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秀范文五篇)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12c4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2.png)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淄博市蔬菜办公室蔬菜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施蔬菜由于常年连作,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严重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蔬菜的卫生、营养、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把蔬菜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
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蔬菜植株的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根本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种植的蔬菜种类和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病虫为害。
2、种子消毒。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如黄瓜,其种子可用55℃温水浸15分或50℃温水浸20~30分钟),或采用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
3、培育无病壮苗。
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入。
育苗前苗床要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
可采用营养土营养钵、压缩型基质营养钵、穴盘基质育苗。
加强育苗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最后汰除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有条件的最好多工厂化育苗基地购买。
4、清洁田园。
病虫多数在田园的残株、落叶、杂草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或栖息。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大全5篇]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f15c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d.png)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相辅相成,把病虫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将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
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
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
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
其内容包括: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
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
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
![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1611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2.png)
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相关推荐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摘要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
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
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
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
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
三是做好种子消毒。
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
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
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业论文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8a99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4.png)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业论文论文导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大,蔬菜品种的增多,保护地蔬菜病虫种类越来越多,发生面积越来越大,为害损失日趋严重,防治难度加大,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
在防治工作中,要搞好预防,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生物及化学等防治手段,才能切实控制好保护地蔬菜病虫害。
一、农业防治1、及时清园、晒土及土壤消毒。
冬季种植蔬菜之前清洁保护地前茬植物残体及杂草,消灭枯枝落叶及杂草上的病菌和虫卵,通过日光暴晒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虫卵。
搞好保护地土壤消毒措施,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害虫等有害生物,能很好地控制病虫为害。
土壤消毒重点是苗床,可用电热消毒,即用电热线温床育苗时,播种前升温到55 ℃,处理2小时。
也可用甲醛、棉隆、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处理。
大面积土壤消毒最好是在高温季节,棚室拉秧后利用太阳能进行日光消毒农业论文,对各种土传的真菌、线虫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效。
2、尽量选用抗病虫品种。
虽然目前的抗病虫品种远不能完全满足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需要,但黄瓜、番茄等蔬菜已有相当数量的抗病品种供选用,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针对性的选用抗病虫品种,发挥抗病虫品种的作用。
3、搞好种子处理。
多种病害可通过种子传播,种子处理可消除种子上附带的病菌,减少初侵染源。
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干热处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药剂拌种等。
如防治番茄早疫病,茄子褐纹病可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退菌特6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后用温水冲洗5~6次。
4、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
如实行用地与养地的综合体系,合理轮作、间作、套作。
长期连作会导致作物产生自毒作用,如黄瓜、豌豆、大豆、番茄自毒作用较强,一般连作易引起土传病害加重。
轮作时禁止相同科、属的作物轮作,协调用地与养地的关系。
大蒜、小葱根系分泌物质具有杀菌作用,可在休闲期种植小葱、大蒜。
病虫害防治论文病虫害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病虫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72fd2b453610661ed9f453.png)
病虫害防治论文病虫害论文浅谈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摘要:蔬菜是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但它的种植培养过程中却总遭到虫害的威胁,影响蔬菜的病虫种类多,危害大,影响蔬菜的品质。
因此,我们在培植蔬菜方面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打造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重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1、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是防治方面要增强种子内部抗性及尽量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中心,融合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空气、种子消毒预防。
创造有利于蔬菜正常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不利于病虫繁殖生存的环境。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2.1物理防治措施2.1.1采用光电方法进行灭虫灯光诱杀主要针对夜间活动的害虫,如金龟子,本身具有趋光性,根据这以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灯管进行诱杀,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
效果最差.2.1.2土壤的日照处理日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方式,在蔬菜定植前,选择少雨晴天气候,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或黑膜后,暴晒数天,使土壤温度达到38℃,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存活几率以达到消毒目的。
2.1.3利用温水对育种进行消毒处理温水浸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处理方法,例如采用40-45℃温水浸泡葱类鳞茎 1.5小时后再播种,可预防葱类紫斑病;当然,利用温水消毒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及病原菌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消毒温度和方法.2.2农业防治措施2.2.1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三新”具体内容为:1为了防止病虫侵染幼苗,应避免苗棚内混栽。
二是对传统的育苗方法进行更新。
应用育苗盘育苗,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率,提高秧苗质量。
三是对种子做好消毒的工作。
并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
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1、温汤浸种2、化学消毒3、苗床消毒2.2.2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5c422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e.png)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我们常见的问题,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因此防治病虫害一直是农民们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农业工作者们在日常种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会讨论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择适宜的品种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种植的时候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选种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土质条件、病虫害种类等因素来选择相应的蔬菜种植品种。
只有选择适宜的品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害对蔬菜产量造成的影响。
加强管理养护其次,在日常种植管理上,必须加强蔬菜的养护管理。
在生长过程中,时刻观察蔬菜生长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尤其是病虫害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手段进行治理。
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浇水、摘心、修剪嫩叶,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使用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问题时,大部分农民都首选的方法是使用化学农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显著。
不过也存在缺点,比如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让食物中残留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也需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及用量,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和伤害。
使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主要以微生物和植物为主要源,它具有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等优点,因此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生物农药的作用机制与化学农药不同,它的作用以微生物和植物汁液对害虫进行侵染和杀死,有效防治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最后,要做好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我们要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在种植蔬菜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布局,减少危害植物生长和人类生存的污染源,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在蔬菜生长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种植些天然生长方式的植株,利用它们对病虫害的天然防御能力,通过种植来协调生态环境。
总之,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必须综合考虑品种选择、管理养护、化学和生物农药的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五篇)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3f50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d.png)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五篇)第一篇: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时间:2008-07-24 00:12 作者: 点击: 256次一、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近年来,我国蔬菜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栽培方式多样,复种指数提高,特别是大量种植保护地和反季节蔬菜,使得多数蔬菜得以周年生产,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蔬菜作物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增多。
当前我国已报道的蔬菜病虫害有200余种,其中常年发生的病害有70多种,虫害有50 多种,几乎任何一种蔬菜都可遭受病虫害的侵染。
另外,由于蔬菜种类增加、保护地面积扩大、栽培方式多样、反季节栽培及国际交流频繁等缘故,造成原来一些次要的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还有因长期、过量、单一使用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给防治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防治病虫害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为主,所以化学农药污染的问题严重。
不少菜农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依赖、误用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较为普遍。
不懂得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经常会出现打“保险药”、打“马后炮药”、打“便宜药”、打“ 高毒剧毒药”及打错药等现象。
影响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主要为杀虫剂农药(占70%),其中以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尤以高毒、高残留有机磷杀虫剂为甚。
有些菜农盲目追求效果而使用水胺硫磷、甲胺膦、三氯杀螨醇、呋喃丹,甚至于1059、1605等禁用的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病虫产生抗药性,生产成本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三、蔬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策略因为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依靠单一的方法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策略。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
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
![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d120e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f.png)
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相关推荐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病虫害频发的国家。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作物种植方式及其技术的改变,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
为确保国内粮食产量的相对平衡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平稳上升,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制定了较为标准的预测方法等,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防治,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
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预防虫害的滋生。
与此同时,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活性,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
除此之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提前避开重茬以及硬茬的位置,缩小病虫害的生存空间,做到提前预防。
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时,农民则可以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除害。
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病虫害。
2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对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但不适合病虫害生存的环境。
这主要包括:(1)加强耕地间的管理工作,如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枯枝败叶以及杂草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卫生的环境;(2)对农作物进行有效地灌溉以及施肥,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如在相对干旱的秋季,勤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有效降低螨类虫害以及蚜虫等的存活率,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的生长;(3)实施合理的农作物耕作制度,如进行水旱轮作方式的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寡食性以及单食性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效恶化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且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6338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f.png)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研究目的蔬菜生产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蔬菜产量和质量。
为了改善蔬菜病虫害控制方法,本文章旨在研究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并提出可行的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蔬菜生产。
综合防治方法1. 节制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度使用会引发病虫害的抗药性,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必要的。
建立科学的农药使用指导,包括合理剂量、使用时期和使用方式的详细说明,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蔬菜病虫害控制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虫、病原体或竞争植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例如,引入寄生蜂来控制蔬菜上的蚜虫,或者利用益生菌来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
3. 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种植结构的调整对病虫害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蔬菜连作容易导致病虫害的积累和传播。
因此,采用轮作或间作方式,将蔬菜与其他作物轮换种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4. 土壤管理优良的土壤有助于提高蔬菜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质地、加强土壤调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湿性,增强蔬菜植物的抵抗力。
5. 生态环境调控生态环境调控包括调整蔬菜种植的地域选择、控制周围生境的污染以及维护良好生态平衡等。
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蔬菜植物能更好地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研究进展近年来,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综合防治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有学者提出了兼顾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的“化学辅助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病虫害对天敌的伤害,从而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
另外,也有学者通过对不同种植结构、土壤管理和生态环境调控措施的研究比较,得出了不同措施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但是,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病虫害的复杂性使得综合防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变得复杂。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优秀范文五篇]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0e80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4.png)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一、虫害(一)、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
在小范围内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对养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带入本田;及时清除田园内残株落叶或立即翻耕,可消灭大量虫源。
2、物理防治。
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30亩菜田设置1盏灭虫灯效果更好。
3、生物防治。
使用1.8%阿维菌素2000-2500倍液或BT粉剂对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效。
4、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掌握卵孵化盛期到2龄前用药剂。
常用药剂: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多杀霉素)、安保1000倍、除尽1200-1500倍、15%安打3500~4000倍、1.8%阿维菌素(虫螨光、爱福丁、爱力螨克)2000~3000倍、BT苏云金杆菌1000~1500倍液、5%抑太宝2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0-600倍液,也可用5%锐劲特2500倍或40%丙溴磷乳油 40克效果更佳。
施药方法:圈点法进行叶背和叶心喷雾(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2、灭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很好。
还可同时诱杀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
3、化学防治。
田间用药的关键时期是消灭幼虫于3龄以前,在傍晚施药效果最佳。
常用药剂:20%杀灭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I号或III 号制剂500~1000倍液;鱼藤精500倍液;50%马拉硫磷8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200倍液。
(三).棉铃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摘除虫果压低虫口。
早、中、晚熟品种要搭配开,避开二代棉铃虫的为害。
2、生物防治: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使幼虫大量死亡。
3、化学防治:孵化盛期至二龄盛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施药。
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如3龄后幼虫已蛀入果内,施药效果则很差。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探析-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探析-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7efa87a417866fb94a8e43.png)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探析-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防治害虫论文第七篇: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探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要求都越来越高,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增高,从而对于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蔬菜种植中虫害的防治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蔬菜种植中虫害发生的特点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蔬菜种植; 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技术;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农业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蔬菜种植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虫害发生概率也变得更高。
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充分总结蔬菜种植中虫害发生的特点并且努力进行防治,完善虫害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1 蔬菜种植中虫害发生特点1.1 土地肥沃不足,害虫出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包括蔬菜种植技术,并且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为蔬菜种植建造了固有产地,这样能够充分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同时也导致许多害虫的出没,因为蔬菜基地比较固定,导致土地比较贫瘠,不能为蔬菜提供足够的养分和营养,且土地肥沃力不足增加了害虫繁衍概率[1]。
尽管在种植蔬菜时已经施肥,但是由于土地酸化,不能有效制止病虫的出现和积累,降低了蔬菜的质量。
甚至当一些瓜果腐烂时,其可能为害虫营造一个良好生存环境,进一步增加其数量。
1.2 病虫害繁衍快,种类数量多现如今,随着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害虫的种类也慢慢增加,出现了一些比较罕见的害虫,严重侵蚀蔬菜。
并且这些害虫的生命周期很长,繁殖速度很快,耐药性也渐渐增强,一般农药已经不能发挥作用。
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蔬菜园中存在成千上万种害虫种类,损害蔬菜比较严重的害虫也有许多,将给蔬菜种植技术带来挑战和困难,更为严重的害虫可能直接使蔬菜停滞,不能健康生长,无法有效保障蔬菜种植的质量,无法提高蔬菜的产量。
对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
![对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18d3295901020207409ce2.png)
对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研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
本文介绍蔬菜在棚室栽培下土壤、空气湿度、温度、寄主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对策,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对策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呈现出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局面,特别是对鲜食蔬菜的需求日益提升,使我国蔬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温室蔬菜生产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一项阳光产业。
但随着温室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温室蔬菜病害发生呈日益加重态势,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环境条件有根本区别,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
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明显加重,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一、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土壤是蔬菜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
但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诱使病害发生。
棚室土壤比露地土壤光照少,温度和湿度高,病原菌增殖迅速,生产中又缺乏抗病品种,土传根病随连作年限增多而加重,如新建棚室发生瓜类枯萎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般从零星病株到普遍发病只需4~5年时间。
在大型连作温室中,果菜类根结线虫病只需3~4年,病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多种蔬菜生产。
近年来茄果类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分宜县各蔬菜地区,危害加剧。
多种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是蔬菜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环节。
露地环境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长季节才能侵染,发病迟,危害轻,有的病害只在局部地区季节性流行。
但在棚室栽培下,病菌既可安全越冬,又能周年发生,已成为发展棚室蔬菜生产的大敌。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探讨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ba377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3.png)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探讨蔬菜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农业科研人员和种植户们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敌害生物来控制蔬菜病虫害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引入天敌来捕食病虫害。
以引入寄生蜂来控制蔬菜害虫为例,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种植中。
寄生蜂能够寄生于害虫体内,破坏其繁殖能力,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相较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残留等优点,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产生副作用。
但是,生物防治需要长期观察和监测以维持生态平衡,而且引入的天敌可能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二、有机农药的应用有机农药作为一种相对环境友好的防治手段,越来越受到农民的关注。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有机农药使用的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制剂,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有机农药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而且对蔬菜和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但是,有机农药的使用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频繁喷洒,且幅度有限,无法与化学农药相媲美。
三、合理轮作和间奏种植合理的轮作和间奏种植也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轮作可以打乱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数量。
例如,将病虫害易感的蔬菜换成其他不易感染的作物,可以降低病虫害传播的风险。
同时,合理间奏种植也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以及避免病原体的积累。
然而,轮作和间奏种植需要种植户有一定的耐心和管理经验,还需要合理安排蔬菜的品种和生长周期。
四、加强田间管理良好的田间管理也是预防和控制蔬菜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清除病虫害植株,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定期清除杂草、加强通风以及适时修剪,也可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然而,田间管理需要农民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作物生长期间需要特别注意。
综上所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生物防治、有机农药、合理轮作和间奏种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都是有效的手段。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农业实践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农业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ffc36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7.png)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农业实践我始终坚信,生态农业的核心在于平衡与和谐,这不仅体现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作物与病虫害的相互关系中。
因此,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始终坚持采用绿色、自然、无污染的方法,以保障蔬菜的品质和人类的健康。
我注重蔬菜种植环境的优化。
我选择优质的种植基地,确保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充足,为蔬菜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同时,我还注重种植结构的调整,通过轮作、间作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我注重蔬菜病虫害的预防。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天气变化、蔬菜生长状况,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病虫害威胁。
一旦发现异常,我会立即采取措施,如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蔬菜免疫力等,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我首选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昆虫激素等生物资源,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我会在田间释放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蜘蛛等,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同时,我还会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昆虫激素,以干扰害虫的正常发育,降低害虫的繁殖速度。
我还注重物理防治方法的应用。
通过设置防虫网、诱虫板、灯光诱捕等设施,有效阻挡和捕捉害虫,减少害虫对蔬菜的侵害。
同时,我还会定期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在化学防治方面,我遵循“安全、高效、低毒”的原则,合理选择化学农药。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喷洒,确保农药的用量准确、时间恰当。
同时,我还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以避免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
我注重蔬菜的采收和储运过程。
在蔬菜成熟时,我会及时采收,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侵害。
在储运过程中,我会保持蔬菜的新鲜度,避免因储运不当导致的病虫害发生。
我始终坚信,生态农业的核心在于平衡与和谐,这不仅体现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作物与病虫害的相互关系中。
因此,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始终坚持采用绿色、自然、无污染的方法,以保障蔬菜的品质和人类的健康。
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
![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c687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d.png)
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防治是农民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病虫害严重影响了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研究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轮作原则是防治的基础。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蔬菜种植面积、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等有关。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轮作,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科学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寄生病原菌和虫害危害的积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也是防治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蔬菜品种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的耐病虫害能力。
一些经过改良的抗病虫害基因的转基因蔬菜品种可以有效抵抗寄主病毒、细菌、真菌和虫害。
在蔬菜栽培中,农民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式,如利用天敌、寄生虫、寄主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这种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定期监测和防治措施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监测,农民可以及时发现蔬菜中的病虫害,并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如喷洒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民需要注意合理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轮作原则,选择抗病虫害品种,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定期监测和防治病虫害,农民可以有效地控制蔬菜的病虫害发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这对于保障人们的膳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摘要:蔬菜时人类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它的种植培养过程中却总是遭到虫害的威胁,影响蔬菜的病虫种类繁多,危害猖獗,严重影响着蔬菜的品质,因此,我们在培植蔬菜方面始终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打造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重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1、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
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是防治方面要增强种子内部抗性及尽量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中心,融合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空气、种子消毒预防。
创造有利于蔬菜正常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不利于病虫繁殖生存的环境。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物理防治措施
2.1.1采用光电方法进行灭虫
灯光诱杀主要针对夜间活动的害虫,如金龟子,本身具有趋光性,根据这以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灯管进行诱杀,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
效果最差.
2.1.2土壤的日照处理
日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方式,在蔬菜定植前,选择少雨晴天气候,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或黑膜后,暴晒数天,使土壤温度达到38℃,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存活几率以达到消毒目的。
2.1.3利用温水对育种进行消毒处理
温水浸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处理方法,例如采用40-45℃温水浸泡葱类鳞茎1.5小时后再播种,可预防葱类紫斑病;芹菜种子在48℃温水中浸泡30分钟,立即放人冷水中5-10分钟,催芽后播种,可预防芹菜早疫病;当然,利用温水消毒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及病原菌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消毒温度和方法.
2.2农业防治措施
2.2.1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三新”具体内容为:1为了防止病虫侵染幼苗,应避免苗棚内混栽。
二是对传统的育苗方法进行更新。
应用育苗盘育苗,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率,提高秧苗质量。
三是对种子做好消毒的工作。
并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
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1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
2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
3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2.2.2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
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2.2.3、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
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以达到避开病虫害为目的。
如为了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
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
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
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
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虫害明显减轻。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
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2.4科学管理。
在地下水位较高、雨水较多的地方,推行深沟高畦,利于排灌,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
一般病菌孢子萌发首先取决于水分条件,在设施栽培中,结合适时通风换气,控制设施内的湿度和温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温、湿度环境,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清除田园
的落叶、落蕾、落果、残株、病株、病叶以及杂草,消除病虫害的中间寄生和侵染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2.3生物防治措施
有机蔬菜栽培中可利用害虫天敌来捕食和防治害虫,效果较好。
如利用蓟马的天敌大陆螯峰防治蓟马;利用蚜虫天敌食蚜瘿和七星瓢虫防治蚜虫;利用红蜘蛛的天敌草晴蛉防治红蜘蛛等。
特别是在连栋大棚里栽培蔬菜,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效果甚佳。
2.4、矿物质防治措施
种植有机蔬菜,可以使用允许的矿物质原料药剂,如硫磺、石灰、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病虫害。
但使用时必须十分谨慎,浓度要掌握好,否则也会造成药害和可能影响有益虫、菌的活动。
2.5、植物性药物防治措施
自然界有些植物不受病菌侵染和危害,它们的生物碱中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生长的成分和有毒物质。
取出这些植物的汁液,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效果。
如闹羊花、除虫菊、鱼腥草、樟树、大蒜、薄荷、留兰香、苦楝、草决明等。
如使用苦楝油300-500倍液防治白粉虱,用2000-3000倍液防治潜叶蝇、用300克/升浓度的艾菊(鲜重)防治蚜虫和螨虫等。
3、其他措施
3.1.防虫网的应用
防虫网是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形似窗纱,有白色网、银色网和黑色网.在育苗期及叶菜、茄果类、瓜类的生长期均可使用.覆盖
防虫网后,由于防虫网网眼小,又是全生长期覆盖,害虫成虫钻不进去,从而在田间形成一个人工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虫侵人.实践表明,银色防虫网的避蚜防虫效果更好.
3.2微波杀虫
美国研制成一种zappor微波发射器,其所产生的热能可杀死线虫及上壤害虫.如用它对土壤进行两小时的照射处理后进行播种,杀虫效果可保持一年,并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有一个缺点:成本费用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志杰,张淑莲,梁银丽等.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治技术初
探[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8):1452-1457.
[2] 陈志杰,张淑莲,张锋等.栽培防治法在设施蔬菜病虫控制中的应用[j].西北园艺,2005,.(2):4-6.
[3] 朱国仁,李保聚.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病虫防治对策[j].中国蔬菜,2000,(增刊):20-25.
[4] 姚方杰,李国华.保护地蔬菜生理障碍与病害诊断[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5.
[5] 陈杰林.害虫综合治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