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

我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一、清朝的衰落与近代我国的开端1. 清朝的内患外患2. 科举制度的困境3. 外国列强的入侵4.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二、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探索1. 辛亥革命的爆发2. 中华民国的成立3. 与民主革命思潮4. 的影响三、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北洋军阀混战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 国民政府的建立3. 军阀混战与统一战争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1. 日本侵华与我国抗战的爆发2. 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活动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 国共内战的蓄势待发五、新我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 人民的胜利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初步探索4. “”运动与“文革”运动六、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3. 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成就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七、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2.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3.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我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光荣与梦想。

在学习和探索我国近代史的知识点时,我们不仅要理性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自豪。

希望我们能够加深对我国近代史沧桑巨变的理解,不断积淀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我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承载着百年奋斗的光荣历程和激情梦想。

在探索我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性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自豪,不断加深对我国近代史的了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一、清朝的衰落与近代我国的开端清朝的内患外患是造成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清朝晚期,国力衰退,内忧外患,经济困难,科举制度的困境也加剧了清朝的衰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割地:①英国《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多;体现清政府完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①洪秀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③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要点(含答案)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要点(含答案)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要点(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抗日战争成功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2.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政策。

A.争取B.赎买C.利用D.合作3.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须要簇新血液。

”为此他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见B.重新说明三民主义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D.建立黄埔军校,培育新式军事干部4.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A.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B.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峻破坏C.促进了中国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D.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均衡发展5.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贩卖奴隶B.掠夺土地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6.相识()是相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D.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7.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开始的。

A.发行法币B.发行内债C.商业投机D.金融业8.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抗日战争成功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

A.中美民族冲突B.中日民族冲突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冲突10.揭开全国性抗战序幕的是()A.一二八抗战B.长城抗战C.卢沟桥抗战D.八一三抗战11.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育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12.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其运用的先后顺序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涵盖了1840年到1949年之间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帝国主义入侵、封建体制崩溃、革命运动兴起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这场战争是中国与英国的战争,英国为了推销鸦片,侵略中国并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这场战争是中国与英国、法国等国的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

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再次失败,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更多地开放给西方列强。

3.戊戌变法(1898):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运动,旨在推进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这次以失败告终,导致了清朝政府的进一步削弱。

4.辛亥革命(1911):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场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5.五四运动(1919):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主要反对《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属山东割让给日本的决定。

这场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6.五卅运动(1925):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国际赵皇后压低中国纺织工业工资。

这场运动迫使国际赵皇后政府宣布内政,并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7.北京政变(1927):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大规模清洗,蒋介石逮捕和消灭共产主义者和工人运动领导人。

这次政变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开启了中国内战的大门。

8.抗日战争(1937-1945):这是中国抵抗日本入侵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盟军之一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总结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总结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清朝灭亡 1. 封建制度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失败,主要表现在农民剥削、官僚专制、重农轻商、宗法混乱、租金上涨、军阀割据等方面。

2. 外部冲击:从1840年开始,英法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各种协定的签订、对华战争的发生,使中国受到了极大的灾难性打击,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损失,恶化了封建社会的病症,加速了清朝灭亡的时间。

3. 民族解放战争:由辛亥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族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二、20世纪发展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发起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思想的进步。

2. 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3. 北伐战争: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对国民党的北伐战争,最终在1949年10月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

4.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一、鸦片战争及其影响: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2.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及对外侵略的影响;3.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的丧权辱国;4.近代化思潮的兴起。

二、太平天国运动及洋务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2.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效;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三、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1.戊戌变法的发起原因和目标;2.变法派的措施和成效;3.清政府对变法的反对和变法派的失败;4.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四、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导火索;2.辛亥革命的组织和行动过程;3.辛亥革命后的政权更迭和建立中华民国;4.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五、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1.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思潮;3.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六、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1.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共同目标;2.北伐战争的组织和行动过程;3.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七、抗日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1.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发展过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和策略;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红军的作用;4.日本投降后的国共内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2.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和农业合作化;3.“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和失败;4.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影响。

九、开放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开放的起因和背景;2.经济的措施和成效;3.政治体制的尝试和限制;4.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国际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涵盖了鸦片战争至开放时期的众多重要事件和运动。

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社会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政治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这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全国进行统治。

- 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

- 文化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强调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随后,英国又开展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成为世界工厂。

- 法国在18世纪末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之后也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被推翻,
建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民主政府。

2. 北洋政府: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为中国的临时中央政权,并由袁世凯出任临时
大总统。

3. 四五运动:指1925年4月开始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领导下的
抗日民主运动。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革命运动,主要目标是反对《凡尔赛条约》和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5.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政权,由孙中山领导,成立于1912年。

6. 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共同对抗日
本侵略。

7.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日本军队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标志着日本
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持续了8年,对中华民族和
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9.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10.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国民党的战争,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1.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政治变革。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1. 清朝末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和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
2. 甲午战争以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
3. 辛亥革命后的历史事件:建立民国、北洋政府、国共合作、地方割据、抗日战争等;
4.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潮,如戊戌变法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等;
5. 中国共产的创建和发展历程,著名领导人如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
6.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包括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传统农村社会的改造、城市化进程、人口问题等;
7. 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8. 台湾的历史演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

9.中国的对外关系,如甲午战争后的列强控制、民国时期的五四外交、1949年以后的中美关系等。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总结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材。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点知识点: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1.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和专制制度的动摇、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等。

第二章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历史变革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中国被迫开放的大门。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满清政权,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思潮1.新文化运动: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提倡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呼吁变革封建文化。

2.运动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培养了一批新的文化和政治领袖。

第四章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潮流1.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主和科学,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城乡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巩固民众革命力量的探索与坚持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联俄联共的政权。

2.在土地革命和江西苏区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革命道路。

第六章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斗争的历程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2.国共内战:国共两党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内战,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

第七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如土地和工商业。

2.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章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开放: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开辟了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如土地承包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探索与变革的历史。

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纲要中一些必考知识的整理。

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这一制度具有空想性,未能真正实施。

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付诸实践。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

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

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一、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1.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原因2.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3. 民主革命的发展与挫折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2. 北伐战争的发展与结果3. 国共内战的原因与过程4. 中共建政与国共合作的分裂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抗日战争的背景与意义2. 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贡献3. 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过程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意义四、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1.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与成果2. 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与后果3.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4.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问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时代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途径2. 党的十九大与新时代的宣示3. 新时代中国的内外政策与发展战略4. 新时代中国的挑战与展望六、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与反思1. 历史经验对国家发展的启示2. 历史教训对社会进步的反思3. 中国近现代史对个人责任的思考4. 中国近现代史的国际意义与价值七、中国近现代史的热点问题与争议1.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与解读2. 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与评判3.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关系4. 历史教育与社会认知的争议八、中国近现代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1. 中国近现代史的独特性与普遍性2. 中国近现代史的地区影响与国际影响3.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4. 中国近现代史的价值与启示以上是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要点,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与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这段历史不仅是国家的记忆,也是人民的奋斗史,每一个时期都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和普通百姓为之奋斗和付出。

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慨,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目的: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其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只大沽口、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主要推动力量包括党、多数民主革命派、黄兴、孙中山等。

革命的胜利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但确立了中国近代化的基础。

2.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912-1928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革命派成立了北洋政府,但由于政权缺乏统一和中央集权,以及国内各地军阀的割据,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动荡。

军阀混战不仅打击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还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革命运动。

此次运动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抗议巴黎和约中对中国的背叛。

五四运动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渴望,还培养了许多后来的革命家和政治领袖。

4.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时代的开始。

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胜利结果,结束了国共内战,使中国成为一个单一政权的国家。

5. 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

在这个时期,政府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来组织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在初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计划经济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浪费、低效率等。

6.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运动。

该运动由毛泽东发起,旨在清除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然而,文化大革命很快演变成一场广泛的社会动乱,导致了政治和社会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7. 开放与改革(1978年至今):乌鲁木齐会议标志着中国的国家政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逐渐开放了对外贸易和外资的限制,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

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近代时期(1840年至1949年)的历史发展的纲要。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点梳理和总结:1. 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与西方列强发生的第一次正面军事冲突。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偿大笔赔款,并承认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2.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民主革命运动,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由一系列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抗议活动组成的,起因是对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背叛。

这次运动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倡导民主、科学、民主、科学、民族主义和反对封建传统等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国共合作(1924-1927年):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临时合作,旨在推翻北方军阀政权并实现国家统一。

这一时期的合作最著名的是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方军阀政权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战略胜利。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共产党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 二战期间的中国(1931-1945年):二战期间,中国成为盟军对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

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队的斗争,成为团结一致的象征,也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

二战结束后,中国取得了对台湾和东北的控制权,为中国内战奠定了基础。

7.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国家。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的社会。

这些知识点涉及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对于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非常重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一、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中国在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上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二、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朝1.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迅速崛起并发展成帝国。

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

2.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

但这些未能持续,清朝逐渐变得腐败,国力逐渐衰退。

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戊戌变法是清政府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尝试。

变法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制度和文化为主要目标,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失败。

2.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激烈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运动。

尽管义和团起源于农民阶级,但后来得到清政府和大部分人民的支持。

四、辛亥革命和建立民主共和国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次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

但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民主共和国持续时间很短。

五、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北洋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主法制政府,袁世凯成为首任大总统。

但政府内部腐败严重,民主体制未能建立。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起步。

共产党通过国共合作,与国民党联盟以推翻北洋政府和推进民主革命。

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军民经历了八年艰苦的战斗,并以牺牲巨大代价最终取得了抗日胜利。

七、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解放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包括土地、合作化运动、三反五反和大跃进等。

八、文化大革命和开放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全面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1]主要来源:城市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平民[2]时间:19世纪40至50年代(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3]特点:①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更强。

②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③组织纪律性强④集中、团结、与农民有天然联系,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1]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2]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3]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可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具有妥协性。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4.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关系:●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换言之,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5.马关条约: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1]过程:●1861年,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恭亲王奕訢和慈禧太后掌握政权。

●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派贵族大臣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终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均规定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使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涉。

●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

英语赫德自1863年继李泰国任总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

[2]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把持中国海关:3)镇压中国人民反抗4)扶植、收买代理人7.近代以来,列强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1]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2]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8.民族意识的觉醒[1]鸦片战争时期是民族意识的觉醒的开端,表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表现为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思想。

9.天朝田亩制度[1]地位: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2]内容:确立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亩产高低分成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3]历史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4]失败原因和教训:没有超越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仍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1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领导层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②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③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反受其害④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斗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

11.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11日起,共103天[2]内容:1)政治: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允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特权。

2)经济:保护、奖励农工商也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开垦,建立新式农场;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3)军事:裁减旧式绿营兵,训练新式海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4)教育改革: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州县设小学;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1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开办一批新式学堂,派出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开始。

[3]翻译一批近代自然科学的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传统的“重本抑末”的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1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内容:⏹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意义: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民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14.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1]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的表现: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思想上,尊孔复古,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脱离、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15.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清末,苛捐杂税不断加重,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16.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背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甘当“洋人的朝廷”,使国人对其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2]内容:1901年,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仿效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3]结果:未能挽救清王朝,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民族危机。

1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A.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革命书》B.邹容写了《革命军》C.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2]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

18.三民主义[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救国主张的失败;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同盟会成立,提出十六字纲领;[2]特点:时代性、爱国性、纲领性。

[4]历史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19.革命与改良的辩论[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4]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2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②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③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目的: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离职,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3]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新青年》)。

[4]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科学。

[6]提倡与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旧文学。

2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4.无政府主义[1]代表成员:黄凌霜、区声白。

[2]主张:从极端个人主义出发,鼓吹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一切国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反对任何组织纪律,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等。

[3]性质: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4]地位:迎合了那些不满社会现实、陷于破产境遇的小生产者和在政治上感到绝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绪,一度在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据优势地位。

25.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2]地点: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3]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问题。

[4]内容:会发表的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

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