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些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些因素

盘江镇荣兴小学赵艳娥

“教师辛苦,语文老师更辛苦”。可以说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然而我们满腔热情的走近课堂,但学生就还是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我们花大力气备课、上课,而效果却依然不能如愿?为什么我们自以为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把好的东西交给学生,可学生却依然成绩平平?出现这种天壤之别的原因何在?

一、学生词汇狭窄

语文学习总是通过不断积累的,特别是对字、词的积累。从启蒙教育始,我们就一直在注重对字、词的积累,因为只有掌握丰富的字词,在学习时才能析字品词,心领神会。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对许多词语认识或不理解,从而阻碍了他们的学习。

1、地域差异制使学生对词语的不认识

记得在一次观看《大风车》时,电视中的那一幕让我匪夷所思。节目中的一些小朋友为第一次看到猪而兴奋得手舞足蹈。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一、二年级的学生连猪的真面目都不知道呢?这要是跟农村的孩子讲,准会让他们捧腹大笑,认为城里的孩子孤陋寡闻。但我回神凝思,便觉得一点也不骇问。在发达城区,那些孩子怎么会亲自见过猪呢?况且那种生活条件又让他们到那里去见呢?这和农村的孩子不懂火车、电脑如出一辙。近年来,我在一些试卷中见过要求学生写网络词语的题型。这对于发达城区的学生来说即信手拈来,小菜一碟;而对于边远农村的学生来说却是题目之难,难于上青天。

2、新旧事物更替过快使学生对词语误解

在一次语文测试中,有道阅读题,内容大概是:“我是一名省重点的学生,每天放学时都有络绎不绝的车辆来接送。而我的父亲总是蹬着那破旧的‘永久’来接送我。在一次大雪天,同学的父亲开‘红旗’来接送他时,经常埋怨父亲的我终于被‘红旗’征服了,跟同学一起回家而让父亲受伤。”试后,我询问同学对“永久”和“红旗”的理解情况,许多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我不得不详细的解释给他们听,顿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短文中的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与同学们的理解风牛马不相及。追其根源就是社会飞速发展,许多事物被淘汰,事物所代表的词语也随之销声匿迹;许多事物被发明创造,事物所代表的词语让学生闻所未闻。这些词语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

二、学生经历的事物太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现行的教材编辑中,对此项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多数课文都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想象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但在教学中,每遇到这类课文,不仅教师无从适手,而且学生也往往一筹莫展,模模糊糊。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我们阅读过的文章中,一切作品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都是作者对经历过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而描写的。古人就有百闻不如一见的说法,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的感叹。学生正是亲身经历的事物少或见闻浅陋,头脑中储存的表象也就少,犹如一张白纸。在阅读作品时,头脑中根本没有类似的表象拿来加工或联想。所以他们在想象的过程

中无据可依,只能根据课文中语言文字作出一些浅显的,支离破碎的想象。正如对井中之蛙,是不能同它谈海的;对只生存在夏天的虫,是不能同它谈冰的。若学生头脑中装有丰富的表象事物,那么在阅读作品时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联想到自己以前经历过的事物,再加以细细品味,便能身临其境,感受其景,体会其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再则,汉语是一门精妙、深奥的学问,有的地方只可自己意会,不可对他人言之。它犹如一门技术,当师傅教你该怎样做时,你只有自己慢慢的去摸索体会,才能技艺精湛。同样,在语文学习中,也需要学生去体会,若教师生硬的讲出来,反而失去了其中的味道。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表象事物,也要随时注意留心观察,体会生活中的每件事物。

三、教师专业素养欠缺

语文是一门非常严格且具有艺术性的学科。从事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渊博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语文所要培养的目标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但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往往是一人担任多学科的教学,致使专业不对头而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得心应手。正如一位搬运工是不可能对哲学侃侃而谈的。这种情况,不仅教师吃力,而且也会让学生产生语文难学的状况。

“听”:就是要求能够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口齿伶俐,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样学生才能听懂你所讲的内容。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共同的语言交流,纵使你讲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可对学生来说,就像不懂英语的人在听外语教授演

讲一样。所以,教师应把话讲得清晰流利,通俗易懂。

“说”新课程强调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形成一种畅所欲言的群言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造课堂气氛,充分鼓励学生的表达。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若跟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便会遭到雷霆之怒。其实,对于同一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中国很早就有“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说。在学生遭到批评后,即使下次被叫到,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是不寒而栗,战战兢兢,谁又敢自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语文教材都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阅读技巧。不同的句式采用不同口气朗读,不同的文章运用不同情感朗读,这都是有讲究的。为什么儿童喜欢看少儿节目?那是因为节目都是以儿童的口吻;以亲切、自然的语气语调;以抑扬顿挫的声音讲述。而在我们的教学之中,许多教师不注重这些,从而致使学生一开口便是唱读,语调平淡,朗读不出感情。+ “写“: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写规范字,要求字体工整,清秀:要求把自己的观点用文字通顺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随时给学生做好榜样,一笔一划的书写,一字一句的斟酌。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若教师平时就随心所欲的,那么学生便也会依样画葫芦,写得七零八落,问不同意。

以上种种,都会影响学生语文是学习,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专业素质。

四、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繁难偏重的教学内容,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当前,课程改革正在搞得轰轰烈烈,然而在现行的教育过程中,应试教育却仍在滋延蔓长。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我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由于升考指挥棒的作用,教师也只得把要考的内容等拿来教,为求升学率而教。这就使得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学科,把它的灵魂和血肉活生生的给剥蚀了。应试教育以牺牲多数学生为代价,也以牺牲少数学者的全面素质为代价,换取眼前升学的一点“实惠”,劣化了教者与学者的心理,增长了不良的社会意识。应试教育不仅害了学生,而且也害了教师。

为了取得好成绩,每年都有数不胜数的考试检测,考得教师晕头转向,考得广大学生家长苦不堪言。分数-----成绩----升学率,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显性的直接评价标准,更导致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急功近利之心势不可当。于是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监督下“拼搏”,很少有自己的支配时间,整天被苦闷、焦虑和抑郁笼罩着。特别是一些家长出于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使得孩子产生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使家长满意的挫折感。长期恐怖的心理,消极的情趣,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然产生厌学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