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必背考点汇总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汇总(1)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汇总(1)](https://img.taocdn.com/s3/m/454c2501783e0912a2162acf.png)
公安基础知识涵盖了非常多的概念和含义,为了便于考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考试吧招警考试网把公安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高频考点整理出来,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
一、重要概念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8、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0、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为系的社会秩序。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1)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1)](https://img.taocdn.com/s3/m/7245301eeff9aef8941e068f.png)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1)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文如下:
1,秘密工作以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公开工作为秘密工作创造条件,公开工作需要秘密工作做后盾。
2,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又有必要检查时,可以强制检查。
3,在治安管理处罚中有连续性为、继续行为牵连行为都不适用合并处罚。
4,阶级性,即国家与警察一致性的特点,在我国尤其是公安工作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5,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立场,把握正确方向。
6,缓刑执行是指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1
7,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为公安队伍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专门工作。
8,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有严重疾病要保外就医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由犯罪地公安机关执行。
9,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保密。
10,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国家机关由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组成。
原文链接:/2016/1009/1520306.html
2。
【2019年整理】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宝典
![【2019年整理】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5e134bc30975f46527d3e1b3.png)
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选1、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手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3、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4、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5、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6、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9、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10、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1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2019年北京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备考知识点
![2019年北京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备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259f0683c4bb4cf7ecd1c4.png)
2019年北京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1.治安管理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的,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处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
2.治安管理从重处罚的情形: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的、对报案人举证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在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3.违反治安管理追究的实效: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劳动教养:1年至3年从作出劳动教养之日其计算,延长期限累计不超过1年。
法制部门理应在3日内审核完毕。
5.不执行劳动教养的情形:精神病人、呆傻人员盲、聋、哑,严重患病者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以及年满60周岁又有疾病等尚失劳动水平者。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犯罪的台湾居民和在内地犯罪的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
6.收容教育: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劳动教养的。
期限6个月至2年,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延长比较长不得超过2年。
7.强制戒毒:期限3个月至6个月,延长比较长不超过1年。
离所期限一般不超过3日。
工作内容:治疗、管理、保护、组织劳动、教育。
8.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范围:公安行政管理、公安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
9.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监督过程的程序性。
10.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按监督主体分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分类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三)按监督时间分类事前监督:具有预防作用事中监督:具有控制作用事后监督:具有救济作用按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类直接监督:具有直接法律效力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间接监督: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民的监督)。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2019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2019](https://img.taocdn.com/s3/m/bfb037b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5.png)
错过本文是高中关于高二散文的错过,欢迎阅读。
错过了清晨的朝霞,错过了正午的骄阳,错过了夕阳的绚烂,错过了幕色的朦胧,也许还会错过迷人的月色。
错过了童年的幼稚,错过了少年的懵懂,错过了青春的激扬,错过了中年的凝重,也许还会错过老年的安祥。
错过了春日的烂漫,错过夏季的奔放,错过了秋天的丰硕,错过了冬日的清冽,也许还会错过春夏秋冬转换的空隙。
错过了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错过了卿卿我我的初恋情怀,错过了海誓山盟的相亲相爱,错过了耳鬓厮摩的相依相偎,也许还会错过超脱于现实之外、凌驾于精神之上的相遇相知。
人生总会有许多的错过,这种错过有时会让云流泪,让风让步,让春夏秋冬停滞,让生命轮回有情。
承受过错过之痛的人都会明白:一时的错过,也许就会成就一世的落寞。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不能让自己生活在感慨里。
这世上,有无数春雨,无数清晨,无数落叶,无数场大雪,错过的不只这一个。
无数完美,不是美一个都完美,无数缺陷,美一个都有缺陷。
生活中错过的实在太多,己多愁思,几多无奈,不经意间,许多美好的记忆和我们擦肩而过、随风流逝,但是我们不防这样想想,正是因为错过,那一切才显得让你为之动情,难以忘怀,也弥足珍贵。
假使你使之成为现实的永恒,回头看看,也许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因此错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新生,是一种别样的美丽,正如维纳斯因缺少了双臂而美丽,我们又因为选择了太多的错过而发现了完美。
如果不是这曾经的错过,尘封的心里怎么会有思念在日夜疯长?情感的荒原怎么会有倍蕾在悄悄绽放?那么就让我们把错过当成一种美丽吧,就让我们在沉沉的思索中,把这份错过化作一枚钻石,悄悄的收藏在心灵的深处,凭着对未来的憧憬,召视着自己奋力前行。
在美一个思念的日子里,在美一个等待的时刻里,幸福而快乐地过着今生的美一个日子。
这样的一份错过,能否理解成为一种别样的美丽?。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2)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2)](https://img.taocdn.com/s3/m/de7e0c727e21af45b307a856.png)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2)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文如下:1,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短期有期徒刑(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执行2,刑事强制权包括: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不包括决定逮捕)3,人民警察的回避有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4,打击与保护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5,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16,公安业务工作所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主导方面在公安机关。
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7,公安政策的作用: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8,五项基本公安政策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是我党根据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是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具体应坚持“稳、准、狠”。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的有效刑事政策。
应注意:在惩办的前提下讲宽大、要争取多数从宽、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依法从重依照《刑法》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罚。
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d21e09866fb84ae45c8dc3.png)
2019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章执法监督第一百一十二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公正、严格、高效办理治安案件,文明执法,不得徇私舞弊。
第一百一十三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禁止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打骂、虐待或者侮辱。
第一百一十四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第一百一十六条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的;(二)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三)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罚没的财物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处理的;(四)私分、侵占、挪用、故意损毁收缴、扣押的财物的;(五)违反规定使用或者不及时返还被侵害人财物的;(六)违反规定不及时退还保证金的;(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八)当场收缴罚款不出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数额的;(九)接到要求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的;(十)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十一)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办理治安案件的公安机关有前款所列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一百一十七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18年抚州公务员遴选面试每日一练1.________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
2019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督察制度
![2019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督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1c8f74cc7931b765ce15cf.png)
督察制度督察制度,是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
督察制度是为完善公安机关自我约束机制而依法建立的一种内部监督制度。
《人民警察法》第47条中关于“公安机关建立督察制度”的规定,为督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国务院1997年6月20日发布施行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则对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督察的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督察机构的设置公安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均设立督察机构。
公安部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安部部长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负责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和本级公安机关行政一长负责。
公安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建立的督察机构由专职人员组成。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担任。
督察长、副督察长在任免前,必须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二)督察机构的职责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下列事项,进行现场督察:(1)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
(2)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3)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
(4)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5)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6)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7)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
(8)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
(9)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
(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200个必背考点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200个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ae113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f.png)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在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一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基本领导。
公安招警常考知识点
![公安招警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8823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a.png)
公安招警常考知识点
公安招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求招聘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招警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包括法律法规、刑事侦查、治安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一些常考的知识点。
一、法律法规
1. 刑法:对于刑法的了解是招警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常考的知识点包括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构成要件、刑法责任等。
2. 法律常识:法律常识是招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刑事侦查
1. 刑事侦查基本流程:了解刑事侦查的基本流程,包括案件接警、侦查准备、侦查活动、侦查终结等。
2. 重要证据的保护:了解对于重要证据的保护措施,包括现场勘查、取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三、治安管理
1. 治安管理基本原则:了解治安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犯罪、打击违法犯罪等。
2. 治安管理措施:了解各种治安管理措施,包括防范措施、打击措施等。
四、其他知识点
1. 公安机关职责:了解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包括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
2. 法律职业道德:了解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公正、廉洁、忠诚等。
总结:
以上是公安招警常考的知识点,招聘者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也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信只要认真备考,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公安招警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复习知识点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77df77ee06eff9aef807f4.png)
第八章公安队伍建设第一节公安队伍建设概述一、公安队伍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公安队伍建设就是在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工作能力上加强教育和训练,按照“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秉公执法,能够应付政治事件和治安事件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安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适应了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对公安队伍的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公安队伍建设,强调“要大力加强政法、公安部门的建设和工作,提高这些部门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991年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公安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强有力的公安工作,必须首先建设强大的公安队伍,走质量强警之路。
1996年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基本思路,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全面推进公安队伍建设,尽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秉公执法的公安队伍。
”这两次会议从总体上确定了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内容、任务和目标。
2000年3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十二项措施》,明确提出了公安队伍建设的3年目标,即“经过三年左右的不懈努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纪律作风有较大改进,违法违纪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比较满意”的目标。
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公安队伍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有利于促进人民警察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密切警民关系。
三、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内容和途径(一)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
2019公安基础知识考点大全
![2019公安基础知识考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6768c1f61fb7360b4c65d1.png)
公安基础知识考点知识大全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考点归纳与解读考点归纳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含义;(二)警察的起源;(五)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六)我国近代警察的建立;(七)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八)警察的本质特征;(九)警察的基本职能;(十)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十一)“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公安机关取得的伟大成就;(十二)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公安工作遭受严重挫折;(十三)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二、考点解读(一)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这一概念表明了警察的性质和警察的任务两层意思:一是指出了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二是指出了警察的任务,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设置警察机构和专职警察力量。
(二)警察的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警察也不会伴随着人类永远生存下去。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警察产生的条件是:1.经济条件2.阶级条件3.社会条件4.政治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古代警察1.古代警察的含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这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2.古代警察的特点(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2)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3)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六期)
![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六期)](https://img.taocdn.com/s3/m/b0fb7779caaedd3383c4d39c.png)
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六期)
导语:中公江西招警考试网提供2019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加入QQ群交流群或关注微信号:jx-zjks,及时获取招警考试资讯!更多习题可以下载练题APP,随时随地练题!
执法常识派出所的职责
公安派出所的主要职责:
(一)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
(二)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
(三)管理辖区内的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
(四)指导、监督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五)宣传、发动、组织、指导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六)办理辖区内发生的因果关系明显、案情简单、一般无需专业侦查手段和跨县、市进行侦查的刑事案件,并协助侦查部门侦破其他案件;
(七)办理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
(八)参与火灾、交通、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
(九)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为群众提供服务。
执法常识派出所设置原则
1.公安机关应当综合考虑辖区面积、人口数量、治安状况和工作需要,原则上与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相对应设立公安派出所。
对于地域面积小、人口少、治安好的建制乡,公安机关警力紧张的,可暂不设立公安派出所,但要派驻民警为辖区群众办理相关事务。
2.公安派出所的设立、撤销或者变更,由县(市、区、旗)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同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逐级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审批。
3.公安派出所的称谓,设区的市统一称为“XX市公安局XX分局XX派出所”;在县(市、旗)统一称为“XX县(市、旗)公安局XX派出所”。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3)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3)](https://img.taocdn.com/s3/m/c2dee67325c52cc58bd6beb8.png)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3)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文如下:1,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侦查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在刑事诉讼中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和部分刑罚的执行。
2,公安刑事司法的主要措施侦查措施(1)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时不得少于2人。
应让犯罪嫌疑人陈述有罪情节或无罪辩解。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传唤时间比较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连续传唤。
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在侦查机关一先次讯问后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律师可以为其取保候审。
1(2)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制作笔录。
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询问证人地点可以是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人证言。
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规定。
(3)勘验检查:勘察现场时,应持有《刑事犯罪现场看查证》,必要时请专门知识的人,必须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人身检查:除紧急情况外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负责人批准,如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的,而侦查人员认为有必要检查的,可以强制检查。
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侦查员或医师进行。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侦查机关有权决定解剖,但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4)侦查实验: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行为。
(5)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不得少于2人。
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
![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4c80254e45c3b3567ec8bc3.png)
2019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背执法常识现场勘验、检查的步骤现场勘验、检查按照以下工作步骤进行:(一)巡视现场,划定勘验、检查范围;(二)按照“先静后动,先下后上,先重点后一般,先固定后提取”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勘验、检查流程;(三)初步勘验、检查现场,固定和记录现场原始状况;(四)详细勘验、检查现场,发现、固定、记录和提取痕迹、物证;(五)记录现场勘验、检查情况。
执法常识解剖尸体的具体要求1.解剖尸体应当在尸体解剖室进行。
确因情况紧急,或者受条件限制,需要在现场附近解剖的,应当采取隔离、遮挡措施。
2.检验、解剖尸体时,应当捺印尸体指纹和掌纹。
必要时,提取血液、尿液、胃内容和有关组织、器官等。
尸体指纹和掌纹因客观条件无法捺印时需在相关记录中注明。
3.检验、解剖尸体时,应当照相、录像。
对尸体损伤痕迹和有关附着物等应当进行细目照相、录像。
对无名尸体的面貌,生理、病理特征,以及衣着、携带物品和包裹尸体物品等,应当进行详细检查和记录,拍摄辨认照片。
执法常识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实施主体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由公安机关组织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实施。
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组织下进行勘验、检查。
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检查人员是指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经过现场勘验、检查专业培训考试,取得现场勘验、检查资格的侦查人员。
执法常识如何保护犯罪现场1.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划定保护范围,设置警戒线和告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除抢救伤员、紧急排险等情况外,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处理紧急情况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破坏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对现场保护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对现场原始情况应当拍照或者录像。
3.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对现场可能受到自然、人为因素破坏的,应当对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7)
![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7)](https://img.taocdn.com/s3/m/6df8b61a03d8ce2f0066238f.png)
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7) 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者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考生们整理了招警考试辅导资料,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全文如下:1,人民警察的意识包括:大局、政治、忧患、群众、法治意识。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人民性、行为的表率性。
3,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对党忠诚: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维护宪法,忠于祖国服务人民:热爱人民,甘当公仆,爱憎分明,除害安良。
秉公执法:不循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清正廉明: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防腐拒贿、不沾不染、团结协作:顾全大局、通力协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勇于献身:忠于职守、业绩精强、机智勇敢、不怕牺牲1严守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制度、保守秘密文明执勤: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4,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主体的特定性、平等性、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人用行为。
5,人民警察的义务侧重于:警民关系的影响。
人民警察的纪律侧重于: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
6,人民警察工作纪律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
7,公安部五条禁令严禁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严禁酒后驾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严禁在工作期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严谨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单位直接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28,录用人民警察程序:发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审批9,录用人民警察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10,人民警察辞退的情形:不符合录用人民警察条件,未按规定程序招收的有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不称职的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又不服从其他安排的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材料打印版(免费下载)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材料打印版(免费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1715713d8e9951e79b8927b4.png)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材料打印版(免费下载)第一章宪法本章重点提示:宪法这章很重要,但在招警考试中题目并不多,一般不会超过3分,以判断和选择占多数。
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确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英国宪法。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的法国宪法。
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正式成文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的1982年宪法。
第二节国家性质(国体)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一般地说,在经济上处于统治或领导阶级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权力。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安全。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与敌人专政的结合第四节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多种经济形式中居于主导地位。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特点:自愿组合、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第二章刑法本章重点提示:《刑法》这一章非常重要,本章在考试中一般不低于10分。
第一节刑法的概述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惩罚与保护两个方面。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原则、罪行相当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刑法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为明文不处罚。
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特别刑法和规定在非刑事法律中的附属刑法规范。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口诀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eb1a1d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9.png)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口诀
,容易对考生有所帮助
公安基础知识是每个公安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是得高分的关键。
归纳起来,
具体可口考记忆如下:
"《宪法与法律》——强学自信自立,圆梦英才珍重;
"《行政组织》——民众安居依法治,政令信函相宜;
"《内务处理》——民除害隐易查,公拘案经监察;
"《社会治安》——维持正道正色,礼让遵守秩序;
"《消防安全》——防险防祸谨慎,安全须尤关切;
"《实用操作》——专业知识最重,相互协作保和;
"《核爆要求》——调查防护用心,保护民众平安。
这些口诀记忆,把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归纳准确地梳理了一遍,为考生梳理
知识结构,提供思路,给予把握,帮助考生轻松备考,取得高分。
此外,记忆口诀,还加深了记忆的印象,背诵的效率也更高,考试的时候也更容易运用,堪称考试的双刃剑。
综上,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口诀,是考生攻克考试关卡的不二法宝,在备考过程中,务必大量背诵,另外还要不断多练习,做好知识点总结,及时提升,进而轻松拿下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必背考点汇总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一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基本领导。
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是基本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
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
以上就是2016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有更多有关招警考试的相关问题,点击华图招警考试频道,我们会竭尽全力为您解答。
1,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政治、思想、组织、决策、法制领导2,正确处理党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党政分开、彼此保证、互相结合、全面强化的原则。
3,一切为了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公安工作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4,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一先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先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先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一先标准。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防范: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管理:是重要要手段。
建设:是关键环节。
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建立法律、规章、制度)改造: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6,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是公安工作由静态走向动态的管理新举措。
主要负责:维护辖区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劝解制止民事纠纷、为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
7,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民主职能、专政职能。
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
8,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的比较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比较高标准。
9,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职责。
10,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领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生命权、健康权)和人身自由(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通信秘密)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1,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短期有期徒刑(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执行2,刑事强制权包括: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不包括决定逮捕)3,人民警察的回避有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4,打击与保护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5,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6,公安业务工作所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主导方面在公安机关。
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7,公安政策的作用: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8,五项基本公安政策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是我党根据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是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具体应坚持“稳、准、狠”。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的有效刑事政策。
应注意:在惩办的前提下讲宽大、要争取多数从宽、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依法从重依照《刑法》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罚。
依法从快依照《刑事诉讼法》在审理案件时限内迅速审结案件。
重证据严禁逼供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指导治安管理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目的是教育本人和他人,维护治安秩序。
这一政策的基本要求是:以教为主,寓教与罚、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9,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他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10,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
工作对象的隐蔽性与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与公开性。
1,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侦查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在刑事诉讼中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和部分刑罚的执行。
2,公安刑事司法的主要措施侦查措施(1)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时不得少于2人。
应让犯罪嫌疑人陈述有罪情节或无罪辩解。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传唤时间比较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连续传唤。
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在侦查机关一先次讯问后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律师可以为其取保候审。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制作笔录。
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询问证人地点可以是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人证言。
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规定。
勘验检查:勘察现场时,应持有《刑事犯罪现场看查证》,必要时请专门知识的人,必须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人身检查:除紧急情况外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负责人批准,如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的,而侦查人员认为有必要检查的,可以强制检查。
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侦查员或医师进行。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侦查机关有权决定解剖,但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侦查实验: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行为。
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不得少于2人。
搜查时出示《搜查证》,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搜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侦查员进行。
不用《搜查证》可以搜查的情形(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扣押物证书证:现场勘查中由现场指挥人员决定,对扣押的无证书证,开列清单一式两份。
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附卷。
鉴定通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的管辖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过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发布。
刑事强制措施(1)拘传: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根据案件的情况应予拘传的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可以拘传。
拘传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比较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连续拘传。
(2)取保候审:需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
保证人符合的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的、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的、有固定收入和住处)。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循(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在此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比较长不得超过12个月(3)监视居住:比较长不得超过6个月。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共同居住的人及聘请律师以外的人。
(4)拘留: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把拘留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家属及其所在单位。
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被拘留的人,经审查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