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采用中药治疗的研究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 您需要知道什么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69-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邓力峰(大邑中康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所受的精神压力也在增加,导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在上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引起高度的重视,多了解关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方面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中西医是如何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以下这些内容。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由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多种功能性胃肠病引发的病理变化。
此外,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等器质性消化道疾病也会伴随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胃肠动力性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两大类型,主要涉及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等疾病。
ICC 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ICC 是胃肠道中一类特殊间质细胞,是胃肠慢波电位的起搏者和传播者,主要作用是对胃肠基本电节律的调控和神经递质的信号进行传导。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就是由于缺乏ICC 或者ICC 分布异常引发的。
脑肠肽及其受体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脑肠肽是指分布在脑及胃肠系统中并且对胃肠运动可以进行调节的一类肽类物质,它和神经系统等系统一起参与胃肠运动的调控。
一般将脑肠肽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大类。
兴奋性脑肠肽主要包括胃动素、胃泌素和P 物质等,胃动素主要对消化间期肌电复合波周期性活动进行调控,从而使胃排空得到促进作用,同时胃动素对患者悲伤情绪及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5-HT 及其受体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5-HT 是在各种刺激因子的作用之下,由5-HT 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细胞生成和分泌而成的。
5-HT 对胃肠平滑肌或者某些部位黏膜上皮细胞有直接性的作用,这样可以对胃肠活动进行调节。
中医对胃动力障碍的研究现状
其 主要 表 现 “,临床 常见 于特 发 性 脾 胃升 降 失 常 为 本 。 痞 者 痞 满 之 】 胃运 动功 能 障碍 、消 化道 疾 病 、胃 意 , 胃气 失 于和 降 , 为 胃排空 延 缓 , 术 后 、 谢 性疾 病 、肌 源性 或 神经 故 痞满 饱胀 ;胃气 以下行 为顺 ,失 代 源性 疾 病 、 结缔 组织 疾 病 等 。西 医 于 和降 则病 , 降反 升则 为 胃气 上 不 治疗 多 以促 胃动 力药 物 为 主 , 胃 如 逆 , 属气 机 逆乱 。故 胃动力 障 碍 均
界 广 泛 关注 和瞩 目的课 题 【。胃肠 1 理论 认 识 l 】 动 力 研 究 在 我 国 具 有 较 早 的 历 1 1 脾 虚失运为本 胃失和 降为机 .
4 侯景玟 , 俞
瑾, 魏美娟 . 中药天癸方
治疗 多囊 卵巢 综合 征 中高雄 激素 高
胰 岛 素 血 症 的研 究 . 国 中 西 医结 合 中
研究是近 1 0年来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的 中 医药 研究 现状 综 述如 下 。
3 齐玲玲 , 郑艳梅 , 程彩芹 , . 等 补肾化
瘀 为主治疗 多囊 卵巢综 合征 3 5例 . 山东 中 医 杂 志 ,9 6 1( ) 19 19 ,5 4 :6 .
新 兴 学科 ,目前 已成 为 国 内外 消化
复安 、 吗丁啉 、西沙必利 、 红霉素 性 疾 病 , 医多 以 “ 中 胃失和 降 ” “ 、胃
等, 可取 得较 为确 切 的疗效 。 中医 气 上逆 ” 治 …。 论 对 胃运 动 功 能 异 常 现 象 的 认 识 历 12 与肝 升 肺 降失 常 密切 相 关 .
促胃肠动力中药研究概况
饮食 因素 、 健身运 动 等改变 , 理障 碍疏导 。( ) 医 心 2中 中药 、 针灸 : 据 中 医辨 证 论 治 原则 . 要 应用 益 气 根 主
养阴 、 行气 润肠 法 , 治疗 结 肠 慢 传输 性 便 秘 、 易 激 肠 综 合征 等疗 效较 好 。 ( ) 3 生物 反 馈治 疗 : 即行 为 康 复
视。 能
1 病 因病 理 中医学 认 为 。 肛肠 动力 性疾 病 多 为津液 不 足 、 肝
脾 不调 、 气机 郁 滞 、 肾两 虚 、 气 下 陷 升 提 失举 等 脾 脾 所 致 。现代 医学认 为 .此类 疾病 多 为先 天 或后 天性 结 、 肠疾病 及结 、 直 直肠 外疾 病 所致 。 功能 性障碍 , 有 有肌 源性 或神 经源 性 ( 神经 递 质 ) 因素 而致 排泄 功 能 异 常 .有排 便及 肛 门 自制功 能障 碍 如肛 门括 约 肌松 弛 或痉 挛 ( 反常 收缩 ) 。其 他还 有 与消化 道激 素 ( 等 P 物质 、 脑啡 肽 、 I 、 V P 胰泌 素等 ) 有关 等 。
气虚 下陷 者 . 宜补 益 中气 , 补 中益 气汤 加减; 虚 治 用 脾
肠 滑而遗 者 , 治宜健 脾 固涩 , 方常 用理 中汤加 诃子; 选 因火 盛逼肠 而 遗者 . 宜清 热缓 急 , 治 选方 常 用芍 药甘
草 汤加 黄连 。外 治法 : 按摩 两 侧臀 大肌 、 肛穴 和长 提 强 穴等 : 晚各作 提肛运 动 1 , 早 次 每次 3 m n 0 i 。针灸 :
叠 , 须在 全面 肛肠 动力 学 检查 的基 础上 综合 判 断 . 必 选 择相 应 的治 疗方 法 。 断过 程 中需 注 意整体 观念 . 诊 密切结 合 临床 。 合分 析各 检查 提供 的信息 。 综 主要 检
胃肠动力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胃肠动力测试,探讨大黄对小鼠胃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为中药大黄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0±2)g,共40只。
2. 实验药物:大黄提取物(以干重计)。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
4. 实验仪器:胃肠动力测试仪、电子天平、手术显微镜、剪刀、镊子、注射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和大黄高剂量组。
2. 给药方法:大黄低剂量组给予大黄提取物100mg/kg,大黄中剂量组给予大黄提取物200mg/kg,大黄高剂量组给予大黄提取物400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各组小鼠均通过灌胃方式给药,连续给药7天。
3. 胃肠动力测试:在实验结束后,采用胃肠动力测试仪对各组小鼠进行胃肠动力测试。
具体操作如下:a. 将小鼠麻醉后,固定于手术显微镜下。
b. 用手术剪刀在腹部进行开腹手术,暴露出小肠。
c. 将肝素钠溶液注入小肠,以防止血液凝固。
d. 将小肠插入胃肠动力测试仪,记录胃肠蠕动情况。
e. 测试结束后,将小鼠恢复麻醉状态,并进行缝合。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小鼠的胃肠蠕动速度、蠕动频率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1. 各组小鼠的胃肠蠕动速度: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和大黄高剂量组的胃肠蠕动速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 各组小鼠的胃肠蠕动频率: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和大黄高剂量组的胃肠蠕动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对小鼠胃肠推进作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胃肠神经递质、平滑肌收缩等功能,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胃肠动力障碍。
六、结论大黄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为中药大黄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胃肠动力中药研究进展
36 饲料博览. 版 21 年第 1 技术 00 期
胃动素 的增 加 及血 管 活性 肠 肽 的减 少有 关 。李 梅 等研 究 表 明 ,大 腹皮 可使 大 鼠血 浆及 胃窦 、空肠 组 织 中 的神 经 丛 P物 质 (P 水 平 显 著 升 高 ,表 明大 s)
腹 皮 的促 动 力 作 用 与 s P的 生 理 效 应 关 系 较 为 密 切 ,大 腹皮 可显 著 降低 血浆 、胃窦 、空肠 组 织 中血 管 活 性 肽 ( I) V P 的水 平 ,大 腹 皮还 可通 过 降低 V P I
有增 强蠕 动 、促 进排 空 、降逆 止呕 、消痞 除满 、疏 肝利 胆 、健 脾和 胃及攻积 导滞等作 用 的一类 中药_。 】 /
胃肠 动力 功能是 消化 道最重 要 的生理 功 能 ,胃肠动 力 障碍是 引起 消化 系统疾病 的重要 因素 。 胃肠 动力 障碍 主要 表现 为 胃排 空延迟 、肠 推进 减慢 等 。 由胃
的诸逐 瘀 汤 、桃 核承 气汤 、丹参 饮 。 1
2 单 昧 胃肠动 力 中药 的研 究
李 伟 等研究 表 明 ,石 菖蒲可 增 大 胃窦 环行 肌 收 缩 波平 均振 幅 和幽 门环行 肌运 动指 数 ,对 大 鼠的离 体 胃窦 、幽 门环行 肌有 兴奋 作用 …。邹 百仓 等研 究 表 明 ,灌服槟 榔 组 的大 鼠 胃肠组 织 中 胃动 素含量 明 显 升高 ,血 管活 性肠肽 含量 明显 降低 ,提示 槟榔 促
胃 肠 动 力 中 药 研 究 进 展
杨建省 ,黎晓敏 ,王秋菊 ,罗永煌
( 南大 学 动 物 科技 学 院 ,重 庆 西 401 0 7 6)
摘
要 :胃肠动力障碍在 临床上十分普遍 , 胃肠 动力 中药在 治疗 胃肠动 力障碍性 疾病 中应 用广泛,其有促进
中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现代研究
*
*
中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现代研究
单击添加副标题
山西省中医院 冯五金
前 言
中药调理胃肠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其可应用的药物是众多的,可选择性很大,尤其根据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药能对胃肠运动起调整作用,原来处于抑制(迟缓)状态的可使之兴奋,反之,原来处于兴奋状态可使之抑制,起到双相协调的效应,中药在调理胃肠的同时,还能对整个机体的其他病理生理学改变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FD 缓 解 精 神 抑 郁 的 中 药
FD 缓 解 精 神 抑 郁 的 中 药
巴戟天:报道应用大鼠的抗抑郁特异敏感的药物筛选模型:低速率差式强化 72s 程序 (DRL 72s) 以及小鼠的经典抑郁动物模型:强迫游泳试验 (Forced Swimming Test,FST) 证实巴戟天具有抗抑郁作用。 能在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的剂量下有明显抗 抑郁作用 . 并证实其机理主要是通过 5 羟色胺 (5 HT) 递质 。
FD 中 药 复 方 研 究
FD 中 药 复 方 研 究
香砂养胃颗粒(丸): 药物组成:白术、木香、砂仁等 功用与主治:温胃和中。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脘闷不舒,胃痛隐隐等症。 药理:对肠运动的影响:本品2.0、3.0、4.0g/kg灌胃给药能促进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增加排便次数,缩短排便时间。本品体外给药对家兔离体肠管收缩成抑制作用,能拮抗乙酰胆碱、组胺和氯化钡引起的离体兔肠强直性收缩。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动力障碍型临床研究
【 关键 词 】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动 力 障 碍 型 ;脾 胃气 虚证 ; 西 医 结合 疗 法 中
功能性 消化不 良( nt n l yp p i, D系指 不 f c o a ds e s F ) u i a
能以器质性 疾病解 释 , 而有持续性 或反复发 作性上 腹 部 疼痛 和食后 饱胀 、 腹部 胀气 、 嗳气 、 早饱 、 心等 症 恶 状 的一组 临床症候 群 。一 般说来 , 西药 对症治疗 采用
周。 结果 在 改 善 临 床 主要 症 状 方 面 , 中西 医 结合 组 、 药组 与 西 药 组 比较 , 有 显 著 性 差异 ( 00 ) 中西 医 结合 组 临 床 总 有效 中 均 P< . 。 5 率为 9. %, 67 7 中药 组 为 9 .O% , 组 分 别 与 西 药 组 (46 % ) 31 两 8 .1 比较 亦 均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00 ) 结论 P< . 。 5 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动力 障碍 型 属 中 医脾 胃气 虚 证 的 有 效方 法 。 中西 医结 合 疗 法 是 治 疗
痛、 大便次数 和性状 异常为 主症 的肠易激综合征者 。
2 治 疗 与 观 察 方 法
21 治疗 方法 . 西药组 给予促 胃肠动力剂多潘立酮 1~ 0mg每 02 , 日 3 4次 ,  ̄ 饭前 2 i 0r n口服 。中药组采用香 砂六君子 a 汤 加减 : 党参 3 , 苓 3 , 0g茯 0g 白术 1 , 2g木香 1 , 0g 砂 仁 1 , 0g半夏 1 , 皮 1 , 0g 陈 0g 甘草 1 , 0g 生姜 1 , 0g 大 枣 1 。各 药 先 用温 水浸 泡 1h 0g ,浓 煎 2次 ,每 次 2 i , 2次煎液混匀 。每 日 1 , 3次饭后 1 0rn 将 a 剂 分 h 服下 , 每次 2 0 。 0 随症加减 : ml 纳差食少 者加焦三仙 ; 泛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进展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胃肠 动 力障 碍 性 疾 病 的 进 展
程珠 琴 郑 立升 ,
(. 1 福建 中医学 院 , 福建 福 州 3 00 ;. 5 0 3 2 福州市 中医院 , 福建 福州 3 00 ) 5 0 1 摘 要: 胃肠动 力障碍性疾病是客观 上未能证 实有病理 学变化的情况 下出现 的 胃肠 功能紊乱 , 它是一种 常见
病, 多发 病。就常见的 胃肠 动 力障碍 性 疾 病如 胃食 管反 流病 ( E D)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 D) 肠 易激 综合征 GR 、 F 、
(B ) IS 等病的 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 疗上的进展 作一综述 。 关键词 : 胃肠动力障碍 ; 中西医治疗 ; 进展 中图分 类号 :2 6 3 R 0 R 5 . ;2— 3 文献标识码 : A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 胃脘痛 、 泄泻 、 秘 、 便 痞满 、 胃反 、 吞 酸等 范畴。 中医理论认 为 , 胃肠道 运 动功能 主要 归属 于脾 胃功能 , 胃纳脾 运是消化活动 的基 本形式 , 谓 “ 所 胃主纳且 降浊 , 主运 且 升清 ” 脾 胃气机 的升 降运 动 对饮 食 的 消 脾 , 化、 吸收 、 排泄发 挥着 动力作 用 , 其所 产生 的动 力可 等 同于 消化道 运动功能的动 力。脾 胃健运 则消 化功能 正 常 , 胃 脾 成 的信 息调节控制集 团。 中药的作用模式是多靶点 、 多途径的 , 中药药证的基础 也在于证候 的基 因组 学基 础 , 于基 因组 中的 中药 的整 体 在 作用靶 点 , 在于君 臣佐 使 、 四气 五味 、 入经 归经 的基 因组 作 用模式 。在基 因组信息整 体微观辨 证 的基 础上 , 明基 因 证
2 1 中药 治 疗 .
中药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代 医学的方法 , 中药对 胃肠 动力 的影响 进行 了系统 的基 就
础 与 临床 研 究 , 总 结 如 下 。 现 1 经 典 中 药 方 剂 对 胃肠 动 力 的 作 用
香、 大腹皮 、 砂仁、 厚朴 、 陈皮 有明显 的促进 胃排 空作用 ; 木 香、 大腹皮作用明显强 于砂 仁、 朴、 厚 陈皮 。枳实 、 大腹 皮、
障碍型功能性 消化不 良胃排空功能及明显改善其症状的作 用, 其机制 与促 进 内源 性 胃动素 释放 及 调 整 胃电节 律 有
关 [ I 。 该 方 剂 对 胃肠 动 力 的 增 强 作 用 依 其 中 砂 仁 种 类 1 的 不 同 而 异 。 含 阳春 砂 和 胃 冲剂 >含 绿 壳 砂 和 胃 冲 剂 > 即
陈皮、 附 、 香 砂仁 、 楝 子 有 促 进 小 肠 推 进 功 能作 用 。木 香 、 苦 大 腹 皮 能 明 显 改 善 LA g 致 动物 的 胃 排 空 障 碍 l 。 —r 所 】 川 2 2 选 择 理 气 药 厚 朴 、 腹 皮 、 仁 , 脾 益 气 药 白术 , . 大 砂 健 消 食 药 神 曲 、 芽 、 内 金和 山 楂 , 其 分 成 6种 不 同组 方 , 麦 鸡 将 观 察 各组 药 物 x d 鼠 胃 排 空 及 小 肠 推 进 的 影 响 。 结 果 证 实 了 C, 神 曲 、 芽 、 内 金 、 仁 组 合 煎 剂 , 和 胃冲 剂 有 明 显 促 进 麦 鸡 砂 即 胃肠 动 力 的 作 用 [ 】 进 一 步 证 实 了 和 胃 冲 剂 有 增 强 动 力 t。 2
含缩砂和 胃冲剂【 ] l 。选择 健脾 益气药 白术, 5 行气 药木 香、 砂 仁, 消食药鸡内金组 方, 术香 冲剂 , 即 采用 正交 分析 观察
中药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中药对脑 一肠肽 的调 节机 制
胃肠激素是 由胃肠道 管壁 上散在 的 内分泌 细胞 和胰腺 的 胰 岛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 物活性物质 , 其主要 功能是与 神经 系 统一起 , 同调 节消化 器官 的运 动 、 共 分泌 和 吸收。它们 通过 内
分泌 、 腔分 泌途径及神经递质途径 对 胃肠运 动进 行 调节 。主要 胃肠激素有 胃动素( MTL 、 ) 血管 活性肽 ( P 、 VI ) P物质 ( P 、 S ) 生
长抑素 (s 及前列腺素 ( GE 等 。由于这 些激素是 多肽 , 以 S) P ) 所 又称为 胃肠 肽, 中有些也存在于 中枢 神经系统 和肠 神经 系统 其
中, 因此称之为脑 一肠肽 。
力效 应的重要 机制之一 可能 是通过 增加 胃肠肌 间神经丛 胆碱 能神经 的分布 , 促进 Ac h的释放来 实现的[ 。杨颖 丽[ 等在槟 榔影 响 胃肠动力 的实验 中, 发现经 山莨菪 碱预处理可减 弱槟榔 对家兔十二指肠肠管张力的增高作 用 , 提示 槟榔对家兔 十二指
o i e e m e cne fCh n s di i
S n e-a g, e g Na o gM i n Z n n f
( p rm e to h r c lg , e g uUnv riyTCM , e g u6 1 3 Chn ) De a t n fP ama oo y Ch n d ie st Ch n d 1 1 7, ia
摘 要 胃 肠动力学异常性疾病的发病率日 益升高, 近年来许 多研究发现不少中药有促 胃肠动力作 用, 其调节机制主要涉
及到神经调节和脑一肠肽调 节, 包括胆碱能 受体 、 肾上腺 素能 受体 、 胃动素、 血管活性肽 、 生长押素 、 P物质等途径。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进展述要
脾脏及胃腑生理特性:中医认为,脾胃同属中焦,五行属土。脾脏性属阴,喜燥而恶湿,无需食补或药补,只要人体能够进饮食,脾脏就能在转输之际多先受其益,而无脾脏阴津虚损之虑,而饮食积滞,或湿邪留滞均可致脾气壅滞,所以,脾脏升清、转输、运化水谷精微之基础为中焦脾胃气机畅利。胃腑喜润而恶燥,其健盛及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取决于水分与多汁的营养饮食是否充足及阴津的生化能力是否正常。阴津充足时胃才有形质,能润泽食物,有化物能力,而胃腑阴津亏虚时胃即生燥,时久胃气则失和,最终生机不荣[3]。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研究进展
明 显增 强作 用 I , 降汤 可提 高 小 鼠 小肠 组 的 M T含 量 及 降低 t 升 3 O S S水 甲 j 腑 汤 煎 剂 _ 增 加 大 鼠 十 二 指 肠 、 肠 肌 问 神 经 内 , 通 l 丁 空
5 HT和 S P的 含量 ’ 。 2 临 床 实 验 与观 察
量 及小 肠 推 进 情 况 , 究 了 1 研 5味 中药 的促 胃肠 动力 作 H 。结 果 j 显示 大 黄 、 附 抑 制 胃排 空 而 促 进 肠 传 输 : 朴 、 夏 促 进 胃排 香 厚 半 空却 无 加 快 肠传 输 的作 用 ; 内金 、 实 、 彳 、 榔 、 香 、 腹 鸡 枳 砂 l槟 : 木 大
彭 氏等 发 现 , 砂 六 君子 丸通 过 降 低 者 血 清 胃泌素 水 平 , 香 可增
高 胃 电幅 值 , 进 胃动 力 。 促
22 中 药 对 胃肠 动 力异 常相 关疾 病 的疗 效 观 察 ( ) . 1 动力 障碍
的药 物 也 可 以 用 来 制作 相 关动 物 模 型 如 朱 氏等 用 甘 草 煎 剂 给 小 鼠灌 胃 , 作 胃肠 气 滞 ( 力 障碍 ) 型 : 氏等 [用 大 黄 煎 制 动 模 葛 7 3 液 灌 饲 的方 法 引 起 大 鼠 胃肠 电节 律 紊乱 . 作脾 虚 模 型 。 制
12 中 药对 胃排 空 、 推 进 的 影 响 胃的 排 空 能力 和肠 的推 进 . 肠 功 能 是检 测 胃肠 动力 正常 与 否 的 两 个重 要 指 标 。 观 察 中 药对 胃
性 消 化 不 良 。 白 氏等 I 应 用 自拟 经 验 方 和 胃汤 ( 参 、 1 9 党 白术 、 陈 皮、 实、 枳 川厚 朴 等 ) 治疗 动 力 障 碍 型 F 7例 , 吗 丁 啉治 疗 作 D6 以 为 对 照 , 果 治 疗 组疗 效 优 丁对 照 组 。 氏等 用 柴 平 舒 胃汤加 结 潘 减 治 疗 为 观 察 组 、 丁 啉治 疗 为 对 照 组 , F 吗 对 D患 者 进 行 疗 效 观 察 , 果 示 , 组 治 疗 后 症状 疗 效 指 数 等 参 数 比 治疗 前 明显 提 结 两 高 : 察 组 总 有效 率 及 显效 率 等 均 高 于对 照 组 。 氏等 采 用 治 观 张 疗 组 予 柴 平 汤 、 照 组 予 两 沙 比 利 治 疗 动 力 障 碍 型 F 发 现 柴 列 D,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中医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病机分析
提 高 临床 疗 效
关键词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
R53 7
脾虚
肝 郁 胃气 不 降
中图 分 类 号
文献 标 识 码
文章 编 号
A
1 7 -3 7 2 0 0 —0 0 — 2 6 2 9 X( 0 7) 3 0 1 0
的症 状 。我们 观 察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合 并肠 易激 综合 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 ( u c o M D se s .D) F n t n ypp i F 是 征 者 比例高达 6 .% i a 21 指一 组未 能发 现 器质性 或 全身 性 疾病 的慢 性 持续 性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属 中医 “ 胃脘 痛 ” “ 、 痞满 ” 范 等 或 反 复 发 作 性 的 以上 腹 部 症 状 为 主要 症 候 群 的疾 畴 。 胃相 表里 , 为气 机升 降 之枢纽 。 主升清 . 脾 且 脾 胃 若 影 吸收 传输 水 谷 病 , 统计 约 占胃肠 专科 门诊 患者 的 1 据 / 3以上 . 西方 主 降浊 , 脾 不 升清 , 响助 胃消 化 . 国家 的患 病率 更高 达 2 %~ 0 0 4 %。我 们对 2 0 ~ 0 4 精 微 和水 液 的 功能 亦 发生 障碍 ; 0 120 胃失 降浊 , 则传 化无 不但 胃之 受 纳 、 熟 功 能 失职 . 且不 能 把 在 消 腐 而 年诊治的 F D患者 2 2例 进 行 了证 候 及病 因病 机 分 由 , 2
中医药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中药房工作人员服务的满意情况组别例数非常满意(n)基本满意(n)不满意(n)满意率(%)参照组502120982观察组503415198t值7.111P值0.0003 讨论中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门。
中药房中的中药种类繁多。
与西药房相比,对中药房实施管理的工作更加复杂[5]。
在中药房中,采购是中药房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
近年来,中药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就要求中药房的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识别真假药材的能力[6]。
中药房的工作人员若缺乏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可发生配错药、抓错药等医疗事故。
中药材存在异名同药的情况,若医师开具的中药与中药房工作人员发放的中药不匹配,轻者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重者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对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管理十分必要。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
对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可对中药的购买、发放及保存等过程实施把控,确保购药途径的合法、可靠,提高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自身素养,进而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准确率。
对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在对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时针对具有多种名称的中药材,需对其进行统计,并对其名称进行统一规范。
2)应严格把控中药材的储存条件,将放置中药材房间的湿度、温度及光照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防止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下降、发生发霉及变质等情况[7]。
3)对采购中药材的进货途径、来源、产地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记录妥善保存[8]。
笔者认为,医院应加强对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责任意识及业务水平。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的准确率较高,其使用中药的调换率较低,P<0.05。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中药房工作人员服务的满意率较高,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房实施管理,可提高患者使用中药的准确率,降低其使用中药的调换率,提高其对中药房工作人员服务的满意率。
四磨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思路
四磨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思路摘要】四磨汤是用于外科腹部术后改善胃肠动力的常用方药,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四磨汤具有顺气降逆、通腑导滞、消积止痛从而达到消除腑气不通,气机不畅的术后肠功能障碍之根本。
现代医学主要集中在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脑肠肽系统对胃肠道平滑肌的舒缩功能研究,认为四磨汤介导粗肌丝相关调节机制,通过能刺激促动力性胃肠激素的分泌,作用于Ca2+-钙调蛋白(C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系统,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动力及蠕动,防止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
但随着胃肠起搏细胞—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发现及其对胃肠动力的重要性不断阐明,为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外科胃肠术后胃肠动力四磨汤【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35-02四磨汤是腹部术后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常用方药,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促进胃肠动力、防止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可明显缩短患者肠排气时间。
现代医学对四磨汤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肌丝相关调节机制,又称为Ca2+—钙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依赖的机制,即在Ca2+的参与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催化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s,MLC)磷酸化,磷酸化的肌球蛋白能分解足够的ATP,通过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收缩。
但随着胃肠起搏细胞—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发现及深入研究,将为中医药干预胃肠术后的作用机制方面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从中西医理论对四磨汤在改善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可能介导ICC信号激活、促进胃肠慢波电位的机制作一探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特征腹部手术常因禁食、麻醉、解剖结构改变、创伤应激,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强,导致胃肠血流减少和胃肠神经激素紊乱,使术后胃肠道运动、消化吸收功能抑制[1]。
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
肠黏膜pH测定
监测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状况是诊断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直接观察肠黏膜屏障功能仍较困难,多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监测。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Hale Waihona Puke 血浆内毒素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测定
血二胺氧化酶测定
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诊断
01.
AGIⅠ级(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风险)
02.
AGIⅡ级(胃肠功能障碍)
免疫功能屏障
化学屏障
机械屏障
免疫屏障
生物屏障
组成:厌氧菌、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
01
功能:具有定植性、繁殖性、排他性以防止外籍菌侵入和定植;增强免疫;营养作用。
02
生物屏障
化学屏障
机械屏障
免疫屏障
生物屏障
组成:胃酸、胆汁、溶菌酶、粘多糖、水解酶等。
1
功能:灭活病原微生物;润滑作用以保护肠黏膜免受物理化学损伤。
B
D
AGI逐步进展,MODS和休克进行性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
A
E
AGI Ⅳ级:
AGI Ⅳ级处理:
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急诊剖腹手术或其他急救处理(如结肠镜减压)(1D)。
中医学对AGI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无“肠功能障碍/衰竭”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胃肠功能障碍当属中医“反胃”、“胃痛” 、“泄泻”、“痞满”、“腹痛”、“关格”等范畴,在许多医籍中均有论述。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受纳、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为主通降,喜润恶燥。
脾胃属土,位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既主运化水谷精微,又主气机升降,所以既有坤静之德,又有乾健之能,可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之常,故脾胃有升清降浊,通上达下之功。
中药促胃动力作用的研究现状(一)(精)
中药促胃动力作用的研究现状(一)功能性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这类疾病发病率高,约占消化专科门诊人数50%以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一组程度轻重不一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嗳气、烧心、反酸、呕吐等,严重者明显消瘦,体力下降。
这些表现与中医邪陷中焦、心下痞塞、气机逆乱、升降失常的证候表现相似,通过辨证施治,中药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因此,加强中药促胃动力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可明确机理,筛选方药,提高疗效。
目前中药促胃动力作用的研究大致分传统方剂、验方的研究,拆方研究和单味药研究3类。
现将其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1 传统方剂、验方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黄熙等〔1〕用逍遥散加味对100例辨证分型为气滞(35%)、血瘀(21%)、实热(29%)、虚寒(15%),具胃脘胀痛等症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用药2周,并用胃电图作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前3型原胃电幅值与频率普遍升高,药后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胃电图参数改善,原升高的各导联频率和幅值降低接近正常,与该方具理气清热消积的功能相一致。
虚寒型治疗前胃电幅值降低,胃肠功能低下,治疗后效果不着。
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秀峰等〔2〕以半夏泻心汤观察30例顽固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14天,用超声显象饮水探查法观察该药对胃蠕动次数、幅度、半排空、全排空时间的影响,结果临床显效2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6.7%;4项胃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
解放军520医院谷中红等〔3〕应用实时超声显像法,对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有66%患者存在胃液排空延迟,其中随机选择20例予自拟中药胃回归煎剂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胃排空延迟恢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该方有明显促胃排空作用。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江汉才等以沉香化气胶囊(沉香化气丸改型)治疗30例由超声显像、用葡萄糖水作试餐证实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程3天,治疗后发现无论是胃半排空、全排空的时间均明显缩短,胃窦收缩频率加快。
中医药对应激性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应激性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郭彬彬;于庆生;沈毅;张琦;刘举达;周富海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8(30)3
【摘要】应激性胃肠动力障碍是指由应激性因素如外科手术、创伤、烧伤以及一些重症疾病等引起的胃肠动力的紊乱。
【总页数】4页(P578-581)
【关键词】中医药;外科应激;胃肠动力障碍
【作者】郭彬彬;于庆生;沈毅;张琦;刘举达;周富海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外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
【相关文献】
1.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J], 徐珊
2.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J], 邓婉君; 冷建春
3.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J], 娄玉; 吴永伟; 顼志兵
4.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J], 何文菊;张平平;付鹏亮;王东强
5.中医药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J], 周伟平;魏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采用中药治疗的研究摘要】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分析治疗的优势以及辩证分型等相关研究,旨在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药治疗;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2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34-02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随着内镜、影像学的发展,其诊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但是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种类繁多,累及胃肠的各个部位,包含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因此就需要在了解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有效的对症治疗方式,目前针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主要由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等方式,其西医治疗由于容易出现各种副作用、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临床效果应用不佳,介于此本文重点从中药治疗的角度进行分析。
1.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脾胃同属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主运化,在升清部分,脾将运化的水谷精华传输至心肺,胃降浊即将水谷糟粕下降至大肠排出体外。
升与降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活动。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作为人体的基本形式,脾胃中焦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中土,为脏腑中心,其升降也就成为了其他脏腑升降的枢纽。
胃的受纳、脾的水谷运化,小肠的分清泌浊,大肠的传导糟粕,组成一个完整的消化吸收过程,其核心就是中医中的升清与降浊。
其中由于胃失和降导致胃不受纳,浊气上逆。
脾失健运导致脾气不升,水谷不化,小肠不顺达,清气不上、浊气不下,大肠不传导,导致糟粕不利。
正是上述病机导致出现痞证、反胃、胃脘痛等。
在中医中,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属于“痞证”“腹满”“纳呆”“反胃”“呕吐”“胃脘痛”等范畴。
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中医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一般多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辩证治疗。
2.中医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优势及辩证分型2.1 中医治疗的优势针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包含的种类较多,目前西医以调节胃肠动力紊乱、促进胃肠动力、协调胃肠动力等为主,主要的治疗药物有甲氧氯普胺、莫沙比利、多潘立酮、替加色罗、洛哌丁胺、斯巴敏、曲美布汀等,但是这些药物都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以莫沙比利为例,其作为新一代胃肠动力药,会出现腹泻、腹痛、口干、皮疹等不良反应。
毛艾香[1]等人在研究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中发现,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药治疗,试验组发生恶心、呕吐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7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认为西药治疗虽然针对性强、获效较快,但是远期效果不佳,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导致不良反应较多,而采用中药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这一点说明中医治疗在对比西药治疗不良反应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优势。
2.2 中医辩证分型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需要辩证分型。
(1)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相关研究将患者分为肝胃气滞、食积胃滞、肝胃郁热、瘀阻胃络、胃中郁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寒。
(2)也有专家学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虚实的角度进行辩证分型,实证包含实热内蕴、寒热内结、饮食积滞、肝郁气滞、痰湿内阻。
虚证包含脾胃虚寒、脾虚阴虚。
(3)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从肝的角度治疗,将其分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肝郁阴虚、肝郁脾虚。
有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胆热犯胃、肝胃郁热、中虚气逆、气郁痰阻。
(4)也有研究将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虚胃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四型。
也有研究认为胃病的治疗以一个“通”为主,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肝胃不和、痰气郁结、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四型。
3.中医临床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方法及效果研究3.1 方剂(1)半夏泻心汤,方剂组成为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有相关研究发现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能够提高机体内血清胃动素含量,促进胃内排空,降低胃残留率。
李晋奇等[2]人在得到半夏泻心汤醇提药液、半夏泻心汤醇沉药液、苦降醇提药液、苦降醇沉药液四个提取部位,分别给正常试验大鼠和硫酸阿托品导致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大鼠10ml/kg,以空白组和多潘立酮组作为对照,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的醇提部位和苦降药组醇提部位均能够促进实验大鼠和胃肠动力障碍大鼠的胃排空作用。
(2)四磨汤是调节肠胃运动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剂,为理气剂,具有行气降逆,宽胸散结之功效。
主治肝气郁结证。
症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脉弦。
临床常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炎等属肝气横逆者。
出自《济生方》,由人参、槟郎、沉香各6g,天台乌药10g组成,原方四药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
有相关研究表现四磨汤对胃肠运动紊乱模型小鼠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邓娜[3]等人研究了四磨汤中的有效成分对慢性应激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四磨汤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胃内残留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3)健脾理气方,由黄芪、白术、枳实组成,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主要用于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气虚证、气虚衰弱,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白术味苦,甘,性温。
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作用认为其具有利尿、降血糖、强壮、抗凝血、抗肿瘤、对胃肠平滑肌作用等。
枳实,苦、辛、酸,微寒。
归脾、胃经。
《本草纲目》:下气破结。
同皂荚丸服,治风气闭。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枳实治疗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血管活性肠肽的减少以及胃窦组织P物质、胃动素的分布有关。
贺梅娟[4]等人分析枳实会法语对传输型便秘大鼠的肠道推进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枳实挥发油能够改善大鼠肠道推进率。
3.2 单味中药有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具有促进胃肠运动作用。
(1)砂仁。
《景岳全书》中写道:与木香、枳实同用,治疗脾胃气滞者,如香砂枳术丸。
《和剂局方》:配健脾益气之党参、白术、茯苓等,可用于脾气虚、痰阻气滞之证,如香砂六君子汤。
在严娅娟[5]等人收集到的关于砂仁药理研究中,认为砂仁在促进胃溃疡愈合发现其能够提高乙酸性胃溃疡大鼠骨粘膜PS2水平,还发现砂仁挥发油能够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2)小茴香。
味辛,性温。
归肝、肾、脾、胃经。
《本草汇言》: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可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
有相关研究认为小茴香提取物和小茴香仅有对胃肠动力障碍试验小鼠具有促进作用。
王华利[6]等人研究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使用300g小茴香热敷产妇中腹部,热敷时间为20分钟,1天3次,同时配合腹部按摩,对比分析发现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缩短,说明小茴香热敷能够恢复剖宫产术后的胃肠功能。
4.结论目前针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主要以调节胃肠动力紊乱、抑制胃肠动力、协调胃肠动力、导泻剂、止泻剂等为主,但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中药治疗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希望临床能够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1]毛艾香,郭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4):168-169.[2]李晋奇,童荣生,肖开春等.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06):29-32.[3]邓娜,蔺晓源,易健等.四磨汤有效成分对慢性应激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 2013,8(7): 731-733.[4]贺梅娟,杨晋翔,魏玥等.枳实挥发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28(5): 1487-1491.[5]严娅娟,曹曼,张丹雁等.砂仁现代药理的国内外研究[J].化工与制药,2013,25(07): 52-53.[6]王华利,赖翠玉,陈娟等.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12):4304-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