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中医药领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学校积极落实与安排项目研究组织实施,协助本单位项目参与课 题组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协调与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关系,协助管理与发放 项目经费,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本单位课题组所承担的项目研究工 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优秀科研人员。学校课题组承担了本项目的统计分 析工作,主要贡献如下:(1)参与构建了项目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制定了 统一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管理规范。同时,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供 各课题组上传应提供的原始实验数据,管理数据。(2)紧紧围绕“973”项目的 核心立论依据,将统计模式识别与网络生物学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参与构建了中 药药性特征标记统计模式识别与整体药性统计推断网络的模型。(3)通过建立
项目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在中国海洋大学、解放军 302 医院、山 东宏济堂制药集团等 10 余家单位推广应用。发表论文 131 篇,SCI/EI 收录 21 篇。 培养泰山学者、龙江学者 3 名,形成 3 个高水平创新团队。陈凯先院士、管华诗 院士等组成的验收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现代中药 研究开发和有效扩充中药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深入研究中医复杂 体系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方法学依据和借鉴,在解决行业领域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 重要突破。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 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软件著 中药药性数据管理与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作权
发明专 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
利
授权号 2011SR073752 ZL200810016890.X
发明专 大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 利
ZL200810016889.7
商庆新,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性效评价方法界定了活血祛瘀中药寒 热药性属性“性效谱”,证实了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性。
王鹏,副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参与构建基于中药本体的药性概念体系, 参与建立基于性状、经验、成分和药效的寒热药性统计模式识别模型。
薛付忠,教授,山东大学。建立了适宜化学谱图数据分析的统计模式识别模 型、参与建立基于性状、经验、成分和药效的寒热药性统计模式识别模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积极协调与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关系,对项目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与安排项目研究组织实施,协助本单位项目参与课题组 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协助管理与发放项目经费,为本单位课题组所承担的项 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优秀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贡献 如下:(1)首次结合代谢组学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性效关联性, 从代谢物组成分和含量的经时变化发现中药性味与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2) 基于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基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 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采用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确定药性 作用过程、机制、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3)并用寒热中药对比干预的方法, 系统研究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和性效作用相关机制,从而诠释中药性味实质及其 与功效的内在联系。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中医药领域。
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寒热药性理论综合 性强,加之未有符合中医思维的解析方法,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领域的突出难点, 一直鲜有突破,临床指导作用被边缘化。本项目围绕“寒热药性的科学表征与客 观评价”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技术方法,通过文献和实验研究,揭示传统 药性理论的发生构建原理,创立寒热药性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发现寒热药性的 物质基础组合规律和生物效应表达规律,全面阐释了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构建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与评价体系。项目得到国家 973 计划、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系列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黑龙江 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
韩冰冰,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构建反映中医辨证特色的实验动物 寒热效应评价体系,参与运用基因芯片技术阐释寒、热中药药药性-药效关系产生 的分子机制。
卢芳,副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参与从代谢物组成分和含量的经时变
化发现中药性味与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系统研究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和 性效作用相关机制,从而诠释中药性味实质及其与功效的内在联系。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王振国,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创性地提出建立符合中医原创思维的药 性表征和评价方法学体系;带领项目组构建基于中药本体的药性概念体系,创立 中药药性表征和评价体系,设计“中药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王世军,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研制发明专利“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 “大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建立反映中医辨证特色的实验动物寒热效应评价体 系,负责药性生物效应实验,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寒热性的分子机制。
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林,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建立反映中医辨证特色的实验动物寒 热效应评价体系,参与创建中药寒热药性特征物质组群(CHMP-markers)药效实 验验证方法,参与药性生物效应实验。
张永清,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负责中药性状要素表征体系的构建,参与 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实验的设计和研究。2008 年 12 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项,娑罗子、红花等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排名第 四。
付先军,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提出中药性构关系研究思路,建立基于 分子结构描述符的植物类中药药性表征方法。
周洪雷,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 61 种植物药 NMR、IR、UV、HPLC、HPCE、 GC、GC-MS 等多元谱学分析,揭示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间的关联关系及其表征规 律。
容蓉,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采用现代统计模式识别技术,提取附子、黄 连、吴茱萸药性物质特征组群,证实了寒热药性多元谱学分析方法和统计模式识 别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成分要素(多维多息图谱标记)与药性之间的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实现了中药药性 的特征信息的识别,并可利用药性特征标记评估已知药性药物的特征和预测未知 药物的药性。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培养了数名学术骨 干和硕博士研究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积极落实所承担的项目研究任务,协助参研人员组织 科研实施各项工作,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协调与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关系, 协助配套经费落实与课题经费管理,保证科研资金的合理使用;对研究工作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本单位课题组所承担的项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 境。学校课题组承担了本项目的药性研究方法学和药性传统表征要素体系构建与 评价研究工作,主要贡献:(1)提供了对该项目成果的试用反馈,为该项目后 期研究的完善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2)参与药性理论文献研究,提 出了传统寒热药性理论发生构建原理,建立了寒热药性理论研究的总体方法学框 架。(3)确定了 72 个对中药寒热药性识别贡献较大的基原性状预测变量,建立 了植物类中药性状-寒热药性系统评价与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实现了依据植物类 中药性状对其寒热药性进行系统评价和药性识别。并就以上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 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培养了数名学术骨干。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取得的“基于全成分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多元谱学综合分析技术”、“分 子标记法检测中药药性物质基础技术”,“中药寒热药性表征体系构建技术”, “中药药性数据管理与寒热药性识别技术”,“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大 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等先进方法和技术已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药科 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 863 计划项目“海洋 传统药源生物资源开发利用”,2013AA093001)等多家单位进行推广应用,已经 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上单位运用本成果技术方法,进 行了中药寒热药性、中药的道地性、方剂疗效评价以及海洋中药新资源等研究, 完善了中药新药有效成分研究与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提高了中药新药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评价水平,并推动了中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应用单位一致,认为本项目 研究成果中形成的系列方法和技术成熟、稳定、重现性好,与中医药特点吻合性 强,与临床实际吻合度高。
主要科技创新:
①首次揭示了药性理论的发生构建原理,提出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的新概 念,构建了基于中药本体的药性理论体系。突破了“入腹知性”的药性传统认知 方式,是对传统药性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为寒热药性的科学表征和系统评价 提供了理论指导。②从全成分、多层面阐释寒热药性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组合规 律。突破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技术瓶颈,创建多元谱学分析方法,建立 61 种植物中 药 NMR、IR、UV、HPLC、HPCE、GC、GC-MS 等多元谱学分析的药性识别函数,从全 成分、多层面阐释寒热药性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组合规律,发现、提取并验证了 中药寒热药性特征物质组群(CHMP-markers),发现了分子能量状态、脂水分配系 数、氢键供体数目等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性强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开创了药性物 质基础研究新模式。③发明基于动物行为学的寒热征象辨识方法和检测设备,构 建中医特色的寒热效应评价体系,准确阐释寒热药性效应及机制。获 2 项国家发 明专利,解决了制约寒热症候辨识的关键技术问题;发现了代谢相关基因、氧化 还原酶相关基因与热性中药相关,应答刺激、廿碳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代谢及细 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寒性中药密切相关;发现了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特征性 生物标志物,确定了其代谢标志物的代谢途径及动态变化规律,准确阐释寒热药 性生物机制,为中西医结合药性效应研究提供了范例。④首创中药药性“四维” 表征体系及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本原药性(基原性状、物质成分)和效应药性 (临床效应、生物功效)四个维度的寒热药性分析评价体系,创制“中药寒热药 性智能识别系统”,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完成了药性从主观经验判断向系 统客观评价的跨越,实现了对传统药性的科学认知、系统评价与推广应用,属原 始创新,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峰,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创性地提出设计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多元谱 学分析方法,参与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参与寒热药性统计模式 识别模型的构建和评价,参与设计“中药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刘树民,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结合代谢组学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方法研究中药性效关联性,从代谢物组成分和含量的经时变化发现中药性味与疗 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基于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基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 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周扬,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原理和构建 模式,提出了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的新概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总体负责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和 总结。为确保项目研究按计划实施和高水平完成和投入应用,在项目组织管理方 面,由分管科技副校长领导,成立了国家 973 项目管理办公室,科技处处长担任 项目办公室主任,指导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项目相关文件及研究工作材料 的整理与归档,落实与安排项目研究组织实施,管理与发放项目经费,对项目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相关研究问题的研讨及评估、验收等,提供良好的工 作环境,配备优秀科研人员。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首次揭示了药性理论 的发生构建原理,提出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的新概念,构建了基于中药本体的药 性理论体系。(2)从全成分、多层面阐释寒热药性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组合规 律,开创了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新模式。(3)发明基于动物行为学的寒热征象辨 识方法和检测设备,构建中医特色的寒热效应评价体系,准确阐释寒热药性效应 及机制。获 2 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中西医结合药性效应研究提供了范例。(4) 建立了基于本原药性(基原性状、物质成分)和效应药性(临床效应、生物功效) 四个维度的寒热药性分析评价体系,创制“中药寒热药性智能识别系统”,获国 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就以上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 文,其中 SCI/EI11 篇,培养了 3 支高水平的药性创新研究团队和博士后、硕博 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
项目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在中国海洋大学、解放军 302 医院、山 东宏济堂制药集团等 10 余家单位推广应用。发表论文 131 篇,SCI/EI 收录 21 篇。 培养泰山学者、龙江学者 3 名,形成 3 个高水平创新团队。陈凯先院士、管华诗 院士等组成的验收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现代中药 研究开发和有效扩充中药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深入研究中医复杂 体系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方法学依据和借鉴,在解决行业领域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 重要突破。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 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软件著 中药药性数据管理与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作权
发明专 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
利
授权号 2011SR073752 ZL200810016890.X
发明专 大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 利
ZL200810016889.7
商庆新,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性效评价方法界定了活血祛瘀中药寒 热药性属性“性效谱”,证实了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性。
王鹏,副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参与构建基于中药本体的药性概念体系, 参与建立基于性状、经验、成分和药效的寒热药性统计模式识别模型。
薛付忠,教授,山东大学。建立了适宜化学谱图数据分析的统计模式识别模 型、参与建立基于性状、经验、成分和药效的寒热药性统计模式识别模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积极协调与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关系,对项目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与安排项目研究组织实施,协助本单位项目参与课题组 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协助管理与发放项目经费,为本单位课题组所承担的项 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优秀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贡献 如下:(1)首次结合代谢组学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性效关联性, 从代谢物组成分和含量的经时变化发现中药性味与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2) 基于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基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 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采用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确定药性 作用过程、机制、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3)并用寒热中药对比干预的方法, 系统研究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和性效作用相关机制,从而诠释中药性味实质及其 与功效的内在联系。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中医药领域。
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寒热药性理论综合 性强,加之未有符合中医思维的解析方法,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领域的突出难点, 一直鲜有突破,临床指导作用被边缘化。本项目围绕“寒热药性的科学表征与客 观评价”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技术方法,通过文献和实验研究,揭示传统 药性理论的发生构建原理,创立寒热药性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发现寒热药性的 物质基础组合规律和生物效应表达规律,全面阐释了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构建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与评价体系。项目得到国家 973 计划、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系列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黑龙江 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
韩冰冰,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构建反映中医辨证特色的实验动物 寒热效应评价体系,参与运用基因芯片技术阐释寒、热中药药药性-药效关系产生 的分子机制。
卢芳,副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参与从代谢物组成分和含量的经时变
化发现中药性味与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系统研究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和 性效作用相关机制,从而诠释中药性味实质及其与功效的内在联系。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王振国,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创性地提出建立符合中医原创思维的药 性表征和评价方法学体系;带领项目组构建基于中药本体的药性概念体系,创立 中药药性表征和评价体系,设计“中药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王世军,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研制发明专利“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 “大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建立反映中医辨证特色的实验动物寒热效应评价体 系,负责药性生物效应实验,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寒热性的分子机制。
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林,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建立反映中医辨证特色的实验动物寒 热效应评价体系,参与创建中药寒热药性特征物质组群(CHMP-markers)药效实 验验证方法,参与药性生物效应实验。
张永清,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负责中药性状要素表征体系的构建,参与 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实验的设计和研究。2008 年 12 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项,娑罗子、红花等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排名第 四。
付先军,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提出中药性构关系研究思路,建立基于 分子结构描述符的植物类中药药性表征方法。
周洪雷,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 61 种植物药 NMR、IR、UV、HPLC、HPCE、 GC、GC-MS 等多元谱学分析,揭示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间的关联关系及其表征规 律。
容蓉,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采用现代统计模式识别技术,提取附子、黄 连、吴茱萸药性物质特征组群,证实了寒热药性多元谱学分析方法和统计模式识 别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成分要素(多维多息图谱标记)与药性之间的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实现了中药药性 的特征信息的识别,并可利用药性特征标记评估已知药性药物的特征和预测未知 药物的药性。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培养了数名学术骨 干和硕博士研究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积极落实所承担的项目研究任务,协助参研人员组织 科研实施各项工作,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协调与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关系, 协助配套经费落实与课题经费管理,保证科研资金的合理使用;对研究工作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本单位课题组所承担的项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 境。学校课题组承担了本项目的药性研究方法学和药性传统表征要素体系构建与 评价研究工作,主要贡献:(1)提供了对该项目成果的试用反馈,为该项目后 期研究的完善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2)参与药性理论文献研究,提 出了传统寒热药性理论发生构建原理,建立了寒热药性理论研究的总体方法学框 架。(3)确定了 72 个对中药寒热药性识别贡献较大的基原性状预测变量,建立 了植物类中药性状-寒热药性系统评价与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实现了依据植物类 中药性状对其寒热药性进行系统评价和药性识别。并就以上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 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培养了数名学术骨干。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取得的“基于全成分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多元谱学综合分析技术”、“分 子标记法检测中药药性物质基础技术”,“中药寒热药性表征体系构建技术”, “中药药性数据管理与寒热药性识别技术”,“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大 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等先进方法和技术已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药科 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 863 计划项目“海洋 传统药源生物资源开发利用”,2013AA093001)等多家单位进行推广应用,已经 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上单位运用本成果技术方法,进 行了中药寒热药性、中药的道地性、方剂疗效评价以及海洋中药新资源等研究, 完善了中药新药有效成分研究与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提高了中药新药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评价水平,并推动了中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应用单位一致,认为本项目 研究成果中形成的系列方法和技术成熟、稳定、重现性好,与中医药特点吻合性 强,与临床实际吻合度高。
主要科技创新:
①首次揭示了药性理论的发生构建原理,提出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的新概 念,构建了基于中药本体的药性理论体系。突破了“入腹知性”的药性传统认知 方式,是对传统药性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为寒热药性的科学表征和系统评价 提供了理论指导。②从全成分、多层面阐释寒热药性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组合规 律。突破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技术瓶颈,创建多元谱学分析方法,建立 61 种植物中 药 NMR、IR、UV、HPLC、HPCE、GC、GC-MS 等多元谱学分析的药性识别函数,从全 成分、多层面阐释寒热药性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组合规律,发现、提取并验证了 中药寒热药性特征物质组群(CHMP-markers),发现了分子能量状态、脂水分配系 数、氢键供体数目等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性强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开创了药性物 质基础研究新模式。③发明基于动物行为学的寒热征象辨识方法和检测设备,构 建中医特色的寒热效应评价体系,准确阐释寒热药性效应及机制。获 2 项国家发 明专利,解决了制约寒热症候辨识的关键技术问题;发现了代谢相关基因、氧化 还原酶相关基因与热性中药相关,应答刺激、廿碳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代谢及细 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寒性中药密切相关;发现了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特征性 生物标志物,确定了其代谢标志物的代谢途径及动态变化规律,准确阐释寒热药 性生物机制,为中西医结合药性效应研究提供了范例。④首创中药药性“四维” 表征体系及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本原药性(基原性状、物质成分)和效应药性 (临床效应、生物功效)四个维度的寒热药性分析评价体系,创制“中药寒热药 性智能识别系统”,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完成了药性从主观经验判断向系 统客观评价的跨越,实现了对传统药性的科学认知、系统评价与推广应用,属原 始创新,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峰,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创性地提出设计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多元谱 学分析方法,参与中药药性物质基础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参与寒热药性统计模式 识别模型的构建和评价,参与设计“中药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刘树民,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结合代谢组学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方法研究中药性效关联性,从代谢物组成分和含量的经时变化发现中药性味与疗 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基于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基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 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周扬,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参与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原理和构建 模式,提出了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的新概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总体负责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和 总结。为确保项目研究按计划实施和高水平完成和投入应用,在项目组织管理方 面,由分管科技副校长领导,成立了国家 973 项目管理办公室,科技处处长担任 项目办公室主任,指导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项目相关文件及研究工作材料 的整理与归档,落实与安排项目研究组织实施,管理与发放项目经费,对项目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相关研究问题的研讨及评估、验收等,提供良好的工 作环境,配备优秀科研人员。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首次揭示了药性理论 的发生构建原理,提出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的新概念,构建了基于中药本体的药 性理论体系。(2)从全成分、多层面阐释寒热药性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组合规 律,开创了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新模式。(3)发明基于动物行为学的寒热征象辨 识方法和检测设备,构建中医特色的寒热效应评价体系,准确阐释寒热药性效应 及机制。获 2 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中西医结合药性效应研究提供了范例。(4) 建立了基于本原药性(基原性状、物质成分)和效应药性(临床效应、生物功效) 四个维度的寒热药性分析评价体系,创制“中药寒热药性智能识别系统”,获国 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就以上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 文,其中 SCI/EI11 篇,培养了 3 支高水平的药性创新研究团队和博士后、硕博 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