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课程设计拨叉设计及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
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831008)的详细精确步骤如下:
1. 工艺设计:
a. 确定加工零件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b. 分析零件的几何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顺序和工艺路线。

c. 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

d. 设计车床拨叉的形状和尺寸,确保能够稳定夹持工件并
进行加工。

2. 夹具设计:
a. 根据工艺要求和工件的几何形状,确定夹具的类型和结构。

b. 设计夹具的夹持面和定位面,确保工件能够稳定夹持和
定位。

c. 设计夹具的夹持力和夹持方式,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过程
中的力和振动要求。

d. 设计夹具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式,确保夹具能够牢固地
固定在车床上。

3. 制造夹具:
a. 根据夹具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造。

b. 使用机械加工设备,如铣床、钻床等,加工夹具的各个部件。

c. 进行夹具的装配和调试,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加工要求。

4. 调试和优化:
a. 将夹具安装在CA6140车床上,进行调试和测试。

b. 根据加工结果和实际情况,对夹具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总结: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夹具设计、制造夹具以及调试和优化等步骤。

通过精确的设计和制造,能够确保夹具能够稳定夹持工件并满足加工要求。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夹具设计课程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目录序言 (2)第1章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1.1零件的作用 (3)1。

2拨叉的技术要求 (3)1。

3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4)1.4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4)第2章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5)2。

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5)2.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和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6)第3章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7)3.1定位基准的选择 (7)3。

2各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7)3.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第4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11)第5章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5)第6章夹具设计 (22)设计心得.......................................................................................................... .25参考文献 (26)序言《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结合金工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中等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我本次设计的是CA6140机床的拨叉831006,通过这个设计让我直观地了解了拨叉831006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了解这些尤为重要的是巩固综合了大学三年以来学习的专业课知识,温故知新。

通过课程设计我增强了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构造能力,提前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

在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中每个环节毛坯的设计,夹具的方案一次次的修改成最后的方案无不是我日思夜想的成果,对于方案抱有严谨挑剔的态度这个是我在设计中的最大的收获,也是不断地改进设计优化方案的最大动力。

拨叉1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拨叉1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拨叉1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拨叉1夹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拨叉1夹具设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3. 学生能够了解拨叉1夹具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其对夹具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拨叉1夹具的二维和三维设计。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拨叉1夹具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实用性。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拨叉1夹具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专业的热爱,提高职业素养。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CAD软件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拨叉1夹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拨叉1夹具的基本原理:讲解拨叉1夹具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夹具的分类及结构特点》2. 拨叉1夹具设计方法:学习拨叉1夹具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公式及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拨叉夹具设计基本方法》3. 拨叉1夹具的材料与加工工艺:分析拨叉1夹具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夹具材料及加工工艺》4. CAD软件在拨叉1夹具设计中的应用:运用CAD软件完成拨叉1夹具的二维和三维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CAD软件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5. 拨叉1夹具的优化设计:针对实际需求,对拨叉1夹具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性能和实用性。

拨叉夹具的课程设计

拨叉夹具的课程设计

拨叉夹具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拨叉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掌握拨叉夹具的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3. 了解拨叉夹具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安装和调整拨叉夹具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拨叉夹具进行机械加工操作的熟练度;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拨叉夹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对机械加工操作的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享、交流、协作;3. 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学科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拨叉夹具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拨叉夹具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拨叉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介绍拨叉夹具的组成部分,包括拨叉、底座、夹具主体等,分析各部分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2. 拨叉夹具的安装与调整:详细讲解拨叉夹具的安装步骤,强调注意事项;介绍调整方法,确保加工精度。

3. 拨叉夹具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拨叉夹具进行机械加工,包括装夹、定位、加工等环节。

4. 拨叉夹具的维护与保养:介绍拨叉夹具的日常维护方法和保养技巧,提高使用寿命。

5. 拨叉夹具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加工中拨叉夹具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关联:1. 《机械加工基础》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2. 《机械加工工艺》第五章:机床夹具及其应用;3. 《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章:机床夹具的分类与结构。

拨叉的工艺过程毕业设计及专用铣床夹具设计

拨叉的工艺过程毕业设计及专用铣床夹具设计

优秀设计拨叉的工艺过程设计及专用铣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三级锥销孔装配时做配合用目录一、拨叉的分析 (2)1.拨叉的用途 (2)2.拨叉的技术要求 (2)3.拨叉的工艺性 (2)4.拨叉的生产类型 (2)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选择毛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3)3.毛坯锻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拟定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位基准的选择 (4)2.各表面的加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计算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5)工序05——粗铣拨叉叉爪内侧面 (5)1.确定加工余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拨叉(831008)的加工工艺及钻20孔的夹具设计

拨叉(831008)的加工工艺及钻20孔的夹具设计

拨叉(831008)的加工工艺及钻20孔的夹具设计本文描述了CA6140车床拨叉(型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0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首先介绍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个人的期望。

然后对零件进行了分析, 包括零件的作用和材料特性, 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接着设计了工艺规程, 包括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基面的选择。

最后介绍了钻床夹具的设计和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在零件的分析部分, 对拨叉的作用和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提出了加工表面位置精度要求。

在工艺规程设计部分, 选择了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并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在钻床夹具设计部分, 设计了一种可靠的夹具, 并提供了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1.粗、精加工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准。

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 我们以粗加工后的上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2.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我们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 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 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我们选择以下工艺路线方案:1.粗、精铣Φ32的上端面, 以Φ32的外圆面为粗基准, 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2.钻、扩、铰、精铰Φ20孔, 以Φ32的上端面为基准, 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3.粗、精铣Φ32和Φ72的下端面, 以Φ32的内圆面为基准。

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4.粗、精铣Φ72的上端面, 以Φ32的下端面为基准。

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5.铣断, 采用X60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6.粗、精镗Φ50孔, 以Φ32的下端面为基准;7.钻Φ4通孔, 钻M6孔;8.用三面刃铣刀铣斜槽面;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针对“CA6140车床拨叉”零件材料为HT200, 硬度200HBW, 毛坯重量1.2KG, 生产类型大中批量, 铸造毛坯的情况, 我们需要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课程设计: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70
H
3.0 孔,降一级,单侧加工
3、画零件毛坯图(图附后)
四、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一)选择定位基准 (1)、选择粗基准 为了方便装夹,以及依据以不加工表面为基准和毛坯表 面质量较好者为基准的原则,选底端面为粗基准。 (2)、选择精基准 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统一的基准有利于保证零件 的精度。多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所以选择小头孔轴线和底面为精基 准。 (二)制订工艺过程 1、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查表 15-32、 15-33、15-34),选择加工方法: (1)、上端面 T1:粗铣(R6.3)——精铣(R3.2) (2)、上端面 T2:粗铣(R6.3)——精铣(R3.2) (3)、底端面 T3:粗铣(R6.3)——精铣(R3.2) (4)、切断面 T4:粗铣(R6.2) (5)、小端头孔 D1:扩孔(R6.3、IT10)——铰孔(R1.6、IT7)
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 2、该零件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零件上端面及孔φ50H13 的上下端面与孔φ22H7 的垂直度公差等级为
9-10 级。表面粗糙度为 Ra≤3.2um。加工时应以上端面与孔φ22H7 的内表面为基 准。又由于上端面须加工,根据“基准先行”的规则,故应先加工上端面,再加 工孔φ22H7,最后加工孔φ50H13 的上下端面。
1
表面 基本尺 加工余 加工余 代号 寸(mm) 量等级 量(mm)
说明
T1
40
H
3.5 顶面,降一级,单侧加工
T2
70
H
3.0
顶面,单侧加工
T3
70
H
3.0
底面,单侧加工
D1

拨叉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拨叉设计及夹具设计

拨叉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拨叉设计及夹具设计

十字头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详细拨叉的建模与加工仿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设计题目: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夹具设计课题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2.零件毛配图一张3.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工艺卡片若干份4.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一张5.法兰盘设计说明书一份目录目录 (1)摘要 (2)1.绪论 (3)1.1课题背景及意义 (5)1.2CA6140型普通车床简介 (6)1.3夹具的发展趋势 (7)1.4拨叉的加工工艺 (8)1.5小结…………………………………………………………2.拨叉C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8)2.1零件的分析 (9)2.1.1零件的作用………………………………………………2.2确定生产类型 (9)2.3确定毛坯 (9)2.3.1确定毛坯种类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2.3.3绘制铸件零件图2.4工艺工程设计 (10)2.4.1选择定位基准2.4.2制定工艺路线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尺寸 (10)2.6小结3.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10)3.1铣床夹具 (11)3.11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1)3.12铣床夹具设计要点 (11)3.2夹紧装置 (12)3.2.1夹紧装置的组成 (12)3.2.2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12)3.2.3夹紧力的作用点及其方向3.2.4基本夹具结构3.3夹具的设计3.4.1定位基准的选择3.4.2制定夹具方案3.4.3夹具元件的选择3.4.4定位元件的选择3.5小结4.结论 (13)5.致谢 (13)6.参考文献 (14)一.拨叉的三维建模采用SolidWorks2008完成拨叉的三维建模的过程如下:1.绘制圆柱首先,选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以原点为圆心绘制直径为 的圆,如图1所示。

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mm40凸体/基体”,输入拉伸长度为85mm,如图2所示。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1.材料准备:选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加工,一般选择高强度耐磨的合金钢或不锈钢。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例如,车削底面、圆面和孔等。

3.设计夹具: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合适的夹具,确保工件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4.组织备料:按照工艺路线,将所需的原材料准备好,并进行必要的切断、锯切等预处理。

5.装夹工件:使用夹具将工件牢固地固定在加工台上,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或晃动。

6.加工操作:根据工艺路线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例如车削、钻孔、镗孔等,使用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7.加工精度控制:通过调整加工参数、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控制加工精度,保证加工尺寸和精度要求。

8.表面处理: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例如研磨、抛光、镀铬等,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和耐磨性。

9.检验: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检查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等,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10.包装出厂:检验合格的零件进行包装,标明零件名称、规格和质量等信息,方便运输和使用。

二、CA6140车床拨叉的夹具设计夹具设计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加工台上的关键。

下面是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1.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夹具结构,确保工件能够被牢固地夹持住。

2.夹具的稳定性:夹具的设计要能够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或移位,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3.夹具的刚性:夹具要具备足够的刚性,防止在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影响加工质量。

4.夹具的操作性:夹具的设计要便于操作,方便工人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以下是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的一种常见方案:1.底座设计:设计底座用于固定夹具在车床上,底座应采用稳定的结构,并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车床上。

2.卡盘设计:使用卡盘夹持工件,卡盘可以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并通过螺栓或夹紧机构固定。

毕业设计说明书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设计任务本设计的任务是针对一种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1.分析拨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确定拨叉的材料、尺寸和加工精度要求。

3.设计拨叉加工的工艺流程,确定每道工序所需加工设备和工具。

4.设计适合拨叉加工的夹具,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二、拨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拨叉是变速器中的一种传动部件,主要起到连接两个齿轮之间的转动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轴承轮对拨叉的轴心线产生一个压力,使得拨叉能够沿着轴心线运动,连接齿轮并实现传动。

拨叉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结构,无接头。

2.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轴孔与轴承轮的匹配精度。

3.材料选用要求高强度、高硬度以及良好的耐疲劳性。

4.表面质量要求高,特别是轴孔的表面粗糙度和直线度要求较高。

5.生产批量大,成本控制能力要求强。

三、确定拨叉的材料、尺寸和加工精度要求1.材料选用根据拨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应选用高强度、高硬度以及耐疲劳性良好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 20CrMnTi、42CrMo、45# 钢等,其中,20CrMnTi 是同时满足强度、硬度和韧性要求的理想材料。

2.尺寸和加工精度要求拨叉的轴孔和轴承轮是关键部位,其匹配精度应达到 IT6 级别,轴孔表面粗糙度≤ Ra0.4μm,轴孔中心线垂直度≤ 0.05mm,轴孔中心线与轴承轮的轴心线平行度≤0.08mm。

此外,整体尺寸公差应控制在±0.03mm 以内。

四、拨叉加工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工具针对拨叉的结构特点和加工精度要求,可设计以下的加工流程:1.铣削面采用立式铣床进行加工,分两次进行铣削。

先将工件安装在夹具上,进行端面精加工,保证铣削面的平行度和面质量。

然后再进行一次常规铣削,使铣削面的粗糙度达到要求。

2.车削轴孔采用车床进行加工。

在结合具有稳定性的夹具上进行定位,以保证轴孔的精度和平行度。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第一章零件工艺性分析 0第二章生产纲领计算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0第三章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0第四章拟定工艺路线 (1)4.1定位基准确定 (1)4.2各表面加工方案确定 (1)4.3工序安排 (1)第五章计算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3)5.1粗铣,半精铣,精铣右端面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 (3)5.2粗铣,半精铣,精铣左端面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 (3)5.3Φ20孔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 (4)5.4拨叉脚内表面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 (4)5.5Φ5销孔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 (5)第六章各工序机床、刀具、量具、夹具的选择 (6)第七章工序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计算 (7)7.1粗铣,半精铣,精铣右端面 (7)7.2粗铣,半精铣,精铣右端面 (9)7.3粗扩,精扩,铰Φ20孔 (9)7.4粗铣、半精铣拨叉脚内表面 (11)7.5钻,粗铰,精铰Φ5孔 (12)第八章工艺规程的编制 (15)第九章专用夹具设计 (15)9.1方案分析 (15)9.2定位误差的计算: (15)9.3夹紧力的计算: (15)第十章设计体会 (16)参考文献 (16)附录 (17)第一章零件工艺性分析拨叉零件的作用:用在变速箱换挡机构中,通过叉轴孔Φ20安装在变速叉轴上,销钉经拨叉上Φ5孔与叉轴固定,齿轮在拨叉脚内,操纵拨叉头部带动拨叉使拨叉脚内表面拨动齿轮换挡≥745MPa ,硬度HB 231-304。

本题目零件材料为球墨铸铁Q745-5,其力学性能:σb毛坯形式为铸件,轻型零件,生产纲领为大量批生产。

分析零件图,此零件需加工表面为拨叉两端面,Φ20通孔,Φ5销孔以及拨叉脚内表面。

拨叉两端面和拨叉内表面加工精度可由铣削加工保证,Φ20孔和Φ5销孔加工精度可由钻,扩,铰一次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所有加工表面都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

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很好。

第二章生产纲领计算及生产类型的确定生产纲领:N=Qn(1+a%)(1+b%)=10000×(1+0.001)(1+0.001)=10020.01 件/年生产类型: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质量0.15kg<4kg∴由表1-4知该零件属于轻型零件(P5)∵10020大于5000∴由表1-5知该零件属于大批生产第三章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毛坯材料为球墨铸铁Q745-5,根据零件生产类型,制造精度,原材料,加工余量等综合选择砂型铸造,因为是大批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铸造。

CA6140车床831002拨叉夹具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831002拨叉夹具课程设计

目录一.零件的分析 (1)(一)零件的作用 (1)(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二)基面的选择 (3)(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实定..5(五)确立切削用量及根本工时 (7)三.夹具设计 (13)(一)问题的提出 (13)(二)夹具设计 (13)四.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根底课、技术根底课以及大局部专业课之后进展的.这是我们在进展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展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立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底。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那么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外表,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外表这一组加工外表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外表为φ25H7mm通孔。

2.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外表这一组加工外表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

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这一组加工外表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16H11mm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外表。

这一组加工外表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的端面。

拨叉夹具课程设计

拨叉夹具课程设计

拨叉夹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拨叉夹具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能描述拨叉夹具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结构;(2)能解释拨叉夹具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3)了解不同类型的拨叉夹具及其特点。

2.技能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不同类型的拨叉夹具;(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能熟练操作实验设备,进行拨叉夹具的组装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拨叉夹具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结构;2.拨叉夹具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3.不同类型的拨叉夹具及其特点;4.拨叉夹具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拨叉夹具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2.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拨叉夹具的特点;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拨叉夹具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4.实验法:操作实验设备,进行拨叉夹具的组装和调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相关章节,介绍拨叉夹具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2.参考书:提供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拨叉夹具的了解;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直观展示拨叉夹具的组装和调试过程;4.实验设备:准备拨叉夹具实验装置,供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拨叉夹具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拨叉夹具知识的掌握情况。

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引言拨叉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拨叉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对于确保拨叉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拨叉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详细讨论夹具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拨叉加工工艺拨叉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料加工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包括各种工序和加工方法。

下面将介绍拨叉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拨叉常用的材料有钢材、铸铁和铝合金等。

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根据拨叉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切割和表面处理。

2. 零件加工拨叉的加工通常包括铣削、车削、钻孔、镗孔、插床和铰孔等工序。

在进行这些加工过程时,需要根据拨叉的设计图纸确定加工尺寸和精度要求,并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3.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拨叉的耐磨性和防腐性能,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锌、喷漆、氮化、硬质氧化和电泳涂装等。

4. 组装和调试在拨叉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组装和调试。

这包括拨叉的配件安装、润滑油的注入以及相关性能的测试和调整。

三、夹具设计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并保证加工精度的装置。

在拨叉的加工过程中,夹具的设计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夹具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夹具类型选择根据拨叉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见的夹具类型有平面夹具、立式夹具、环形夹具和专用夹具等。

2. 夹具定位方法夹具的定位方法应满足加工要求,并确保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和姿态稳定。

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平面定位、点定位、线定位和面定位等。

3. 夹具刚度和稳定性夹具的刚度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至关重要。

在夹具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并增加必要的支撑和固定装置。

4. 安全性和易用性夹具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尽量简化夹具的使用步骤和调整过程。

此外,夹具的设计应方便夹具组装和拆卸,并考虑到夹具的维护和清洁。

四、结论本文介绍了拨叉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详细讨论了夹具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ca6140拨叉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a6140拨叉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a6140拨叉夹具设计课程设计CA6140拨叉夹具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对CA6140拨叉夹具进行设计,并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CA6140拨叉夹具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CA6140拨叉夹具主要由拨叉、夹具座、夹具板、工作台等部分组成。

拨叉是夹具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夹持工件。

夹具座和夹具板则用于支撑和固定拨叉,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工作台则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使夹具能够在其上进行操作。

CA6140拨叉夹具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

当工件需要夹持时,操作人员将工件放置在夹具板上,然后通过调节拨叉的位置和角度,将拨叉夹持住工件。

夹具座和夹具板的设计使得拨叉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夹具上,并保持工件的稳定性。

通过这种方式,CA6140拨叉夹具能够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和固定。

CA6140拨叉夹具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业中的零部件加工、装配线生产等环节。

在汽车制造业中,拨叉夹具可以用于夹持和固定各种零部件,如发动机零部件、车身零部件等。

在机械制造业中,拨叉夹具可以用于夹持和固定各种机械零件,如轴承、齿轮等。

这些应用都需要CA6140拨叉夹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设计CA6140拨叉夹具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夹具的尺寸和重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夹具的尺寸和重量应该适中,既能够夹持住工件,又不会给操作人员带来过大的负担。

其次是夹具的材料选择,需要选用高强度和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夹具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夹具的可调节性和安装方式,以便满足不同工件的夹持需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验证和测试。

例如,可以通过对夹具进行静态和动态负载测试,以评估夹具的强度和稳定性。

还可以进行工件夹持试验,检查夹具对不同工件的适应性和夹持效果。

通过这些验证和测试,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夹具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说明书2.1、零件的作用拨叉是CA6140车床变速机构中的重要零件,主要作用是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

拨叉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mm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该零件由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2.2、零件的工艺分析拨叉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虽然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

因此,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如下:1)需要加工的表面:a.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b.小头孔φ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mm的锥孔、M8螺纹孔;c.大头半圆孔φ55mm;2)位置要求: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大孔的上下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根据上述技术要求,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因此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2.3、工艺规程设计2.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考虑到拨叉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因此选择铸件毛坯。

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已知零件的质量是1.0Kg/个,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工序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3.2、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正确合理的基面选择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粗基准的选择以拨叉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可以达到限制五个自由度,再加上垂直的一个机械加紧,就可以达到完全定位。

2.3.3 制定工艺路线在制定工艺路线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拨叉夹具设计说明书

拨叉夹具设计说明书

拨叉夹具设计说明书(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拨叉钻床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校完成日期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拨叉,钻螺纹孔的专用夹具。

二、原始依据1.生产类型:成批生产;2.零件图样。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草图1张;3.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指定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各1份。

或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4.设计指定的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1张,绘制所设计夹具的大件零件图1张;5.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二、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工艺路线的制定 (5)三、夹具方案的探讨 (5)四、工件的夹紧设计理论 (10)五、夹具设计 (13)六、夹紧装置的设计 (13)七、夹具体与机床连接部分与定位 (13)八、小结 (15)九、参考文献 (16)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 零件的作用零件是拨叉,用在操纵机构中比如改变车床滑移齿轮的位置,实现变速;或者应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啮合,断开的机构中,从而控制横向获纵向进给。

2. 确定生产类型根据设计任务书可知:成批生产3.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视图正确、完整。

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零件图如下: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要加工螺纹孔为,,其中心与基中面有精度要求,必须保证其尺寸。

二、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工艺路线的制定1. 定位基准的选择(1)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零件的定位基准为轴的中心线。

这样可以保证相应的尺寸公差,圆度,跳动的精度要求。

(2)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因此选择轴的左右两端面的孔为基中。

(3)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平面为精基中。

拨叉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及夹具设计

拨叉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及夹具设计

拨叉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及夹具设计摘要拨叉是一种常用的齿轮传动部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

拨叉的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及夹具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拨叉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过程,包括工艺规程、加工工序、工艺参数的确定,并重点探讨拨叉加工夹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一、拨叉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过程拨叉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是基于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性能的分析,旨在确定具体的加工工序和工艺参数,以实现产品的高效加工和优质制造。

1. 工艺规程的确定工艺规程是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的基础,它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性能,确定的各个加工工序和工艺参数的详细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拨叉加工工序的排列顺序: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拨叉加工的工艺流程,确保加工工序之间的合理衔接和协调。

•加工工序的分解与组合:将拨叉的加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工艺,并确定各个子工艺之间的顺序关系。

同时,要考虑到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可能存在的并行加工过程。

•工艺参数的设定: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拨叉加工过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如加工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平衡。

2. 加工工序的确定加工工序的确定是基于工艺规程的要求,考虑到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的特点,确定拨叉加工的具体工序。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的准备和加工前处理: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切割和清洗等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切削加工:采用切削方式对拨叉进行加工,包括铣削、车削、钻孔等工序。

根据工艺规程,确定各个工序中的刀具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

•热处理:对拨叉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表面处理:对拨叉进行表面处理,如研磨、抛光等,以提高其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检验和组装:对加工后的拨叉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拨叉及其夹具课程设计

拨叉及其夹具课程设计

拨叉及其夹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拨叉及其夹具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描述拨叉及其夹具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解释拨叉及其夹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3.分析拨叉及其夹具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

4.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拨叉及其夹具模型。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拨叉及其夹具的基本概念:介绍拨叉及其夹具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拨叉及其夹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拨叉及其夹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性能。

3.拨叉及其夹具的应用:分析拨叉及其夹具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

4.拨叉及其夹具的设计与制作:介绍拨叉及其夹具的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拨叉及其夹具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拨叉及其夹具在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拨叉及其夹具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字头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详细拨叉的建模与加工仿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设计题目: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夹具设计课题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2.零件毛配图一张3.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工艺卡片若干份4.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一张5.法兰盘设计说明书一份目录目录 (1)摘要 (2)1.绪论 (3)1.1课题背景及意义 (5)1.2CA6140型普通车床简介 (6)1.3夹具的发展趋势 (7)1.4拨叉的加工工艺 (8)1.5小结…………………………………………………………2.拨叉C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8)2.1零件的分析 (9)2.1.1零件的作用………………………………………………2.2确定生产类型 (9)2.3确定毛坯 (9)2.3.1确定毛坯种类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2.3.3绘制铸件零件图2.4工艺工程设计 (10)2.4.1选择定位基准2.4.2制定工艺路线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尺寸 (10)2.6小结3.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10)3.1铣床夹具 (11)3.11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1)3.12铣床夹具设计要点 (11)3.2夹紧装置 (12)3.2.1夹紧装置的组成 (12)3.2.2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12)3.2.3夹紧力的作用点及其方向3.2.4基本夹具结构3.3夹具的设计3.4.1定位基准的选择3.4.2制定夹具方案3.4.3夹具元件的选择3.4.4定位元件的选择3.5小结4.结论 (13)5.致谢 (13)6.参考文献 (14)一.拨叉的三维建模采用SolidWorks2008完成拨叉的三维建模的过程如下:1.绘制圆柱首先,选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以原点为圆心绘制直径为 的圆,如图1所示。

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mm40凸体/基体”,输入拉伸长度为85mm,如图2所示。

图1 图22.建立拨叉的外轮廓选择“右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绘制如图3所示的草图,并添加相关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

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凸体/基体”,选择“两侧对称”,拉伸长度为40mm如图4所示。

图3 图43.建立拨叉的花键选择拨叉的圆柱端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绘制如图5所示的直径为mm22的圆。

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切除”,选择“完全贯穿”,如图6所示。

图5 图64.建立花键孔两端倒角选择孔的一端倒角,尺寸如图7所示,孔的另一端也进行倒角,结果如图8所示。

图7 图85.建立花键的槽首先,选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绘制如图9所示的草图。

然后,点击“退出草图”。

然后,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切除”,选择“完全贯穿”,如图10所示。

图9 图106.建立拨叉的槽选择拨叉的一侧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绘制如图11所示的草图。

然后,点击“退出草图”。

然后,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切除”,选择“完全贯穿”,如图12所示。

7.添加肋板和倒圆角图13二.拨叉的二维图通过采用SolidWorks2008完成拨叉的三维建模,并通过其三维模型生成如下图14所示拨叉的二维图。

图14 拨叉的二维图三.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图纸中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

其花键孔mm 25Φ通过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2.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分述如下: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mm 25023.00+Φ的六齿方花键孔、mm 220.200+Φ花键底孔两端的015x 2到角、工件右端面和距离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2.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mm 80.030+的槽和mm 18012.00+Φ的槽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四.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2.基准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mmΦ孔的不加工外轮廓底面作为粗基准,利用圆22柱来定位,另外四爪握住两边来限制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3.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情况下,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来制定工艺路线。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工序一铸坯。

工序二粗铣圆柱底面。

工序三钻圆柱成20Φ的孔。

工序四扩铰孔20Φ。

Φ到22工序五粗车圆柱孔口斜度为15度。

工序六粗铣右槽1侧平面和宽度为8mm,粗铣宽度为18mm的左槽2。

工序七精铣槽1的上下面和和里面、侧面,精洗槽2的上下面和里面。

工序八拉销孔22Φ成花键。

工序九去毛刺。

工序十检验。

(2)选择机床工序二、工序六、工序七都为铣表面,可用XA5032铣床。

工序三为钻孔,工序四为扩孔工艺,可采用摇臂钻床Z305B。

工序八为拉花键,采用普通拉床。

工序五用车床。

(3)选择夹具:每个工序都可以采用专用的夹具。

(4)选择刀具:在铣床上用高速钢立铣刀,铣上下两槽用三面刃铣刀,在车床上选普通车刀,内拉床选矩形齿花键拉刀。

(5)选择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可用内径千分尺量程50~125mm,其余都用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CA6140车床拨叉”,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190~210HB,生产类型大批量,铸造毛坯。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铣削加工余量为:粗铣2-4mm半精铣1-2mm精铣0-1mm2. 圆柱(40Φ用铸成)内孔22Φ用钻和扩成,加工余量:扩孔 1.2mm3.粗车加工余量:粗车 1.2mm半精车0.8mm4.右凹槽:对于右凹槽的加工,由于事先未被铸出,要满足其槽的深度先需要粗铣,现确定其加工余量取8mm。

为了保证槽两边的表面粗糙度和槽的水平尺寸03.08+的精度要求,需要进行精铣槽的两侧面,加工余量取0.5mm。

5.左凹槽:由于此平面没有加工,只加工平面的凹槽,其基本尺寸为槽宽.001218+mm (精度较高,IT6级),槽的深度为23mm,可事先铸出该凹槽,该槽的0Ra,在粗铣后→精铣就能达到粗糙度要求。

三个表面的粗糙度都为2.36.孔:钻孔其尺寸为20mm,加工余量取2mm,扩孔钻,保留0.5mm的拉刀加工余量。

孔里的花键槽用组合装配式拉刀成型式的加工方式一次拉出。

7.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

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五.数控加工仿真采用数控铣削加工槽1的上下面和和里面、侧面。

步骤如下所示:1.启动UG NX 5.0后,打开拨叉的模型文件“bocha.x-t”。

选择“开始—加工”命令,打开“加工环境”对话框。

在“CAM设置”框中选择“mill-planar”选项,然后单击“初始化”按钮,进入加工环境。

2.单击“创建几何体”工具按钮,打开“创建几何体”对话框。

设置各个选项,然后单击“应用”按钮,打开“工件”对话框,设置部件和毛坯。

如图15所示。

图15 “创建几何体”对话框和“工件”对话框3.在“加工创建”工具条中单击“创建刀具”工具按钮,打开“创建刀具”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设置各个选项,然后单击“应用”,在新的对话框中设置刀具的各个参数。

4.单击“创建操作”按钮,打开“创建操作”对话框。

设置各个选项后,单击“应用”,打开“Face Milling Area”对话框,设置相应的各个选项。

如图16所示。

图16“创建操作”对话框和“Face Milling Area”对话框5.在“Face Milling Area”对话框中单击“切削区域”按钮,然后在模型部件中指定要进行铣削的区域。

如图17所示。

图17“切削区域”对话框和指定铣削的区域6.在“Face Milling Area”对话框中,设置其它选项,然后在“操作”面板中单击“生成”按钮,在模型部件中显示生成的刀轨。

如图18所示。

图18“Face Milling Area”对话框和生成的刀轨7.在“操作”面板中单击“确认”按钮,打开“刀轨可视化”对话框,进行3D 动画加工模拟演示,如图19所示。

最后,在“刀轨可视化”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图19“刀轨可视化”对话框和加工模拟的演示效果参考文献[1] 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 .北京出版社,1996.1.[2] 陈宏钧.实用金属切削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徐鸿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6] 都克勤.机床夹具结构图册[M]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4.[7] 胡建新.机床夹具[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5.[8] 冯道.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与技术标准实用手册[M] .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9]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2.[11] 刘文剑.夹具工程师手册[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 王光斗.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3] Ball and Roller Screws.Engineering Material and Design.19(12,)1975[14] Patton W.J. 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New Jersey:Pr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