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经典散文(一)
80后的无奈散文3篇美文欣赏

80后的无奈散文3篇美文欣赏80后的无奈散文青春生于80后,见证着80后的成长关于80后一代,有太多的评价和说法,就像80后青春励志剧里说的那样,80后生的这茬孩子,小时候要多金贵有多金贵,长大了,要多任性有多任性,要多自私有多自私。
但是80后一代绝不是垮掉的一代,作为一名80后励志青年,你对80后一代有什么样的看法呢?生于80后,见证着80后的成长历史,80后出生的,几乎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的宝贝,父母唯一的希望。
好多人说:“这一代的孩子太幸福了,几乎掉进了蜜灌里,甜水泡大的孩子”。
不可否认,80后的孩子丰衣足食,想要什么有什么,可是,父母却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在“唯一的希望”身上,致使他们小小年纪就承受大人们都无法承受的压力,除学习之外,大多数的休闲时间也被父母送入其它方面学习,比方绘画、舞蹈、钢琴、书法、计算机等,生命总有不能承受之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更何况是个孩子,即便很听话的孩子,也不可能什么都得比别人优秀。
面对越来越多的束缚,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80后的孩子感到不堪重负,便开始怀旧伤今了,古人能花几年时间游玩消遣,而今人却想睡一个好觉都难。
有时我感觉,80后成长的孩子,即便是年轻也渗透出沧桑的痕迹,那是因为心灵的枷锁锁住了太多渴望自由的心,从而变得内向、忧伤、怀旧,导致他们抱怨重重,到后来被人说成“没出息的一代”。
其实不管是几零后,都有着他们的时代文化与潮流,不可能80后是没出息一代,像“韩寒、郭敬明、刘翔”等一些名人不也出自于80后?所以说任何年代都有“优秀”与“平庸”之人,而不是哪个年代而定位。
80后,时代赐予他们丰富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比70后要新颖独到一点,至少没有了政治的束缚,所以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工作演讲会、空间日志等所表达更加大胆地畅所欲言,这一点要比70后开明。
但80后的孩子几乎失去童年,因为童年全在“忙碌”的学习中,他们没有90后那般放荡不羁的,也不及70后按部就班、任劳任怨地生活。
散文:80后博客散文

“80后”开始让个人从大社会中脱离出来,追求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主流思想文化和其他思想文化在他们身上并存不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80后博客,供大家欣赏。
80后博客散文(一)时惟十月,序属秋实。
是日,天骤寒而秋雨至,云连绵而寒风起。
腾讯弹窗,告之添衣,然吾常身处四墙之内,实不为惧,终日恍恍乎,嗟叹乎,此莫为温室花朵、国之栋梁?寒窗数十载,毕业百事哀,学无所用,志无所养。
且文人不屑糟糠之事。
苟此以往,食将不果腹,何求帛衣遮体。
嗟乎,无他,秋之既来,夏之将往。
也曾闻鸡而起、披星戴月,卯时至市,索求生之道,寻富贵之径。
虽有若苍穹星斗之地主,亦有若雨后春笋之长工。
是以地主贵而长工贱,长工贱而短工倍贱也。
大小各职,非才高八斗履职数载不得。
或徒劳而无功亦可,愤然,汝母亲大人安乎?压迫之深苛刻之切,非80后不可知也,是才常曰:“夫孔明出山前乃平民尔,何以使吾履职数载?”吾虽无孔明之才,但亦有千里马之能,虽非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之学子,但亦专业娴熟耳,何以求职无门无所事事?此国之病灶也,学之无所用,擅之无所事。
愿如南阳宋定伯,夜行遇鬼,唾之,变一羊,至市,得钱五百。
此不为生财之道耶?或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或曰:“千里马常有,而将军不常有”呜呼哀哉,人心甚险世态炎凉。
骗之无数,虽年少而望年老。
羞之无颜,虽七尺而欲掘地。
悲而泣,悔往昔之逸,泣而思,觉此生之靡。
佳人相隔千里,方怨国之广阔,若如高丽,则一日之内可返,无距离之概念。
然不可,是夜不能寐,日不能喜,身无疾而心先疾,心欲愈而身无力。
常静坐而思,妇之命,夫之任,夫无德无能,何以掌握妇之命?虽相爱,然爱之深,责之切,爱亦同于拥有乎?或曰小爱为私,大爱为舍得。
虽舍之不易,然仕之志当存长远,非为显贵不可悔。
为此当可尽其力、终其生。
屈而求全者,大丈夫也,求全而毁人者,不可谓之人也。
夫为妻纲虽已折,然夫者之责尽在。
鄙人不才,一介草夫,非官非富,思之谓己曰:“使其此生乐乐,然天下皆乐乐”孰不知有此之嫌乎?嗟乎,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数载寒窗,终得果。
八零后上学回忆散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踏入了上学的校门。
我是一个八零后的孩子,上学的日子已经成为了我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每天早晨的铃声总是刺激着我的耳朵,催促着我离开温暖的被窝。
我赶紧起床,匆忙地换上校服,然后飞奔到餐桌旁,迫不及待地吃着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
面包、牛奶、水果,每一样都是那么美味,吃得津津有味。
接着,我抓起书包,跟着爸爸一起骑自行车去上学。
骑行的路上,我和爸爸聊天笑闹,感受着清晨的清新空气,观察着街道两旁的变化。
路过一家小卖部,我总会忍不住要求爸爸停下来,买上一包零食作为上学的补给。
那时的我觉得这样的享受是多么奢侈。
到了学校,我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着假期的趣事。
我们讨论着电视剧、漫画、玩具,每个人都充满了激情和
好奇心。
放学后,我们一起玩耍、追逐、奔跑,充满了童真的笑声弥漫在校园里。
上学的教室里,老师们用着激情洋溢的讲解,带领我们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
我们认真听讲,做笔记,争相回答问题。
那时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渴望知识的滋养,渴望成长的喜悦。
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起背着沉重的书包,穿过熟悉的小巷,一路闲聊,一路欢笑。
有时候,我们还会躲在树林里,捉迷藏、玩跳房子,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童年的乐趣。
八零后的上学回忆,是那样的美好而温暖。
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充满了快乐!。
散文:80后忧伤散文 80后的忧郁(精编版)

散文:80后忧伤散文80后的忧郁我们变的婆妈了,因为生活。
直率是属于青春的,自主也是属于青春的,在这过渡期,让我们好好的羡慕一把90的后生们。
下面是整理的80后忧伤散文:80后的忧郁,希望大家喜欢。
80后忧伤散文80后的忧郁现在在网络上,书店里,少见80的影子,90取而代之了80。
我开始感觉自己已经不小了,将与青春告别了,开始不喜欢绣有花边的衣服,第一次对皮鞋产生的兴趣......母亲的话也改变了方式,以前的唠絮不见了,更多的是沉默。
喜欢把自己关在某个角落,一个人在的时候知道了寂寞,更多的是忧愁,而不是欢喜。
思想更远了,想的不只是明天,是明天的明天,想的不是明天去做什么,而明天该做什么。
父辈的随遇而安,我们的叛逆。
过后还是认了,想拥有一份安定的工作,讨厌穿梭在每个城市间。
白天不再出去显摆,而是守着电视机一整天。
开始对弟弟妹妹重复以前父母对自己说的话,自己也反醒当时没有听父母的话。
出了社会四处碰壁也后悔没有好好念书,虚度年华。
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谈起了要去做什么,怎样赚钱,也会讲讲时事。
很及少提自己又怎么吊,在那里打架。
卖东西的时候也知道贵了,在商场与老板娘讨价还价半天,为了几块钱也情愿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对偶像也不像以前那么执着了,试着接受自己以前不屑一顾的大众化的网络歌曲。
听歌的时候已不再陶醉的边听边唱,音调也不会会调那么高,耳机戴一天也知道累了。
女朋友因为自己没有工作跟别的人走了,然后也想找一个可靠的女人,但这里的女人却是与自己相守一生的女人,而不是那时想玩玩的女朋友。
现在也认清了这个社会的实质,不再认为有钱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明白个性不能当饭吃。
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阿伊奉承,不知什么侍候学会了低声下气。
不再说自己的父亲无能,给不了自个想要的。
遇事也知道考虑三分,不那么无厘头了。
说话的语气变谦虚了,做事也知道想想后果了。
对以前看不起的人心生了一小点佩服,对以前看不起的工作刮目相看。
更多的时间花在找工作上,因为玩起来知道累了,没钱花不好意思伸出双手了。
80后描写回忆的优美散文

80后描写回忆的优美散文我们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80后描写回忆的优美散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80后描写回忆的优美散文篇一:回忆刚好人生,是一场永不止息的旅行,我们都被人海裹挟,不得回头--题记都说回忆就像一趟单程列车,它不能往回开;对我而言,回忆就像一张纸,一张写满了故事的纸,上面记录了我从一个稚嫩的孩子成长到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过程,而我也每一分每一秒享受文字所带来的魅力。
人的一生其实很简单,健康,金钱,家庭,事业。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几个目标在奋斗。
等到我们会说话了,我们开始渴望长大,因为长大可以做更多的事,但是我们长大了,我们又渴望着回到童年,因为童年的我们最纯真,那时没有这么多的烦恼,可是时间回不去,现实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着,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没有理由逃避,只能选择面对。
记忆总喜欢添油加醋,它总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修改,当你知道自己做错一些事时,却已发现已经物是人非。
回忆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些模糊的影子,总是跟随记忆的脚步来到我身边,让我重新认识那一幅幅面孔。
它就像一幅褪色的画,虽然保持了当时的面容,但那些光彩早已不在,那些青春的年华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下,杜撰成了流年里的故事,许多人已经回不去了,在这趟单程客车上,别把最爱你的人弄丢了。
有些人的相遇也并非偶然,不要把上天赐给你的缘分当成理所应当,或当做无所谓,因为终究会有一天,你会在岁月里感叹己经流逝的时光,然后红了眼眶,将一段段心事化为过往。
有个疼你,爱你的人不易,趁他(她)还在,请善待!一份感情需要两厢情愿,更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如果一份感情中只有一个人在付出努力的话,那么这样的爱情不会走的太远。
太多的人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固执的选择在一起,最后发现受伤的往往是最先心动的。
爱情,没有公不公平,只有愿不愿意。
1980-1990年代散文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质
1980-1990年代散文
一、现代回忆性散文:巴金《随想录》
创作动机: 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 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 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 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 难。 ——《随想录》合订本新记
2、两条线索: ①外在叙事线:
属文缘起—生病—住院—死—追悼—追忆
②内在情感线:负罪——赎罪
二、生命体验散文:史铁生《我与 地坛》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
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 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 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 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②抒情线:总括心绪—哀伤。第二部分
①叙事:入院前遭际:就诊入院难,托人开后门
入院。
②抒情:沉重、牵挂、悔恨。
第三部分 ①叙事:萧珊住院就医、手术、死、悼念。
②抒情:悲痛、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
①叙事:追忆患难与共的人生历程:相识、结
婚、逃难,萧珊的悲惨结局。
②抒情:愧疚之情。
80年代伤痕散文(一)

80年代伤痕散文(一)80年代伤痕散文(一) 除夕的夜裏,車窗外什麽也看不見,只有遠的近的,紅的白的,五彩繽紛的燈火,在窗外時隱時現.這已經是一九七八年的春天了。
曉華將目光從窗前收回,低頭看了看表,時針正指著零點一分。
她理了理額前的散發,將長長的黑辮順到耳後,然後揉了揉有些發紅的微布著血絲的雙眼,轉身從挂在窗口的舊挎包裏,掏出了一個小方鏡.她掉過頭來,讓面龐罩在車廂裏談白的燈光下,映在方方的小鏡裏.這是一張方正,白嫩,豐腴的面龐:端正的鼻梁,小巧的嘴唇,各自嵌在自己適中的部位上;下巴〔亥+頁〕微微向前突起;淡黑的眉毛下,是一對深潭般的幽靜的眸子,那間或的一滾,便泛起道道微波的閃光。
她從來沒有這樣細緻地審視過自己青春美麗的容貌。
可是,看著看著,她卻發現鏡子裏自己黑黑的眼珠上滾過了點點淚光。
她神經質地一下子將小鏡抱貼在自己胸口,慌張地環顧身旁,見人們都在這霧氣騰騰的車廂裏酣睡著,並沒有人注意到自己剛才的舉動,這才輕輕地舒出一口氣,將小鏡重新回挎包中。
她有些倦意了,但仍舊睡不著。
她伏在窗口的茶几上還不到三分鐘,便又擡起頭來。
在她的對面,是一對回滬探親的未婚青年男女。
一路上,他倆極興奮地談著學習和工作,談著抓綱治國一年來的形勢,可現在也疲倦地互相依靠著睡了。
車廂的另一側,一個三十多歲的城市婦女伏幾打著盹,在她的身旁甜臥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兒。
忽然小女孩蹬了幾下腿,在夢中喊著:“媽媽!”她的媽媽便一下子驚醒過來,低下頭來親著小女孩的臉問:“囡囡,怎麽啦?”小女孩沒有吱聲,舞了舞小手,翻翻身複又睡了。
一切重新歸爲安靜.依舊只有列車在“鏗嚓鏗嚓”地有節奏地響著,搖晃著。
──那響聲仿佛是母親嘴裏哼著的催眠曲,而列車則是母親手下的搖籃,全車的旅客便在這搖籃的晃動中,安然,舒適地踱入恍惚迷離的夢鄉.她仍舊沒有睡意。
看著身旁的那對青年,瞧著那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一股孤獨,淒涼的感覺又向她壓迫過來,特別是小女孩夢中“媽媽”的叫聲,仿佛是一把尖利的小刀,又刺痛了她的心。
80后经典散文

80后经典散文80后又称八零后,“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名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80后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80后经典散文(一)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虽然你我皆是凡人,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依然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迎着太阳开花结果。
不管以你现在的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涵义,请先记下来。
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因为,时间能解释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能解决一切。
——题记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
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们的客户中,遇到的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
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
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
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
80后女人散文

80后女人散文80后女人散文八十年代生的女人虽然看见凤飞蝶舞心中也会生出几许歆慕,看见花落也许还会黯然神伤,看见红男绿女恣意地挥洒青春也会伤感自己的年轮,看见孩子的一天天成长也会感叹时光的匆匆……这群女孩子生长在祖国改革开放初期,家庭经济条件急速好转使得她们先天资质比较优良,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拂着她们,让她们成为很吸引人眼球的一代女人。
她们身为女人,曾经纠缠过风华雪月,总希望寻找的是一棵能够让自己攀沿的大树。
总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在大树的隐蔽处滋长自己最浪漫的爱情。
一番苦苦地寻觅过后,80后女人像冬眠动物突然醒来一样,终于明白:自己本身就是站在大树旁边的一株木棉。
由于人生已有了历练,自我认识也比较清楚,于是,八十年代的女人活得从容,活得洒脱,活得精彩。
因为她们清楚日子是归自己管理,生命的甘甜也靠自己来酿造。
因而她们学会了欣赏自己,学会了犒劳自己,对家人,对同事,对自己的心灵更有一种体谅的态度,于是不再纠纠缠缠,不再争强好胜,不再盲目牺牲,自主、自乐、自信等等,这难道不是美丽的女人吗?介乎于20至30岁之间的她们明白放弃也是一种美,知道只有及时地倒空自己的杯子,才能去品那壶新沏的香茶!她们更懂得欣赏昙花一现的美丽和漫天烟花的精彩!也更珍视自己亲手泡植的蒜青和晾满老少衣服的阳台!她们看电视时不再经常地腻在你怀里撒娇,散步时也不会耍赖地挎着你的胳膊,但她总是默默地跟随在你的`左右,哪个距离刚好是你摔跤时能拉住你的手!从容而淡定的她们知道世界在自己心里,只有明晰自己的心才能拥有整个世界——“无奈落花流水去”,“一条头毛一点血”啊!青春亮丽、活泼多情的岁月总会过去,不高兴也好,不愿意也罢,渐渐会人老珠黄(天生丽质的除外),只好靠“刮双飞粉”(化妆)、整容来掩饰岁月的皱纹,八十年代生的女人,少了娇艳,多了几分成熟和丰腴的韵味。
八十年代生的女人明白分寸和爱之间的得心应手的把握,更懂得男人的空间和女人一样,需要放飞的时空。
80后的记忆散文3篇

80后的记忆散文3篇80后的记忆散文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进宿舍楼的时候,会买一包爸爸都舍不得抽的烟。
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你会在柜台前上半天的化妆品。
可妈妈用的‘化妆品’却是年复一年陪伴着她的透明皂和洗涤灵。
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冷天出门就叫出租,而爸妈上班却顶着寒风凛冽骑单车。
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一个月的电话费抵的上爸妈仅有电话、短信功能的手机。
爸妈的手机是那么的简单,而它最大的意义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会告诉你爸爸妈妈在惦记着你。
可是,接到爸妈的电话的我们却时常觉得他们唠叨。
只有在你索要生活费时才会主动打电话给他们。
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玩纸牌、麻将,不在乎赢钱、输钱。
谁会想到爸妈餐桌上的是哪些饭菜!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成为自己情侣吃喝玩乐的‘保姆’回家却不能给爸妈买一件最便宜的衣服。
那些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经常参加同学、朋友的生日聚会,而记不得爸妈的生日是哪天?什么时候,我们忘记了儿时做英雄的念头。
只学会了在饭店里叫嚷服务员上酒、上菜。
什么时候,爸妈开始为儿女的面子问题,从自己的腰带上挤出我们的红灯酒绿。
什么时候,网络的虚拟变成了生活的虚荣。
网聊、网游让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们想念,却没有机会的学业。
而我们却在他们给予厚望的地方,享受着父母永远享受不到的生活。
那些年,我们真的没有钱。
尽管下馆子,进网吧、台球室、练歌房。
说一些花花绿绿,唱一些爱你爱他。
那些年,我们真的没有钱。
尽管用的是上百元的化妆品、穿的是几百块的运动鞋。
那些年,我们真的没有钱。
尽管煲电话粥一天、一天。
玩游戏一夜、一夜。
那些年,我们真的没有钱。
当你有能力赚钱的时候,便不会把无知当个性。
那些年、就让它只是那些年吧,真心的希望我们未来真的会很有钱。
让爸妈过上幸福的日子,补偿我们曾经为了向爸妈要钱而说过的谎言。
走出校园的大门,我们如何面对校门外的父母脸上,头发上岁月留下的痕迹,而又如何对自己曾经数年的苦读与青葱岁月!有时候,也仅仅是有时候………记住是谁把你带到这个花花世界的人吧,人就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请铭记!80后的记忆散文走进记忆——80后的呐喊时间总是那么喜欢捉迷藏,不经意间把那些值得珍藏的记忆雪藏。
70后和80后语文书里经典散文

70后和80后语文书里经典散文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都会在语文课本里看到这些经典之作,它们包含丰富的情感、人生智慧和文学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散文作品既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素材,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一次深入思考和感悟。
在撰写本文时,我会结合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呈现一篇更有价值的文章。
1.《茶馆》--白先勇这篇散文以茶馆为背景,描写了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剧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
散文通过茶馆这一载体,讲述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在我看来,这篇散文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感悟,向我们展示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深沉。
2.《记忆的回廊》--贾平凹《记忆的回廊》是一篇充满思考和回忆的散文,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对父母、亲人和过去生活的怀恋和思念。
这篇散文向我们展示了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也更加珍惜和关爱身边的人和生活。
3.《荷塘月色》--张岱《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散文之美,作者以荷塘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夏夜画卷。
这篇散文以其细腻的笔墨和宁静的意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向往。
70后和80后语文书里的经典散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语文课堂上的知识点,更是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一次深刻体验和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经典散文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希望我们能在学习中不断感悟其中的人生智慧,让这些经典散文成为我们心灵成长的指南针。
作为70后和80后的一员,我深深体会到经典散文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深刻地触及了人生的本质和社会的变迁。
在我踏入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语文课堂上,这些经典散文如同一个个灵魂深处的声音,引领着我走进丰富而饱满的人生世界。
八零后上学回忆散文

八零后上学回忆散文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了新时代,而我们这一代人,被称为“八零后”。
回忆起那段充满童趣的上学时光,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时候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小时候,我们上学的方式大多是步行或骑自行车。
那时候的自行车,大多是父母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虽然有些生锈,但是我们还是很珍惜。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骑着自行车,穿过熟悉的小巷,来到学校门口。
那时候的学校,没有现在这么高大的楼房,只有几栋简陋的教学楼和一个小操场。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玩耍。
上学的路上,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有时候,会看到路边的大妈在卖早点,我们就会停下来买一些,一边吃一边聊天。
有时候,会看到路边的小卖部在卖糖果和玩具,我们就会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些小小的乐趣,让我们的上学路变得更加有趣。
在学校里,我们的课程也很简单,只有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
每天上午,我们都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下午,我们就可以放松一下,去操场上玩耍。
那时候的游戏,也很简单,有跳绳、打篮球、踢足球等等。
我们总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除了上学,我们还有很多课外活动。
比如,每年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那时候的运动会,我们总是会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助威,为自己的班级争取荣誉。
而文艺汇演,则是我们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
有的同学会唱歌、跳舞,有的同学会朗诵诗歌,还有的同学会表演小品。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展示自己的才华。
回忆起那段充满童趣的上学时光,我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物质享受,但是我们却拥有着纯真的童心和无限的想象力。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压力和负担,但是我们却拥有着自由和快乐。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我们却拥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社会,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保持着那份童心和纯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趣。
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充满童趣的上学时光,让我们一起保持着那份纯真和快乐。
那些年的记忆散文(一篇)

那些年的记忆散文(一篇)那些年的记忆散文1那些年,国很穷,家很穷,我们都很穷很穷。
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没有新衣服,但那些年留在灵魂深处的往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被记忆串成幸福、温馨的项链,时不时拿出来玩味.那些年,没有计划生育之说,没有孤独的独生子女。
孩子们从小就不缺少玩伴,一家有四五个小孩是很平常的事,即使谁家有七八个小孩,也不足为奇。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谁会奢侈的赋闲在家。
白天,大人们早出晚归,忙着去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在收获季节换来全家人赖以糊口的粮食。
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就成了大孩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姐虽然只长我两岁,但从小就像半个妈妈,父母每天下地时都会叮嘱她,看好家,看好弟妹们。
被父母委以重任的大姐,自此身上就少了同龄人的玩性,多了几分成年人的担当。
记得那年大姐九岁,我七岁,两个妹妹大的四岁,小的刚刚学会走路。
父母下地干活还没回来,家里找不到可吃的东西,两个妹妹饿得哇哇直叫,大姐就尝试着给她们烙玉米面饼子。
先是和面就费了很多周折,水放多了就加点干面,干面放多了就加点水,反反复复好几次才把面揉成团,擀出一个个小饼子。
腾出手来再用麦秸秆烧大铁锅,大姐不知铁锅是否热了,想用手试试,结果手掌嫩皮肤被烫得粘在锅底。
大姐疼得大哭,妹妹们吓得大哭,我们姊妹们哭作一团。
哭过后肚子还是饿呀,烙饼子的活只好由我来干。
记得个头矮小的我,是踩着小凳子爬上去蹲在灶台,在姐姐的指挥下烙好饼子。
妹妹们囫囵吞枣,填饱了肚子就不再哭闹了。
母亲回来说我们的饼子半生不熟,万幸,我没有掉进大铁锅里。
关于烙饼的其他细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些和着童年血泪的饼子很香很香,那种香味穿透了岁月,历久弥新,回味无穷。
我们姊妹每每忆及童年,都不觉得那时的苦有多痛,痛有多苦,记忆深处只有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照顾的脉脉温情......弟弟的出生,结束了父母只生女孩、没有男丁的尴尬处境,从此他们便可抬头走路,挺胸做人,我们姊妹们也是扬眉吐气。
80后散文3篇

80后散文3篇80后散文他城错近日来,心魔又起。
恍惚间又回到了那兵荒马乱的年代。
——记初春,晚风,凉而又暖,寂寞无动间难免思绪翩迁。
突来的一阵声响,惊扰于我。
这雨来的如此之急,可惜走的也是如此之快。
那些关于你的记忆,终是未能冲散。
你与我,我与你,本就是相思寂寞水中成月。
下午在你空间看到了那句话,知你还是那样认为,其实,你与那人并无瓜葛,我也不知你所说是否为我。
还记得去年八月份你说过,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
可是,到如今呢?我承认自那年之后我就再未找过你,而你却是时隔半年就会来找我一次。
你说只是看看我怎样,大家是朋友,可是无论如何最终都是不欢而散。
现在,我自以为终是抛开往日云烟,可以闲看花开花落。
可是,我错了,错了如此之离谱。
懵懂的少年,曾在那个不知爱为何物的年代,许给那个女孩无数的诺言。
那个年月,少年曾坚定的说能给她一个完美的未来,少年坚信他们可以如童话那般,殊不知童话只是童话。
到而今,一切都是一个“空”字!那个女孩,在本不应该的年纪,承受的太多。
女孩曾说,当时都是孩子,没有谁对谁错。
可是少年知道,很多事终是自己的错。
谁曾许下诺言让三世成为约定谁曾自信而言让未来成为彼此谁又在荒芜岁月抛弃一切任天荒地老随风而散谁又在暗夜里泣泪如血恨那人无情无义这座城太小,不知你曾到来。
我拒绝了所有,我们不再年轻。
我们相隔甚近,可却不是当初。
曾忆起,岁月如刀,荒芜成歌记。
红尘眷念,相思泪不及。
今同城,潇潇陌路,不愿遇。
犹记他城错,叹窗外,灯火霓虹,今无措。
80后散文等你,在相思的渡口我希望: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题记你总是说很忙,忙得不接我电话,忘了回我信息,忘了我在想你,甚至忘了你对我的承诺我总是在等,每天很晚都不敢入睡,怕接不到你的电话,错过你的信息,甚至你的一句话都可以改变我一天的心情,你的一条信息就能左右我一天的情绪,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我在等你。
都是因为我在想你,想你深情地凝望,想你轻声唤我乳名时的那份陶醉。
八零后上学回忆散文

八零后上学回忆散文小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尤其是上学的日子。
那是一个充满童趣和好奇心的年代,我们八零后的孩子在那个时候,一起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上学时光。
我记得,每天早上,我总是被妈妈温柔的叫醒。
我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还没来得及洗漱,妈妈就已经为我准备好了早餐。
那时候,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煎饼果子,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的口感让我感到无比满足。
吃完早餐后,我匆匆忙忙地背上书包,和同学们一起赶往学校。
我们上学的路途并不遥远,但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一路奔跑着,追逐着,快乐的笑声回荡在整个街道上。
有时候,我们还会拿出手中的玩具,互相交换,玩耍片刻后才继续上路。
那时候的我们,天真无邪,不知道世间的烦恼和压力。
终于到了学校,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
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味,书桌上整齐排列着书本和文具盒。
我们有序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每天的课程都是如此丰富多彩。
老师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知识,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许多。
数学课上,我们一起解决难题,找到了其中的乐趣。
语文课上,我们朗读课文,品味文字的美妙。
英语课上,我们学习着新的单词和句型,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每一节课都是如此愉快而充实,我们乐此不疲地学习着。
午饭时间,我们欢快地跑到食堂。
食堂里的气氛热闹而热烈,我们排队等候,拿着饭盒,享受着美味的午餐。
午休时间,我们找个舒适的角落,躺在桌子上小憩片刻,为下午的学习做好准备。
放学后,我们一起回家。
有时候,我们会聚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做作业,互相讨论,共同进步。
那时候,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是那么深厚和珍贵。
回忆起八零后上学的日子,我不禁感慨万分。
那是一个充满了童真和欢乐的时光。
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从那时开始,我们学到的知识和经历的事情,都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八零后的我们,怀揣着美好的回忆,继续前行。
80后优秀抒情散文3篇

80后优秀抒情散文3篇80后优秀抒情散文我是80后今天,突然神经质的用了这个题目的,本来是想写《家》的,可是又随兴改了。
改了就改了吧,随笔嘛!就当时随心所欲,疏散一下自己郁闷的心情啦!——题记自从上大学以来,有一个矛盾一直困扰着像我这样的一大堆女孩。
长的一般,但也不是很差,总是会有某个人喜欢的类型,但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爱情。
也许我们这样的的一群女孩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内心很丰富的一群女孩。
她们敏感,害羞,但又胆大,爱憎分明。
喜欢帮助别人,但又有时连自己也帮不了。
明明很喜欢一个男生,却打死也不敢面对面的表白。
但是,如果给她们一支笔,一张纸。
她们会写下一段很真实的感情,那种爱,是歇斯底里的,很少有人能懂得。
这样的女孩,最容易犯傻的事就是一见钟情,一次,只要一眼,就够了。
这样的一见钟情会让她们记住一辈子。
可是,那样的男生也往往不属于她们这样的女孩,因为,那样的男生,读不懂这样的女孩。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女生了。
自从上大学之后,自己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那个爱情故事里,作茧自缚,不肯挣脱那个小小的只属于自己的蛹。
当遇上自己不喜欢的男生追求时,总是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
可是,我宁愿束缚在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里,也不肯迈出一小步,试着去接受被爱的滋味。
也许,因为这样,自己也没有像那些漂亮的或是不漂亮的同学一样,谈上一次正儿八经的,属于两个人的小幸福。
但是,一切已经注定了,自己再怎么也无法回到过去,重新开始过去的生活。
如今,踏入了社会,刚踏出校门的自己,也迎来了一两次短暂的恋情,虽是同学介绍的,但两个人见面,彼此的印象都挺好,所以,就这样,两个不相识的人就这样相恋了。
可是,终究是异地恋。
刚开始,两个人情绪都很高,彼此发短信表达爱意。
但是,遗憾的是,我渐渐的发现,两个人的共识越来越少,而抱怨越来越多。
以前总是喜欢说自己的工作情况,可是,慢慢的,两个人都不说了。
不是说因为不爱或是找到了新欢,而是因为厌倦。
我的确厌倦了,厌倦了他的冷淡,厌倦了他只是上QQ问一两句象征性的话语,厌倦了他不思进取,只活在今天的幸福中的那种萎靡不正,厌倦了他不会关心人的态度。
80后的记忆散文3篇

80后的记忆散文3篇80后的记忆散文落雨大,水浸街捡上五颗圆滑的小石子,叫上三两个小伙伴,拾石子游戏现在开始。
第一局:单手握住五颗石子,抛起其中一颗石子,反手扣下另外四颗石子,再迅速接住抛起的石子;然后抛起手中的石子,抓一颗地上的石子,再接住抛起的石子…以此类推,直到将地上的四颗石子一一抓在手心。
若中途有石子掉出或没抓住石子,算输。
第二局:单手握住五颗石子,抛起其中一颗石子,反手扣下另外四颗石子,再迅速接住抛起的石子;然后抛起手中的石子,一次抓起地上的两颗石子,再接住抛起的石子;用相同的方法再抓起另外两颗石子。
若一次多抓或少抓,算输。
第三局:单手握住五颗石子,抛起其中一颗石子,反手扣下另外四颗石子,再迅速接住抛起的石子;然后抛起手中的石子,一次抓起地上的三颗石子,再接住抛起的石子;用相同的方法再抓起另外一颗石子。
若一次多抓或少抓,算输。
第四局:单手握住五颗石子,抛起其中一颗石子,反手扣下另外四颗石子,在迅速接住抛起的石子;然后抛起手中的石子,一次抓起地上的四颗石子,再接住抛起的石子。
若有遗漏,算输。
第五局:单手握住五颗石子,抛起其中一颗石子,反手扣下另外四颗石子,在迅速接住抛起的石子;左手按在地上,呈山洞形状,然后抛起手中的石子,将一颗石子准确地扫入山洞中;再抛起,再扫入…以此类推,四颗石子都被扫入山洞后,左手撤开,再次抛起手中的石子,将四颗石子一网打尽,最后接住抛起的石子。
若有一颗石子未扫入山洞或最后没有一次抓起,算输。
第六局……还好,许多年没玩了,我还能记住这许多游戏规则。
那时候,每每与小伙伴们一玩就是大半天,五颗石子在掌心指尖间上下翻飞,花样层出,还有自编儿歌为背景音乐:我的一,年初一,放了鞭炮穿新衣;我的二,二月二,买了新衣送侄女;我的三,三月三,春暖花开上高山;我的四,四月八,姐妹去看牡丹花;我的五,五端阳,大麦小麦都上场;我的六,六月天,天上黄河九道弯……那个时节,指甲往往被磨得高低不平,手指上也肉刺横生,可却丝毫不在乎,那种投入其中欲罢不能的欢乐,早已超出了所有。
80后抒情散文3篇

80后抒情散文3篇80后抒情散文 80后的我们,不再年轻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荡然无存。
曾经的花样年华,早已悄然而逝。
是的,年轻就是资本,面对着90后的异军突起,80后的我们是否还年轻?曾经,骄傲的我们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为寻找内心深处最真的梦想。
曾经,生活得再艰难,都会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曾经,单纯的认为,就算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都可以经营自己最美的爱情。
当事业依然碌碌无为的时候,当爱情变得虚无缥缈的时候,80后的我们,是不是依然还会说,年轻不怕失败?终有一天,我才发现,原来,80后的我们,都早已经老去。
已不再轻狂,我们不再潇洒,我们不再坦荡,我们不再微笑,我们有的是对于生活的压力,我们有的是对于婚姻的恐惧,我们有的是对于未来的失望,我们有的是对于困难的却步……面对工作:我们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激情,只希望能够有一份足够安稳的工作。
有风险的工作都已经被排斥了,曾经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走关系找工作的我们,面对着事业的平淡,连收入都无法给予自己温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选择屈服,放下原本最高傲的脸面,开始寻求人际关系的最大化。
工作的艰辛,对于我们无所畏惧,重要的是可以一直将这份工作持续。
面对感情:已经不把婚姻当成爱情的升华,而是把婚姻当作是亲情。
我们不再渴望一份浪漫而刺激的爱情,而是奢望一段幸福而美满的婚姻。
曾经固执的以为,相亲那只不过是70后,或者说更早一代的婚姻方式,然而等到现在才发现,相亲已经成为了80后婚姻的主流方式。
一场场地相亲,一次次的绝望,已经对相亲产生了麻木和排斥,但依然奔波在相亲场上。
朋友说:“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面对穿着:曾经过度讲究品牌感觉的我们,对于品牌已经变得陌生,橱柜里的昂贵的衣服,让工薪阶层的我们没有勇气再去试穿。
赚钱之后,才知道,原来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不再讲究品牌,而更注重衣服的质量以及用途,适合穿着的场合,不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去血拼那些打折的衣服,衣服不在于多,而在于体面。
80后班主任散文(一)

80后班主任散文(一)80后班主任散文(一) 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
但是,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换一种方式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并不以为古怪荒唐。
他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然回答说:"好吧!我愿意认识认识他……"事情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公安局从拘留所把小流氓宋宝琦放了出来。
他是因为卷进了一次集体犯罪活动被拘留的。
在审讯过程中,面对着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威力与政策感召,他浑身冒汗,嘴唇哆嗦,作了较为彻底的坦白交代,并且揭发检举了首犯的关键罪行。
因此.公安局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情节较轻而坦白揭发较好,加上还不足十六岁--将他教育释放了。
他的父母感到再也难在老邻居们面前抛头露面,便通过换房的办法搬了家,恰好搬到光明中学附近。
根据这几年实行的"就近入学"办法,他父母来申请将宋宝琦转入光明中学上学。
他该上初三,而初三(3)班又恰好有空位子,再加上张老师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又是这个年级班主任里唯一的党员。
因此,经过党支部研究,接受了宋宝琦的转学要求,并且由老曾直接找到张老师,直截了当地摆出情况,问他说:"怎么样?你把宋宝琦收下吧?"正象你所知道的那样,张老师思忖的目光刚同老曹那饱含期待、鼓励的目光相遇,他便答应下来了。
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趁他顶着春天的风沙,骑车去公安局了解宋宝琦情况的当日,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他一番。
张老师实在太平凡了。
他今年三十六岁,中等身材,稍微有点发胖。
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
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
他脸庞长圆,额上有三条挺深的抬头纹,眼睛不算大,但能闪闪放光地看人,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不过,更让学生们敬畏的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象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象一把大条帚,不停息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一路上,张老师的表情似乎挺平淡。
散文:80后博客散文推荐

梦想,曾经来过,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之后,是一段无限期的冰冻,但总有一天,我们要亲手解冻它,让它再次激情燃烧!这是我的期待,也应该是所有80后的期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80后博客,供大家欣赏。
80后博客散文推荐(一)忘了要怎样微笑,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我们走的太远,是否真的就会忘记了来路?我们没有钱,没有背景,就连仅剩的热情也被现实给磨灭得不留一丁点的星火。
我们没有权势,没有后台,堆砌在象牙塔里纯白的梦想也给涂染得不成样子。
我们没有高薪,没有高学历,只能眼看着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悄悄从眼前眩耀而逃。
……最后,我们不仅忘记了微笑的模样,就连哭泣,也都忘记了。
回头看来时的路,那个只一心向前的小男孩才经过几载的历练,心里的沧桑却悲凉的在脸上不着痕迹被掩饰掉。
当初的梦想有多辉煌,如今的现实就有多残忍。
不肯妥协,不肯认输,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不要放弃。
不肯哭泣,不肯回头,即使有再多的委屈也都倒回心里。
时间一步步告诉我们生活不容易,剩下的美好也只有倒回到少年时代才能寻得到一点美好。
不是不愿意去努力,不是不愿意去进取,有时候生活的导演就像一个贪玩的孩童,无论你再怎么的用心,无论你再怎么的优秀,它所给你的,永远不及你该得的几分之一。
忍吧,为了更好的明天。
忍吧,还有那么多牵念的人。
忍吧,生活这场戏你从来都不是主演。
我们是80后,赶上了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可我们的薪水永远高不过以秒为变换单位的数字。
我们是80后,过上了和平的日子,可我们身边陌生的面孔却越来越多。
我们是80后,委屈有太多,为了心中的梦,告别亲人。
想家的时候只能对着远方默默虔诚祈祷。
没有让眼泪掉下来,没有让语气变的不开心,只是因为怕电话那头有担心的气氛。
只好,翻开电话薄一遍遍的找寻,打开QQ一遍遍的刷新,希望有一个人正好就出现。
到最后,没有正好,没有早一秒也晚一秒的场景,原来,还是只剩下自己的独白。
算了,把所有的一切还是放在心里吧。
我们没有的太多,却总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后经典散文(一)80后经典散文(一) 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虽然你我皆是凡人,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依然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迎着太阳开花结果。
不管以你现在的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涵义,请先记下来。
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因为,时间能解释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能解决一切。
——题记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
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们的客户中,遇到的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
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
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
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
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
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
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
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在我们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80后,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
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
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你还有时间去弥补;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
从大学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反思自己的成长。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
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
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
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从30岁到35岁,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
80后经典散文(二) 夕阳沉去的黄昏依然沉静,每一次蜷缩过后的身影不知何时渐渐变得孤零、落寞;不知何时泪水只是关闭门窗后清数的游戏。
人生如茶,久经品赏终将会在淡去的那一刻失去原有的光彩,只可惜曾在浓艳的瞬息过后,再也看不到骄傲的身影。
时节已渐入金秋,沏一杯清茶挽一本多年沉积的书籍,坐在这长长的藤椅之上也不失为一种生活的享受,只可惜膝边的花朵已不是当时的傲慢,池中的芙蓉已是雍容尽失。
我渐渐摊开这书卷,书角留下的岁月痕迹诠释着生活的种种,书中飘过的灰尘告诉我们,这,已不再是从前年轻的少年,从前唯美的秋千。
再一次轻捋了一下掌纹,感受着深浅交接的纹络,嘴角不禁流露出些许亵渎的意味,所以不禁感慨:当时自己真的还很年轻,年轻的还可以做一些狂妄的梦,年轻的可以为某个人疯狂到连自己都不要的地步。
细细品这茶香,幽淡而泛着点滴苦涩,为此我贪婪了一次,渐渐的斜靠在椅背之上,静静的闭上双眼,任由些许凉意的秋风拂过脸面,任由带着死亡气息的光景流淌心间。
心,还是疼了,疼的漫无目的,疼的清醒不已:经历过了,放下了,丢失了,再也……找不到了!梦可以是美丽的。
往昔那固定不变的座椅;往昔那疲劳后的温暖;往昔那娇艳后的蛮不讲理;往昔那悲伤落寞的身影。
梦可以是悲痛的。
留不住的牵挂回眸;留不住的斤斤计较;留不住的难舍分离;留不住的别后赠语。
梦也可以是感慨的。
不停的奔波忙碌;不停的费尽心机;不停的争吵获取;不停的难以停止的追寻……而你,不知在何时?不知在何地?茶杯在我沉静中终究还是掉落在地上,我忽然感到惋惜,惋惜这还未浓到尽时的茶香,惋惜这清淡带来的回味,惋惜这想进还未来的急亲近的的故事,惋惜这还未尽到心头的那人……我渐渐疏松因长久坐立带来的疲惫,收起书卷和散落在地的茶杯(可惜收不起的是散落在的光阴),只留下身影,只留下来过的痕迹……80后经典散文(三) 我们一边幸福着,一边痛苦着;一边追逐着,一边放弃着;一边拥有着,一边失去着;一边奔跑着,一边追忆着。
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只是处在适应的过程之中;我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的生命在风雪来临之际会一路疯长。
历史不能够做到将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但他一定会记得我们这一代人——80后。
我们一直行走在成长的路上,像是一只只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蜗牛,努力地向前奔跑,努力地蜕变,努力地修行着自我。
由男孩到男人,由女孩到女人,由父母的孩子到孩子的父母。
一点一点褪去年少轻狂,一点一点归于平淡与安静,一日一日走向成熟,一步一步走向坚强。
我们不仅见证着自身的成长,也见证着时代的成长,我们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我们亲眼目睹了收割机取代了镰刀的位置,农场变成了工厂,一家一别院变成了一道一楼房,我们由农民的孩子变成了漂泊的工人。
清澈的泉水干枯了,清脆的鸟鸣飞远了,绿油油的麦田、静幽幽的白桦林,热闹的庙会都已成为历史了,我只能把它们用羸瘦的笔墨写进我自己的扉页中。
人的命运无非就是两种,主宰与被主宰,没有老板的天赋,便只能扮演小兵的角色。
我们频繁地跳槽,父辈们责备我们不靠谱,没定性。
那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有理想,我们只是为了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我们只是想要去尝试着改变自己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比前辈们更乐意去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们曾是父母的孩子,如今亦是孩子的父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们渐渐懂得了感恩与承担,承担对家庭的责任:子女、父母、房贷、车贷……14年春晚,一首《时间去哪儿了》感动着多少人的心,当青丝一根一根被染成白发,当皱纹一点一点爬上眼角眉梢,时间都去哪儿了呢?时间在您给我们的爱里,一点一滴,从不疏漏。
谢谢您,给的爱与感动,相信我们会给您同样的温暖人生。
岁月凝练沉稳,时光沉淀轻狂。
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未来该走向何处,我们如何在立命于生存之上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更加完整地实现自我价值,被这个时代所认可。
我们,在成长。
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童年、故乡、青春和偶像。
听一首老歌,看一册儿时的童话书,回一次老家,探望一次老爸老妈……有时候会禁不住问自己,是老了吗?怀念童年里老冰柜的味道,怀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麦田和白桦林,我怀念的也许只是那段无忧的时光。
曾经用一个啤酒瓶换两只冰棍,一只浅咖啡色,一只乳白色,一只苦中沁甜的咖啡味,一只香醇可口的奶油味。
曾经一角钱买一把糖豆,五颜六色的,看着赏心悦目,嚼起来嘎嘣嘎嘣脆儿。
曾经两毛五分钱一串冰糖糖葫芦,最爱那一层层酒黄色的糖稀,没有山楂的酸,只有糖的甜。
长大后才明白,冰糖葫芦,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呢。
酸中溢甜,甜中裹酸。
曾经,我们没有电动汽车、遥控飞机、电子游戏,我们有沙包、毽子、橡皮筋、五子棋。
曾经,我们迷恋过刘德华、小虎队、林志颖,老狼、许巍、朴树,刘若英、范玮琪、梁静茹,五月天、爱乐团、fir……曾经,等一封信要等一个星期,却等得不亦乐乎,写得不亦乐乎;现在,轻轻一点鼠标一张贺卡便轻松发出,却连手指都懒得动了。
曾经,我们一家住在石头堆砌的老房子其乐融融,如今,我们行在城市边缘各奔西东。
曾经,我们总渴望着飞翔,外面的世界挂满了理想,当走在水泥森林里,却更加想念家乡的小道我们在历史课上读金庸的武侠,在政治课上读琼瑶的言情,在英语课上补习语文试卷,在窗口借着昏黄的路灯背历史课本。
每人都有一把手电筒,每人都有一个小角落,每人床头都叠放着一摞书。
我们的青春,曾如此叛逆又如此勇往。
青春里的爱情像红玫瑰一样火热蓝玫瑰一样忧伤,最终沉淀为白玫瑰的素然与安静。
我们用谎言编制善良,却忘记了谎言的另一面是伤害。
拥有爱情时不懂得如何去爱,懂得了爱情,却无法再去相爱了。
第一次,我们为了理想丢了爱情;第二次,我们为了生活,丢了理想。
丢了,便也没能够寻回。
当理想与爱情都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段随遇而安的婚姻。
事业不肯妥协于喜好,婚姻亦不可屈就于爱情,于是,我们的安宁和理想无关,我们的幸福与爱情无关。
弹指间,毕业已快六年了,同学们各自凉晒着自家的照片,由几年前的独自一人到现在的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和乐融融。
腾讯、微博、人人网,凡是指尖能够触及到的地方,遍地都是孩子天真的笑脸,都分不清是谁家的孩儿。
是啊,八零后的我们,大多已是孩爹孩妈了呢。
安居,乐业,这也许就是我们对人生的终极追求了吧。
女孩嫁了个好人家,生了可爱的娃,身心便就此安定了。
她的身边有个他,不是我们大家熟识的那个他。
男孩娶个贤惠的妻子,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也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她。
我很羡慕父辈的爱情,素不相识的俩人,一牵手便是一生。
我们一路跌跌撞撞,在我们的时代里流浪,告别青春、告别爱情、告别曾经、告别死党……我们终于懂得,我们需要相信,相信自己,唯有在相信的前提下才能够让每一个脚印都写满无悔的诗行。
这是我们的时代,我的爱情才刚刚结束,人生才刚刚起步。
奔跑吧,八零后,在风雨中,在阳光下,在路上……80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