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车改革的若干问题探究
关于公车改革的若干问题探究
关于公车改革的若干问题探究【摘要】目前我国公车改革的严峻形势日益凸显。
本文就公车改革的进程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了公车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车改革困境分析路径选择一、我国公车改革的困境分析(一)公车消费成本惊人。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亿,2007年该项经费支出已经接近9000亿元,其中公务用车消费占比例较高。
同时,各部门每年的采购公车的规模和财政支出还在不断增长,导致公车的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给政府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严重削弱了政府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资源的投资。
(二)公车私用的现象严重,难以控制。
我国的公务用车实行分散管理的制度,公务车分配到各个部门以方便不耽误工作。
但由于公车的使用过程很难进行监督,很难判断公务用车到底是被派出去办理公事了,还是用于私人事件。
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公用的比例仅占1/3左右,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的私用,公务人员的私用,司机人员的私用都造成了公车资源的浪费。
(三)公车的腐败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利益。
公车的腐败问题一直都包括公车私用问题,公车的超限配置,购买使用环节运用各种手段侵占国家的财政资金。
举例说明:有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的维修费就高达十万,一年中换了40多个轮胎,有些单位在公车加油,维修,养护的过程中虚开发票。
类似这种超额超费使公车支出成为了“无底洞”,不仅给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加重了企业和民众的纳税负担。
二、改革中存在问题,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一)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地区的公车改革方案。
许多“车改”模式,不仅没有着力去“改”掉公车使用中的特权,相反,是在“车改”中用制度和政策的形式将公车使用中的特权合法化。
“官本位”思想使公务用车成为领导之间进行盲目攀比、贪图享乐的工具,成为特权、地位的象征。
有些政府随便搬来其他城市沿用过的模式,不加修改,生搬硬套,改革的办法不适合本地政府部门和交通环境的具体情况,导致改革进程放缓,不满情绪高涨,改革效果甚微。
《公车改革的问题与组织对策》
《公车改革的问题与组织对策》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摘要】公车改革是全社会达成的共识,公车需要改革,尽管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治理手段,可是收效甚微。
本文从公车使用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公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公车改革;公车私用一、公车使用管理的问题及现状分析(1)公车规模和费用居高。
近年来,我国公车规模及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公车消耗远远高于国家财政对国防、科研、农业、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成为财政的重要支出。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有350万辆公务用车,每年耗费3000亿人民币;截止xx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1.14亿辆,扣除公交车辆和私家车,各级政府和各单位的公车总数在4000万台以上。
(2)公车私用问题严重。
据群众反映,在公车使用中,存在着“3个‘1/3’”说法,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这是我国公车的要害,也说明公车成本压缩空间有2/3之多。
(3)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
一直以来,我国公车使用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浪费。
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
(4)汽车档次和数量有不断攀比上升之势。
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公车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二、公车使用管理问题的原因(1)预算约束不严。
在公车财务支出的问题,缺少必要的预算、核算和审计制度是造成公车改革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只有在财务管理方法上的源头上“截流”,控制好公车采购和编制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加强必要的财政监督,从而提高公车改革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责任不明确,管理缺乏力度。
公车管理之难,不在车子,而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在用车的人。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文件都规定了公车管理责任人,但责权利不一致,管理手段不完善、不明确,以致各单位实际管理时缺乏责任心和力度。
我国公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淮安当前公务用车制度的现状 (网络调查) (一)运行成本高,财政负担沉重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 据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 总量为200 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 2000 亿元。据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 中国财政总开支累计支出30589亿元,其中公车开 支占总开支13.1%,金额达到了 4000亿,公车开支 甚至超过了国防开支11.4%,多于教育、科学及科 技、环保和医疗开支总和。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 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每 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务 用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
公车货币化:发放“车贴”这种改革方
案主张向公务员发放交通补贴,根据公务员的级别, 将交通补贴划分为不同的档次,每月以现金形式直 接发放给各级公务员,用于执行公务所需的交通消 费;或者将交通补贴打入公务员的公交卡中,鼓励 其乘坐公共交通。[3]同时,这种改革方案认为, 为了满足宾客接待等特殊活动的需要,应建立相应 的交通专项经费,专款专用。这项措施仍遭到社会 质疑,有市民认为这只是变相的增加公务员的福利, 也有人认为按照行政级别发放补贴,可能造成隐形 腐败。
造成公务用车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规 (二)公共财政体制的不科学 (三)对公务员身份与权利认知的错误 (四)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公务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从2009年起,淮安市开始了 大规模的公车改革,所涉100多 个单位分三批进行车改。所有局 级领导干部全部取消专车,自行 解决出行问题,市财政给予一定 补贴,经过两年多时间,市政府 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到400多辆 左右,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截 至目前,除了市级四套班子领导, 公、检、法及3个驻外办事处以 外,其他党政机关、参工单位、 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初步完成了 车改。
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务用车改革分析研究
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务用车改革分析研究公务用车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务用车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务用车改革分析研究,特指通过政策、管理、法规等措施,全面整顿公务用车的使用情况,达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目的。
一、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1、能源浪费公务用车的使用几乎是无节制的,一些公务人员喜欢用官方车辆出入私人场所,开高价值车辆参加宴请,或者去远距离开会,这些车辆可能并不是真正需要用到的。
由此耗费了大量的燃料等资源,严重浪费了能源。
2、车辆管理混乱由于目前国家对公务用车管理不够严格,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很多公务用车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借用、走私、私售等问题。
有些单位使用的公务车辆可能过多或者过少,极端情况下,可能都会发生同一时间多个人在等待使用同一辆车的情况。
3、财务管理不透明由于公共车辆的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财务管理也存在问题。
在使用公车过程中,公车使用人员可能会报出超出实际公务需要的时间和里程,占用了国家的财政预算,增加了财政负担。
二、公务用车改革的措施1、建立国家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政府应建立全面、科学、严格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厘清各种公车使用情况。
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应明确各级机关对公车的申请程序以及使用标准,公开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各级机关使用公务车的情况。
2、加强公务用车的管理和监控国家应该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管理,通过加装GPS定位器等设备,以便监测公务用车的行驶轨迹和使用情况。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明确责任,加强分管领导的监督,定期检查各类用车记录,收回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并作好相关工作。
政府部门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公务用车的不必要使用,对于真正需要使用公务用车的公务人员,应该优先使用最经济、低碳、环保的车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公车费用,降低用车成本。
在用车管理中,应当严格按照实际工作情况申请公务车辆,合理控制使用公务车辆的数量。
4、提高公务用车管理的透明度公务用车管理部门应该增加公众监督机制,强化公车管理的透明度。
对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对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车轮腐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也一度被认为是一个难于解开的死难结。
公务车辆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和社会都有许多许多强烈的呼声,纪检监察机关对遏制超标配置小汽车、禁止公车私用等问题先后都作出过不少规定,各级领导对加强公车管理也多次提出要求,有关部门也专门发文,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莆田市公车管理的特点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机关公务车辆管理制度改革作一探讨。
一、现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现状和弊端现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公务车辆使用管理的现状和认识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其主要表现有:1、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车问题突出。
干部一提拔就要求配备车辆,配车后就把它据为已有,甚至一些非领导职数和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利用出任协会领导等虚职配备公务车。
虽然多年来纪委和政府部门三令五申,在用车标准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是许多变通型的超编车和超标车队伍依然不断壮大。
2、养车费用高昂。
据调查了解,每辆公车的年使用成本,包括年折旧费用、驾驶员工资、油费、过路费、维护费、保险费等在内,在5万-8万之间,有的每年达10万元以上,我市市直有1200多辆公务车辆、县区1000多辆,据此推算,全市公车消费十分可观。
3、公车私用屡禁不止。
在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车演变成了“私车”,领导干部和司机及其亲友用公车旅游、钓鱼、走亲访友、接送子女上学等现象比较普遍,且前纠后犯、治而再犯,公车私用屡禁不止。
公车私用、滥用等公开的腐败现象,也有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领导干部形象。
“屁股底下一座楼”、“车轮腐败”这些词汇就表现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4、以车谋私严重。
有的在购车、修车、用油等环节吃“回扣”,有的以修车费名义套取现金用于拉关系,个别司机打着领导旗号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公车消费已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黑洞、腐败滋生的一个温床。
我国公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
邵 敏
( 汉科 技 大 学文 法与 经济 学院 湖 北 武汉 武 4 08 ) 3 0 1
摘 要 : 财政 部 2 1 初 公布 的数据 , 据 0 1年 目前 我 国每 年 公务 用车 购 置 费 支 出增 长 率在 2 %以上 年 0
.
公务 用 车 消 费支 出超 过 1 0 0亿元 。公 车 改革 事关 党风 廉政 建设 , 0 节省 资源和 成本 , 势在 , 4- z -。因此 研 究 -f
公车 的 1 .% 相 当一 部分 领 导 的专用 35 车 . 了接 送 领 导 上 下 班 、 加 必 要 的 除 参
是 为 了 降低 行政 运 行成 本 . 维护 公众 的
利 益 。然 而在 车改 的过程 中 。 策者 、 决 执 参 与率 极 低 . 与 公 车改 革过 程 中信 息 这
在 欧 美 许 多 国 家 . 车 私 用 都 被 列 公
其 没 E益严 重 公 车超 编制 超标 准 的配 备形 在 较 高 水 平 . 根 本 原 因就 是 . 有 去 象 处 罚 不 严 t
式 同样 严 峻 .按 照 国务 院 19 9 4年 颁 布
触碰 中国特有 的行 政 体制 我 国现 行公
与此 同 时 . 存在 公 车 资 源利 用 不平 衡 也 的现象 一些 单位 的 主要领 导 干部办 公 甚 至 是急 事 都不 行 . 样在 单 位 内部 就 这
产 生 了 主 要 领 导 干 部 与 其 他 副 职 之 间
至 少 在 6万 元 以 上 .有 的 甚 至 超 过 1 事 全 是 专 车 .其 他 干 部 根 本 就 用 不 上 . 0
但 是 在 地 方许 多 乡 镇 领 导 都 有 专 用 的
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问题的探讨
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问题的探讨一、当前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对车辆配置进行了严格控制,但在车辆维修、购置高档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我县公务用车的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公车费用成为"无底洞",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一些单位和个人将各种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使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
一些负责公务用车维修的人员收车辆修理公司的回扣,以及公务用车使用中严重浪费等,这些超额费用都算在了公务用车经费支出上,造成财政负担重。
(二)公车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廉洁行为。
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有的领导干部把公车当成了私车,不仅自己办私事,家属、子女、亲朋好友办私事也用。
有的单位配置公务用车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待遇",一种"门面",车的档次规格不断提高,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
(三)公车使用中已出现党群、干群关系受损现象。
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办事全是专车。
其他干部根本就用不上,甚至是急事都不行,这样在单位内部就产生了领导干部与其他干部、主要领导干部与其他副职之间的矛盾,使单位内部班子不团结,工作不协调,效率低。
其次,领导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车水马龙,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公路上一路春风,走马观花,只听汇报,不深入实际,不到群众中去体察民心、民情,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
(四)公务用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一些单位的一把手,把公车当成私有财产随意处置,行驶里程还未达到规定的一半就想方设法购新车,购豪华车,原车由一人做主,不经过集体研究,不经过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办理有关手续,就作当人情送了,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来看,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现行体制所致;二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作怪;三是以修车、加油等形式侵吞国家资金;四是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盛行。
公车改革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
公车改革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公车改革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公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旨在加强政务公开、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公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整改情况,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公车改革及其影响。
1. 公车改革的问题1.1 难以落地公车改革计划宏大,但具体落地却困难重重。
存在地方政府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财政依赖于政绩考核和政策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对公车改革缺乏充分的重视。
另公车改革牵涉到政府部门的利益调整,不同部门难以达成一致,导致实施缓慢。
1.2 “灰车”问题公车改革实施后,不久就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及机关单位以各种名义、方式购置或使用新的“灰车”,绕开公车改革的限制。
这些“灰车”不仅违反了公车改革的初衷,也损害了改革的公信力和形象。
1.3 税收问题公车改革的另一个问题是税收,即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改革后并未将所剩车辆按市场价值进行清算,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一些地方政府将公车改革中的经费用于其他方面,进一步削弱了改革的效果。
2. 公车改革的整改情况2.1 机关单位购车核准制度的完善为解决公车改革中出现的“灰车”问题,中央政府加强了机关单位购车核准制度的监管。
目前,中央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机关单位在购置车辆前必须获得中央批准,并对购车事项进行公开,以防止“灰车”购置。
2.2 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加强为减少公务用车的数量和规模,中央政府对公务用车的管理进行了加强。
具体措施包括对公务用车的配备数量和使用范围进行限制,并加强了对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以确保公车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
2.3 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为确保公车改革能够取得实效,中央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并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机制。
中央纪委监察部门加强对公车改革的监督,对违反公车改革政策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还鼓励媒体和公众对公车改革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促使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国公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公车改革旨在解决公车管理混乱和公款私用等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题。
本文从公车改革现状、面临的问题、对策分析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公车改革存在管理不到位、政策不够明确等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等对策。
文章还展望了公车改革的未来,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公车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最终,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公车改革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迎来公车管理的新春天。
【关键词】公车改革、我国、问题、对策、展望、引言、现状分析、未来、结论1. 引言1.1 引言公车改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公车改革,旨在建立更加透明、规范、高效的公共交通管理制度。
公车改革关乎国家财政、社会秩序以及政府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车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公车使用管理不规范、公车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对我国公车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公车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并展望未来公车改革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公车改革的进程,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公车改革现状分析我国公车改革自2012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公车改革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改革任务繁重。
公车使用管理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滥用现象较为普遍。
一些公车改革政策执行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改革效果打折扣。
在公车改革中,一些地方仍存在着以权谋私、阳奉阴违等现象,导致改革成果难以持久。
一些公车改革政策的执行环节中存在不少的漏洞和盲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xx县公车改革后基层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xx县公车改革后基层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公车改革后基层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建议(xx县)公车改革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积极推进廉洁型机关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xx县已完成党政机关公用车制度改革,全县参改车辆424辆,保留315辆,取消109辆,车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形成了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一、存在的问题1、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务出行不便利xx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县城内公交车数量少,需要等待的时间长,而且处于“招手即停、就近下车”的运行模式,造成公务出行很难在短时间直达指定目的地;县城与乡镇之间虽有城乡客运车,但深入农村,难度更大,例如扶贫队员下乡时,一路需要座公交车、座客运车再步行,才能到达目的地。
2、用车平台不健全,公务出行靠个人因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应急用车等用车平台及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平台车辆利用率较低,部分单位需要的公务出行,采取工作任务谁负责、公务出行就由谁负责的方式自行解决,并且平台车辆部分车辆因长时间停放,造成车辆有所损坏。
3、保留车辆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我县按照规定可保留315辆公务用车,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各部门各单位会增加新的更重的工作任务,有些工作需要配备公车来保障,如扫黑除恶工作、食品安全工作、缉毒禁毒工作等,但受指标限制,无法很好解决。
4、车辆使用范围界定不够详细相关文件已对保留车辆使用范围进行了说明规定,但因不够详细,有的单位在工作中需要利用机要通信、应急用车时,每次都需到负责车改的部门、纪委等部门咨询后,才能确定能否使用。
二、建议措施1、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上级给予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我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公交车数量,合理设置公交站点。
2、加快用车平台建设建议上级部门建立完善用车平台后,加快与基层对接进度,更加高效利用好“山东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
3、增加车辆保留弹性在确保整体公务用车总量按一定比例精简的情况下,建议上级建立指标补充机制,以满足新工作、新任务的需要。
国有企业公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公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政府行政办公室的不断透明化,人们对汽车改革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在汽车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中部分企业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推动国有企业汽车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公车改革的必要性,公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公车改革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车改革;问题;对策前言:通常,公车指的是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履行公务而使用的车辆。
但是,由于相关国有企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完善等问题,公车私用现象时常发生,这样不仅给国有企业的支出带来负担,而且对国有企业的形象也会造成影响,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所以,国有企业有必要改革公车私用现象。
1国有企业公车改革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在某种程度上,公车制度的存在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办公效率,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贪污腐败事件如滥用公车,或者以公车为由等时常发生,在使用公车过程中私用现象比较严重,不但背离公车的属性,还极大地浪费公车资源,阻碍公车作用的有效发挥。
因此,改善国有企业公车浪费现象,或者规范公车使用状况的主要对策就是公车改革,同样的公车改革还是确保国有企业资料不被侵害的关键举措,在推进公车改革过程中,积极采用有效的对策,能够切实发挥公车的作用,维护国有企业资产,以及促使国有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此,国有企业有必要推行公车改革。
2国有企业公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国有企业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完善中国对依法治国进行实行的基础就是确保有法可依,国有企业在推行公车改革时,也应做到有法可依,所以在进行公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中虽然各个企业均对行政规章进行了制定,但是不具备全套的行政法规,使得公车改革不具备统一的标准。
另外,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水平较低,规定也比较粗略,处罚措施和保障措施尚不明确,因此在现实中是不可操作的。
2.2国有企业公车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国有企业体制受到我国体制的影响,现如今国有企业公车管理制度不完善,其主要体现在公车配置与分配体系、公车监督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关于公务用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于公务用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公务用车一般来说是公务人员外出处理公务时使用的车辆,能够为公务活动带来更多便利,促进公共事务工作效率提高。
然而现阶段公务用车过程中依旧还表现出很多问题,例如说公务用车资源配置不均衡、公车私用问题等,上述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让公务用车改革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课题。
如何有效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处理好现存问题,这是一个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相关研究,提出了当前公务用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务用车;改革现状;对策建议前言:公务用车属于财政资金统一采购,为各类公务活动提供便利的车辆,从其实际功能来看,公务用车的配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公务活动实效性的提升,但在此基础上由于公务用车数量持续增多,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成本也逐渐增加,开始表现出资源浪费以及成本增加的趋势,还会为部分腐败行为带来便利。
国内很多地区已经着手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即便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丰富经验,但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推进服务型和节约型政府建设。
一、公务用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一)有利于遏制公车腐败,维护党的形象推进实施公车改革之前,国内各级行政单位使用的公车往往处于分散经营模式。
各单位、各部门需要对自有车辆进行独立管理。
此类管理方式简单便捷,各单位和部门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调取,然而这一模式需要各单位具备科学的管理意识,如果管理出现疏漏很容易存在公车私用、超标配置或者资源浪费的现象[1]。
由于过去并未制定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机制,各地公车腐败问题较为严重,也受到了多方关注。
按照发改委的考察研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存在“三分法”使用公务用车的说法,简言之即用于处理公务的公车仅仅占据三分之一,公车私用的车辆占据三分之一,司机私人使用的车辆占据三分之一。
公务用车实际价值与作用难以凸显,也为腐败活动提供了空间,基于长远角度而言,必然会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浅谈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之路
浅谈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之路摘要公务用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方便工作、提高效率而准备的。
然而,现行的管理制度存在许多弊端,破坏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
所以,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尤为迫切。
关键词公务用车制度问题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方便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出现了公务用车费用畸高、公车私用、效率低下、超标准超编制配备、驾驶员管理混乱等现象,弊端诸多。
一、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形成公务车,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用于工作、业务、接待等公务活动的各类汽车。
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参照了前苏联相关规定,按照干部级别和干部编制配备公车。
建国之后逐步改用吉普和小汽车。
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解放初期的供给制。
1979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1981年中央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汽车配备和用油定量包干的暂行办法》,1983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任副部长、副省长以上干部生活待遇的几项暂行规定》,对领导干部汽车配备作了相应规定。
1984年以后,对公务用车配备有所放松,各机关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竞相购买公车。
为了解决公车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4年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质量档次逐步提高,车种车型不断增加。
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汽车配备标准,减少国家财政支出,1999年中办和国办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
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上述制度在规范公务用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等级观念、攀比心理、监督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很多弊端。
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
随着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购房支出大幅增加,经常性支出总额大幅增加,但公车费用所占比例还在提高。
探究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探究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一提到公务用车,马上会让人联想到到腐败问题,在一些社会团体和党政机关当中,在公务用车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制度,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公用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公务用车;管理;解决对策相信人们对公务用车这个词并不陌生,公务用车作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活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保障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相关人员顺利进行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公务用车可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公务消费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务用车在管理和使用上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在管理公务用车问题上虽然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下面笔者就从几个重要的方面着力分析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管理公务用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公务用车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务用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车辆严重超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相关政府机关部门作出指示,严禁不符合要求、超编公务用车。
然而,因为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不按要求严重超编配置公务用车,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现在存在超编配置公务用车的单位超过50%据调查,这些公务用车有的是单位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自行配备的,也有的是单位借用的,这些所谓借用的公务用车基本上都是借车单位与被借单位存在着利益关系,只要是借来,基本上就是有去无回。
由于对以上两种途径的公务用车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所以从公务用车的费用支出来看,其绝大部分占用了其他公共支出,这就势必导致了其他项目的专项资金和公务费用的不足,此外,也不排除从一些非常规渠道获取公务用车开支,这些不完善的管理制度还会造成交通费的不准确、不符合事实,导致一些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片狼藉,此外,像以上提到的有借无还的现象,造成了被借单位对公务用车管理上的漏洞,如单位账目不实、资产混乱等等,如此恶性循环,不加以控制,势必会使国有资产造成流失,后果将非常严重。
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车改的调查
01
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各级政府机构公务车使用情况和员工对公 务车改革的看法。
02
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政府机构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
和案例。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公务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改
03
进方向。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员工对公 务车改革持支持态度,认为改革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车制度改革,提出逐步减少公 务车数量和规模,推进公务出
行社会化。
2014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全 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 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公务 车改革的措施和目标。
2017年,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 革基本完成,全国大多数省份 也已完成改革。
公务车改革现状的调查设计
成本。
也有部分员工对改革存在疑虑, 认为改革可能影响工作开展和出
行安全。
分析认为,公务车改革需要进一 步推进和完善,应加强制度建设 和监督机制,确保改革目标的实
现和员工权益的保障。
03
公务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公务车使用管理问题
公务车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调度机制,公 务车常常被用于私人用途,甚至被滥 用,导致公务车使用效率低下。
技术创新是推动公务 车改革的重要手段
调查表明,通过引入先进的车辆 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可以有 效地提高公务车的使用效率和管 理水平。例如,引入智能调度系 统、GPS定位系统等,可以实现 对公务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研究展望
深化公务车管理 体制改革
未来,公务车管理体 制改革将继续深化, 逐步实现公务车的社 会化、市场化运营,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车改革的若干问题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公车改革的严峻形势日益凸显。
本文就公车改革的进程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了公车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车改革困境分析路径选择
一、我国公车改革的困境分析
(一)公车消费成本惊人。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亿,2007年该项经费支出已经接近9000亿元,其中公务用车消费占比例较高。
同时,各部门每年的采购公车的规模和财政支出还在不断增长,导致公车的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给政府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严重削弱了政府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资源的投资。
(二)公车私用的现象严重,难以控制。
我国的公务用车实行分散管理的制度,公务车分配到各个部门以方便不耽误工作。
但由于公车的使用过程很难进行监督,很难判断公务用车到底是被派出去办理公事了,还是用于私人事件。
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公用的比例仅占1/3左右,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的私用,公务人员的私用,司机人员的私用都造成了公车资源的浪费。
(三)公车的腐败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利益。
公车的腐败问题一直都包括公车私用问题,公车的超限配置,购买使用环节运用各种手段侵占国家的财政资金。
举例说明:有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的维修费就高达十万,一年中换了40多个轮胎,有些单位在公车加油,维修,养护的过程中虚开发票。
类似这种超额超费使公车支出成为了“无底洞”,不仅给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加重了企业和民众的纳税负担。
二、改革中存在问题,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地区的公车改革方案。
许多“车改”模式,不仅没有着力去“改”掉公车使用中的特权,相反,是在“车改”中用制度和政策的形式将公车使用中的特权合法化。
“官本位”思想使公务用车成为领导之间进行盲目攀比、贪图享乐的工具,成为特权、地位的象征。
有些政府随便搬来其他城市沿用过的模式,不加修改,生搬硬套,改革的办法不适合本地政府部门和交通环境的具体情况,导致改革进程放缓,不满情绪高涨,改革
效果甚微。
(二)有关公车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强制性惩罚措施出台,导致公车滥用不能杜绝。
针对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缺乏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大,很容易产生腐败出现不平等问题,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截止到目前,我国公车改革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罚并没有明确规定,裁量空间比较大,也就是说现行的法律法规只规定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明显缺乏了惩罚力度。
所以应该从“负面清单”出发,详细规定出来“不能做什么”从负面的角度去限定行为,避免潜规则。
由于这方面的缺失,导致没有形成足够严厉的惩罚措施。
(三)公务人员的思想没有根深蒂固的改变,改革措施被变相的执行。
由于没有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公务人员的思想工作做的不到位,宣传教育工作落后,只有强硬性的命令是不能改变公务人员的意识的。
公务用车制度在提高公务员工作效率的同时,形成了权力的滥用。
一方面领导阶层的直接私用,另一方面公司司机的私下滥用,显然滥用公车的领导和司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而实质上公务用车是为众多利益相关群体服务的。
我国公车改革之所以效果微弱,归根结底就是相关利益集团的存在。
三、公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因地制宜的创新自己的改革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
优化改革方案。
1、在公车的配给资格上,坚持现有规定,取消省部级以下官员的专车,开展工作一律使用公务用车。
2、根据当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核定保留一定量的公务用车。
3、在公车管理中引入电子监控系统。
如江苏省吴江率先将GPS 监控系统配备到了全市公车,遏制公车私用效果明显。
4、公务用车模式向社会化转变。
政府可向公车公司租用公车,驾驶员可以按照国有企业人员人流办法统一安排。
5、任何个人不得介入公务车的保养环节,公务车的保养应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费用由政府向维修部门统一结算。
(二)法制创新是公车改革的关键出路,建立健全公车管理的法律法规。
公车改革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财政与舆论两方面的压力,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则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这正是公车改革屡改屡败的根本原因。
公车改革应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做保障,构建体现公平正义的公车使用管理法制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此能够对公务用车提供规范化,法治化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公车改革走出困境。
(三)加大公车改革的教育,从根源上杜绝公务人员的特权意识,平衡公车改革的各方利益。
加强对司机的教育和管理。
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教育,使其明确公务用车的使用手册,杜绝司机使用车辆时在加油、维修等出现的问题。
还要引入奖惩机制,加强司机的绩效考核加大宣传公车改革的力度,加强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培育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转换为服务型政府。
要求公务人员从思想根源上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结束语
公车改革有利于减少公车消费,为公共财政减负;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府形象;消除公车特权观念;杜绝公车使用中的腐败行为。
因此,不管公车改革难度如何,政府都应大力促使公车改革向前推进。
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相关内容,我们应该对公车改革怀抱一个坚持的态度,虽然也会受到诸多阻力,真正落实很难。
通过公车改革,也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民众谋求更大的幸福,更好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敏.我国公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2012,5.
[2]余强.我国公务用车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