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图底关系论景观的设计
城市设计—对“图底关系”的思考—
城市设计——对“图底关系”的思考
看不见的城市里的看不见的建筑
1996年柏林市政府提出内城主要计划Planwerk Innenstadt的发展愿景,尊重城 市历史的发展意义及都市未来的发展。计划重点是柏林市内城区的再开发,并 赋予其多元化发展的都市目标 和英国对历史名城的改造发展一样,组成传 统城市肌理的townhouse以及街道、街区、 广场等元素被重新重视起来。
Transitional Page
城市设计——对“图底关系”的思考
房间和过道、大厅之间平面关系的组合相关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集中于一栋建筑物 之内的各个房间的性质和功能或多或少总会有有一些联系,房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将 直接地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布局.在组织空间时要综合,全面地考虑各房间之间的功能 联系,并把所有的房间都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使之各得其所,这样才会有合理的布 局。 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中若干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 (1)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 组合形式. (2)各使用空间围绕着楼梯来布置的空间组合形式 (3)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4)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 (5)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周环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 (6)在合适的环境使用合适的全面的空间组合形式
形态构成二(完整版)
六.进度安排:共3.5周 1.第一周—— 周四(12月2日):讲课,理解任务书;课下 阅读相关参考书;准备制作模型的材料; 周一(12月6日):绘制设计草图,开始制作 草模;继续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2.第二周—— 周四(12月9日):准备好草模,各辅导教师 以班为单位进行模型的评讲;修改草图; 周一(12月13日):继续修改及完善设计,开 始制作成果模型
b. 设立
物体设置在空间中,指明空间中某一场 所,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是空 间限定最简单的形式。
设立
围合
(2)水平方向的限定
用水平方向的构件限定空间; 主要手法有五种:
基面、抬起、下沉、覆盖、架起等;
a. 基面(肌理变化)
底面不同色彩肌理的材料变化。没有实用的 界定功能,只起到抽象限定的提示作用。 水平面的边界越清晰,其限定的领域越明确。
1)量感——对形态上在体量上的心理把握; 形的轮廓、颜色、质地等都会影响人对形 的量的感受和判断;
2)力感和动感
3)空间感
4)质感和肌理 不同材质能带来软硬、冷热、干湿等 丰富的感受
5)错觉和幻觉 视错觉
幻觉
6)方向感
五、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空间是什么?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限空间——封闭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 间(又称中介性空间、灰空间);
3、基本要素
点、线、面、体
点——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线——点的延伸;特征有:长度、方向、位置; 面——线的运动;特征有:长度和宽度、形状、
表面、方位、位置等; 体——面的运动;特征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形式和空间、表面、方位、位置等;
图底关系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图底关系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23T07:29:35.39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牟明芝[导读] 图底关系是研究城市建筑实体与开放虚体之间关系的理论牟明芝大连亚达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图底关系是研究城市建筑实体与开放虚体之间关系的理论,在景观设计领域,图底关系是分析景观空间与建筑实体之间的关系,研究、评价景观空间内部实体元素与虚体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强调图底关系不仅可以建立丰富、有序的景观空间层次,更有利于突出设计主题,彰显景观空间的个性与特色。
关键词:图底关系理论,景观设计,应用图底关系,即“图形——背景”关系,是研究城市建筑实体与开放虚体之间关系的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图底关系理论主要是运用增添、减缺或改变模式中几何形式来处理实体与空间关系,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不同尺度空间系统来分清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
[1]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于1748年绘制的罗马地图。
诺利在图中将墙、柱及私密性建筑等实体涂黑而把城市开放空间留白,这样就使得城市中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关系以图示语言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
图2 鲁宾之杯图3 北京四合院图底关系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度图片)(图片来源: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图底关系理论属于视知觉范畴,而景观设计正是视觉感知的具体体现,通常以图形的方式将空间效果呈现出来,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图底关系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底关系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于:从大的范围可以将场地内建筑物、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确保景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同时可以控制各个不同景观空间之间的秩序与关联,明确各景观空间的主次关系,加强景观空间的活力和连续性;从小的范围可以辨析某一景观空间中图形与背景的位置、形态、层次、体量、尺度等关系是否得当,合理组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空间结构。
浅析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与人们视角的越来越高,曾经“被遗忘的顶面”也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所以在谈论城市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谈及图底关系。
本文着重探讨图底关系理论如何在北京的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古今以来的案例来分析图底关系如何应用到城市设计中,例如图底关系是如何关系到城市肌理的形成和空间序列的好坏。
并且对今后的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图底关系理论,城市设计,空间序列,城市肌理0引言图底关系理论近年来愈发多的引起了大众的关注,通常将建筑描述为图,将户外空间描述为底,也就是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这样可以使人更容易更直观的看到户外空间在城市中的系统性以及建筑实体在塑造户外空间中的效果。
以图底关系为研究手段,研究城市建筑单体外的空间关系。
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直观的看清户外空间形式间的关系,理解城市平面形态,体会建筑体块之间的空间序列关系。
再与现有城市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城市设计方法。
不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构想,还是目前新兴的城市研究,比如空间句法,都可以运用图底关系进行研究。
图底理论也可以是分析城市人类行为发展趋向的一种方法,用来发现特定的城市聚落和人类聚居的规律,利用对比一个城市图底关系的演变方向,来推算人类聚居的习惯,从而便可以分析人们喜好聚居场所的元素,以便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应用这一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极有可能是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有关,所以也能顺势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场所精神和地域文化。
1 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圣马可广场周围的建筑每个都堪称经典,它们彼此又十分融洽和谐地围合出了一个经典的广场,说明了圣马可广场建筑界面封闭性很好。
一个具有良好图底的城市,建筑密度一定要大;建筑与建筑之间要相互连接,剩余的虚空间也相互连接,有助于图底反转;空间尺度要宜人,“图”与“底”可以相互反转,说明建筑与剩余空间的分量相近,界面也要有封闭性。
建筑景观环境中空间形态的“图底关系”理论应用初探
建筑景观环境中空间形态的“图底关系”理论应用初探作者:杨小军来源:《设计》2012年第02期摘要:人对空间形象的信息感知总量的85%来自视觉信息,因而人对空间形态的视觉感受与体验将成为建筑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建构的重要基础。
文章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底关系”理论和相关的实践入手,分析建筑景观环境的空间形态构成原理及方法,对城市建筑景观空间形态的塑造有着积极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景观环境图底关系空间形态视觉结构应用一、图底关系西方格式塔心理学体系中通过对知觉组织一系列较明显的规律研究,深入揭示了“部分”与“整体”、“图形”与“背景”以及“知觉”与“记忆”之间的关系。
其中,“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就是指一个封闭的式样与另一个和它同质的非封闭的背景之间的“图底”关系。
任何建筑景观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底”关系,因为建筑景观环境不论大小,必然有限定它存在的边界线。
由于限定空间的边界线的存在,若把由它所围合的空间领域作为“图形”来考虑,那么边界线以外的空间就可以成为“背景”。
人们往往在习惯上将两者关系绝对化,而实际上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反相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
正是这样,可以为论述城市建筑景观环境的空间形态提供重要的线索。
最初将“图底关系”理论具体、系统地运用于建筑领域的是丹麦建筑史家拉斯姆森,他认为把“图底关系”理论分析建筑景观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在建筑景观空间中应用“图底”关系,是在对原有空间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该空间赋予“图形”要素,或把一向作为“背景”考虑的空间,有意识地改作“图形”来考虑。
通过对空间形态“图底”关系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建筑景观环境。
毫无疑问,格式塔心理学体系中“图底关系”理论应用于现代建筑景观环境中,不仅具有美学和心理意义,而且具有设计观念上的提升,对塑造富有个性特征的城市建筑景观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图底关系
一个有良好图底关系的城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密度大,建筑密度40%以上,建筑所占的平面空间和街道广空 间等空于空间越接近,就越利于或得良好的图底关系。 2、建筑与空间分布均置互相连接,只有当空间与建筑呈均置分布时,建筑 与建筑,空间与空间,相互连接,简直(图)才能与空间(底)获得互相反转的关系。 3、空间尺度宜人.“图”与“底”能 相互翻转表明建筑与剩余空间分量 相近,一般来说,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 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 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 4、建筑界面封闭性好,建筑是周边 连续且封闭的实体,如果说空间能转 换成建筑,说明空间具有良好的封闭 界面。
■ 商业中心区一般布局在核心地带,低价高昂,建 筑性质导致其层数较低,建筑向水平发展,建筑密度 高,同时为了加强城市各商业建筑之间的相互联系, 强化商业空间的活力,空间的性强,尺度较小,因此图 底关系的利用相当合适。 ■ 如图:重庆某区商业中心的城市设计,设计着为 了或得空间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配合商业步行 系统的特点,将建筑与空间同时纳入考虑的范围中, 建筑的整体感比较强,除建筑外的剩余空间也得到 了刻意的设计,从图形学的观点来看,建筑和空间基 本可以互换,图底关系明显。
建筑离散,孤立。
图底关系的适用性
一、对传统城市空间特征的解析:
图底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城市的空间 总体结构和城市的空间等级以及城市肌理. 右图哈尔滨的图底关系可明显看出与中国 大多古城的不同,哈尔滨城市典型的巴洛克处 理手法,成为城市肌理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与中 国古代及力最求的居中,中轴对称等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 探索其历史背景是由于其是一座新兴的受 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近代城市,由俄国规划师设 计,其规划原理主要体现了适用性和顺应地形 的原则。1920年正是巴洛克思潮在俄国流行的 时候,影响较大。
(完整版)城市设计理论
现代城市论
内涵:城市布局严 谨、几何构图、追 求秩序,大尺度元 素界定城市空间, 功能分区,多层面 立体交通、高层低 密度、城市风貌反 映时代。
有机疏散论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943 《城市—其发展.衰败与未来》
内涵:城市形体环境应放入社会、经济、 文化、技术和自然条件中考虑,提出表 现原则、相互协调原则、有机秩序原则。
城市设计目的——建立有强烈印象性的城 市或城市环境。
城市形象理论-环境形象性
环境形象性:个性、结构和意义 个性:主要指物体的外形或特征, 即可区别性和可识别性; 结构:主要指物体所处的空间关系 和视觉条件; 意义:主要指与观察 者在使用和功
能上的重要性。
城市印象的构成要素
城市印象是多种元素的 综合,是感知、感受和 实际当中的综合。 路径——Path 区域——District 边界——Edge 节点——Node 标志——Landmark
田园城市论
英.霍华德E.Howard 1896年《明日:走向真正改革
的和平之路》 内涵:”花园城市”同心圆模式
的基本空间,中心中央公园 围合的公共建筑中心,放射 性林荫道想外延伸,划分的 各个分区以环形道联系,针 对新城建设。
田园城市论
城市美化论
美.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19世纪末”城市美化运 动”
——70年代乔纳森.巴奈特 《城市设计概论》
——80年代哈德.雪瓦尼 《城市设计过程》
——80年代末城市触媒论
艺术原则论
奥地利.卡米罗.西特Camillo Sitte 1889年《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
内涵:城市空间设计、提出人体尺度的设 计技术原则,城市建设自由灵活、建筑 间和谐一致、广场街道构成有机围护空 间。
图底关系
一个有良好图底关系的城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密度大,建筑密度40%以上,建筑所占的平面空间和街道广空 间等空于空间越接近,就越利于或得良好的图底关系。 2、建筑与空间分布均置互相连接,只有当空间与建筑呈均置分布时,建筑 与建筑,空间与空间,相互连接,简直(图)才能与空间(底)获得互相反转的关系。 3、空间尺度宜人.“图”与“底”能 相互翻转表明建筑与剩余空间分量 相近,一般来说,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 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 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 4、建筑界面封闭性好,建筑是周边 连续且封闭的实体,如果说空间能转 换成建筑,说明空间具有良好的封闭 界面。
图底关系理论的多学科应用:
平面设计
1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2 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
单体设计
艺术作品 3 艺术设计 诗歌
图底关系理论与城市空间设计:
城市空间包含两个层面: 1)总体层面,即从城市整体来 观察和组织空间。如城市的空间 总体结构,城市的空间等级,城市 的城市肌理特色等。 2)微观层面,即对某一具体空 间的观察和研究,入对某一城市 广场,城市街道等空间的观察和 研究,图底关系理论有组于我们 更好的理解城市空间这两个层面 提高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预见性, 积极的促进市空间的健康发展。
城市“图”与“底” 的含 义: 图:即都市实体,一般包括公共 建筑物(视觉焦点,最重要形 态),都市街区地区(次重)和 具有方向性或界定边缘的建筑物 底:即都市虚体,一般包括入口 前庭,街郭内虚体,街道及广场网 络,公园,庭院,及线性开放空间 系统
“图底关系”理论的重点:
图底关系的重点在于如何操 控,组织都市实体和都市虚 体. 研究都市形态时,理论由建 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关系入 手,用于界定机理的质理,模 式,及其他空间次序。
浅析“图—底”关系原理在艺术设计及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图—底”关系原理在艺术设计及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李江丽来源:《美与时代·上》2019年第12期摘要:作为图像与背景之间关系的“图—底”关系,是传递信息符号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对“图—底”关系的理解认知,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秩序感的理性思维方式。
视觉传播不仅是“视觉符号”的传播同时也是“听觉符号”的传播。
将这一理论在新的设计趋势下以新的研究观点作为一个教学课题,引入到设计教学中去,对于视觉传播设计中信息符号的有效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底”关系原理;视觉设计;视听语言;心理学认知;课程设置一、浅谈“图—底”关系原理(一)“图—底”关系原理的由来大多数人在拍摄照片时都遇到过这样的境况,拍出的某些照片中,原本力图表现的主体物被淹没,画面变得十分嘈杂。
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因为拍摄者没能处理好前景与背景的关系,也就是没能确定画面的“图—底”关系。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所谓确定“图—底”关系就是判定哪些形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构成图,而其他形仍留在背景中作为底。
在多数情况下,“图—底”分离并不困难,但也有难以区分前景和背景的情况,一个最有名的例子便是为心理学家们所熟悉的“彼得—保尔”高脚杯现象(如图1),到底是一支高脚杯,还是两个人头侧影?前景与背景频繁交替。
或者说,在前一分钟被视为前景的东西,在后一分钟就变成了背景,反之亦然。
(二)“图—底”关系原理在视觉传播设计中的意义如果要达到分辨图形的目的,就需要造成“图”与“底”的一定差别。
一般地说,差别越大,图形就越容易被认出,但这种差别并不是无限度的。
“图”与“底”永远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通俗意义上关于图像与背景之间关系的“图—底”关系,是一种信息符号传递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图形秩序感的理性表达,同时也是信息接收中关乎心理尺度与认同的感性表达。
对于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并运用视觉元素进行视觉设计的视觉传播专业来说,“图—底”关系理论的研究尤为重要。
2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_课件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小结】:造型基础和环境空间设计包罗万象,都是我 们应在景观设计学习期间应该努力掌握和了解的基础内 容。无论从细微的点、线、面,到程度较深的空间设计, 对景观设计的实践环节和设计流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试分析一下图片中的点线面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试分析一下图片中的点线面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试分析一下图片中的点线面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所谓“底”,也就是支撑“画面”的部分,如纸 或其他一些我们用来作图的材料均是“底”的基 础部分。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在画面中,“图”与“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 们在谈论图形时常常说到的“图底关系”。由于“图” 与“底”之间这种互补互存的关系,它们之间构成了 一对守恒空间。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景观设计原理
3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4)体 体是二维平面在三维方向的延伸,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形貌的综 合,立体派绘画中充分地表现了这个概念。立体的种类从大的方面可分为 三类,即直线系形体、曲线系形体和中间系形体。由于人对于面是通过朝 向自己的若干个面来观察的,立体的表情就是围合它的各种面的综合表情。 因而立体构成规律原则上和面是一致的,它的特殊性在于人在四面移动观 察一个体时会产生四维空间。
(完整版)第四讲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
3、开敞空
间、半开敞空
间、私密空间
• 其空间布局形式如 图可看出,贯穿南 北的连续空间为该 地块的主要交通和 景观轴线,两侧不 均匀地分布着东西 排列的建筑实体, 它们之间由大小不 等的空间虚体来联 系,即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同时 也是对主轴线的交 通、视觉渗透空间。
4、空间层次
• 空间层次为:街巷空间--开敞空间—半开 场空间-私密空间。 以主轴线作为联系各 个层次空间的纽带,具有渗透作用。
场所的自明性与场所感。
3、 场所理论对城市空间分析的意义 (1) 城市设计师的工作目标:不仅仅 是玩弄形式、制造空间,更在于塑造环 境、创造场所;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在于 实质环境与文化内涵的整体设计,在现 代使用者的需求欲望与文化保护之间寻 求最佳的设计方案;一个成功的场所设 计,通常是对社会及实质环境的干扰降 到最低程度,避免进行激烈的变革。
有所变化。半开敞或者私密空间围合的建筑多为多层建筑,而
地块中心的开敞空间则为底层建筑。越是开敞的空间其建筑高 度越低。侧界面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
地界面
• 步行街北段西侧有以下沉式广场,集购物、餐饮为一体 的下沉空间。广场铺地采用同心圆发射状的方式装饰, 体现其功能的聚集空间。
6、空间尺度比例
• 街道的空间尺度比较适宜,尤其是在正阳步行街,沿 街建筑高度多为2层,道路宽度约为7米,所以D/H约 等于1,空间有很好的封闭感,同时又不失给人以一种 亲切感,符合步行者的空间感受。
(2) 城市更新与环境设计:文脉的连续与 文化的弘扬;
(3) 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环境的保护与 场所的保护
小结
1、图--底理论:在研究城市形式时由分析建 筑体量与开放空间的关系入手;在界定城 市肌理组织、模式及其空间秩序问题时是 一个有效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景观平面构成中的图底关系—景观格式塔2003
景观平面构成中的图底关系—景观格式塔图底关系—景观格式塔———论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一切艺术都起源于人的心灵,即出于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而并非出于视觉世界本身。
———贡布里希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是它首先要涉及的。
———弗里德兰德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强调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
格式塔具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形状或形式,即物体的性质;二是任何分离的整体。
是树! 但它残留的部分却出现了很多的人!反思在景观中的重叠,各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一般意义上,物体的“形”就是物体在我们视觉中呈现出的外形,而格式塔心理学所指的“形”,并不是客观的或作为刺激的客体本身的性质,而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
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并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对同一个客体,不同人的知觉反应是不同的。
图与底(图形与背景)。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
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的对象,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而我们认识事物又离不开经验,加上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可以说认识过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讨论的范畴,为了能更好把握自身的图式结构,去认识事物,认识自己,我们应该去学习格式塔心理学。
园林景观设计平面图中,在底上,通常视图形为造景的要素,如建筑,水体等.在这里,我们将它变成背景.景观设计中各元素在平面图中外轮廓线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功能,景观序列等因素,还应该基于图底两者对立统一的背景转换关系-图底倒置关系.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反应与被反应/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共同创造美好景观的关系,体现一种整体性.在一幅黑白的平面构成中,如本文章附的图片,当你欣赏黑色的部分时,他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可当你去掉黑色的部分,流下的白色部分依然是一幅美观的图案.我们要从这些艺术设计思路中得到我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因此,你的规划设计平面图中,当你水体外形,道路边界是一幅美丽的图形时,去掉它们所流下的底,也应该是一幅图画.磁带里的东东:黑与白一种简单的图底关系两种景观的叠加两种景观的叠加两种景观的叠加两种景观的叠加。
城市规划图底关系简述
最新历史版本:图—底理论对城市设计的图一底理论作出最好诠释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Giambattista Nolli)于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图。
诺利地图将城市表现为一个具有清晰界定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系统(图4-2)。
建筑实体所覆盖的范围比室外空间更加密集,从而衬托出公共开敞空间的形态,换句话说,它创造出积极的空间或者“具有物质形态的容器"。
罗马的开敞空间被建筑实体勾勒出来,作为连接室内外空间与活动的连续流动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些重要的地面建筑覆盖,空间将不可能连续。
在诺利地图中室外市民场所是一个积极的空间,比界定它的建筑实体更具有“图形”的意义.与周围建筑实体密切相关的空间才是一个积极的空间实体.这与现代空间的概念正好相反,只有建筑才具有图形意义,是相对独立的实体,而空间则变成不具物质形态的容器。
在诺利的概念中,空间就是图形。
图4-2诺利地图中的图一底关系具有整体连贯性,描绘了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网格关系。
主体建筑被门前较大的市民空间和连续建筑群体或具有“细腻肌理”的街区与广场所衬托。
因此,“公共”与“私密”的反差使公共建筑(用首层平面表示)从周围的“城市袋形界面”中脱颖而出。
“袋形界面”这个词在城市设计的图一底理论中经常用到,它是明确外部空间虚体的一个建筑实体的空间范畴。
袋形界面在技术上是指墙、柱以及其他建筑实体,通常在建筑平面图上以涂黑表示。
然而在室外,城市袋形界面是一个支撑结构,它“标志”着空间景观,使建筑融入周围的空间中,在平面上创造一种连续。
在空间处理方面,就是将公共领域的设计与单体建筑的设计融合。
波士顿的市集中心(Marketplace Center)用诺利的图一底理论表达,是一个很好的当代城市袋形界面的实例。
图4-3图一底理论进一步指出当城市形态主要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时候,如现代景观中常见的塔楼街区(point-block)、板楼或摩天大楼,几乎不可能创造连续的城市空间(图4—3)。
中国传统园林洞门中“图底关系”的审美原则初探_secret
中国传统园林洞门中“图底关系”的审美原则初探摘要:本文根据西方格式塔心理学体系中关于“图底关系”的理论,并结合昆明昙华寺和安宁楠园为研究的实例,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洞门做出一定层面上的分析,以求在现实与理论之间找到一定的审美理论依据。
为中国传统和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营造,新的审美意境的培养,以及营造景观方法提供参例.关键词:洞门;格式塔心理学;图底关系任何城市的形体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建筑是形体,空间则是背景。
以此为基础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就称为“图底分析”[1]。
由此本文通过对“图形”和“背景”理论尝试着阐述图底在园林洞门的表达关系。
1关于格式塔心理学在格式塔心理学中认为背景起着一种格局的作用,由于图形悬浮于其中,因此,格局决定了图形。
我们越是使背景概念一般化,我们就越是发现这个规则具有更大的应用性。
这里,倘若我们把自己限于较大图形上的较小图形方面,我们便可以根据背景对图形形状的影响来表明背景的格局特征[2]。
如果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园林的洞门同样包含西方审美的心理学的构成元素,洞门在其中起到借景、衬景、框景、漏景、隔景等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引导我们使用逆向思维和双向辨析思维的关系,分析它的审美意向表达形式。
2传统洞门的建构形式策略和审美的意向洞门的传统建构形式主要有方门合角式、圈门式、上下圈式、莲瓣式、如意式、贝叶式等[3]。
其外形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八方形、葫芦形、梅花形等,如图1。
随着建筑尺度、功能的扩大和新的材料的出现,对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向也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总结得到一些法则和数据,对一些新的非仿古园林提供新的形的嫁接方式和营造新的空间环境。
从图和底的关系看它的造型,如佛教中多用如意、莲花圆形等这种意向来表达和景观意向的关系。
其次,对园林空间的划分功能和园林院落的界定及景观层次的形成,都得益于形状各异的洞门。
最后,洞门的装饰作用也非常突出,它们往往成为墙垣的重要装饰[4]。
图与底_边与界_景观环境设计的生成方法初探
摘要:通过图像学的一对概念来解释环境设计中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解释“图”与“底”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是我们的创作手法,它可能是现代的,也可能是怀旧的。
但是,图的成立与否是根据“底”的实际条件决定的,我们营造的图是与环境相辅相成的。
图与底的和谐共生是我们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本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设计的方法,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使设计更加清晰化和结构化。
关键词:图与底;边与界;区划定位;场所精神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Picture&Background,Edge&ScopeResearchonWaysofLandscapeDesignZHANGHua-wei,ZHANGJian-hua(ShanghaiBusinessCollege,Shanghai200235,China)Abstract:ThisessaymainlyexplainswaystoanalyzeenvironmentdesignbyusingthepairofIconographyterms,PictureandBackground,aswellasexplainsthecorrespondingrelationshipbetweenthembysettingdesignsamples.Picture,asourdesignmethod,maymemorizethemodernlifeorcherishtheolddays.However,whetherapicturecanexistdependsonthepracticalcon-ditionofthebackground.Thepicturewearetryingtomakeisinharmonywiththeenvironment,whichisthepurposeanddestina-tionofourdesign.Theaimofthisessayistostudythewaytodesign,hopingtofulfillthedesignwithclearerstructures.Keywords:picture&background;edge&scope;regiondefinition;spiritofsite建筑历史研究面对的是复杂的历史现象,建筑价值在不同背景的评价体系中是完全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底关系论景观的设计
2008-07-09 18:57
通常我们对场所的感知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对象都能得到同等强度的感知,所以认知中凸显出来的成为图形(图figure),退居衬托地位的成为背景(地或底ground),从而产生了图底(地)之分,得到了关于认知对象的图底关系。
图底之分是先天赋予的,图底关系是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需要。
图底关系不仅在建筑、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中,而且在所有艺术及认知领域都有普遍而广泛的运用。
下面是关于图底关系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应用问题:图底关系作为评估城市空间的重要工具,能成为评估现代城市空间的主要工具吗?
图-底法(figure-ground method)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罗厄(Colin Rowe)所提倡的识别城市的重要方法。
具体作法:把实体建筑物在地图上涂成黑色(图),把道路、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保留为白色(底),从而形成了关于建筑物(实体)的图底关系;反过来,也可把道路、广场、公园当作图,建筑物为底,得到另一反转片或黑白照底片式的图底关系(反转图底关系)。
现代与传统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现代城市空间的主导发展形态是包括垂直方向在内的立体构成,而传统城市空间可以较小误差的表现为平面构成。
传统城市空间的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基本上可以用占地面积的平面大小概念来度量,所以图底关系可以较好的反应其城市空间特质。
而现代城市因科技的高速发展,建筑、交通管网及公共设施更多的往纵轴发展,地图上的占地面积只能反映空间结构的平面布局,不能反映一座建筑的体量(如地下建筑、摩天大楼)、交通的组织容量(立交、地铁、航空航天)等城市实际的规模特质。
所以图底关系可用于评估传统城市空间的主导工具但不能成为评估现代城市空间的主要工具。
任何一个景观设计方案,无论其场地的大小、规模以及需涉猎的范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条件:场地的生态环境、场地所有者与使用者的人文、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背景条件,对一个方案来说怎样准确的解读这些条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事。
我把这些条件比喻为图底关系中的底,设计方案为图,底线在那儿就意味着我们能做的方案可以走多远,实际上底是对图的界定,在设计中当底足够清晰时,图就已经自然呈现。
设计是为这个呈现寻求一种人类可以普遍领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而这一自然呈现的图最终以什么方式实现,是一个有普遍性的偶然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自然与前人提供了无穷灵感源泉,善用时代的新材质、新技术,随时随地可能触发出精彩。
前两天从俞孔坚博士的“反规划理论”中似乎又找到了点共通的东西。
所谓反规划是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再进行目标任务的规划。
作为一种规划方法套入这里,不建设区域是底,建设区是图,只有把底摸清了,明确了不建设区域的具体形态以及将要达成且必须达成的环境条件,再进行图——建设区的规划设计才是正确的规划设计之路。
这本来是异常浅白的道理,但俞博士在中国景观界苦心经营多年,当然深有体会目前的方案十之八九是囫囵吞枣的匆匆而就,而人们在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多少有了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尊大,以人为本、以人为尊而常常忽视共生的星球上还有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灵也需关注、也需生存空间。
所以对俞博士提出“反规划理论”的一片苦心,咱深表赞赏。
反规划、正规划的且不论了,回到以图底关系论景观设计简而言之四个字:底设计图。
首先要知道场地需要什么然后我们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让底多些主导权和话语权,来点设计的民主与自由呵!
具体操作步骤咱用3W来阐释,where、what、how。
w here=解读场地,场地需求什么?
w hat =目标定位,要在场地上做什么?
ho w=提出方案,具体怎样实现?
类别: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 浏览(1109) | 评论(3) 上一篇:《奥修瑜珈》选载下一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最近读者:
lqs
js_
tg
gang
4436
7651
3
浮生
一日
1989
du
o9
08
60
穆
穆
三
夏
ke
k1
28
8
巧克
力味
果子
彗
忆
誓
去
网友评论:
1
刘欣鹏的空
间
2008-07-10 09:48 | 回复以前就感觉做规划和景观的都是在平面构图上下
工夫,注重鸟瞰效果,对在地面上人视点的景观比较漠视,毕竟我们不
是整天在城市上空飞行的超人。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方面的问题!
2
tracyin
2007
2008-07-10 12:21 | 回复你说的是一个方面。
漠视人(不管这人站在什么角度)
的视点肯定是错大了。
其实将设计当作了构图(不管是平面还是立面的)已
经是件可怕的事情,对构图的评判是美学范畴,但设计不是纯艺术,它更多
的是对功能的满足,用美的手法满足功能才能算是设计。
所以最起码要基于
功能的规划和布局,才能称得上是方案和设计,否则只是画图而已。
3
胡智苗
圃
2009-05-06 13:30 | 回复搞错啦啦不还意思
原来你孩子好小~~~嘿嘿sorry 知道女人很在呼无心之过莫怪!
!。