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2)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2)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二、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
➢ 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
(二)临床表现 1. 生长发育落后; 2. 明显的低血钾表现; 3.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4. 可同时有其他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多尿,脱水,烦渴等; 5. 少数病例只有尿的改变,而无代谢性酸中毒,呈不完全性,但可进一步发展为完全型。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
梁 颖、沈 颖 朱春华、黄松明
北京儿童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 第三节 肾小管疾病 第四节 泌尿道感染 第五节 急慢性肾衰竭 第六节 肾脏替代治疗 第七节 夜遗尿
重点难点
熟悉 肾小管酸中毒定义及诊断、治疗原则
第三节
肾小管疾病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二、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
➢ 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液生化检查 2. 尿液检查 3. HCO3-排泄分数(FE HCO3-) 4. 氯化铵负荷试验
➢ 这种现象可见于各年龄组,在儿童 中以学龄女孩常见。
➢ 无症状性菌尿患儿常同时伴有尿路 畸形和既往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史。
➢ 病原体多数是大肠埃希菌。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5个/HPF,即可怀疑为尿路感染。 ❖ 尿培养及菌落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5/ml可确诊,104~105/ml为可疑,

中医儿科内科学教学课件

中医儿科内科学教学课件

食疗与养生的关系:食疗是 养生的一部分,通过饮食调 理身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
病的目的
食疗与养生的注意事项:注 意饮食搭配,避免过度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偏食等
不良习惯
中医儿科疾病预防与保健
05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保健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身高、 体重、头围等指标的变化
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遗传、营养、环境、疾病
预防措施:注意饮 食卫生、避免受凉、
加强锻炼等
营养不良
病因:饮食不当、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 症状: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治疗: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预防: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
肥胖症
病因:遗传、饮食、运动、 心理等因素
症状:体重超标、脂肪堆 积、行动不便等
中医儿科诊疗方法
望闻问切: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切脉 等方式了解病情
辨证论治: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 进行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运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 疗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食疗:根据病情和体质,通过饮食调理进 行治疗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治疗
中医儿科常用药物
清热解毒类: 如金银花、连 翘、板蓝根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儿科疾病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的原理:通 过刺激穴位,调节气 血运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的适应症: 适用于儿科常见疾病, 如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等
针灸疗法的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穴位,进行针刺或艾

针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注意针刺深度、角度 和力度,避免损伤皮
肤和血管
望诊:观察患 儿的神色、舌 苔、脉象等, 判断病情

《儿科学》医学课件-PPT课件13份

《儿科学》医学课件-PPT课件13份

肺炎
讨论儿童肺炎的症状、预防和 治疗方法。
鼻炎
探讨儿童鼻炎的原因、症状和 治疗方法。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
Hale Waihona Puke 1便秘2探讨儿童便秘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3
腹泻
介绍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症状和治疗 方法。
胃炎
讨论儿童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
1 尿路感染
介绍儿童尿路感染的症状、 治疗和预防方法。
常见饮食问题
讨论儿童可能遇到的饮食问 题和解决方案。
婴幼儿常见疾病
1
病毒感染
介绍婴幼儿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如感冒
皮肤问题
2
和腹泻。
讨论婴幼儿可能遇到的皮肤问题,如湿
疹和尿布疹。
3
呼吸道问题
介绍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问题,如哮喘 和肺炎。
儿童心理健康
游戏与互动
探讨游戏和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 的积极影响。
情绪管理
《儿科学》医学课件
这份医学课件共有13份幻灯片,涵盖了儿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儿科学概述到 不同系统的疾病,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
儿科学概述
1 儿科学定义
2 儿科医生的角色
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 疾病和健康的医学科学。
儿科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儿 童相关疾病,提供儿童健康 咨询。
3 重要性
儿科学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确保他们获得良好的医疗照 顾。
压力管理
提供儿童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探索儿童压力管理的方法,帮助 他们应对挑战。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1 脑损伤
讨论儿童可能面临的头部损 伤和脑损伤,如脑震荡。
2 癫痫
介绍儿童癫痫的症状、诊断 和治疗。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四节 遗传性骨骼疾病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四节 遗传性骨骼疾病
需行气管切开术 ✓ 积极处理中耳功能障碍 ✓ 椎管狭窄且有相关症状时可行手术矫正 ✓ 生长激素治疗对成年身高作用不显著

成骨不全
小儿内科学(第6版)
➢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结缔组织病。其特 征为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还可表现为肌无力、关节松弛、骨 骼畸形及其他结缔组织异常如蓝巩膜、耳聋等。
对称。
软骨发育不全X线小儿内科学(第6版)Fra bibliotek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落后及骨骼异常相鉴别: ➢ 软骨发育不良 ➢ 软骨-外胚层发育不全 ➢ 脊柱-骨骺发育不全 ➢ 佝偻病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小儿内科学(第6版)
治疗
➢ 无特殊治疗方法 ➢ 对症处理 ✓ 脑积水致颅内压增高时行脑室腹膜分流术 ✓ 颅颈交界处受压而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时行枕下减压术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及正压通气,偶
➢ 软骨发育不全主要影响长骨,表现为短肢型侏儒。可有特殊面容和骨骼畸形。 ➢ 各型成骨不全基本都有多发性骨折和骨畸形。X线表现主要为普遍性骨质稀疏及多发骨折。
谢谢观看
成骨不全X线表现:青枝骨折、骨质疏松
小儿内科学(第6版)
治疗
治疗原则:防骨折、尽量恢复活动度与功能。 ➢ 对症治疗
✓ 矫形支架稳定松弛的关节 ✓ 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肌力训练 ✓ 牙齿治疗 ➢ 双磷酸盐治疗
本章小结
➢ 遗传性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的特点。主要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 基因遗传病、线粒体病和基因组印记。开展三级预防措施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临床表现
➢ 生长落后。出生时即可见其躯干长度正常而肢体较短,差别逐渐明显, 肢体近端骨比远端骨更短。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章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章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液体疗法中常用的溶液
(三)混合溶液
常用溶液成分
溶液
每100ml含 溶质量/g
HCO3-或乳酸 Na+/mmol·L-1 K+/mmol·L-1 Cl-/mmol·L-1 根/mmol·L-1
Na+/ Cl-
血浆
142
5
0.9%氯化钠溶液
0.9
154
5%或10%葡萄糖溶液 5或10
5%碳酸氢钠溶液
左乳线内0.5~1cm
右胸骨线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二、体格检查
(二)体格检查的项目
8. 腹部 9. 背部及脊柱 10. 四肢 11. 肛门及生殖器 12. 神经系统 (1)脑膜刺激征 (2)神经反射
(三)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四)病史分析
第二节
儿科一般治疗措施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一、儿科护理特点
黏膜
眼窝 前囟 四肢
休克征
轻 稍少 尚可
稍干
明显 烦渴
明显 弹性差 减少 无尿 弹性极差,
花纹
干燥 极干
稍有 凹陷 凹陷
稍有 凹陷 凹陷
温 稍凉
无 不明显
明显 明显 凉或发 有,脉细, 凹陷 凹陷 绀 血压下降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一)脱水
2. 脱水性质
常见病因 细胞内外变化 血渗透压 血钠浓度 主要表现
补液治疗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不同类型脱水的临床特点比较
高渗性脱水 危重状态或医源性因素
等渗性脱水 急性腹泻等
主要为细胞内脱水
细胞内外影响相同
>320mOsm/L
>150mmol/L
烦渴、高热、休克出现迟, 脑细胞脱水可有惊厥和脑血 管破裂 以1/3张的液体为主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1)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1)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发病机制
➢ TD的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关键环节是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环路去抑制,致使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 超敏感。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临床表现
➢ 抽动症状是不自主的,可在短时间受意志控制,但不久又会出现。在应激下加重,多数病例在 睡眠时明显减轻或消失,也有少数因抽动而导致明显的睡眠问题。
小儿内科学(第6版)
辅助检查
➢ 心理评估包括与注意、多动及情绪相关的儿童行为量表、神经心理测验和心理访谈量表等; 问卷有家长评估和教师评估以及自评问卷;神经测验,如智力测验、执行功能测验等。
➢ 专业人员对儿童的诊断性访谈常采用定式和半定式的访谈问卷,如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 分裂症定式访谈问卷。
小儿内科学(第6版)
➢ 脑发育和理化环境因素 任何导致脑神经发育异常或受损的因素都可能导致ADHD的症状, 如病毒感染、出生时窒息、母亲孕期吸烟、溶剂等环境毒素暴露、锌等微量元素的严重缺乏。
➢ 社会心理因素 儿童早期不良的教养环境、经历的创伤性事件和超过儿童脑负荷的学习任务 可增加ADHD患病危险性;儿童早期看电视较多也被发现与学龄期出现注意缺陷问题有关。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临床表现
➢ 抽动症状可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两类(两类抽动可同时出现)。 ✓ 运动抽动症状 简单的运动抽动最常见,表现为突然的、简单的动作,涉及有限的几块肌 肉或一组肌肉的抽动,为一个或独立的重复方式,如眨眼、伸舌头、扮鬼脸、耸肩或转头。 复杂的运动抽动,表现为协调的、连续的运动方式,如跳、蹦、闻物、摸鼻、摸其他人或 打自己的自伤行为。 ✓ 发声抽动症状 可以影响语言的流利,类似口吃、结巴或其他语言不流利性障碍。简单性 发声抽动,如简单、无意义的发声,如呼噜声、吸鼻、清嗓声、吼叫、咳嗽。复杂发声抽 动,表现为不自主地发出有意义的音节、单词或词组,如秽语、模仿言语、重复言语。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2)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2)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临床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目前的观点,将孤独症的症状综合在两大方面,即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以及局限、重复、 刻板的行为方式、兴趣或活动。
➢ 有的患儿生后不久就表现异常,有的在2、3岁前发育基本正常而以后逐渐表现异常。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临床表现
➢ 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
✓ 交往障碍存在质的缺陷 缺乏交往兴趣,喜欢独自玩耍,不与其他小朋友和成人交往;缺乏 正常交往方法和技巧。不少患儿在婴儿期表现出回避社交性的目光注视,缺乏面部表情,对 父母缺乏情感,不愿被抱起,无依恋。程度较轻的患儿,可以表现出对亲近人有一定程度的 亲热,或对其他小朋友活动的兴趣,但这种关系显得局限、僵化,缺乏互动性、合作性。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
作者:姜玉武 季涛云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第七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
小儿内科学(第6版)
概述
➢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临床特点是 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缺陷、刻板重复性行为或兴趣狭窄,伴或不伴语言障碍的一组综合征。
✓ 其他症状 多数患儿有感觉异常、注意缺陷、多动、情绪异常、易激惹、冲动、智力障碍,少数 还有幻觉等其他精神症状。
小儿内科学(第6版)
辅助检查
➢ 心理评估
✓ 孤独症症状评估:包括筛查量表和诊断量表。 ✓ 发育评估及智力测验量表 可选择性地使用,以评估孤独症儿童的发育或智力水平,但常因孤独
症儿童的不合作而不能完成。 ✓ 实验室检查 根据临床诊断需要做相应的检查,目的是检查病因、共患病、病因明确的相关病变。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七节 心律失常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七节 心律失常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作者:马晓静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第七节
心律失常
重点难点
掌握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熟悉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了解 心律失常的病因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一、概述
心搏冲动的频率、起源及传导的异常均可形成心律失常。 儿童中,窦性心律不齐最常见,其次为各种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
活动后减少或消失,不需用药治疗。 病理性早搏,有自觉症状、心电图上呈多源性者,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性及房室交界性早搏:可选用普萘洛尔、普罗帕酮等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 室性早搏:可选用利多卡因、美西律和莫雷西嗪等。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异位激动在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 是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容易反复发作,呈阵发性、反复性,少数呈持续性。 突然发作、骤然停止。 发作持续时间可短暂数秒、数分,也可长达数小时,较少超过2~3天。 发作频数因人而异。 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由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脏 外科手术引起;感染为常见诱因,也可因疲劳、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心导管检查等诱发。
➢ 窦性心律不齐最常见,其次为各种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完全性束支传 导阻滞较少见。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心病术后心律失常较成人多见。
➢ 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有时需要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电生理检查诊断。 ➢ 治疗:针对病因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术等。
谢谢观看
解质紊乱等引起。 症状比较严重,小儿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儿主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
病例可有晕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发作短暂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率增快,常>150次/min,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小儿内科学(第6版)
治疗
➢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
✓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每周10mg/m2 口服,如口服效果不好或出现恶心、呕吐, 可改为皮下注射,对治疗多关节型安全有效。
✓ 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每日50mg/kg,最大量不超过2g/d。 ✓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每日5~6mg/kg,最大量不超过200mg/d,一次顿服。 ✓ 环孢素A(CsA):剂量为每日3~5mg/kg,分2次服用。 ✓ 其他免疫抑制剂可选用来氟米特、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 ✓ 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开始年龄 2岁
剂量 10~15mg /(kg·d)
用法 每日2次
最大量 1000mg/d
6月
30~40mg /(kg·d) 每日3~4次 2400mg/d
2岁
0.25mg /(kg·d)
每日1次 15mg/d
新生儿
1.5~3mg/(kg·d) 每日3次 200mg/d
2岁
6~12mg/(kg·d) 每日2次 400mg/d
第六章
风湿性疾病
作者:张俊梅,李彩凤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第二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重点难点
掌握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定义、分型及各型临床表现
熟悉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辅助检查、随访原则及预后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定义
➢ 起病年龄 <16 岁
➢ 关节炎 关节肿胀/积液,并存在下列体征中的2项或2项以上: ✓ 活动受限 ✓ 关节触痛 ✓ 关节活动时疼痛 ✓ 关节表面皮温增高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二)

小儿内科学(第6版)PPT课件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二)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三、动脉导管未闭
(八)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未闭动脉导管管径与长度。 彩色多普勒:分流的方向和大小。 脉冲波和连续波多普勒:血流频谱。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心动图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三、动脉导管未闭
(九)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
一般不需要心导管检查。 评价肺动脉高压或合并畸形。 血氧:肺动脉 > 右心室。 心导管:肺动脉 → 降主动脉。 逆行主动脉弓部造影:
肺动脉狭窄示意图 1. 主动脉;2. 肺动脉干;3.左心室;
4.右心房;5.右心室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二)病理类型
四、肺动脉狭窄
瓣下型狭窄(漏斗部) 瓣膜型狭窄(肺动脉瓣) 瓣上型狭窄(肺动脉主干、肺动脉分支)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三)病理生理
四、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狭窄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增加,右心室压力增高,肺动脉压 力正常或减低,狭窄前后有收缩期压力差,日久可引起右心室肥厚,以致右心衰竭。
小儿内科学(第6版)
(三)病理生理
二、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箭头示血流方向,虚线箭头示病理改变。
由左心室流入右心室的左向右分流。 分流量取决于缺损大小、肺血管阻力及两侧心
室压力差。 肺血流量增加,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左心排
血量减少。 分流量大者,可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艾森曼
格综合征。
一般不需要心导管检查。
评价肺动脉高压或合并畸形。 右心导管:
右心房→房间隔缺损→左心房; 右心房血氧量>腔静脉血氧量; 计算肺血管阻力和分流量。
房间隔缺损的造影表现
小儿内科学(第6版)
(十)治疗

小儿内科疾病推拿治疗PPT.

小儿内科疾病推拿治疗PPT.

【捏法】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捏法正位手势
1.捏脊法 (“捏积”)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 (1)自下而上,先捏脊三遍,第四编“三捏一提”) (2)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 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 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有应对的策略。
鱼际擦三种。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那么同学们就用这些方法研究吧?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填在发给你们小组的那张表格上。
外在的不同特点 1.5.4分析应聘者经历 [投影下图]: 早餐吃得好, 4拿开水壶或暖水瓶倒水一定要小心. 2、 师小结并补充相关知识。 师:上午体内的热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补充,而且还要为下午的学习活动 做准备,所以午餐要吃饱。而晚餐吃的太多,会引响睡眠。所以不要吃的太饱。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 做,要帮妈妈洗碗扫地,还要学习,那晚餐要吃得较好。 第三个等级
•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 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
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和禁忌症
1、适应范围 小儿泄泻、呕吐、厌食、疳证、腹痛、便秘、脱肛、感冒、咳嗽、发
病人结算完毕后,退回医保证和医保卡。
(一)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一、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法规,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员工防火、消防培训工作。
(1)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与供应商存在劳动关系;

《小儿内科学》教学大纲

《小儿内科学》教学大纲

《小儿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小儿内科学为各临床专业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和今后医务工作前获得专科知识而设置,对于培养出全面和高素质的医生起到重要作用。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小儿内科学是一门医学临床必修课程,是内外妇儿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小儿内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并与临床联系紧密,须在前期学习了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等)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待病患的仁爱之心,建立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大胆求索的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儿科诊法治法,了解古代中医儿科的成就和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

3.技能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

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

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小儿内科学》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5
二种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 特殊类型病毒感染
·
26
(1)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夏季流行。病原体为腺病毒。 典型结合膜热:患者有发热、咽炎、及 结合膜红三联征。为急性传染病,常伴 有颈淋巴结肿大,但这些症状不必全具 备。流行时有的具有咽炎或结膜炎,本 病眼、咽症7日见好。
·
32
临床将喉梗阻分四度
一度:活动时出现吸气性喉鸣、呼吸困难。 二度:安静时出现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
·
14
四、血 气 分 析
·
15
➢ 正常值 ➢ pH7.35~7.45 ➢ PaO2 80~100mmHg ➢ SaO2 91~97.7% ➢ PaCO2 35~45mmHg
呼吸衰竭
<50mmHg <85% >50mmHg
·
16
➢ I型呼吸衰竭: PaO2≤50mmHg ➢ II型呼吸衰竭: PaO2≤ 50mmHg PaCO2≥50mmHg ➢ 小儿血气分析特点: pH偏低,与肾脏排酸 功能 尚不成熟有关,学龄前儿童、尤其婴幼儿PaO2比成 人低,可能因肺发育不成熟、换气功能欠佳所致, 大约7~12岁血气值可达成人水平。
20
脉搏 (次/分) 120 ~ 140 110 ~ 130 100 ~ 120 80 ~ 100 70 ~ 90 80
·
呼吸/脉搏 1:3
1:3 ~ 1:4 1:3 ~ 1:4
1:4 1:4 1:4
12
呼吸功能特点
潜在能力差,易发生低氧血症 (正常情况小儿2/5、成人1/10肺组织
工作)
·
13
总之,小儿呼吸生理特点:呼吸系统 功能负荷较重,而小儿储备能力较低,快 是一种代偿措施,但发育不健全,易发生 呼吸功能不全。但小儿也有成人不可得的 优越性:再生能力强,病后易恢复,后遗 症少,生命力强。
(acute infectious laryngitis)
·
29
重点难点
➢ 急性感染性喉炎病因及临床表现。 ➢ 喉梗阻分度。 ➢ 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治疗。
·
30
英文关键词
acute infectious laryngitis 急性感染性喉炎
·
31
病原体:能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 细菌都引起喉炎。 临床表现:起病急,症状重,除发热外, 主要为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 难,及缺氧表现:紫绀、烦躁不安,面色 苍白,心率快,夜晚症状重。如发生喉梗 阻,抢救不及时,可窒息死亡。
·
27
(2)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主要为 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为夏秋季流行,发 病急,以发热39.5~40.0℃,大儿童诉头疼、 背疼,5岁以下儿童1/4有呕吐,在前咽、 扁桃体、悬雍垂、软腭、咽后壁可见灰白 色小丘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小溃 疡,病程一周左右。
·
28
第四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
4
第二节 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
解剖及生理特点
·
5
一、免 疫 功 能
➢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 ➢ 特 异 性 免 疫功能低下
·
6
二、解 剖 特 点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道和肺等器官 组成,主要功能为呼吸,即吸入氧气、呼出二 氧化碳。呼吸功能最重要的二个环节是通气和 换气。
呼吸道通常以喉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上、 下呼吸道二部分。
呼吸系统疾病
the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苏州大学小儿内科学 教研室
·
1
呼吸系统疾病课程内容
1、概论 2、小儿呼吸系统免疫、解剖及生理特点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急性感染性喉炎 5、急性支气管炎 6、支气管肺炎 7、哮喘
·
2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 ➢ 掌握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和二种特殊类型的上
·
21
病原学
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 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 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 病毒感染后,以链球菌为最多。
·
22
临床表现
大年龄组儿童与成人相同,主要:流涕、鼻塞、咽痛、 疲乏、头疼、咳嗽、发热、畏寒、肌肉酸痛------。病程 常在7天以内。婴幼儿表现:鼻塞后拒奶,张口呼吸,精 神萎。体检:咽红、滤泡增生,咽部有脓性分泌物或局部 淋巴结肿痛,二肺呼吸音粗或有痰鸣音,也可见皮疹。小 婴儿全身症状重,可见发热、甚至高热惊厥,纳差,呕吐, 腹痛,腹泻。
·
7
(一)上呼吸道
➢鼻 ➢ 鼻窦 ➢咽 ➢ 耳咽管 ➢喉·8二、下呼吸道
➢ 气管 ➢ 支气管 ➢ 肺泡
·
9
三、 生 理 特 点
·
10
呼吸特点
➢ 呼吸节律不齐 ➢ 呼吸频率快
·
11
呼吸 (次/分)
新生儿
40 ~ 45
<1岁
2-3岁 4-7岁 8-14岁 成人
30 ~ 40 25 ~ 30 20 ~ 25 18-20
·
23
诊断
➢ 症状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24
治疗
1. 普通感冒不宜给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降温,小儿高热惊厥必须很快 降下来。(半小时内过高热,酶、蛋白质变性,为不 可逆损害);鼻塞,清除分泌物。
3. 鼻分泌物呈粘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 炎,无需用抗生素,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 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 高等,考虑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同时,加 用抗生素。
·
17
第三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
18
一、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
19
重点难点
➢ 小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 ➢ 二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因和
临床特点。
·
20
英文关键词
➢ common cold 普通感冒 ➢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咽结合膜热 ➢ herpangina 疱疹性咽峡炎
呼吸道感染。 ➢ 掌握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表现及喉梗阻分度。 ➢ 了解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 ➢ 掌握几种特殊类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3
第一节 概 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为小儿时期的 常见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死 亡率,是21世纪世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 展纲要规定的重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