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自己说课稿
七上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

七上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认识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2. 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3. 自我认识的实践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了解自己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认识自己。
2. 讲解新知a. 自我认识的概念:介绍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和评价。
b.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阐述自我认识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3. 探索途径a. 反思: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的反思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b. 交流: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通过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来认识自己。
c. 阅读: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学书籍,帮助他们从理论层面理解自我。
d.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
4. 实践练习a. 自我评价:让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评价表,包括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和目标等。
b. 目标设定: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自我认识设定短期和长期的个人发展目标。
c. 行动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并鼓励他们付诸实践。
5. 总结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持续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结果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表和目标设定表来评估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目标设定能力。
五、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设计清晰的板书,包括:- 自我认识的四个途径- 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 目标设定的步骤七、教学资源1. 心理学基础教材2. 自我评价表格模板3. 目标设定指导手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
认识自我说课稿

生涯规划与认识自我说课稿漳州二职校政治组庄辉容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生涯规划与认识自我》。
下面我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框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框所学习的认识自我是每个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基础,是生涯规划三大步骤:知已、知彼、作出选择和决定中最重要的步骤,在《生涯规划》中起到领头羊作用。
学习本章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增强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自我概念”的含义,理解“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关系以及认识自我的方法。
(2)能力目标:本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好择业,就业的生涯之路。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区别(从性格、兴趣、能力以及现实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2)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的4A方法。
4、教材的处理①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点,培养阅读的能力。
②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展示跟内容有关的材料。
这样既直观,又能体现材料的趣味性和精练性。
③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阅读材料,由学生自主阅读,进行讨论,并联系已学的知识,提炼观点,这有利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④使用传统教学来分析相关的重难点,这样能够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教法分析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本章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案例示范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三、学生分析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节有关生涯规划的知识,对生涯规划的步骤知已、知彼和作出选择和决定有初步了解,认识自我这个问题他们在《心理健康》也接触过,但对如何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的问题他们并未深入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初中《认识自己》教案

初中《认识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2. 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省、与他人的交流与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2. 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短处。
3. 培养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4.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微笑、学会拒绝等。
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集体,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认识自己。
2. 讲解认识自己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省、与他人的交流与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3. 讨论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引导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4. 培养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教授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倾听、表达、赞美他人、微笑、拒绝等。
6.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集体,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认识自己过程中的收获,以及今后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认识自己的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自己优点和不足的认识是否全面客观。
初中政治《认识自己》教案

初中政治《认识自己》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 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反思、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是谁吗?你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认识自己》。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交流意见。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四、自我提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设定自我提升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目标和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能够制定自我提升的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践。
3. 学生能够树立自信、自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认识自己》优秀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认识自己》优秀说课稿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框《认识自己》一、说教材《认识自己》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 3 课《发现自己》中的第一框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去应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二、说学情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
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时甚至会会失去自我。
只有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五、说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六、说教学过程一、通过故事,然后导入: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课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在这个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学生心理辅导说课稿-《认识我自己》

小学生心理辅导说课稿-《认识我自己》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和意识形态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
作为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本次说课将以《认识我自己》为主题,介绍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二、目标1.了解自我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初步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有意识地提高个人形象。
2.处理情感问题介绍一些如何调节情绪和解决简单的人际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处理情感问题。
3.形成自信心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提高自信心,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从而更加有勇气追寻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知识点•自我介绍:每个孩子都给自己起一个昵称,然后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英文名字、小名以及特长才艺等,让孩子们更加真实地展现自己。
•品质游戏:让孩子们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特点自行划分为不同的品质小组(如自信、耐心、善良等)。
然后由孩子们自己到自己的小组里,讨论个人的品质,并展现自己的品质,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特点,提高自我认知。
•风格分析:让孩子们分别应对关于自己的问题(如性别、性格、爱好等),并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
2.方法•互动交流:在品质游戏中,让孩子们透过互相沟通交流,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
•图片展示:选择一些与品质和风格相关的有趣图片,引导孩子们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讨论。
•观察思考:在风格分析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积极观察、思考和总结,从而从中提高自我认识。
四、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下本次课程的主题,让孩子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同时也可以提前询问一下孩子们对于自我认知方面是否有过相关体验或思考。
2.授课(20分钟)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环节,让孩子们展示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然后进入品质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并设想优化方案。
初中思政认识自己教案

初中思政认识自己教案课程类型: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时:1课时教材:《思想政治》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树立自信。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自己。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特点2. 正确认识自己3. 与人交往,学会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特点吗?你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的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特点和看法。
二、认识自己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发放一张白纸,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特点,可以是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特点,并选择几个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鼓励他们树立自信。
三、正确认识自己(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2. 学生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自己。
四、与人交往,学会合作(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与同学交往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呢?2. 学生分享自己在交往中的困惑和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己特点的认识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人交往、学会合作的实际情况。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初中认识自己的优秀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认识自己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提升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2.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自己是谁吗?”“你们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认识自己。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教材,学生自主阅读第67页的内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 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小明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小明的自我认知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从小明的故事中学到的道理,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接纳。
五、小组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口号或标语。
2.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口号或标语,全班投票选出最佳口号或标语。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自我认识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正确认识我自己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正确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
3. 行为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含义:介绍自我认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自我认识是对自己个性、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了解。
2.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反思、他人评价等。
3. 自我认识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认识的含义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积极作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小故事,引起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自我认识的含义、方法和积极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看到自我认识的积极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我认识的理解。
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掌握情况。
3. 行为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以上的教案中,“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

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认识自己”的概念,并掌握自我认知的基本方法。
-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活动,学会如何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促进自我成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 教学内容:-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 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的步骤和策略。
2. 学时安排:- 本次说课内容预计安排4个学时,每学时40分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过程。
-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
2.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理论知识和案例。
- 利用问卷调查、自我评价表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简短的故事或情景引入“认识自己”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知(15分钟)- 讲解自我认知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 分析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如SWOT分析法等。
3. 课堂互动(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体会。
- 利用问卷调查或自我评价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4. 案例分析(10分钟)- 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自我认知过程和结果。
- 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炼出对自我认知有帮助的方法。
5.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15分钟)- 指导学生根据自我分析的结果,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

人教版《认识自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认识自己》。
本节课是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我认识,促进个人成长。
首先,我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自我探索方法。
3. 学会通过自我反思来提升自我认识。
4. 认识到自我认识在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将阐述教学内容的安排。
第一部分:引入话题我将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我认识的故事或者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识的意义。
同时,我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是谁?”“你了解自己吗?”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部分:自我探索在这一部分,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探索自我。
活动可以包括心理测试、小组讨论、个人日记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
此外,我还会介绍一些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我。
第三部分: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提升自我认识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我会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写日记、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进行自我反思。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行为和决策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第四部分:应用与实践最后,我会让学生将所学的自我认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学生可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或者在小组活动中实践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我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互动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
在评价方式上,我将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除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我还会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自我认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资源的准备上,我会准备一些心理学书籍、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测试工具,以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自我。
初中第一课认识自己的教案

初中第一课认识自己的教案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2. 培养学生积极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2. 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学生的照片、姓名、特点和优点等。
2. 准备白板笔和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学生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
2. 学生猜测后,教师公布答案,并引入新课《认识自己》。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你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形容。
2. 学生思考后,教师让学生轮流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优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你自己的不足之处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形容。
4. 学生思考后,教师让学生轮流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成员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今天的课程,你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吗?你有什么感悟?2. 学生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感悟,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家长或朋友。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内容包括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予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学会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避免负面评价。
正确认识自己说课稿

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为成功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2.能力目标:教育学生要在积极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也感受到被同学欣赏的快乐.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使学生认识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2、活动难点:在评议中,使学生感受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 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扬长补 短。 五、说教法 这次活动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认识情绪, 逐步学会采用更多的方法来调控情绪。 六、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健康教育课的特点,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 受、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看图取名 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 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大家想一想,为 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二)游戏活动:寻人启事 1.介绍游戏规则:全班同学每 5-6 人分成一个小组,每名同学写一张“寻人启事”,要寻找 的人为小组内的人。寻人启事上不能出现这个人的名字,尽量介绍有关这个人性格、气质特 点方面的内容,然后由同学猜一猜要寻的人是谁?
初中政治认识自己讲课教案

教案:初中政治——正确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发展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正确认识自己的涵义。
2.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谁吗?你们了解自己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正确认识自己的涵义。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指一个人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2. 强调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自己是个人成长的基础,是建立自信心的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
3. 教授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正确认识自己?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正确认识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初中 认识自己教案

初中认识自己教案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培养学生积极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感。
3.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培养学生积极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学生自我介绍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识我吗?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 学生分享对教师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谈论对同学的了解。
二、活动一:我的特点(15分钟)1. 教师分发学生自我介绍的素材,让学生阅读并了解每位同学的特点。
2. 学生分成小组,每位同学轮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反馈。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活动二:认识自己(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 学生分成小组,每位同学轮流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反馈。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活动三:欣赏他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欣赏身边的同学吗?你们觉得他们有哪些优点?2. 学生分成小组,每位同学轮流分享自己欣赏的同学的优点,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反馈。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感。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确认识自己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确认识自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正确认识自己。
3.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视角下的自我认识。
3.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情感。
2. 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他人。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正确认识自己。
难点:1.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写作练习纸。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关于自我认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识自己吗?”2.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如何通过不同方式来正确认识自己。
三、活动体验(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视角下的自我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内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2.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视角下自我认识的体验。
3. 检查学生的写作练习,了解学生对内心世界的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主题演讲比赛。
认识我自己说课稿

认识我自己说课稿认识我自己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认识我自己》。
下面我将从学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下面先来说学教材:一、学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认识我自己》选自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悦纳自己》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在整个单元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学好本课时将为学习后面的《全面发展》做铺垫,学生能否正确的认识自己,对其能否很好的接受自己,完善自己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认识自己是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基础。
2、学情初中阶段是一个步入青春期的阶段,七年级是这一阶段的开始。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七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内心渴望独立、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重;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同时会思考:“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
他们中存在着高傲、自以为是或自卑、闭锁心理,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辨识和自我认定的时期,他们处在动荡不安的主观世界里,很需要找寻一个积极而稳定的自我影像,才不会迷失。
因此,若能在这个时期帮助其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发展较为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将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地位和作用,以及七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情感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自己,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形象。
(3)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
4.教学重、难点辅导重点:对自我进行思考,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难点:通过将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进行结合,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一首轻音乐,一首歌曲《我真的很不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等,这是教学前需要做的准备。
认识我自己讲课稿

认识我自己讲课稿第一篇:认识我自己讲课稿认识我自己一、故事导入教师导语: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只不会飞的鹰》。
鹰为什么不会飞呢?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同学们听了故事之后就会明白。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捡到了一枚鹰蛋,把它放在了农场谷仓的一个鸡窝里。
过了一段时间,小鹰破壳而出,跟着一群小鸡一起长大。
这只鹰以为自己是小鸡,跟着鸡群一起咯咯地叫,用力拍着翅膀在墙角低飞。
许多年过去了,这只鹰已经很老。
一天,它抬起头,发现一只美丽的大鸟在它头顶那片万里无云的天空飞过。
那只鸟拍动着金黄色的强壮的翅膀在天际优美地滑翔。
鹰仰望着天空,充满敬畏地问旁边的伙伴:“它是谁?”它身边的鸡说:“它叫鹰,是众鸟之王,它是属于天空的,而我们是属于陆地的——我们只是鸡。
”这只地上的鹰很是羡慕天上的鹰,但是这只鹰直到死的那一天,也一直没有飞过。
它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播放班得瑞的轻音乐,增加故事的生动性)教师提问: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教师:你们知道这只鹰不会飞的原因吗?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它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只鹰,这是它失败的原因。
人也一样,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己。
同学们,你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吗?我们本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我自己》。
二、认识独特的我 1.看看“我“是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请同学们坐好,静下心来,调整自己的呼吸,闭上眼睛,慢慢地随着老师的指导语,想象着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楼梯,在楼梯的拐角处有一面大镜子,请同学们停下来,仔细端详镜子中的人,这就是“我“,看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现在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我“是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我“的神态是怎样的?“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请大家仔细端详镜子中的“我“,看到的特点越多越清晰越好……想象结束后,请学生分享刚才活动的感受:你看到的“我“清晰还是模糊?你对镜中的“我“是否满意?…… 2.欣赏我自己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看到的镜中的“我“和生活中的“我“,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写在卡片上,要求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至少要寻找到五条以上。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我》说课稿

3.2《认识自我》说课稿【说教材】《认识自己》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3课《发现自己》中的第一目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去应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说学情】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
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时甚至会会失去自我。
只有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 情感态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说教学重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说教学难点】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与途径【说教学方法】活动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课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杀》在这个自杀事件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PPT展示故事)曾经,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自己》说课稿
钟祥市柴湖镇小学李红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正确认识自己》,对“如何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一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说课展示。
一、说教材
首先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小学高年级孩子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然而,孩子们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
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会用合理的方法来调控。
因此,这节课我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处理方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效果,使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接着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过、情三个维度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最后说本课的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我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在玩乐中认识自己,逐步学会采用更多的方法来调控情绪。
三、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教学伊始,我通过玩游戏“踩坏小制作”导入新课,以此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绪。
(二)、感知情绪
1.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游戏中,你的心情有何变化。
由于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各种体悟。
老师及时总结出这节课的主题。
2.提问质疑:谁能把这些情绪分成两类?切入问题,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通过孩子的说、老师的总结得出: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孩子初步区分这两种情绪,为下面的调节打好基础。
(三)、合作探究的方式调控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
1.用多媒体展示马加爵事件。
通过这一环节使孩子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2.我通过小组成员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些事给自己带来了不良情绪?此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小组讨论,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
让孩子初步认识到:有了不良情绪,只要积极调控,就可以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讲授调控情绪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要放开胸怀,做有益身心的事。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小心的打开班里的心理信箱,请班长宣读心理信箱内孩子的来信。
并且让孩子随机对答,群策群力,为孩子解决心理难题,将我的活动推向高潮。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正确认识自己
不良情绪积极调试为积极情绪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简单明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想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