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詹思延教授

合集下载

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的调查

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的调查

项目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管理方案研究》3通讯作者:詹思延,女,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10)82805162,E2mail:siyan2zhan@bj m ・调查研究・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的调查林鑫1 张黎明2 张俊2 周冰2 詹思延13 (1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100083;2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北京100024)摘要 目的: 调查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现状,为国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及定性访谈方法调查收集5省级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有关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监测和科研能力,以及知识技能水平。

结果:共调查53人,收回有效问卷52份,52人平均年龄(35±8)岁,男女比较0.93∶1。

高中级职称占53.9%,博士、硕士和学士分别占7.7%,32.7%和51.9%。

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计算机、统计学专业学分别占46.1%,21.1%、5.8%、3.8%和1.9%。

多数工作人员缺乏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

结论:5省级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可适应ADR监测工作的需求。

但尚需增加一些公共卫生、统计学以及计算机专门人材,并对一些工作人员进行上述知识技能的培训以利于开展ADR重点监测工作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业结构;知识技能中图分类号: R94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734(2008)220089205I nvesti ga ti on on professi ona l structure and expertise of st affs i n f i ve adverse drug reacti on m on itor i n g cen tres a t prov i n c i a l levelL in Xin1,Zhang L i m ing2,Zhang Jun2,Zhou B ing2,Zhan Siyan1 (1D epart m ent of Epide m iology and B io2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 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 eijing100083,China;2B eijing Center forADR M onitoring,B eijing 100024,China)ABSTRACT O bjecti ve:T o investigate the p resent conditi on of p r ofessi onal structure and expertise of the staffs in five adverse drug reacti on(ADR)monit oring centres at p r ovincial level in order t o p r ovide scientific basis of hu man res ources f or devel op ing intensive medicine monit oring p r ogra mme and i m p r oving ADR monit oring syste m.M ethods:The infor mati on relative t o the staffs in the five centers was investigated and collected with self2questi onnaire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 w,including the pers onal infor mati on,ability of monit oring and research,and expertise level.Results:Fifty2three staffs in the five centers were investigated.The nu mber of valid questi onnaires was fifty2t w o.The average age was(35±8)years.The rati o of male t o fe male was0.93∶1.The staffs with high or m iddle p r ofessi onal title were53.9%.The percentages of doct or,master,and bachel or were7.7%,32.7%,and51.9%, res pectively.The percentages of clinicalmedicine,phar macy,public health,computer,and statistics,were46.1%,21.1%,518%, 3.8%,and1.9%,res pectively.Most staffs lacked ep ide m i ol ogical and statistical knowledge.Conclusi on:The p r ofessi onal structure and expertise of the staffs in the five ADR monit oring centres at p r ovincial level were equal t o the task of ADR monit oring.However, the centres should be staffed with s ome s pecialists of public health,statistics,and computer,and s ome staffs should be trained with above2menti oned expertise in order t o benefit the devel opment of intensive medicine monit oring p r ogra mme and i m p r ove ment of ADR monit oring reporting syste m.KE Y WO R D S adverse drug reacti on monit oring centre;p r ofessi onal structure;expertise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科学活动[1],它包含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因果关系评定、数据的统计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及开展重点监测[2]和评价药品利弊等一系列活动。

降压0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2012年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十五科技项目现代预防医学

降压0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2012年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十五科技项目现代预防医学

文章编号:1003-8507(2012)04-1008-04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A【临床与预防】降压0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范雯怡,武轶群,曹洋,秦雪英,唐迅,陈大方,詹思延,胡永华摘要:[目的]评价降压0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干预研究的方法,将510例轻中度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0号组319例,服用降压0号控制血压;常规组191例,根据医生建议及自身需求选择降压药物。

两组均随访观察12个月,记录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随访12个月后服用降压0号者降压有效率为99.1%,常规组为9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8,P=0.308)。

服用降压0号者血压达标率为92.0%,常规组为7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6,P﹤0.001)。

0号组有14人报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4.4%,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服用降压0号对患者血脂、血糖、血清尿酸、血清钾水平无明显影响。

[结论]应用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0号;降压疗效;安全性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ANTI-HYPERTENSIVE TABLETS(NO.0)IN PATIENTS WITH ELDERLY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FAN Wen-yi,WU Yi-qun,CAO Yang,et al.(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ng10019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Compound Anti-hypertensive Tablets(No.0)in patients with elderly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Methods]The long-term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patients with elderly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Results]510patients with elderly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was recruited in this trial.319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Com-pound Anti-hypertensive Tablets(No.0)treatment group,191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other antihypertensive drugs.After12 months treatment,92.0%and78.7%in the No.0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reached the BP‘fulfillment criteria’(χ2 =15.096,P﹤0.001).Side effects occurred in4.4%cases during12months treatment,no severe side effect occurred.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ipid,glucose,serum uric acid and potassium after treatment of No.0.[Conclusion]Compound Anti-hypertensive Tablets(No.0)one tablet per day can remarkably and safely reduc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elderly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Key words:Elderly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Compound anti-hypertensive tablets(No.0);Treatment out-come老年人因为血管僵硬度升高,大动脉顺应性下降以及内皮功能紊乱等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以收缩压升高为特点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传承发展 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

传承发展 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年1丨]第25畚第1期Chin J L)is CoiUml Prev 2021 Jan; 25( 1)•流行病学教学研究•传承发展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詹思延100191北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通信作者:詹思延,E-mail:siyan-zhan@D O!:10.16462/ki.zhjbkz.2021.01.002【摘要】预防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规划教材从1980年面世至今,走过了40年的历程,在几代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更新到第8版,成为流行病学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核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此套教材的编撰过程,对比分析了各版教材的内容,为不断完善本科生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行病学;本科生;预防医学;教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4-3679(2021)01-0008-04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ep the pace with times------Review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pide­miology textbook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ChinaZH AN Si-yanDepartment o 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 f Public H 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 AN S i-ya n, E-m a il:siyan-zhan@【A bstract】It has been 40 years since the publication (>f Epidemiology Textbook ( Edition 1 ) forundergraduates in preventive medicine in 1980 in China. By way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of epidem iologists, the textbook has been updated to the Eighth Edition in 2017. It has become the core ofthe three-dim ensional textbook system of epidemiolog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aimed to review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is set of text­books, and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each edition of the textbook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extbook.【K eyw ords】Epidemiology; Undergraduates ;Preventive medicMne;TextbookFund program: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ucation Committe, Research project in medical ed­ucation(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21 ,25( 1) :8-l 1)2020年C O V I D-19的全球大流行再次把流行病 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推到世人的面前,无论是像 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还是基于各种监测报告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各 种数学模型的疫情预测,以及对各种防控措施的科学 评价,都充分彰显了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骨干学科 和现代医学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概述-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一)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概述-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一)

描述某 种疾病 和具 有某些 特征者 , 例如服用 某种 药物
者, 在不 同人群 、 时间和地 区 中所 占的 比例 , 并从这 两 类群体 数据分析某 种疾病 是否与 服用某种 药物有关 ,
用 多种 流行病 学研 究 方法 确定 药物 与不 良结 局 的关
系。
为进一步确定不 良反应 的原因提供研究线索 。
及其效应 的一 门应用科学 。药物流行病学是在 与药 害 作斗争 的过程 中发展起 来 的 , 主要用 于药 物上 市后研 究 。最初 的研 究 内容 以药物不 良反应 为主 , 近些年 但 来研究领 域不断扩大 , 从不 良反应监测 扩大 到药物警
描述 性研 究 广
分析 性研究
横 断 面 研 究
系列讲座
药物流行病学研 究新 方法概 述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 法系列讲座 ( ) 一
詹 思延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与 卫生统计学系, 北京, 08) 1 03 0
关键词
药 物 流 行 病 学 ; 法 方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 编 号 :6 2—85 (0 9)1—0 5 17 1720 0 0 9—0 4
关注 , 物流行 病学研 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 以彰显 ; 药 与此 同时 , 随着流 行病 学研 究方 法 的进 展 、 人类 基 因
组计划 的完成和计算机 技术 日新 月异 的发展 , 国际上 药物流行病 学的发展 十分迅速 , 不断推 出新 的研 究手
变动原 因的线索 , 一步的分析性研究打下基础 。 为进
中 药 应 与 测 29 第6 第l 5 国 物 用 监 o年 卷 期 9 0
系列讲座
进一步 又发 现棉 籽油 的消耗 量 与不育症 的发生率 成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阐述药品安全定义的内涵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阐述药品安全定义的内涵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阐述药品安全定义的内涵刘佳;詹思延;尚鹏辉;杨祖耀;夏愔愔;吕晓珍;刘继同;江滨;杨莉;邱琼【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年(卷),期】2009(006)005【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我国现阶段药品安全的定义和范畴.方法检索1998~2008年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及网站,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系统综述共纳入290篇文献报告,其中6篇给出了药品安全的定义.结论药品安全可定义为"通过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进行监管所表现出来的消除了外在威胁和内在隐患的综合状态,以及为达到这种状态所必要的供应保障和信息反馈",其内涵可以界定为质量符合标准、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临床无用药差错和可及性四个部分.【总页数】4页(P257-260)【作者】刘佳;詹思延;尚鹏辉;杨祖耀;夏愔愔;吕晓珍;刘继同;江滨;杨莉;邱琼【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1008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4【相关文献】1.我国药品安全定义和范畴的系统综述和定性访谈 [J], 尚鹏辉;江滨;杨莉;邱琼;詹思延;刘佳;夏愔愔;杨祖耀;吕晓珍;张耀文;舒正;黎学海;刘继同2.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内涵阐述 [J], 乔国华;宋均梅3.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义及其内涵 [J], 张洪嘉4.利用定性访谈的方法探讨我国药品安全的涵义 [J], 尚鹏辉;刘佳;刘继同;江滨;杨莉;邱琼;詹思延5.利用真实世界数据的上市后药品安全监测的统计学方法综述 [J], 徐圣;王锴;廖珊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詹思延教授

1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詹思延教授
CONCLUSIONS: Cramp treatment was substantially more likely in the year following introduction of LABAs, 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 or thiazidelike diuretics, and 60.3% of quinine users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cramp) received at least 1 of these medications during a 13-year period.
Statin-associated muscle-related adverse effects: a case series of 354 patients. (Cham S, et al. Pharmacotherapy. 2010 Jun;30(6):541-53.
处方序列分析 (prescription sequence analysis)
“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 其决定因素,以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Last 1988);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 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通过发展和评估风险管理策略,优 化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的效益风险比,达到提高医疗保 健质量的目的”(Hartzema,Tilson,Chan,2008)。
the year following index drug int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quinine starts in the preceding year (adjusted for age and time trends in population prescribing).

药物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药物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药物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詹思延【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45)003【摘要】随着新药不断问世,药物不良反应也相继出现,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促使人们对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加关注。

由于研究的视角从临床拓展到广大的用药人群,药物流行病学这门应用科学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

近年来,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不良反应监测扩大到不良事件监测,进一步发展到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从强调药物利用(drug utility)扩大到研究有益的药物效应,以及药物疗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生命质量评价等。

与此同时,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上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新理论和新方法也不断涌现,现概述如下。

【总页数】4页(P343-346)【作者】詹思延【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5【相关文献】1.深化信息构建(IA)研究完善情报学理论方法--"信息构建(IA)与情报学理论方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周晓英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J], 程逖3.理论自信:中医理论的传承发展——“中医辨证方法与临床高峰论坛”主题报告[J], 张伯礼4.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前社会发展研究的关系——兼谈当前社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视角问题 [J], 范燕宁5.现代管理学理论发展及研究方法探索--评《现代管理学--理论·案例·实训》 [J], 魏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利巴韦林药品信息比较

国内外利巴韦林药品信息比较

国内外利巴韦林药品信息比较王娟;吴涛;詹思延;吴晔;郭晓昕【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06(003)004【摘要】利巴韦林可导致溶血性贫血,存在明显的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并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作用.由于其潜在的巨大风险,有必要规范利巴韦林药品的应用.本研究对国内外利巴韦林药品信息进行详细的比较,发现国外利巴韦林剂型较少,适应证较窄,且有各种详尽不一的药品信息.而我国则作为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并广泛的应用,但药品信息较少,药品说明书简略.药品的毒性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投药与剂量等方面也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建议管理部门及时完善修订药品说明书等,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总页数】4页(P48-51)【作者】王娟;吴涛;詹思延;吴晔;郭晓昕【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8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6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7【相关文献】1.利巴韦林气雾剂与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比较 [J], 李欣;2.利巴韦林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国内外文献分析 [J], 刘颖; 魏春燕; 沈超; 苏娜3.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与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合并HIV感染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比较研究 [J], Andersen J.;Volberding P.;陈云茹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与标准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合并HIV感染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J], Carrat F.;Bani-Sadr F.;Pol S;郝筱倩5.国内外孔子学院研究可视化比较分析——基于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2005—2019) [J], 殷小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概述

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概述

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概述作者:洪英子胡骏来源:《上海医药》2022年第25期通信作者:胡駿,药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目前担任上海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

多年来致力于医药政策与行业分析及药物警戒等领域研究。

在药品、器械和化妆品的政策法规、行政执法和认证检查领域有非常资深的从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担任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药品监管法规和政策专委会委员,《医疗器械蓝皮书》编委,《中国药房》、《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上海医药》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近年承担了部级、局级等行业发展、政策制定、行政监管等课题近20项,参与了多部药械化领域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的立法和修法研究。

摘要:随着审评审批制度的优化,一大批新型抗肿瘤药通过附条件批准程序等“快速通道”拿到批准文件,压缩了上市前大样本量的安全性数据暴露,上市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能确保药物安全性信息得以不断的补充完善,风险管理持续的动态跟进,真正做到把患者的风险获益最优化。

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介绍了国内外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及工作现状,提出了针对品种特性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抗肿瘤药药物警戒持有人医疗机构监管中图分类号:R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22)S2—0116—05引用本文洪英子,胡骏.新型抗肿瘤药的药物警戒体系概述[J].上海医药,2022,43(S2):116—120.Pharmacovigilance system in novel anti-tumor drugsHONG Yingzi,HU Jun(Shanghai Center for Adverse Drug and Medical Device Reaction Monitoring,Shanghai 20004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procedure, a large number of novel anti-tumor drugs obtained the approval documents by "fast pass", which is a conditional approval process. Lack of a large amount of exposed clinical safety data, post-marketing pharmacovigilance is aI vital system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drug safety information,and dynamic approaches to the risk management. Patients can finally benefit from this benefit-risk life-cycle management. Using a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 in novel anti-tumor drugs in EMA, in FDA as well as in China. Besides,some issues are raised according to the dru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anti-tumor drugs;pharmacovigilance;holder;healthcare;regulators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达900万左右。

第三讲:如何报告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

第三讲:如何报告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

第三讲:如何报告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詹思延【摘要】@@ 观察性研究是相对于实验性研究而言的,指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相关特征,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用途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探索和检验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因果关联.【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年(卷),期】2010(005)003【总页数】5页(P223-227)【作者】詹思延【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观察性研究是相对于实验性研究而言的,指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相关特征,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用途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探索和检验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因果关联。

与RCT相比,观察性研究中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不能随机分配研究因素予观察对象,只能靠全面、客观的描述或精心设计的方案对人群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判断,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类研究设计通常容易实施,医学伦理学问题较少,但研究中可能存在多种偏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

因此,在评价任何一个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时,主要的问题是判断观察到的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是否由偏倚、随机误差或混杂所造成。

毫无疑问,清晰透明的研究报告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评价,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此类报告普遍存在不完整和不规范的问题[1,2]。

加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的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是由一个国际性合作小组共同起草,主要目的是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供报告规范,从而改进这类研究报告的质量。

目前STROBE已被百余种杂志的稿约所推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STROBE进行解读。

影响人数在评价人群疾病危险因素中的应用

影响人数在评价人群疾病危险因素中的应用

影响人数在评价人群疾病危险因素中的应用陈延;詹思延【期刊名称】《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年(卷),期】2003(11)6【摘要】与疾病影响人数 (DIN)和人群影响人数 (PIN)一样 ,新近提出的暴露影响人数 (EIN) ,病例影响人数 (CIN)以及暴露病例影响人数 (ECIN) ,都是由需治疗人数(NNT)演变而来的 ,但是与 DIN和 PIN相比 ,这些新指标是针对特定人群的 ,能够用来评价各种危险因素对不同类人群中产生的影响 ,而且结果比较直观 ,容易被卫生决策者、提供者以及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

【总页数】3页(P266-268)【关键词】人群;疾病;影响人数【作者】陈延;詹思延【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7【相关文献】1.在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要特别重视筛查外周动脉疾病——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外周动脉疾病指南解读 [J], 陶军2.二甲双胍应用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相当/意大利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对病死率的预测意义/糖尿病中度增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炎症及抗炎因子表达上调/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应用螺内酯对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 [J],3.内蒙古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与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较 [J], 南蕾;米焱;贾妮亚;李增艳;张艳辉;王彩丽4.疾病影响人数和人群影响人数在人群干预措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延;詹思延5.烟酒是日本人群良性消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来自辐射影响研究基金成人健康研究 [J], Yamada M.;Wong F.L.;Fujiwara S.;徐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大多数品种的研究内容相似 通过代谢来选择相关动物 要求采用啮齿和非啮齿类动物进行试验 通常没有免疫原性 要求进行遗传毒性研究 要求进行代谢研究 要求进行两年的致癌性试验 有仿制品
生物制品
小分子化合物
*
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中药新药及保健食品研发技术服务
谢谢!
*
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 阴性及阳性对照 S9代谢激活 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 空白、溶剂、阳性对照 S9代谢激活 啮齿动物(小鼠)微核试验 阴性及阳性对照
遗传毒性(致突变)研究
生殖毒性研究
*
致癌性研究
创新药
小鼠肿瘤诱发试验
短期致癌试验
TWO
急性毒性研究
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
动物
阴性对照组
给药途径
判断安全范围
*
急性毒性研究
最大无反应剂量 未见反应剂量(NOEL)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AEL):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最小毒性反应剂量 最大耐受量(MTD):Maximal Tolerance Dose 最小致死剂量(MLD):Minimal Lethal Dose 半数致死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
尿液分析指标:9项(非啮齿类)
体温、血压、呼吸、心电图及眼科检查(非啮 齿类)
组织病理学检查
脏器系数:12项
组织病理学检查:30项(非啮齿类33项)
恢复期
*
局部用药特殊毒性研究
刺激性 给药部位的可逆性炎症改变 过敏性(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异常或病理性的 Ⅰ型,快发或速发过敏型,IgE介导 Ⅱ型,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IgG介导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gG、IgM介导 Ⅳ型,迟发型或结核菌素型,T淋巴细胞介导 光敏性 光毒性(光刺激性) 光过敏性(光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溶血性 溶血及红细胞凝聚 免疫性溶血——Ⅱ型和 Ⅲ型过敏反应 非免疫性溶血

詹思延:大数据和主动监测给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脱胎换骨”

詹思延:大数据和主动监测给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脱胎换骨”

20192019年2月第9卷第4期·业界关注·詹思延:大数据和主动监测给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脱胎换骨”文图/《中国医药科学》 费 菲近几年,我国及全球各国药物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主动监测。

对包括中药注射剂在内的所有上市药品,主要采用的药品安全主动监测方法是传统的流行病学专题调查方法,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这些方法固然弥补了被动自发监测报告的局限,但其花费和时效性从监管角度来看都是较差的。

尤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虽有很好的研究设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较大的样本量。

目前大数据的出现恰好为我们研究这些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和事件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日前,在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大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詹思延教授分享了在大数据和药品安全主动监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药品不良反应从被动监测走向主动监管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警戒(PV)的定义是发现、评价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研究活动。

药物警戒前3个阶段为药物研发阶段:第一阶段20~50名健康志愿者收集同步数据,进行临床前动物试验以确定急性毒性、器官损伤、剂量相关性、代谢、动力学和致癌性。

第二阶段150~350名患者,确定安全性和剂量建议;第三阶段250~4000多名不同种患者组确定短期安全性和效验。

之后进入注册批准上市后阶段,进行核准后新药研究以确定特殊安全性问题,主动报告核准后研究,进行风险效益研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发报告系统风险和效益的评价。

而药品上市后临床使用状况与上市前临床试验所限定的使用条件不大相同,上市后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广泛使用情况下药品的安全性,重在发现上市前观察不到的安全性盲点,如新的罕见严重不良反应、迟发的严重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对特殊人群的影响等。

因此,药品在广泛使用情况下,最常出现如肝毒性、肾毒性、心血管毒性、血液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皮肤损害、骨骼和肌肉损害等安全性问题。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六)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六)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六)唐少文;詹思延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年(卷),期】2009(006)006
【摘要】@@ 在药物疗效/安全性评价时,除采用疾病频率的变化、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外,患者自我报告的结局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这些结局包括功能是否正常,解除疼痛的情况,改善身体、心理和社会限制的情况以及功能障碍恢复的情况等.
【总页数】4页(P383-386)
【作者】唐少文;詹思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100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3+5
【相关文献】
1.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概述-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一) [J], 詹思延
2.数据挖掘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出和分析中的应用(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二) [J], 尚鹏辉;詹思延
3.数据挖掘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出和分析中的应用(下)——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三) [J], 尚鹏辉;詹思延
4.病例交叉设计——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五) [J], 杨兴华;詹思延
5.中药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与药物流行病学新方法 [J], 陈文;傅政;王海南;杜文民;贺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仅供参考)药物流行病学在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应用的实例

(仅供参考)药物流行病学在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应用的实例
一定的失访率,估计共计需调查4500人,其中初治涂 阳病人共计3600人,各省900人,复治涂阳病人共计 900人,各省225人。 四省共计52个调查点,其中重庆市10个调查点,吉林、 广西、浙江各14个调查点。 根据各省2006年涂阳病人登记数分布确定各调查点所 需完成调查人数。
因此,深入研究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探索其发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讨论建立统一规范的不良反应识别、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治疗指南等,将具有 极大的公共卫生意义和社会价值。
2008-7-4
20
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
课题背景
针对国家规划提供的抗结核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1.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2008-7-4
对涂阳病人实施统一标准治疗方案 :
•初治涂阳方案: 2H3R3Z3E3/4 H3R3 •复治涂阳方案: 2H3R3Z3S3E 3/6H3R3E3
9
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课题背景
抗结核化学药物在具有很好的杀灭结核菌作用的同时往往可引起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统一标准化疗方案
不住院条件下实施群体化学疗法
化学疗法不仅是治疗措施,也是预防措施,从 流行病学角度是控制结核病传染源的公共卫生 措施
“治愈传染源就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2008-7-4
8
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治疗方案
课题背景
组合板式药
常用的主要基本药物为5种 异烟肼(H) 利福平(R) 吡嗪酰胺(Z) 乙胺丁醇(E) 和链霉素(S)
2005-2007年,肺结核都排在全国甲、乙类法 定报告传染病死亡率排序的首位。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阐述药品安全定义的内涵

利用系统综述方法阐述药品安全定义的内涵
error
and accessibility.
Key words:drug safety;concept;category;analysis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 品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
全现状和分析相关风险因素建立统一的认知基础。
1研究内容和方法
1.1纳入标准 符合研究主题,即文章中提及药品安全概念、范 畴,或对保障药品安全策略和措施的具体内容有描述 的英文和中文文献。

也对我国药品安全状况日益关注。本文采用系统综述
的方法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旨在深入 探讨药品安全的定义和范畴,确定我国当前药品安全
的主要问题,从而为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国的药品安
课题来源:SFDA政策法规司委托立项,中国卫生政策支持项目(编号:CS200802—04 作者简介:刘佳(198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
●■●●●●●一
2.2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描述
2.2.1纳入文献的国家分布纳入文献(共290篇文献) 研究的所属国家和地区为中国139篇(48%),美国72 篇(25%),欧盟t38篇(13%),其他国家为4l篇(14%)。 2.2.2纳入文献的出版年限分布共有270篇文献列 出了发表年份,分布情况见图2。可见近年来对药品 安全的关注程度逐年增加,从2004年开始更为显著。
2000 200l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发表年份

图2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分布
2‘辫29%
翔,%

2.2.3纳入文献的来源分布据文献的来源途径统计 显示,中文数据库50%、英文数据库38%、WHO网站 5%、EDA网站4%、SFDA网站2%、IOM网站1%。 2.2.4纳入文献的类型分布文献类型有研究(25%)、 综述(2l%)、新闻(14%)、政府法规和报告(11%)、评 论(9%)、会议摘要(6%)、项目介绍(5%)和其他(包括 指南、书籍、宣言、访谈、领导讲话等,9%o 2.3药品安全概念和范畴描述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成立
沈志凌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卷),期】2013()10
【摘要】2013年9月2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

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评价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药监局、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总页数】1页(P49-49)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安全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市;药品不良反应;华中科技大学;评价中心
【作者】沈志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如何通过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实现药品风险管理 [J], 陈易新
2.如何通过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实现药品风险管理 [J], 牛国玲
3.真实世界数据在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中的伦理风险 [J], 刘玉强;乔瑞;卓琳;孟若谷;孙凤;詹思延
4.北京大学医学部肾脏疾病大数据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J], 杨超
5.北京大学医学部关于成立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的决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HODS:
Linked health care databases containing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Dec 1, 2000, to Nov 30, 2008) about 4.2 million residents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were evaluated using sequence symmetry analysis to determine in adults 50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安全性评价
对ADE/ADR发生率和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药品风 险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数据库挖掘和安全信号的检出和分析,做到快速发现用药 人群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人群安全;
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与实用化,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与 用药人群数据库的建立。
药物有效性评价 药物利用研究 药物经济学评价
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armacoepidemiology,ISPE)于 1989年正式成立。
我国也于1995年成立了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 病学分会。
药物流行病学 pharmacoepidemiology
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 用的规律和机理,主要任务是评价药物 在人体内的安全有效性。
假设:某种药物A怀疑会引起不良事件, 而不良事件本身需接受药物B 治疗。
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查到所有应用药物A的患者。
在所有用药物A的患者中, 再识别出使用药物A过程中所有用了药物B 的患者并对其计数。
如果药物A不会引起需药物B治疗的不良事件的假设无效时, 使用药 物B人数应和与总观察期相关的药物A的使用期成正比。
Epidemiology: 研究疾病和健康在人群 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药 物则是影响疾病和健康分布的重要因素 之一。
药物流行病学 pharmacoepidemiology
“药物流行病学就是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 究药物在人群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利用”( Porta和Hartzema,1987);
扩展方法:处方序列对称分析(prescription sequence symmetry analysis)
Nocturnal leg cramps and prescription use that precedes them: a sequence symmetry analysis
BACKGROUND:
回顾性 (历史性) 收集暴露资料
Odds Ratio (OR)= a * d b* c
解释:
OR > 1 ~ 危险因素? OR < 1 ~ 保护因素?
years or older whether new quinine prescriptions (initiations of cramp
treatment) increase in the year following diuretic, statin, or LABA starts. The statistic of interest was the sequence ratio: the number of quinine starts in
The use of diuretics, statins, and inhaled long-acting β2-agonists (LABAs) is linked to muscle cramps but largely by anecdotal evidence. This study sought population-level data to better evaluate these associations.
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提纲
概述 研究方法 设计原则
上市前临床试验
看到的: •大部分药理作用 •A型不良反应,部分B型ADR •个体药代动力学指标 •单纯适应症的药效
看不到的: •人群使用 •人群疗效 •生命质量 •合并症,并发症 •药物经济学 •新适应症 •新ADR,尤其C型 •合并用药 •长期使用的效果及ADR.
比值失衡测量法
信号的挖掘
可疑事件
所有其他事件
可疑药物
A
B
所有其他药物 C
D
• 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 ROR)=AD/BC
荷兰
• 比例报告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A/(A+C)]/[B/(B+D)]
英国
• 信息成分(information component,IC) 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 神经网络模型(BCPNN)--WHO
RESULTS: Adjusted sequence ratios (95% CIs) for the 3 drug classes were 1.47 (1.33-1.63) for diuretics, 2.12 (1.61-2.78) for potassium sparing, 1.48 (1.29-1.68) for thiazidelike, 1.20 (1.00-1.44 ) for loop. 1.16 (1.04-1.29) for statins, 2.42 (2.02-2.89) for LABAs. 2.17 (1.56-3.02) for LABAs alone 2.55 (2.06-3.12) for LABAs-corticosteroids.
Signal detection of rosuvastatin compared to other statins: data-mining study using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claims database.
(Choi NK, et al.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10 Mar;19(3):238-46.)
• 报告比值比(ROR)=
(41*591958)/(754*14)=2299
PRR或ROR >10提示高度 相关
Chi-Square(1df)=22187,P=0.0000 数据来源:UK Yellow Card database
安全性信号的检验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
用于产生假设
用于检验假设
不同研究方法 在寻找医学证据体系中的价值辨析
•研究方法本身并无严格的高下之分,应根据临床问题选择最合适的设计类型。 •医学科研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证据水平不但与研究类型本身有关,也与研究的各个环节是否实施良好有关。
中华内科杂志2010年12月第49卷第1112期
the year following index drug int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quinine starts in the preceding year (adjusted for age and time trends in population prescribing).
发现安全性信号
病例报告
药物上市后引起罕见的不 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 (DID)的初次报道多来 自医生的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没有对照组,不 能进行因果关系的确定。
一旦对某种药物的怀疑被 公布,常引起医生和病人 的过度报告,导致偏性结 论。
BMJ 2006;332:335-9.
病例系列研究(Case Series)
主要用途(1)
1. 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量化 已知ADR发生率或是有效效益的频率
(1)精确度更高; (2)了解药物对特殊的人群组的作用; (3)研究并发疾病和合并用药的影响; (4)比较并评价新药是否更优于其它常用药物。
主要用途(2)
2. 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1)发现罕见的或迟发的不良反应,并用流行病 学的方法和推理加以验证;
(2)了解人群中药物利用的情况; (3)卫生经济学评价。
3. 总体贡献
(1)确保用药安全 (2)履行伦理和法律的义务
常用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原始研究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病 例
病例报告,病例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队 列
列 生态学研究


研 究

监测
实验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 验
二次研究
Meta-分析 系统综述 非系统综述 评论 指南 决策分析 经济学分析
•Garrison SR,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12 Jan 23;172(2):120-6.
生态学研究
信号的挖掘
数据库挖掘的技术与方法
比值失衡测量法 (Measures of Disproportionality) 预测模型法(Predictive Modeling) 聚类分析法(Clustering or Database Segmentation)
Statin-associated muscle-related adverse effects: a case series of 354 patients. (Cham S, et al. Pharmacotherapy. 2010 Jun;30(6):541-53.
处方序列分析 (prescription sequence analysis)
“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 其决定因素,以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Last 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