会议。

实验室主任薛德胜教授围绕实验室中期评估结果、实验室近一年的成果和实验室的下一步发展向委员作了具体的介绍。

(1)、2002年10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实验室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结果为达标。

重点介绍了评估专家对实验室指出的不足“我们认为,虽然实验室的研究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宽,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大项目相对较少,原创性重大成果少,但建立在这样的硬件环境上的研究队伍是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重点实验室:——2001年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评估侧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重点实验室:——2001年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评估侧记

的 其中各 有 70项左右 为生命科 学部 资助项 目。 0 这些 项 目的资助对重 点实验 室科研 工作的开展和 人 才的培 养 起 了一定 的推 动作 用 。 20 01年,国家 科 技部和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委 员会对 生命科学领域 的 3 3个 国家 重 点实验室 和 2 3个部 门开放 实验室 的情 况进行 了检查 ,我们就 以这 次检查的情况 为倒 }从
维普资讯
第 M卷
第 2期
生 命科学
Chn s l tn o ieS inc s ie eBul i fL f ce e e
Vo 4 No 2 l1 .
20 0 2年 4月
Ap 2 0 r. 0 2
文章 编号 : 0407 (020— 150 10- 542 0)20 1— 2
目涉及到 蛋白质折 叠 、三 级结 构解析 、膜蛋 白与膜
脂相互作 用等,都是 该实验室近 年来 发展 的主要研 究领域 。该 室梁栋材 院士在 自然科学 基金重 点项 目 等的资助 下 研 究光台 生物捕光 系统 中光能 传递 的 机理 经多年努 力,先 后完成 了 28 .A与 1 A 分辨 . 9 率 R 藻红蛋 白 、 2 A分辨 率 R 一 . 4 一藻蓝 蛋 白和 22 .A 分 辨率别藻 蓝蛋 白的三 维结构 研究 ,并 对其功 能进 行了深入研 究,提 出了藻红蛋 白内部 的能量 传递 模 型 藻红 蛋自与相邻 藻蓝蛋 白之间 可能的能量 传递 途径 }发现别藻 蓝蛋白 的功 能单 位是 “ 松散的六 聚 体 ” 而不是 国际上普遍认为 的三聚体 。 , 通过 系统研
维普资讯
生命科学
第 l 4卷
卫生部 暨上海 市人类基 因组研 究开放 实验室 ,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图 4 实验室建设经费来源构成图
数据来源《: 2002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资料》〔5〕
可见 ,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是通 过多种渠道筹集而来的 。而美国的联邦政府实验 室 ,其建设费用基本来自美国国会根据联邦机构研 究开发计划的财政拨款 (近 100 %) ,仅能源部国家 实验室的投资累计就达到了 1000 亿美元 。
数据来源《: 2002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资料》〔5〕
其中国家拨款指主管部门以外的国务院综合部 委如国家计委 、国家科委 、财政部等部门下达的建设
65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21 卷 第 5 期
经费 ,含世界银行贷款经费 。部门拨款指主管部门 拨款 ,如教育部下达给大学或中国科学院下达给研 究所用于实验室建设经费 。自筹指部门以下单位或 由实验室将其他经费安排用于实验室建设的经费 。 其他指上述各项不能包括的用于实验室建设的资金 如国内 、外的赠款或国内贷款 ,但不包括赠送仪器折 合的经费 。各部分累计经费比例如图 4 所示 。
比较而言 ,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原有模式 下 ,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审议评议严重影响了科研效 率 。而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国家实 验室 ,都是采用理事会管理制度 。
4 经费来源
图 2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分布图
数据来源《: 2002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资料》〔1〕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之 间有一个大致平衡 ,学科分布基本合理 ,但同时也存 在着个别学科实验室偏多 ,部分学科重复布点 ;部分 实验室研究领域太窄 ,学科单一 ,规模太小或学科方 向老化 、陈旧 ,与其他实验室的合作太少 ,一些实验 室甚至建立在三级学科之上 ,而且一经建立便“固守 祖业”,与其他机构老死不相往来 ,在现代科学交叉 与综合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下 ,这就好像一个 人想扎辫子 ,可是每一根头发上都扎了一根橡皮筋 , 结果最终搞得“披头散发”; 某些重要学科领域或新 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布点缺乏 ,如天文学 、海洋科学 、 心理学 、农学 、人类健康 、能源科学等 。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做法_成效及下一步思路_李彪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做法_成效及下一步思路_李彪

广东科技2012.12.第22期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组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及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平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配置先进科研装备、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分布领域日益广泛,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建设规模和管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一、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一)设立省级专项资金,保障实验室建设。

稳定的财政支持是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

近年来,广东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支持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科技厅主动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实验室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每年投入8000万元,加快全省实验室体系发展步伐。

同时,省科技厅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到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来。

截至目前,各级政府累计向省重点实验室投入5.6亿元,依托单位及相关部门配套投入9.1亿元。

省重点实验室通过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形式,带动各行业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2500亿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186。

(二)注重工作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

省科技厅根据广东省学科与产业特色,选择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性研究领域,以及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有计划、有重点地从有条件的单位遴选建设,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强调建设质量与建设规模并重。

此外,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历来重视集思广益。

2010年,省科技厅多次邀请省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2012年4月,省科技厅再次邀请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我省重点实验室活力、规划实验室布局等重要问题。

在以完善广东省实验室体系建设的总体视野下,省重点实验室在定位、主要任务等方面强调与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省重点科研基地、省公共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粤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个人收集了温度哦精品文档供大家学习==============================专业收集精品文档========================================================================================================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申请实验室建设条件1. 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能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有比较充足的国家纵向科研项目经费;2. 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3. 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集中,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统一管理,开放使用;4. 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能保证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及建成后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二、申请实验室建设程序1. 科技部提出实验室建设指南;2. 主管部门组织申请单位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审核上报;3. 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实验室;4. 主管部门组织实验室依托单位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审核上报;5. 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实验室建设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批准立项。

三、相关文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基字[2002] 9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评估规则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评估规则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评估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8.17•【文号】国卫科教发〔2018〕32号•【施行日期】2018.08.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评估规则的通知国卫科教发〔2018〕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各重点实验室及其依托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委级重点科研基地规范发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要求,我委对《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及《评估规则》(卫科教发〔2007〕79号)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国人口发〔2006〕74号)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8月17日附件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构建完善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规范和加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依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行业开展高水平研究的重要开放性平台,是引领医学科技创新、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技术供给源头,是科技成果创新与转移转化的重要枢纽,是医学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政策的技术支撑与智库。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以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面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向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前沿,聚焦行业重大需求,解决行业关键问题,获取自主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团队,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通过国家计委专家认证,并确定为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2年后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共129万美元,购置了实验室建设初期的主要设备和基础设施,1992年10月对外开放。

1995年通过了教育部和基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实验室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软件新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地。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1997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由12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董韫美教授担任主任。

本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中的二位外籍专家,分别来自日本筑波大学和德国马普计算机研究所。

1996年以来,实验室基于对软件产业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确定了“面向软件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瞄准软件基础研究的世界前沿,突破研制大型软件的关键技术,深化原创性的软件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

在这个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验室根据自身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特色,并结合国际学科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以原创性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以研制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和平台为总目标,设立了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基础、高速网下的协同工作环境和面向领域服务的软件支撑技术三个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自1996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共156项。

其中,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4项,攀登计划(子课题)1项,973计划项目1项(4个课题),863计划项目23项,部委级重点项目11项,其他课题及横向协作项目94项,科研经费共计8065万元。

实验室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在软件基础研究方面:1)在国内率先倡导将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组织、传输与处理的研究作为软件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

1999年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组织、处理和传输的理论与方法”正式立项启动,实验室主任李未院士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用房应集中,并拥有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仪器设备统一管理,高效 运转和开放共享。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成为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 定人员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和精干的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 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术带头人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 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
202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开放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优化调整和新建,国 家重点实验室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 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 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国家经费支持:1989年原国家科委设立“重点实验室运行补助费专项”,补助实验室的日常运转和对外开放。 1995-1997年,原国家计委对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仪器设备更新改造。
建立评估制度:1990年开始,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科委分别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 行评估。1994-1997年,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共同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领域统一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并分别予以设备更新经费和运行技创新基地
01 功能定位
03 总体规模
目录
02 历史沿革 04 建设发展
05 总体要求
07 统计数据
目录
06 财政支持 08 获批名单
基本信息
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等,开展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省市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表北京
[编辑]天津
[编辑]上海
江西

[山东
济南
[编辑]河南无
[编辑]湖北[编辑]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实验室代码,详情请参见本条目附表二。

香港
[编辑]澳门
∙由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澳门大学设立: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编辑]青海无
[编辑]宁夏无
[编辑]新疆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