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西与抗日战争要点27页PPT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2024新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2024新版

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同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苏美两大国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宝贵支持和援助。许多国家 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物资、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帮助。
这些支持和援助不仅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和信心,也为中国与世界反 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同情和赞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
献。
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对日本 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
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 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
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对中国及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壮
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85%的侵华日军和 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 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 法宝。
人民战争的威力在于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共 产党在敌后广泛建立大小根据地,控制人口达1亿; 在国统区和其他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民主运动,为抗日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04
国际援助与支持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正式形成。
同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 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支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26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26张)

水上游击战
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贵、
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 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绝路,在子弹 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 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 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 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
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影响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 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 心
彭德怀在前线
在百团大战中, 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 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 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桥梁 和随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 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 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三 、 百团大战
1、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 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 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 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 囚笼政策"。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① 军事 —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
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 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模范人物。
蒋介石在致朱德、 彭德怀的贺电中说: “二十五日一战,歼 敌如麻,足证官兵用 命,深堪嘉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6.21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 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 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
中流砥柱
素养 目标
史料实证:运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 意图》等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历史解释: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之火 可以燎原
5.右图是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的手迹。图示内容反映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C )
A. 建立抗日民主革命政权 B.改变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发展生产,保障物资供给 D.丰富根据地的文化生活
6.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 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做法有助于( A )
14.(2023·江苏扬州)右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A )
A.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 C.打击国民党投降势力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结束国共十年内战
7.下面是陈赓1937年9月26日的日记(部分)。据此推论,此 次胜利( B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仗 D.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1.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
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
论是( C )
战役名称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 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山西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13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课件 新必修1

山西省高考历史复习 第4单元 考点13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课件 新必修1

中原,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
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东、陕 北部队回援;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①目的: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②结果: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
民政协会议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而且没有国会、
内阁、省自治等内容。这次会议指的是 1946 年重
庆政协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签署的是
政协协议。答案选B。
• 变式训练2:国民党首先提出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其共同的目的是( B ) •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 B.以和谈争取部署战争的时间 • C.在两党的斗争中由被动变主动 • D.需要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不同点:(1)基础和任务不同:第一次是两个革 命政党的合作,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共同的目标 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是两个性质对立的政党 被迫合作,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宣言,共同目标是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2)合作的方式不同:第一次是“党 内合作”方式;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方式,没有共同的 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机构。

(3)两党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共产党没有自 己的军队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队和地盘不大 的政权,国共合作时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是由国民党 掌握;第二次合作时国共是中国两大政党,都有自己 的军队和政权。(4)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只有 共产国际、苏联的支持,英、美等国都反对中国革命、 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时苏联、英美等国都支持国共 合作、中国抗战。
• 【疑点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指点迷津:①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7张PPT)

2、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
D A、常德 B、长沙 C、岳阳 D芷江
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
A 我们新的长城!”这首国歌的名字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我爱你,中国》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板书设计
课堂巩固
1、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 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 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
B 转战30个县。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 )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 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
台上欢呼胜利
合作探究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分析百团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课堂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都是全民族统一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 辅相成,互相配合,少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抗日战争。敌 后战场在抗战中牵制了日伪的大部分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 战场作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对迫使日军由战 略进攻转人战略相持有重要的作用,对十四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 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 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7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中国军队指挥:林彪 4、经过: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 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 日军 5、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6、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 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敌 后 战 场 的 抗 战
平型关 大捷
时间:1937年9月 指挥:林彪 意义: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 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 地的建立 与发展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时间:1940年下半 年 指挥:彭德怀 目标:破袭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规模: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
3个半月 想一想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意义。
①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②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 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 威望,锻炼了军队;④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振奋了抗日的信心;⑤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 沉重打击。
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千 米的战线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 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 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在前线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重点拆毁 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八路军战士在长城烽 火台上欢呼胜利
埋伏在“青纱帐” 里的八路军士兵
战果
相关史事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 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千米,桥梁和隧道 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4)战法: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根据地军民创造
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 战等。
(5)巩固的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民主选举;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 政策,发展生产。
(6)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 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实行民主选举 11
第六单元 中华民的抗日战争
动动脑 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从政治路线上看,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中国军民实行坚决抗战 的基地。它是在长期抗战中逐步实现彻底胜利的基础,它是抵制妥协投降活动,维持全 国抗战局面的有利因素。 2 从军事战略上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在,打乱了敌人作战的前线和后方的划分, 形成了敌我双方军事态势多层复杂的包围与反包围,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日本 帝国主义的失败,同这种战争形态是分不开的。 3 从战争进程看,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力量。这个力 量对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来说,具有决定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力量,抗战胜利的果实是
游击战
游击队在山上扎15 稻草人迷惑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百团大战
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 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
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目的: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日军对根1据6 地进行封锁、扫荡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影响:《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 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 9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山西抗战史课件PPT

山西抗战史课件PPT
林彪
作为八路军115师的师长,他在平型关战役中指挥部队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 来的首次大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将领
朱德
作为八路军总司令,他领导八路军在山西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为山西抗 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彪
作为八路军115师的师长,他在平型关战役中指挥部队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 来的首次大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积极意义。
山西抗战史的重要性
01
历史地位
山西抗战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战
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02
民族精神体现
山西抗战史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顽强抵
抗和英勇牺牲精神。
03
现实启示
山西抗战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
有深远影响,对于当今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也有
战略要地
山西地处华北,是抗日战争的重 要战略要地,对战争的胜负起到
关键作用。
战役胜利
山西地区发生的战役如平型关大捷 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 支持。
物资支援
山西为抗日根据地提供物资支援, 保障了前线作战的顺利进行。
对山西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进步
山西抗战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 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抗日战争的背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 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推动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的爆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 侵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山西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01

中国抗日战争-课件(50张PPT)

中国抗日战争-课件(50张PPT)
1931年-1945年
柳条湖铁轨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 签字仪式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附近铁轨
日军进攻北大营 日军入侵沈阳 日军入侵哈尔滨
材材料料::帝东国北内三部省现物正质痛富切饶体,验蕴…藏…着生丰产结富力合的之材野不料生足和动,植所生物产学资设知源备识,之:林不业足用, 原地料面之积不达足38及75蓄万积公资顷本。之这不里足的。油凡母此页1均)岩需、分开铁析始、日新硼本的、为战菱争什镁,石么俾、要有金侵所刚略补石、 充争滑储;,石量而以、分国期玉别内平石占不靖、中稳。溶国势剂的力灰15之—岩%和高— 等1涨矿0摘%,产。自罢的三工储十之量年中狂均代国澜居日?,中本亦国的需首一发位秘动,密内石文外油件举、国天之然战气
有一群人应被我们永远所铭记
杨张学良、杨虎城
二、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一)七七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日附军近炮轰铁宛轨平城
失踪的日军士兵 志村菊次郎 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
七七事变示意图 日军进入北平城
七七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什么不同?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日本局部侵华开始的标志,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材料一: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 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 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①料二民:族193危5年机7月的6日严,日重本—制造—河北根事本件,原南因京政;府竟 与②日本全签订国了抗臭名日昭救著的亡《运何梅动协高定》涨,承的诺影国民响党;党部和 中 抗③央日军组中完织全活国撤动共出。河日产北本党、帝平国抗津主日,义撤实民换际族平取、得统津了两对一市华战长北,的线取控政缔制一权切。 材策料三的:感193召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 终④于爆张发了、轰杨轰烈对烈蒋的抗介日石救亡反游动行示政威活策动的,迅不速满扩大。为

论山西与抗日战争要点

论山西与抗日战争要点


随后,八路军第一二九、第一二○和第 一一五师主力又先后挺进冀南、冀中、山 东,并分兵一部南下华中。经过抗日军民 的南征北战,八路军在华北的第二次战略 展开胜利完成了,根据地更加扩大,抗日 力量进一步发展了。,八路军总部发动了 以山西为主战场的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挫灭了 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妥协投降的阴谋。

在1937年9月,日本为夺取山西丰富的煤 炭资源,派出10余万陆军展开进攻。国民 政府因应组织展开了太原会战。根据9月的 国共合作协议,共产党派出国民革命军第 十八集团军林彪115师协助第二战区司令长 官阎锡山进行防御。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 捷,歼敌1000人,在中国军队接连大败的 情况下大大鼓舞了军心士气。

1944年
9月,太行、太岳军区执行中共中央发出的向河南 进军的指示,于九、十月间派出新队,渡过黄河,建立 了新的豫西根据地。 八路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各 根据地军民不断歼灭日伪军,攻克敌军据点,开辟了新 的抗日根据地。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 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以及日本大本营代表 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抗战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 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所 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的胜利。
10月23日,一一五师政委聂荣臻奉命率领一个 独立团、一个骑兵营和近两个连的兵力,共2000 人左右,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创立了华北第一个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晋 察冀根据地。 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 11月24日,日军首次“扫荡”晋察冀边区。 1938年 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 平开幕。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主席宋劭文。 1月13日,五台山青黄两庙僧众组织动员会, 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17张PPT)-2024鲜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17张PPT)-2024鲜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17张PPT)•抗日战争背景及原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主要战役介绍•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及影响•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contents目录抗日战争背景及原因日本侵华政策与企图独占中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北进”与“南进”战略军事扩张与“大陆政策”中国国内形势分析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当时的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政治经济混乱,无法有效抵抗日本的侵略。

社会矛盾尖锐中国国内存在严重的社会矛盾,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中国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逐渐兴起,各种抗日团体和组织纷纷成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 2 3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制裁日本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日绥靖政策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国际环境对中国影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始末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当晚,日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政府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淞沪会战经过与结果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挑衅,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淞沪会战爆发。

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对日军进行猛烈轰炸。

双方在上海地区展开激战,持续三个月之久。

最终,中国军队在人数和装备上处于劣势,被迫撤退。

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但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等暴行。

据估计,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沦为人间地狱。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激起了全世界对日本的愤怒和谴责。

南京大屠杀事件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历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分析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27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27张PPT)

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 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 人民游击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 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展开 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主要有地道战、地 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和主要根 据地有哪些?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 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 主要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 东、苏南等根据地。
• (1)百团大战的目的是什么? •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 的士气。 • (2)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 日伪据点。 • (3)百团大战的指挥员是谁?其过程怎样? • 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 阔的地域上,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 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 抗战胜利的信心。
D. 雁门关伏击战
3. 国民党军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分别在台儿
• 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 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 日的前线。 • 抗日根据地是怎样开展抗日斗争的? • 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广 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 的人民游击战争,并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 等战法,灵活有力地打击敌人。 • 抗日战争由哪两个战场配合? •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 重大胜利。 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6张PPT)

3.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4.2017年l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 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中流砥柱——敌后战场显神威
百团大战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 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 锁墙、封锁沟。
中流砥柱——敌后战场显神威
目的:为了粉碎日 军对敌后抗日根据 地的“扫荡”和封 锁,振奋抗战军民 的士气。
中流砥柱——敌后战场显神威 Nhomakorabea材料:“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 个车站,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个碉堡” ——八路军百团大战时的口号
一、平型关大捷——八路军亮剑天下 二、中流砥柱——敌后战场显神威 三、血肉筑长城——中华儿女同仇敌忾
体验成功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的重要城市是 (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步平 、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血肉筑长城——中华儿女同仇敌忾
血肉筑长城——中华儿女同仇敌忾
抗战精神:团结一心、自强不息
佟麟阁
赵登禹
张自忠
左权
今天,战争的枪炮声虽已远去,但硝烟尚未散尽!我们不忘国 耻,并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珍爱和平,不让悲剧重演!我们要 永远牢记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崇军尚武、妄战必忧!当祖国和人 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同学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首先要历练好自己的本领, 将来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8张PPT)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8张PPT)

率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伏击日军,歼灭日军
1 000多人。林彪
4.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在正面战场取得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一个胜利
易错易混: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 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8.[2018·株洲改编]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曾这样描述一场
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
长城,都成了战场。”她描述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D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9.某校八年级几名学生再现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 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丙说:“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打击 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丁说:“时间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 以上四名同学中肯定有一名同学说错了,他是( )
1.毛泽东《论持久战》
(1)时间:

(2)目的:驳19斥38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
观点。
(3)内容: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
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
的路线,最后
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4)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
人战民略战总争方针,大大增强
A.甲 B.乙 C.丙 D.丁 C
【解析】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是台儿庄战役,故丙同学说法错误,答案选C。
10.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场战役的相 同点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论山西与抗日战争要点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